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太湖流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与调控——基于空间形态学-最小累积阻力模型 被引量:72
1
作者 王雪然 万荣荣 潘佩佩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968-1980,共13页
构建生态安全网络是在快速城镇化和生态环境恶化的背景下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举措。以典型跨界的太湖流域为地理研究单元,使用多源空间数据,采用空间形态学方法(Morphological spatial pattern analysis,MSPA)和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inim... 构建生态安全网络是在快速城镇化和生态环境恶化的背景下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举措。以典型跨界的太湖流域为地理研究单元,使用多源空间数据,采用空间形态学方法(Morphological spatial pattern analysis,MSPA)和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inimal cumulative resistance,MCR)以及地理学统计方法建立“生态源地-活动廊道-保护网络-阻力特征-分区调控”的生态安全模式。研究结果显示:(1)太湖流域20个具有保护生物多样性功能的生态源地主要分布在浙西区和湖西区,包括大型湖体和丘陵森林等;(2)流域内重要性廊道贯穿太湖连接大型湖体和森林,一般性廊道集中分布在浙西-湖西区,将生态源地两两相连;(3)根据节点-廊道-源地网络分布,参考生态阻力和生境质量的空间性特征,构建流域“四区一带”生态安全格局并提出分区管控措施,为经济发展快速但生境脆弱的太湖流域生态体系建设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保护 空间形态学(MSPA) 最小累积阻力(MCR)模型 生态安全网络 太湖流域
下载PDF
洞庭湖湿地植被长期格局变化(19872016年)及其对水文过程的响应 被引量:17
2
作者 周静 万荣荣 +1 位作者 吴兴华 张宇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723-1735,共13页
基于长序列遥感影像数据、水位日观测数据以及高精度湖盆地形数据,通过提取洞庭湖19872016年湿地植被信息,并构建表征水位波动的多周期水情变量,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法识别影响洞庭湖湿地植被分布格局的关键水情变量并建立其与植被面积的... 基于长序列遥感影像数据、水位日观测数据以及高精度湖盆地形数据,通过提取洞庭湖19872016年湿地植被信息,并构建表征水位波动的多周期水情变量,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法识别影响洞庭湖湿地植被分布格局的关键水情变量并建立其与植被面积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1)19872016年,洞庭湖湿地典型植被面积在全湖尺度上呈增加趋势,尤其是林地面积,占比由1.77%上升为7.24%.湿地植被格局演变上,东洞庭湖呈现芦苇群落挤占苔草群落空间,并推动湿地植被整体向湖心扩张的趋势.2)影响东洞庭湖苔草和芦苇分布最关键的水情变量是丰水期水位.苔草对丰水期水情存在非线性阈值响应,丰水期平均水位维持在29 m左右,最适宜苔草生长;对于芦苇,丰水期偏枯的水情条件对其生长发育起到促进作用.涨水期和退水期水文过程是影响东洞庭湖湿地植被分布的次为重要的水情因子.涨水期、退水期水位偏低的水情条件对芦苇分布面积的扩张起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洲滩湿地 典型植被景观带 时空格局 水文响应 洞庭湖
下载PDF
灌区土壤盐渍化程度云理论改进多级模糊评价模型 被引量:17
3
作者 徐存东 程慧 +3 位作者 王燕 王荣荣 刘璐瑶 张锐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4期88-95,共8页
