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6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增强型植被指数时空变化特征及其驱动机理 被引量:14
1
作者 尚雪 何钊全 张铜会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78-485,共8页
基于2005—2019年增强型植被指数(EVI)数据,分析陕北地区EVI时空变化特征及其驱动机理。结果表明,2005—2019年,陕北地区植被EVI空间分布差异明显,总体上表现为,东南丘陵沟壑区植被覆盖度较高,西北风沙区及城镇建设用地区域植被覆盖度... 基于2005—2019年增强型植被指数(EVI)数据,分析陕北地区EVI时空变化特征及其驱动机理。结果表明,2005—2019年,陕北地区植被EVI空间分布差异明显,总体上表现为,东南丘陵沟壑区植被覆盖度较高,西北风沙区及城镇建设用地区域植被覆盖度较低。2005—2019年,各环境因子对EVI的影响程度排序为:年平均降水量>干燥度指数>植被类型>地貌类型>≥10℃积温>土壤类型>坡度>年平均气温>高程>坡向。其中,年平均降水量和干燥度指数的解释力均在40%以上,是影响EVI变化的主要因子。各环境因子对陕北地区EVI变化的影响存在相互增强和非线性增强交互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型植被指数 环境因子 驱动机理 陕北地区
下载PDF
近20年陕北黄土丘陵区景观生态风险时空变化及其冷热点格局 被引量:10
2
作者 何钊全 尚雪 +1 位作者 张铜会 云建英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514-2525,共12页
合理评价陕北黄土丘陵生态恢复区景观生态风险状况,对优化区域景观格局和维护生态系统功能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利用延安市2000—2020年土地利用类型数据,基于景观格局指数与GIS空间分析,揭示景观生态风险水平及其时空演变格局。结果表明:... 合理评价陕北黄土丘陵生态恢复区景观生态风险状况,对优化区域景观格局和维护生态系统功能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利用延安市2000—2020年土地利用类型数据,基于景观格局指数与GIS空间分析,揭示景观生态风险水平及其时空演变格局。结果表明:(1)景观生态风险指数(ERI)处于0~0.449,风险等级主要表现为低、较低及中风险区,以片状形式广泛分布于西南、黄河沿岸及西北等市域边际区县;高风险区集中于宝塔区。相比2000年,2020年的高、较高风险区面积增多1.27×10^(4)和25.25×104 hm^(2),景观生态风险增大趋势明显。(2)2000—2020年,景观生态风险的Moran’s I为正值,空间相关性显著,“高-高”和“低-低”值为其主要空间集聚模式,但空间集聚性先增强后减弱,局部差异性逐步突显。(3)景观生态风险热点分布于宝塔区,其土地利用以建筑用地和耕地为主,系统干扰度高,景观破碎分离,呈现出高值集聚模式;景观生态风险冷点主要分布在黄龙县、黄陵县及富县,区域海拔较高,人为干扰强度低,林地、草地斑块面积大,景观分离度和破碎度小,呈现出低值集聚模式。近20年,冷热点区域面积变化明显,空间格局波动频繁。因此,延安市景观生态风险整体上较小,但不同风险等级及其空间集聚模式和冷热点区域持续转化,需规划土地利用结构,提升景观安全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格局 生态风险 空间自相关 局部热点分析 延安市.
