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药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Meta分析 被引量:13
1
作者 陈杨 王成阳 +2 位作者 胡健 张至强 李泽庚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8年第6期1135-1138,共4页
目的:对国内已发表的中医药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效果进行系统评价,探讨其治疗NSCLC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通过计算机文献检索CNKI、VIP、万方数据库2000—2016年间发表的有关中医药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相关... 目的:对国内已发表的中医药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效果进行系统评价,探讨其治疗NSCLC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通过计算机文献检索CNKI、VIP、万方数据库2000—2016年间发表的有关中医药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相关文献,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资料利用Review Manager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对最终纳入的10篇文章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可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近期疗效[OR=2.03,95%CI(1.10,3.76),P=0.02]、改善患者生存质量[OR=0.17,95%CI(0.12,0.23),P〈0.00001];在不良反应方面,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较与对照组在降低血小板计数发生率[OR=-0.08,95%CI(-0.13,-0.03),P=0.002]、肝功能损害发生率[OR=-0.17,95%CI(-0.31,-0.04),P=0.01]方面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但在降低白细胞计数发生率[OR=-0.03,95%CI(-0.11,0.06),P=0.51]、贫血发生率[OR=-0.06,95%CI(-0.13,0.01),P=0.10]方面两组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药联合化疗治疗晚期NSCLC较单纯化疗能明显提高患者近期疗效、减轻不良反应、改善生存质量,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然而,由于文献样本量较少,尚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非小细胞肺癌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下载PDF
基于16S rDNA测序分析脓毒症大鼠早期肠道微生态的变化 被引量:11
2
作者 李弘毅 翟瑞卿 +6 位作者 梁火燕 朱彦辉 闫岩 王诚扬 丁显飞 宋高飞 孙同文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8-34,共7页
目的通过16S rDNA测序技术探究脓毒症大鼠早期肠道微生态变化。方法将60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盲肠结扎穿孔术(CLP)组和假手术组(Sham组),每组30只。CLP组采用CLP法制备脓毒症大鼠模型;Sham组只开腹但不进行盲肠结扎穿孔。术后... 目的通过16S rDNA测序技术探究脓毒症大鼠早期肠道微生态变化。方法将60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盲肠结扎穿孔术(CLP)组和假手术组(Sham组),每组30只。CLP组采用CLP法制备脓毒症大鼠模型;Sham组只开腹但不进行盲肠结扎穿孔。术后24 h每组取8只大鼠肠道粪便及腹主动脉血,其余大鼠用于观察7 d存活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对粪便样本进行16S rDNA测序,利用序列对比和聚类后获得的操作分类单元(OTU)信息进行多样性分析(α多样性和β多样性)、主坐标分析及线性判别分析效应量分析(LEfSe),观察脓毒症大鼠早期肠道微生态的变化并挖掘标志性菌群。结果制模后24 h,CLP组大鼠出现呼吸急促、毛发散乱等表现,且血清TNF-α水平较Sham组显著升高(ng/L:43.95±9.05比11.08±3.27,P<0.01);制模后7 d,Sham组大鼠全部存活,而CLP组大鼠累积生存率仅31.82%。