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90-2019年中国良性前列腺增生疾病负担分析 被引量:53
1
作者 顾佳敏 朱聪 +5 位作者 訾豪 邓通 李柄辉 王丹琦 唐诗迪 曾宪涛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984-988,共5页
目的分析1990-2019年中国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疾病负担。方法利用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GBD 2019)数据库,采用患病率、发病率、伤残损失寿命年(YLD)及其标化率对1990-2019年中国与全球BPH疾病负担进行对比分析,并通过中国YLD数据对6种... 目的分析1990-2019年中国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疾病负担。方法利用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GBD 2019)数据库,采用患病率、发病率、伤残损失寿命年(YLD)及其标化率对1990-2019年中国与全球BPH疾病负担进行对比分析,并通过中国YLD数据对6种泌尿系统疾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019年中国BPH患病例数为2034.30万,标化患病率为2220.85/10万;发病例数为283.65万,标化发病率为280.64/10万;YLD为40.62万人年,标化YLD率为44.04/10万。与1990年相比,中国患病例数、发病例数及YLD分别增高了125.06%、122.38%和123.93%,标化患病率、标化发病率及标化YLD率分别降低了14.69%、10.09%和14.83%。1990年与2019年我国BPH患病率和YLD率在≥80岁年龄组最高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发病率在79岁以下年龄组呈上升趋势,在≥80岁年龄组反而降低。2019年BPH的YLD占6种泌尿系统疾病总和的61.15%,是前列腺癌的4.11倍。结论 2019年我国BPH的疾病负担仍维持在较高水平,应注重对中老年男性健康的关注及防控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前列腺增生 患病率 发病率 疾病负担 伤残损失寿命年
下载PDF
A double-blind,randomized,placebo-and positive-controlled phase III trial of 1% benvitimod cream in mild-to-moderate plaque psoriasis 被引量:14
2
作者 Lin Cai Gen-Hui Chen +23 位作者 qian-Jin Lu Min Zheng Yu-Zhen Li Jin Chen Jie Zheng Fu-Ren Zhang Jian-Bin Yu Sen Yang Fu-qiu Li Sheng-Xiang Xiao qiu-Ning Sun Jin-Hua Xu Xing-Hua Gao Hong Fang Tian-Wen Gao Fei Hao Quan-Zhong Liu Ya-Ting Tu Ruo-Yu Li Bao-Xi wang dan-qi Deng qing-Shan Zheng Hong-Xia Liu Jian-Zhong Zhang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20年第24期2905-2909,共5页
Background:Benvitimod cream,a novel synthetic small molecule,was effective in treating mild-to-moderate plaque psoriasis.We conducted a phase III clinical trial to assess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benvitimod cream in... Background:Benvitimod cream,a novel synthetic small molecule,was effective in treating mild-to-moderate plaque psoriasis.We conducted a phase III clinical trial to assess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benvitimod cream in patients with mild-to-moderate plaque psoriasis.Methods:We randomly assigned 686 patients(2:1:1)to receive 1%benvitimod cream,0.005%calcipotriol ointment or placebo twice a day for 12 weeks.The primary efficacy end points were the percentage of patients with a 75%or greater reduction from baseline in the 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PASI 75)score and with a score of 0 or 1 in static physician’s global assessment(sPGA)at week 12.Result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50.4%of patients in the benvitimod group achieved PASI 75,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alcipotriol(38.5%,P<0.05)and