原文传递
针刺临床有效性优势病症的系统评价再评价 被引量:10
3
作者 李秀霞 郭康乐 +9 位作者 商雪 鄂芬芬 杨超群 王艳 陈楠 李艳飞 王世中 牛军强 汪永锋 杨克虎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03-709,共7页
目的对针刺临床有效性优势病症的系统评价进行再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CNKI、CBM、VIP和WanFang Data数据库,搜集报告针刺疗法临床有效性优势病症的系统评价或Meta分析,检索时限均为建库... 目的对针刺临床有效性优势病症的系统评价进行再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CNKI、CBM、VIP和WanFang Data数据库,搜集报告针刺疗法临床有效性优势病症的系统评价或Meta分析,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0年12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估纳入研究的质量后,采用Excel 2010和VOS viewer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纳入263篇系统评价,涉及的针刺技术依次为电针(29篇)、穴位埋线(25篇)、皮肤针(15篇)、水针(12篇)、鍉针(12篇)、火针(8篇)、激光针(8篇)、皮内针(5篇)、毫针(4篇)、刺络(2篇)和圆利针(1篇)。纳入病症94种,其总有效率最低为4%(膀胱癌),最高为98%(膀胱结石、肾绞痛),总有效率在85%以上的病症有72种。结论针刺疗法临床应用广泛。基于当前临床有效性证据,最终确定94种针刺优势病症,但不同针刺研究总样本量和总有效率差别较大,针刺疗效尚不明确,需要未来研究加以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优势病症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再评价
原文传递
黄土高原南部白水河流域全新世中期植被特征及气候意义 被引量:8
4
作者 孙楠 李夏博 +6 位作者 尚雪 张鹏程 罗凡 肖良 郭俊锋 李相传 李延鹏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541-1553,共13页
基于黄土高原南部白水河流域下河、南山头、西山、马坡等4处遗址共计2270块木炭记录,结合高精度的AMSC测年,恢复了研究区5.53~4.12 cal.ka B. P.时期木本植被特征和古气候变迁。共存生态因子分析结果和植被组合特征表明该时期的气候整... 基于黄土高原南部白水河流域下河、南山头、西山、马坡等4处遗址共计2270块木炭记录,结合高精度的AMSC测年,恢复了研究区5.53~4.12 cal.ka B. P.时期木本植被特征和古气候变迁。共存生态因子分析结果和植被组合特征表明该时期的气候整体较今更加暖湿,但在百年尺度上仍存在气候变迁:5.05 cal.ka B. P.以后植被组合中亚热带种属数量及占比的增加表明气候较前一阶段更加暖湿;4.35~4.12 cal.ka B. P.时期的植被组合中耐旱种属比例增多,表明研究区的气候至少在4.35 cal.ka B. P.之前已经转干。研究区气候的变化对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适宜的气候可以促进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当气候恶化时,农业的发展可在一定程度上延缓文化的衰落,但持续上百年的气候恶化最终会导致文化的衰退甚至消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木炭 全新世 古植被 古气候
原文传递
新辅助化疗不同给药方式治疗晚期宫颈癌的疗效及其机制 被引量:7
5
作者 高子轩 尚雪 郑敏慧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9年第7期1332-1334,共3页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紫杉醇+顺钳)不同给药方式治疗晩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及其机制。【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在本院接受新辅助化疗的晚期宫颈癌患者68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介入组(新辅助介入动脉化疗)和静脉组(新辅助静...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紫杉醇+顺钳)不同给药方式治疗晩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及其机制。【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在本院接受新辅助化疗的晚期宫颈癌患者68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介入组(新辅助介入动脉化疗)和静脉组(新辅助静脉化疗).每组34例。比较两组患者近期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检测两组患者癌组织中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相关因子磷酸化胞内磷脂酰肌醇激酶(p-PI3K)、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磷酸化雷帕霉素靶蛋白(p-mTOR).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并分析其作用机制。【结果】介入组患者有效率显著高于静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静脉组(P<0.05);介入组患者宫颈癌组织中的p-PI3K、p-Akt、p-mTOR、MMP2、VEGF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静脉组(P<0.05).【结论】新辅助介入动脉化疗治疗晚期宫颈癌的近期疗效明显优于新辅助静脉化疗,且能有效地抑制宫颈癌组织细胞中的PI3K/AKT/mTOR信号通路,这可能与显著抑制其磷酸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药物疗法 化学疗法 辅助 给药系统
下载PDF
