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罩及乳腺托架固定下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锁骨上下区摆位误差分析 被引量:34
1
作者 马茗微 王淑莲 +8 位作者 覃仕瑞 李明辉 张江鹄 唐玉 亓姝楠 陈偲晔 马玉超 刘欣 李晔雄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17-221,共5页
目的利用锥形束CT分析乳腺癌保乳术后全乳及锁骨上下区照射时使用头罩固定后的摆位误差,与不使用头罩固定时做比较,并计算两种不同固定方式的CTV-PTV外放边界.方法选取2016-2018年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行保乳术后全乳加锁骨上下区... 目的利用锥形束CT分析乳腺癌保乳术后全乳及锁骨上下区照射时使用头罩固定后的摆位误差,与不使用头罩固定时做比较,并计算两种不同固定方式的CTV-PTV外放边界.方法选取2016-2018年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行保乳术后全乳加锁骨上下区放疗的乳腺癌患者.10例釆用单纯乳腺托架固定体位,20例在托架基础上联合U型面罩固定一利用CBCT图像比较两组患者在不同方向上的摆位误差,并行独立样本t检验和X^2检验差异.用2.5∑+ 0.7δ计算CTV-PTV外放边界结果面罩组共110套图像.对照组共56套图像一对照组和面罩组在x、y、z轴向摆位误差分别为(0.212±0. 174) cm 和(0.272±0. 242) cm ( P= 0. 070)、( 0.364±0. 246) c m 和(0.242±0. 171) cm (P =0.001)、(0.423±0. 302) cm 和(0.364±0. 269) cm (P=0. 204),对照组和面罩组在 x、y、z 轴向摆位误差位移量在0.5 cm以内的累积分布比例分别为91.07%和85. 32%(P=0. 294)、67. 86%和89.91%(P = 0.001),67. 86%和 74.31%(P = 0. 381) x、y、z 轴向外放边界对照组分別为 0. 645,0. 981、1. 317cm.面罩组分别为0. 873,0. 709,0. 961 cm. BM1未超重患者在x轴向的摆位误差明显小于超重组患者(P = 0.001)结论保乳术后照射全乳及锁骨上下区患者在使用乳腺托架的基础上加用面罩固定可显著改善头脚方向上的摆位误差无论是否使用面罩固定.前后方向上的摆位误差较大,仍需进一步改良体位固定方法和优化摆位操作流程BM1超重患者的摆位误差增大,在摆位时需特别关注,以保证放疗的精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放射疗法 摆位误差 锥形束CT
原文传递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改良根治术后放疗开始时间对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34
2
作者 黄州 王淑莲 +12 位作者 唐玉 荣庆林 朱莉 石梅 黄晓波 申良方 程晶 张钧 陈佳艺 吴洪芬 刘敏 马常英 李晔雄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80-285,共6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接受新辅助化疗的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改良根治手术时间到放疗开始时间(SRI)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全国11家肿瘤中心的1087例接受新辅助化疗和改良根治术后放疗的乳腺癌患者。用Maxstat方法寻找手术到放疗... 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接受新辅助化疗的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改良根治手术时间到放疗开始时间(SRI)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全国11家肿瘤中心的1087例接受新辅助化疗和改良根治术后放疗的乳腺癌患者。用Maxstat方法寻找手术到放疗间隔时间对预后影响的最佳界值。采用Cox多因素回归和倾向配比评分(PSM)分析手术距放疗间隔时间对预后的影响。结果全组中位随访72.9个月,5年无瘤生存(DFS)率和总生存(OS)率分别为68.1%和81.8%。全组患者分为SRI≤18周(917例)和SRI>18周(170例)两组。多因素分析显示激素受体状态、病理T分期、病理N分期和SRI是DFS影响因素(P<0.001、<0.001、<0.001、0.023)。激素受体状态、病理T分期、病理N分期、内分泌治疗和SRI是OS影响因素(P=0.013、0.006、<0.001、0.013、0.001)。采用PSM均衡两组患者临床病理因素后SRI≤18周患者DFS和OS仍然优于SRI>18周者。结论新辅助化疗后乳腺癌患者改良根治手术到放疗间隔时间影响预后,患者应尽量在手术后18周内开始放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新辅助化学疗法 乳腺肿瘤/改良根治术 乳腺肿瘤/放射疗法 预后
原文传递
乳腺癌保乳术后同侧乳腺复发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 被引量:19
3
作者 孙广毅 王淑莲 +10 位作者 唐玉 金晶 宋永文 刘跃平 王维虎 房辉 陈偲晔 任骅 刘新帆 余子豪 李晔雄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52-358,共7页
