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温胁迫下6种木兰科植物的生理响应及抗寒相关基因差异表达 被引量:51
1
作者 李瑞雪 金晓玲 +3 位作者 胡希军 汪结明 罗峰 张方静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2883-2898,共16页
分析了6种木兰科植物对低温胁迫的生理响应及耐寒相关调控基因HSP90和WRKY33的差异表达,为木兰科植物抗寒机理的研究和抗寒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6种木兰科植物的低温LT50在-10.64—-22.06℃,从高到低依次为红花深山含笑、... 分析了6种木兰科植物对低温胁迫的生理响应及耐寒相关调控基因HSP90和WRKY33的差异表达,为木兰科植物抗寒机理的研究和抗寒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6种木兰科植物的低温LT50在-10.64—-22.06℃,从高到低依次为红花深山含笑、峨眉含笑、杂交含笑、阔瓣含笑、六瓣含笑和乐东拟单性木兰;低温过程中,6种木兰科植物叶片可溶性蛋白(SP)、游离脯氨酸(Pro)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歧化酶(POD)活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可溶性糖(SS)和丙二醛含量(MDA)则不断积累;筛选出REC、MDA、SP、SS和Pro作为6种木兰科植物抗寒性评价的关键指标;聚类分析将6种木兰科植物在抗寒性能上分为强、中、弱三类,分别为乐东拟单性木兰和六瓣含笑,阔瓣含笑、杂交含笑和峨眉含笑,以及红花深山含笑。对HSP90、WRKY33基因的差异表达分析表明,2个基因在6种木兰科植物中的相对表达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临近各树种LT 50时,2个基因的表达被强烈抑制且后期表达量不可逆。0℃时,2个基因的表达量差异不显著;-5℃时,2个基因开始被激活,表达量增加;-10℃时,HSP90、WRKY33基因在红花深山含笑叶片中的表达量较-5℃时分别下调了0.76倍和0.68倍,而在其他5个树种中的表达被进一步激活;-15℃时,HSP90和WRKY33基因在抗寒性中等的阔瓣含笑、杂交含笑、峨眉含笑中亦被强烈抑制,较-10℃时分别下调了0.38倍、0.33倍、0.32倍和0.71倍、0.72倍、0.74倍,在抗寒性强的乐东拟单性木兰和六瓣含笑中的表达被进一步激活;-20℃以后,2个基因在6个树种中的表达均被强烈抑制,但在抗寒性最强的乐东拟单性木兰中的表达量仍高于其他5个树种。抗寒基因的激活与表达是影响植物抗寒性的重要因素,抗寒性不同的树种对低温的应答机制明显不同。抗寒性越强的树种越能快速启动低温应答机制,激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兰科 生理响应 抗寒性 基因表达
下载PDF
凝析气藏型储气库多周期注采过程中流体相态变化特征 被引量:21
2
作者 汤勇 龙科吉 +5 位作者 王皆明 胥洪成 汪勇 何佑伟 石磊 朱华银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37-346,共10页
基于储气库与气藏开采方式和运行过程的差异性,建立了凝析气藏型储气库多周期注采过程相平衡测试实验流程和多周期注采相平衡理论模拟模型,研究凝析气藏型储气库多周期注采过程采出流体和剩余流体相态特征。以实例凝析气藏型储气库为对... 基于储气库与气藏开采方式和运行过程的差异性,建立了凝析气藏型储气库多周期注采过程相平衡测试实验流程和多周期注采相平衡理论模拟模型,研究凝析气藏型储气库多周期注采过程采出流体和剩余流体相态特征。以实例凝析气藏型储气库为对象,通过多周期注采实验和相平衡理论模拟,开展多周期注采过程中采出流体和剩余流体组分、剩余流体相态、反凝析油饱和度和凝析油采出程度变化规律研究。研究表明,注入气可大幅度提高储气库凝析油采出程度,经过5个周期的注采凝析油采收率提高了42%;注入气对储气库中凝析油的蒸发抽提作用明显,前两个周期作用最为显著;地层凝析油饱和度随注采周期数增加而减小,多周期注采后剩余凝析油饱和度几乎为0;多周期注采后库容增加约7.5%,第5周期累计注气量较第1周期增加约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析气藏 储气库 相态特征 多周期注采 提高采收率