宫腔粘连患者人工周期治疗前后子宫内膜雌激素受体及基质金属蛋白酶的表达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尚雪 孙广范 +2 位作者 林霞 栾峰 关燕鸣 《河北医药》 CAS 2018年第12期1884-1886,共3页
目的分析宫腔粘连患者人工周期治疗前后子宫内膜雌激素受体及基质金属蛋白酶(MMP)的表达变化,为相关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经行宫腔镜下宫腔粘连电切术患者50例(研究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Western Blotting法分析患者术后予人工周期治疗3... 目的分析宫腔粘连患者人工周期治疗前后子宫内膜雌激素受体及基质金属蛋白酶(MMP)的表达变化,为相关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经行宫腔镜下宫腔粘连电切术患者50例(研究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Western Blotting法分析患者术后予人工周期治疗3个月后雌激素受体及MMP水平变化。同期因不孕就诊行宫腔镜检查的诊断正常宫腔的非宫腔粘连患者50例为对照组。结果研究组患者雌激素受体α及β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MMP-2/9、TIMP-1/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经治疗后患者上述蛋白表达明显恢复(P<0.05)。结论宫腔粘连患者人工周期治疗后子宫内膜雌激素受体明显降低而基质金属蛋白酶水平明显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粘连 雌激素受体 基质金属蛋白酶 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
下载PDF
运用德尔菲法构建公共卫生决策证据质量分级系统 被引量:4
7
作者 商雪 邓欣欣 +3 位作者 郭康乐 周丽营 杨克虎 李秀霞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71-78,共8页
目的:构建适用于公共卫生决策领域的证据质量分级方法。方法:基于德尔菲调查法对24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形成证据评价的条目内容、评分细则及综合评价方法的共识。结果:2轮函询后专家意见基本一致,问卷回收率均高于80%,专家积极系数较好;... 目的:构建适用于公共卫生决策领域的证据质量分级方法。方法:基于德尔菲调查法对24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形成证据评价的条目内容、评分细则及综合评价方法的共识。结果:2轮函询后专家意见基本一致,问卷回收率均高于80%,专家积极系数较好;权威系数均高于0.85;Kendall协调系数分别为0.227和0.494,显示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整合专家意见,最终构建15个一级条目、55个二级条目,综合各部分条目评价结果(最高计15分),最终转化为高(>11)、中((8-11])、低((4-8])、极低(≤4)4个级别的证据强度。结论:基于德尔菲调查法初步建立了公共卫生决策证据质量分级系统,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和可行性,但其系统性能和可推广性有待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DE方法 证据分级 公共卫生 德尔菲法
下载PDF
榆林地区龙山晚期至夏代早期先民的作物选择初探 被引量:5
8
作者 生膨菲 尚雪 张鹏程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14-121,共8页
已有的考古研究显示,榆林地区在龙山晚期至夏代早期遗址数量激增,聚落等级差异显著,社会复杂化程度加深。但其文明化过程中,不同等级聚落的先民对作物的选择情况如何,作物选择与社会发展程度之间的关系如何仍不明确。本文公布了榆林新... 已有的考古研究显示,榆林地区在龙山晚期至夏代早期遗址数量激增,聚落等级差异显著,社会复杂化程度加深。但其文明化过程中,不同等级聚落的先民对作物的选择情况如何,作物选择与社会发展程度之间的关系如何仍不明确。本文公布了榆林新机场火石梁遗址的植物浮选结果,搜集该地区已有的大植物遗存资料,根据古人农作物计量的习惯,优化分析植物遗存所代表的作物产量信息,揭示不同聚落规模下先民对作物的选择利用情况。研究结果揭示,榆林地区龙山晚期至夏代早期小型聚落居民延续以黍为主的旱作农业,但大型聚落—石峁遗址的先民则有了更多的选择,如强化对粟的开发,其作物选择的多样化可能与资源调动能力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榆林地区 龙山晚期至夏代早期 聚落等级 作物选择 旱作农业
下载PDF
颅脑损伤术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病原菌及危险因素
9
作者 邢丽洁 徐翠萍 +1 位作者 尚雪 王莉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45-1348,共4页
目的分析颅脑损伤术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病原菌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630例2018年1月-2022年12月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市海慈医院收治的行颅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统计术后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现况及病原菌分布,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 目的分析颅脑损伤术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病原菌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630例2018年1月-2022年12月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市海慈医院收治的行颅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统计术后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现况及病原菌分布,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颅脑损伤术后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630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35例,感染率为5.56%;共培养病原菌37株,其中革兰阳性菌20株,占54.05%,主要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革兰阴性菌16株,占43.24%,主要为鲍氏不动杆菌;真菌1株,占2.70%;手术时间≥4 h、疾病类型为开放伤、合并糖尿病、脑室留置引流管、伴脑脊液漏是颅脑损伤术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OR=2.212;2.284;2.121;2.071;2.259,P<0.05)。