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非饱和土溶质迁移的影响因素对控制溶质污染及防治措施均有着积极意义。通过室内非饱和土柱淋溶试验,在3种质地和两种初始含水率条件下研究土中基质吸力对溶质Br^-垂向迁移的影响。结果得出,在连续降雨条件下,3种质地土的基质吸力均...研究非饱和土溶质迁移的影响因素对控制溶质污染及防治措施均有着积极意义。通过室内非饱和土柱淋溶试验,在3种质地和两种初始含水率条件下研究土中基质吸力对溶质Br^-垂向迁移的影响。结果得出,在连续降雨条件下,3种质地土的基质吸力均呈"上升—聚降—平稳"的变化趋势,其中粉黏土降雨历时比砂壤土和细砂土分别慢60、100 h,其基质吸力相比最大,最大值达84. 07 k Pa;在各含水率条件下,较低含水率土中基质吸力变幅更大,表现更为活跃;另外,溶质Br^-垂向迁移受基质吸力影响显著,在低基质吸力段内(小于20 k Pa),Br^-浓度随基质吸力的减小而骤降,而在较高吸力段上(大于20 k Pa),Br^-浓度随基质吸力的减小呈增大趋势。因此,通过调节土壤理化性质,改变土中基质吸力来控制溶质迁移,缓减或防治土壤污染。展开更多
文摘研究非饱和土溶质迁移的影响因素对控制溶质污染及防治措施均有着积极意义。通过室内非饱和土柱淋溶试验,在3种质地和两种初始含水率条件下研究土中基质吸力对溶质Br^-垂向迁移的影响。结果得出,在连续降雨条件下,3种质地土的基质吸力均呈"上升—聚降—平稳"的变化趋势,其中粉黏土降雨历时比砂壤土和细砂土分别慢60、100 h,其基质吸力相比最大,最大值达84. 07 k Pa;在各含水率条件下,较低含水率土中基质吸力变幅更大,表现更为活跃;另外,溶质Br^-垂向迁移受基质吸力影响显著,在低基质吸力段内(小于20 k Pa),Br^-浓度随基质吸力的减小而骤降,而在较高吸力段上(大于20 k Pa),Br^-浓度随基质吸力的减小呈增大趋势。因此,通过调节土壤理化性质,改变土中基质吸力来控制溶质迁移,缓减或防治土壤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