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世界一流大学的社会贡献、经验及启示——以哈佛大学为例 被引量:19
1
作者 王战军 娄枝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6-34,共9页
世界一流大学是为人类文明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大学。以哈佛大学为例,研究发现,世界一流大学贡献表征为:世界一流大学是国家乃至世界政治进步的助推器,是世界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领头羊,是人类知识发现和科技创新的集大... 世界一流大学是为人类文明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大学。以哈佛大学为例,研究发现,世界一流大学贡献表征为:世界一流大学是国家乃至世界政治进步的助推器,是世界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领头羊,是人类知识发现和科技创新的集大成者。世界一流大学贡献经验在于,定位高远,追求真理,服务人类福祉;与时俱进,改革创新,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尊重人才,任人为“能”,提升大学学术影响力;注重选拔,培养精英,发挥知名校友作用。借鉴国外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经验,有助于加快我国“双一流”建设,厘清贡献理念并付出实际贡献行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一流大学 哈佛大学 社会贡献
原文传递
宁夏天然草地植被碳储量特征及构成 被引量:17
2
作者 季波 何建龙 +1 位作者 王占军 蒋齐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259-1268,共10页
以宁夏广泛分布的温性草甸草原、温性草原、温性草原化荒漠和温性荒漠草原为研究对象,采用实地调查采样的方法,研究了宁夏天然草地植被总碳储量。结果表明:宁夏天然草地地上植被、地下根系及主要灌木平均含碳率为0.40,枯落物平均含碳率... 以宁夏广泛分布的温性草甸草原、温性草原、温性草原化荒漠和温性荒漠草原为研究对象,采用实地调查采样的方法,研究了宁夏天然草地植被总碳储量。结果表明:宁夏天然草地地上植被、地下根系及主要灌木平均含碳率为0.40,枯落物平均含碳率为0.39。草甸草原、温性草原、草原化荒漠和荒漠草原的植被总碳储量分别为470.26、192.23、117.17和83.36 g·m^(-2),其中,地上植被碳储量分别为87.35、68.50、59.32和40.05 g·m^(-2),地下根系碳储量分别为344.29、108.83、50.65和30.29 g·m^(-2),枯落物碳储量分别为38.62、14.91、7.19和13.03 g·m^(-2),且均表现为草甸草原>温性草原>草原化荒漠>荒漠草原。地下根系碳储量是构成草甸草原和温性草原植被总碳储量的主体,地上植被碳储量是构成草原化荒漠和荒漠草原植被总碳储量的主体,且地下根系碳储量均随土层深度加深而递减。宁夏天然草地植被总碳储量空间分布呈现草甸草原和温性草原分布的南部区域碳储量明显高于荒漠草原和草原化荒漠分布的中北部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 天然草地 植被碳储量 碳分布
原文传递
构建中国特色评价体系 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被引量:17
3
作者 王战军 刘静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8-65,共8页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我国高等教育谋篇布局,绘制出"双一流"建设蓝图。随着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公布,我国"双一流"建设正式转入推进实施阶段,各建设高校聚焦点也转向以建设为重。由于评价对建设的导...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我国高等教育谋篇布局,绘制出"双一流"建设蓝图。随着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公布,我国"双一流"建设正式转入推进实施阶段,各建设高校聚焦点也转向以建设为重。由于评价对建设的导向作用,"双一流"建设的评价问题成为大学关注热点。本文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评价体系"一个目标""两个策略""三个视角""四个结合""五个维度"的评价内涵,构建了创新理念的建设成效指数,引导各建设高校静下心来搞建设,聚焦培养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促进社会发展、引领文化方向、参与全球治理五个方面重点发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卓越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一流”建设 世界一流大学 成效评价 指数
