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脑脊液病原菌耐药性与免疫指标的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王正仕 文超远 李航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58-362,共5页
目的分析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脑脊液病原菌与耐药性特点,探讨免疫与炎症指标在机体感染时的变化规律,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8年6月贵州省遵义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78例... 目的分析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脑脊液病原菌与耐药性特点,探讨免疫与炎症指标在机体感染时的变化规律,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8年6月贵州省遵义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化脓性脑膜炎患者44例设为A组,病毒性脑膜炎患者34例设为B组,同时选取同期于医院体检的健康人群30例为C组。分析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脑脊液病原菌分布情况及主要病原菌的耐药性;比较A组、B组和C组的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C-反应蛋白(CRP)的检测结果。结果78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共培养分离病原菌80株,其中革兰阳性菌50株占62.50%,革兰阴性菌26株占32.50%,真菌4株占5.00%,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阴沟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鲍氏不动杆菌为主。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对万古霉素敏感,对青霉素G、阿莫西林耐药率均>70%;阴沟肠杆菌、鲍氏不动杆菌均对亚胺培南敏感,对头孢曲松、头孢哌酮、头孢唑林耐药率较高。A组患者IgA、IgG分别为(0.37±0.03)g/L、(0.52±0.07)g/L与于B组(0.31±0.05)g/L、(0.57±0.05)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低于C组(P均<0.05)A组血清IL-10为(192.42±33.27)ng/L,高于B组(104.28±23.04)ng/L,B组高于C组(P均<0.05)。A组血清IFN-γ、TNF-α分别为(0.41±0.18)ng/L、(28.12±12.04)ng/L,低于B组(1.39±0.20)ng/L、(35.47±10.27)ng/L,B组低于C组(P均<0.05)。结论革兰阳性菌是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体内Th1介导的促炎效应减弱、Th2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相对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脑脊液 病原菌 耐药性 免疫球蛋白
原文传递
双活塞式高精度深海压力模拟方法 被引量:6
2
作者 王淮阳 胡珊珊 +1 位作者 刘正士 王勇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99-203,共5页
为研制高精度深海压力环境模拟实验平台,基于液体的可压缩性提出了一种双活塞式高精度水深模拟方法。介绍了该方法的工作原理和压力模拟系统的组成;分析了主、辅加压系统对系统量程和调整精度的影响,进一步地建立了压力系统的物理模型... 为研制高精度深海压力环境模拟实验平台,基于液体的可压缩性提出了一种双活塞式高精度水深模拟方法。介绍了该方法的工作原理和压力模拟系统的组成;分析了主、辅加压系统对系统量程和调整精度的影响,进一步地建立了压力系统的物理模型并进行了仿真,表明系统具有良好的压力跟随性能。搭建了样机实验平台,进行阶跃、“下潜—保持—上升”压力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实现静态精度0.02 bar,动态精度0.1 bar,验证了该测量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深海压力 压力模拟 双活塞 体积弹性模量
下载PDF
中国北方健康成年人心电图心率范围探讨 被引量:5
3
作者 刘俊 杨啸林 +4 位作者 王茜 杨红 朱广瑾 梁振士 方丕华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18年第2期113-117,共5页
