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0篇文章
< 1 2 5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炭的结构及其理化特性研究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69
1
作者 张伟明 修立群 +5 位作者 吴迪 孙媛媛 顾闻琦 张鈜贵 孟军 陈温福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8,共18页
作为新兴技术,生物炭技术及其应用在近年发展迅速,但由于来源、材质、炭化工艺等存在较大差异,导致生物炭特性及应用效果千差万别,研究结果难以比对甚至相悖,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生物炭研究与应用的发展。为此,本文从制约生物炭功效发挥... 作为新兴技术,生物炭技术及其应用在近年发展迅速,但由于来源、材质、炭化工艺等存在较大差异,导致生物炭特性及应用效果千差万别,研究结果难以比对甚至相悖,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生物炭研究与应用的发展。为此,本文从制约生物炭功效发挥的关键因素,即生物炭的结构及理化特性入手,系统梳理了近年有关生物炭的定义、形成、结构、元素及其主要理化特性和调控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总结分析了生物炭结构及其理化特性的共性、差异性特征及规律,厘清了有关生物炭特性及功能的基本观点、现状和共识。认为,生物炭的结构及其理化特性是影响生物炭作用、功能及效果的最主要因素,决定了生物炭的应用领域、范围、量级、目标和方向,采用改性或优化调控技术是发挥生物炭功效优势、潜力与价值的关键。并从资源与环境的"循环、可持续"发展角度,结合生物炭研究与应用实际,探讨了未来有关生物炭理化特性研究的基本原则和方向,旨在为生物炭基础科学研究与应用技术发展提供基础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结构 理化特性 研究进展
下载PDF
达格列净联合胰岛素泵短期强化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高血糖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0
2
作者 涂晶晶 唐建东 +3 位作者 张维 张媛媛 王景红 马泽立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18期108-112,共5页
目的评价达格列净联合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T2DM)高血糖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9月于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高新院区内分泌科住院的T2DM高血糖患者38例。19例患者单用胰岛素泵治疗作为对照组,19例患者予达格列... 目的评价达格列净联合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T2DM)高血糖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9月于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高新院区内分泌科住院的T2DM高血糖患者38例。19例患者单用胰岛素泵治疗作为对照组,19例患者予达格列净联合胰岛素泵治疗作为实验组。入院后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完成检查后给予胰岛素泵治疗,血糖达标维持1周后复查相关指标,包括Cederholm的胰岛素敏感性指数、稳态模型胰岛素对抗指数(HOMA-IR)、胰岛素分泌指数、早时相胰岛素分泌指数、胰岛素二相分泌的OGTT胰岛素曲线下面积及β细胞功能评定指数。结果对照组治疗后血糖达标时间、初次达标时胰岛素用量及停泵时胰岛素用量均高于实验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HOMA-IR较治疗前下降(P<0.05),同时Cederholm胰岛素敏感性指数、胰岛素分泌指数、早时相胰岛素分泌指数、胰岛素二相分泌的OGTT胰岛素曲线下面积、β细胞功能评定指数、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IR、早时相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IR、胰岛素二相分泌的OGTT胰岛素曲线下面积/HOMA-IR及β细胞功能评定指数/HOMA-IR较治疗前升高(P<0.05)。结论达格列净联合胰岛素泵治疗初诊T2DM高血糖患者,在达标时间、胰岛素总剂量及强化治疗后胰岛素用量方面均可获益,并可改善患者的胰岛功能,增强胰岛素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高血糖症 胰岛素输注系统
下载PDF
安络化纤丸和恩替卡韦联合治疗对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肝纤维化和炎性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43
3
作者 赵巍峰 王园园 +3 位作者 李赢 李长安 杜敬佩 刘淑媛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4期319-322,共4页
目的探讨安络化纤丸和恩替卡韦联合治疗对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肝纤维化和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124例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64... 目的探讨安络化纤丸和恩替卡韦联合治疗对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肝纤维化和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124例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64例和对照组60例,所有患者给予常规保肝治疗,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安络化纤丸联合恩替卡韦治疗,疗程均为24周。2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血清透明质酸(HA)、层黏蛋白(LN)、Ⅲ型前胶原肽(PⅢP)、Ⅳ型胶原蛋白(Ⅳ-C)、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采用胶乳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应用Fibro Scan~?502型无创肝纤维化诊断仪测定肝脏硬度(LS)。