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构网型变流器稳定性研究综述 被引量:70
1
作者 詹长江 吴恒 +3 位作者 王雄飞 田杰 王新宝 卢宇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339-2358,共20页
相比目前常用的跟网型变流器,构网型变流器具有同步电压源特性,可以有效提升电力电子化的新型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因而近年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为了给构网型变流器大规模工程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支撑,需要在不同电网强度,不同电网扰动形式... 相比目前常用的跟网型变流器,构网型变流器具有同步电压源特性,可以有效提升电力电子化的新型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因而近年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为了给构网型变流器大规模工程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支撑,需要在不同电网强度,不同电网扰动形式下对构网型变流器进行完整的稳定性分析。该文拟从稳态工作点的存在性,小信号稳定和大信号稳定3个层面,对现有构网型变流器稳定性分析成果进行系统的梳理和总结。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归纳提升构网型变流器稳定性的控制方法。最后,总结数个关于构网型变流器稳定性分析和控制的研究方向,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网型变流器 小信号稳定 大信号暂态稳定
下载PDF
构网型储能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被引量:61
2
作者 王新宝 葛景 +3 位作者 韩连山 俞秋阳 高玉喜 刘子俊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72-179,共8页
构网型储能因具备类似常规发电机控制响应特性而受到广泛关注,被视为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关键装备。目前针对该技术的研究大多针对微电网应用场景,尚无大电网应用层面的系统级研究。基于该情况,首先在构网型控制技术原理的基础上提... 构网型储能因具备类似常规发电机控制响应特性而受到广泛关注,被视为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关键装备。目前针对该技术的研究大多针对微电网应用场景,尚无大电网应用层面的系统级研究。基于该情况,首先在构网型控制技术原理的基础上提出构网型储能建模方法。并结合构网型储能电压源的本质属性,推导其接入系统后参与系统功率分配机制,探讨其在电网装机占比问题。最后,以国内某工程为案例,开展构网型储能模型搭建及在大电网应用场景下的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所提的建模和分析方法能够指导构网型储能的系统级工程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构网型 储能 电压源 储能规划
下载PDF
提升新能源送出能力的多类型无功补偿装置优选 被引量:17
3
作者 王蒙 李庆海 +3 位作者 葛景 杨楠 王新宝 付俊波 《电力电容器与无功补偿》 2021年第4期8-13,21,共7页
新能源送出电网往往面临着潮流变化频繁、电压波动大、动态无功不足等问题。传统的无功补偿装置应用新能源送出场合时需要频繁投切,严重缩短设备使用寿命。因此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应用在这类场合有着迫切的需求,但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在整体... 新能源送出电网往往面临着潮流变化频繁、电压波动大、动态无功不足等问题。传统的无功补偿装置应用新能源送出场合时需要频繁投切,严重缩短设备使用寿命。因此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应用在这类场合有着迫切的需求,但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在整体造价、使用寿命、响应速度、过载能力等参数方面均有较大差异,在动态无功补偿装置选择时面临困难。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针对相机、静止无功补偿器(SVC)、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COM)这几类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指标进行规范化处理,结合新能源送出特性研究不同评价因子的指标权重。以经济性最优为评价体系的目标,最后将该方法应用于实际案例,得到提升了新能源送出能力的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的推荐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 传输能力 动态无功补偿 经济性 评价体系