多样性分析显示,Sham组与CLP组α多样性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物种数量(个):520.00±52.15比492.25±86.61,Chao1丰富度估计量:707.25±65.69比668.93±96.50,Shannon指数:5.74±0.42比5.79±0.91,Simpson指数:0.93±0.03比0.94±0.05,均P>0.05〕;β多样性分析显示,无论是否根据OTU加权,组间差异均大于组内差异(丰度加权矩阵:R=0.23,P=0.04;丰度不加权矩阵:R=0.32,P=0.01)。门水平差异菌群分析显示,与Sham组相比,CLP组变形菌门和TM7菌门丰度显著升高〔18.100%(15.271%,26.665%)比6.974%(2.854%,9.764%),0.125%(0.027%,0.159%)%比0.018%(0.008%,0.021%),均P<0.05〕;在属水平上,CLP组螺杆菌属、钌杆菌属、颗粒链菌属、梭菌属ⅩⅧ等机会致病菌的丰度较Sham组显著升高〔5.090%(1.812%,6.598%)比0.083%(0.034%,0.198%),0.244%(0.116%,0.330%)比0.016%(0.008%,0.029%),0.006%(0.003%,0.010%)比0.001%(0%,0.003%),0.094%(0.035%,0.430%)比0.007%(0.003%,0.030%),均P<0.05〕,而拟普雷沃菌属、罗姆布茨菌属等益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脓毒症 盲肠结扎穿孔术 16S rDNA测序
原文传递
退火工艺对MHC钼合金板材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王承阳 董帝 +2 位作者 滕宇阔 康聚磊 林婷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80-183,共4页
采用粉末冶金工艺制备了MHC钼合金板材,通过拉伸力学性能测试、硬度测试、金相分析等测试手段,研究了退火温度对MHC钼合金板材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轧制后的MHC钼合金板材的纵向抗拉强度为1150 MPa,规定塑性延伸强度为1... 采用粉末冶金工艺制备了MHC钼合金板材,通过拉伸力学性能测试、硬度测试、金相分析等测试手段,研究了退火温度对MHC钼合金板材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轧制后的MHC钼合金板材的纵向抗拉强度为1150 MPa,规定塑性延伸强度为1020 MPa,伸长率为10.5%,维氏硬度为352 HV10。MHC钼合金板材在1400℃开始发生再结晶,到1700℃发生了完全再结晶,其抗拉强度和硬度均随退火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在1300-1500℃范围内伸长率随退火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在1500-1700℃范围内伸长率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在1500℃的伸长率最高,达到2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HC合金 退火 再结晶 显微组织
原文传递
大兴安岭南段热液脉状矿床的流体包裹体和稳定同位素特征:对矿床成因的启示 被引量:8
4
作者 王承洋 王可勇 +2 位作者 刘广虎 付丽娟 权鸿雁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91-503,共13页
大兴安岭南段发育大井、双尖子山、布金黑、拜仁达坝、维拉斯托等多个具有典型后生特征的热液脉状铅锌银锡多金属矿床。为了查明上述矿床在成矿流体、成矿物质等方面的特征与差异,进而总结大兴安岭南段热液脉状矿床成矿作用特点,本次研... 大兴安岭南段发育大井、双尖子山、布金黑、拜仁达坝、维拉斯托等多个具有典型后生特征的热液脉状铅锌银锡多金属矿床。为了查明上述矿床在成矿流体、成矿物质等方面的特征与差异,进而总结大兴安岭南段热液脉状矿床成矿作用特点,本次研究在野外地质调研的基础上,对上述矿床进行了流体包裹体、激光拉曼和氢氧硫同位素的研究,并取得了如下主要的认识:(1)双尖子山银多金属矿床成矿流体属简单盐水体系热液,维拉斯托和布金黑矿床成矿流体属富碳质盐水体系热液,而大井铜矿成矿流体则为含子矿物的不均匀盐水体系热液;(2)大井、布金黑、拜仁达坝和维拉斯托等矿床早期成矿流体均来自于岩浆热液,但布金黑、拜仁达坝和维拉斯托矿床成矿流体在运移过程中明显地受到了大气降水和地层中有机质的影响;(3)大兴安岭南段多数热液脉状多金属矿床矿石硫同位素δ34S值具有岩浆来源特点,个别矿床硫同位素δ34S值偏高可能是由复杂的岩浆源区性质及地层硫混入所引起。总的来说,大兴安岭南段不同热液脉状矿床在物质来源和流体演化方面的差异明显,而这也体现了该区中生代热液成矿作用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兴安岭南段 热液脉状矿床 流体包裹体 稳定同位素 成矿作用
