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高层建筑疏散楼梯对疏散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谢天光 路世昌 黄鑫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86-788,共3页
选取某超高层写字楼,在各楼层疏散宽度满足按照百人宽度指标要求前提下,采用Pathfinder进行数值模拟分析,通过改变疏散楼梯数量和单部楼梯疏散宽度等参数,研究不同疏散场景下的人员整体疏散时间、疏散至避难层的时间以及不同区域(高区... 选取某超高层写字楼,在各楼层疏散宽度满足按照百人宽度指标要求前提下,采用Pathfinder进行数值模拟分析,通过改变疏散楼梯数量和单部楼梯疏散宽度等参数,研究不同疏散场景下的人员整体疏散时间、疏散至避难层的时间以及不同区域(高区、中区和低区)疏散完毕的时间,分析疏散楼梯数量和单部楼梯疏散宽度对人员疏散时间的影响。引入单部疏散楼梯效率指数,结合单部疏散楼梯净宽度等因素对疏散总时间的影响,得出较优设计方案,为类似建筑疏散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层建筑 安全疏散 数值模拟 疏散效率
下载PDF
Synergistic Cu single-atoms and clusters on tubular carbon nitride for efficient photocatalytic performances
2
作者 Yu-Xiao Feng Hui-Jun Yu +6 位作者 tian-guang lu Zi-Ye Zheng Shuang tian Li Xiang Shan Zhao Shu-guang Wang Zuo-Li He 《Rare Metals》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11期5891-5904,共14页
Metal clusters or even single-atoms dispersed and anchored on the photocatalysts'surface can enhance photocatalytic performances on organic pollutant oxidation.Here,a simple photoreduction method was used to creat... Metal clusters or even single-atoms dispersed and anchored on the photocatalysts'surface can enhance photocatalytic performances on organic pollutant oxidation.Here,a simple photoreduction method was used to create atomically dispersed metal single-atoms/clusters(MSCs,M=Cu,Pd,Au and Ag)on P-modulated tubular carbon nitride(TCN).The obtained MSCs@TCN demonstrated excellent photocatalytic performances for the degradation of sulfamethazine(SMZ).In particular,the photocatalyst with 2 wt%Cu loading showed ultrahigh SMZ oxidation efficiency(k=0.06110 min^(-1)),almost three times that of TCN(k=0.02066 min^(-1)).It also shows excellent stability in the 5th-cycle measurements.The improved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of the CuSCs@TCN is ascribed to the synergistic promotion of photogenerated charge separation by Cu single-atoms/clusters as active sites,accelerated charge transfer from bulk TCN to Cu sites through Cu-N_(x)interaction.Meanwhile,the active sites of Cu single-atoms/clusters could promote the production of·O_(2)^(-),which participates in organic oxidation with strong oxidizing holes(h^(+)).This strategy paves a new avenue for designing high-performance photocatalysts decorated with metal single-atoms and clust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bon nitride PHOTOCATALYSIS Cu single-atom SULFAMETHAZINE Degradation
原文传递
云南省家鼠鼠疫流行静息期内小型兽类的群落特征及差异分析
3
作者 段彪 任天广 +6 位作者 陶继宏 苏超 浦恩念 赵文红 亚红祥 吴鹤松 鲁亮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27-232,共6页