下载PDF
资源环境承载协调理论与评价方法 被引量:16
4
作者 李瑞敏 殷志强 +9 位作者 李小磊 刘琼 孟晖 黄道袤 王轶 王龙平 王欣宝 刘建奎 孙超 赵德刚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0-87,共8页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是进行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的基础性工作,越来越受到国家重视。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研究实践中,以自然资源环境系统及其与社会经济系统的关系为主要研究对象,创新性提出了"资源环境承载协调理论",并基...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是进行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的基础性工作,越来越受到国家重视。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研究实践中,以自然资源环境系统及其与社会经济系统的关系为主要研究对象,创新性提出了"资源环境承载协调理论",并基于此理论初步建立了不同空间尺度的地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技术方法,构建了地质环境、地下水资源、矿产资源等不同资源环境要素的承载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承载本底评价指标和承载状态评价指标。规范了不同尺度的资源与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流程,为有序推动全国、区域及市县尺度的自然单元和行政单元的地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 环境 承载协调理论 评价 方法
下载PDF
考虑灵活性资源和多能共享的低碳区域综合能源系统联盟-配电网博弈优化调度 被引量:8
5
作者 高瑞阳 王新宝 +3 位作者 高娴 王芳 卞海红 徐懂理 《南方电网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7-88,共12页
随着全国碳交易市场政策落地,为充分挖掘区域综合能源系统(regional integrated energy system,RIES)低碳减排能力,提高多区域综合能源系统接入主动配电网(active distribution network,ADN)的经济交互效益,提出了考虑灵活性资源与低碳... 随着全国碳交易市场政策落地,为充分挖掘区域综合能源系统(regional integrated energy system,RIES)低碳减排能力,提高多区域综合能源系统接入主动配电网(active distribution network,ADN)的经济交互效益,提出了考虑灵活性资源与低碳交互结构的区域综合能源系统联盟参与配电网调峰调度的优化调度策略。建立了以主动配电网为主体,区域综合能源系统联盟为从体的主从博弈模型。主体以最大化交互效益目标制定分时电价策略,从体成员间通过联络线实现多能共享,考虑碳交易制度以供能与碳交易成本之和最小为目标,响应主体电价策略,建立了下层多区域综合能源系统联盟合作博弈优化模型。引入包含需求响应、储能和电动汽车在内的灵活性资源,配合碳捕集-电转气耦合机组优化联盟内部各系统的低碳供能策略,满足联盟负荷需求。基于纳什议价理论完成联盟成员合作收益的分配。通过算例验证所提策略能够有效减少各区域综合能源系统碳排放,并保障主从交互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活性资源 多能共享 碳捕集 纳什议价 主从博弈 区域综合能源系统
下载PDF
电力潮流灵活控制技术应用综述 被引量:9
6
作者 李群 张宁宇 +2 位作者 王新宝 丁峰峰 付俊波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0-60,共11页
统一潮流控制器(unified power flow controller, UPFC)、静止同步串联补偿器(static synchronous series compensator, SSSC)、可控串联补偿装置(thyristor controlled series compensation, TCSC)和移相器(phase-shifting trans forme... 统一潮流控制器(unified power flow controller, UPFC)、静止同步串联补偿器(static synchronous series compensator, SSSC)、可控串联补偿装置(thyristor controlled series compensation, TCSC)和移相器(phase-shifting trans former, PST)能够调节线路参数、灵活控制潮流变化,均已在国内外电网中实现工程应用,对均衡输电通道潮流、提升供电能力有重要作用。文中对UPFC、SSSC、TCSC和PST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进行了综述。首先,分析了4种潮流控制装置的基本结构和控制原理,并介绍了国内外已投运工程的运行情况;其次,从结构、换流器技术、选址定容、控制策略、故障保护5个方面对潮流控制装置的关键技术研究现状进行概述;最后,展望了潮流控制装置在未来电网中的典型应用场景,并对潮流控制技术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流控制 统一潮流控制器(UPFC) 静止同步串联补偿器(SSSC) 可控串联补偿装置(TCSC) 移相器(PST) 电力电子技术