目的分析乳腺癌保乳术后同侧乳腺癌复发(IBTR)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2013年行保乳手术治疗后IBTR的63例女性乳腺癌患者,原发和复发象限部位明确,伴或不伴有区域复发和(或)远处转移,比较同象限复发组与异象... 目的分析乳腺癌保乳术后同侧乳腺癌复发(IBTR)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2013年行保乳手术治疗后IBTR的63例女性乳腺癌患者,原发和复发象限部位明确,伴或不伴有区域复发和(或)远处转移,比较同象限复发组与异象限复发组患者的病理特征变化情况、局部复发时间和IBTR后的总生存率(IBTR-OS)、无病生存率(IBTR-DFS)。结果63例患者初诊时均接受了保乳手术治疗,其中行腋窝淋巴结清扫38例,前哨淋巴结活检13例。11.1%(7/63)的患者行新辅助治疗,68.3%(43/63)行辅助放疗,60.3%(38/63)行辅助化疗,47.6%(30/63)行辅助内分泌治疗。45例(71.4%)的患者为同象限复发,18例(28.6%)为异象限复发。复发肿瘤与初诊时比较,10.3%(6/58)的患者病理组织类型发生了改变,28.9%(13/45)分子分型发生了改变。异象限复发组的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状态变化率明显高于同象限复发组(33.3%和9.5%,P=0.012;56.3%和19.0%,P=0.005)。全组有59例患者在IBTR后接受了手术治疗,其中二次保乳术11例,挽救性全乳切除术48例。同象限复发组和异象限复发组的中位局部复发时间分别为26和62个月,分别有84.4%和44.4%的患者在术后5年内复发(P=0.012)。全组患者IBTR后5年OS和DFS分别为79.4%和60.4%,其中同象限复发组和异象限复发组的5年IBTR-OS分别为77.4%和83.6%(P=0.303),5年IBTR-DFS分别为60.0%和62.8%(P=0.780)。单因素分析显示,pN0~1(P〈0.001)、初诊Luminal型(P=0.026)、初诊接受内分泌治疗(P=0.007)、复发肿瘤最大径〈3 cm(P=0.036)和IBTR后接受手术治疗(P=0.002)的患者IBTR-OS具有优势,初诊pN0~1(P〈0.001)、复发分期为Ⅰ~Ⅱ期(P〈0.001)和IBTR后接受手术治疗(P=0.001)的患者IRTR-DFS具有优势,但二次保乳术与挽救性全乳切除术患者的IB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同侧乳腺复发 部分乳腺照射 保乳手术
原文传递
乳腺癌保乳治疗的疗效及预后 被引量:16
4
作者 陈偲晔 电玉 +13 位作者 宋永文 王淑莲 金晶 刘跃平 王维虎 房辉 任骅 孙广毅 王健仰 景灏 张江鹄 刘新帆 余子豪 李晔雄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619-625,共7页
目的总结早期乳腺癌经过保乳治疗的总体疗效,分析并探讨局部区域复发(LRR)、远处转移(DM)和患者生存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 791例病理分期为pT1~2N0~3,无锁骨上、内乳淋巴结转移及DM,经保乳治疗而未行新辅助治疗的乳腺... 目的总结早期乳腺癌经过保乳治疗的总体疗效,分析并探讨局部区域复发(LRR)、远处转移(DM)和患者生存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 791例病理分期为pT1~2N0~3,无锁骨上、内乳淋巴结转移及DM,经保乳治疗而未行新辅助治疗的乳腺浸润性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生存分析的单因素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 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结果全组患者中位随访4.2年,5年LRR率、DM率、无病生存(DFS)率和总生存(OS)率分别为3.6%、4.6%、93.0%和97.4%。Luminal A型、Luminal B1型、Luminal B2型、HER-2过表达型和三阴型乳腺癌患者的5年LRR率分别为2.0%、6.1%、5.9%、0和10.0%,5年DM率分别为3.2%、6.7%、8.3%、4.8%和7.3%。术后病理N0患者中,689例行腋窝清扫术,652例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5年LRR率分别为3.3%和3.2%,5年OS率分别为98.2%和98.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859和0.311)。1 576例患者行术后放疗,其5年LRR率较单纯手术患者显著降低(2.5%和12.9%)。常规分割放疗组和大分割放疗组患者的5年LRR率分别为2.7%和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70)。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年龄、脉管瘤栓情况、病理T分期、术后放疗、ER或PR状态与内分泌治疗是乳腺癌患者LRR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组织学分级、病理N分期是乳腺癌患者DM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患者年龄、脉管瘤栓情况、病理T分期和N分期、术后放疗、ER或PR状态与内分泌治疗情况是乳腺癌患者DFS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组织学分级、病理N分期、ER或PR状态与内分泌治疗是乳腺癌患者OS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在标准治疗的基础上,保乳治疗后乳腺癌的10年LRR率不到10%。前哨淋巴结活检阴性者不必行腋窝淋巴结清扫。保乳术后放疗使用率较高,大分割放疗与常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术后放射疗法 保乳术 预后
原文传递
乳腺托架固定下全乳调强放疗CBCT测定摆位误差的研究 被引量:17
5