土壤盐渍化的产生过程是一个多指标参与、多层次驱动的复杂系统,针对盐渍化程度的评价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问题,将不确定性云理论引入到土壤盐渍化程度的多级模糊评价中,通过构建土壤盐渍化程度多级模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盐渍化程度的... 土壤盐渍化的产生过程是一个多指标参与、多层次驱动的复杂系统,针对盐渍化程度的评价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问题,将不确定性云理论引入到土壤盐渍化程度的多级模糊评价中,通过构建土壤盐渍化程度多级模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盐渍化程度的评语集云模型、诱发因子的隶属度云模型及权重云模型,进而提出了基于云理论改进的土壤盐渍化程度的多级模糊评价模型。同时,选定景泰川电力提灌灌区为研究区,对该灌区的土壤盐渍化程度进行了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和评语集云模型结合用Matlab仿真显示。研究表明:该灌区土壤的盐渍化处于轻度盐化土和中度盐化土之间,0~100 cm土壤的含盐量为0.224 2%的可能性最大;利用云理论改进多级模糊评价模型对土壤的盐渍化程度开展研究,用不确定性云参数代替精确数值,更具普遍性。相关研究可为开展盐渍化程度评估和预测的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盐渍化 模型 云理论 多级模糊 评语集 标度 隶属度 评价
下载PDF
天津某社区心血管病危险人群他汀类药物使用依从性的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万荣荣 刘雪君 +5 位作者 王爽 吴英 张文凤 肖涣 方子健 邱双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20年第7期606-611,共6页
目的调查基层医疗机构就诊的心血管病危险人群他汀类药物使用依从性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及导致依从性差的原因,为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提供依据。方法以2017年6—10月天津市某社区全科医生签约服务的186例需要服用他汀类药物的心血管... 目的调查基层医疗机构就诊的心血管病危险人群他汀类药物使用依从性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及导致依从性差的原因,为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提供依据。方法以2017年6—10月天津市某社区全科医生签约服务的186例需要服用他汀类药物的心血管病危险人群为研究对象,使用中文修订版服药依从性Morisky量表,调查患者服药依从性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及导致患者服药依从性差的原因。结果被给予他汀类药物处方者占64.0%(119/186),而未服用该药物者占7.6%(9/119),服用者占92.4%(110/119)。110例被给予处方且服药的患者中,根据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10年发病危险评估,"中危组"18例,"高危组"92例;服药依从性良好占30.0%(33/110),依从性差占70.0%(77/110)。单因素分析显示,文化程度、职业、服药种类数对患者服药依从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938、10.097、16.503,P<0.05)。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较高、服药种类数量较少者具有更好的依从性(OR=3.530、0.388,P<0.05)。9例患者不服药的原因:担心药物不良反应6例(6/9),自觉无症状而认为不需要服药3例(3/9)。77例患者服药依从性差的原因:自觉无症状而认为不需要服药31例(40.2%),自觉服药无效28例(36.4%),担心不良反应16例(20.8%),经济压力2例(2.6%)。结论他汀类药物服用依从性差者所占比率较高。患者文化程度、服药种类数量是其影响因素,导致依从性差的最主要原因是患者对心血管病预防的认识不足,应针对其影响因素及原因进行干预和规范化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一级预防 他汀类药物 依从性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湖泊湿地水文过程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5
作者 谭志强 李云良 +6 位作者 张奇 郭宇菲 王晓龙 李冰 万荣荣 王殿常 吴兴华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8-37,共20页