placebo(13.9%,P<0.05)groups.The proportion of patients achieving an sPGA score 0 or 1 was 66.3%in the benvitimod group and 63.9%in the calcipotriol group,which were both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placebo group(34%,P<0.05).In the long-term follow-up study,50.8%of patients experienced recurrence.After retreatment with 1%benvitimod,73.3%of patients achieved an sPGA score of 0 or 1 again at week 52.Adverse events included application site irritation,follicular papules,and contact dermatitis.No systemic adverse reactions were reported.Conclusion:During this 12-week study,benvitimod cream was demonstrated with high effectiveness and safety in patients with mild-to-moderate plaque psoria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ORIASIS Benvitimod Immune modulator Drug discovery 3 5-dihydroxy-4-isopropylstilbene
原文传递
螺旋匝道和螺旋桥的小客车行驶速度特征 被引量:12
3
作者 徐进 崔强 +2 位作者 林伟 王郸祁 吴国雄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58-171,共14页
为明确螺旋匝道和螺旋桥处的驾驶行为模式和汽车运行特征,在涪陵长江一桥、乌江二桥、重庆融侨大道和涪陵金凯环形高架4处地点开展螺旋匝道实车试验,用车载仪器采集自然驾驶状态下的汽车连续行驶轨迹、速度以及周围行驶环境等信息。基... 为明确螺旋匝道和螺旋桥处的驾驶行为模式和汽车运行特征,在涪陵长江一桥、乌江二桥、重庆融侨大道和涪陵金凯环形高架4处地点开展螺旋匝道实车试验,用车载仪器采集自然驾驶状态下的汽车连续行驶轨迹、速度以及周围行驶环境等信息。基于自然驾驶数据,研究螺旋匝道范围内的速度变化模式、幅值特性以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单车道螺旋匝道的速度变化模式多样化,双车道螺旋匝道的行驶速度在整体上维持稳定,匝道范围内的连续升坡和降坡并未导致速度出现趋势性衰减和趋势性升高;螺旋匝道并入主线时,驾驶人在合流鼻之前有明显的、共性的减速行为,这与现行设计标准中的设计假定相反;除涪陵长江一桥之外,其余3处都是下行速度低于上行速度;螺旋匝道设计速度越低,实测速度与设计速度之间的偏离越严重,并且速度幅值离散化,因此不建议使用20 km·h-1的匝道设计速度;螺旋匝道运行速度与匝道半径成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行驶特性 实车试验 螺旋匝道 螺旋桥 自然驾驶 运行速度 驾驶行为
原文传递
The cross-sectional and longitudinal association of the BODE index with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被引量:9
4
作者 LIN Ying-xiang XU Wan-ning +12 位作者 LIANG Li-rong PANG Bao-sen NIE Xiu-hong ZHANG Jie wang Hong LIU Yu-xiang wang dan-qi XU Zhen-yang wang Hong-wu ZHANG Hu-sheng HE Zheng-yi YANG Ting wang Chen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09年第24期2939-2944,共6页
Background The body mass index, airflow obstruction, dyspnea, and exercise capacity (BODE) index was shown at predicting the risk of death, exacerbation and disease severity among patients with COPD, but few studies... Background The body mass index, airflow obstruction, dyspnea, and exercise capacity (BODE) index was shown at predicting the risk of death, exacerbation and disease severity among patients with COPD, but few studies verified relationship between BODE index and health related quality of life (HRQoL) among Chinese COPD patients.