目的了解2008年后云南省家鼠鼠疫疫源地流行静息期内小型兽类的群落特征,探讨和分析引起群落结构差异变化的原因,为制订鼠疫防治措施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持。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法在云南省选择地理位置和鼠疫流行静息年限具有代表性的澜沧拉... 目的了解2008年后云南省家鼠鼠疫疫源地流行静息期内小型兽类的群落特征,探讨和分析引起群落结构差异变化的原因,为制订鼠疫防治措施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持。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法在云南省选择地理位置和鼠疫流行静息年限具有代表性的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澜沧县)、弥渡县、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耿马县)、宜良县、梁河县、勐海县和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元江县),弥勒和文山市以及保山市隆阳区等10个县(市、区)开展现场调查工作,采用形态学方法鉴定捕获的小型兽类,应用Excel 2010软件整理、分析采样数据,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分析群落结构特征。结果在10个调查区内共捕获小型兽类2889只,鉴定为4目5科14属22种,黄胸鼠的构成比为56.97%(1646/2889),为优势种;褐家鼠(6.82%)、臭鼩(5.71%)、齐氏姬鼠(5.33%)、中华姬鼠(5.16%)、卡氏小鼠(3.53%)、灰麝鼩(2.94%)、锡金小鼠(2.94%)、小家鼠(2.32%)、黑缘齿鼠(2.25%)、四川短尾鼩(1.80%)和北树鼩(1.11%)为习见种;大绒鼠(0.93%)、北社鼠(0.63%)、小毛猬(0.42%)、中华鼩猬(0.35%)、大耳姬鼠(0.21%)、大足鼠(0.17%)、长尾大麝鼩(0.17%)和巢鼠(0.10%)为少见种;小板齿鼠(0.07%)和针毛鼠(0.07%)为稀有种。10个调查地区小型兽类的优势种表现为:澜沧、勐海和耿马县仅以黄胸鼠为优势种,其余7个调查区以黄胸鼠及其他1~3种小型兽类为优势种,但弥渡县和宜良县2个调查区的第1优势种均非黄胸鼠。结论云南省家鼠鼠疫疫源地静息期内的小型兽类群落结构具有多样性,群落结构的区域性差异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鼠 黄胸鼠 鼠疫疫源地 小型兽类 群落 差异
原文传递
智慧社会发展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微服务模式研究 被引量:24
4
作者 田光林 陆婕 +2 位作者 曲建华 刘宁 刘勋 《情报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1-46,共6页
【目的/意义】以5G通信技术、多维技术以及数据仓库技术为依托,在智慧社会发展背景下,对智慧高校图书馆微服务模式框架进行设计与分析,以优化高校师生服务模式。【方法/过程】本文在对多种微服务模式框架支撑技术的研究基础上,采用代理... 【目的/意义】以5G通信技术、多维技术以及数据仓库技术为依托,在智慧社会发展背景下,对智慧高校图书馆微服务模式框架进行设计与分析,以优化高校师生服务模式。【方法/过程】本文在对多种微服务模式框架支撑技术的研究基础上,采用代理微服务设计模式,并结合以往典型微服务应用框架,设计了智慧图书馆微服务模式框架。通过对该框架微服务四大模块:检索服务模块、推荐服务模块、APP服务模块、微信公众服务平台模块等进行系统性的分析,综合提出了智慧图书馆的微服务模式策略。【结果/结论】通过创新智慧图书馆微服务内容,拓展智慧图书馆微服务功能,培养智慧图书馆微服务工作人员队伍,不断优化智慧图书馆微服务模式,可以有效保障智慧图书馆微服务质量,为高校师生提供满足自身个性化的微服务。【创新/局限】由于本文未结合实际案例对所涉及的服务模式框架进行验证,因此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这也为后续相关研究的展开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社会 高校图书馆 微服务 模式框架 智慧服务 个性化
原文传递
球囊扩张或血管支架在急性大脑中动脉M1段机械取栓治疗失败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对比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岳成松 资文杰 +28 位作者 邱忠明 李凤利 杨峻 刘瀚圣 刘文华 黄文国 时忠华 杨世泉 邱涛 张帅 曾国勇 周宏斌 王琰 艾志斌 刘勇 胡伟 万跃 温昌明 田喜光 周志明 王振 李冰 陈忠伦 吴德平 陈路明 余鹏霄 罗伟东 刘帅 龚自力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9年第2期73-79,共7页
目的探讨球囊扩张或血管支架补救治疗对急性大脑中动脉M1段机械取栓治疗失败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分析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综合卒中中心和其他19家综合... 目的探讨球囊扩张或血管支架补救治疗对急性大脑中动脉M1段机械取栓治疗失败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分析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综合卒中中心和其他19家综合卒中中心80例急性大脑中动脉M1段机械取栓治疗失败并行补救治疗达到闭塞血管血流改良脑梗死溶栓分级(modi?ed thrombolysis in cerebral infarction score,m TICI)≥2b级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补救治疗方法将其分为球囊扩张组(30例)和血管支架植入组(50例)。