作者 于舒飞 王淑莲 +12 位作者 唐玉 宋永文 陈偲晔 李明辉 金晶 刘跃平 房辉 陈波 亓姝楠 李宁 唐源 卢宁宁 李晔雄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532-535,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保乳术后乳腺托架固定下全乳调强放疗的摆位误差和影响因素,明确临床靶体积外扩至计划靶体积的边界。方法选取肿瘤医院2016-2017年间乳腺癌保乳术后接受全乳大分割调强放疗的患者30例,其中左侧乳腺癌患者15例,右侧乳腺癌... 目的探讨乳腺癌保乳术后乳腺托架固定下全乳调强放疗的摆位误差和影响因素,明确临床靶体积外扩至计划靶体积的边界。方法选取肿瘤医院2016-2017年间乳腺癌保乳术后接受全乳大分割调强放疗的患者30例,其中左侧乳腺癌患者15例,右侧乳腺癌患者15例。所有患者均采用乳腺托架体位固定。比较放疗计划系统图像与放射治疗期间锥形束CT的位移,确定摆位误差,并计算临床靶体积外扩至计划靶体积的边界。不同情况的摆位误差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全组患者共拍摄锥形束CT图像151套,平均每人(5.0±1.3)套。全组患者摆位误差在x、y、z轴的位移分别为(2.2±1.7)、(3.1±2.5)、(3.3±2.3)ma,aTV至PTV外扩边界分别为6.39、10.00、8.57mm。放疗第1周摆位误差与后续治疗摆位误差在z轴方向有统计学差异[(3.7±2.5)mm和(2.6±1.6)mm,P=0.002],体重指数超重比正常患者在z轴方向摆位误差显著增大[(3.9±2.6)mm和(2.9±2.0)mm,P=0.033]。结论乳腺癌保乳术后乳腺托架固定行全乳调强放疗时,推荐CTV至PTV的外扩边界为6~10mm。建议增加放疗第1周的影像验证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放射疗法 锥形束CT 摆位误差 外放边界
原文传递
NLR、CRP、IL-2、BRCA1、miR-145、miR-21、miR-10b在乳腺癌诊断及预后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6
作者 王述莲 呼建民 +1 位作者 李绵洋 王成彬 《医学研究杂志》 2019年第7期99-102,116,共5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绝对值的比值(NLR)、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2(IL-2)联合乳腺癌易感基因1(BRCA1)、miR-145、miR-21、miR-10b在乳腺癌诊断及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总结,2016年2月~2018年5月选择在笔者医院诊...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绝对值的比值(NLR)、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2(IL-2)联合乳腺癌易感基因1(BRCA1)、miR-145、miR-21、miR-10b在乳腺癌诊断及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总结,2016年2月~2018年5月选择在笔者医院诊治的乳腺癌患者60例(癌变组)、良性乳腺肿瘤患者60例(瘤变组组)与健康人60例(对照组),抽取所有患者的静脉血,检测NLR、CRP、IL-2表达水平与BRCA1、miR-145、miR-21、miR-10b阳性表达情况。调查患者的临床特征与随访预后,调查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癌变组的血清CRP、IL-2水平高于瘤变组与对照组,瘤变组高于对照组(P<0.05)。癌变组的NLR值低于瘤变组与对照组,瘤变组低于对照组(P<0.05)。癌变组血液中BRCA1、miR-145、miR-21、miR-10b阳性率高于瘤变组与对照组(P<0.05)。随访至今,癌变组中患者死亡6例,存活54例,病死率为10.0%。癌变组60例患者中,随着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减少、病理分期增加与随访死亡,BRCA1、miR-145、miR-21、miR-10b表达阳性率显著增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组织学分化、BRCA1、miR-145、miR-21都为影响患者预后死亡的主要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NLR、CRP、白介素-2联合BRCA1、miR-145、miR-21、miR-10b在乳腺癌中呈现异常表达情况,与乳腺癌的病理特征与随访预后显著相关,可应用乳腺癌辅助诊断与预后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 白介素-2 乳腺癌易感基因1 乳腺癌 微小RNA
下载PDF
早期乳腺癌腋窝前哨淋巴结阳性患者腋窝非前哨淋巴结转移风险预测 被引量:12
7
作者 黄州 唐玉 +13 位作者 王淑莲 宋永文 金晶 房辉 张江鹄 景灏 王健仰 刘跃平 陈波 亓姝楠 李宁 唐源 卢宁宁 李晔雄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02-107,共6页
目的分析前哨淋巴结活检(SLINB)1~2个阳性乳腺癌患者中非前哨淋巴结(NSLN)转移的影响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冋顾分析2008-2014年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未行新辅助化疗前哨淋巴结1?2个阳性并行腋窝淋巴结清扫的乳腺癌... 目的分析前哨淋巴结活检(SLINB)1~2个阳性乳腺癌患者中非前哨淋巴结(NSLN)转移的影响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冋顾分析2008-2014年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未行新辅助化疗前哨淋巴结1?2个阳性并行腋窝淋巴结清扫的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因素。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x^2回归模型。