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全球岩石圈板块为什么会运移?
被引量:
2
1
作者
万天丰
尹延鸿
《自然杂志》
2019年第1期63-70,共8页
全球岩石圈板块运移的动力学机制,长期以来始终是一个议而不决的难题。地质演化历史的大量信息都埋藏在岩石圈内部,很少出露地表。然而,近2亿年来的地质信息出露比较多,资料也比较可靠,学者可对此问题进行探讨。根据全球中、新生代7次...
全球岩石圈板块运移的动力学机制,长期以来始终是一个议而不决的难题。地质演化历史的大量信息都埋藏在岩石圈内部,很少出露地表。然而,近2亿年来的地质信息出露比较多,资料也比较可靠,学者可对此问题进行探讨。根据全球中、新生代7次板块运动模式的变化,可以认为岩石圈板块的运动是由巨大的陨石撞击地球表层诱发的,而不是如流传很广的"地幔传送带模式"假说所认为的那样产生的。每隔3 300万年左右,地球都会随太阳系一起穿越一次星际物质较密集的银道面,引起引力场的巨变。引力场的改变使一些小行星改变其原来的运行轨道,从而导致地球表层受到来自陨石的不同角度的撞击,诱发地球岩石圈板块运动方向或模式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圈板块运移
地球动力学机制
巨大陨石撞击
银道面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全球岩石圈板块构造的动力学机制
被引量:
12
2
作者
万天丰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20-335,共16页
全球板块构造的动力学机制问题是一个热门但至今尚未解决的难题。本文首先回顾了近百年来大地构造学的各种主要假说和近四十年来板块构造学说的许多新进展。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受Rampino和Stothers关于陨击作用可引起地表重大灾变事件...
全球板块构造的动力学机制问题是一个热门但至今尚未解决的难题。本文首先回顾了近百年来大地构造学的各种主要假说和近四十年来板块构造学说的许多新进展。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受Rampino和Stothers关于陨击作用可引起地表重大灾变事件思想的启发,笔者提出了一个新的假说。基于中、新生代(200 Ma以来)每隔33 Ma太阳系就会穿越一次银河系星际物质密集的银道面,诱发太阳系内部引力场的巨变,使部分小行星失稳,从而撞击地球。笔者根据用以描述中生代以来全球板块构造的七种不同的运动模式,提出了巨大陨星在不同地点、以不同角度撞击地表岩石圈,可能诱发地幔底辟的形成,从而推动板块呈放射状或单向运移的假说,也即在200、170、100、65和0.78Ma等时期的陨击事件基本上是垂直地表面而撞击的,从而诱发地幔底辟的形成和岩石圈板块的放射状张裂和运移;138 Ma的陨击事件可能是指向印度板块的斜向撞击;而35 Ma时期的微玻璃陨石撞击事件则是陨石以极低角度撞击地球表面的表现。陨石撞击地球,这是太阳系内部各星体之间引力作用变化的表现,因而此假说不是什么外因作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块构造学说
动力学机制
中、新生代
全球板块的运移
巨大陨星撞击作用的假说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大地构造学的发展
被引量:
5
3
作者
万天丰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526-1536,共11页
大地构造学是研究地球物质在时间和空间演化的学问,是构造地质学的一门重要的分支学科,是一门涉及知识面很宽的学问.大地构造学需要朝定型、定向、定时、定位和定量的研究方向前进,需要通过"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经过长期的知...
大地构造学是研究地球物质在时间和空间演化的学问,是构造地质学的一门重要的分支学科,是一门涉及知识面很宽的学问.大地构造学需要朝定型、定向、定时、定位和定量的研究方向前进,需要通过"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经过长期的知识积淀才可能进行扎实的研究,以便逐渐接近科学的真理.槽台假说是一种过时的认识.板块构造学说起源于海洋地球物理调查,它是一个仍在继续发展中的大地构造学说,强调各个岩石圈板块是以水平运移为主的,但是其动力学机制则至今尚未完全解决,仍在探索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槽台假说
板块构造学说
动力学机制
岩石圈
大地构造学
原文传递
论六盘山-贺兰山碰撞带
被引量:
3
4
作者
万天丰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45-851,共7页
六盘山-贺兰山一带到底是板块内部的坳拉谷,还是两个板块之间的碰撞带?长期以来一直众说纷纭。笔者认为:阿拉善地块在晚寒武世以前是中朝板块的一部分,晚寒武世开始才脱离中朝板块,使之具有华南古生物区系特征;早古生代晚期阿拉善地块...
六盘山-贺兰山一带到底是板块内部的坳拉谷,还是两个板块之间的碰撞带?长期以来一直众说纷纭。笔者认为:阿拉善地块在晚寒武世以前是中朝板块的一部分,晚寒武世开始才脱离中朝板块,使之具有华南古生物区系特征;早古生代晚期阿拉善地块与柴达木、塔里木地块拼合成西域板块。根据已有资料判断,西域板块可能是在晚古生代(289~269 Ma)重新又与中朝板块拼合,从而形成六盘山-贺兰山碰撞带,并发育大量对冲型逆掩断层系,而在后期构造应力场的作用下发生断陷,在六盘山-贺兰山之间形成宁夏断陷盆地,并覆盖大量沉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盘山-贺兰山
碰撞带
坳拉谷
逆掩断层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全球岩石圈板块为什么会运移?