下载PDF
激光熔覆TC4/Inconel 625/316L不锈钢梯度材料组织与性能 被引量:7
7
作者 张敏 王新宝 +3 位作者 王浩军 马克 朱子越 张志强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6-23,I0003,I0004,共10页
为了提高不锈钢工件的综合性能,采用激光熔覆工艺在不锈钢上制备TC4熔覆层、Inconel 625熔覆层作为过渡层,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能谱仪、硬度计、摩擦磨损和电化学测试等研究了TC4熔覆层微观组织、显微硬度、... 为了提高不锈钢工件的综合性能,采用激光熔覆工艺在不锈钢上制备TC4熔覆层、Inconel 625熔覆层作为过渡层,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能谱仪、硬度计、摩擦磨损和电化学测试等研究了TC4熔覆层微观组织、显微硬度、电化学性能和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熔覆层成形质量良好且具有均匀致密的微观组织.熔覆过程中,由于元素扩散与高温作用发生的共晶反应,熔覆层中生成CrNi_(2)和Ti_(2)Ni增强相,大大提升了熔覆层的硬度与耐磨性;TC4熔覆层磨损机制主要为磨粒磨损与氧化磨损,耐磨性优于基体;TC4熔覆层的腐蚀电流密度小于基体,耐蚀性显著高于基体.创新点:(1)通过激光熔覆实现了TC4/Inconel 625/316L不锈钢梯度材料的制备.(2)通过共晶反应生成Ti_(2)Ni,CrNi_(2)增强相,并研究其对熔覆层和基体的磨损机制与腐蚀机制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 增强相 共晶反应 摩擦磨损 耐蚀性
下载PDF
河北省地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方法 被引量:6
8
作者 王欣宝 李瑞敏 +6 位作者 孙超 孟晖 王昕洲 曹颐 王林英 韩冲 赵德刚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94-101,共8页
随着近几十年河北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口增长和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产生了大量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影响了河北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产生这些地质灾害的主要原因就是人类活动强度超出... 随着近几十年河北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口增长和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产生了大量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影响了河北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产生这些地质灾害的主要原因就是人类活动强度超出了当地的地质环境承载能力。为客观分析河北省地质环境承载能力,建立了河北省地质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指标,并分别进行了河北省地质环境承载能力本底和状态评价。通过对评价结果的研究分析,提出了新的地质环境承载能力状态评价指标和方法,为将来建立多方协同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长效机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地质环境承载能力 本底评价 状态评价
下载PDF
双馈变速抽蓄机组参与平抑风电功率波动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陈超 刘海滨 +4 位作者 葛景 邱雪俊 陈磊 王新宝 付俊波 《发电技术》 2020年第4期452-460,共9页