下载PDF
GIS平台下的重金属矿区生态敏感性可视化评价 被引量:14
3
作者 刘炳攸 汪结明 彭文罡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64-170,共7页
利用GIS平台,针对重金属锰矿区筛选出高程、坡度、坡向、植被覆盖率以及重金属空间分布5个生态敏感因子,运用层次分析法、判断矩阵以及生态敏感性综合指数对永州东湘桥锰矿区生态敏感强弱、分布进行可视化分析评价。从单因子生态敏感性... 利用GIS平台,针对重金属锰矿区筛选出高程、坡度、坡向、植被覆盖率以及重金属空间分布5个生态敏感因子,运用层次分析法、判断矩阵以及生态敏感性综合指数对永州东湘桥锰矿区生态敏感强弱、分布进行可视化分析评价。从单因子生态敏感性分析发现,场地高低落差明显,214 m以上的高敏感区域占比19%,并主要集中在场地的中部;并涵盖了9个坡向且分布较为均匀,其中高度敏感的正南向占比13%;场地坡度较为平缓,坡度>15°的高度敏感区所占比例为11%;场地植被覆盖率较低,高敏感区域所占比为43%;重金属高敏感区域占比为9%,中度敏感以及高度敏感占据总场地的50%以上。综合生态敏感性评价发现,敏感度最高的区域山高坡陡、污染严重、无植被覆盖并呈散状分布,面积为0.306 4 km^2,占总面积的9.43%;中度敏感区主要分布在高敏感区域周边,面积为1.434 4 km^2,占场地的44.18%;低敏感区1.499 6 km^2占场地的46.39%,主要分布在场地北部和中下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州东湘桥 重金属矿区 生态敏感性 可视化分析
下载PDF
水侵气藏型储气库注采相渗滞后数值模拟修正方法 被引量:13
4
作者 朱思南 孙军昌 +4 位作者 魏国齐 郑得文 王皆明 石磊 刘先山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66-174,共9页
以天然岩心气水多周期互驱相渗测定实验为基础,揭示了储气库多周期注采相渗滞后效应,结合Carlson和Killough经典相渗滞后理论,建立了水侵气藏型储气库多周期注采相渗滞后数值模拟修正方法,并通过建立的中低渗透砂岩水侵气藏型储气库地... 以天然岩心气水多周期互驱相渗测定实验为基础,揭示了储气库多周期注采相渗滞后效应,结合Carlson和Killough经典相渗滞后理论,建立了水侵气藏型储气库多周期注采相渗滞后数值模拟修正方法,并通过建立的中低渗透砂岩水侵气藏型储气库地质模型,系统研究了多周期注采相渗滞后效应对储气库流体宏观分布规律和生产运行指标的影响。研究表明:水侵气藏型储气库高速注采运行过程中存在相渗滞后效应,该效应的存在使储气库气水过渡区宽度、厚度增加,高效储气区不断收缩,含气孔隙体积峰值变化幅度减小,进而降低储气库的库容、工作气量及高效运行寿命等;数值模拟中若不考虑相渗滞后效应的影响,预测的储气库运行指标将存在较大误差,采用Killough和Carlson方法可对储气库相渗滞后效应进行修正,提高预测精度,其中Killough方法对实例模型的适应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侵气藏 储气库 多周期注采 相渗滞后 模型修正 指标预测
下载PDF
水驱气藏型储气库储集空间动用率实验评价 被引量:12
5
作者 石磊 邵龙义 +1 位作者 王皆明 朱华银 《石油钻采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05-412,共8页
水驱气藏型储气库高速注采气运行过程中伴随水体往复运移,建库储层地质条件和水体渗流特征对储气库储集空间动用效率影响较大。针对国内典型水驱气藏储气库储层特征,开展周期注采模拟饱和度场、核磁共振分析等实验。将物理模拟结果与数... 水驱气藏型储气库高速注采气运行过程中伴随水体往复运移,建库储层地质条件和水体渗流特征对储气库储集空间动用效率影响较大。针对国内典型水驱气藏储气库储层特征,开展周期注采模拟饱和度场、核磁共振分析等实验。将物理模拟结果与数值模拟相结合,通过多方案对比分析注采参数,并利用相似准则转换为矿场指标。研究结果表明:水驱气藏型储气库多周期注采运行过程中,出现部分储集空间未动用的现象,三维饱和度场和核磁特征谱表明气驱纯气带是提高空间动用的主力区,而气水过渡带是导致储气库空间动用效果变差的主要区域,排驱扩容、气水互锁作用效果与储气库的注采速度和储集空间物性分区密切相关;对于华北典型水驱气藏型储气库多周期注采运行而言,在注气速度为291×10~4 m^3/d、采气速度为533×10~4 m^3/d时,26%库容为无效库容。研究结果为水驱气藏改建储气库及优化注采运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驱气藏型储气库 储集空间动用率 周期注采 饱和度场 核磁共振