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HA、PⅢP、LN、Ⅳ-C、TNF-α、IL-6及hs-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血清HA、PⅢP、LN、Ⅳ-C、TNF-α、IL-6及hs-CRP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HA、PⅢP、LN、Ⅳ-C、TNF-α、IL-6及hs-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患者L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LS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LS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安络化纤丸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可有效减轻炎症反应和肝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肝硬化 肝纤维化 安络化纤丸 恩替卡韦 炎性因子
下载PDF
老年重症肺炎病原菌与死亡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8
4
作者 费志永 董宏 +5 位作者 钱秦娟 于维 常媛媛 卢丹 康珍 李艳华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80-383,共4页
目的探讨和分析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病原菌与死亡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2月医院所收治的268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分别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病原菌与耐药情况进行分析,分析患者性别、年龄、基础疾病等临床资料归... 目的探讨和分析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病原菌与死亡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2月医院所收治的268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分别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病原菌与耐药情况进行分析,分析患者性别、年龄、基础疾病等临床资料归纳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死亡的影响因素。结果 268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共培养分离病原菌313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97株占62.94%,以鲍氏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革兰阳性菌90株占28.75%,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为主;真菌26株占8.31%,以白假丝酵母为主。主要革兰阴性菌对氨苄西林和头孢吡肟耐药率较高;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较敏感;主要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和红霉素耐药率较高,而对万古霉素较敏感。268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最终死亡52例,死亡率为19.40%。年龄、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合并基础疾病及应用抗菌药物是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死亡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临床应根据其病原菌特点和影响因素及时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重症肺炎 病原菌 耐药性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新型优化心脏康复措施对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心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38
5
作者 张晓慧 韦建侠 +1 位作者 程媛媛 张海军 《海南医学》 CAS 2019年第19期2462-2465,共4页
目的探究新型优化心脏康复措施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心功能及预后的影响,为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陕西省友谊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间收治的98例AMI行PCI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患者的治疗方... 目的探究新型优化心脏康复措施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心功能及预后的影响,为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陕西省友谊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间收治的98例AMI行PCI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患者的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患者在住院期间采取传统康复程序,以步行等简单运动方式作为主要运动形式,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新型优化心脏康复措施。患者手术6个月后回院复查,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6 min步行距离,同时采用生存质量量表(QOF)评价患者生存质量,采用SF-36量表评价患者生活质量并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LVEF、QOF评分分别为(48.3±7.1)%、(61.2±8.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2.5±6.2)%、(54.3±6.5)分,6 min步行距离为(423.8±14.1)m,明显长于对照组的(361.4±20.6)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SF-36量表中的生理功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活力评、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优化心脏康复措施能够有效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促进患者心脏康复,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措施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 心功能 预后