下载PDF
不同水分调亏处理对葡萄果皮酚类物质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张钥 王呈阳 +3 位作者 周嘉玲 李有梅 谢兆森 冷锋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296-1307,共12页
【目的】探究2种不同水分调亏处理方式对葡萄果皮酚类物质的影响。【方法】以寒香蜜和紫甜无核2个葡萄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滴灌控水,设置正常水分(CK)、浇水量减半(T1)及浇水次数减半(T2)3个处理,测定各处理的可溶性固形物、总酚、总花... 【目的】探究2种不同水分调亏处理方式对葡萄果皮酚类物质的影响。【方法】以寒香蜜和紫甜无核2个葡萄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滴灌控水,设置正常水分(CK)、浇水量减半(T1)及浇水次数减半(T2)3个处理,测定各处理的可溶性固形物、总酚、总花色苷及各酚类物质含量变化。【结果】T1与T2处理均能增加寒香蜜和紫甜无核葡萄果皮中酚类物质含量,提高果实品质。寒香蜜葡萄果实中,T2处理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更高,与T1处理相比,T2处理更能促进果皮中酚类物质的积累。而紫甜无核葡萄果实中,T2处理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于T1,与T2处理相比,T1处理更有助于葡萄果皮中低聚黄烷醇、酚酸及芪类物质含量的增加。【结论】寒香蜜葡萄应采用T2处理提高果实品质,T1处理更适用于紫甜无核葡萄提高果实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酚类物质 果实品质 水分处理
下载PDF
生物质材料固化成型的有限元分析研究进展 被引量:5
6
作者 许桂英 王山 +4 位作者 余绍辉 周广鹏 王承洋 魏和涛 王聪哲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05-218,共14页
生物质固化成型技术具有提高生物质体积密度、能量密度的优势。为了更好地了解生物质成型过程的机理、节约成本,并且获得高品质的生物质成型燃料,综述了国内外利用有限元软件分析生物质成型过程及成型设备的研究进展,并且总结了生物质... 生物质固化成型技术具有提高生物质体积密度、能量密度的优势。为了更好地了解生物质成型过程的机理、节约成本,并且获得高品质的生物质成型燃料,综述了国内外利用有限元软件分析生物质成型过程及成型设备的研究进展,并且总结了生物质固化成型仿真技术发展的不足及趋势。针对国内外学者对成型时的静水压应力、等效应变、载荷位移关系、温度场,以及对成型设备和成型模具参数的改进与优化等进行的有限元分析研究,总结了各因素之间的影响规律,展望了成型仿真的发展趋势,为生物质固化成型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固化成型 有限元软件 模具
下载PDF
复杂工况下储能飞轮转子传力支承与减振设计 被引量:1
7
作者 林大方 王四季 +2 位作者 王程阳 刘源 陈佳窈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56-364,共9页
针对复杂工况下飞轮转子上、下传力支承角接触球轴承与支座间隙配合导致的振动问题,以及真空环境下振动控制问题,提出飞轮转子上支承采用圆柱滚子轴承,下支承采用深沟球轴承+成对角接触球轴承联合传力支承方案,解决了复杂工况下轴向力... 针对复杂工况下飞轮转子上、下传力支承角接触球轴承与支座间隙配合导致的振动问题,以及真空环境下振动控制问题,提出飞轮转子上支承采用圆柱滚子轴承,下支承采用深沟球轴承+成对角接触球轴承联合传力支承方案,解决了复杂工况下轴向力调整、磁轴承失效、轴向力平衡、支承刚度连续、支承系统变形协调等结构设计难题。同时引入一种主控式弹支干摩擦阻尼器(ESDFD),抑制转子径向振动。采用有限元法建立ESDFD-储能飞轮转子系统耦合动力学模型,计算飞轮转子动力学特性,分析单/双阻尼器对转子振动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针对转子一阶、二阶模态振动,采用单/双阻尼器控制方式,最大响应均低于30μm,减振比超过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轮储能 结构设计 振动控制 主控式弹支干摩擦阻尼器
下载PDF
面向未来绿色家园的多能流系统建模与优化 被引量:5
8
作者 宋宸宇 王承阳 李宝宽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32-38,共7页