下载PDF
7种木莲属植物抗寒性评价及其生理机制 被引量:10
6
作者 黄一波 汪结明 +3 位作者 李瑞雪 向言词 宋禹 颜玲玉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19-529,共11页
为建立木莲属(Manglietia)植物的抗寒性综合评价体系,对7种木莲属植物扦插苗进行低温胁迫处理,测定叶片的抗寒性关键生理指标,拟合Logistic方程计算低温半致死温度,隶属函数法筛选抗寒性关键指标并综合评价。结果表明,7种木莲属植物的... 为建立木莲属(Manglietia)植物的抗寒性综合评价体系,对7种木莲属植物扦插苗进行低温胁迫处理,测定叶片的抗寒性关键生理指标,拟合Logistic方程计算低温半致死温度,隶属函数法筛选抗寒性关键指标并综合评价。结果表明,7种木莲属植物的低温半致死温度依次为木莲<红花木莲<荷花木莲<巴东木莲<球果木莲<锥花木莲<粗枝木莲,且与相对电导率显著正相关。7种木莲属植物叶片的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及超氧化物酶、过氧化物酶活性均随温度降低呈先升后降的趋势,而可溶性糖和丙二醛含量则不断增加、后趋于平稳。聚类分析结果表明7种木莲可分为3类,木莲和红花木莲抗寒性较强;荷花木莲、巴东木莲和球果木莲抗寒性中等;粗枝木莲和锥花木莲抗寒性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莲属 低温胁迫 生理响应 抗寒性
下载PDF
不同类型复杂地下储气库建库难点与攻关方向 被引量:8
7
作者 丁国生 王云 +7 位作者 完颜祺琪 王皆明 胥洪成 李康 夏焱 李丽锋 曾德军 刘主宸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4-23,共10页
地下储气库(以下简称储气库)在保障天然气安全供应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推进中国储气库业务高质量发展,有效应对天然气安全保供压力,总结了国外储气库建设与运行关键技术现状,梳理了国内储气库建设历程和形成的特色理论技术... 地下储气库(以下简称储气库)在保障天然气安全供应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推进中国储气库业务高质量发展,有效应对天然气安全保供压力,总结了国外储气库建设与运行关键技术现状,梳理了国内储气库建设历程和形成的特色理论技术,分析了我国储气库领域面临的突出挑战,提出了未来储气库发展与攻关方向。研究结果表明:①国外储气库建库与运行技术成熟、装备配套、标准完善,建成了气藏型、油藏型、盐穴型、水层型等多类型储气库;②中国在库容设计、井筒质量控制、大排量注采设计、地面处理工艺与装备、风险识别监测以及盐穴造腔等方面形成了特色技术;③中国储气库在“扩容、达产”及提高库容利用效率、高含水油藏与低渗透气藏和复杂连通老腔等新类型储气库建库技术等系列领域面临挑战;④亟需破解5大科学问题,即超压背景下储气地质体密封性弱化动力学机制、高含水油藏建库储气空间扩展与注排控制理论、盐穴储气库强制对流溶蚀—扩散流固耦合机理、大尺寸井井壁失稳力学—化学耦合机理、长周期注采储气库完整性失效机理与灾害演化机理;⑤亟需解决6大技术问题,即提高库容动用率、新类型储气库建库、提高单井产能和老井处置、地面处理关键装备、风险管控以及数字化智能化等技术。结论认为,中国在常规气藏选址评价、建库技术方面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十四五”期间中国储气库库址资源向劣质化、复杂化、多样化转变,亟需建立不同类型储气库建库与运行体系,实现关键设备国产化,推动中国储气库数字化转型,打造储气库原创技术策源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储气库 建库 挑战 提压运行 特色技术 运行体系 数字化 国产化 发展方向