比较两组患者90 d改良Rankin量表(modi?ed Rankin scale,m RS)评分、血管再闭塞率、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及死亡率,并对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球囊扩张组中90 d mRS评分0~2分患者占比明显高于血管支架植入组(P <0.05);两组患者血管再闭塞率、死亡率及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_均>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卒中病史(OR=8.968,95%CI:1.162~69.196,P=0.035)、补救治疗方式(OR=0.243,95%CI:0.066~0.894,P=0.033)、侧支循环(OR=3.873,95%CI:1.029~14.576,P=0.045)及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OR=0.809,95%CI:0.701~0.934,P=0.004)均为急性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取栓失败后行补救治疗患者神经功能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_均<0.05)。结论机械取栓联合球囊扩张能够有效改善急性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并未增加手术风险,且补救治疗方式是影响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 机械取栓 球囊扩张 血管支架植入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甘肃省少数民族节庆体育与旅游融合模式研究
6
作者 田广 路江江 唐作莉 《武术研究》 2024年第8期103-106,共4页
民族节庆体育文化是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乡村振兴战略下,有效推动节庆体育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民族节庆体育促进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文化建设、丰富旅游资源、促进乡村人才建设,进而促进乡村文明和谐发展。构建民族节庆体... 民族节庆体育文化是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乡村振兴战略下,有效推动节庆体育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民族节庆体育促进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文化建设、丰富旅游资源、促进乡村人才建设,进而促进乡村文明和谐发展。构建民族节庆体育与旅游融合模式,进一步提升民族地区乡村产业的多元化与多效性,促进民族地区经济与文化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民族节庆体育与旅游 融合模式
下载PDF
410S不锈钢连铸坯宽度控制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田伟光 徐佳林 +2 位作者 陆海飞 何金元 黄鼎钦 《连铸》 2018年第4期33-36,共4页
针对铁素体不锈钢连铸板坯宽度不稳定问题,系统研究了钢液成分、中间包温度、连铸拉速、二冷水等因素对410S不锈钢连铸板坯宽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钢液成分对钢坯宽度的影响较大,410S不锈钢板坯宽度随γ_(max)数值增大而变窄。通过统计... 针对铁素体不锈钢连铸板坯宽度不稳定问题,系统研究了钢液成分、中间包温度、连铸拉速、二冷水等因素对410S不锈钢连铸板坯宽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钢液成分对钢坯宽度的影响较大,410S不锈钢板坯宽度随γ_(max)数值增大而变窄。通过统计分析,确立了生产工艺优化方案:γmax值68-72,中包温度1 543-1 553℃,连铸拉速0.95-1.00 m/min,采用调整后的二冷水。优化工艺实施后钢坯宽度达成率高达94.27%,为稳定钢坯质量提供了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10S不锈钢 板坯 宽度控制
原文传递
反射光谱法快速检测润滑油污染浓度的回归模型 被引量:1
8
作者 田广军 吕盼杰 谷栎娜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152-2157,共6页
基于反射光谱技术原理研究润滑油的污染浓度预测模型。选用纯净润滑油和原态污染油为原料,采用等体积法逐一配置不同浓度的样本;调整好光纤探头与样品之间的距离及方位角并保持不变,采用脉冲氙灯为激发光源,利用波段在200~850nm范围的... 基于反射光谱技术原理研究润滑油的污染浓度预测模型。选用纯净润滑油和原态污染油为原料,采用等体积法逐一配置不同浓度的样本;调整好光纤探头与样品之间的距离及方位角并保持不变,采用脉冲氙灯为激发光源,利用波段在200~850nm范围的光谱仪对不同浓度的样本进行反射光谱测量实验。实验曲线观察分析表明,润滑油的污染浓度越高,反射光谱的强度越低。在采用变步长算法对原始实验数据进行稀疏采样的基础上,分别采用相关系数法、主成分分析法、主成分分析结合相关系数法(主成分-相关系数法)选取工作润滑油在220~780nm宽波段范围内的优势特征波长,并在所选取的优势波长处建立了润滑油污染浓度与光谱反射率的指数关系模型。测试结果表明,主成分-相关系数法选取的优势波长378.93nm,所建立的污染浓度与光谱反射率的指数回归模型能够较好地实现润滑油污染浓度大于0.06时的预测和估计。基于主成分-相关系数法选取优势特征波长所建立的指数关系回归模型,因混合介质及浓度的特异性条件,不服从低浓度均匀透明溶液中的朗伯-比尔定律,适用于较高污染浓度的润滑油质量状态估计,为进一步实现工作润滑油污染浓度的反射光谱法在线快速准确测定提供了可行性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射光谱 润滑油 指数模型 主成分-相关系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