湖泊湿地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在调蓄洪水、净化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及为人类提供淡水和食物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叠加影响,湖泊湿地水文过程发生了剧烈变化,湖泊湿地面临着面积萎缩、质... 湖泊湿地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在调蓄洪水、净化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及为人类提供淡水和食物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叠加影响,湖泊湿地水文过程发生了剧烈变化,湖泊湿地面临着面积萎缩、质量下降和服务功能退化等风险.本文总结了原位观测、数值模拟和遥感技术在获取湖泊湿地关键水文要素方面的优势及不足;从辩证的角度探讨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湖泊湿地水文过程的双重影响;结合洪水和水文连通性等研究热点分析了水文过程的典型表现形式;从正反两方面揭示了湖泊湿地植物、动物和水质对水文过程改变的响应.本研究最终提出未来应该将遥感技术与数值模拟方法相结合,建立“多目标-多要素-多尺度-多过程”的湖泊湿地监测体系;定量评价多维度水文连通的转化方式及其对生态系统的阈值效应;加强研究地下水驱动下湿地植被演变的非线性动力学机制;综合考虑栖息地的面积和质量评价水鸟种群的弹性力和恢复力,为湖泊水位调控和退化湿地的恢复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湿地 水文过程 数值模拟 遥感 洪水 水文连通
下载PDF
基于网络平台的全科医生服务对慢性病共病患者积极度及其健康结局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刘雪君 王爽 +4 位作者 万荣荣 肖涣 郎朗 赵心 于晓松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20年第8期698-703,共6页
目的:评价基于网络平台的全科医生服务对慢性病共病患者进行健康管理的效果。方法: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全科医生及其团队基于网络平台,对某功能性社区626例慢性病共病患者提供为期1年的健康管理服务,包括健康咨询、膳食及运动指导、... 目的:评价基于网络平台的全科医生服务对慢性病共病患者进行健康管理的效果。方法: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全科医生及其团队基于网络平台,对某功能性社区626例慢性病共病患者提供为期1年的健康管理服务,包括健康咨询、膳食及运动指导、发布健康资讯、建立健康档案和合理用药指导5项个体化健康管理计划。比较干预前、干预中(干预6个月)、干预后(干预1年)患者的积极度、生命质量、临床指标的改善情况,并分析患者积极度和生命质量之间的关系。结果:626例患者中,536例完成为期1年的干预,失访率为14.38%(90/626)。干预前、中、后患者的生理机能、生理职能、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整体生命质量评分均有所增加(F值分别为12.350、13.215、10.515、29.114、42.972、10.951、89.783、33.311,均P<0.05);BMI、腰围、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水平均有所降低(F值分别为30.039、33.849、7.152、27.453、59.938、214.270、73.488、62.014,均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加(F=16.491,P<0.01);积极度总分增加(F=9.471,P<0.01),积极度水平分级发生变化(χ^2=16.183,P<0.05);但躯体疼痛评分(F=1.486,P=0.227)无变化;积极度与一般健康状况(r=0.099,P=0.013)、精力(r=0.101,P=0.011)、精神健康评分(r=0.099,P=0.013)存在弱相关。结论:全科医生基于网络平台对慢性病共病患者进行健康管理,可提高患者积极度水平,改善患者的健康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 共病现象 全科医生 患者积极度 网络平台
原文传递
近百年鄱阳湖湿地格局演变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李冰 万荣荣 +3 位作者 杨桂山 谭志强 王殿常 吴兴华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018-1029,共12页