被引量:
2
1
作者
万天丰
尹延鸿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
出处
《自然杂志》
2019年第1期63-70,共8页
文摘
全球岩石圈板块运移的动力学机制,长期以来始终是一个议而不决的难题。地质演化历史的大量信息都埋藏在岩石圈内部,很少出露地表。然而,近2亿年来的地质信息出露比较多,资料也比较可靠,学者可对此问题进行探讨。根据全球中、新生代7次板块运动模式的变化,可以认为岩石圈板块的运动是由巨大的陨石撞击地球表层诱发的,而不是如流传很广的"地幔传送带模式"假说所认为的那样产生的。每隔3 300万年左右,地球都会随太阳系一起穿越一次星际物质较密集的银道面,引起引力场的巨变。引力场的改变使一些小行星改变其原来的运行轨道,从而导致地球表层受到来自陨石的不同角度的撞击,诱发地球岩石圈板块运动方向或模式的改变。
关键词
岩石圈板块运移
地球动力学机制
巨大陨石撞击
银道面
Keywords
lithosphere plate migration
geodynamics
giant meteorite impact
galactic plane
分类号
P31 [天文地球—固体地球物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全球岩石圈板块构造的动力学机制
被引量:
12
2
作者
万天丰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出处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20-335,共16页
文摘
全球板块构造的动力学机制问题是一个热门但至今尚未解决的难题。本文首先回顾了近百年来大地构造学的各种主要假说和近四十年来板块构造学说的许多新进展。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受Rampino和Stothers关于陨击作用可引起地表重大灾变事件思想的启发,笔者提出了一个新的假说。基于中、新生代(200 Ma以来)每隔33 Ma太阳系就会穿越一次银河系星际物质密集的银道面,诱发太阳系内部引力场的巨变,使部分小行星失稳,从而撞击地球。笔者根据用以描述中生代以来全球板块构造的七种不同的运动模式,提出了巨大陨星在不同地点、以不同角度撞击地表岩石圈,可能诱发地幔底辟的形成,从而推动板块呈放射状或单向运移的假说,也即在200、170、100、65和0.78Ma等时期的陨击事件基本上是垂直地表面而撞击的,从而诱发地幔底辟的形成和岩石圈板块的放射状张裂和运移;138 Ma的陨击事件可能是指向印度板块的斜向撞击;而35 Ma时期的微玻璃陨石撞击事件则是陨石以极低角度撞击地球表面的表现。陨石撞击地球,这是太阳系内部各星体之间引力作用变化的表现,因而此假说不是什么外因作用论。
关键词
板块构造学说
动力学机制
中、新生代
全球板块的运移
巨大陨星撞击作用的假说
Keywords
plate tectonics theory
geodynamics
Mesozoic- Cenozoic
migrations of global plates
hypothesis of giant meteorite impact
分类号
P541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大地构造学的发展
被引量:
5
3
作者
万天丰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出处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526-1536,共11页
文摘
大地构造学是研究地球物质在时间和空间演化的学问,是构造地质学的一门重要的分支学科,是一门涉及知识面很宽的学问.大地构造学需要朝定型、定向、定时、定位和定量的研究方向前进,需要通过"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经过长期的知识积淀才可能进行扎实的研究,以便逐渐接近科学的真理.槽台假说是一种过时的认识.板块构造学说起源于海洋地球物理调查,它是一个仍在继续发展中的大地构造学说,强调各个岩石圈板块是以水平运移为主的,但是其动力学机制则至今尚未完全解决,仍在探索之中.
关键词
槽台假说
板块构造学说
动力学机制
岩石圈
大地构造学
Keywords
geosyncline and platform hypothesis
plate tectonic theory
dynamic mechanics
lithosphere
geotectonics
分类号
P54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论六盘山-贺兰山碰撞带
被引量:
3
4
作者
万天丰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出处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45-851,共7页
文摘
六盘山-贺兰山一带到底是板块内部的坳拉谷,还是两个板块之间的碰撞带?长期以来一直众说纷纭。笔者认为:阿拉善地块在晚寒武世以前是中朝板块的一部分,晚寒武世开始才脱离中朝板块,使之具有华南古生物区系特征;早古生代晚期阿拉善地块与柴达木、塔里木地块拼合成西域板块。根据已有资料判断,西域板块可能是在晚古生代(289~269 Ma)重新又与中朝板块拼合,从而形成六盘山-贺兰山碰撞带,并发育大量对冲型逆掩断层系,而在后期构造应力场的作用下发生断陷,在六盘山-贺兰山之间形成宁夏断陷盆地,并覆盖大量沉积物。
关键词
六盘山-贺兰山
碰撞带
坳拉谷
逆掩断层系
Keywords
Liupanshan-Helanshan
collision zone
aolagogen
the ramp thrusts systems
分类号
P548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全球岩石圈板块为什么会运移?
万天丰
尹延鸿
《自然杂志》
2019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论全球岩石圈板块构造的动力学机制
万天丰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1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论大地构造学的发展
万天丰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5
原文传递
4
论六盘山-贺兰山碰撞带
万天丰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