目的通过分析中国北方健康成年人心电图心率值的正常范围及不同年龄和性别的差异,进而探讨心率正常范围的标准。方法对中国北方健康成年人标准12导联心电图数据库中1 983例心电图自动分析结果进行人工校对,统计计算不同年龄段和性别的... 目的通过分析中国北方健康成年人心电图心率值的正常范围及不同年龄和性别的差异,进而探讨心率正常范围的标准。方法对中国北方健康成年人标准12导联心电图数据库中1 983例心电图自动分析结果进行人工校对,统计计算不同年龄段和性别的心率范围(2%分位数,98%分位数)。年龄段依次设置为<30岁、30~39岁、40~49岁、50~59岁、60~69岁、≥70岁。结果北方成年人心率范围为52~99次/分,其中男性为51~99次/分,女性为54~99次/分。女性平均心率高于男性[(73.5±8.3次/分vs 68.2±13.1次/分,P=0.038 6)],以<30岁、40~49岁、60~69岁和≥70岁段更加明显(P依次为0.038 6、0.000 5、0.000 8、0.196)。女性心率<55次/分的发生率为2.15%,且各年龄段发生率均<5%。男性心率<55次/分的发生率为5.73%,而心率<50次/分的发生率为1.35%,且各年龄段发生率均≤4.6%。心率>95次/分的发生率为3.3%,其中女性发生率(3.5%)高于男性(3.1%)。心率>100次/分的发生率为1.6%,其中男性为1.7%,女性为1.5%。结论中国北方成年人心率正常范围下限界值建议修改为50(男)或55(女)次/分,上限值仍为100次/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学 中国 成年人 心率 正常参考值
原文传递
超声参数及生化指标在老年脑损伤术后颅内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4
作者 刘立梅 王正仕 +2 位作者 杨华军 杨礼 彭纪临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2-85,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参数[大脑中动脉阻力指数(RI)、脉动指数(PI)]及血清指标[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oluble interleukin-2 receptor,sIL-2R)、核转录因子(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检测在老年脑损伤术后颅内感染患者中应用价值。方... 目的探讨超声参数[大脑中动脉阻力指数(RI)、脉动指数(PI)]及血清指标[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oluble interleukin-2 receptor,sIL-2R)、核转录因子(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检测在老年脑损伤术后颅内感染患者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19年10月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老年脑损伤术后颅内感染者53例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术后未发生颅内感染的脑损伤患者53例为对照组。入院后均实施超声检查,采集静脉血标本检测血清sIL-2R、NF-κB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RI、PI、sIL-2R、NF-κB诊断颅内感染的价值。结果研究组患者超声参数RI(0.66±0.09)、PI(1.13±0.25),血清sIL-2R(354.19±45.63)U/L、NF-κB(43.15±8.06)μg/ml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的RI(0.57±0.06)、PI(0.95±0.12)、sIL-2R(216.63±39.51)U/L、NF-κB(28.12±7.09)μg/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I、RI与血清sIL-2R及NF-κB水平均存在正相关关系(P<0.05);超声参数及血清指标联合诊断颅内感染的AUC为0.850,敏感度为84.91%,特异度为71.70%,均高于单一指标。结论 RI、PI、sIL-2R、NF-κB在老年脑损伤术后颅内感染患者中水平较高,有望成为诊断老年脑损伤术后颅内感染的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参数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 核转录因子 脑损伤 术后颅内感染
原文传递
二级杠杆式微牛级微力发生机构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勇 刘和亮 +1 位作者 刘正士 胡珊珊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527-2535,共9页