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ODE index and HRQoL in cross-sectional and longitudinal association analyses. Methods A multi-center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was initially conducted in 491 stable COPD patients in Beijing, China. Health status (HRQoL) was assessed by St. George's Respiratory Questionnaire (SGRQ); the BODE index was calculated for each patient; dyspnea was assessed using the 5-grade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 dyspnea scale. Other measurements included socio-demographic, body mass index (BMI), lung function test and 6-minute-walk test (6MWT). Patients were then followed monthly for 12 months. Results Only 450 patients completed the 1-year follow up and were enrolled in our present analyses. Mean age was (65.2 ±10.6)years,' men 309 (68.7%). The BODE index was categorized into 4 subgroups: 0-2, 3-4, 5-6 and 7-10. At baseline BODE index was gradually increased with baseline total SGRQ and SGRQ subscales (P trend 〈0.001). For individual components of BODE index, with the decrease of airflow limitation, and 6MWD, and with the increase of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 (MRC) dyspnea grade, total SGRQ and SGRQ subscales were increased correspondingly, P trend 〈0.05, respectively. Similar association patterns were found between baseline BODE index and its individual components and mean SGRQ scores at the end of 1-year follow up. By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es, baseline BODE index was not only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SGRQ score at baseline but also with SGRQ score at the end of 1-year follow up after adjustment for age, male, current smoking, 13s being 0.434 and 0.378, respectively. Conclusi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BODE index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St. George's RespiratoryQuestionnaire
原文传递
基于语料库的翻译批评与阐释框架 被引量:10
5
作者 王国凤 张丹琦 《上海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7-11,94,共6页
基于语料库的翻译研究以定量和定性结合的方法探查翻译文本的规律性特征,使得翻译批评研究进一步科学化,但在阐释时却显得不够全面。本文结合描写译学和语言学理论,通过语言文本、译者个体、译语社会等层面,试图提出翻译批评研究阐释框... 基于语料库的翻译研究以定量和定性结合的方法探查翻译文本的规律性特征,使得翻译批评研究进一步科学化,但在阐释时却显得不够全面。本文结合描写译学和语言学理论,通过语言文本、译者个体、译语社会等层面,试图提出翻译批评研究阐释框架,并以常见词very及其译文为例,运用评价理论的重要概念"级差",以定量和定性结合的方法,在阐释框架下分析、解释媒体语料库中的原文和译文级差对等或偏离现象。研究发现:大多数句子原文和译文级差对等,说明忠实是译者的首选;级差变化的原因可用阐释框架所架构的三个层面来解释。此阐释框架能够促使研究者全面、客观地思考,对于解释平行语料库所呈现的数据结果具有指导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批评 阐释框架 语料库 级差 媒体文本
原文传递
精神分裂症复发先兆量表的汉化及效度和信度检验 被引量:6
6
作者 徐韦云 汪作为 +8 位作者 茅荣杰 薛志强 熊金霞 崔桃桃 李川 史泊海 周建芳 黄丹琪 王亚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87-890,1043,共5页
目的:检验精神分裂症复发先兆量表(early signs scale, ESS)中文版(ESS-C)的效度和信度。方法:应用ESS-C对200例社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区稳定组)和60例复发住院患者(复发入院组)进行评估,2周后抽取30例社区患者重测。结果:验证性因... 目的:检验精神分裂症复发先兆量表(early signs scale, ESS)中文版(ESS-C)的效度和信度。方法:应用ESS-C对200例社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区稳定组)和60例复发住院患者(复发入院组)进行评估,2周后抽取30例社区患者重测。结果: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原量表的四因子结构拟合指数为CFI=0.83,TLI=0.82,SRMR=0.056,RMSEA=0.084。各维度的因子负荷范围为焦虑0.545-0.753;抑郁/退缩0.563-0.760;失控/兴奋0.462-0.757;初始的精神病性表现0.566-0.790。ESS-C的内容效度(CVI)为0.92,所有条目的CVI值均在0.80-1.00范围内。组间比较Kolmogorov-Smirnov检验结果显示复发入院组的量表总分显著高于社区稳定组。总量表内部一致性Cronbachα系数为0.966,各因子Cronbachα系数为0.813-0.922;总量表、各因子的重测信度在0.724-0.921之间。结论:最终形成的ESS-C量表内容效度、效标效度及信度良好,结构效度可接受但不够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复发先兆量表 效度 信度