鄱阳湖是我国最大淡水湖和长江中游仅存的两个通江湖泊之一,重建其近百年自然通江的湖泊湿地演变过程,对于鄱阳湖湿地生态修复与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两期历史时期地形图和遥感产品,构建了1930s、1970s、1990s、2000s和2010s鄱... 鄱阳湖是我国最大淡水湖和长江中游仅存的两个通江湖泊之一,重建其近百年自然通江的湖泊湿地演变过程,对于鄱阳湖湿地生态修复与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两期历史时期地形图和遥感产品,构建了1930s、1970s、1990s、2000s和2010s鄱阳湖湿地格局变化数据集,探究了土地利用方式改变和水文连通变化对鄱阳湖湿地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鄱阳湖湿地面积由1930s的5024.3 km^(2)下降至2010s的3232.7 km^(2),近百年损失率高达35.7%,其中1930s 1970s时期面积变化最为显著,损失率达33.2%,且主要集中分布于赣江与饶河的入湖尾闾地区和南部康山圩.湖泊湿地向耕地的转移是鄱阳湖湿地丧失的主要形式,1930s以来,共有累计1149.6 km^(2)的湖泊湿地受垦殖的作用转变为耕地.闸坝与圩垸导致的水文连通性降低加剧了鄱阳湖自然通江的湖泊湿地格局的变化.相较1930s,累计有683.4 km^(2)的湖泊湿地与主湖相阻隔,水文节律完全独立于通江水域.基于地统计学的水文连通函数曲线也表明,近百年来鄱阳湖的横向和纵向水文连通性均呈现一定程度的下降,且在1990s以后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本研究能够为鄱阳湖乃至长江中游湖泊湿地生态修复与生态系统服务提升提供参考状态与客观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 湖泊湿地 近百年 格局变化 水文连通性
下载PDF
太湖流域水文连通性: 现状、研究进展与未来挑战 被引量:10
8
作者 杨素 万荣荣 李冰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055-1074,共20页
水文连通性作为连接河湖水体间物质、能量及信息传递与交换的关键纽带,对水环境、水生态和生境状况具有联动与触发反馈作用,已成为水文学、水利学和生态学等诸多领域的研究热点.太湖流域作为全国典型的流域性密集平原河网区,在快速城镇... 水文连通性作为连接河湖水体间物质、能量及信息传递与交换的关键纽带,对水环境、水生态和生境状况具有联动与触发反馈作用,已成为水文学、水利学和生态学等诸多领域的研究热点.太湖流域作为全国典型的流域性密集平原河网区,在快速城镇化背景下,河湖水文连通关系变化剧烈并引起了一系列生态环境效应.本文以水文连通性概念与内涵为背景,对太湖流域水文连通性研究进行了综述.太湖流域水文连通性评价方法以图论法、景观格局指数及水文连通性函数等方法联合使用为主,且聚焦于区域尺度研究;演变过程按人类活动影响强度大致划分为自然水系形成阶段、古代人类活动影响阶段和现代人类活动影响阶段;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共同影响着太湖流域水文连通性变化,近百年来水利工程建设和城市化进程等人类活动的影响尤为剧烈;良好的水文连通性有利于汛期减轻流域洪涝灾害及非汛期保障水资源供给,但水文连通性的提高对水环境和水生态的效应由于涉及因素众多尚存在争议.针对当前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1)平原河网区水文连通性的定量表征与评估是水文连通性研究的前提;(2)定量解析流域水文连通性的驱动机制是水文连通性研究的重点;(3)深入跟踪大型引水调水工程对流域水文连通影响及其效应是一项长期任务;(4)兼顾环境生态效应的水利工程生态化改造研究,开展工程控制背景下的流域水文连通多目标优化调控,是实现太湖流域洪水调蓄、水资源供给、水环境净化、生物多样性维持等生态系统服务协同提升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连通性 河湖水系 太湖流域 演变过程 驱动因素 生态环境效应
下载PDF
湿地水文过程与植被响应研究进展与案例分析 被引量:10
9
作者 徐力刚 赖锡军 +2 位作者 万荣荣 王晓龙 李相虎 《地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171-1181,共11页
生态水文学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一门研究生态过程和生态格局水文机制的新学科。湖泊湿地作为中国5大类天然湿地类型之一,湖泊湿地生态水文学的研究业已成为生态水文学的研究的一个重要对象和分支,其核心在于研究湖泊湿地生态系统中多... 生态水文学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一门研究生态过程和生态格局水文机制的新学科。湖泊湿地作为中国5大类天然湿地类型之一,湖泊湿地生态水文学的研究业已成为生态水文学的研究的一个重要对象和分支,其核心在于研究湖泊湿地生态系统中多时空尺度的水文与生物格局、过程的耦合特征及其相互作用。论文首先概述了湖泊湿地生态水文学的研究进展,包括其基本理论,内涵、外延及其主要研究内容;凝练了湖泊湿地生态水文学研究的方法体系、思路及框架;针对目前湖泊湿地生态水文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薄弱环节,提出了湖泊湿地生态水文学未来研究的发展趋势和亟需加强研究的重点方向。在此基础上,以长江中游的典型通江湖泊湿地--鄱阳湖湿地为例,通过开展的湖泊湿地生态水文过程与模拟研究的典型案例,阐述了鄱阳湖湖泊湿地生态水文过程的变化及其植被响应研究的最新进展和研究成果。论文对于构建涵盖湖泊湿地水资源、湖泊湿地生态景观格局与流域管理、湖泊湿地生物多样性保育以及湿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生态管理等方向在内的战略研究体系,完善湿地生态水文研究与流域生态与管理的技术支撑体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地理学 生态水文 湿地 模型系统 鄱阳湖
