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点击反应大分子紫外线吸收剂的合成及在EVA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于淑娟 罗振静 +2 位作者 陆树文 杨芳 郑广俭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61-167,175,共8页
以巯基-烯点击化学反应的方法,制备了一种新型大分子紫外线吸收剂PHA-b-PEUV-0。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紫外光谱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利用ATR-FT-IR、拉伸强度保持率、接触角、邵氏硬度、X射线光电子能谱以及表面形貌研究了P... 以巯基-烯点击化学反应的方法,制备了一种新型大分子紫外线吸收剂PHA-b-PEUV-0。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紫外光谱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利用ATR-FT-IR、拉伸强度保持率、接触角、邵氏硬度、X射线光电子能谱以及表面形貌研究了PHA-b-PEUV-0对乙烯-醋酸乙烯(EVA)材料的抗紫外加速老化性能,并与2,4-二羟基二苯甲酮(UV-0)的应用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EVA材料添加PHA-b-PEUV-0与UV-0紫外线吸收剂均可以起到一定的防御紫外加速老化的作用,但PHA-b-PEUV-0在抑制EVA材料表面含氧量与羰基指数增加、拉伸强度保持率及邵氏硬度降低等方面均优于UV-0。2种紫外吸收剂对EVA材料表面接触角的影响不同,添加PHA-b-PEUV-0的EVA材料表面接触角随老化时间的延长呈先减小后增大的交替变化趋势,添加UV-0的EVA材料的接触角随老化时间的延长呈先减小后增大的现象,但添加PHA-b-PEUV-0的EVA材料的接触角波动幅度较小。扫描电镜观察到空白EVA材料在老化20 d开始有凹陷出现,随老化时间的延长,凹陷结构逐渐增多。添加UV-0的材料表面从老化20 d开始有凹陷及碎屑状物析出,老化40 d后碎屑物增多,而添加PHA-b-PEUV-0的EVA材料在老化30 d后才出现少量的凸起结构,可见PHA-b-PEUV-0具有优于UV-0的综合抗紫外加速老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醋酸乙烯材料 紫外线吸收剂 点击反应 紫外光老化 2 4-二羟基二苯甲酮
下载PDF
碳点基紫外线吸收剂的合成及在聚乙烯/木粉复合材料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于淑娟 罗振静 +2 位作者 袁广志 朱永飞 杨芳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1-48,共8页
首先以壳聚糖、柠檬酸、辛醛为原料,通过水热法合成了壳聚糖衍生物基聚合物碳点,然后与2,4-二羟基二苯甲酮(UV-0)、多聚甲醛通过曼尼希反应合成了一类新型壳聚糖衍生物碳点基紫外线吸收剂(P(CS-g-OC-CA)Ds-g-UV-0)。通过红外光谱、紫外... 首先以壳聚糖、柠檬酸、辛醛为原料,通过水热法合成了壳聚糖衍生物基聚合物碳点,然后与2,4-二羟基二苯甲酮(UV-0)、多聚甲醛通过曼尼希反应合成了一类新型壳聚糖衍生物碳点基紫外线吸收剂(P(CS-g-OC-CA)Ds-g-UV-0)。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吸收光谱、X射线衍射、热重分析对中间体和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与性能测试。结果表明,P(CS-g-OC-CA)Ds-g-UV-0具有良好的紫外光吸收性和耐热稳定性。将P(CS-g-OC-CA)Ds-g-UV-0应用到聚乙烯(PE)/木粉复合材料中,经过40 d的紫外加速老化实验系统研究了木塑复合材料的抗紫外老化性能,并与低分子紫外线吸收剂UV-0的应用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对老化前后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羧基指数、纤维素指数以及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添加3%以上P(CS-g-OC-CA)Ds-g-UV-0不仅可以对PE/木粉复合材料起到良好的抗紫外光老化效果,同时还可以提高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衍生碳点 聚乙烯/木粉复合材料 紫外线吸收剂 紫外光老化
下载PDF
HIV合并梅毒感染的实验诊断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田晓波 潘书娟 +2 位作者 白晶 于惠泽 刘向祎 《中国性科学》 2016年第12期73-75,共3页
目的:通过实验诊断方法,研究HIV与梅毒同时感染的相关性。方法:用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法(TRUST)和电化学发光法(ECLA)同时检测192例HIV-Ab/P24阳性血清,包括疾控中心免疫印迹(WB)阳性血清77例... 目的:通过实验诊断方法,研究HIV与梅毒同时感染的相关性。方法:用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法(TRUST)和电化学发光法(ECLA)同时检测192例HIV-Ab/P24阳性血清,包括疾控中心免疫印迹(WB)阳性血清77例(实验组),不确定和阴性血清115例(对照组),用χ^2检验统计分析。结果:实验组中,TPPA阳性36例(18.8%),TRUST阳性27例(14.1%),TPPA与HIV-Ab/P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08,P〈0.01);对照组中,TPPA阳性8例(4.2%),TRUST阳性2例(1.0%),TPPA与HIV-Ab/P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6.95,P〈0.01)。结论:HIV感染患者,合并感染梅毒的几率很大,且梅毒发作期患者比例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 梅毒 TPPA TRUST 相关性
下载PDF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2010-2015年社区人群HIV哨点监测 被引量:4
4
作者 姚永娜 杨淑娟 +11 位作者 王启兴 余刚 廖强 肖琳 龚煜汉 王科 张素华 翟雯雯 张建新 王菊 边仕超 刘茜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102-1106,共5页
目的 了解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凉山州)社区人群HIV流行趋势及HIV感染者相关行为特征的变化情况,探讨艾滋病传播的相关因素。方法 在凉山州社区人群省级艾滋病监测哨点(德昌县、宁南县和布拖县),调查对象为年龄≥ 15岁城镇和农... 目的 了解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凉山州)社区人群HIV流行趋势及HIV感染者相关行为特征的变化情况,探讨艾滋病传播的相关因素。方法 在凉山州社区人群省级艾滋病监测哨点(德昌县、宁南县和布拖县),调查对象为年龄≥ 15岁城镇和农村居民,采用多阶段、分层、按比例抽样,2010-2015年共需调查样本量14 092人次。采用问卷调查和血样采集收集调查对象社会人口学、行为学和血清学信息,采用χ2检验比较不同特征人群和各年HIV感染的差异,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HIV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 2010-2015年凉山州社区人群哨点监测完成调查共14 092人次,发现HIV感染者267人,2010-2015年HIV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24%(70/2 162)、3.07%(72/2 345)、1.17%(28/2 399)、1.38%(33/2 400)、1.42%(34/2 391)和1.25%(30/2 395)。彝族聚集为主的布拖县HIV感染风险高于汉族聚集为主的德昌县和宁南县(OR=3.83,95%CI:2.25-6.52);增加HIV感染风险的相关因素包括男性(OR=1.77,95%CI:1.30-2.40)、彝族(OR=4.40,95%CI:2.56-7.57)、离异或丧偶(OR=28.57,95%CI:4.56-178.95)、共用针具吸毒(OR=8.53,95%CI:3.99-18.25);降低HIV感染风险的相关因素包括初中及以上学历(OR=0.59,95%CI:0.37-0.97)、固定性伴安全性行为(OR=0.21,95%CI:0.05-0.96)、临时性伴安全性行为(OR=0.46,95%CI:0.28-0.76)。结论 2010-2015年,凉山州社区人群中HIV抗体阳性率较高。男性、彝族、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离异或丧偶、共用针具吸毒等因素增加社区人群感染HIV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感染 哨点监测 社区人群 彝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