以AUC值和校正曲线对Nomogram预测模型进行评估。结果共270例患者纳入研究,87例(32.2%)存在NSLN转移,中位年龄46(21~80)岁,中位SLN送检个数4(1~10)个,中位腋窝淋巴结清扫个数20(10~41)个。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理分级、SLN宏转移、阳性SLN个数和阴性SLN个数是腋窝NSLN转移的影响因素(P=0.001~0.04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理分级、阳性SLN个数和阴性SLN个数是NSLN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P=0.000~0.041)。乳腺癌NSLN转移Nomogram预测模型AUC=0.70,当预测患者的NSLN转移率≤15%时,假阴性率仅为10.57“结论Nomogram预测模型可作为临床医师进行腋窝处理时的决策参考,对于NSLN转移概率低的患者可以避免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或腋窝放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前哨淋巴结 非前哨淋巴结 预测模型
原文传递
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抗体凝集强度的影响因素与临床意义 被引量:12
8
作者 段秉政 连俊慧 +2 位作者 王淑莲 陶琳 高玉云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21年第8期548-551,共4页
目的:探讨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抗体凝集强度的影响因素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低离子抗人球蛋白卡对182例DAT阳性患者标本作凝集强度检测和抗体及补体类型鉴定,并对DAT阳性不同凝集强度的患者进行输血后有效率对比分析。结果:182例... 目的:探讨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抗体凝集强度的影响因素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低离子抗人球蛋白卡对182例DAT阳性患者标本作凝集强度检测和抗体及补体类型鉴定,并对DAT阳性不同凝集强度的患者进行输血后有效率对比分析。结果:182例DAT阳性患者中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系统性红斑狼疮凝集强度3~4+分别为85.7%和76.2%,占比较其他疾病高;随着输血次数的增加DAT阳性患者抗体凝集强度也明显增强;DAT阳性重度贫血患者中抗体凝集强度3~4+占87.5%,而轻度贫血患者中只占13.5%;单纯C3d DAT阳性凝集强度3~4+为9.1%,而复合型IgG+IgM+C3d+C3c DAT阳性凝集强度3~4+占比为71.4%。且DAT阳性的不同凝集强度患者之间输血前后血红蛋白比较,凝集强度为3~4+组增长水平明显低于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DAT阳性患者的凝集强度与疾病类型、输血次数、贫血程度和抗体及补体类型相关,且DAT阳性患者治疗效果与抗体及补体凝集强度具有一定的关系。因此DAT阳性患者抗体及补体凝集强度对DAT贫血患者的输血治疗效果和判断预后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 抗体凝集强度 输血效果
原文传递
深吸气屏气和自由呼吸状态在乳腺托架固定下全乳调强放疗中的摆位误差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于舒飞 陈偲晔 +12 位作者 王淑莲 唐玉 李明辉 宋永文 金晶 刘跃平 房辉 陈波 亓姝楠 李宁 唐源 卢宁宁 李晔雄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877-881,共5页
目的比较乳腺癌保乳术后深吸气屏气(DIBH)与自由呼吸(FB)状态下放疗的摆位误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18年6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接受保乳术后采用DIBH技术行全乳放疗的左侧乳腺患者30例,并选取30例自由呼吸状态下接受全... 目的比较乳腺癌保乳术后深吸气屏气(DIBH)与自由呼吸(FB)状态下放疗的摆位误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18年6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接受保乳术后采用DIBH技术行全乳放疗的左侧乳腺患者30例,并选取30例自由呼吸状态下接受全乳放疗的乳腺癌患者作为对照。比较放疗计划系统CT图像与放射治疗期间锥形束CT的位移,确定摆位误差,并计算临床靶体积(CTV)外扩至计划靶体积(PTV)的边界。摆位误差的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全组患者共拍摄锥形束CT图像318套,平均每人(5.1±1.1)套。FB患者摆位误差在x轴、y轴和z轴的位移分别为(2.2±1.7)mm,(3.1±2.5)mm,(3.3±2.3)mm。DIBH患者摆位误差在x轴、y轴和z轴的位移分别为(2.1±1.6)mm,(2.6±1.7)mm,(2.5±2.1)mm。在y轴和z轴方向,DIBH患者的位移显著小于FB患者(P=0.015、0.004),两组患者在x轴方向位移无明显差别(P=0.294)。DIBH患者CTV至PTV在x轴、y轴和z轴方向外扩边界分别为6.2、7.3、7.8mm。DIBH组放疗第一周与后续放疗、不同体重指数(BMI)的摆位误差无差别。结论乳腺癌保乳术后全乳放疗时,DIBH技术摆位误差小于FB,推荐DIBH放疗的CTV至PTV的外扩边界为6~8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放射疗法 锥形束CT 深吸气屏气 摆位误差 外放边界