原文传递
规训与超越:交叉学科建设的制度困境及其突破 被引量:15
4
作者 王战军 常琅 《高等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6-34,共9页
交叉学科承载着服务国家人才战略、构建知识创新体系和解决社会重大问题等多重使命。学科制度化在推动科学纵深发展的同时,也固化了学科边界,阻碍了学科交叉融合。学科内部制度的强分化和外部制度的弱整合是交叉学科陷入制度困境的根源... 交叉学科承载着服务国家人才战略、构建知识创新体系和解决社会重大问题等多重使命。学科制度化在推动科学纵深发展的同时,也固化了学科边界,阻碍了学科交叉融合。学科内部制度的强分化和外部制度的弱整合是交叉学科陷入制度困境的根源,同时,制度困境映射到认识层面,呈现出对交叉学科认识的僵化和窄化;具象到实践层面,表现为人才培养的拼凑化和科学研究的本位化。有鉴于此,建设交叉学科需通过“上下联动”和“内外结合”的动力机制、“松散耦合”和“脱耦自治”的组织模式,以及“科研创新导向”和“人才培养导向”的分类评价方式予以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学科 学科制度 组织模式
原文传递
宁夏典型温性天然草地固碳特征 被引量:15
5
作者 季波 谢应忠 +2 位作者 何建龙 王占军 蒋齐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3657-3664,共8页
本文研究了宁夏草甸草原、温性草原、草原化荒漠和荒漠草原4种温性典型天然草地生态系统碳储量及其构成特征。结果表明:草甸草原、温性草原、草原化荒漠和荒漠草原植被总生物量分别为1178.91、481.22、292.80和209.09 g·m-2。其中... 本文研究了宁夏草甸草原、温性草原、草原化荒漠和荒漠草原4种温性典型天然草地生态系统碳储量及其构成特征。结果表明:草甸草原、温性草原、草原化荒漠和荒漠草原植被总生物量分别为1178.91、481.22、292.80和209.09 g·m-2。其中,地下根系生物量是构成草甸草原和温性草原植被总生物量的主体,分别占总生物量的73.1%和56.6%;地上植被生物量是构成草原化荒漠和荒漠草原植被总生物量的主体,分别占总生物量的50.3%和47.6%;枯落物生物量占比较低,分别仅为8.5%、8.0%、6.4%和16.2%。草甸草原、温性草原、草原化荒漠和荒漠草原4种天然草地生态系统碳储量分别为13.90、5.94、2.69和2.37 kg·m-2,其中植被碳储量分别为470.26、192.23、117.17、83.36 g·m-2,0~4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储量分别为13.43、5.75、2.58和2.29 kg·m-2,土壤有机碳储量是构成宁夏典型天然草地碳储量的主体,分别占到了生态系统碳储量的96.6%、96.8%、95.6%和96.5%。4种草地类型植被总生物量、植被碳储量、土壤有机碳储量和生态系统碳储量均表现为:草甸草原>温性草原>草原化荒漠>荒漠草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草地 植被碳储量 土壤有机碳储量 碳分布
原文传递
脂肪酸在育肥滩羊、小尾寒羊及滩寒杂交羊肌肉组织中的含量特征 被引量:14
6
作者 李昊 葛翠翠 +4 位作者 冯帆 王占军 马锋茂 陈亮 辛国省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57-161,共5页
研究育肥滩羊、小尾寒羊及滩寒杂交羊肌肉组织中的脂肪酸含量特征,科学评价品种因素对宁夏地区主要品种羊肉中脂肪酸组成的影响。在盐池县选择饲喂和管理条件一致、月龄相当(5月龄)、健康的滩羊、小尾寒羊及滩寒杂交雄性育肥羊18只,每... 研究育肥滩羊、小尾寒羊及滩寒杂交羊肌肉组织中的脂肪酸含量特征,科学评价品种因素对宁夏地区主要品种羊肉中脂肪酸组成的影响。在盐池县选择饲喂和管理条件一致、月龄相当(5月龄)、健康的滩羊、小尾寒羊及滩寒杂交雄性育肥羊18只,每个品种各6只作为组内重复。试验结束后进行屠宰,采集腰背最长肌肉样,并对其肉中的脂肪酸绝对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羊肉组织中脂肪酸主要以油酸(C18:1)、硬脂酸(C18:0)、棕榈酸(C16:0)为主,约占肌肉脂肪酸含量的85%以上,羊肉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相对较高,特别是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脂肪酸种间分析发现,滩羊肉中总脂肪酸含量相对较高为90.525 g/kg,但品种间差异不显著(P>0.05);小尾寒羊的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为40.449 g/kg;滩羊肉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为55.33 g/kg,其中油酸(C18:1)和γ-亚油酸(C18:2n6)含量显著高于小尾寒羊和滩寒杂交羊(P<0.05);滩羊有一定品种优势,特别是功能性脂肪酸中油酸(C18:1)和γ-亚油酸(C18:2n6)含量较高,这也为滩羊优质羊肉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滩羊 脂肪酸 羊肉 品种 肉品质