为了在源端通过能耗花费将输入家庭的各类能源统一标准,横向实现冷-热-水-电-气能源耦合,纵向完成源-网-荷-储协同优化,本文以用能设备为能源节点,建立了未来绿色家园的多能流模型及其有向图,并建立了多能流的分时节点数学模型,给出了... 为了在源端通过能耗花费将输入家庭的各类能源统一标准,横向实现冷-热-水-电-气能源耦合,纵向完成源-网-荷-储协同优化,本文以用能设备为能源节点,建立了未来绿色家园的多能流模型及其有向图,并建立了多能流的分时节点数学模型,给出了多能流方程耦合矩阵的建模过程。最后,以该模式下夏季某日用能情况为例,进行了计算机优化仿真。结果表明,该建模方法可用于解决具有可再生能源、储能、能源回收等不同结构的住宅能流优化问题,其优化结果体现了基于多能流系统的未来绿色家园在改善居住舒适度及节约运行成本上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能流 多能互补 未来绿色家园 可再生能源 能耗波动 矩阵建模 有向图
下载PDF
非饱和浅埋隧道稳定性的上限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王成洋 傅鹤林 张佳华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61-1167,共7页
考虑土体的非饱和性质,采用极限分析上限法研究非饱和浅埋隧道环形开挖面的稳定性。基于已有的研究成果,构建非饱和浅埋隧道环形开挖面的破坏模式及相容速度场。根据外力功率等于内能耗散率建立功率方程,推导拱顶和边墙围岩压力的解析解... 考虑土体的非饱和性质,采用极限分析上限法研究非饱和浅埋隧道环形开挖面的稳定性。基于已有的研究成果,构建非饱和浅埋隧道环形开挖面的破坏模式及相容速度场。根据外力功率等于内能耗散率建立功率方程,推导拱顶和边墙围岩压力的解析解,并通过序列二次规划算法得到围岩压力的最优上限解。将饱和与非饱和2种情况下浅埋隧道的围岩压力进行对比,相对差值非常显著,体现了在工程中考虑土体非饱和特性的必要性。此外,分析了非饱和土体参数对浅埋隧道围岩压力和破裂面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隧道 非饱和土 基质吸力 极限分析 围岩压力
原文传递
基于无差调压U-I下垂的同步定频微网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杨梦宁 赵艳雷 +3 位作者 王蕾 赵亭亭 王呈阳 吴昊宇 《现代电子技术》 2021年第21期144-148,共5页
针对微网孤岛运行时传统电压-电流(U-I)下垂控制中存在的电压偏差以及功率分配不均衡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无差调压U-I下垂的同步定频控制策略。该策略利用同步相量测量装置(PMU)为微网内分布式电源逆变器提供全局同步参考信号,实现同步定... 针对微网孤岛运行时传统电压-电流(U-I)下垂控制中存在的电压偏差以及功率分配不均衡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无差调压U-I下垂的同步定频控制策略。该策略利用同步相量测量装置(PMU)为微网内分布式电源逆变器提供全局同步参考信号,实现同步定频运行;在U-I下垂控制的基础上,通过电压偏差调节环节,将下垂曲线平移实现二次调压;根据PMU的量测信息,实时计算受控逆变器出口到并网点间线路阻抗,通过设置虚拟阻抗对线路进行补偿,减小线路阻抗不一致时因二次调压对功率分配造成的不利影响,实现高精度的功率分配。最后,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模型验证了所提出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网 孤岛运行 PMU U-I下垂控制 无差调压 同步定频 功率分配 虚拟阻抗
下载PDF
大尺寸钼靶材内部气孔缺陷分析
11
作者 季鹏飞 王凤权 +3 位作者 林冰涛 王承阳 牛曼 谢祥续 《物理测试》 CAS 2024年第5期39-43,共5页
目前平板显示行业以大尺寸钼靶材的需求居多,在钼靶材的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靶材尺寸较大(宽幅靶材长度达2300 mm),靶材内部经常存在一定当量的气孔缺陷。为探究钼靶材内部气孔产生原因,对缺陷钼靶材水浸探伤后取样,并对样块进行了微观... 目前平板显示行业以大尺寸钼靶材的需求居多,在钼靶材的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靶材尺寸较大(宽幅靶材长度达2300 mm),靶材内部经常存在一定当量的气孔缺陷。为探究钼靶材内部气孔产生原因,对缺陷钼靶材水浸探伤后取样,并对样块进行了微观形貌、化学成分与能谱分析测试。研究结果表明:钼靶材中不同形貌的气孔缺陷表现形式主要为大、小尺寸的孔洞、带状缺陷和密集小尺寸的气孔等。气孔产生的原因与装料时引入的特定杂质、烧结工艺制度或烧结气氛等因素有关,并提出了解决气孔形成的工艺改进措施,经批量产品生产证明该措施是行之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钼靶材 气孔 缺陷
原文传递
基于拟静力法的地震作用下隧道掌子面动态稳定性上限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汪泓 傅鹤林 +1 位作者 王成洋 于归 《矿业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5-101,共7页