原文传递
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采用深吸气屏气放疗的心脏剂量学分析 被引量:12
10
作者 陈偲晔 王淑莲 +13 位作者 唐玉 田源 覃仕瑞 崔伟杰 金晶 刘跃平 宋永文 房辉 陈波 亓姝楠 张江鹄 孙广毅 邓言波 李晔雄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81-288,共8页
目的 探究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患者采用深吸气屏气(DIBH)技术对心脏剂量的改善情况,分析可能影响心脏剂量的解剖因素。方法 前瞻性入组 15例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行全乳放疗患者,符合呼吸控制要求。分别在自由呼吸(FB)和DIBH状态... 目的 探究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患者采用深吸气屏气(DIBH)技术对心脏剂量的改善情况,分析可能影响心脏剂量的解剖因素。方法 前瞻性入组 15例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行全乳放疗患者,符合呼吸控制要求。分别在自由呼吸(FB)和DIBH状态下进行2次模拟CT扫描,在DIBH图像上制定全乳放疗计划。比较FB和DIBH状态下心肺位置和体积变化以及心肺剂量差异,探究FB状态下各解剖因素与心脏剂量的相关性。对计数资料组间行非参数Wilcoxon秩和检验,双变量相关分析采用Pearson法。结果 DIBH与FB状态下心脏体积相似(P=0.773),而双肺体积明显增加(P=0.001)。心脏、冠脉左前降支、左心室、右心室和左肺 Dmean、Dmax和V5—V40均明显降低(P〈0.05)。DIBH使肺体积增加越显著,心脏平均剂量下降幅度越大。FB状态下乳腺体积、心肺体积比、乳腺下界与心脏下界距离、最大心脏切缘距离分别与心脏剂量呈线性相关,其中心肺体积比、最大心脏切缘距离与心脏剂量具有独立相关性。结论 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采用DIBH技术行全乳放疗较FB状态明显降低心肺剂量。肺体积的变化是改善心脏相对解剖位置的基础。心肺体积比、最大心脏切缘距离或许可以作为进行DIBH技术治疗的参考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放射疗法 深吸气屏气技术 心脏剂量
原文传递
同时性双侧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技术和近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12
11
作者 马茗微 王淑莲 +9 位作者 苗俊杰 唐玉 赵波 覃仕瑞 张江鹄 亓姝楠 陈偲晔 马玉超 刘欣 李晔雄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677-681,共5页
目的探讨同时性双侧乳腺癌整体等中心切线野混合调强技术的剂量特点及疗效。方法纳入14例同时性双侧乳腺癌保乳术后双侧全乳±瘤床加量放疗患者。采用等中心切线野混合调强技术进行双乳整体放疗(50 Gy分25次或43.5 Gy分15次)。分析... 目的探讨同时性双侧乳腺癌整体等中心切线野混合调强技术的剂量特点及疗效。方法纳入14例同时性双侧乳腺癌保乳术后双侧全乳±瘤床加量放疗患者。采用等中心切线野混合调强技术进行双乳整体放疗(50 Gy分25次或43.5 Gy分15次)。分析计划的覆盖度、均匀性及临床近期疗效。结果全组患者放疗计划总野数为8~11个,其中调强野为4~7个。全乳计划靶区均达95%,平均瘤床覆盖度在X线同步补量组分别为(95.54±1.33)%(左)及(94.19±1.03)%(右),在电子线序贯补量组为(90.25±8.79)%(左)及(85.28±8.35)%(右)。平均双肺V20为(16.69±3.90)%,平均心脏Dmean为5.48 Gy。全组3例出现2级急性皮肤反应,无≥2级的放射性肺炎发生。中位随访至30.1个月时,11例美容效果为优,无一复发。结论双乳腺癌保乳术后采用整体等中心切线野混合调强技术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保乳术后放射疗法 放疗技术 近期疗效
原文传递
乳腺癌术后调强放疗颈胸一体固定的摆位误差分析 被引量:12
12
作者 张彦新 郇福奎 +7 位作者 朱耿强 周科 冯鑫 万宝 唐玉 景灏 王淑莲 戴建荣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835-840,共6页
目的探讨使用颈胸一体架(膜)对乳腺癌术后放疗患者体位固定的效果。方法前瞻性入组32例乳腺癌术后放疗患者,均使用颈胸一体架(膜)进行体位固定,采用调强放疗技术照射乳腺/胸壁和锁骨上下区,并在放疗中进行锥形束CT(CBCT)位置验证,分别... 目的探讨使用颈胸一体架(膜)对乳腺癌术后放疗患者体位固定的效果。方法前瞻性入组32例乳腺癌术后放疗患者,均使用颈胸一体架(膜)进行体位固定,采用调强放疗技术照射乳腺/胸壁和锁骨上下区,并在放疗中进行锥形束CT(CBCT)位置验证,分别配准乳腺/胸壁靶区和锁骨上下区靶区。对239次CBCT图像的摆位误差和上下靶区位置一致性进行分析。结果左右、头脚、腹背方向乳腺/胸壁的平移摆位误差分别为(1.84±2.36)、(1.99±2.48)、(1.75±1.86)mm,锁骨上下区的平移摆位误差分别为(1.98±2.44)、(1.98±2.48)、(1.71±1.79)mm。每个病例每次CBCT扫描的乳腺/胸壁与锁骨上下区平移误差的差值在x、y、z方向分别为(0.38±0.66)、(0.07±0.41)、(0.45±0.92)mm。结论乳腺癌术后放疗患者采用颈胸一体架(膜)进行体位固定,摆位误差小,乳腺/胸壁和锁骨上下区靶区位置有很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摆位误差 颈胸一体固定 乳腺肿瘤/调强放射疗法
原文传递
改性花生壳生物炭对磷酸盐的吸附特性 被引量:11
13
作者 汪淑廉 王永昌 +2 位作者 张宇 张会琴 饶志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21-26,共6页