下载PDF
利益相关者视角下交叉学科建设价值内涵及实施方略 被引量:7
7
作者 王战军 张微 《大学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6-34,共9页
交叉学科是服务国家战略需求、驱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是以知识融合创新为基础的、利益相关者为了共同的价值诉求形成的“新型学术共同体”。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阐释交叉学科建设中“政府—市场—高校—学生”参与主体的价值诉求,梳... 交叉学科是服务国家战略需求、驱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是以知识融合创新为基础的、利益相关者为了共同的价值诉求形成的“新型学术共同体”。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阐释交叉学科建设中“政府—市场—高校—学生”参与主体的价值诉求,梳理交叉学科建设中存在的诸如对传统学科管理模式的路径依赖、文化冲突带来的话语区隔、利益相关者之间的非对称博弈等问题。鉴于此,应突破路径依赖,完善学科治理体系;需打破学科壁垒,增强学科认同感;要提高市场参与度,注重个体需求等建设方略,以此加快交叉学科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学科建设 价值 利益相关者 建设方略
下载PDF
翻耕补播措施对宁夏荒漠草原土壤碳氮储量的影响 被引量:9
8
作者 季波 何建龙 +6 位作者 王占军 刘凤凤 田波 吴旭东 俞鸿千 任小玢 蒋齐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0-38,共9页
以3种翻耕补播方式(深翻耕补播、浅翻耕补播和免耕补播,播量30kg/hm^(2))及深翻补播不同播量(7.5kg/hm^(2)、15kg/hm^(2)和22.5kg/hm^(2))为研究对象,以封育未补播为对照,研究了不同翻耕补播措施对宁夏荒漠草原土壤碳氮储量的影响。结... 以3种翻耕补播方式(深翻耕补播、浅翻耕补播和免耕补播,播量30kg/hm^(2))及深翻补播不同播量(7.5kg/hm^(2)、15kg/hm^(2)和22.5kg/hm^(2))为研究对象,以封育未补播为对照,研究了不同翻耕补播措施对宁夏荒漠草原土壤碳氮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封育未补播处理可提高0~10cm土层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深翻耕补播可显著提高10~20cm和20~40cm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深翻耕补播和深翻-播量15.0kg/hm^(2)可分别提高土壤10~20cm和20~40cm土层土壤全氮含量。深翻耕补播、深翻-播量15.0kg/hm^(2)、7.5kg/hm^(2)和封育未补播措施均可提高浅层(0~10cm)土壤碳氮比;浅翻耕补播和深翻-播量7.5kg/hm^(2)可提高10~20cm土层土壤碳氮比。深翻耕且播量为30.0kg/hm^(2)的人工补播措施较其他措施更有利于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的固存,但从操作性和成本的角度考虑,短期内,封育未补播措施也有利于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的固存。为此,为兼顾当地草地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发展,应加强长期监测,选择适宜的退化草地人工恢复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耕补播措施 土壤有机碳 土壤全氮 土壤碳氮比 有机碳储量 全氮储量
下载PDF
高炉渣对钢渣改性的物理化学基础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刘仕业 王占军 +3 位作者 彭犇 岳昌盛 郭敏 张梅 《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57-564,共8页