原文传递
后三峡工程时代的鄱阳湖湿地植被生产力演变 被引量:5
10
作者 戴雪 杨桂山 +1 位作者 万荣荣 李彦彦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77-585,I0018,共10页
三峡运行以来,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共同驱动了鄱阳湖水文情势的急剧变化,并对其湿地植被产生了显著影响,但当前研究尚未系统量化鄱阳湖湿地植被在此条件下的演变规律与趋势。因此,本研究以增强型植被指数EVI(enhanced vegetation index)... 三峡运行以来,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共同驱动了鄱阳湖水文情势的急剧变化,并对其湿地植被产生了显著影响,但当前研究尚未系统量化鄱阳湖湿地植被在此条件下的演变规律与趋势。因此,本研究以增强型植被指数EVI(enhanced vegetation index)的时段最高值作为表征湿地植被生产力的代用指标,定量揭示了后三峡工程时代鄱阳湖湿地植被生产力的气候态特征及其变化,包括变化的量级、显著性及阶段性。结果表明:(1) 2000-2020年,鄱阳湖湿地植被EVI最高值在全年及春、秋两季分别为0.37、0.30和0.33,入湖河流三角洲及碟形洼地边滩是其生产力中心;春季EVI最高值在此区域高于秋季,而在湖心区低于秋季。(2)三峡运行后的湿地植被生产力变化在全年及春、秋两季均有极大空间异质性,在湖心深泓线附近显著增加,而在入湖河流三角洲及湿地边缘下降。春季EVI增长区域面积占比极大(84.2%),而秋季增长区面积占比较小(71.2%),即有较大面积区域EVI在秋季下降(38.8%)。(3)三峡运行后,鄱阳湖湿地植被生产力中心经历了原位增长、空间扩张以及湖心向转移3个阶段,最终完成了由支流三角洲向湖心区的转移。从总体来看,鄱阳湖湿地植被生产力在全年及春、秋季均呈增长趋势,增速分别为0.0035、0.0049和0.0028 EVI/a。本研究量化了后三峡工程时代的鄱阳湖湿地植被生产力变化,为该区域进一步的综合管理提供了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三峡工程时代 鄱阳湖 湿地植被生产力 变化趋势 显著性 湖心向迁移
下载PDF
考虑SOC的混合储能功率分配与自适应虚拟惯性控制 被引量:2
11
作者 马文忠 王立博 +3 位作者 王玉生 万蓉蓉 王昕睿 王嘉星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3-93,共11页
电力电子化的直流配电网存在低惯性问题,不利于系统稳定运行。混合储能设备可向电网提供虚拟惯性,但不同类型的储能之间存在功率协调问题,并且储能的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 SOC)对虚拟惯性的调节也有约束作用。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 电力电子化的直流配电网存在低惯性问题,不利于系统稳定运行。混合储能设备可向电网提供虚拟惯性,但不同类型的储能之间存在功率协调问题,并且储能的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 SOC)对虚拟惯性的调节也有约束作用。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自适应时间常数的分频控制策略,时间常数根据混合储能系统(hybridenergy storage system, HESS)的SOC而动态调整以改变功率分配。首先,通过分析储能SOC与虚拟惯性的关系,并考虑储能充放电极限问题,研究兼顾SOC、电压变化率以及电压幅值的自适应虚拟惯性控制策略,提高系统惯性。然后,建立控制系统的小信号模型,分析虚拟惯性系数对系统的影响。最后,基于Matlab/Simulink搭建直流配电网仿真模型,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能合理分配HESS功率,提高超级电容器利用率,改善直流电压与功率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配电网 混合储能 功率分配 荷电状态 虚拟惯性
下载PDF
后三峡工程时代的鄱阳湖湿地淹没动态演变
12
作者 戴雪 钱心月 +4 位作者 朱昱腾 郭润言 秦大千 万荣荣 游海林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048-2058,共11页