针对力传感器标定系统难以精确加载微牛级微力的现状,设计了一种二级杠杆式微力发生机构。首先,在比较了常用柔性铰链精度性能的基础上,介绍了微力发生机构的工作原理。然后,在考虑杆件变形和柔性铰链中心偏转的基础上,分析了各级杠杆... 针对力传感器标定系统难以精确加载微牛级微力的现状,设计了一种二级杠杆式微力发生机构。首先,在比较了常用柔性铰链精度性能的基础上,介绍了微力发生机构的工作原理。然后,在考虑杆件变形和柔性铰链中心偏转的基础上,分析了各级杠杆和各柔性铰链的受力和能量传递情况,推导了二级杠杆式微力发生机构力缩小倍数的理论计算方法,并以实现某一力缩小倍数为设计目标,据此提出了微力发生机构的优化设计方法。接着,进行有限元仿真分析,得到了不同输入力下的力值响应特性。最后搭建了微力发生机构的性能实验测试平台。结果表明,有限元分析、实验结果与理论力值间的最大误差分别为5.501%和7.391%,实验非线性误差为2.89%,可实现0~500μN的微力加载。认为力缩小倍数满足设计要求,验证了采用该优化设计方法准确设计二级杠杆式力柔顺机构、提高微力加载精度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牛级微力 柔性铰链 二级杠杆式微力发生机构 有限元分析 优化设计
下载PDF
Experience of the national-level old Chinese medicine expert Wu Zhengshi o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treatment of anaphylactoid purpura
6
作者 Qiang Su Zhuo-Feng Liu +5 位作者 Teng zheng Yun Lu Ru wang Yuan-Wei Gan Jiang Liang zheng-shi Wu 《TMR Clinical Research》 2020年第1期10-17,共8页
This paper introduced and summarized the experience of the national-level old Chinese medicine expert Wu Zhengshi o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treatment of anaphylactoid purpura.Wu Zhengshi believes that blood-heat... This paper introduced and summarized the experience of the national-level old Chinese medicine expert Wu Zhengshi o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treatment of anaphylactoid purpura.Wu Zhengshi believes that blood-heat is the main cause of anaphylactoid purpura.When Qi is weak,the human body is attacked by external heat,resulting in the damage of the blood system,which lead to the anaphylactoid purpura.The blood is thermalized poison,which enters the vessel quickly and forces the blood to overflow the vessel,which develops for the purpura.According to the ancient book of Chinese medicine Jie Wei Yuan Sou(1550 C.E.),Wu Zhengshi put forward the treatment of relieving blood detoxification,heat and cooling blood,which achieved significant curative effec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aphylactoid purpura Blood-heat Experience of famous doctors Wu Zhengshi
下载PDF
A zero-voltage zero-current soft switching DC/DC converter
7
作者 wang zheng-shi LOU Zhen-li +1 位作者 ZENG Yu-zhu ZHANG Zhong-chao 《Frontiers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ngineering in China》 CSCD 2006年第4期385-389,共5页