由于风电功率存在间歇性、波动性,大规模风电并网给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了挑战。为此,提出了基于双馈变速抽蓄机组的风电功率波动平抑控制策略。首先,基于DIgSILENT/PowerFactory软件,建立了双馈变速抽蓄机组发电、抽水状态下的仿真模... 由于风电功率存在间歇性、波动性,大规模风电并网给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了挑战。为此,提出了基于双馈变速抽蓄机组的风电功率波动平抑控制策略。首先,基于DIgSILENT/PowerFactory软件,建立了双馈变速抽蓄机组发电、抽水状态下的仿真模型,验证其快速功率控制能力。其次,基于低通滤波原理,结合风电预测功率,建立双馈变速抽蓄机组在发电、抽水2种工况下参与平抑风电功率波动的控制模型。最后,通过仿真算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双馈变速抽蓄机组具有快速功率响应特性;在发电和抽水2种工况下,均可有效平抑风电功率波动,减小常规机组调节压力,改善地区电网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变速抽蓄机组 低通滤波 预测功率 风电功率波动
下载PDF
女性短距离速滑运动员下肢关节等速肌力特征 被引量:7
10
作者 黄达武 刘露 +2 位作者 朱星 王新宝 陈月亮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6期5803-5810,共8页
背景:研究显示,速滑运动员国际级健将组表现出较国家健将组更合理的关节肌力特征;另一项研究还显示,力量指标与成绩高度相关,说明速滑运动员的下肢关节肌力特征与专项竞技能力密切相关。目的:研究优秀女子短距离速滑运动员下肢关节等速... 背景:研究显示,速滑运动员国际级健将组表现出较国家健将组更合理的关节肌力特征;另一项研究还显示,力量指标与成绩高度相关,说明速滑运动员的下肢关节肌力特征与专项竞技能力密切相关。目的:研究优秀女子短距离速滑运动员下肢关节等速肌力特征,为运动员改进训练提供参考并为进一步揭示项目特征提供数据支撑。方法:运用德国产Isomed 2000等速测试系统对中国4名优秀女子短距离速滑运动员(分别编号为1,2,3,4,均为国际健将)下肢髋、膝、踝3个关节进行向心等速测试。正式测试前,运动员在各测试角速度下进行3次亚极限强度的适应性练习,间隔2min后开始正式测试。在参考预试验结果的基础上将测试角速度定为低速60 (°)/s和高速180 (°)/s。低速重复5次,高速重复7次,屈伸循环进行,不同速度间隔5 min,各速度屈伸阶段均取最高值进行研究。结果与结论:(1)高、低速测试间,踝关节及膝关节各数据有良好对应关系,但髋关节没有;(2)踝、膝关节峰力矩随速度增长下降,平均功率随速度增长而增长;(3)速度对踝、膝关节肌力比有影响,但对髋关节没有;速度对峰力矩角影响较小;(4)运动员2屈、伸肌表现均较好;运动员1左、右腿平衡性有待提高;运动员3踝关节肌力发展较好,但膝、髋关节伸肌群速度力量有待提高;运动员4膝关节肌力发展较好,但踝、髋关节伸肌群速度力量有待提高;(5)中国优秀运动员膝、踝关节屈伸肌得到全面发展,但髋关节较差;优秀运动员峰力矩更大,肌力比有专项特征,左、右腿膝关节峰力矩平衡性较好,峰力矩角稳定,且符合专项特征,优秀速滑运动员膝关节肌力具有共性特征,但应重视其髋部肌群肌力的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度滑冰 等速肌力 峰力矩 平均功率 峰力矩角 组织构建
下载PDF
应用柔性直流输电技术提升大电网弱交流断面输电能力探讨 被引量:5
11
作者 汪莹 葛景 +3 位作者 王蒙 孙骁强 王新宝 韩连山 《电工技术》 2020年第7期63-65,68,共4页
交流电网远距离输电存在的功角、电压稳定性问题制约了交流断面输电能力,因此探讨利用柔性直流输电与现有交流输电并列运行实现电力输送,并结合具体电网分析了输电能力。研究结果表明,柔性直流输电可大幅提升原有交流断面的输电能力,未... 交流电网远距离输电存在的功角、电压稳定性问题制约了交流断面输电能力,因此探讨利用柔性直流输电与现有交流输电并列运行实现电力输送,并结合具体电网分析了输电能力。研究结果表明,柔性直流输电可大幅提升原有交流断面的输电能力,未来随着柔性直流输电成本降低,在提升大电网弱交流断面输电能力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交流断面 柔性直流 并列运行 输电能力
下载PDF
矩形截面件径向锻造工艺优化 被引量:6
12
作者 徐方 董湘怀 +2 位作者 王新宝 李正东 刘强 《锻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9,共9页
对于矩形截面件径向锻造问题,目前尚没有相应的锻造载荷、锻造功率和锻件质量相关的计算模型,以及工艺规划的标准。根据径向锻造变形特点,将平面变形条件下锻造载荷公式推广到矩形截面件锻造载荷计算,将预测圆截面件径向锻造锻透率的三... 对于矩形截面件径向锻造问题,目前尚没有相应的锻造载荷、锻造功率和锻件质量相关的计算模型,以及工艺规划的标准。根据径向锻造变形特点,将平面变形条件下锻造载荷公式推广到矩形截面件锻造载荷计算,将预测圆截面件径向锻造锻透率的三角形法则推广到矩形截面件并进行了修正,提出一种锻造功率计算模型,计算误差都在10%左右。然后采用多目标加权的方法,将锻造效率、锻件质量和锻造载荷模型转化成单一的优化目标函数,对道次、压下率和送进率等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同时,采用4个工艺实例验证了工艺优化算法的优化和评估能力,并最终将工艺优化算法写入软件,应用到径向锻造自动化生产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向锻造 矩形截面件 锻透性 锻造功率 锻造载荷
原文传递