结论颅脑损伤术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率较高,检出的病原菌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鲍氏不动杆菌为主,危险因素包括手术时间≥4 h、疾病类型为开放伤、合并糖尿病、脑室留置引流管及伴脑脊液漏,临床可针对危险因素进行预防以降低颅脑损伤术后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术后感染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病原菌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群体倍增水平评价悬浮培养HEK293细胞的传代稳定性
10
作者 王朋超 孙志华 +8 位作者 崔晓峰 孟丽 尚雪 王夏楚 时琪琪 李玉华 李津 安文珏 潘若文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9期1127-1132,共6页
目的采用群体倍增水平(population doubling level,PDL)评价悬浮培养HEK293细胞的传代稳定性,并进行验证,以期为该细胞工业化生产培养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工作种子批HEK293细胞连续传代60 d,每2 d传1代,评价PDL增加至10~60时的细胞稳... 目的采用群体倍增水平(population doubling level,PDL)评价悬浮培养HEK293细胞的传代稳定性,并进行验证,以期为该细胞工业化生产培养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工作种子批HEK293细胞连续传代60 d,每2 d传1代,评价PDL增加至10~60时的细胞稳定性。通过相关研究结果计算获得当HEK293细胞传代培养至2500 L规模时,各代PDL应控制在2±0.2范围内。将工作种子批HEK293细胞经摇瓶(125、500、1000、3000 mL,共传4代)、细胞扩增系统(cell expansion system,CES)(25、25及50 L,共传3代)、生物反应器(100、500、500,共传3代)阶段培养,各代PDL均控制在2±0.2范围内,共培养3批,并分析细胞密度、活率、结团率、直径等指标。500 L生物反应器培养HEK293细胞72 h,按MOI=5~10接种工作种子批腺病毒,培养2 d,收获病毒培养液,检测病毒颗粒数。结果工作种子批HEK293细胞连续传代至PDL达60时仍能维持较高的细胞密度和活率。将PDL控制在2±0.2范围内,3批HEK293细胞在摇瓶、CES、生物反应器培养阶段的密度均>2.0×10^(6)个/mL,活率均>96%,细胞直径约为17μm;结团率均<35%。3批500 L生物反应器培养的HEK293细胞接毒2 d后,病毒颗粒数分别达11.68×10^(10)、12.55×10^(10)和9.38×10^(10)vp/mL。结论采用PDL评价HEK293细胞传代稳定性是可行的,可更科学地反映传代细胞的生长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体倍增水平 HEK293细胞 悬浮培养 传代 稳定性
原文传递
针刺疗法网状Meta分析的发表现状调查
11
作者 王艳 陈楠 +6 位作者 郭康乐 李艳飞 商雪 鄂芬芬 杨超群 杨克虎 李秀霞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4年第1期24-27,I0001-I0003,共7页
目的梳理分析针刺疗法网状Meta分析(NMA)的现状和热点,并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为研究者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CNKI、CBM、VIP和WanFang Data,搜集关于针刺NMA相关研究,... 目的梳理分析针刺疗法网状Meta分析(NMA)的现状和热点,并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为研究者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CNKI、CBM、VIP和WanFang Data,搜集关于针刺NMA相关研究,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2年2月。采用Excel 2019设计资料提取表,对纳入研究的发表特征、研究特征和关键词进行提取和编码,运用VOSviewer 1.6.16软件进行作者、关键词的聚类分析。结果共纳入113篇文献,2019年以后发文量显著上升。73种期刊刊载了相关研究。贡献较为突出的是以张金焕为代表的广州中医药大学,但不同团体之间的合作交流较少。热点关键词主要集中在针刺相关措施、疾病种类及临床疗效等方面。结论针刺网状Meta分析发表量持续增长,表明其关注度日益提升。载文期刊分布较分散,尚未形成核心作者群,研究机构主要集中在高校,缺乏跨界合作。因此,应加强不同地区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进一步深化与拓展针刺研究,构建系统化的研究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网状Meta分析 可视化分析 研究热点 聚类分析
下载PDF
退耕还林(草)过程中陕北地区NDVI时空变异及其驱动因子的地理探测 被引量:4
12
作者 尚雪 何钊全 张铜会 《生态科学》 CSCD 2022年第1期66-76,共11页
