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角形坐标系下人脸图像连续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陆飞 王守觉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21-828,共8页
为了寻找更准确的"同源"图像间的变形路径,提出一种基于三角形坐标系的图像描述方式,并验证了基于三角形坐标系的人脸图像变形连续性问题.首先给出三角形坐标系的定义和三角纹理特征的描述方式,并推导了在三角形坐标系中当图... 为了寻找更准确的"同源"图像间的变形路径,提出一种基于三角形坐标系的图像描述方式,并验证了基于三角形坐标系的人脸图像变形连续性问题.首先给出三角形坐标系的定义和三角纹理特征的描述方式,并推导了在三角形坐标系中当图像的结构发生变化时,三角纹理特征不变,简化确定图像变形路径的问题;然后将三角坐标值映射到笛卡儿坐标系,生成中间插值图像;最后对仿生模式识别进行改进,寻找到一条更符合人脸图像变换的核路径,从而改善仿生神经网络的有效覆盖.通过实验验证了改进的仿生模式识别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形坐标系 仿生模式识别算法 人脸图像变形
下载PDF
基于三角坐标系的人脸表情方向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陆飞 胡志峰 +2 位作者 方路平 庄德文 王守觉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62-268,共7页
为了提取准确的人脸表情特征,采用三角坐标系对人脸表情进行快速归一化,提出人脸表情变形矢量坐标系,并验证了人脸表情特征的方向性.首先给出三角坐标系的定义;然后建立人脸特征点为基础的三角网格坐标系,利用轮廓三角形进行归一化处理... 为了提取准确的人脸表情特征,采用三角坐标系对人脸表情进行快速归一化,提出人脸表情变形矢量坐标系,并验证了人脸表情特征的方向性.首先给出三角坐标系的定义;然后建立人脸特征点为基础的三角网格坐标系,利用轮廓三角形进行归一化处理后得到各个特征点坐标位移,映射到高维空间建立人脸表情位移矢量坐标系.通过不同人同一种表情的移植、同一个人同种表情的渐变和分层方向基神经网络对人脸表情识别这3个实验,证明了三角坐标系下人脸表情特征在高维空间呈现方向性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脸表情 三角坐标系 矢量坐标系
下载PDF
能谱CTMAR技术在上腹部弹簧圈栓塞术后随访中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胡永志 王彬彬 +3 位作者 曹达 王传兵 唐玉霞 王守巨 《中国医疗设备》 2023年第2期73-77,共5页
目的探讨能谱CT去金属伪影(Metal Artifact Reduction,MAR)技术在门静脉高压患者弹簧圈栓塞介入术后CT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42例经介入手术在上腹部植入弹簧圈的患者行能谱CT扫描随访的图像数据,分别重建A组和B组图像,... 目的探讨能谱CT去金属伪影(Metal Artifact Reduction,MAR)技术在门静脉高压患者弹簧圈栓塞介入术后CT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42例经介入手术在上腹部植入弹簧圈的患者行能谱CT扫描随访的图像数据,分别重建A组和B组图像,A组为未使用MAR技术的图像,B组为使用了MAR技术的图像;在A组图中伪影最重层面的腹主动脉内、受伪影影响的肝脏和脾脏内、未受伪影影响的左侧腰大肌内分别勾画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并复制到B组图像中,分别计算信号噪声比(Signal to Noise Ratio,SNR)、对比噪声比(Contrast to Noise Ratio,CNR)、伪影指数(Artifact Index,AI)和伪影去除率(Beam Hardening Artifacts Removal Rate,BAR);对2组图像的SDmean(腹主动脉、肝脏、脾脏的平均值)、SD4(腰大肌)、CNR、AI行配对样本Wilcoxon秩检验;由2名高年资诊断医师以4分制对两组图像分别评分;对医师评分行一致性检验后,评分不同者商议决定最终评分,将2组图像的最终评分行Wilcoxon秩检验。结果应用MAR技术后SDmean和AI值明显降低[A组16.640(8.374)vs.B组12.016(3.411),A组14.599(8.189)vs.B组7.439(5.325),均P<0.01];SNR、CNR和SD4无明显差异[A组11.755(3.319)vs.B组12.142(2.905),A组5.893(3.226)vs.B组6.085(2.338),A组9.504(2.191)vs.B组9.657(2.432),均P>0.05];BAR为48.9%(24.4%);2名医师主观评分一致性佳(对2组图像评分的Kappa值分别为0.820、0.840),使用MAR可以明显提高图像的主观评分(P<0.01)。结论在经介入手术在上腹部植入弹簧圈患者的CT随访中,应用能谱CT的MAR技术可明显减少金属伪影,提升图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谱 伪影 弹簧圈 栓塞 去金属伪影
下载PDF
人工智能辅助的磁共振成像在评估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应用综述
4
作者 刘凯文 金莹莹 王守巨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94-812,共19页
新辅助化疗已成为乳腺癌标准治疗策略,而磁共振成像是评估乳腺癌对新辅助化疗反应的首选影像学方法。虽然磁共振成像能提供关于肿瘤位置、大小及微环境等详细信息,但肿瘤的多样性变化给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精准评估带来挑战。基于机器学... 新辅助化疗已成为乳腺癌标准治疗策略,而磁共振成像是评估乳腺癌对新辅助化疗反应的首选影像学方法。虽然磁共振成像能提供关于肿瘤位置、大小及微环境等详细信息,但肿瘤的多样性变化给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精准评估带来挑战。基于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方法展现出识别磁共振成像数据中复杂模式的能力。通过临床影像特征分析、影像组学分析和生境分析等方法,人工智能技术已显著提升乳腺癌新辅助化疗评估的性能和效率,有助于实现个性化治疗策略。本文介绍了乳腺癌新辅助化疗评估所用的磁共振成像数据及性能指标,总结了人工智能技术在此领域的应用进展,同时探讨了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挑战和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新辅助化疗 磁共振成像 人工智能 影像组学 生境分析