地震是地下工程灾害的诱因之一,研究地震影响下隧道掌子面的稳定性具有重大意义。根据极限分析上限定理,运用Baker强度准则和拟静力法分别描述土体强度和地震力的影响,计算分析隧道掌子面的稳定性,并进行了对比分析和参数分析,研究结果... 地震是地下工程灾害的诱因之一,研究地震影响下隧道掌子面的稳定性具有重大意义。根据极限分析上限定理,运用Baker强度准则和拟静力法分别描述土体强度和地震力的影响,计算分析隧道掌子面的稳定性,并进行了对比分析和参数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计算结果与其他学者的研究结果接近,最大误差不超过6%,说明理论计算公式是合理且正确的,可以运用于实际工程当中;(2)随着影响剪切强度大小的参数A的增大,围岩压力非线性减小,当A<0.5时,围岩压力随着影响强度包络线曲率的参数n的增大而减小,当A>0.5时,围岩压力随着n的增大而增大;(3)围岩压力与控制强度包络线交点的参数T呈线性递减的关系,与水平、竖直地震加速度系数k_(h)、k_(v)均呈线性递增的关系;(4)当A、n或T减小时,隧道掌子面前方破坏范围增大,其中参数A效果最明显,n次之,T不太明显,当k_(h)、k_(v)增大时,隧道掌子面前方破坏范围也随之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静力法 地震作用 隧道掌子面稳定性 极限分析
原文传递
钼靶材溅射沉积效果差异原因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林冰涛 王娜 +3 位作者 杨明珲 王承阳 张保红 熊宁 《粉末冶金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27-130,共4页
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了不同晶粒度的钼棒并加工出靶材,通过金相技术、显微硬度测试和力学性能测试等方法对产品的微观组织、力学性能进行分析,研究了产品在涂层制备过程中溅射沉积钼效果存在差异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钼靶材组织的晶粒... 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了不同晶粒度的钼棒并加工出靶材,通过金相技术、显微硬度测试和力学性能测试等方法对产品的微观组织、力学性能进行分析,研究了产品在涂层制备过程中溅射沉积钼效果存在差异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钼靶材组织的晶粒均匀细小,晶界所占面积率越大,钼靶材溅射沉积效果越好。钼靶材抗拉强度、伸长率、硬度随晶粒尺寸的减小呈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粒度 显微组织 钼靶材 溅射沉积
原文传递
水稻小粒突变体smg2的表型鉴定和候选基因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朱洪慧 李映姿 +4 位作者 王成洋 高远卓 林泓 晏紫仪 李云峰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1,共11页
水稻产量是由单位面积有效穗数、每穗粒数以及千粒质量决定的,籽粒形态可以决定千粒质量进而影响水稻产量.报道了一个与水稻籽粒形态发育相关的突变体,来源于籼稻保持系西大1B的甲基磺酸乙酯(ethyl methane sulfonate,EMS)诱变群体.该... 水稻产量是由单位面积有效穗数、每穗粒数以及千粒质量决定的,籽粒形态可以决定千粒质量进而影响水稻产量.报道了一个与水稻籽粒形态发育相关的突变体,来源于籼稻保持系西大1B的甲基磺酸乙酯(ethyl methane sulfonate,EMS)诱变群体.该突变体表现为由细胞扩展和细胞增殖异常导致的籽粒变小,暂命名为水稻小粒突变体(small grain 2,smg2).遗传分析表明:smg 2突变体性状受1对隐性单基因控制,利用群体分离分析法(bulked segregation analysis,BSA)将SMG 2基因定位在第1染色体IN/DEL标记A-0.85和A-1.05之间,物理距离200 kb,在定位区间内含注释基因28个.PCR测序发现其中编号为LOC_Os01g02890的基因中第1个外显子的第153位碱基发生了单碱基缺失,造成编码框移码突变,从而导致蛋白翻译提前终止.因此,将LOC_Os 01 g 02890暂定为SMG 2的候选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籽粒 颖壳发育 基因定位
下载PDF
变形量对锻造钨棒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林海 王承阳 +2 位作者 董帝 钟铭 阚金锋 《中国钨业》 CAS 2021年第3期48-54,共7页
