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鼠肝生后发育的形态学 被引量:2
1
作者 陈亚敏 王恬 +5 位作者 霍宁 魏仑 周莹 李涛 吴靖芳 高福禄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42-545,共4页
目的:探讨小鼠肝生后发育的形态学变化。方法:H-E染色观察小鼠生后肝的形态学变化、Giemsa染色观察造血细胞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CD31)和基质细胞衍生因子(SDF-1)在肝中的表达及变化。结果:肝小叶生... 目的:探讨小鼠肝生后发育的形态学变化。方法:H-E染色观察小鼠生后肝的形态学变化、Giemsa染色观察造血细胞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CD31)和基质细胞衍生因子(SDF-1)在肝中的表达及变化。结果:肝小叶生后1周开始出现,2周末分化完成。肝板间可见圆形或椭圆形的巨核细胞,胞质嗜酸性、多核;血窦内幼稚血细胞成簇,形态似小淋巴细胞,核呈深蓝色。肝内造血细胞数量自P1~P7逐渐增加,P7达到顶峰,与P1、P5、P13、P15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15几乎消失。巨核细胞在P1数量最多,随发育逐渐减少,至P15消失;棕黄色SDF-1颗粒分布于肝细胞细胞质,P1~P7平均光密度值(AOD值)逐渐降低,与P14~P28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D31阳性信号位于血窦内皮细胞胞质,P1~P14AOD值逐渐增大,P28最高,与P1~P7相比明显增高。结论:小鼠肝生后2周内还有造血能力,肝小叶和血窦则在2周后发育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后发育 造血细胞 小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