下载PDF
高灵敏度X射线荧光光谱仪对汽油中硅含量的快速测定 被引量:9
8
作者 章然 吴梅 +1 位作者 王杰明 刘明星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89-93,共5页
建立利用高灵敏度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快速测定轻质燃油中硅含量的方法,并进行准确性和重复性考察。结果表明:该测定方法在硅质量分数为0~100μg/g范围内的定量标准曲线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大于0.9999;方法检出限为1μg/g,样品回... 建立利用高灵敏度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快速测定轻质燃油中硅含量的方法,并进行准确性和重复性考察。结果表明:该测定方法在硅质量分数为0~100μg/g范围内的定量标准曲线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大于0.9999;方法检出限为1μg/g,样品回收率为95.7%~103.0%,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79%,可用于汽油中硅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色散 X射线荧光光谱 汽油
下载PDF
复杂气藏型储气库先导试验方案设计方法 被引量:7
9
作者 胥洪成 朱卫平 +6 位作者 李彬 李国韬 郑得文 王皆明 宋丽娜 赵凯 裴根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4-129,共6页
国内现役地下储气库(以下简称储气库)的工作气量和调峰能力等关键参数达标率偏低,究其原因有可能是未及时开展先导试验对关键参数进行现场验证与核实,对储气库高强度快速往复注采所引起的关键特性认识不清,从而降低了方案指标的可靠性... 国内现役地下储气库(以下简称储气库)的工作气量和调峰能力等关键参数达标率偏低,究其原因有可能是未及时开展先导试验对关键参数进行现场验证与核实,对储气库高强度快速往复注采所引起的关键特性认识不清,从而降低了方案指标的可靠性。为此,参照气藏开发先导试验定义,涵盖试验依据、试验目的、实施节点、试验内容等,首次建立了复杂气藏改建储气库先导试验方案设计方法。研究结果表明:①先导试验的核心要求是“科学性、安全性、经济性”;②先导试验的主要内容包括圈闭密封性验证、有效建库空间定量评价、短期高速注采气能力核实、老井封堵工艺适应性评价和低压储层建井工艺适应性验证等5项;③先导试验方案包括优选试验井、部署现场试验和配套专题研究;④现场测试涵盖产能、连通性、边界和气液界面变化;⑤配套专题研究包括地质特征、注采机理、注采效果和钻采工艺。结论认为,该方法已成功应用于中国石油吐哈油田公司和中国石油吉林油田公司,指导了储气库先导试验方案设计和现场实施,为可研方案关键指标设计提供了新的认识和科学依据,有助于提升我国复杂气藏型储气库的设计水平和建库指标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藏型地下储气库 先导试验 方案设计 高速注采 压力恢复 压力降落 低压储层 老井封堵
下载PDF
水侵气藏型储气库气水微观渗流规律 被引量:7
10
作者 石磊 王皆明 +1 位作者 朱华银 段宇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20年第1期58-63,共6页
与常规油气田多相流体渗流特征实验研究不同,水侵气藏型储气库主要是解决多次注采循环条件下的气水渗流机理,在实验目的和实验设计等方面都有其特殊性、复杂性。通过水侵气藏型储气库物理模拟实验的自主设计和研发,主要形成2个方面的物... 与常规油气田多相流体渗流特征实验研究不同,水侵气藏型储气库主要是解决多次注采循环条件下的气水渗流机理,在实验目的和实验设计等方面都有其特殊性、复杂性。通过水侵气藏型储气库物理模拟实验的自主设计和研发,主要形成2个方面的物理模拟评价技术,包括分区带气水吸吮-排驱稳态相渗特征评价技术、多次注采循环岩心微观核磁共振可动流体评价技术,从微观角度解决了流体渗流与空间动用评价的实验技术难题。将该技术方法应用于典型水侵气藏储气库HT,研究结果表明:①水侵气藏型储气库高速注采气运行过程中,储气空间出现气水过渡带、气驱水纯气带、建库前纯气带3个区带。②在储层发育、反复水侵、高速大压差注采等多因素影响下,各区带出现微观孔隙空间渗流及动用差异。此套技术为了我国水侵气藏型储气库的建设和运行机理评价提供了有效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侵气藏 储气库 微观渗流 气水相渗 可动流体 核磁共振
