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杏鲍菇转轮除湿热泵干燥系统结构设计及工艺参数优化 被引量:18
1
作者 王教领 宋卫东 +4 位作者 金诚谦 丁天航 王明友 吴今姬 刘自畅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73-280,共8页
为了实现农产品低湿节能干燥,分析了典型转轮除湿干燥模式,基于能耗高、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开展转轮热泵联合除湿干燥系统优化设计与试验研究,研制出转轮除湿热泵干燥机。为了检验并提高转轮除湿热泵干燥机的作业性能,该文以杏鲍菇为研... 为了实现农产品低湿节能干燥,分析了典型转轮除湿干燥模式,基于能耗高、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开展转轮热泵联合除湿干燥系统优化设计与试验研究,研制出转轮除湿热泵干燥机。为了检验并提高转轮除湿热泵干燥机的作业性能,该文以杏鲍菇为研究对象,以降低杏鲍菇色差、除湿能耗比,提高复水性为目标,运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理论,对再生温度、干燥温度、转换点相对湿度影响其干燥品质与能耗的因素开展响应面试验。通过数据分析,建立了响应面模型,结合四维渲染图分析了上述3个考察指标受3个试验因素取值变化的影响机制,同时对各影响因素进行了综合优化与试验验证。结果表明,3个模型的R2均大于0.98,试验因素对干燥品质及能耗有较大影响,当再生温度87℃,干燥温度50℃,转换点相对湿度45%时,杏鲍菇复水比4.028,色差22.89,除湿能耗比(specific power consumption,SPC)2 633 k J/kg,与预测绝对值误差均低于6个百分点。该研究为转轮除湿热泵干燥设备的设计及干燥工艺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 农产品 品质控制 转轮除湿 热泵 杏鲍菇
下载PDF
我国香菇干燥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2
作者 王教领 宋卫东 +3 位作者 任彩红 吴今姬 王明友 丁天航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76-83,共8页
香菇干燥技术是其保藏与出口创汇的重要手段,干燥方法及工艺的不同对香菇干燥品质与能耗有显著影响。目前我国香菇机械化干燥缺乏标准,对绿色、节能及高效烘干设备需求强烈。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分析了国内香菇干燥技术的研究进展,围绕香... 香菇干燥技术是其保藏与出口创汇的重要手段,干燥方法及工艺的不同对香菇干燥品质与能耗有显著影响。目前我国香菇机械化干燥缺乏标准,对绿色、节能及高效烘干设备需求强烈。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分析了国内香菇干燥技术的研究进展,围绕香菇真空、冷冻、微波、红外、超声波、热泵及联合干燥等方法进行对比分析,阐明其干燥机理及应用场合,并总结认为目前香菇干燥专用设备不足、操作工艺不准、装备生产标准缺失等问题突出,需进一步优化干燥工艺、加强联合干燥研究、强化标准制定和培养龙头企业等。本文旨在为后续的香菇干燥技术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 干燥技术 干燥设备 干燥工艺
下载PDF
果蔬菌采摘机械研究综述 被引量:12
3
作者 高文硕 宋卫东 +2 位作者 王教领 王明友 吴今姬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9-15,共7页
果蔬菌是我国农业生产中的重要部分,其机械化采摘在节约劳动力成本,增加经济效益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文献综述与经验总结相结合的方法,主要研究近几年果蔬菌机械化采摘的研究意义和国内外研究情况,主要针对目前国内外研究的采摘机... 果蔬菌是我国农业生产中的重要部分,其机械化采摘在节约劳动力成本,增加经济效益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文献综述与经验总结相结合的方法,主要研究近几年果蔬菌机械化采摘的研究意义和国内外研究情况,主要针对目前国内外研究的采摘机械,进行采摘效率、目标识别与路径规划、成功率等方面的介绍,分析比较我国在农业采摘机械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总结出果蔬菌采摘机械在整机设计、目标识别、路径规划和采摘成功率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果蔬菌采摘机械需要更加智能化、自动化的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蔬菌采摘 采摘机械 采摘机器人 目标识别
下载PDF