A novel three-level zero-voltage zero-current switching(ZVZCS)DC/DC converter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A tapped-inductor is used to replace the normal out-put filter inductor,so that the circulating current in the ze... A novel three-level zero-voltage zero-current switching(ZVZCS)DC/DC converter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A tapped-inductor is used to replace the normal out-put filter inductor,so that the circulating current in the zero-state can be reset to zero.The reset voltage and the re-set time can be set conveniently just by simply changing the winding ratio of the tapped inductor.The converter achieves a zero-current tuning off for inner switching,and a zero-voltage tuning on for outer switching.No circulating current exists in the zero state,so that the loss in the on-state is reduced,and the efficiency can be improved.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verify that the ZVZCS has low voltage stress,zero-voltage and zero-current switch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ree-level DC/DC converter tapped inductor SOFT-SWITCHING
原文传递
基于时域分析的CLLC双向谐振变换器优化设计 被引量:9
8
作者 王菲菲 张方禹 +1 位作者 戴慧纯 王正仕 《电力电子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0-82,共3页
利用时域分析对CLLC双向谐振变换器优化设计,给出电路正向和反向工作各个模态的精确波形表达式和增益曲线。基于基波分析法的频域分析在偏离谐振点难以给出精确的增益结果,时域分析利用状态方程求解可以得到CLLC变换器的精确增益,便于... 利用时域分析对CLLC双向谐振变换器优化设计,给出电路正向和反向工作各个模态的精确波形表达式和增益曲线。基于基波分析法的频域分析在偏离谐振点难以给出精确的增益结果,时域分析利用状态方程求解可以得到CLLC变换器的精确增益,便于电路参数设计,同时可利用精确波形表达式进行损耗分析,以优化系统效率。依照所提出的时域分析优化设计方法,搭建并测试了一台3.3 kW的实验样机,实验结果验证了时域优化设计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该CLLC双向谐振变换器正向和反向变换最大效率达到98%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换器 双向直流谐振变换器 时域分析
下载PDF
基于句法决策树和SVM的短文本语境识别模型 被引量:7
9
作者 王峥 刘师培 彭艳兵 《计算机与现代化》 2017年第3期13-17,共5页
随着社会生活网络化的日趋成熟,在很多研究和商业领域里都遇到了中文文本处理问题。不断深化的文本分类研究需要从文本的各个方面来解析文本信息,语义解析是文本挖掘的关键技术,语境识别可以应用在许多文本挖掘技术中,比如情感分析、舆... 随着社会生活网络化的日趋成熟,在很多研究和商业领域里都遇到了中文文本处理问题。不断深化的文本分类研究需要从文本的各个方面来解析文本信息,语义解析是文本挖掘的关键技术,语境识别可以应用在许多文本挖掘技术中,比如情感分析、舆情分析等。基于句法决策树、N-gram模型的特征要素提取方法和SVM分类器,提出一种语境分类模型,解决字词在不同语境下的多义性问题。该模型具有良好的泛化能力,在批量处理时具有很好的通用效果,能比较有效地解决文本挖掘中语境识别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文文本处理 语境识别 决策树 N-GRAM模型 SVM分类器
下载PDF
六维力传感器的结构设计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春风 张春 +2 位作者 胡珊珊 王勇 刘正士 《测控技术》 2020年第5期41-48,共8页