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的稳定控制系统构建方法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俞秋阳 王新宝 +1 位作者 苏志达 毕兆东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5-20,共6页
为解决新型电力系统环境下传统稳控系统存在的稳控策略精度不足、容易失配等问题,提出了智能决策自升级稳控系统和在线稳控系统两种解决方案,并从构建思路、系统架构、关键技术、实现难度等方面阐述了两种方案的区别与联系。对两种方案... 为解决新型电力系统环境下传统稳控系统存在的稳控策略精度不足、容易失配等问题,提出了智能决策自升级稳控系统和在线稳控系统两种解决方案,并从构建思路、系统架构、关键技术、实现难度等方面阐述了两种方案的区别与联系。对两种方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线稳控系统具有较好的可实现性,并能更好地适应新型电力系统对稳定控制的需求,是稳控系统未来发展的推荐技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稳控系统 稳控策略 智能决策 在线稳控
下载PDF
可控移相器附加阻尼控制器设计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付俊波 常宝立 +2 位作者 曹路 王新宝 黄志光 《浙江电力》 2019年第11期52-57,共6页
晶闸管控制的可控移相器具有功率快速可控的特点,可用于提升故障后系统的阻尼水平。目前,可控移相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调节电网潮流方面,而用于提升系统阻尼方面的应用研究较少。在研究可控移相器附加阻尼控制方法的基础上,在PSS/E机电... 晶闸管控制的可控移相器具有功率快速可控的特点,可用于提升故障后系统的阻尼水平。目前,可控移相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调节电网潮流方面,而用于提升系统阻尼方面的应用研究较少。在研究可控移相器附加阻尼控制方法的基础上,在PSS/E机电暂态程序中搭建可控移相器的自定义模型,基于华东电网数据模型,设计了以母线频率和线路功率作为附加阻尼控制输入的传递函数,比较了不同输入量对附加阻尼控制的效果。通过案例仿真分析得出:将线路功率作为附加阻尼控制输入信号的控制效果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控移相器 附加阻尼控制 模型自定义 低频振荡
下载PDF
In对Sn-Cu-Ni焊料的润湿性、界面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15
作者 王新宝 刘亚 +3 位作者 郭志球 陈军修 王建华 苏旭平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8-403,共6页
在Sn-0.7Cu-0.1Ni焊料中添加不同含量的In,研究了In加入量对焊料合金微观组织、熔化性能、力学性能、润湿性能及界面反应的影响。结果发现,随着In加入量增加,焊料合金的熔点降低,抗拉强度增大,显微硬度变小,润湿性得到优化。同时,焊料... 在Sn-0.7Cu-0.1Ni焊料中添加不同含量的In,研究了In加入量对焊料合金微观组织、熔化性能、力学性能、润湿性能及界面反应的影响。结果发现,随着In加入量增加,焊料合金的熔点降低,抗拉强度增大,显微硬度变小,润湿性得到优化。同时,焊料合金与Cu基体的界面组织中(Cu,Ni)_(6)Sn_(5)相层有增厚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n-Cu-Ni-In合金 熔化性能 力学性能 润湿性 界面反应
原文传递
考虑氢能利用与碳捕集联合灵活运行的综合能源系统源荷低碳优化
16
作者 高瑞阳 王新宝 +2 位作者 高娴 王芳 徐懂理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7-47,共11页
为提高综合能源系统的低碳特性和新能源消纳能力,提出一种考虑氢能利用与碳捕集电厂联合灵活运行的综合能源系统源荷低碳优化调度策略。首先,引入溶液存储器和烟气旁路系统,建立碳捕集电厂综合灵活运行模型,针对氢能转换特性建立氢能利... 为提高综合能源系统的低碳特性和新能源消纳能力,提出一种考虑氢能利用与碳捕集电厂联合灵活运行的综合能源系统源荷低碳优化调度策略。首先,引入溶液存储器和烟气旁路系统,建立碳捕集电厂综合灵活运行模型,针对氢能转换特性建立氢能利用模型,并提出碳捕集电厂-氢能利用的联合灵活运行模型;其次,构建计及价格型、激励型的综合需求响应模型;最后,以最优经济和低碳为目标,构建了综合能源系统低碳经济调度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考虑碳捕集电厂-氢能利用联合运行模型能有效降低系统碳排放量,实现综合能源系统经济、环保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灵活运行模型 氢能利用 综合需求响应 碳捕集电厂 联合运行
下载PDF
基于智能学习的机载海杂波谱参数估计方法
17
作者 范一飞 王心宝 +3 位作者 粟嘉 陶明亮 陈明 王伶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46-452,共7页
