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针对孕期饮食限制诱发宫内生长受限大鼠肺发育不良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牟秋杰 嵇波 +8 位作者 赵国桢 刘翼天 戴健 路雅雯 Reiko Sakurai virender kumar Rehan 谢亚娜 张琴 石天宇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05-410,共6页
目的:探讨电针母鼠"足三里"穴对孕期饮食限制诱发宫内生长受限(IUGR)子代大鼠肺发育不良的保护效应。方法:将24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对照电针组、模型组和模型电针组,每组6只。模型组和模型电针组大鼠从妊娠第10天至... 目的:探讨电针母鼠"足三里"穴对孕期饮食限制诱发宫内生长受限(IUGR)子代大鼠肺发育不良的保护效应。方法:将24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对照电针组、模型组和模型电针组,每组6只。模型组和模型电针组大鼠从妊娠第10天至分娩期间,给予母鼠50%的饮食限制制备IUGR动物模型。对照电针组和模型电针组妊娠第10天至分娩期间,采用电针母鼠双侧"足三里"穴进行治疗,每日1次。在子代大鼠出生时测量其体质量,并在子代大鼠出生后第21天,测量其体质量和肺质量,采用小动物肺功能检测系统测定其肺功能;HE染色法观察肺组织形态;ELISA法检测肺组织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子代大鼠出生时体质量及出生后第21天体质量、肺质量、肺动态顺应性(Cdyn)和PPARγ含量均降低(P<0.01),吸气峰值流速(PIF)值和吸气阻力(RI)值升高(P<0.01),肺泡数量减少,肺泡面积和肺泡间隔厚度增大,部分肺泡出现破裂、融合现象;与模型组比较,模型电针组子代大鼠出生时体质量及出生后第21天体质量、肺质量、Cdyn和PPARγ含量均升高(P<0.01,P<0.05),PIF值和RI值降低(P<0.05),肺泡数量增多,肺泡面积和肺泡间隔厚度减小,肺泡破裂、融合程度有所改善。结论:电针母鼠"足三里"穴可能通过调控肺组织中PPARγ含量,防护饮食限制诱发的IUGR大鼠肺功能和肺组织形态学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内生长受限 孕期饮食限制 电针 肺发育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原文传递
电针“足三里”穴对孕期及哺乳期尼古丁暴露新生鼠肺发育不良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刘翼天 嵇波 +5 位作者 苏杭 葛云鹏 王丹 赵国桢 Reiko Sakurai virender kumar Rehan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8年第7期4-8,共5页
目的观察电针"足三里"穴对孕期及哺乳期尼古丁暴露新生鼠肺功能、肺指数和肺组织形态学的影响。方法将20只成年SD雌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生理盐水组(S组)、生理盐水加电针"足三里"组(S+ST36组)、尼古丁组(N组)、... 目的观察电针"足三里"穴对孕期及哺乳期尼古丁暴露新生鼠肺功能、肺指数和肺组织形态学的影响。方法将20只成年SD雌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生理盐水组(S组)、生理盐水加电针"足三里"组(S+ST36组)、尼古丁组(N组)、尼古丁加电针"足三里"组(N+ST36组),采用皮下注射尼古丁注射液[1 mg/(kg·d),100μL]造模,从妊娠第6天至新生鼠出生后21 d,用动物肺功能分析系统检测各组新生鼠肺功能,根据肺组织重量和体重计算各组新生鼠肺指数,采用HE染色法观察各组新生鼠肺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与S组比较,N组呼气峰值(PEF)、肺动脉顺应性(Cdyn)显著降低(P<0.05),气道阻力(RL)显著增高(P<0.05),肺指数显著降低(P<0.05);新生鼠肺组织中肺泡数明显减少,肺泡体积增大,部分肺泡壁破裂相互融合。与N组比较,N+ST36组PEF、Cydn显著升高(P<0.05),RL显著降低(P<0.05),肺指数显著升高(P<0.05);新生鼠肺组织中肺泡数量增多、肺泡面积减小和肺泡壁破裂融合情况减少。结论电针孕期和哺乳期尼古丁暴露大鼠"足三里"穴可能通过改善新生鼠肺功能、肺指数及肺组织形态学变化发挥对新生鼠肺发育的保护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期及哺乳期尼古丁暴露 足三里 肺指数 肺功能 肺组织形态学
下载PDF
电针对围产期尼古丁暴露子代大鼠记忆和认知损伤影响的机制探讨
3
作者 张子玥 嵇波 +7 位作者 刘翼天 方洋 葛云鹏 谢亚娜 王佳佳 石天宇 Reiko Sakurai virender kumar Rehan 《针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218-1226,共9页
目的:通过观察电针对围产期尼古丁暴露(PNE)诱发子代大鼠宫内生长受限(IUGR)后记忆、认知损伤和脑组织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Ⅰ型(NMDAR1)通路的影响,探讨电针的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 目的:通过观察电针对围产期尼古丁暴露(PNE)诱发子代大鼠宫内生长受限(IUGR)后记忆、认知损伤和脑组织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Ⅰ型(NMDAR1)通路的影响,探讨电针的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组,每组4只母鼠,40只子鼠。采用母鼠孕期哺乳期皮下注射尼古丁制备IUGR模型。从母鼠受孕第6天一直到子代大鼠出生后第21天,电针母鼠双侧“足三里”,每日1次,每次20 min。采用脑脏器系数检测子代大鼠脑发育情况,用Y迷宫和新物体识别实验检测子代大鼠记忆和认知功能,HE染色法观察子代大鼠海马和前额叶皮质发育情况及细胞形态,紫外线比色法检测子代大鼠海马谷氨酸(Glu)含量,ELISA法检测子代大鼠海马BDNF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子代大鼠海马NMDAR1蛋白表达量,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子代大鼠海马和前额叶皮质BDNF阳性细胞数。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子代大鼠脑脏器系数显著降低(P<0.01);新异臂探索时间、自发交替率和新物体识别指数均显著降低(P<0.01);HE染色示海马和前额叶皮质的神经元数量减少,排列散乱,细胞整体结构遭到破坏;海马中Glu蛋白含量显著升高(P<0.01),BDNF蛋白含量和NMDAR1蛋白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1);海马CA1区、CA3区和前额叶皮质BDNF阳性细胞数减少(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子代大鼠脑脏器系数显著升高(P<0.01);新异臂探索时间、自发交替率和新物体识别指数均显著升高(P<0.05,P<0.01);HE染色示海马和前额叶皮质的神经元数量增多,排列整齐,细胞整体结构损伤减轻;海马中Glu蛋白含量显著降低(P<0.01),BDNF蛋白含量和NMDAR1蛋白表达量均显著升高(P<0.05);海马CA1区、CA3区和前额叶皮质BDNF阳性细胞数增多(P<0.05,P<0.01)。结论:电针对PNE所导致的IUGR子代大鼠记忆和认知功能损伤具有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通过调节B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宫内生长受限 围产期 尼古丁暴露 认知记忆 足三里 海马 前额叶皮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