原文传递
棉花连作土壤中二甲戊灵降解优势菌的分离及其降解能力 被引量:5
7
作者 韩亚杰 王丹琪 包慧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75-79,86,共6页
采用富集培养的方法分离5株降解二甲戊灵的优势菌,通过生理生化测定,并结合26S rRNA D1/D2区域的碱基序列对菌株进行鉴定。研究了外加碳源(蔗糖)浓度、接种量、二甲戊灵初始浓度对菌株XSP6降解二甲戊灵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酵母菌XSP6... 采用富集培养的方法分离5株降解二甲戊灵的优势菌,通过生理生化测定,并结合26S rRNA D1/D2区域的碱基序列对菌株进行鉴定。研究了外加碳源(蔗糖)浓度、接种量、二甲戊灵初始浓度对菌株XSP6降解二甲戊灵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酵母菌XSP6在5 d内对300 mg/L二甲戊灵的降解效果最好,降解率大于50%。通过对菌株XSP6的生理生化测定以及碱基序列分析,初步鉴定其为热带假丝酵母(Candida tropicalis)。在接种量2.5%、外加碳源2%时,XSP6对二甲戊灵的降解率达到最大值66.2%。本研究为农药污染的水体和土壤生物修复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集培养 二甲戊灵 热带假丝酵母 降解特性
下载PDF
基于智能移动设备的低成本微型作物光谱反射率测量仪设计与实现
8
作者 吴金恺 刘乃森 +7 位作者 曹静 胡佳楠 潘嫄嫄 毕然 郭靖宇 王许淇 霍丹琪 张文宇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69-477,共9页
为实现作物生长信息的低成本、实时、无损监测,本研究基于光谱分析技术,选择395 nm和800 nm 2个波段,根据光学系统原理和小型化需求,进行基于智能移动设备的低功耗微型作物光谱反射率测量仪研发,包括封装壳体、光学系统和硬件电路设计... 为实现作物生长信息的低成本、实时、无损监测,本研究基于光谱分析技术,选择395 nm和800 nm 2个波段,根据光学系统原理和小型化需求,进行基于智能移动设备的低功耗微型作物光谱反射率测量仪研发,包括封装壳体、光学系统和硬件电路设计及控制系统App开发;并使用积分球和ASD Fieldspec 4 Hi-Res地物光谱仪对测量仪4个通道(395 nm和800 nm太阳光接收通道和作物反射光接收通道)的测量值进行标定,并以反射率为20%、40%、60%、100%的4块标准灰度板为测量对象检验测量仪的准确性。结果表明:4个通道标定方程的决定系数均在0.9980以上,395 nm和800 nm反射率的均方根误差分别为1.46%和1.07%,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1.17%和0.82%;4块标准反射率灰度板在395 nm和800 nm 2个波段测得反射率的相对误差分别小于2.0%和3.6%,变异系数分别在1.36%~4.17%和0.78%~2.36%。该测量仪体积32 cm^(3),质量仅20 g,且具有低成本、高精度、易操作、可升级等特性,可实现基于智能移动设备的作物生长实时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监测 智能测量仪 微型化 智能手机 光谱反射率
下载PDF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指南的依从性和临床实践的现状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黄桥 王丹琦 +4 位作者 张菁 黄兴 靳英辉 曾宪涛 王行环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2期132-137,共6页
目的了解国内泌尿外科医生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相关指南的知晓、依从和实施现状,为规范NMIBC治疗和推动指南实施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9年8月至2019年11月期间参加泌尿外科专科区域会议的泌尿外科医生发放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 目的了解国内泌尿外科医生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相关指南的知晓、依从和实施现状,为规范NMIBC治疗和推动指南实施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9年8月至2019年11月期间参加泌尿外科专科区域会议的泌尿外科医生发放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描述分析。结果共收到171份有效问卷,调研对象平均年龄(42.63±7.79)岁,首次TURBT切除需要达到肌层和术后即刻单剂量膀胱灌注化疗的知晓率和依从率均较高(>90%),二次TURBT指征中首次切除不充分的知晓率较高(68.42%),但因该指征为患者推荐和患者选择的比例较低(14.71%,13.77%)。低危NMIBC患者不推荐膀胱灌注化疗和BCG免疫治疗的知晓率和依从率均较低,存在过度使用的问题。BCG治疗因医疗资源不足和经济因素在中高危患者使用不足。结论指南推荐和临床实践在5个关键临床问题上存在较大差异,需针对性的提出可行的实施策略,提高指南的依从性并充分发挥其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指南 泌尿科医师 依从性 临床实践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复发先兆量表的引进及文化调试 被引量:4