钢渣用作建筑材料时,由于其中含有大量游离氧化钙(f-CaO),稳定性较差,通常需要改性钢渣以提高其稳定性、胶凝性.在对钢渣、高炉渣进行化学成分和矿物组成分析的基础上,对高炉渣改性钢渣的可能性进行了热力学计算,结果表明高炉渣中的S... 钢渣用作建筑材料时,由于其中含有大量游离氧化钙(f-CaO),稳定性较差,通常需要改性钢渣以提高其稳定性、胶凝性.在对钢渣、高炉渣进行化学成分和矿物组成分析的基础上,对高炉渣改性钢渣的可能性进行了热力学计算,结果表明高炉渣中的SiO2与钢渣中f-CaO反应,生成胶凝相,同时降低了钢渣中的f-CaO含量.本文通过研究热态高炉渣改性钢渣,结合X射线衍射、拉曼光谱、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改性钢渣的矿物成分、f-CaO含量、黏度变化等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随着热态高炉渣配比量的增加,改性渣黏度缓慢增加,改性钢渣中f-CaO、RO相含量降低,改性渣的胶凝性能提高.在1550℃下,钢渣中添加10%高炉渣时,改性渣中2CaO·SiO2(C2S)、3CaO·SiO2(C3S)含量显著提高,f-CaO质量分数降至1.64%,稳定性大大提高,符合建材化使用要求.此外,进一步使用焦炭还原改性渣中的铁,轻松实现了渣铁分离,提高改性渣的易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渣 高炉渣 改性 胶凝活性 配碳还原
原文传递
不同补播配置模式对宁夏荒漠草原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储量的影响 被引量:9
10
作者 季波 何建龙 +5 位作者 杜建明 王占军 谢应忠 吴旭东 俞鸿千 蒋齐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0-66,共7页
以不同人工补播配置模式(禾本科牧草混播、豆科牧草混播、禾本科+豆科牧草混播、禾本科牧草+豆科牧草+小灌木混播及封育未补播)为研究对象,研究补播不同牧草配置模式对宁夏荒漠草原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10cm和10~2... 以不同人工补播配置模式(禾本科牧草混播、豆科牧草混播、禾本科+豆科牧草混播、禾本科牧草+豆科牧草+小灌木混播及封育未补播)为研究对象,研究补播不同牧草配置模式对宁夏荒漠草原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10cm和10~20cm土层间,禾本科牧草混播模式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最高;在20~40cm土层,封育未补播处理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最高(P<0.05)。在0~40cm土层,土壤有机碳储量表现为:禾本科牧草混播>禾本科+豆科混播>封育未补播>豆科牧草混播>禾本科+豆科+小灌木混播。土壤全氮储量表现为:封育未补播>禾本科+豆科混播>禾本科牧草混播>禾本科+豆科+小灌木混播>豆科牧草混播;短期内0~20cm土层是4种补播配置模式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的主要蓄积层,20~40cm土层是封育未补播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的主要蓄积层。因此,应加强长期监测,并在兼顾生态恢复和产业发展的同时,选择适宜的人工恢复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草原 补播模式 封育 土壤有机碳 全氮
下载PDF
美国一流高校经费收入特征及其对我国“双一流”建设的启示 被引量:9
11
作者 王战军 蓝文婷 布莱恩·麦考尔 《高等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96-102,共7页
分析近十年来美国前50名一流高校经费收入模式后发现,美国一流高校经费收入来源与大学排名关联程度不同,收入来源之间互相弥补,共同支撑,形成有机的统一体。中美两国高校经费收入特征差异较大,我国应继续保持对"双一流"建设... 分析近十年来美国前50名一流高校经费收入模式后发现,美国一流高校经费收入来源与大学排名关联程度不同,收入来源之间互相弥补,共同支撑,形成有机的统一体。中美两国高校经费收入特征差异较大,我国应继续保持对"双一流"建设高校的资金投入,鼓励"双一流"建设高校多渠道筹资,激励社会资金投入。在多渠道筹资过程中,"双一流"建设高校需将发展定位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并重视问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一流高校 “双一流”建设 经费收入
原文传递
宁夏典型天然草地土壤有机碳及其活性组分变化特征 被引量:9
12
作者 季波 何建龙 +3 位作者 吴旭东 王占军 谢应忠 蒋齐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4-35,共12页