周期性的淹没或出露是洪泛型湖泊湿地的重要物理特征,湖泊湿地的淹没动态对其生态过程有显著影响。三峡工程运行以来,鄱阳湖湿地淹没动态发生了显著变化并引发了剧烈生态效应,而目前研究尚未对后三峡工程时代的鄱阳湖淹没动态演变进行... 周期性的淹没或出露是洪泛型湖泊湿地的重要物理特征,湖泊湿地的淹没动态对其生态过程有显著影响。三峡工程运行以来,鄱阳湖湿地淹没动态发生了显著变化并引发了剧烈生态效应,而目前研究尚未对后三峡工程时代的鄱阳湖淹没动态演变进行系统量化,也制约了对其驱动下湖泊湿地生态系统演变原因与机制的了解。鉴于此,本研究结合水文站实测数据与遥感观测资料,以淹没开始时间、淹没结束时间以及淹没历时3个变量共同表征湖泊湿地淹没动态,从站点及全湖尺度分别对三峡工程运行后鄱阳湖湿地淹没动态的变化趋势、量级及显著性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2000—2020年间,鄱阳湖湿地淹没开始时间在64%的湖区被推迟,推迟速率约为1.10天/年;仅在入江水道及碟形湖小幅提前,且提前趋势并不显著;(2)鄱阳湖湿地淹没结束时间在72%的湖区显著提前,提前速率约为1.46天/年;仅在有闸控工程的碟形湖因延迟泄水而有所延迟;(3)受淹没开始时间推迟而结束时间提前的影响,鄱阳湖湿地淹没历时在70%的湖区显著缩短,缩短速率约为2.19天/年,而在有闸控工程的碟形湖则有所延长。本文从站点与全湖尺度分别给出了基于实测而非模型模拟的鄱阳湖淹没动态量化评估结果,从空间尺度揭示了淹没动态在碟形湖与主体湖区的巨大差异。同时,研究结果从淹没动态角度深化了当前对三峡工程水文影响的认识,为鄱阳湖湿地后续的水资源管理及生态水文过程调节提供了理论与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三峡工程时代 鄱阳湖 淹没动态演变 趋势 量级 显著性
下载PDF
基于束河古镇皮匠传统手工艺的现代皮具创新设计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万荣荣 杨佳玲 +1 位作者 王佳 张军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1年第19期28-29,共2页
本文通过分析束河古镇传统皮匠手工艺的深刻内涵与意义及其存在的问题,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研究运用于现代手工皮具的设计思路与方法,为设计制作出有温度的、有感情、有市场需求的手工皮具产品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皮具 皮匠传统手工艺 创新设计
下载PDF
基于CART模型的鄱阳湖草滩苔草分布与水位波动要素关系 被引量:3
14
作者 于文琪 戴雪 +3 位作者 杨颖 万荣荣 蒲阳 姚鑫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672-1680,共9页
水位波动对鄱阳湖草滩湿地的形成与分布至关重要,但不同要素对湿地植物种的具体影响不尽相同.本研究以湿地优势植被苔草群落为研究对象,通过环湖区样带设置和植被调查得到较大尺度上的苔草分布数据,以不同水文站水文数据结合湖区DEM插... 水位波动对鄱阳湖草滩湿地的形成与分布至关重要,但不同要素对湿地植物种的具体影响不尽相同.本研究以湿地优势植被苔草群落为研究对象,通过环湖区样带设置和植被调查得到较大尺度上的苔草分布数据,以不同水文站水文数据结合湖区DEM插值得出各样点水位波动要素数据:年内最大水位差R,年内淹没出露频次F,年平均水位M,最长淹没的出露日期D,年内总出露时间T,用CART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影响鄱阳湖区草滩湿地苔草群落分布的最直接的水位波动要素为T和R; 2)年内总出露时间大于84天(T≥4.619),年极差水位大于11.3 m(R≥10.41)时,苔草群落的综合分布情况最佳.进一步探讨认为:其他水位波动要素未能被CART模型选为分类依据,可能是因为彼此之间存在相关性;高程决定植被分布,实际上是多种水位波动要素综合影响的结果,精度要求不高时,可以用高程替代水位波动各要素进行简略分析.本研究相关结论可以为鄱阳湖控湖工程今后的运行,提供一定的参考,以维持草滩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更好地实现其生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位波动 要素 草滩湿地 鄱阳湖 苔草
下载PDF
不同组织间协作业务关系管理标准解读
15
作者 刘伟丽 林蔚彤 万茸茸 《质量与认证》 2022年第11期52-55,共4页
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不同类型的组织形成了社会运行的齿轮,组织间合作也日渐成为各组织为实现自身利益或宗旨的选择。本文旨在通过对现行的组织间协作标准分析,综合学界对组织间合作的研究成果,对不同组织间协作业务关系的管理标准提出... 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不同类型的组织形成了社会运行的齿轮,组织间合作也日渐成为各组织为实现自身利益或宗旨的选择。本文旨在通过对现行的组织间协作标准分析,综合学界对组织间合作的研究成果,对不同组织间协作业务关系的管理标准提出改进意见。本文采取的研究方法是通过文献整理进行定性分析,在具体不同组织间协作业务的深入分析方面并未涉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间协作 标准 合作业务 团队协作