下载PDF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fatal and recovered cases of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in Wuhan,China:a retrospective study 被引量:35
6
作者 Yan Deng wei Liu +8 位作者 Kui Liu yuan-yuan Fang Jin Shang Ling Zhou Ke Wang Fan Leng Shuang wei Lei Chen Hui-Guo Liu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20年第11期1261-1267,共7页
Background:The 2019 novel coronavirus has caused the outbreak of the acute respiratory disease in Wuhan,Hubei Province of China since December 2019.This study was performed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 Background:The 2019 novel coronavirus has caused the outbreak of the acute respiratory disease in Wuhan,Hubei Province of China since December 2019.This study was performed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atients who succumbed to and who recovered from 2019 novel coronavirus disease(COVID-19).Methods:Clinical data were collected from two tertiary hospitals in Wuhan.A retrospective investigation was conducted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fatal cases of COVID-19(death group)and we compare them with recovered patients(recovered group).Continuous variables were analyzed using the Mann-WhitneyU test.Categorical variables were analyzed byχ2 test or Fisher exact test as appropriate.Results:Our study enrolled 109 COVID-19 patients who died during hospitalization and 116 recovered patients.The median age of the death group was older than the recovered group(69[62,74]vs.40[33,57]years,Z=9.738,P<0.001).More patients in the death group had underlying diseases(72.5%vs.41.4%,χ2=22.105,P<0.001).Patients in the death group had a significantly longer time of illness onset to hospitalization(10.0[6.5,12.0]vs.7.0[5.0,10.0]days,Z=3.216,P=0.001).On admission,the proportions of patients with symptoms of dyspnea(70.6%vs.19.0%,χ2=60.905,P<0.001)and expectoration(32.1%vs.12.1%,χ2=13.250,P<0.001)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death group.The blood oxygen saturation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in the death group(85[77,91]%vs.97[95,98]%,Z=10.625,P<0.001).The white blood cell(WBC)in death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on admission(7.23[4.87,11.17]vs.4.52[3.62,5.88]×109/L,Z=7.618,P<0.001).Patients in the death group exhibited significantly lower lymphocyte count(0.63[0.40,0.79]vs.1.00[0.72,1.27]×109/L,Z=8.037,P<0.001)and lymphocyte percentage(7.10[4.45,12.73]%vs.23.50[15.27,31.25]%,Z=10.315,P<0.001)on admission,and the lymphocyte percentage continued to decrease during hospitalization(7.10[4.45,12.73]%vs.2.91[1.79,6.13]%,Z=5.242,P<0.001).Alanine transaminase(22.00[15.00,34.00]vs.18.70[13.00,30.38]U/L,Z=2.592,P=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FATALITY Recovery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LYMPHOCYTE C-reactive protein
原文传递
Long-term rice-rice-green manure rotation changing the microbial communities in typical red paddy soil in South China 被引量:29
7