10
作者 徐韦云 汪作为 +6 位作者 茅荣杰 熊金霞 崔桃桃 李川 周建芳 黄丹琪 薛志强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18年第4期237-240,共4页
目的:探索引进和翻译的精神分裂症复发先兆量表(early signs scale,ESS)在国内的适用性。方法:对ESS进行翻译、回译及文化调试,确定中文版ESS(ESS-C);应用ESS-C对200例社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评估,分析ESS-C的效度和信度。结果:ESS-... 目的:探索引进和翻译的精神分裂症复发先兆量表(early signs scale,ESS)在国内的适用性。方法:对ESS进行翻译、回译及文化调试,确定中文版ESS(ESS-C);应用ESS-C对200例社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评估,分析ESS-C的效度和信度。结果:ESS-C内容效度(CVI)为0.92,所有条目的CVI值为0.80~1.00;总量表内部一致性Cronbachα系数为0.966,各因子Cronbachα系数为0.813~0.922;总量表、各因子的重测信度在0.724~0.921(P均<0.001)。结论:ESS-C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是适用于国内精神分裂症患者复发的测量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复发先兆量表中文版 文化调试
下载PDF
面向特定车头的人地碰撞损伤防护极简方法
11
作者 邹铁方 曾冲 +1 位作者 王丹琦 胡林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55-266,共12页
针对原制动控制方法对监测设备要求极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具有较强实践潜力的人地碰撞损伤防护方法的提取流程。先建立特定车头的多刚体模型,再选择车辆制动控制方法并穷举、寻优,最后回归获得人体头部首次撞击车体时刻t1与车辆再次完... 针对原制动控制方法对监测设备要求极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具有较强实践潜力的人地碰撞损伤防护方法的提取流程。先建立特定车头的多刚体模型,再选择车辆制动控制方法并穷举、寻优,最后回归获得人体头部首次撞击车体时刻t1与车辆再次完全制动时刻t2的关系,以此提出面向特定车头的人地碰撞损伤防护极简方法(SMPG)。以小型行人友好型轿车为例,检验此方法的可行性,分析2 400次仿真结果后,获得适用于小型行人友好型轿车的人地碰撞损伤防护极简方法,再经48次仿真发现,所得方法能显著降低人地碰撞损伤且不会增加人车碰撞损伤,添加车速扰动后的480次仿真显示,所得方法仍能很好地防护人地碰撞损伤且未增加人车碰撞损伤,表明能根据所提流程获得防护人地碰撞损伤的极简方法且方法效果佳。进一步分析发现,落地机制及躯干角度的改变是制动控制能降低人地碰撞损伤的主要原因,且通过流程所得的极简方法中的制动系统协调时间已达最优,无需进一步优化。研究结果将为通过制动控制以防护人地碰撞损伤的相关研究提供支持,推动其实用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工程 人地碰撞损伤 车辆制动控制 车头形状 损伤对比研究
原文传递
服装推荐系统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梦云 王晓云 +3 位作者 许君 钟丹淇 赵珩 刘利 《北京服装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00-110,共11页
利用文献调研和VOSviewer对国内外服装推荐系统相关文献的发文量、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梳理总结服装推荐系统的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从感官评价、模糊技术、协同过滤、机器学习4个方面归纳整理了服装推荐系统关键技术与方法。从应用... 利用文献调研和VOSviewer对国内外服装推荐系统相关文献的发文量、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梳理总结服装推荐系统的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从感官评价、模糊技术、协同过滤、机器学习4个方面归纳整理了服装推荐系统关键技术与方法。从应用情况的角度探讨了服装推荐系统的分类,即服装产品推荐、服装搭配推荐与服装设计推荐。最后,基于服装推荐系统发展趋势、关键方法与技术和应用领域,指出未来可在传统文化元素的创新应用、个人服饰搭配与依据消费者隐性需求和显性需求的轻定制交互化设计中深入研究服装推荐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装推荐 推荐技术 系统应用 可视化分析
下载PDF
免疫组织化学在肺癌活检组织分型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13
作者 杜桂清 王秋红 +4 位作者 邓桂霞 乔婷婷 聂艳绒 马丹琪 贾芮 《中国当代医药》 2019年第6期29-31,共3页