传统机载雷达海杂波的抑制方法在估计杂波功率谱时存在人工参与度高、误差大等问题,导致环境适应性较差。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智能学习的机载海杂波谱参数估计方法,建立基于一维LeNet-5的海杂波训练模型,并将仿真和实测海杂波数据输入训... 传统机载雷达海杂波的抑制方法在估计杂波功率谱时存在人工参与度高、误差大等问题,导致环境适应性较差。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智能学习的机载海杂波谱参数估计方法,建立基于一维LeNet-5的海杂波训练模型,并将仿真和实测海杂波数据输入训练好的模型后对功率谱的中心和宽度进行估计,进而实现海杂波谱特性的直接感知。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方法相比,文中所提方法具有更高的估计精度以及更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杂波 深度学习 多普勒谱特性 参数估计
下载PDF
两种新型稳控系统的对比研究
18
作者 俞秋阳 王新宝 毕兆东 《电气自动化》 2024年第1期93-96,共4页
为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环境下电网安全稳定性的快速大幅变化,需要研制新型安全稳定的控制系统。新型稳控系统存在两种技术方案:智能决策自升级稳控系统和在线稳控系统。从构建思路、系统架构、关键技术和实现难度等方面对这两种方案进行了... 为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环境下电网安全稳定性的快速大幅变化,需要研制新型安全稳定的控制系统。新型稳控系统存在两种技术方案:智能决策自升级稳控系统和在线稳控系统。从构建思路、系统架构、关键技术和实现难度等方面对这两种方案进行了研究,阐述了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并给出了推荐方案,为稳控系统的技术发展提供了有益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控制 稳控系统 稳控策略 智能决策 在线稳控
下载PDF
特高压直流换流站短路电流超标机理及抑制措施研究
19
作者 王新宝 刘永刚 +2 位作者 盛能进 俞秋阳 常宝立 《湖北电力》 2024年第2期77-84,共8页
随着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短路电流不断上升,成为制约电网发展的关键问题。针对特高压直流送端换流站单相与三相短路电流均超标,并且单相短路电流甚至大于三相短路电流的问题,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及机理,并从短路电流抑制效果、经济性以... 随着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短路电流不断上升,成为制约电网发展的关键问题。针对特高压直流送端换流站单相与三相短路电流均超标,并且单相短路电流甚至大于三相短路电流的问题,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及机理,并从短路电流抑制效果、经济性以及电网运行可靠性等多个维度比较了不同短路电流限制措施,研究表明:串联电抗器与变压器中性点小电抗的组合方案最适合解决此类短路电流超标问题。兼顾方案经济性以及降低对电网运行的影响,提出了串联电抗器与变压器中性点小电抗组合方案的参数实用设计方法,简易方便,可为解决特高压直流换流站短路电流超标问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直流 短路电流 换流站 串联电抗器 中性点小电抗
下载PDF
变压器饱和特性对无功盈余下系统过电压影响的仿真研究
20
作者 张培夫 葛景 +2 位作者 王新宝 常宝立 俞秋阳 《山东电力技术》 2024年第11期85-92,共8页
直流换相失败、直流闭锁等故障期间,换流站无功功率盈余会导致送端交流系统出现较高的过电压,并向近区新能源机端传递,严重时可能会造成新能源脱网,危害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现有的过电压分析研究中对变压器饱和对过电压的影响考虑较少,为... 直流换相失败、直流闭锁等故障期间,换流站无功功率盈余会导致送端交流系统出现较高的过电压,并向近区新能源机端传递,严重时可能会造成新能源脱网,危害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现有的过电压分析研究中对变压器饱和对过电压的影响考虑较少,为此,本文从过电压导致变压器铁芯饱和的机理出发,研究了变压器铁芯饱和特性对过电压的影响。理论分析表明,考虑变压器饱和后,无功盈余所造成的过电压现象有所缓解。随后基于DIgSILENT和PSCAD仿真软件搭建了过电压仿真模型进行分析对比和验证。结果表明仿真分析与理论分析相一致,变压器饱和后可一定程度上降低系统过电压。研究表明,过电压越高、铁芯饱和越严重、变压器空心电抗越大,变压器级数越多对过电压的影响程度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饱和特性 过电压 无功盈余 电力系统仿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