下载PDF
陕西省钨钼多金属矿床时空分布规律及找矿方向 被引量:5
11
作者 段湘益 董王仓 +4 位作者 黄凡 王海元 王文青 王洁明 蒙利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21-142,共22页
陕西省横跨华北陆块、秦岭—大别造山带和扬子陆块三大主要构造单元,钨钼矿产于陕西南部的秦岭造山带中,其构造位置独特,成矿条件优越,钼矿资源丰富,钨矿资源找矿潜力大。通过对陕西省钨钼多金属矿床时空分布规律及找矿方向进行研究,结... 陕西省横跨华北陆块、秦岭—大别造山带和扬子陆块三大主要构造单元,钨钼矿产于陕西南部的秦岭造山带中,其构造位置独特,成矿条件优越,钼矿资源丰富,钨矿资源找矿潜力大。通过对陕西省钨钼多金属矿床时空分布规律及找矿方向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钨钼矿床(点)的形成与分布严格受印支—燕山期陆内构造岩浆岩带控制,印支期近EW向与燕山期NNE—近SN向两组构造组成的"格子状"交汇部位,即为最有利的钨钼成矿区域,中酸性大岩体(基)旁侧的小岩体(岩脉群)是控制钨钼矿形成与分布的重要条件,具有"小岩体成(大)矿"特点。钼矿床类型以斑岩型、岩浆热液脉型和接触交代型为主,钨矿床类型以岩浆热液脉型和接触交代型为主。钼矿成矿时代主要集中在印支—燕山期及燕山期,而钨矿主要集中在燕山期与喜马拉雅期。在秦岭造山带内,沿NE向中生代构造—岩浆岩带形成了金堆城—黄龙铺、蟒岭西部和镇安西部—宁陕旬阳坝等3个重要的钨钼矿集区,进一步划分出了蓝田—八里坡钼矿、蟒岭西部钼矿、杨斜钨矿、蔡家庄—杨木沟钨钼矿、大菜子沟—大西沟钨钼矿等5个找矿远景区。建议灵活运用"小岩体成(大)矿"理论,并充分借鉴南岭地区先进、成熟的"上脉下体、上钨下钼"、"五层楼"或"五层楼+地下室"找矿模式,在矿集区及周边的找矿远景区开展新一轮的钨钼找矿工作,有望取得重大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钨钼矿床 矿床类型 时空分布 分布规律 找矿方向
下载PDF
基于GIS平台下的上海市城市公园可达性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黄一波 汪结明 李瑞雪 《湖南生态科学学报》 CAS 2021年第1期1-8,共8页
【目的】进一步提高城市公园服务效率和人口承载力。【方法】通过大数据挖掘出上海市166个星级公园进而运用缓冲分析法进行可达性分析。【结果】(1)公园可达性整体分析发现,步行10 min、20 min、30 min公园可达性面积分别为146.94 km^(2... 【目的】进一步提高城市公园服务效率和人口承载力。【方法】通过大数据挖掘出上海市166个星级公园进而运用缓冲分析法进行可达性分析。【结果】(1)公园可达性整体分析发现,步行10 min、20 min、30 min公园可达性面积分别为146.94 km^(2)、429.79 km^(2)、697.23 km^(2),分别占上海市居住区面积的6.61%、19.35%、31.38%;自行车骑行5 min、10 min、15 min公园可达性面积分别为349.22 km^(2)、780.14 km^(2)、1175.78 km^(2),分别占上海市居住区面积的15.72%、35.12%、52.93%,整体可达性不高。(2)公园可达性区间均衡研究发现,16个区之间差异较大,各时段步行和自行车骑行的可达性黄浦区均最高,崇明区均最差;30 min步行可达性高于90%的有黄浦、长宁、静安、普陀、虹口、徐汇六个中心城区,低于10%的有奉贤、崇明、青浦、金山、嘉定五个郊区,15 min自行车可达性高于90%的有黄浦、长宁、静安、普陀、虹口、徐汇、杨浦七个中心城区;自行车骑行可达性低于10%的有奉贤、崇明、青浦三个郊区。(3)公园服务人口和人口承载力分析发现:步行和自行车服务人口比和人口承载力比高于90%的有长宁区、徐汇区二个中心区,低于20%的有崇明区、金山区、青浦区三个郊区。【结论】通过可达性分析上海城市星级公园规划布局未达到理想状态,公园服务便捷功能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可达性 缓冲区分析法 城市公园 人口承载力