我国黑木耳生产技术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王明友 宋卫东 +3 位作者 王帅洋 周德欢 王教领 丁天航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99-103,共5页
随着黑木耳栽培规模的不断扩大,生产中原材料价格上涨、用工量大、轻简化设备缺乏等难题在全国产区内都不同程度存在。因此,针对我国黑木耳产业生产现状,从黑木耳产业栽培模式、产地分布及技术装备等方面,对我国黑木耳产业发展中的生产... 随着黑木耳栽培规模的不断扩大,生产中原材料价格上涨、用工量大、轻简化设备缺乏等难题在全国产区内都不同程度存在。因此,针对我国黑木耳产业生产现状,从黑木耳产业栽培模式、产地分布及技术装备等方面,对我国黑木耳产业发展中的生产技术进行全面综合性分析,指出我国黑木耳产业存在专业化生产不明确、机械化、设施化装备应用不高等问题;提出随着我国黑木耳产业规模的扩大与劳动力就业途径的快速转移,我国黑木耳生产应大力推广轻简化的高效栽培技术、建设标准化的配套设施与研发专业化的生产装备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木耳 生产技术 轻简化 栽培模式
下载PDF
转轮除湿干燥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8
5
作者 王教领 宋卫东 +3 位作者 金诚谦 丁天航 王明友 吴今姬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0-119,共10页
转轮除湿干燥技术可以显著缩短产品干燥时间,实现低温快速干燥,但当前转轮除湿存在干燥能耗大,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从除湿能量循环利用、吸附材料组合、数学模型建立、再生能源利用与模式分析、系统配置优化、干燥工艺探究及试验测试和... 转轮除湿干燥技术可以显著缩短产品干燥时间,实现低温快速干燥,但当前转轮除湿存在干燥能耗大,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从除湿能量循环利用、吸附材料组合、数学模型建立、再生能源利用与模式分析、系统配置优化、干燥工艺探究及试验测试和操作优化等角度简述国内外转轮除湿干燥技术研究进展。分析表明:目前转轮除湿干燥缺乏对除湿能耗综合分析与结构优化的深入研究。未来转轮除湿技术在产品干燥中应继续着力降低干燥能耗,通过建立适宜工况的干燥介质循环;探索新型再生技术;研发筛选新型复合除湿剂;完善除湿模型实现热质的高效传递与精准模拟等手段进一步降低干燥能耗,为农产品的快速节能干燥技术装备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轮除湿 农产品干燥 除湿能耗 再生工艺 干燥模型
下载PDF
菌袋装料窝口插棒一体机的设计与实验 被引量:8
6
作者 王明友 宋卫东 +4 位作者 周德欢 丁天航 王教领 吴今姬 周帆 《食用菌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64-171,共8页
针对我国食用菌传统袋栽模式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设备工序单一、集成度差、效率低等问题,研究设计一种人工套袋后的菌袋自动装料窝口插棒一体机,并对一体机中的装料、窝口、插棒等装置进行分析设计。通过黑木耳菌棒制作实验表明:菌袋自动... 针对我国食用菌传统袋栽模式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设备工序单一、集成度差、效率低等问题,研究设计一种人工套袋后的菌袋自动装料窝口插棒一体机,并对一体机中的装料、窝口、插棒等装置进行分析设计。通过黑木耳菌棒制作实验表明:菌袋自动装料窝口插棒一体机结构设计合理,关键工序部件衔接流畅,性能稳定,生产率为每小时721袋,较现有的单机设备分步作业,生产效率提升60%以上;装料后的菌袋平均容重为761.90 kg·m^-3,菌袋质量变异系数为0.83%,表明菌袋内料重的稳定性好;插棒深度的变异系数为2.17%,其均匀性在正常范围(2%~3%)之内,可满足菇农对菌棒制作设备一体机生产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菌 装料 窝口 插棒 设计
下载PDF
植物乳杆菌和肠膜明串珠菌混合发酵泡萝卜的工艺优化 被引量:7
7
作者 汪姣玲 李加兴 岳元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72-182,共11页
