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磨溪龙王庙组碳酸盐岩储层多尺度离散裂缝建模技术及其应用 被引量:17
1
作者 王蓓 刘向君 +3 位作者 司马立强 徐伟 李骞 梁瀚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24-133,共10页
在以大斜度井和水平井为主要开发井型的缝洞型碳酸盐岩气藏中,要想获取裂缝在井点不同空间位置的产状较困难,裂缝精细描述存在不准确性,这些均影响了对气藏渗流通道的刻画,制约了边水气藏的科学、均衡开发。以磨溪龙王庙组碳酸盐岩储层... 在以大斜度井和水平井为主要开发井型的缝洞型碳酸盐岩气藏中,要想获取裂缝在井点不同空间位置的产状较困难,裂缝精细描述存在不准确性,这些均影响了对气藏渗流通道的刻画,制约了边水气藏的科学、均衡开发。以磨溪龙王庙组碳酸盐岩储层为例,利用岩心照片、FMI成像测井、叠前地震各向异性裂缝预测和不连续性检测以及动态监测等资料,在大斜度井、水平井裂缝定性识别的基础上,定量表征了裂缝产状、开度、密度、孔隙度等参数,再结合所获取裂缝参数建立多尺度非结构化网格离散裂缝模型,明确了气藏高、低渗区域分布,优势水侵通道和水侵方式。结果表明:在磨溪龙王庙组气藏离散裂缝模型中,大尺度和中小尺度裂缝均较发育,高渗区呈连片状广泛分布;发育于气藏外围4个方向的9条边水水侵的高渗通道,表现为沿裂缝水窜型和沿溶蚀孔洞均匀推进型2种水侵方式。该方法及研究结果对同类特大型超压有水深层碳酸盐岩气藏裂缝精细描述、水侵优势通道刻画和水侵模式建立等理论和技术研究均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斜度井和水平井 裂缝识别 DFM裂缝建模 高、低渗区域分布 水侵优势通道 水侵方式 四川盆地
下载PDF
致密砂岩储层孔隙结构分形研究与渗透率计算--以川西坳陷蓬莱镇组、沙溪庙组储层为例 被引量:16
2
作者 邓浩阳 司马立强 +4 位作者 吴玟 刘方霖 王馨 王超 杨国栋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6-82,共7页
为厘清分形维数对储层物性特征的影响,并提高渗透率计算精度,通过对川西坳陷蓬莱镇组、沙溪庙组致密砂岩气藏12块岩心进行高压压汞实验;利用毛管束分形模型对进汞曲线进行分形处理,并结合物性资料,对分形维数与孔隙结构参数的关系进行研... 为厘清分形维数对储层物性特征的影响,并提高渗透率计算精度,通过对川西坳陷蓬莱镇组、沙溪庙组致密砂岩气藏12块岩心进行高压压汞实验;利用毛管束分形模型对进汞曲线进行分形处理,并结合物性资料,对分形维数与孔隙结构参数的关系进行研究;通过理论分析与多次试算,最终选取加权平均分形维数(D_(ave))、分界压力(p_f)、中值半径(R_(50))等对渗透率进行多元非线性回归计算。结果显示:研究区储层可划分Ⅰ类、Ⅱ类、Ⅲ类、Ⅳ类共4种孔隙结构类型;大、小孔孔隙结构相对独立,分形维数与孔隙结构参数关系复杂;多元回归计算的渗透率与实测渗透率相关系数平方达0.9。多元非线性回归计算模型对于渗透率的计算具有更高的精度,为致密砂岩储层渗透率的计算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隙结构 分形理论 致密砂岩 川西地区
下载PDF
页岩岩心气测孔隙度测量参数初探与对比 被引量:14
3
作者 付永红 司马立强 +2 位作者 张楷晨 王亮 邓茜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44-148,174,共6页