该文以花生壳为原料热解得到花生壳生物炭,并用铁盐对其进行改性,得到改性花生壳生物炭。利用改性花生壳生物炭吸附磷酸盐,研究了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等温线曲线,同时探究了pH对吸附除磷效果的影响。并利用吸附有磷酸盐的改性生物炭作为小... 该文以花生壳为原料热解得到花生壳生物炭,并用铁盐对其进行改性,得到改性花生壳生物炭。利用改性花生壳生物炭吸附磷酸盐,研究了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等温线曲线,同时探究了pH对吸附除磷效果的影响。并利用吸附有磷酸盐的改性生物炭作为小麦种子生长的基质。结果表明,改性花生壳生物炭对磷的最大吸附量为1.11 mg/g,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拟合方程,吸附曲线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主要为单层吸附过程,吸附过程的最适pH为4~10。同时,吸附有磷酸盐的改性花生壳生物炭能提高小麦种子的发芽率,并且能促进早期幼苗的生长。该改性生物炭可以有效吸附磷酸盐,缓解水体的富营养化,还能作为缓释肥料,实现环境治理与资源化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改性 吸附
下载PDF
pT1-2N0期乳腺癌保乳术加放疗疗效优于改良根治术:倾向性评分分析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王健仰 王淑莲 +14 位作者 宋永文 唐玉 景灏 孙广毅 金晶 刘跃平 王维虎 房辉 陈波 亓殊楠 李宁 唐源 卢宁宁 余子豪 李晔雄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86-291,共6页
目的研究pT1-2N0乳腺癌保乳术+放疗和改良根治术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分析1999-2014年治疗的6137例pT1-2N0期的乳腺癌患者资料,其中1296例患者接受保乳术+放疗(保乳术组),4841例患者接受改良根治术但未做放疗(改良根治组)。采用Kaplan-M... 目的研究pT1-2N0乳腺癌保乳术+放疗和改良根治术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分析1999-2014年治疗的6137例pT1-2N0期的乳腺癌患者资料,其中1296例患者接受保乳术+放疗(保乳术组),4841例患者接受改良根治术但未做放疗(改良根治组)。采用Kaplan-Meier法生存分析,Logrank检验和单因素分析,采用Cox模型多因素分析,最后采用倾向性评分比较进一步确认。结果全组中位随访时间55.2(1~222)个月,5年无局部区域复发生存率(LRFS)、无远处转移生存率(DMFS)、无瘤生存率(DFS)和总生存率(OS)分别为96.3%、93.7%、91.9%和96.9%。保乳术组5年DMFS (96.9%∶92.9%,P<0.001),DFS (94.9%∶91.2%,P=0.005),OS (99.1%∶96.4%,P=0.001)均好于改良根治组。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后放疗是DMFS (P=0.003,HR=0.621,95%CI为0.455~0.849)和OS (P=0.036,HR=0.623,95%CI为0.401~0.969)的影响因素。经倾向性评分配对的1252例患者中,保乳术组的5年OS (99.1%∶96.1%,P=0.001)、DMFS (97.0%∶92.2%,P<0.001)和DFS (95.3%∶90.2%,P=0.001)依然高于改良根治组。结论pT1-2N0乳腺癌患者保乳术+放疗组的远期预后显著好于改良根治术组,前者治疗模式应该优先推荐给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外科学 保乳术 改良根治术 乳腺肿瘤/放射疗法 预后
原文传递
乳腺癌保乳术后大分割放疗亚临床心脏损伤的前瞻性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陈偲晔 王淑莲 +14 位作者 唐玉 张江鹄 覃仕瑞 郇福奎 李谭谭 房辉 宋永文 金晶 刘跃平 亓姝楠 陈波 唐源 李宁 卢宁宁 李晔雄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56-462,共7页
目的观察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患者早期心脏损伤的发生情况,探讨大分割放疗与心脏损伤的剂量效应关系。方法前瞻性入组103例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行全乳±淋巴引流区放疗患者,根据患者呼吸控制能力,选择采用深吸气屏气(DIBH,54例)... 目的观察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患者早期心脏损伤的发生情况,探讨大分割放疗与心脏损伤的剂量效应关系。方法前瞻性入组103例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行全乳±淋巴引流区放疗患者,根据患者呼吸控制能力,选择采用深吸气屏气(DIBH,54例)或自由呼吸(FB,49例)下放疗。分别在放疗前后定期进行心脏随访和相应心脏检查(B型脑钠肽前体、心电图、门控心肌灌注显像),观察亚临床心脏事件的发生率。分析心脏剂量参数、心血管相关肿瘤药物治疗因素和个体因素(Framingham评分)对心脏事件发生率的影响。结果全组患者的中位年龄为48岁,心脏平均剂量(Dmean)、冠脉左前降支(LAD)Dmean、左心室Dmean和右心室Dmean分别为4.0、16.9、6.3和4.4 Gy。中位随访13.4个月,全组患者未出现有临床症状的心脏事件。放疗后1、6和12个月的亚临床心脏事件发生率分别为23.5%、31.6%和41.3%。DIBH组与FB组比较,全心脏、LAD、左心室和右心室的Dmean、最大剂量(Dmax)和V5~V40均明显降低(均P<0.001)。单因素分析显示,心脏Dmean>4 Gy、LAD V40>20%、左心室Dmean>6 Gy、右心室Dmean>7 Gy和蒽环或紫杉类药物累积剂量>300 mg/m^2的亚临床心脏事件发生率升高(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左心室Dmean和右心室Dmean是亚临床心脏事件发生率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接受大分割放疗的患者可早期检测到亚临床心脏损伤,亚临床心脏事件的发生率与心脏剂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术后放射疗法 亚临床心脏损伤 心脏剂量