为了改善现有六维力传感器的动态性能,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六维力传感器弹性体结构。建立了结构模型,并采用有限元方法进行了静力学分析以及模态分析,分析了该传感器弹性体在各工况下的应变分布特征;随后对弹性体的关键尺寸参数进行了详细... 为了改善现有六维力传感器的动态性能,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六维力传感器弹性体结构。建立了结构模型,并采用有限元方法进行了静力学分析以及模态分析,分析了该传感器弹性体在各工况下的应变分布特征;随后对弹性体的关键尺寸参数进行了详细的设计,基于响应面分析法对数值计算结果进行拟合,建立了各工况下响应值与弹性体关键尺寸的回归方程。分析结果表明,该传感器具有良好的动态性能,其一阶固有频率高达3196. 3 Hz,各个力分量的灵敏度均有提高,其中x方向力的灵敏度提高了26. 09%。通过实验验证了该设计方案的可行性,该传感器的研制为高速作业机器人用多维力传感器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维力传感器 弹性体设计 静力学分析 模态分析 响应面分析法
下载PDF
锰酸锂电池掺杂钴镍对电化学性能影响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小庆 王晶 刘正实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987-988,共2页
通过烧结法向锰酸锂电池的正极材料中分别掺杂钴和镍后得到相应的电池,同时制备得到纯相的锰酸锂电池。通过X射线衍射仪、等离子发射光谱仪、电化学性能测试系统及电子扫描电镜等对其产物的组成、微观形貌、结构特征及充放电特性等进行... 通过烧结法向锰酸锂电池的正极材料中分别掺杂钴和镍后得到相应的电池,同时制备得到纯相的锰酸锂电池。通过X射线衍射仪、等离子发射光谱仪、电化学性能测试系统及电子扫描电镜等对其产物的组成、微观形貌、结构特征及充放电特性等进行表征。研究表明,所制备的掺杂钴和镍的锰酸锂电池的结晶度较高、颗粒较均匀且无明显的杂质相;掺杂钴和镍的锰酸锂电池的首次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18.5、108.2 mAh/g;50次循环后,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10.8、101.9mAh/g,50次循环后比容量的保持率分别为93.5%、9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锰酸锂电池 掺杂钴和镍 电化学性能 放电比容量
下载PDF
双向CLLLC谐振变换器的混合控制策略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小双 田钦元 王正仕 《电力电子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11-114,140,共5页
以CLLLC谐振变换器为研究对象,其结构对称,正反向运行工作特性一致,利于实现能量的双向流动。使用变频加移相的混合控制策略使变换器在全负载范围内均可实现零电压开通(ZVS)和零电流关断(ZCS),具备宽泛的电压增益和较高的运行效率。详... 以CLLLC谐振变换器为研究对象,其结构对称,正反向运行工作特性一致,利于实现能量的双向流动。使用变频加移相的混合控制策略使变换器在全负载范围内均可实现零电压开通(ZVS)和零电流关断(ZCS),具备宽泛的电压增益和较高的运行效率。详细分析了混合控制下变换器的运行状态和工作特性。最后通过1.6 kW的实验样机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和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换器 变频 移相
下载PDF
大悟杂岩的形成和抬升时代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4
13
作者 崔建军 王艳红 +2 位作者 郑光高 施炜 马立成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39-153,共15页
大悟杂岩位于大别山西段,主体为花岗质片麻岩。为了限定其形成与变形过程,本文综合运用锆石U-Pb法和白云母^(40) Ar/^(39) Ar法进行年代学研究。锆石U-Pb LA-ICP-MS法对这些花岗质片麻岩定年结果显示:锆石的Th/U值为0.79~4.29,属于典型... 大悟杂岩位于大别山西段,主体为花岗质片麻岩。为了限定其形成与变形过程,本文综合运用锆石U-Pb法和白云母^(40) Ar/^(39) Ar法进行年代学研究。锆石U-Pb LA-ICP-MS法对这些花岗质片麻岩定年结果显示:锆石的Th/U值为0.79~4.29,属于典型的岩浆锆石特征;206Pb/238 U的加权平均年龄为(810±63)Ma(n=12,MSWD=0.021),代表这些花岗质片麻岩的形成时代。大悟杂岩核部花岗质片麻岩的白云母坪年龄为(210.5±1.4)Ma,相应的等时线年龄为(211.6±2.5)Ma。这些新的研究结果支持以下两点认识:大悟杂岩中的花岗质片麻岩形成于新元古代,而不是白垩纪;这些前寒武纪岩石的构造抬升过程发生在三叠纪晚期(211 Ma)。由于西大别晚三叠世构造与高压—超高压变质岩的出露过程有关,因此,大悟杂岩的变形与高压—超高压变质岩的抬升之间的关系就成为一个耐人寻味的科学问题。同时,由于大悟杂岩中的多数构造面理和线理形成于区域高压—超高压变质作用之后,据此推断西大别三叠纪晚期的变形发生在造山晚期-后造山背景下,伴随着地壳和岩石圈的大规模伸展与减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悟杂岩 花岗质片麻岩 锆石U-PB定年 40 Ar-39 AR定年 陆内变形