为探寻宁夏典型温性天然草地土壤有机碳及活性组分变异及储量特征,以宁夏4种典型的天然草地(温性草甸草原、温性草原、温性草原化荒漠和温性荒漠草原)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宁夏全区49个固定监测点,土壤有... 为探寻宁夏典型温性天然草地土壤有机碳及活性组分变异及储量特征,以宁夏4种典型的天然草地(温性草甸草原、温性草原、温性草原化荒漠和温性荒漠草原)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宁夏全区49个固定监测点,土壤有机碳及其活性有机碳组分(易氧化有机碳、微生物生物量碳和水溶性有机碳)进行采样和室内分析。结果表明:1)宁夏草甸草原、温性草原、草原化荒漠和荒漠草原4种天然草地,0~40 cm土层深度土壤有机碳含量分别为34.23、12.84、5.76和3.82 g·kg-1;单位面积土壤有机碳储量分别为:13.43、5.75、2.58和2.29 kg·m-2,且均表现为:草甸草原>温性草原>草原化荒漠>荒漠草原。2)4种典型天然草地土样易氧化有机碳含量为0.75~7.43 g·kg-1,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为102.52~554.77 mg·kg-1,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含量为69.66~89.61 mg·kg-1,均表现为:草甸草原>温性草原>草原化荒漠>荒漠草原。4种草地类型土壤易氧化有机碳储量分别为2.56、1.44、0.62和0.48 kg·m-2;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储量分别为:218.31、170.50、81.99和68.26 g·m-2,均为草甸草原显著高于其他3种草地类型(P<0.05);水溶性有机碳储量分别为34.36、35.21、37.22和43.14 g·m-2,表现为荒漠草原显著大于其他3种草地类型(P<0.05)。3)4种典型天然草地易氧化有机碳分配比为18.42%~29.72%,温性草原最高;微生物生物量碳分配比为1.54%~3.83%,草甸草原最低;水溶性有机碳分配比为0.23%~2.01%,表现为:荒漠草原>草原化荒漠>温性草原>草甸草原,且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4)土壤有机碳储量与土壤易氧化有机碳储量、微生物生物量碳储量、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呈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正相关关系;与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储量、土壤容重及pH值呈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的负相关关系。因此可见,宁夏荒漠草原土壤有机碳稳定性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 天然草地 土壤有机碳 土壤活性有机碳
下载PDF
世界一流大学高地:概念、特征与时代价值 被引量:8
13
作者 王战军 刘静 王小栋 《高等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9-37,共9页
世界一流大学高地是指集聚了若干世界一流大学及其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并能为国家战略发展、区域经济建设、国际交流与合作提供支撑的城市集群。它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世界中心城市的主要特征之一。世界一流大学高地是实... 世界一流大学高地是指集聚了若干世界一流大学及其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并能为国家战略发展、区域经济建设、国际交流与合作提供支撑的城市集群。它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世界中心城市的主要特征之一。世界一流大学高地是实现国家崛起的强大支点,促进高教变革的关键节点,培养卓越人才的重要起点,提升人类生活的有力拐点。为加速我国世界一流大学高地的发展步伐,应注重顶层设计,合理规划,从加强政策引导、市场调节、文化交融等方面促进世界一流大学与城市集群的融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一流大学高地 世界一流大学 城市集群
原文传递
沙质草地植物群落及土壤质地对补播和翻耕措施的响应 被引量:8
14
作者 吴旭东 蒋齐 +2 位作者 俞鸿千 王占军 何建龙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46-251,共6页
选取3个翻耕模式(深翻、浅翻及免耕),以未补播的原生沙质草地为对照(CK),分析不同模式下禾-豆混播草地土壤颗粒组成、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数量特征,研究退化沙质草地土壤质地及植物群落对翻耕和补播措施的响应。结果表明:深翻、浅翻、免... 选取3个翻耕模式(深翻、浅翻及免耕),以未补播的原生沙质草地为对照(CK),分析不同模式下禾-豆混播草地土壤颗粒组成、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数量特征,研究退化沙质草地土壤质地及植物群落对翻耕和补播措施的响应。