作者 GAO Song-juan ZHANG Ren-gang +8 位作者 CAO wei-dong FAN yuan-yuan GAO Ju-sheng HUANG Jing BAI Jin-shun ZENG Nao-hua CHANG Dan-na Shimizu Katsu-yoshi Kristian Thorup-Kristensen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12期2512-2520,共9页
On the basis of a long-term(30 years) field experiment that involved four rotation systems, rice-rice-winter fallow(RRF), rice-rice-ryegrass(RRG), rice-rice-rape(RRP), and rice-rice-milk vetch(RRV), this stu... On the basis of a long-term(30 years) field experiment that involved four rotation systems, rice-rice-winter fallow(RRF), rice-rice-ryegrass(RRG), rice-rice-rape(RRP), and rice-rice-milk vetch(RRV), this study described the effects of green manure on the microbial communities in the red paddy soils using 454 pyrosequencing for the 16 S r RNA gene. The Chao1 richness and non-parametric Shannon's index increased in all soil samples that received green manure treatments. The communities' structures with the green manure applications were significantly dissimilar from that under the winter fallow. Using Metastats tests, many genera in the RRG, RRP and RRV soils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ose in the RRF soil, including a number of genera that functioned in the nitrogen and sulfur cycles. Analyses of the genera with these functions revealed the shifts in microbial ecosystem functions after long-term green manuring. Changes in the microbial communities increased the ammonium supply and decreased the soil acidification in green-manure-amended soils. Together, these data suggested powerful effects of green manure on both the microbial communities and the biogeochemical cycle driven by the shifts in bacterial functional group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een manure community structure community function 16S rRNA gene double rice
下载PDF
一种基于矩阵分解的上下文感知POI推荐算法 被引量:29
8
作者 彭宏伟 靳远远 +1 位作者 吕晓强 王晓玲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797-1811,共15页
近年来,随着移动设备的普及,基于位置的社交网络(Location-Based Social Network,LBSN)逐渐被人们广泛使用并成为一种新型的社交媒体.LBSN能够记录丰富的上下文信息,例如用户社交网络、POI地理位置、POI类别信息等,这无疑为个性化的POI(... 近年来,随着移动设备的普及,基于位置的社交网络(Location-Based Social Network,LBSN)逐渐被人们广泛使用并成为一种新型的社交媒体.LBSN能够记录丰富的上下文信息,例如用户社交网络、POI地理位置、POI类别信息等,这无疑为个性化的POI(Point-of-Interest)推荐系统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但是如何建模这些上下文信息对POI推荐的影响并将它们有效地融合成为了一大难点,另外用户签到数据的稀疏性也为POI推荐带来巨大的挑战.为了克服上述挑战,该文提出了一个基于矩阵分解的上下文感知POI推荐模型.具体地,该文从多个方面建模用户的签到行为,除了利用用户的签到数据,还考虑了POI的地理位置对用户签到行为的影响,用户更愿意访问那些距离近并且符合自身偏好的POI.另外,为了进一步缓解签到数据的稀疏性,该文还利用了用户社交网络数据和POI类别信息.最后,该文提出了一个通用的矩阵分解模型,它能有效地融合上述上下文信息,并且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和较低的时间复杂度.在两个真实的LBSN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方法在推荐的准确性上远优于当前流行的POI推荐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位置的社交网络 兴趣点 推荐系统 矩阵分解 上下文感知
下载PDF
2015~2021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PM_(2.5)和臭氧复合污染时空特征分析 被引量:24
9
作者 宋小涵 燕丽 +7 位作者 刘伟 贺晋瑜 王亚晨 黄同林 李园园 陈敏 孟静静 侯战方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841-1851,共11页
为了解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PM_(2.5)和O_(3)复合污染时空分布特征,利用ArcGIS和SPSS软件对2015~2021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空气质量数据和气象数据进行关联性分析.结果表明:(1) 2015~2021年PM_(2.5)污染持续减缓,污... 为了解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PM_(2.5)和O_(3)复合污染时空分布特征,利用ArcGIS和SPSS软件对2015~2021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空气质量数据和气象数据进行关联性分析.结果表明:(1) 2015~2021年PM_(2.5)污染持续减缓,污染集中在区域中南部;O_(3)污染呈波动上升趋势,空间分布呈现“西南低,东北高”的格局.季节变化来看,PM_(2.5)浓度主要为:冬季>春季≈秋季>夏季,O_(3)-8h浓度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2)“2+26”城市PM_(2.5)超标天数持续下降,O_(3)超标天数波动上升,复合污染日下降趋势显著;PM_(2.5)和O_(3)污染在夏季呈强正相关,相关系数最高达0.52,冬季呈强负相关.(3)对比典型城市臭氧污染时期与复合污染时期气象条件,复合污染发生的温度区间集中在23.7~26.5℃、湿度48%~65%和S~SE风向条件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 PM_(2.5) 臭氧 复合污染特征 协同控制