下载PDF
正弦交流电压驱动低气压CO_(2)放电特性的对比:DBD结构与裸电极结构 被引量:3
14
作者 付强 王聪 +1 位作者 王语菲 常正实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77-292,共16页
火星大气富含CO_(2)(~95%),对其原位利用具有重要的科学和经济价值.高压放电转化CO_(2)具有绿色环保、可控程度高、使用寿命长等优势,在火星CO_(2)资源原位转化利用方面具有应用潜力.本文模拟火星低气压条件下CO_(2)氛围,针对kHz交流电... 火星大气富含CO_(2)(~95%),对其原位利用具有重要的科学和经济价值.高压放电转化CO_(2)具有绿色环保、可控程度高、使用寿命长等优势,在火星CO_(2)资源原位转化利用方面具有应用潜力.本文模拟火星低气压条件下CO_(2)氛围,针对kHz交流电压驱动两种典型电极结构(有/无阻挡介质)的放电特性开展对比实验研究,并辅以数值仿真分析两种电极结构下CO_(2)放电产物及其转化途径.结果表明,引入阻挡介质后,由于介质表面累积电荷和空间电荷畸变电场导致放电从半周期单次放电转变为多脉冲放电,不同放电脉冲对应的放电通道随机产生.主要放电产物中,CO依赖阴极位降区边界处电子与CO_(2)附着分解反应产生,O_(2)大部分产生于瞬时阳极表面或瞬时阳极侧介质表面电子与CO_(2)^(+)复合分解反应.进一步发现,介质引入不改变二者产生位置和主导反应路径,但会降低阴极位降区边界处电子密度和电子温度,使CO产量有所减少;并降低放电功率,使到达瞬时阳极表面和瞬时阳极侧介质表面的CO_(2)^(+)产额不足,生成O_(2)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气压CO_(2) 放电特性 放电产物 反应路径
下载PDF
电动汽车单相双向电容改善型全桥变换器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杨雁勇 戴慧纯 +1 位作者 张方禹 王正仕 《电力电子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09-111,114,共4页
针对电动汽车双向充电器的前级需要具备功率因数校正(PFC)和逆变功能,提出一种单相双向电容改善型全桥变换器电路及独立控制算法。整流工况时作电容改善无桥PFC运行,采用平均电流法控制;逆变工况时作单相电压型逆变电路运行,采用双闭环... 针对电动汽车双向充电器的前级需要具备功率因数校正(PFC)和逆变功能,提出一种单相双向电容改善型全桥变换器电路及独立控制算法。整流工况时作电容改善无桥PFC运行,采用平均电流法控制;逆变工况时作单相电压型逆变电路运行,采用双闭环控制法。精确建模并给出控制参数设计方法。仿真和实验验证运行于整流工况下的输入端电流功率因数高和逆变工况时谐波含量低。证明了电路和控制方案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变换器 功率因数校正
下载PDF
单级三相PFC+DC/DC变换器控制系统分析设计 被引量:3
16
作者 戴凯奇 廖作瑞 王正仕 《电力电子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8-130,共3页
基于TAIPEI整流滤波电路和移相全桥电路,所衍生的新型单级三相功率因数校正(PFC)+DC/DC变换器,因其全负载范围内的桥臂开关管零电压开关(ZVS)导通、高功率因数和高效率等优点受到了广泛关注。在此通过详细分析该新型拓扑PFC原理,推导出... 基于TAIPEI整流滤波电路和移相全桥电路,所衍生的新型单级三相功率因数校正(PFC)+DC/DC变换器,因其全负载范围内的桥臂开关管零电压开关(ZVS)导通、高功率因数和高效率等优点受到了广泛关注。在此通过详细分析该新型拓扑PFC原理,推导出母线电压和输出电压相应的控制公式,基于此提出一种简单可行的频率脉宽调控输出电压+移相滞环调控母线电压的控制策略,并提供了相应的数字程序处理框图,有效地解决了由于母线电压和输出电压耦合性造成的双闭环控制难题。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平台搭建,验证了所提出的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换器 高功率因数 控制策略
下载PDF
无人机锂电池组平衡充电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兰祥 王正仕 《机电工程》 CAS 2017年第10期1205-1207,1213,共4页