地表植被作为生态环境变化的敏感因子,对维持区域生态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基于退耕还林(草)生态工程实施过程中2000-2019年陕北地区的MODIS NDVI数据,结合地形、地貌、气候、土壤和植被等环境因子,探究NDVI时空变异特征,并运用地理探... 地表植被作为生态环境变化的敏感因子,对维持区域生态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基于退耕还林(草)生态工程实施过程中2000-2019年陕北地区的MODIS NDVI数据,结合地形、地貌、气候、土壤和植被等环境因子,探究NDVI时空变异特征,并运用地理探测器模型对植被NDVI影响因子及其影响程度进行探测,最终确定主要环境因子对NDVI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2000-2019年陕北地区中高和高植被覆盖区面积分别增加了25.64%和11.74%,植被覆盖状况整体良好;NDVI空间分布差异显著,其中,东南丘陵沟壑区植被覆盖度较高,西北风沙区以及城镇建设用地区域植被覆盖度较低;(2)陕北地区植被NDVI主要受年降水量和干燥度指数的影响,其解释力均大于45%;植被类型、≥10℃积温、地貌类型和坡度的解释力在15%-35%之间;土壤类型、年均温、高程和坡向的解释力均小于10%;(3)各环境因子对陕北地区NDVI变化的影响存在相互增强和非线性增强的协同交互关系。结果揭示的中高和高植被覆盖区面积的显著增加、影响NDVI的主要驱动因子年降水量和干燥度指数的适宜阈值以及它们之间交互增强的驱动机制,能够为陕北地区生态脆弱区生态环境修复提供理论支撑和辅助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NDVI 地理探测器 时空变化 驱动力 陕北地区
下载PDF
CMTM5基因对心肌梗死后血管再生的研究
13
作者 赵嘉昊 刘长梅 +3 位作者 商雪 祝慧 李昕玺 徐会圃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4期47-50,共4页
心肌梗死(MI)是由于心肌缺血、坏死、分解而造成的心肌损害,是冠状动脉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心血管疾病患病率不断增加,心血管疾病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MI后血管再生是近年来心血管领域的研... 心肌梗死(MI)是由于心肌缺血、坏死、分解而造成的心肌损害,是冠状动脉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心血管疾病患病率不断增加,心血管疾病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MI后血管再生是近年来心血管领域的研究热点。趋化素样因子超家族成员5(CMTM5)调节多种机体反应,在包括血管再生、炎症、肿瘤的侵袭、分化、抗细胞凋亡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CMTM5在MI后心血管修复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本文重点综述CMTM5及其介导的信号通路在急性MI损伤区心肌组织血管再生的作用机制,并对相关问题进行讨论,以求为临床实践和基础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趋化素样因子超家族成员5 心肌梗死 血管再生 细胞凋亡
下载PDF
六自由度水下机械臂系统设计及试验 被引量:4
14
作者 梁一 朱益民 +1 位作者 魏延辉 尚雪 《制造业自动化》 CSCD 2020年第3期68-74,共7页
针对目前水下作业任务对机械臂的轻型化要求,设计了一种关节一体化的水下机械臂系统。论文首先开展了水下机械臂系统结构设计工作,确定水下机械臂的材料和密封方式,着重进行关节执行部件的设计计算和选型工作。其次对该机械臂进行系统建... 针对目前水下作业任务对机械臂的轻型化要求,设计了一种关节一体化的水下机械臂系统。论文首先开展了水下机械臂系统结构设计工作,确定水下机械臂的材料和密封方式,着重进行关节执行部件的设计计算和选型工作。其次对该机械臂进行系统建模,建立了系统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水下机械臂控制系统硬件电路设计工作。最后进行了水下机械臂系统控制系统试验,验证系统的设计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机械臂 结构设计 系统建模 控制系统
下载PDF
Notch信号通路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刘振兴 赵珂 +3 位作者 时大宇 赵嘉昊 商雪 徐会圃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14期2293-2296,共4页
随着我国居民不健康生活方式的日益突出,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对居民健康的影响越加显著。《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2》指出,我国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仍持续增高,心血管疾病是我国城乡居民的首要死亡原因。Notch信号通路在多种心血管... 随着我国居民不健康生活方式的日益突出,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对居民健康的影响越加显著。《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2》指出,我国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仍持续增高,心血管疾病是我国城乡居民的首要死亡原因。Notch信号通路在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心脏功能恢复中起重要作用。因此,人们越来越关注Notch信号通路在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同时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本文旨在阐述Notch信号通路的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机制,探索其潜在的治疗靶点,为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TCH信号通路 心血管疾病 心肌纤维化 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先天性心脏病 进展
下载PDF