利用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LP)和肠膜明串珠菌(Leuconostoc mesenteroides,LM)混合发酵改善泡萝卜品质。以发酵过程中泡萝卜的亚硝酸盐含量、pH、总酸含量、总糖含量、质构特性和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研究菌种配比、接种... 利用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LP)和肠膜明串珠菌(Leuconostoc mesenteroides,LM)混合发酵改善泡萝卜品质。以发酵过程中泡萝卜的亚硝酸盐含量、pH、总酸含量、总糖含量、质构特性和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研究菌种配比、接种量、食盐种类和添加量、氯化钙及蔗糖添加量对泡渍萝卜品质的影响,并利用电子舌进行滋味对比分析。通过响应面试验,确定泡渍萝卜的最佳工艺为:植物乳杆菌和肠膜明串珠菌配比为1.6:1,接种量5.7%、低钠盐添加量4.5%、氯化钙添加量0.3%、蔗糖添加量2%。在此条件下发酵6 d,与自然发酵组相比,接种萝卜的总酸含量、脆度及感官评分显著增加,分别为0.59 g/100 g、108.8 N和38.9分,且亚硝酸盐含量低,为0.41 mg/kg。电子舌测定结果表明,混合发酵可有效降低泡萝卜的苦味回味,增强酸味、甜味和鲜味。综上,本研究表明混合发酵有利于提升泡渍萝卜的质地、风味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泡萝卜 接种发酵 响应面法 电子舌
下载PDF
术前调强放疗联合同步替吉奥化疗对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汤忠明 郭恒照 +2 位作者 黄乃信 汪娇玲 易正生 《临床医学工程》 2018年第4期491-492,共2页
目的观察术前调强放疗联合同步替吉奥化疗对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5月至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50例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25)与观察组(n=25)。对照组进行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进行术前调强放疗... 目的观察术前调强放疗联合同步替吉奥化疗对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5月至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50例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25)与观察组(n=25)。对照组进行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进行术前调强放疗联合同步替吉奥化疗后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保肛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近期总有效率为88.0%,保肛率为88.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8.0%、4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术前调强放疗联合同步替吉奥化疗应用于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近期效果显著,患者保肛率提高,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强放疗 替吉奥化疗 直肠癌 疗效
下载PDF
转轮除湿干燥系统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6
9
作者 王教领 金诚谦 +3 位作者 宋卫东 丁天航 王明友 吴今姬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374-384,共11页
为了实现农产品优质节能干燥,针对转轮除湿再生能耗高等问题,进行了转轮除湿系统优化设计,设计了中低温可切换一体干燥机,构建分级冷凝再生模式,进行分级再生与香菇除湿干燥试验分析,研究优化干燥工艺,确定整机除湿能耗等作业参数。为... 为了实现农产品优质节能干燥,针对转轮除湿再生能耗高等问题,进行了转轮除湿系统优化设计,设计了中低温可切换一体干燥机,构建分级冷凝再生模式,进行分级再生与香菇除湿干燥试验分析,研究优化干燥工艺,确定整机除湿能耗等作业参数。为了检验并提高分级冷凝作业性能,以再生加热温度、再生冷凝热量及干燥冷凝热量为指标,运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理论,对蒸发进风温度、再生进风温度、风阀开度3个影响分级再生性能的因素进行响应面试验。通过数据分析,建立了分级冷凝再生模型,结合等值线图分析了上述3个试验因素对指标的影响规律,同时对各影响因素进行了综合优化与试验验证。结果表明,3个回归模型均高度显著,RSq均大于99%,模型可靠性高;在室温条件下,提高蒸发温度与再生进风温度有利于提升分级冷凝再生效果;与纯电加热再生相比,分级冷凝再生可降低能耗29.6%。香菇转轮除湿干燥试验表明,在相同干燥温度下,采用转轮除湿干燥比热泵干燥后的香菇品相好,干燥速率提升2倍以上,能耗高5.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 转轮除湿 香菇 热泵 节能再生 分级冷凝
下载PDF