结果表明:深翻、浅翻、免耕及CK对应的草地群落物种丰富度分别为9、9、5种和8种,机械扰动和补播牧草降低了游击型克隆植物的繁殖与扩展能力,提高了补播牧草在群落中的优势度,深翻处理下多年生禾本科及豆科牧草优势度最为明显,翻耕及补播后草地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和均匀度明显增大,生态优势度与物种多样性变化趋势正好相反,其中浅翻处理下补播草地群落物种多样性和均匀度最高,游击型克隆植物提高了原生草地生态优势度;补播草地群落地上生物量大小表现为:深翻(348.39 g·m^(-2))>浅翻(285.77 g·m^(-2))>免耕(242.08 g·m^(-2))>CK(141.83 g·m^(-2)),且与原生草地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补播草地土壤颗粒组成主要以50~250μm的细沙粒为主,深翻、浅翻及补播牧草显著提高了0~20 cm土层土壤黏粉粒含量和土壤颗粒体积分形维数(P<0.01),土壤质地改善效果明显,土壤整体稳定性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群落 土壤质地 补播 翻耕 沙质草地
下载PDF
混凝土结构裂缝的无损检测方法 被引量:3
15
作者 闫占豹 王战军 +1 位作者 俞海龙 王春阳 《东北水利水电》 2023年第2期66-67,共2页
加强混凝土质量的监控和检测,保证和提高混凝土质量,是当今建筑工程中的重要课题。裂缝是混凝土外观较严重的一类缺陷,直接关系到建筑结构的安全。混凝土裂缝检测包括较多的内容,主要有外观的检查和量测、深度的无损检测。本文根据现场... 加强混凝土质量的监控和检测,保证和提高混凝土质量,是当今建筑工程中的重要课题。裂缝是混凝土外观较严重的一类缺陷,直接关系到建筑结构的安全。混凝土裂缝检测包括较多的内容,主要有外观的检查和量测、深度的无损检测。本文根据现场检测经验,通过现场调查了解裂缝数量、分布及走向等,测量裂缝的长度、宽度及深度,根据现场调查及测量结果,对混凝土结构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并总结出高效实用的现场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 平测法 裂缝宽度
下载PDF
7种禾本科牧草抗旱性研究与评价 被引量:6
16
作者 纪童 蒋齐 +1 位作者 王占军 季波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44-156,共13页
以7种多年生禾本科牧草(蒙古冰草-宁夏、蒙古冰草-内蒙古、沙生冰草、扁穗冰草、细茎冰草、格兰马草、老芒麦)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农艺性状(绿叶数和株高)收益与土壤水分收益的权衡关系,将权衡值(RMSD)与土壤含水量作为分位数模型变量... 以7种多年生禾本科牧草(蒙古冰草-宁夏、蒙古冰草-内蒙古、沙生冰草、扁穗冰草、细茎冰草、格兰马草、老芒麦)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农艺性状(绿叶数和株高)收益与土壤水分收益的权衡关系,将权衡值(RMSD)与土壤含水量作为分位数模型变量,确定维持植物正常生长的土壤含水量的响应阈值,同时研究干旱胁迫下生理指标综合评价值,进行抗旱性评价。结果表明:1)干旱胁迫程度越高,牧草的绿叶数和株高受到的负面影响就越大;2)不同牧草对干旱胁迫的耐受程度和范围有差异,其中,细茎冰草和格兰马草的绿叶数-土壤含水量阈值分别为9.1%和9.7%,细茎冰草、格兰马草和蒙古冰草-宁夏的株高-土壤含水量阈值分别为4.6%、5.6%和13.0%,其余牧草分位数模型均未通过显著性检验;3)通过7项生理指标评价分析,7种多年生禾本科牧草抗旱性强弱表现为:蒙古冰草-宁夏>格兰马草>细茎冰草>蒙古冰草-内蒙古>沙生冰草>扁穗冰草>老芒麦;4)综合土壤含水量阈值与抗旱生理评价,细茎冰草与格兰马草可作为中度干旱区的引选牧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旱牧草 土壤含水量 响应阈值 生理指标
下载PDF
基于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的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1年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7
作者 李媛 边洋 +4 位作者 刘建国 戚晓昆 王占军 王玮 邱峰 《中国卒中杂志》 2018年第8期773-779,共7页
目的通过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观察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和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intracranial artery stenosis,IAS)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旨在为症状性IAS患者的药物治疗选择提供可靠依据。方法收集影像及经颅多普勒检查证实大... 