Analysis of plant remains at the Neolithic Yangjia Site, Wuxi City, Jiangsu Province (East China) 被引量:2
16
作者 QIU ZhenWei LIU BaoShan +2 位作者 LI YiQuan shang xue JIANG HongEn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9期1803-1816,共14页
According to archaeological investigation and preliminary excavation, the Yangjia Site, located in the northern Taihu Lake region, at Wuxi City, Jiangsu Province, is a Neolithic archaeological site dominated by cultur... According to archaeological investigation and preliminary excavation, the Yangjia Site, located in the northern Taihu Lake region, at Wuxi City, Jiangsu Province, is a Neolithic archaeological site dominated by cultural remains attributed to the late Majiabang Culture(6270–5920 cal. a BP). Here a systematic archaeobotanical study was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vegetation landscape, environmental characteristics and rice agriculture in the prehistoric northern Taihu Lake area. The abundance, frequency and standard density of charred rice were the highest of all of the remains of the seed plants unearthed. In addition, a variety of wetland weeds, such as Haloragaceae, Cyperaceae, Carex sp., and Oxalis corniculata, were found. Pollen and phytoliths recorded that the evergreen-deciduous broadleaf mixed forest(represented by Quercus and Castanopsis) tends to decrease, while Poaceae was the most significant of the terrestrial herbs, water area expanded and water activities strengthened, indicating generally warm and humid conditions at the Yangjia Site during the late Majiabang Culture. All indicators of pollen, phytolith and macro-plant remains suggest that wild rice should be once distributed at or around the site before human occupation, after which rice agriculture progressed rapidly during the late Majiabang Cul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oatation POLLEN PHYTOLITH Vegetation landscape Rice agriculture
原文传递
覆膜和灌水对科尔沁沙地垄沟种植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何钊全 尚雪 +1 位作者 张铜会 云建英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29-140,共12页
在半干旱区,有限的水资源影响着灌溉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探索作物产量-水分关系是确定作物合理灌溉制度的研究重点。该试验设计11个处理:垄沟全覆膜雨养处理,QF;全生育期分别供水650、500、400 mm(灌溉+降水)的膜下滴灌(垄覆膜)处理,SMD、... 在半干旱区,有限的水资源影响着灌溉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探索作物产量-水分关系是确定作物合理灌溉制度的研究重点。该试验设计11个处理:垄沟全覆膜雨养处理,QF;全生育期分别供水650、500、400 mm(灌溉+降水)的膜下滴灌(垄覆膜)处理,SMD、MMD、LMD;浅埋滴灌(埋于垄面)处理,SDD、MDD、LDD;传统平作漫灌处理,SGG、MGG、LGG;对照为当地平作充分漫灌处理,NM。通过2018年田间试验研究不同覆膜方式结合不同灌溉水平的垄沟种植模式对玉米产量-水分关系的影响,探索有利于提高科尔沁沙地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高效节水模式。结果表明:灌水量(Ai)与玉米耗水量(ETc)、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WUE)分别呈正线性关系(R2=0.95-1)、二次曲线和负线性关系。相比NM处理,垄沟种植模式提高了玉米产量和WUE,减少了ETc和作物系数(kc)。其中,QF的ETc(292 mm)极显著低于其他节水模式(P<0.01),和NM处理相比,Ai节省了649 mm,产量增加了2.24%,WUE达到最大值6.30 kg·m^−3,极显著高于其他种植模式(P<0.001)。同时,QF处理的玉米净经济效益(NP)高达20874.69 yuan·hm^−2,投入产出比达到2.01。DD处理的玉米产量和投入产出比均最大,但是WUE极显著低于QF处理(P<0.001)。综上所述,垄沟全覆膜雨养(垄沟比为50꞉30,灌溉量为38 mm)为获得高产、高水分利用效率以及高经济效益的最佳节水种植模式,可在科尔沁沙地可以适当推广该种植模式。研究结果可为缓解区域地下水过度利用状况、确定生态农业灌溉制度和科学规划作物种植结构提供理论依据,以期实现区域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垄沟种植模式 耗水量 作物系数 产量 水分利用率