基于温度-水分-色泽耦合的青花椒变温干燥工艺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武逸凡 杨明金 +5 位作者 李瑞 陈子文 张凯 李守太 王教领 杨玲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201-208,共8页
为降低青花椒干燥过程的褐变,缩短干燥时间,提高干燥质量,该文提出基于温度-水分-色泽(temperature-moisture-color,TMC)耦合的青花椒变温干燥工艺。通过温度、初始含水率、风速单因素试验获得青花椒在不同含水率水平下的色泽激变温度曲... 为降低青花椒干燥过程的褐变,缩短干燥时间,提高干燥质量,该文提出基于温度-水分-色泽(temperature-moisture-color,TMC)耦合的青花椒变温干燥工艺。通过温度、初始含水率、风速单因素试验获得青花椒在不同含水率水平下的色泽激变温度曲线,以初始含水率、温度和铺放量为控制因子,以总色差为评价指标进行Box-Behnken design试验确定最优工艺参数,最终结合色泽激变温度曲线制定TMC变温干燥工艺。结果表明,引起青花椒颜色变化的主要因素为温度及温度与含水率的耦合因素。在湿基初始含水率58.67%、铺放量30 g的条件下,TMC变温干燥工艺的最优变温步长为7.5℃,其干燥时间为15 h、总色差为16.79、开口率为98.03%。与优化后的恒温干燥相比,时间缩短13.49%、总色差减少11.3%、开口率增加19.59%,干燥品质显著提高。TMC变温干燥工艺可以为青花椒干制生产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工艺优化 色泽激变温度 变温干燥 品质 青花椒
下载PDF
番茄红外加热去皮试验与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自畅 宋卫东 +3 位作者 丁天航 王教领 王明友 吴今姬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9-94,共6页
番茄果皮较薄、硬度低、可加工性差,工厂化生产去皮效率低和去皮损失率高且成本高昂一直是制约番茄深加工发展的瓶颈。为实现低损高效脱皮,本文设计红外脱皮装置,以番茄去皮等级和表面温度为试验指标,运用中心组合Box-Benhnken试验,分... 番茄果皮较薄、硬度低、可加工性差,工厂化生产去皮效率低和去皮损失率高且成本高昂一直是制约番茄深加工发展的瓶颈。为实现低损高效脱皮,本文设计红外脱皮装置,以番茄去皮等级和表面温度为试验指标,运用中心组合Box-Benhnken试验,分析红外管功率、加热管与物料间距、辐射加热时间在不同水平下的脱皮效果。采用Design-Expert数据处理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对去皮等级与表面温度影响显著性从大到小顺序为:单根红外管功率,加热管与物料间距,辐射加热时间。建立番茄去皮的回归数学模型并优化求解一组最优参数组合,最优参数组合为单根红外管功率1.1 kW,加热管与物料间距6.32 cm,辐射加热时间4.78 min。经验证试验在此条件下去皮率达到90.4%,表面温度为119.2℃能够保证番茄品质的同时实现高效去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果皮 红外脱皮 Box-Benhnken 去皮等级 表面温度 去皮率
下载PDF
平菇发酵料装料接种一体机关键装置的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明友 宋卫东 +4 位作者 周德欢 解文强 孙玉利 王教领 丁天航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2-21,共10页
针对当前平菇菌棒生产中的装料、接种单机作业效率低、稳定性差、用工多等难题,该研究结合平菇栽培料诱导灭菌发酵工艺与中心孔接种工艺,设计了一种适应玉米芯颗粒菌种的平菇发酵料装料接种一体机,整机主要由装料装置、窝口装置和接种... 针对当前平菇菌棒生产中的装料、接种单机作业效率低、稳定性差、用工多等难题,该研究结合平菇栽培料诱导灭菌发酵工艺与中心孔接种工艺,设计了一种适应玉米芯颗粒菌种的平菇发酵料装料接种一体机,整机主要由装料装置、窝口装置和接种装置等组成。首先根据菌棒制作中的装料量与接种量要求对整机的关键部件进行设计,确定装料绞龙、窝口槽型凸轮和接种凸轮等零部件的结构参数,然后以绞龙转速、绞龙直径和绞龙螺距为影响因素,装料生产率和装料密度为响应指标,通过响应曲面方法分析各因素交互作用影响,对回归模型进行多目标优化,得出平菇发酵料装料接种一体机装料质量的最优组合为:绞龙转速191.94 r/min,绞龙直径133.22 mm,绞龙螺距100.00 mm,此时,装料生产率723袋/h,装料密度537.27 kg/m^(3)。对优化参数进行生产验证,测得生产率为726袋/h,装料密度为536.25 kg/m^(3),与优化值相对误差分别为0.42%和0.19%。同时,测得接种电机转速在120 r/min时的接种量为132.33 g,接种变异系数为1.19%,满足发酵料中心孔菌种量不少于装料量5%的生产要求,接种装置的平均接种深度为242.5 mm,接种深度的变异系数为1.05%。与单机菌棒制作设备相比,平菇发酵料装料接种一体机生产率提高3倍,时间缩短2.4倍,人数减少4人,节省2道作业工序,满足北方地区平菇发酵料机械化生产对装备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 试验 平菇 装料 接种