下载PDF
高孔砂岩断层内部微观结构及渗透性变化规律物理模拟 被引量:5
13
作者 姜明明 付晓飞 +7 位作者 石磊 李坚达 王皆明 靳叶军 朱华银 王海学 杜睿山 孟令东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805-1818,共14页
在油气勘探过程中,对于小位移断层分隔油水封闭能力的控制因素研究尚浅,野外也难以获得不同变形过程的断层带结构及其渗透性变化规律.因此,以高孔隙度纯净砂岩人造岩心为研究对象,采用自主研发的“高压-低速环形剪切装置”开展实验,实... 在油气勘探过程中,对于小位移断层分隔油水封闭能力的控制因素研究尚浅,野外也难以获得不同变形过程的断层带结构及其渗透性变化规律.因此,以高孔隙度纯净砂岩人造岩心为研究对象,采用自主研发的“高压-低速环形剪切装置”开展实验,实验后样品取心分别进行覆压孔渗测试、纳米CT扫描、铸体薄片分析等分析测试.以有效正应力和断层位移为实验变量开展了多组环剪实验,其研究结果表明:宏观上断层面上可观察到明显擦痕与粉末状碎裂岩,微观上确定了断层带内碎裂作用导致的颗粒粒度降低与颗粒的定向排列是孔渗降低的主要原因,断层带渗透率小于10 mD,较母岩降低2~3个数量级.随着断层有效正应力或断层滑动位移增加,断层带碎裂程度增大且粒径和孔径减小,断层带厚度增大,孔隙度和渗透率逐渐减小.这一结果可为小位移断层侧向封闭能力与油气勘探领域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孔隙砂岩 环形剪切 变形机制 碎裂作用 断层带结构 渗透性 油气地质
原文传递
基于建筑符号学理论的湘西民居建筑符号构成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黄锦辉 汪结明 李瑞雪 《湖南包装》 2024年第2期75-78,共4页
从古至今,传统民居作为体现地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章从建筑符号学视角对湘西传统民居建筑符号、特点进行研究。首先从传统习俗、图形纹样等对地域符号的形成作出分析,从图像符号、指示符号、象征符号3个... 从古至今,传统民居作为体现地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章从建筑符号学视角对湘西传统民居建筑符号、特点进行研究。首先从传统习俗、图形纹样等对地域符号的形成作出分析,从图像符号、指示符号、象征符号3个角度对湘西民居建筑符号的构成进行分析,总结出湘西民居建筑符号的类型、特征、优点以及内在含义。通过对湘西民居建筑符号的构成研究提出湘西民居建筑符号更好地与现代社会和科学技术相融合并且进行创新构思、文化传承等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西传统民居 建筑符号 图像符号 指示符号 象征符号
下载PDF
气藏型储气库井注采动态不稳定流分析方法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皆明 李春 +4 位作者 孙军昌 唐立根 钟荣 刘先山 郑少婧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56-165,共10页
针对现有不稳定流分析方法的局限性,结合强非均质气藏型储气库注采运行特点,建立了考虑储气库多周期注采历史动态等复杂因素的动态不稳定流分析方法,并绘制了相关理论图版。提出了适合储气库井交变工况的“三点两段”式注采动态不稳定... 针对现有不稳定流分析方法的局限性,结合强非均质气藏型储气库注采运行特点,建立了考虑储气库多周期注采历史动态等复杂因素的动态不稳定流分析方法,并绘制了相关理论图版。提出了适合储气库井交变工况的“三点两段”式注采动态不稳定流分析新模式,“三点”指循环注采的3个时间点,即建库注气起始点、注采分析段起始点和结束点,“两段”指历史流动段和注采分析段。研究发现:储气库井注采过程中无因次拟压力和无因次拟压力积分曲线前期下掉;无因次拟压力积分导数曲线中间过渡区存在采气期曲线上凸、注气期曲线下凹的现象,不同流动历史下的曲线具有非典型性。新方法实现了储气库注采动态不稳定流分析,呼图壁储气库典型井的实际应用表明,新方法压力历史拟合精度高,解释参数关联性强,应用结果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藏型储气库 注采动态 交变工况 不稳定流分析 理论图版