针对无人机用锂离子串联电池组充电结束时各单元电池电压的一致性问题,对传统锂离子串联电池组充电均衡方法进行了研究,对有损均衡充电方案和无损均衡充电方案进行了归纳,分析了传统有损均衡充电方案和无损均衡充电方案的利弊,提出了一... 针对无人机用锂离子串联电池组充电结束时各单元电池电压的一致性问题,对传统锂离子串联电池组充电均衡方法进行了研究,对有损均衡充电方案和无损均衡充电方案进行了归纳,分析了传统有损均衡充电方案和无损均衡充电方案的利弊,提出了一种基于DSP TMS320F28035以及光继电器开关实时选通浮地采样方案的均衡充电方法,利用实验样机对锂离子串联电池组进行了充电测试。研究结果表明:该均衡充电方案能实时监测充电电流和各单元电池电压,能够实现过压保护、过流保护、充电电流预置、放电存储模式、充电曲线预置等多项功能,充电均衡效果较好,充电结束时各单元电池间电压差不超过10 m 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衡充电 锂电池 电流分流
下载PDF
单级三相PFC+变压器串并联DC/DC变换器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腾飞 戴凯奇 王正仕 《电力电子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07-109,共3页
为满足电动汽车车载充电机大功率输出需求,设计了一种单级三相功率因数校正(PFC)+变压器串并联DC/DC变换器。该变换器将三相PFC拓扑和移相全桥拓扑合二为一,采用变频控制,实现了输入PFC、桥臂开关管零电压开关(ZVS)开通和输出电压可调... 为满足电动汽车车载充电机大功率输出需求,设计了一种单级三相功率因数校正(PFC)+变压器串并联DC/DC变换器。该变换器将三相PFC拓扑和移相全桥拓扑合二为一,采用变频控制,实现了输入PFC、桥臂开关管零电压开关(ZVS)开通和输出电压可调。变压器采用初级绕组串联、次级绕组经全桥整流加电感滤波后再并联的策略,实现了功率拓展及功率自动均衡。分析了变换器工作原理,根据实验技术指标介绍了参数设计和器件选取,分析了变压器在此结构下功率自动均衡原理。最后,设计实验样机验证了其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换器 功率因数校正器 变压器 充电机
下载PDF
松原市天河大桥北汊主桥钢-混结合段施工技术 被引量:3
19
作者 庞小兵 王伟 +1 位作者 陈执正 谢世海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0-33,共4页
松原市天河大桥北汊主桥为双塔空间索面自锚式钢-混组合梁悬索桥,跨径布置为(40+100+266+100+40)m,钢-混结合段长2m,位于锚跨距桥塔89m处。单重37t的结合段钢梁节段使用150t履带吊进行吊装。钢-混结合段先安装PBL键,然后安装钢筋,纵向... 松原市天河大桥北汊主桥为双塔空间索面自锚式钢-混组合梁悬索桥,跨径布置为(40+100+266+100+40)m,钢-混结合段长2m,位于锚跨距桥塔89m处。单重37t的结合段钢梁节段使用150t履带吊进行吊装。钢-混结合段先安装PBL键,然后安装钢筋,纵向、横向均设有预应力筋。结合段混凝土使用C55聚丙烯纤维混凝土进行浇筑。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使用劲性骨架锁定与预应力张拉锁定相结合的方法对钢梁进行锁定,对钢梁在温度变化产生的膨胀与收缩都起到了良好的约束作用,控制了钢-混结合段混凝土浇筑和养生过程中内部应力的变化,有效地避免了在梁体浇筑完成后出现的裂缝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索桥 加劲梁 钢-混结合段 PBL键 钢骨架锁定 预应力张拉锁定 施工技术
下载PDF
结电容对双向CLLC谐振变换器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詹天霞 戴慧纯 +1 位作者 张方禹 王正仕 《电力电子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4-107,共4页
介绍一种基于CLLC拓扑的双向DC/DC谐振变换器,该变换器容易受到谐振腔寄生参数的影响。此处在考虑次级结电容这一寄生参数的情况下,对变换器的工作模态进行分析,并根据变换器等效电路列出次级结电容参与电路工作时各关键波形的表达式,... 介绍一种基于CLLC拓扑的双向DC/DC谐振变换器,该变换器容易受到谐振腔寄生参数的影响。此处在考虑次级结电容这一寄生参数的情况下,对变换器的工作模态进行分析,并根据变换器等效电路列出次级结电容参与电路工作时各关键波形的表达式,以讨论结电容带来的振荡对电路的危害。使用基波分析法推导考虑结电容影响的变换器增益公式,在此基础上提出变换器的优化设计方案以缓解结电容带来的电路振荡,采用burst-mode控制策略以解决输出电压漂高的问题。最后通过一台3.3 kW的实验样机对上述分析及设计方案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换器 结电容 基波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