下载PDF
太湖流域典型土地利用类型生态耗水分量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吕文 杨桂山 +1 位作者 万荣荣 陶宇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03-108,113,共7页
[目的]对太湖流域典型土地利用类型的生态耗水分量进行比较研究,为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流域生态系统水量调节能力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应用田块尺度土壤—水—大气—植物模型(SWAP),在太湖流域水汽通量监测试验基础上对林地、茶园和... [目的]对太湖流域典型土地利用类型的生态耗水分量进行比较研究,为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流域生态系统水量调节能力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应用田块尺度土壤—水—大气—植物模型(SWAP),在太湖流域水汽通量监测试验基础上对林地、茶园和耕地的生态耗水进行数值模拟。[结果](1)林地蒸腾量占据耗水量的87.80%,在林地生态系统调节水量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生态耗水呈以8月为峰值的单峰曲线;(2)茶园茶株蒸腾和株间蒸发占据耗水的94.86%,两者比值大约为3∶1,茶株的人工修剪对各分量的年内变化有影响;(3)耕地作物蒸腾和棵间蒸发占据了耗水量的94.73%,两者比值约2∶1,并呈现麦季(1—5月)和稻季(6—11月)2个时段特征;(4)流域竹林枯枝落叶层厚,树林冠层厚实,园地茶株由于修剪后枝叶还未恢复,耕地小麦和水稻作物有生长初始阶段,所以林地相比园地和耕地土壤蒸发偏低。[结论]3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植被在不同生长阶段的叶面积指数、人工修剪作用对耗水量年内变化可能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耗水分量 SWAP模型 土地利用类型 太湖流域
下载PDF
安徽省高职院校职业指导工作的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1
17
作者 万蓉蓉 《科教文汇》 2016年第26期145-146,共2页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各高校工作的重点,而安徽省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安徽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点。在就业工作中,开展职业指导工作又是重中之重。本文通过对安徽省高职院校职业指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研究...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各高校工作的重点,而安徽省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安徽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点。在就业工作中,开展职业指导工作又是重中之重。本文通过对安徽省高职院校职业指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研究对策。笔者认为安徽省高职院校要做好职业指导工作需要从积极转变工作观念,进行相关理论研究;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职业指导的能力;探索新型工作形式,实现职业指导工作多样化这三方面着手,才能推动高职院校职业指导工作的顺利、有效地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职业指导 就业工作
下载PDF
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51
18
作者 袁周炎妍 万荣荣 《生态科学》 CSCD 2019年第5期210-219,共10页