采用粉末冶金和摔模锻造方法制备大尺寸纯钨棒材,详细研究了不同变形量对锻造钨棒室温、高温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掌握了钨棒变形过程中组织及性能的演变规律,为高质量锻造钨棒生产提供参考借鉴。结果表明:随着变形量的增加,由于致密... 采用粉末冶金和摔模锻造方法制备大尺寸纯钨棒材,详细研究了不同变形量对锻造钨棒室温、高温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掌握了钨棒变形过程中组织及性能的演变规律,为高质量锻造钨棒生产提供参考借鉴。结果表明:随着变形量的增加,由于致密化和形变强化、细晶强化等多重因素影响,钨棒室温抗拉强度逐渐增大,密度、硬度等呈先快速上升后逐步平缓的趋势,室温断口由沿晶脆性断裂向沿晶脆性断裂+穿晶解理断裂的混合型方式转变;钨棒高温拉伸具有典型的颈缩现象,其抗拉强度和延伸率总体呈增大趋势,高温韧窝断裂完全转变温度降低,且断口韧窝尺寸相对较大。综合考虑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及成品率等因素,建议锻造钨棒变形量应达到6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锻造钨棒 变形量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下载PDF
早期颈内动脉支架置入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效果及对凝血功能、脑部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16
作者 钟勇进 胡蕤 +3 位作者 彭怀玉 王程阳 李轶 文博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29期71-74,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颈内动脉支架置入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效果及对凝血功能、脑部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20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 目的探讨早期颈内动脉支架置入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效果及对凝血功能、脑部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20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药物保守治疗2周,脑梗死稳定后行颈内动脉支架置入;观察组药物保守治疗3~5 d后行颈内动脉支架置入。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长于对照组,纤维蛋白原(FIB)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收缩期血流速度(VP)、平均血流速度(MFV)高于对照组,阻力指数(RI)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颈内动脉支架置入能提高颈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改善凝血功能及脑血流动力学,减轻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内动脉支架置入 颈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 凝血功能 脑部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从深度主动学习视角探讨材料力学课程教学及评价
17
作者 王成杨 林壮 +2 位作者 杨丽红 何晓 夏振猛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24年第9期121-123,共3页
随着国家对创新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及合作型人才的多元化需求,原有材料力学课程的教学模式正面临全新挑战。基于深度主动学习视角,对材料力学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改革路径进行了初探,进而为新时代的材料力学课程教学改革提供新方... 随着国家对创新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及合作型人才的多元化需求,原有材料力学课程的教学模式正面临全新挑战。基于深度主动学习视角,对材料力学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改革路径进行了初探,进而为新时代的材料力学课程教学改革提供新方法和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主动学习 材料力学 教学方法 教学评价
下载PDF
2-己基癸酸改性的全溶液制备的CsPbBr_(3)量子点发光二极管
18