目的观察各种免疫组织化学抗体在不同肺癌内的差异表达结果 ,探讨其在各类型肺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寻找最经济有效的免疫组织化学抗体组合。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0月~2015年5月收治的经肺活检诊断为肺癌的78例患者,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目的观察各种免疫组织化学抗体在不同肺癌内的差异表达结果 ,探讨其在各类型肺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寻找最经济有效的免疫组织化学抗体组合。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0月~2015年5月收治的经肺活检诊断为肺癌的78例患者,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免疫组织化学抗体在肺癌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p63、p40、CK5/6在肺鳞状细胞癌中特异性高表达,Napsin A、CK7在肺腺癌中高表达,甲状腺转录因子(TTF-1)、CgA、Syn、CD56在肺小细胞癌及神经内分泌癌中高表达。结论免疫组织化学抗体的表达在肺癌分型中起非常关键的作用,合理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抗体可以使肺癌的分型更加明确,能够更好地指导临床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免疫组织化学 抗体
下载PDF
无血清培养体系分离培养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丽 王文芳 +4 位作者 郭芸 邓丹琪 黄雅亮 纪秋琴 张佩莲 《皮肤病与性病》 2019年第1期4-6,共3页
目的用体外无血清培养体系分离培养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方法取1例足月妊娠剖宫产健康胎儿脐带,采用组织块贴壁培养,使用无血清培养体系培养获得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通过形态学观察,成脂、成骨、成软骨诱导分化能力检测及流式细胞术免... 目的用体外无血清培养体系分离培养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方法取1例足月妊娠剖宫产健康胎儿脐带,采用组织块贴壁培养,使用无血清培养体系培养获得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通过形态学观察,成脂、成骨、成软骨诱导分化能力检测及流式细胞术免疫表型检测进行鉴定。结果组织块贴壁培养6天后可见细胞从组织块边沿爬出;培养15天后,达到80%汇合,生长状况良好,细胞呈梭形,为典型的成纤维细胞形态,极性整齐排列,集落呈涡旋状,形态较均一。传代培养的第三代细胞CD29、CD44、CD90、CD105均为阳性表达,不表达CD34和CD45,均具有成脂、成骨、成软骨分化的能力。结论无血清培养体系组织块贴壁法分离培养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法成功率高,其生物学特性稳定,并能消除由未确定的病原体引起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分离 贴壁培养
下载PDF
电场下液滴合并自弹跳行为的分子动力学研究
15
作者 王丹琪 解芳芳 王晓东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65-171,共7页
在工程上通常利用滴状冷凝提高冷凝换热效率、进而强化传热。而当冷凝液滴发生合并自弹跳时,冷凝换热系数是传统滴状冷凝的1.3至1.5倍,因此液滴合并自弹跳现象对冷凝传热强化的贡献是非常大的。一些宏观实验和理论研究表明,加入外电场... 在工程上通常利用滴状冷凝提高冷凝换热效率、进而强化传热。而当冷凝液滴发生合并自弹跳时,冷凝换热系数是传统滴状冷凝的1.3至1.5倍,因此液滴合并自弹跳现象对冷凝传热强化的贡献是非常大的。一些宏观实验和理论研究表明,加入外电场能进一步促进冷凝液滴合并自弹跳的频率和高度,但在纳米尺度下是否仍遵守这一规律还未可知,因此本文使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探究了在超疏水表面上电场的方向和强度对纳米纯水液滴合并自弹跳行为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垂直向上方向电场会抑制液滴合并自弹跳,垂直向下方向存在一个电场促进弹跳的区间,在此区间内电场强度越大,弹跳速度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滴合并 液滴弹跳 分子动力学模拟 超疏水表面
原文传递
电子信息专业双创平台搭建模式初探
16
作者 王丹琦 赵忠华 +1 位作者 孟繁繁 向梅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0年第31期136-137,140,共3页
讨论了创新创业教育在地方高校面临的各种问题,针对新疆高校的招生特点,围绕电子信息专业的办学定位和专业特点,提出了搭建创新创业教育平台的具体措施。详细阐述了校内实验室初级培训和校外企业高级培训的两步走具体方案。不仅有效扩... 讨论了创新创业教育在地方高校面临的各种问题,针对新疆高校的招生特点,围绕电子信息专业的办学定位和专业特点,提出了搭建创新创业教育平台的具体措施。详细阐述了校内实验室初级培训和校外企业高级培训的两步走具体方案。不仅有效扩充了高校的硬件设备和场地,有利于高校发展,体现办学特色;而且能够培养出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应用技术型人才,提升学生的就业率,缩短学生就业后的实习适应期,降低企业的培训风险和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创教育 新疆高校特点 初级培训 高级培训 平台搭建
下载PDF
数字峰值测量的新方法——双频峰值检波法
17
作者 王丹琦 阿地力.依米提 张莉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年第1期64-68,共5页