下载PDF
渣油中铁的形态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杰明 徐茜 邢丹静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9-82,共4页
建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测定渣油中不同形态铁含量的分析方法;采用三氯化铁、环烷酸铁、2-乙基己酸铁、四苯基卟啉氯化铁作为模型化合物,考察萃取方法的可行性及优化萃取条件。结果表明:纯水对三氯化铁的萃取率可达... 建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测定渣油中不同形态铁含量的分析方法;采用三氯化铁、环烷酸铁、2-乙基己酸铁、四苯基卟啉氯化铁作为模型化合物,考察萃取方法的可行性及优化萃取条件。结果表明:纯水对三氯化铁的萃取率可达到100%;采用稀酸作为萃取剂进行萃取后,可将渣油中的铁分为酸提出铁、油中残留铁及其它铁,其中酸提出铁包含水溶性铁、绝大部分石油酸铁以及少量的卟啉铁类化合物;质量分数为5%的盐酸溶液对石油酸铁的萃取效果最好,对环烷酸铁和2-乙基己酸铁的萃取率分别为100.5%和93.2%;适宜的萃取时间为3h。采用所建方法分析实际渣油加氢原料和产物中铁的组成分布,发现其它铁在加氢后大部分消失了,说明这部分铁极易通过加氢反应脱除;而油中残留铁的脱除率远低于总铁脱除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酸 卟啉 渣油 ICPOES
下载PDF
矿山废弃地的参数化设计模式在教学中的应用实践——以“园林规划设计”课程为例 被引量:4
17
作者 汪结明 彭文罡 +3 位作者 李瑞雪 邵一乐 王晨阳 刘炳攸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9年第6期118-122,共5页
针对园林与风景园林传统教学实践过程中在存在的突出问题,利用团队研究建立的矿山废弃地的参数化设计模式,应用于风景园林设计教学实践中。阐述了矿山废弃地的参数化设计模式的基本内容。分别从有利于场地基础数据获得和场地分析、有助... 针对园林与风景园林传统教学实践过程中在存在的突出问题,利用团队研究建立的矿山废弃地的参数化设计模式,应用于风景园林设计教学实践中。阐述了矿山废弃地的参数化设计模式的基本内容。分别从有利于场地基础数据获得和场地分析、有助于高效的环节因子分析平台的建设、增强方案验证和比较的效率、提高学生的设计兴趣,发挥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增加课程设计实践教学的开放性等6个方面分析了参数化设计模式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废弃地 参数化设计 修复模式 教学应用
下载PDF
中医药院校大型仪器设备用于实验教学的探索 被引量:4
18
作者 杜莹 贾连群 +5 位作者 宋囡 王莹 吕美君 曹媛 王洁明 冷雪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年第14期17-19,共3页
大型仪器设备在中医院校的普及率越来越高,并逐步被应用到实验教学环节。本文列举了大型仪器在中医药院校实践教学中的一些举措,总结出大型仪器用于实践教学的同时,显著提升了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提高了大型仪器的使用率。更重要的是... 大型仪器设备在中医院校的普及率越来越高,并逐步被应用到实验教学环节。本文列举了大型仪器在中医药院校实践教学中的一些举措,总结出大型仪器用于实践教学的同时,显著提升了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提高了大型仪器的使用率。更重要的是使科研与教学有机融合,完善了中医药本科人才培养方式与创新教育模式,提高了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仪器 实验教学 科教结合 中医药院校