下载PDF
人工神经网络在果蔬干燥领域应用进展
13
作者 樊宇航 宋卫东 +3 位作者 王教领 王明友 丁天航 周德欢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2-119,147,共9页
果蔬干燥是农产品加工中的重要环节,构建精确的干燥动力学模型成为干燥领域的重点方向。综述人工神经网络在果蔬干燥过程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做出展望。针对神经网络在干燥过程中的各种场景分类为四个部分:含水率预测、品质... 果蔬干燥是农产品加工中的重要环节,构建精确的干燥动力学模型成为干燥领域的重点方向。综述人工神经网络在果蔬干燥过程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做出展望。针对神经网络在干燥过程中的各种场景分类为四个部分:含水率预测、品质检测、工艺优化和控制系统方面,总结各部分的应用类型及发展创新;再对比传统干燥模型和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最后介绍混合神经网络的应用场景。发现人工神经网络比传统干燥模型更精确,且混合神经网络结合专家系统、模糊逻辑等理论能够提供准确的预测,作为一种新颖高效的建模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果蔬加工的优化、控制、自动化等领域。其中应用最广泛的就是与遗传算法结合的GA-BP神经网络,BP负责预测、GA负责寻优,在这样的算法中不仅可以精确预测结果还可以优化工艺。这样的模型更适合果蔬干燥且在未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以期这些探讨和分析对果蔬干燥领域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蔬干燥 神经网络 干燥动力学模型 误差反向传播算法 含水率预测
下载PDF
冻融-热泵干燥机的设计与试验优化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教领 宋卫东 +3 位作者 王明友 吴今姬 李峰 丁天航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75-183,共9页
为探究冻融处理对香菇热泵干燥特性的影响,设计了一种冻融-热泵干燥机。依据自制冻融-热泵干燥机的结构特点,在干燥箱内的5个不同位置布置9个干燥床架,并在每个床架上均匀布置若干料盘。根据冷冻与融化速率对香菇物理性质的影响,设计快... 为探究冻融处理对香菇热泵干燥特性的影响,设计了一种冻融-热泵干燥机。依据自制冻融-热泵干燥机的结构特点,在干燥箱内的5个不同位置布置9个干燥床架,并在每个床架上均匀布置若干料盘。根据冷冻与融化速率对香菇物理性质的影响,设计快冻慢融的冻融干燥方法。重点考察新鲜香菇干燥品质的变化情况,主要指标有干基含水率、水分比、复水性、色差、干燥速率、有效水分扩散系数等,并结合4种典型薄层干燥模型,利用水分比进行数据拟合,从而建立干燥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冻融香菇在干燥箱不同位置有效水分扩散系数在1.98×10^-7-2.36×10^-7m^2/s之间,色差、复水性差异性小,干燥后感官性较好,且复水值总体与色差L值呈正比;香菇冻融干燥各位置水分比和干燥速率变化情况基本一致,均匀性好。经过4次冻融处理,每次冻融后干燥速率短时间内有一定提高,随后下降,且随着冻融次数的增加,其对水分迁移速率的影响呈下降趋势,第4次冻融后干燥速率无明显变化,说明随着香菇含水率的下降,冻融处理对水分的剥离能力逐渐减弱。在20h进入单纯热泵干燥阶段,在30h基本达到平衡含水率,单纯热泵干燥过程存在加速与降速阶段,无明显恒速干燥阶段。冻融香菇在不同干燥条件下的干燥过程均满足HendersonandPabis方程,其中待定系数a,b,c,k,g,h与层架之间呈5次方关系,相关系数R2为0.998。本文为冻融-热泵干燥机的设计及香菇冻融干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融 热泵 干燥 香菇
下载PDF
香菇双螺杆挤压膨化机的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明友 宋卫东 +3 位作者 丁天航 王教领 周德欢 吴今姬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93-301,共9页