下载PDF
基于GIS耦合地理探测器模型的陕北红枣生态适宜性区划与驱动机理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何钊全 尚雪 +1 位作者 张铜会 云建英 《灌溉排水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97-106,共10页
【目的】明晰陕北红枣生态适宜性区划特征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过程。【方法】本文利用GIS技术进行红枣生态适宜性区划分析,并通过地理探测器模型确定环境因子驱动机理。【结果】①红枣生态适宜性区划等级自陕北东南部向西北部由高到低... 【目的】明晰陕北红枣生态适宜性区划特征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过程。【方法】本文利用GIS技术进行红枣生态适宜性区划分析,并通过地理探测器模型确定环境因子驱动机理。【结果】①红枣生态适宜性区划等级自陕北东南部向西北部由高到低递减。最优适宜区和次适宜区集中分布在富县;一般适宜区主要分布在陕北沿黄河西岸诸区县,种植面积较大。②气候因子和地形因子对红枣生态适宜性影响较大,呈相互增强或非线性增强的交互作用效应,且差异显著。③年降水量、高程和年积温(≥10℃)为主要驱动因子。红枣生态适宜性指数与年降水量和年积温极显著负相关,与高程极显著正相关。④年降水量、高程及年积温能够依次解释红枣生态适宜性指数的22%、15%、11%,综合解释率达78%。【结论】陕北地区的红枣生态适宜性区划等级自东南部向西北部显著降低,主要通过年降水量、高程、年积温及其交互作用的影响,实现区域红枣特色产业发展和林木主导型生态系统格局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技术 生态适宜性 地理探测器 驱动机理 陕北红枣
下载PDF
清肺通窍方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小儿慢性鼻窦炎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赵彩霞 赵登科 尚雪 《新中医》 CAS 2022年第5期144-147,共4页
目的:观察清肺通窍方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小儿慢性鼻窦炎(CRS)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62例CRS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2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清肺通窍方治疗,14 d... 目的:观察清肺通窍方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小儿慢性鼻窦炎(CRS)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62例CRS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2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清肺通窍方治疗,14 d为1个疗程,2组均治疗2个疗程。比较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清炎性细胞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中性粒细胞(NEUT)比例]变化,观察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下降,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清hs-CRP、NEUT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治疗组血清hs-CRP、NEUT水平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肺通窍方联合常规西药治疗CRS有利于提高疗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减轻炎症反应,治疗方案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鼻窦炎 小儿 清肺通窍方 肺经郁火证 中医证候积分
原文传递
种植实验揭示施肥效应对粟稳定同位素比值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欣 尚雪 +1 位作者 卞昊昆 胡耀武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806-1814,共9页
通过植物遗存稳定同位素分析考察古代的农田灌溉、施肥等农业生产技术,是植物考古中的研究新热点。现代种植实验可为这一研究方向提供重要的依据和参考。本研究开展了针对粟的现代施肥种植实验,并对粟进行了稳定同位素分析,形成了4点主... 通过植物遗存稳定同位素分析考察古代的农田灌溉、施肥等农业生产技术,是植物考古中的研究新热点。现代种植实验可为这一研究方向提供重要的依据和参考。本研究开展了针对粟的现代施肥种植实验,并对粟进行了稳定同位素分析,形成了4点主要认识:1)未施肥状态下生长的粟δ^(15)N均值为3.6‰±0.6‰(n=6),施加有机粪肥的粟δ^(15)N均值为4.4‰±0.8‰(n=18),施加化肥后粟δ^(15)N均值为1.0‰±1.0‰(n=8),表明有机粪肥能够提升粟δ^(15)N值,而化肥则导致粟δ^(15)N值降低。因此,粟δ^(15)N值相对于自然基值的增值可反映粟类作物是否施有机粪肥,这为研究古代尤其史前时期的施肥行为提供判断依据。2)粟的种子、叶片、秸秆、稃壳的δC值分别为-12.7‰±0.3‰、-13.2‰±0.3‰、-12.6‰±0.3‰、-13.5‰±0.4‰,差值较小(<1‰),不同部位间同位素分馏值似可忽略不计,据此推断,人和家畜的δC不会因食用粟类作物的不同部位而产生明显差异。3)同一植株谷穗的不同部位种子的δC差值和δ^(15)N差值分别为0.2‰±0.1‰(n=7)和0.6‰±0.5‰(n=7),差异不显著。4)植物种子经过炭化后,其δC值和δ^(15)N值的变化幅度分别为0.3‰±0.2‰(n=12)和0.4‰±0.2‰(n=12),炭化未造成种子δC值和δ^(15)N值发生显著变化,这说明在进行稳定同位素分析时,无需对炭化植物遗存样品进行校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稳定同位素 施肥 植物考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