原文传递
融合“成分-靶点-共有通路”网络和分子对接技术的清肺口服液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活性成分初探 被引量:27
10
作者 姚卫峰 翟园园 +7 位作者 林丽丽 杨斌 庄莉 张丽 谢彤 赵霞 单进军 汪受传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74-178,共5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研究清肺口服液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活性成分。方法采用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检索清肺口服液中药材的化学成分及其作用靶点,通过Cytoscape软件构建清肺口服液治疗病毒性肺炎的...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研究清肺口服液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活性成分。方法采用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检索清肺口服液中药材的化学成分及其作用靶点,通过Cytoscape软件构建清肺口服液治疗病毒性肺炎的“成分-靶点-共有通路”网络模型进行分析,借助分子对接软件将网络中的核心成分与潜在的抗COVID-19作用靶点对接筛选。结果清肺口服液药材成分靶蛋白进行生物分析共得到KEGG通路129条(P<0.05),病毒性肺炎相关靶蛋白进行生物分析得到KEGG通路104条(P<0.05),其中KEGG共有通路83条。“成分-靶点-共有通路”网络包含成分201个和对应的靶点2424个。网络中所含的78个核心成分与治疗COVID-19药物潜在作用靶点RdRp、3Clpro和PLpro分子对接结果显示,Phaseol、丹参新醌D、1,2,5,6-四氢丹参酮等核心成分与目前可能治疗COVID-19的多种药物亲和力相近。结论清肺口服液的多个核心成分可以与多个潜在靶点结合而达到治疗COVID-19的目的,体现了中药多成分、多靶点和多途径的作用特点,可以为现代中药创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清肺口服液 COVID-19 活性成分
下载PDF
远程血糖管理系统在社区2型糖尿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25
11
作者 巩维佳 姚军 +5 位作者 连元元 孙亚利 张丽娜 凡萌 张俊清 郭晓蕙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65-470,共6页
目的探讨远程血糖管理系统在社区2型糖尿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5月在北京市西城区什刹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已诊断且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363例,采用整群随机法分为对照组(n=184)和试验组(n=179)。对照... 目的探讨远程血糖管理系统在社区2型糖尿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5月在北京市西城区什刹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已诊断且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363例,采用整群随机法分为对照组(n=184)和试验组(n=179)。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血糖管理,试验组患者采用远程血糖管理,两组患者均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后3、6、12个月的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肌酐(C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7 d健康饮食量。结果两组患者FPG、TC、HDL-C、LDL-C、Cr、7 d健康饮食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方法和时间在FPG、TC、HDL-C、LDL-C、Cr、7 d健康饮食量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两组患者Hb A1c、TG、S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方法和时间在Hb A1c、TG、SBP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两组患者D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方法和时间在DBP上无交互作用(P>0.05)。结论远程血糖管理系统在社区2型糖尿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远程血糖管理系统 社区卫生服务
下载PDF
控释尿素条施深度对鲜食玉米田间氨挥发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24
12
作者 刘威 周剑雄 +5 位作者 谢媛圆 薛欣欣 熊汉锋 徐芳森 袁家富 熊又升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295-1302,共8页