下载PDF
基于诱导行车视线与防眩功能的高速公路中央分车带植物种植间距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樊亚珍 王良桂 +4 位作者 汪结明 向言词 彭文罡 王晨阳 刘炳攸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81-187,共7页
【目的】研究既满足行车视线诱导又满足防眩要求的中央分车带植物合理种植间距,以进一步提高高速公路行车安全。【方法】通过驾驶员视觉特性分析,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构建基于诱导行车视线的直线路段和曲线路段植... 【目的】研究既满足行车视线诱导又满足防眩要求的中央分车带植物合理种植间距,以进一步提高高速公路行车安全。【方法】通过驾驶员视觉特性分析,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构建基于诱导行车视线的直线路段和曲线路段植物种植间距模型,计算不同速度下植物诱导视线的种植间距;以几何关系及《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DB 33/T 704-2013)构建公式,计算出基于防眩功能的植物间距,并与诱导视线的植物间距进行对比,得出高速公路中央分车带植物合理种植间距。【结果】基于植物诱导行车视线的直线路段,车速分别为60、80、100、120 km/h时,使驾驶员形成连续景观感受的植物种植间距分别为3.33、4.44、5.56、6.67 m;曲线路段车速分别为60、80、100、110 km/h时,中央分车带植物最佳视线诱导种植间距分别为3.33、4.44、5.56、6.11 m。基于防眩要求的直线路段植物种植间距为2.45~17.14 m,曲线路段为2.29~16.00 m。【结论】高速公路直线路段车速分别为60、80、100、120 km/h时,既满足行车视线诱导又满足防眩要求的中央分车带植物合理的种植间距分别为2.45~3.33、2.45~4.44、2.45~5.56、2.45~6.67 m;高速公路曲线路段车速分别为60、80、100、110 km/h时,中央分车带植物合理种植间距分别为2.29~3.33、2.29~4.44、2.29~5.56、2.29~6.11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 中央分车带 植物种植间距 视线诱导 防眩
原文传递
大长度高压直流电缆中电荷的产生、测量及释放研究综述
20
作者 王洁铭 刘巧珏 +2 位作者 崔智桐 蔡致坤 胡武生 《四川电力技术》 2024年第1期50-58,共9页
碳减排作为能源转型的核心驱动力之一,能够有效促进清洁能源发展,缓解全球温室效应。在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的背景之下,用于长距离、跨地区输电的大长度直流电缆在电力互联网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同时,直流电缆工作时间较长,维护工作较为困... 碳减排作为能源转型的核心驱动力之一,能够有效促进清洁能源发展,缓解全球温室效应。在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的背景之下,用于长距离、跨地区输电的大长度直流电缆在电力互联网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同时,直流电缆工作时间较长,维护工作较为困难,而电缆中又不可避免会出现电荷积累问题,其中的残余电荷将威胁电缆的安全运行,降低电缆的使用寿命,甚至可能造成电缆故障。因此,有必要对大长度直流电缆的电荷问题开展相关研究。从直流电缆中电荷的产生、测量和释放3个方面进行概述,总结了近年来相关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对未来热门研究方向给出参考。所做研究对大长度直流电缆的在线监测和寿命评估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电缆 老化 空间电荷 表面电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