针对现有双螺杆挤压膨化设备生产香菇膨化产品时存在物料堵塞、预熟度低、作业参数缺失等问题而导致生产的产品膨化率低、吸水性差、硬度高等缺陷,该研究设计了一种香菇双螺杆挤压膨化设备,并对设备中的关键部件喂料搅拌防堵装置、预熟... 针对现有双螺杆挤压膨化设备生产香菇膨化产品时存在物料堵塞、预熟度低、作业参数缺失等问题而导致生产的产品膨化率低、吸水性差、硬度高等缺陷,该研究设计了一种香菇双螺杆挤压膨化设备,并对设备中的关键部件喂料搅拌防堵装置、预熟调质装置与双螺杆结构参数进行了设计与确定。同时,为探究设备中的作业参数对产品膨化性能的影响,研究了设备的螺杆转速、膨化温度、物料含水率对产品的膨化率、硬度、脆度、吸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膨化率的显著性顺序依次为螺杆转速、物料含水率、膨化温度;影响硬度的显著性顺序依次为螺杆转速、膨化温度、物料含水率;影响脆度的显著性顺序依次为膨化温度、物料含水率、螺杆转速;影响吸水性的显著性顺序依次为膨化温度、物料含水率、螺杆转速。其次,结合各因素交互作用的影响规律与目标优化结果,得出设备的最佳作业参数为:螺杆转速167.23r/min,膨化温度151.68℃,物料含水率16.83%,此时,产品的膨化率、硬度、脆度、吸水性分别为4.04%、18.61N、-8.46mm/cm^2、313.86%。将优化后的参数值在设备中进行了生产性应用,得到生产值与优化值的误差均小于4%,最大生产率为165 kg/h。与扬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实验室内的现有设备相比,在提高物料送料的连续性与调质熟化度的基础上,膨化率提高了25.00%,硬度降低了48.21%、脆度提升了40.55%、吸水性提高了62.35%。因此,该机的设计可为香菇膨化产品的开发提供了一种较为成熟的技术装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 加工 膨化机 香菇 挤压 设计
下载PDF
β-石竹烯通过上调PPARγ/PGC-1α/UCP1通路促进肥胖小鼠白色脂肪棕色化作用
16
作者 蒋皓冉 唐晓飞 +4 位作者 吴界霖 王姣玲 黄诚宇 祝曙光 臧林泉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91-1598,共8页
目的探究β-石竹烯(BCP)对肥胖小鼠白色脂肪棕色化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雄性昆明小鼠高脂饮食辅以丙硫氧嘧啶生理盐水溶液[14.4 mg/(kg·d)]腹腔注射建立肥胖小鼠模型。肥胖模型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Model组)和BCP给药组(BCP-50组),... 目的探究β-石竹烯(BCP)对肥胖小鼠白色脂肪棕色化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雄性昆明小鼠高脂饮食辅以丙硫氧嘧啶生理盐水溶液[14.4 mg/(kg·d)]腹腔注射建立肥胖小鼠模型。肥胖模型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Model组)和BCP给药组(BCP-50组),正常饮食小鼠设为对照组(Control组),每组8只。BCP给药组按50 mg/kg早晚灌胃给药各一次,其余组用吐温80水溶液灌胃,持续4周。4周给药结束后进行口服糖耐量实验,实验结束禁食过夜后处死小鼠,快速收集血液样本和脂肪组织用于后续实验检测。试剂盒检测血清学相关指标;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脂肪组织形态;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脂肪组织解偶联蛋白1(UCP1)表达;Western blot检测附睾白色脂肪(eWAT)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剂1-α(PGC-1α)、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UCP1和大麻素受体2(CNR2)蛋白的表达。结果与Model组相比,BCP-50组肥胖小鼠的体质量显著减轻(P<0.05),摄食量减少(P<0.01),胰岛素抵抗得到改善(P<0.0001),肥胖小鼠血清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非酯化脂肪酸(NEFA)含量降低(P<0.0001和P<0.01),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无明显变化。此外,BCP-50组肥胖小鼠的脂肪系数和eWAT比重降低(P<0.05);eWAT和BAT中脂肪细胞减小,UCP1蛋白表达升高(P<0.01和P<0.05);除了UCP1外,BCP-50组肥胖小鼠eWAT中PGC1α、PPARγ和CNR2蛋白的表达水平也明显升高(P<0.01,P<0.05和P<0.001)。结论BCP通过上调PPARγ/PGC-1α/UCP1通路表达促进白色脂肪棕色化,从而改善肥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石竹烯 白色脂肪棕色化 白色脂肪组织 附睾白色脂肪组织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剂1-α 解偶联蛋白1
下载PDF
我国香菇菌棒脱袋装备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3
17
作者 马士鑫 宋卫东 +3 位作者 王明友 丁天航 王教领 周德欢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50-55,共6页