为提高鲜食玉米一次性施肥的氮肥利用率并降低氮肥的环境影响,通过田间试验,以不施氮处理为对照(CK),研究了控释尿素不同条施深度(0、5、10、15、20 cm)对鲜食玉米田间土壤氨挥发特征、鲜穗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种植带... 为提高鲜食玉米一次性施肥的氮肥利用率并降低氮肥的环境影响,通过田间试验,以不施氮处理为对照(CK),研究了控释尿素不同条施深度(0、5、10、15、20 cm)对鲜食玉米田间土壤氨挥发特征、鲜穗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种植带和宽行非施肥带的土壤氨挥发主要发生在施肥后的前2周,而窄行施肥带的土壤氨挥发在施肥后持续约1个月.与CK相比,控释尿素表施(0 cm)处理不仅大幅度地提高了窄行施肥带的氨挥发损失量,同时也显著增加了玉米种植带和宽行非施肥带的氨挥发损失量.不同深度施肥处理全生育期土壤氨挥发损失总量差异较大,为3.1~25.5 kg N·hm^(-2),占施氮量的1.7%~14.2%.其中控释尿素条施10、15和20 cm深度处理的全生育期土壤氨挥发损失总量相差不大,分别较表施(0 cm)和浅施(5 cm)处理显著降低了85.9%~87.8%和67.0%~71.6%.在一定范围内增加控释尿素条施深度有利于提高鲜穗产量、植株氮积累量以及氮肥偏生产力、氮肥农学利用率和氮肥表观利用率,各指标均以15 cm深度处理最高.综上所述,控释尿素合理深施可以显著降低氨挥发损失,提高鲜穗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本研究条件下控释尿素的最适宜施用深度为15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玉米 控释尿素 施肥深度 氨挥发 氮肥利用率
原文传递
Recent advances of sonodynamic therapy in cancer treatment 被引量:24
13
作者 Guo-Yun Wan Yang Liu +3 位作者 Bo-wei Chen yuan-yuan Liu Yin-Song Wang Ning Zhang 《Cancer Biology & Medicine》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3期325-338,共14页
Sonodynamic therapy(SDT) is an emerging approach that involves a combination of low-intensity ultrasound and specialized chemical agents known as sonosensitizers. Ultrasound can penetrate deeply into tissues and can b... Sonodynamic therapy(SDT) is an emerging approach that involves a combination of low-intensity ultrasound and specialized chemical agents known as sonosensitizers. Ultrasound can penetrate deeply into tissues and can be focused into a small region of a tumor to activate a sonosensitizer which offers the possibility of non-invasively eradicating solid tumors in a site-directed manner.In this article, we critically reviewed the currently accepted mechanisms of sonodynamic action and summarized the classification of sonosensitizers. At the same time, the breath of evidence from SDT-based studies suggests that SDT is promising for cancer treat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nodynamic therapy sonosensitizer CANCER ULTRASOUND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下载PDF
施肥方式和氮肥运筹对寒地水稻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4
14
作者 赵海成 杜春影 +7 位作者 魏媛媛 陈立强 赫臣 王文玉 芦佳浩 李红宇 吕艳东 郑桂萍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6-86,共11页
针对目前黑龙江地区水稻高产优质栽培中存在施肥量偏高,偏施氮肥,且惯于表施和全层施肥,肥料的淋溶、挥发及排水损失较多等现状,提出一种寒地水稻点状施肥方式,比较了点状施肥、全层施肥和侧深施肥的产量、品质差异及其与氮肥运筹的互... 针对目前黑龙江地区水稻高产优质栽培中存在施肥量偏高,偏施氮肥,且惯于表施和全层施肥,肥料的淋溶、挥发及排水损失较多等现状,提出一种寒地水稻点状施肥方式,比较了点状施肥、全层施肥和侧深施肥的产量、品质差异及其与氮肥运筹的互作效应,为寒地水稻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盒栽试验,以垦粳8为材料,常规施氮条件下,设置施肥方式3水平(A1全层施肥,A2侧深施肥,A3点状施肥),氮肥运筹2水平(B1基蘖同施,B2基蘖分施),分析干物质积累量、叶片SPAD值、产量及其构成以及稻米主要品质性状。施肥方式下A3产量显著高于A1,增产8.13%;氮肥运筹下B1产量极显著高于B2,增产9.56%。A3和A2分蘖始期、最高分蘖期叶片SPAD值,分蘖期叶面积,齐穗期高效叶面积、总叶面积极显著高于A1,增幅分别为3.88%~7.80%、3.54%~4.35%,15.85%~31.07%,7.87%~13.24%、8.09%~13.47%;A2成熟期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显著高于A1,增幅为6.39%;氮肥运筹下B1齐穗期高效叶面积、总叶面积显著或极显著高于B2,增幅分别为6.57%~6.71%,分蘖期、齐穗期、成熟期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B1极显著高于B2,增幅分别为10.13%、10.52%、8.51%。A3蛋白质含量最低,其食味值最佳,但加工、外观品质变劣;氮肥运筹下香气、光泽、味道、口感及食味值B1极显著高于B2,增幅分别为0.81%、3.46%、1.61%、3.21%、1.65%。施肥方式和氮肥运筹二因素互作的蛋白质含量效应分析以侧深施肥、基蘖同施处理最低。施肥方式和氮肥运筹下对寒地水稻产量、品质的效应分析,侧深施肥和点状施肥产量均优于全层施肥,氮肥运筹下基蘖同施优于基蘖分施,其中以侧深施肥、基蘖同施处理可获得相对优质的最高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地水稻 施肥方式 氮肥运筹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围产期酮病奶牛血液生化指标特征分析 被引量:24
15
作者 杨威 夏成 +3 位作者 陈媛媛 崔一喆 张洪友 徐闯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56-761,共6页