下载PDF
无定形钙化良恶性判断的影响因素
5
作者 王慧 王思奇 +2 位作者 娄鉴娟 邹启桂 王守巨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3期381-388,共8页
目的探讨影响可疑无定形钙化诊断正确性的因素,并通过定量分析评估各影响因素的诊断性能。方法回顾性研究2019年6月1日~2021年6月1日进行乳腺X线检查的118例患者(120个病灶),患者均为女性,年龄46.7±9.7岁,中位年龄46岁。由2位工作1... 目的探讨影响可疑无定形钙化诊断正确性的因素,并通过定量分析评估各影响因素的诊断性能。方法回顾性研究2019年6月1日~2021年6月1日进行乳腺X线检查的118例患者(120个病灶),患者均为女性,年龄46.7±9.7岁,中位年龄46岁。由2位工作10年以上从事乳腺影像诊断的医师对所有病例进行双盲诊断,入组病例依照2013年第5版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作为诊断标准进行描述分类,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通过诊断试验评价指标及ROC曲线分析确定各种影响因素对可疑无定形钙化良恶性结果判断的诊断性能。结果乳腺动态增强磁共振(DCE-MRI)对可疑无定形钙化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00%、71.4%、71.4%、100%,曲线下面积为0.857(95%CI:0.782~0.914)。DCE-MRI检出了所有的恶性病变,点状强化病例在DCE-MRI显示的3种强化类型中诊断特异性最高,为94.4%,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972(95%CI:0.785~1.000,P<0.05)。在全体入组病例中,可疑无定形钙化恶性率为41.7%;而在无伴随征象的纯钙化组中,可疑无定形钙化的恶性率则降为24%。在钙化分布类型中,集群及区域分布的可疑无定形钙化恶性率在BI-RADS 4B等级,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95(95%CI:0.798~0.955)、0.815(95%CI:0.650~0.924),区域分布病例的恶性率最低为25%,在其中的纯钙化组中,恶性率则降至8%。结论乳腺DCE-MRI具有高敏感度,检测出所有的恶性病灶,其中点状强化病灶诊断特异性最高。在影响可疑无定形钙化诊断的诸多因素中,纯钙化组比有伴随征象组诊断特异性明显提高,对可疑无定形钙化良恶性的判断有很大的价值。钙化分布中,区域分布的纯钙化组恶性率最低,可以选择定期临床随访,从而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活检或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 动态增强磁共振 无定形钙化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特异性
下载PDF
光热治疗联合降解肿瘤细胞周围基质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实验研究
6
作者 张洁 李阳 +2 位作者 唐玉霞 吴飞云 王守巨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926-933,共8页
目的探讨降解肿瘤细胞周围基质对聚乙二醇修饰的金纳米星(GNS-PEG)肿瘤递送及三阴性乳腺癌光热治疗疗效的影响。方法构建GNS-PEG颗粒,观察其理化特征并检测其光热性能。在细胞水平检测常山酮(HF)和光热治疗的细胞毒性。于BALB/c裸鼠皮... 目的探讨降解肿瘤细胞周围基质对聚乙二醇修饰的金纳米星(GNS-PEG)肿瘤递送及三阴性乳腺癌光热治疗疗效的影响。方法构建GNS-PEG颗粒,观察其理化特征并检测其光热性能。在细胞水平检测常山酮(HF)和光热治疗的细胞毒性。于BALB/c裸鼠皮下接种4T1细胞建立三阴性乳腺癌小鼠模型。经尾静脉注射5次HF(HF组),对肿瘤组织切片行马松染色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CD31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肿瘤基质降解效果。经尾静脉注射5次HF后再注射GNS-PEG(HF+GNS-PEG组),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肿瘤组织中GNS-PEG的含量。以近红外激光照射GNS-PEG组和HF+GNS-PEG组小鼠的肿瘤部位,用红外摄像机记录温度变化。观察各组小鼠的肿瘤生长和体重变化情况。对各组小鼠的肿瘤组织切片行Ki-67免疫组化染色、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染色和HE染色,观察肿瘤增殖、凋亡及坏死情况。对各组小鼠的心、肝、脾、肺及肾组织切片行HE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变化。结果成功构建了具有多枝结构的GNS-PEG颗粒,粒径为73.5 nm。GNS的吸收峰为810 nm,处于近红外区。GNS-PEG的光热转换率高达79.3%,并且可以通过激光能量控制光热效果。HF具有浓度依赖的细胞毒性,当HF浓度达1000 nmol/L时,4T1细胞存活率低至(22.8±2.6)%。GNS-PEG的光热作用对4T1细胞杀伤效果显著,当浓度达25 pmol/L时,细胞存活率为(32.7±5.2)%。HF组小鼠肿瘤组织中胶原蛋白容积分数、TGFβ1积分光密度和α-SMA积分光密度分别为(2.1±0.2)%、3.1±0.4、5.2±1.9,均低于对照组(均P<0.01),血管直径为(8.6±2.9)μm,高于对照组(P<0.05)。HF+GNS-PEG组小鼠肿瘤组织中金元素浓度为52.4μg/g,高于GNS-PEG组(15.9μg/g,P<0.05)。激光照射后,HF+GNS-PEG组小鼠肿瘤部位的温度明显高于GNS-PEG组,第4 min时,GNS-PEG组和HF+GNS-PEG组小鼠肿瘤部位温度分别为51.5℃和57.7℃;HF+GNS-PEG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性乳腺肿瘤 细胞周围基质 常山酮 金纳米星 光热治疗 药物递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