作者 吴加其 王程杨 +1 位作者 陆红波 朱俊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75-882,共8页
钙钛矿量子点发光二极管是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型显示技术。全无机CsPbX3(X=Cl,Br,I)钙钛矿量子点具有优异的光电性能,然而合成CsPbX3量子点时往往需要油酸(OA)和油胺(OAm)等配体的参与,这些配体和量子点之间的动态结合方式使其极易从量子... 钙钛矿量子点发光二极管是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型显示技术。全无机CsPbX3(X=Cl,Br,I)钙钛矿量子点具有优异的光电性能,然而合成CsPbX3量子点时往往需要油酸(OA)和油胺(OAm)等配体的参与,这些配体和量子点之间的动态结合方式使其极易从量子点表面脱落,进而引发量子点的不稳定性现象。此外,油酸油胺的绝缘特性会阻碍发光二极管中载流子的传输并恶化器件性能。鉴于此,本文以CsPbBr_(3)量子点为研究对象,采用短链配体2-己基癸酸(DA)部分取代长链OA配体,系统探究了不同DA/OA摩尔比对CsPbBr_(3)量子点光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DA修饰的CsPbBr_(3)量子点表现出高达88.64%的光致发光量子产率。随后,将优化后的CsPbBr_(3)量子点应用到全溶液制备的发光二极管中,器件的最高亮度和最大外量子效率分别从9 cd·m^(-2)和0.04%提升至155 cd·m^(-2)和0.14%。接着,通过优化钙钛矿发光层和空穴传输层之间的能级匹配,进一步将器件的亮度和外量子效率提升至436 cd·m^(-2)和0.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sPbBr_(3)量子点 新型显示技术 发光二极管 配体取代 全溶液制备
下载PDF
纯钼、TZM和MHC合金棒材性能对比研究
19
作者 王承阳 董帝 +2 位作者 姚惠龙 李兆森 崔红刚 《中国钼业》 2024年第3期60-64,共5页
采用粉末冶金工艺制备了纯钼、TZM和MHC合金棒材,通过拉伸力学性能测试、硬度测试、金相分析、电镜分析等手段对材料的显微组织、硬度、室温和1000℃高温力学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纯钼、TZM和MHC钼合金室温下抗拉强度分别为710... 采用粉末冶金工艺制备了纯钼、TZM和MHC合金棒材,通过拉伸力学性能测试、硬度测试、金相分析、电镜分析等手段对材料的显微组织、硬度、室温和1000℃高温力学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纯钼、TZM和MHC钼合金室温下抗拉强度分别为710、788、843 MPa,1000℃高温抗拉强度分别为223、423、499 MPa,钼合金的主要强化方式是固溶强化以及第二相碳化物TiC、ZrC和HfC强化。由于第二相碳化物HfC较TiC、ZrC熔点高、晶粒细小,因此MHC钼合金综合性能更为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钼合金 力学性能 显微组织 碳化物强化
下载PDF
浅埋明挖小间距隧道回填施工方案及力学性能研究
20
作者 王承阳 江敏华 +1 位作者 刘建松 余廷舜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24年第2期166-172,I0017,共8页
为研究浅埋明挖小间距隧道回填施工方案以及回填过程中对衬砌结构变形和应力的影响,依托重庆市渝北区金洲大道与星光大道延伸段节点改造工程,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比土石混合料、泡沫轻质土两种材料回填方案,并结合现场监测数据对衬砌... 为研究浅埋明挖小间距隧道回填施工方案以及回填过程中对衬砌结构变形和应力的影响,依托重庆市渝北区金洲大道与星光大道延伸段节点改造工程,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比土石混合料、泡沫轻质土两种材料回填方案,并结合现场监测数据对衬砌结构变形、应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土石混合料回填相比,采用泡沫轻质土回填的结构变形、应力均满足承载力要求;顶板、墙角、底板位移分别减少约24%、29%、11%且未超出位移容许值,拉应力分别减少约41%、39%、27%;当衬砌结构回填深度为0、2、4、6 m时,结构各部位拉应力变化趋势较缓,且变形、应力基本呈对称分布,可以有效避免结构拉剪破坏。综合考虑施工便利性、结构安全性、回填土压实度,对该隧道回填采用特殊部位以泡沫轻质土分层回填,两侧及顶部以土石混合料分层回填的回填方案;现场以此方案进行回填施工后,结构位移、应力均未超过容许值,因土拱效应,现场实测值小于模拟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挖小间距隧道 泡沫轻质土 数值分析 现场实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