试验随机选取产前奶牛29头,跟踪采集产前2周、产前1周、分娩当天及产后3,7,14,21 d的血浆样品,检测血浆相关生化指标变化特征,并记录泌乳量。任意采集时间点血浆β-羟丁酸(BHBA)≥1.2 mmol/L则为酮病组, BHBA<1.2 mmol/L则为对照组... 试验随机选取产前奶牛29头,跟踪采集产前2周、产前1周、分娩当天及产后3,7,14,21 d的血浆样品,检测血浆相关生化指标变化特征,并记录泌乳量。任意采集时间点血浆β-羟丁酸(BHBA)≥1.2 mmol/L则为酮病组, BHBA<1.2 mmol/L则为对照组。结果显示:随机选取的牛群中酮病发病率为58.6%,酮病主要发生在产后7~14 d;酮病组奶牛产前血液相关生化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与对照组相比,酮病组奶牛分娩当天血钾水平升高,血磷水平显著降低;产后3 d酮病组奶牛血浆甘油三酯、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BHBA、泌乳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奶牛;产后7,14,21 d血浆BHBA、非脂化脂肪酸(ENFA)、TC、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奶牛,血糖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奶牛。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产后3 d血液TC、HDL-C、K、BHBA、泌乳量与奶牛酮病的发生显著相关。将显著性相关指标利用Logistic回归建模,最终建立了基于血液HDL-C、BHBA、泌乳量的奶牛酮病早期诊断模型,即y=17.95-9.81×HDL-C-2.71×BHBA-0.20×泌乳量,当y<0时存在发生酮病风险,模型早期预测奶牛酮病的准确率82.8%、灵敏度81.3%、特异性8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酮病 血液生化指标 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
原文传递
我国内脏利什曼病的流行现状和防控挑战 被引量:23
16
作者 罗卓韦 周正斌 +4 位作者 公衍峰 冯家鑫 李元元 张仪 李石柱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46-152,共7页
内脏利什曼病(VL)曾是严重危害我国人民身体健康的五大寄生虫病之一。经努力防治,截至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大部分流行区已消除了VL。21世纪以来,我国西部地区的VL疫情快速回升,流行范围持续扩大。本文概述了我国VL的流行现状,防控策略... 内脏利什曼病(VL)曾是严重危害我国人民身体健康的五大寄生虫病之一。经努力防治,截至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大部分流行区已消除了VL。21世纪以来,我国西部地区的VL疫情快速回升,流行范围持续扩大。本文概述了我国VL的流行现状,防控策略和措施以及面临的挑战,并对今后的防控策略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脏利什曼病 流行现状 防控策略 防控挑战
原文传递
芒针阴阳透刺法治疗中风后痉挛性肢体功能障碍: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24
17
作者 赵卫锋 任媛媛 +4 位作者 曾保霞 陆鹤 岳瑜 张婷 周志杰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711-715,共5页
目的:比较芒针阴阳透刺法与常规针刺治疗中风后痉挛性肢体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中风后痉挛性肢体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接受基础治疗,观察组采用芒针阴阳透刺法,穴取患侧阳陵泉透悬钟、曲池... 目的:比较芒针阴阳透刺法与常规针刺治疗中风后痉挛性肢体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中风后痉挛性肢体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接受基础治疗,观察组采用芒针阴阳透刺法,穴取患侧阳陵泉透悬钟、曲池透温溜、环跳透风市、肩髃透曲池等;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穴取患侧内关、水沟、三阴交、极泉、尺泽、委中、肩髃等。两组均每天治疗1次,每周治疗5次,2周为一疗程,共计2个疗程。于治疗前后观察两组患者改良肌张力Ashworth量表(MAS)评级、Fugl-Meyer肢体功能活动评定量表(FMA)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Barthel指数记分法)评分,并评价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MAS评级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MA、ADL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0.0%(24/30),高于对照组的70.0%(21/30,P<0.05)。结论:芒针阴阳透刺法可改善中风后痉挛性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的肌张力、痉挛程度及运动功能,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疗效优于常规针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痉挛 肢体功能障碍 芒针 阴阳透刺
原文传递
Soluble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D-lactate and diamine oxidase in patients with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被引量:23
18
作者 wei-Bing Song Yong-Hui Lv +6 位作者 Zhen-Shu Zhang Ya-Nan Li Li-Ping Xiao Xin-Pei Yu yuan-yuan Wang Hong-Li Ji Li Ma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9年第31期3916-3919,共4页