目的通过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观察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和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intracranial artery stenosis,IAS)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旨在为症状性IAS患者的药物治疗选择提供可靠依据。方法收集影像及经颅多普勒检查证实大脑中动脉M1段存在重度管腔狭窄患者40例,在给予卒中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随机分为氯吡格雷组和阿司匹林组,每组20例。随访1年,观察两组患者颅内动脉管腔狭窄程度的百分比变化、动脉斑块变化情况、缺血性卒中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依从性。结果随访1年,氯吡格雷组和阿司匹林组颅内动脉管腔狭窄程度的百分比变化、动脉斑块变化以及卒中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氯吡格雷组有1例(5%)出现不良反应,阿司匹林组有7例(35%)出现不良反应,氯吡格雷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阿司匹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06,P<0.05)。氯吡格雷组有2例(10%)停药,阿司匹林组有8例(40%)停药,氯吡格雷组服药依从性高于阿司匹林组。因此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依从性氯吡格雷组和阿司匹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00,P<0.05)。结论针对IAS患者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均可作为卒中二级预防首选用药,但对于依从性较差或既往有胃肠道溃疡病史的患者,优先选择氯吡格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磁共振 氯吡格雷 阿司匹林 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
下载PDF
宁夏荒漠草原土壤细菌与真菌群落对降水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2
18
作者 米扬 郭蓉 +4 位作者 王媛 王占军 蒋齐 俞鸿千 马琨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81-92,共12页
细菌和真菌作为土壤主要微生物类群,在荒漠草原生态系统中随自然降水梯度变化的响应是否一致仍不清楚。为揭示自然降水变化对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的影响机制,选取多年平均降水量为231(T_(0)),154(T_(1)),137(T_(2))和114 mm(T_(3))的4个... 细菌和真菌作为土壤主要微生物类群,在荒漠草原生态系统中随自然降水梯度变化的响应是否一致仍不清楚。为揭示自然降水变化对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的影响机制,选取多年平均降水量为231(T_(0)),154(T_(1)),137(T_(2))和114 mm(T_(3))的4个宁夏荒漠草原国家监测点作为观测样地。基于IonS5^(TM)XL高通量测序方法,开展了降水变化对荒漠草原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的影响差异研究。结果表明:荒漠草原土壤细菌总OTUs、真菌总OTUs总体上表现为随降水梯度的下降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荒漠草原土壤细菌类群的主要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土壤真菌类群的主要优势菌门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降水变化对细菌优势菌门(变形菌门、放线菌门、酸杆菌门)和部分非优势菌门[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相对丰度影响显著(P<0.05);真菌优势菌门(子囊菌门、担子菌门)相对丰度受降水变化影响不显著,但非优势菌门[球囊菌门(Glomeromycota)]的相对丰度受降水变化影响显著(P<0.05)。与T_(0)处理相比,T_(1)、T_(2)和T_(3)处理下细菌和真菌的丰富度指数(Chao1指数和ACE指数)显著升高,细菌群落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也显著升高,但真菌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无显著变化。驱动细菌群落变化的环境因子为土壤全氮和速效磷,驱动真菌群落变化的环境因子为土壤全磷和有机质。植被因子(生物量)和土壤因子(土壤养分)共同参与解释了降水变化对荒漠草原土壤细菌群落和真菌群落的调控过程,其中土壤因子起主导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对生物和非生物因子的变化有不同的响应机制,反映了荒漠草原土壤微生物应对降水变化具有不同的适应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草原 降水变化 微生物群落 适应策略