传统的峰值测量采用峰值检波法和有效值转换法,峰值检波法电路简单但精度差,有效值转换法精度高,但成本也高且频率受限。依据等效采样的原理,介绍了一种数字峰值测量的新方法。这种方法的最大特点是能够利用较低采样率的A/D采样那些频... 传统的峰值测量采用峰值检波法和有效值转换法,峰值检波法电路简单但精度差,有效值转换法精度高,但成本也高且频率受限。依据等效采样的原理,介绍了一种数字峰值测量的新方法。这种方法的最大特点是能够利用较低采样率的A/D采样那些频率甚至比A/D采样率高很多的信号的峰值。测量的基本原理是将信号的瞬时幅值经A/D采样送入处理器,在信号周期内对输入信号的采样值进行大小比较,从而得出信号的峰值或峰峰值。试验表明,这种方法测量精度高,并且能够测量各种波形的有效值,并且可以兼顾高低频,全幅度段达到良好的线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效采样 FPGA 峰值测量 频谱搬移 双频
下载PDF
透骨草化学成分的分离鉴定及生物活性研究 被引量:13
18
作者 张立新 岳丹丹 +3 位作者 刘学贵 王季宽 高品一 李丹琦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606-612,共7页
目的对透骨草(Phryma leptostachya L.)全草乙酸乙酯萃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凝胶柱色谱、HPLC等色谱手段进行分离纯化,并结合核磁共振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的结构,采用MTT法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H2O... 目的对透骨草(Phryma leptostachya L.)全草乙酸乙酯萃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凝胶柱色谱、HPLC等色谱手段进行分离纯化,并结合核磁共振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的结构,采用MTT法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H2O2诱导的SH-SY5Y细胞损伤的神经保护活性研究。结果分离并鉴定了8个已知化合物,分别为苜蓿素(1)、salcolin A(2)、salcolin B(3)、异落叶松树脂醇(4)、倍半西班牙冷杉醇B(5)、咖啡酸甲酯(6)、4-[(3,4-二羟基肉桂酰基)-氧基]肉桂酸甲酯(7)、5-(甲氧基甲基)-1-(4-羟基苯乙基)-1H-吡咯-2-甲醛(8)。H2O2诱导的SH-SY5Y细胞损伤的神经保护活性结果显示,在50μmol·L-1浓度条件下,当阳性对照药维生素E的细胞存活率为76.55%时,化合物1和3的细胞存活率为76.47%、77.81%,与维生素E相近;化合物2、6和7的细胞存活率分别为81.68%、92.15%、93.19%,细胞存活率明显增强。结论化合物1~6、8为首次从透骨草属中分离得到,并且化合物1~3、6、7对H2O2诱导的SH-SY5Y细胞损伤具有显著的神经保护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骨草 化学成分 结构鉴定 神经保护活性
原文传递
柴胡皂苷类成分提取分离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9
作者 郑连军 付然 +2 位作者 王庆洁 冯安琪 李丹琦 《辽宁化工》 CAS 2022年第1期50-53,共4页
柴胡为我国传统中药,广泛用于治疗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肝郁气滞等症。《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版)》中记载包括柴胡在内的处方约有60多个,柴胡质量控制的主要指标为柴胡皂苷类化学成分。柴胡皂苷(Saikosaponins)为柴胡中的主... 柴胡为我国传统中药,广泛用于治疗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肝郁气滞等症。《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版)》中记载包括柴胡在内的处方约有60多个,柴胡质量控制的主要指标为柴胡皂苷类化学成分。柴胡皂苷(Saikosaponins)为柴胡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其结构主要为五环三萜衍生物。近年来,柴胡中已分离得到100多个不同的三萜皂苷。就近年来柴胡皂苷及其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柴胡今后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 皂苷 生物活性
下载PDF
我国肿瘤患者生命质量评价研究现状及特点 被引量:11
20
作者 王俊 王丽丹 江启成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22-424,共3页
近年来,肿瘤患者健康相关生命质量(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HRQOL)评价越来越受关注,相关评价方法在国外也得到广泛应用。本文着重介绍肿瘤患者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概况、研究与应用进展,以及生命质量的相关测量工具的使用。对... 近年来,肿瘤患者健康相关生命质量(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HRQOL)评价越来越受关注,相关评价方法在国外也得到广泛应用。本文着重介绍肿瘤患者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概况、研究与应用进展,以及生命质量的相关测量工具的使用。对肿瘤患者健康相关生命质量评价研究的特点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生活质量 评价研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