AIM: To study the levels of serum soluble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 (sICAM-1), plasma D-lactate and diamine oxidase (DAO) in patients with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 and the potential clinical si... AIM: To study the levels of serum soluble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 (sICAM-1), plasma D-lactate and diamine oxidase (DAO) in patients with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 and the potential clinical significance. METHODS: Sixty-nine patients with IBD and 30 healthy controls were included in this study. The concentration of sICAM-1 was detected with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the level of D-lactate and DAO was measured by spectroscopic analysis, and the number of white blood cells (WBC) was determined by routine procedure. RESULTS: The levels of sICAM-I, DAO, and WBC in IBD patient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1), sICAM-I in IBD patients was found to b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levels of DAO and D-lactate (212.94 ± 69.89 vs 6.35 ± 2.35, P = 0.000), DAO 212.94 ± 69.89 vs 8.65 ± 3.54, P = 0.000) and WBC (212.94 ± 69.89 vs 7.40 ± 2.61, P = 0.000), but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observed between patients with ulcerative colitis and patients with Crohn's disease. The post-treatment levels of sICAM-I, D-lactate and WBC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before treatment (sICAM-I 206.57 ± 79.21 vs 146.21 ± 64.43, P = 0.000), (D-lactate 1.46 ± 0.94 vs 0.52± 0.32, P = 0.000) and (WBC 7.24 ± 0.2.33 vs 5.21 ± 3.21, P = 0.000). CONCLUSION: sICAM-1, D-lactate and DAO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specific conditions of IBD, and thus could be used as a major diagnostic inde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 D-LACTATE Diamine oxidase
下载PDF
不同年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的风险获益分析 被引量:22
19
作者 杨晓伟 陈燕 +3 位作者 薛强 冯媛媛 丁倩 仇为民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2247-2250,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收集扬州市江都人民医院2017年7月至2020年3月神经内科收治的静脉溶栓患者共12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年龄分为4组(<60岁,60~69岁,70~79岁,≥8...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收集扬州市江都人民医院2017年7月至2020年3月神经内科收治的静脉溶栓患者共12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年龄分为4组(<60岁,60~69岁,70~79岁,≥80岁),患者发病时间均小于4.5 h,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并通过χ^2检验比较患者溶栓前的一般资料,根据溶栓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改善情况进行有效性分析,患者出血情况及其他不良反应进行安全性分析。结果:(1)年龄≥80岁组患者房颤比例较高,Toast分型中(cardio embolism,CE)型比例较高,与其他组有显著差异。其余基线资料无统计学差异。(2)4组患者NIHSS评分降低无显著差异,24 h恢复良好率、NIHSS评分改善情况无显著差异;(3)4组患者出血发生率、非直接不良反应发生率、出院死亡率无显著差异;年龄≥80岁组患者颅内出血风险显著增加。结论:对于发病4.5 h的高龄(≥80岁)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获益与<80岁患者相同,出血风险也并未增加,但是对于年龄超过80岁且伴有房颤患者,NIHSS评分较高时,选择是否溶栓要慎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静脉溶栓 阿替普酶 出血
原文传递
艾比湖流域绿洲乡村聚落空间格局及其驱动力分析 被引量:22
20
作者 刘香云 王宏卫 +3 位作者 杨胜天 何珍珍 王媛媛 王盼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59-866,共8页
通过把握绿洲乡村聚落空间规律,揭示其影响机制,以期为西北边陲绿洲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的聚落管理和规划提供依据。基于GIS技术、计量统计方法和实地考察调查对新疆艾比湖流域绿洲乡村聚落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 通过把握绿洲乡村聚落空间规律,揭示其影响机制,以期为西北边陲绿洲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的聚落管理和规划提供依据。基于GIS技术、计量统计方法和实地考察调查对新疆艾比湖流域绿洲乡村聚落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艾比湖流域绿洲乡村聚落整体为小规模—低密度—高核破碎化状态,呈现冲洪积扇平原—中低密度扇射型、河流两侧—低密度线状型和中高密度条带型及精河盆地—高密度团块型分布特色。(2)聚落局部规模分异明显,冷点区多为兵团团场连队,热点多为地方乡镇村庄。(3)聚落主要分布在海拔800 m以下、距河流2km以内、距道路1 km以内区域,并深受政策制度影响。乡村聚落的发展更多地受制于人类的行为,然而,在艾比湖流域绿洲特殊的地形地貌、较大的海拔高程差以及博河、精河贯穿全区的自然条件下,乡村聚落格局及进一步发展受到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洲 农村聚落 空间格局 分布特征 艾比湖流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