下载PDF
降水对荒漠草原地上生物量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吴旭东 蒋齐 +2 位作者 王占军 季波 任小玢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0-39,共10页
基于2019-2021年的野外降水控制试验,研究了增水(+50%)、自然降水量(CK)和减水(-50%)不同降水量对荒漠草原地上生物量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蒙古冰草通过对不同降水量的适应性决定了其在群落中的优势地位,达乌里胡枝子抗旱性能最佳,... 基于2019-2021年的野外降水控制试验,研究了增水(+50%)、自然降水量(CK)和减水(-50%)不同降水量对荒漠草原地上生物量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蒙古冰草通过对不同降水量的适应性决定了其在群落中的优势地位,达乌里胡枝子抗旱性能最佳,极端干旱导致猪毛蒿和短花针茅优势地位显著下降,多年生禾本科植物对降水量响应更敏感;增水显著提高了群落、多年生豆科植物、一、二年生植物或多年生杂草、达乌里胡枝子和猪毛蒿地上生物量稳定性(P<0.001),极端干旱处理显著降低了多年生禾本科植物、蒙古冰草和短花针茅地上生物量的稳定性(P<0.001),群落稳定性依赖不同功能群间的补偿作用来维持;群落地上生物量稳定性的响应机制决定了荒漠草原对极端干旱的反应,异步性和群落抵抗力,并非物种丰富度,通过降低干旱条件下地上生物量的时间变异性,以及不同响应功能群间的补偿作用来促进和维持荒漠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性 异步性 抵抗力 功能群 降水 荒漠草原
下载PDF
土壤丛枝菌根真菌与宁夏主要草原类型植被群落分布间的相互关系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王占军 马琨 +3 位作者 崔慧珍 李光文 俞鸿千 蒋齐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50-160,共11页
为揭示宁夏不同草原类型土壤丛枝菌根(AM)真菌分布特征及其差异机制,以长期围封的荒漠草原(白草+甘草、短花针茅+牛枝子+猪毛蒿、黑沙蒿、短花针茅)和干草原(长芒草+赖草+甘肃蒿)植被群落为研究对象,利用脂肪酸指纹图谱和Illumina高通... 为揭示宁夏不同草原类型土壤丛枝菌根(AM)真菌分布特征及其差异机制,以长期围封的荒漠草原(白草+甘草、短花针茅+牛枝子+猪毛蒿、黑沙蒿、短花针茅)和干草原(长芒草+赖草+甘肃蒿)植被群落为研究对象,利用脂肪酸指纹图谱和Illumina高通量测序的方法,研究了土壤AM真菌多样性、组成与草地植被群落特征、土壤环境因子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干草原样地以16:1ω5c中性脂表征的土壤AM真菌生物量与荒漠草原4种植被群落样地间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长芒草+赖草+甘肃蒿群落草地土壤AM真菌的香农-维纳指数、辛普森指数、Chao1丰富度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均显著高于荒漠草原4种植被群落样地(P<0.05)。荒漠草原、干草原的5种植被群落下土壤AM真菌分属1门、3纲、4目、7科、8属、50种,球囊霉属(Glomus)、类球囊霉属(Paraglomus)是优势属。不同AM真菌分类水平下,干草原与荒漠草原土壤有11类AM真菌的相对丰度有显著性差异。非度量多维尺度(NMDS)分析表明,干草原与荒漠草原土壤AM真菌群落空间分布距离较远,AM真菌群落间相似性较低(Stress=0.17,P=0.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AM真菌群落香农-维纳多样性指数、Chao1丰富度指数与对应草地植被群落香农-维纳指数、群落物种数、总生物量、群落重要值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P<0.05或P<0.01)。AM真菌的幼套球囊霉属(Claroideoglomus)、类球囊霉属相对丰度与土壤全氮、全磷、碱解氮、有机质、速效钾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降水量、海拔导致对应植被群落土壤理化性质、植被群落特征差异是驱动荒漠草原和干草原土壤AM真菌多样性及优势属相对丰度显著变化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草原 干草原 AM真菌 群落结构 植被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