原文传递
腋窝前哨淋巴结阳性乳腺癌患者腋窝非前哨淋巴结转移风险预测 被引量:8
16
作者 杨颛搏 黄州 +20 位作者 王淑莲 唐玉 景灏 王健仰 张江鹄 杨勇 宋永文 房辉 金晶 刘跃平 亓姝楠 李宁 唐源 卢宁宁 陈波 王翔 高纪东 王靖 宣立学 方仪 李晔雄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653-659,共7页
目的探讨腋窝前哨淋巴结(SLN)1~2枚阳性的乳腺癌患者,腋窝非前哨淋巴结(nSLN)转移的危险因素,预测nSLN转移风险。方法选择2002—2017年手术治疗的、SLN 1~2枚阳性的乳腺癌患者917例,收集其临床病理资料。根据手术时间将患者分为建模组(... 目的探讨腋窝前哨淋巴结(SLN)1~2枚阳性的乳腺癌患者,腋窝非前哨淋巴结(nSLN)转移的危险因素,预测nSLN转移风险。方法选择2002—2017年手术治疗的、SLN 1~2枚阳性的乳腺癌患者917例,收集其临床病理资料。根据手术时间将患者分为建模组(497例)和验证组(420例)。以nSLN是否转移为因变量,建立列线图模型,并对模型的预测效果进行验证。结果917例患者的nSLN转移率为27.4%。单因素分析显示,病理分级、原发肿瘤脉管瘤栓、淋巴结包膜外受侵、SLN阳性数、SLN阴性数、SLN是否宏转移与乳腺癌患者腋窝nSLN转移有关(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LN阳性数、SLN阴性数和SLN是否宏转移为乳腺癌患者腋窝nSLN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以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建立了列线图模型。建模组预测nSLN转移风险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为0.718,验证组预测nSLN转移风险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42。结论利用6个危险因素建立的nSLN转移风险预测模型有较高的准确性,可能有助于临床医师进行临床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前哨淋巴结 非前哨淋巴结 淋巴结转移 列线图 预测模型
原文传递
光学表面监测系统与CBCT确定左侧乳腺癌深吸气屏气放疗误差的比较 被引量:9
17
作者 李谭谭 张江鹄 +12 位作者 宋永文 唐玉 亓姝楠 芦凤玉 张伟 王增洲 冯鑫 覃仕瑞 程斌 刘博飞 符贵山 王淑莲 戴建荣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78-282,共5页
目的 建立本单位应用光学表面监测系统(OSMS)门控技术在左侧乳腺癌深吸气屏气(DIBH)放疗的基本流程,比较应用OSMS与CBCT确定左侧乳腺癌DIBH放疗摆位误差的一致性。方法 20例左侧乳腺癌患者采用DIBH方法治疗,OSMS与模拟定位DIBH体表外轮... 目的 建立本单位应用光学表面监测系统(OSMS)门控技术在左侧乳腺癌深吸气屏气(DIBH)放疗的基本流程,比较应用OSMS与CBCT确定左侧乳腺癌DIBH放疗摆位误差的一致性。方法 20例左侧乳腺癌患者采用DIBH方法治疗,OSMS与模拟定位DIBH体表外轮廓配准,CBCT扫描与模拟定位CT配准各记录得到误差数据,数据包括左右(x)、上下(y)、前后(z)方向平移误差和旋转误差Rx、Ry、Rz。采用Pearson法分析两者相关性,Bland-Altman法检验两者一致性。结果 两种方法呈正相关,x、y、z方向平移误差以及Rx、Ry、Rz方向旋转误差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4、0.74、0.84、0.65、0.41、0.54(P<0.01),95%CI值分别为-0.37~0.42 cm、-0.39~0.41 cm、-0.29~0.49cm和-2.9°~1.4°、-2.6°~1.4°、-2.4°~2.5°,均<5mm和3°。20例左侧乳腺癌DIBH放疗患者系统误差<0.18cm,随机误差<0.24cm。结论 左侧乳腺癌DIBH放疗中应用OSMS与CBCT两种方式确定与模拟定位状态误差具有一致性,CBCT图像引导基础上使用无辐射的OSMS验证位置信息是安全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表面监测系统 深吸气屏气 图像配准
原文传递
基于深度学习自动分割模型乳腺癌放疗临床应用与评价 被引量:9
18
作者 陈辛元 门阔 +2 位作者 唐玉 王淑莲 戴建荣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97-202,共6页
目的将深度学习算法与商用计划系统整合,建立乳腺癌靶区和危及器官(OARs)自动分割平台并加以验证。方法入组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行保乳术后放疗的左、右乳腺癌患者各400例。基于深度残差卷积神经网络进行训练临床靶区(CTV)和OARs... 目的将深度学习算法与商用计划系统整合,建立乳腺癌靶区和危及器官(OARs)自动分割平台并加以验证。方法入组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行保乳术后放疗的左、右乳腺癌患者各400例。基于深度残差卷积神经网络进行训练临床靶区(CTV)和OARs分割模型,建立端到端的基于深度学习的自动分割平台(DLAS)。使用42例左乳腺癌和40例右乳腺癌验证DLAS平台勾画的准确性。分别计算总体戴斯相似性系数(DSC)和平均豪斯多夫距离(AHD)。并计算相对层位置与每层DSC值(DSC_s)的关系,进行逐层分析。