自然生态系统是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支持系统,为人类提供了供给服务、调节服务、文化服务及支持服务,高质量的生态系统服务能促进人类社会的平稳、可持续发展,因此准确评估生态系统服务对生态系统多样性保护、区域规划以及管理整治有重... 自然生态系统是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支持系统,为人类提供了供给服务、调节服务、文化服务及支持服务,高质量的生态系统服务能促进人类社会的平稳、可持续发展,因此准确评估生态系统服务对生态系统多样性保护、区域规划以及管理整治有重要意义。文章在介绍生态系统服务概念及生态系统服务目前主要研究内容的基础上,重点总结回顾了国内外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和物质量评估方法,分别分析了当量因子法、功能价值法、能值法及模型法的利弊及适用范围,并对目前价值量评估忽视生态学机理、物质量方法模型构建不完善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展望了建立信息共享平台以及充分利用数据处理技术,完善、综合利用价值量和物质量评估方法等未来拓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 评估 价值量评估 物质量评估
下载PDF
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32
19
作者 周静 万荣荣 《生态科学》 CSCD 2018年第6期209-216,共8页
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健康的湿地生态系统对区域乃至全球生态平衡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进行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对湿地保护管理、规划利用以及湿地治理有重要科学意义。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关键在于评价方法选取与指标体... 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健康的湿地生态系统对区域乃至全球生态平衡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进行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对湿地保护管理、规划利用以及湿地治理有重要科学意义。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关键在于评价方法选取与指标体系构建。文章在介绍湿地生态系统健康内涵及健康评价发展过程的基础上,重点总结回顾了国内外几种常用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方法,归纳、剖析了不同方法的优缺点,并对目前湿地生态健康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探讨与展望,包括健康标准、综合评价方法的选择、多时空尺度的综合以及湿地健康评价的应用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 生态系统 健康评价 指标 阈值
下载PDF
供需关系下长三角城市群生态系统服务空间流转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燕 谭堰琴 +3 位作者 邱晓敏 宋新山 周镇宇 万荣荣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2年第3期403-411,共9页
基于价值量、热点分析、最小累计阻力(MCR)模型和距离衰减等多种方法和模型,量化分析长三角城市群2010年和2018年的生态系统服务供给和需求,揭示其供需盈亏关系;根据整体供需空间格局,确定生态源地到生态需求地的生态系统服务空间流转... 基于价值量、热点分析、最小累计阻力(MCR)模型和距离衰减等多种方法和模型,量化分析长三角城市群2010年和2018年的生态系统服务供给和需求,揭示其供需盈亏关系;根据整体供需空间格局,确定生态源地到生态需求地的生态系统服务空间流转路径与价值流转量.结果表明:长三角城市群2010年和2018年生态系统服务供给变化微小,而生态系统服务需求显著增长;生态系统服务供给呈南高北低的分布形态,生态系统服务需求呈东高西低的分布形态;供需盈余区主要分布于皖南山地丘陵,供需赤字区主要分布于经济发达城市的主城区;研究年份内,供需平衡区面积减少,供需失衡区面积增加,经济发展与土地利用变化导致供需空间异质性增强;将生态源地与生态需求地之间的重要生态廊道作为生态系统服务空间流转路径,2010年和2018年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流转总量分别为127.1,272.6亿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三角城市群 生态系统服务 供需平衡 空间流转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