香菇菌棒脱袋作为转色或出菇前的重要生产工艺,其脱袋时间将直接影响后续香菇生长的产量与质量。从当前我国香菇菌棒脱袋的生产实际出发,对现有的菌棒破袋装备和菌棒脱袋装备的原理与优缺点进行综合分析。指出现阶段我国香菇菌棒脱袋装... 香菇菌棒脱袋作为转色或出菇前的重要生产工艺,其脱袋时间将直接影响后续香菇生长的产量与质量。从当前我国香菇菌棒脱袋的生产实际出发,对现有的菌棒破袋装备和菌棒脱袋装备的原理与优缺点进行综合分析。指出现阶段我国香菇菌棒脱袋装备存在破袋技术未突破、装备脱袋率不高、工作连续性和稳定性差等问题,提出菌棒脱袋装备的重点研究方向:进一步完善香菇菌棒脱袋理论研究,夯实菌棒脱袋装备研发基础;重点攻克菌棒破袋与脱袋等关键技术难点,实现高效、低损、低本脱袋;应用智能控制技术,增加装备的智能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菌棒 破袋装备 脱袋装备 机械撕扯式 气力吸取式
下载PDF
金针菇拉伸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高文硕 宋卫东 +3 位作者 王教领 丁天航 王明友 吴今姬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6-111,共6页
瓶栽金针菇采摘机械的设计需要进行金针菇相关力学试验研究来提供相关参数,从而加快金针菇由人工采摘向机械化采摘模式转变的进程。依据瓶栽金针菇测量的数据结果,将金针菇的菌柄划分为上部、中部和根部三部分,对上部和中部进行拉伸试... 瓶栽金针菇采摘机械的设计需要进行金针菇相关力学试验研究来提供相关参数,从而加快金针菇由人工采摘向机械化采摘模式转变的进程。依据瓶栽金针菇测量的数据结果,将金针菇的菌柄划分为上部、中部和根部三部分,对上部和中部进行拉伸试验研究,建立金针菇力学模型,计算金针菇菌柄不同部位的弹性模量和拉伸应力等相关力学参数。金针菇上部最大拉伸载荷平均值为1.89 N,弹性模量平均值为5.11 MPa,剪切模量平均值为1.96 MPa,拉伸应力平均值为0.52 MPa;中部最大拉伸载荷平均值为3.09N,弹性模量平均值为8.27 MPa,剪切模量平均值为3.18 MPa,拉伸应力平均值为1.06 MPa。结果表明单根金针菇越靠近其根部,抗拉强度越强。为采摘机械的行程设计和采摘部位的选取提供依据,促进金针菇机械化采摘和食用菌产业机械化、智能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针菇 含水率 拉伸试验 力学参数 采摘机械
下载PDF
我国黑木耳机械化采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明友 王帅洋 +3 位作者 宋卫东 周德欢 王教领 丁天航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19-223,共5页
我国作为世界第一大黑木耳生产国,其机械化采收设备的研发与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针对我国黑木耳机械化采收设备的发展现状,对现有采收设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梳理归纳,并就设备中的采收部件结构与采收性能指标进行阐述。根据当前黑... 我国作为世界第一大黑木耳生产国,其机械化采收设备的研发与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针对我国黑木耳机械化采收设备的发展现状,对现有采收设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梳理归纳,并就设备中的采收部件结构与采收性能指标进行阐述。根据当前黑木耳采收设备面临采收合格率低、适应性差等难题,指出我国黑木耳机械化采收设备应向专业化、轻简化、智能化发展,提出黑木耳机械化采收设备应重点完善黑木耳采收理论、攻克“采大留小”关键技术、发展一体化装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木耳 地栽 机械化采收 采收原理
下载PDF
我国食用盐的开发与研究现状 被引量:2
20
作者 徐欢欢 汪姣玲 +3 位作者 樊振南 唐雄 杨娇 岳元媛 《食品工业》 CAS 2022年第4期243-246,共4页
食用盐是人类生活中的必需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消费者对食盐种类、品质的需求越来越高,无形中促进整个行业发展。文章从近年来我国盐企致力开发的食用盐新产品,食用盐行业研究的热点如减盐、结晶、抗结等工艺,食用盐行业相关标准的... 食用盐是人类生活中的必需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消费者对食盐种类、品质的需求越来越高,无形中促进整个行业发展。文章从近年来我国盐企致力开发的食用盐新产品,食用盐行业研究的热点如减盐、结晶、抗结等工艺,食用盐行业相关标准的修订和检测方法的更新等方面进行了概述,并对我国食用盐的发展进行展望,以期为日后的食用盐行业科技创新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盐 新产品开发 研究现状 食盐标准 检验方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