结果左/右乳腺癌全乳CTV平均总体DSC和AHD分别为0.87/0.88和9.38/8.71mm,左/右乳腺癌OARs平均总体DSC和AHD范围为0.86~0.97和0.89~9.38mm。对CTV和OARs进行逐层分析,达到0.90以上表示医生只需要较少修改甚至不用修改的层面,左右乳腺癌的CTV勾画占比约44.7%的层面,OARs自动勾画占比范围为50.9%~89.6%。对于DSC_s<0.7,在两侧边界区域(层位置0~0.2和0.8~1.0)CTV和除脊髓以外的感兴趣区域DSC_s值明显下降,且越靠近边缘降低程度越明显。脊髓采用全层勾画,未发现有特殊区域出现DSC_s明显下降。结论建立端到端的DLAS平台整合乳腺癌分割模型取得较好的自动分割效果。在头脚方向的两侧边界区域,勾画的一致性下降较明显,有待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分割 深度学习 乳腺肿瘤/放射疗法
原文传递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T1-2N1期患者局部区域复发的部位分析 被引量:8
19
作者 赵旭冉 王淑莲 +16 位作者 宋永文 唐玉 杨勇 房辉 王健仰 景灏 张江鹄 孙广毅 陈偲晔 金晶 刘跃平 陈波 亓姝楠 李宁 唐源 卢宁宁 李晔雄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1-34,共4页
目的分析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T1-2N1患者的局部区域复发(LRR)部位分布,探讨放疗的照射范围。方法1997年9月至2015年4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收治2472例改良根治术后T1-2N1女性乳腺癌患者,均未行新辅助治疗。1898例未行术后放疗的患者... 目的分析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T1-2N1患者的局部区域复发(LRR)部位分布,探讨放疗的照射范围。方法1997年9月至2015年4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收治2472例改良根治术后T1-2N1女性乳腺癌患者,均未行新辅助治疗。1898例未行术后放疗的患者纳入本研究,分析患者的局部和区域复发部位。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局部复发率和区域复发率计算,采用Log-Rank法对影响患者局部复发和区域复发的各因素分别进行单因素分析,纳入单因素分析P值小于0.05的因素进行Cox回归法多因素分析。结果中位随访时间71.3个月,164例(8.6%)患者发生局部和(或)区域复发。其中复发在锁骨上106例(65%),胸壁69例(42%),腋窝39例(24%),内乳19例(12%)。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45岁/≤45岁)、肿瘤位置(其他象限/内象限)、T分期(T1/T2)、腋窝阳性淋巴结数(1个/2~3个)、激素受体(阳性/阴性)是局部复发和区域复发共同的影响因素。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T1-2N1期患者的LRR部位主要是锁骨上,其次是胸壁,腋窝和内乳少见。影响局部和区域复发的高危因素基本相似,放疗患者建议照射锁骨上区和胸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改良根治术 阳性淋巴结 局部区域复发模式
原文传递
基于视觉反馈的呼吸训练模块在左侧乳腺癌深吸气屏气放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8
20
作者 李谭谭 张江鹄 +9 位作者 王淑莲 宋永文 唐玉 芦凤玉 张伟 王增洲 覃仕瑞 朱冀 郇福奎 戴建荣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58-261,共4页
目的评价视觉反馈呼吸训练模块在左侧乳腺癌深吸气屏气放射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30例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拟行全乳放疗患者经宣教培训后全部符合深吸气屏气要求,使用主动呼吸控制设备控制屏气状态行CT定位。将其随机分为使用(A组)和未使... 目的评价视觉反馈呼吸训练模块在左侧乳腺癌深吸气屏气放射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30例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拟行全乳放疗患者经宣教培训后全部符合深吸气屏气要求,使用主动呼吸控制设备控制屏气状态行CT定位。将其随机分为使用(A组)和未使用(B组)视觉反馈呼吸训练方法两组各15例。A组使用光学体表监测系统的视觉反馈呼吸训练模块实现,B组使用音频互动方法指导患者屏气。通过分析光学体表实时治疗数据,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治疗分次间呼吸的可重复性以及一个分次内多次屏气的稳定性,两组患者完成治疗所需屏气次数以及治疗时间。使用GraphPad Prism 6.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作图,使用SPSS 21.0软件进行均值分析和正态性检验。结果视觉反馈呼吸训练方法使患者的可重复性从1.5 mm降至0.7 mm (P<0.05),稳定性从1.1 mm降至0.8 mm (P<0.05),治疗所需屏气次数平均从4.6次降至2.4次(P<0.05),平均出束时间和总治疗时间分别从336 s和847 s降至235 s和602 s (P<0.05)。结论基于视觉反馈的呼吸训练模块可以提高左侧乳腺癌深吸气屏气放疗的可重复性和稳定性,有效减少憋气次数和治疗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反馈 呼吸训练 光学表面监测系统 深吸气屏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