为提高页岩气储层岩心孔隙度测量精度,明确孔隙度测量的影响因素,实验探讨了岩心不同干燥温度、不同注入压力测量条件及不同测量方法(核磁共振测量法、氦气膨胀法、饱和液体称重法)等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干燥温度小于90℃时,孔... 为提高页岩气储层岩心孔隙度测量精度,明确孔隙度测量的影响因素,实验探讨了岩心不同干燥温度、不同注入压力测量条件及不同测量方法(核磁共振测量法、氦气膨胀法、饱和液体称重法)等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干燥温度小于90℃时,孔隙度测量值随干燥温度的增加而增加;干燥温度为90~110℃时,孔隙度值变化较小;干燥温度大于110℃时,孔隙度又重新出现明显增大;当氦气注入压力小于2.0 MPa时,随注入压力的增加,孔隙度测量值增大;当氦气注入压力大于2.0 MPa时,孔隙度测量值趋于稳定。岩心饱和水称重孔隙度和饱和水核磁孔隙度明显大于饱和油核磁孔隙度以及氦气孔隙度;饱和油称重孔隙度和饱和油核磁孔隙度略小于氦气孔隙度。综合考虑页岩吸水膨胀及不同孔隙组分润湿性的差异,测量岩心孔隙度时,推荐使用氦气膨胀法测量孔隙度,建议最佳注入压力为2.0 MPa、最佳干燥温度为110℃。该项研究对提高页岩气储层孔隙度测量精度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储层 孔隙度 充注压力 干燥温度 孔隙度对比
下载PDF
基于滩控岩溶型白云岩储层分类的渗透率建模方法研究——以川中磨溪—高石梯地区龙王庙组为例 被引量:12
4
作者 司马立强 陈志强 +3 位作者 王亮 范玲 陈河斌 付永红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92-102,共11页
川中磨溪—高石梯地区龙王庙组白云岩储层渗透率受岩溶作用的影响较大,现有渗透率计算模型的适用性较差。利用岩心照片、岩石薄片、高压压汞、核磁共振、物性分析、测井等资料,首先根据岩溶作用、储集空间、孔隙结构对储层进行分类,将... 川中磨溪—高石梯地区龙王庙组白云岩储层渗透率受岩溶作用的影响较大,现有渗透率计算模型的适用性较差。利用岩心照片、岩石薄片、高压压汞、核磁共振、物性分析、测井等资料,首先根据岩溶作用、储集空间、孔隙结构对储层进行分类,将非均质性极强的滩控岩溶型白云岩储层划分为溶洞型、溶孔型与基质孔隙型3种相对均质的储层类型,再运用全直径岩样与标准柱塞样物性分析结果,借助其表征尺度的差异,对各类型储层进行渗透率建模。全直径岩样表征尺度较大,用以建立溶洞型储层渗透率解释模型;标准柱塞样表征尺度较小,用以建立溶孔型与基质孔隙型储层渗透率解释模型。现场应用结果表明,相对于常规Timur公式与核磁Coates等模型,上述分储层类型计算的渗透率值与岩心分析结果更吻合,有效提高了碳酸盐岩滩控岩溶型白云岩储层渗透率计算结果的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滩控岩溶型 白云岩储层 储层分类 渗透率建模 龙王庙组 四川盆地
下载PDF
页岩气储层孔隙流体划分及有效孔径计算——以四川盆地龙潭组为例 被引量:10
5
作者 向雪冰 司马立强 +3 位作者 王亮 李军 郭宇豪 张浩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37-146,共10页
页岩气储层孔隙结构复杂,孔隙内富存的流体类型多样,按孔隙中流体的流动性,常将孔隙流体划分为可动水、毛管束缚水及黏土束缚水。为明确页岩气储层的孔隙流体的赋存及运移规律,选取四川盆地龙潭组7块含不同有机质及矿物组分的页岩样品,... 页岩气储层孔隙结构复杂,孔隙内富存的流体类型多样,按孔隙中流体的流动性,常将孔隙流体划分为可动水、毛管束缚水及黏土束缚水。为明确页岩气储层的孔隙流体的赋存及运移规律,选取四川盆地龙潭组7块含不同有机质及矿物组分的页岩样品,采用低场核磁共振的手段,测量了页岩气储层在变离心力与不同温度烘干状态下的低场核磁共振响应,分析页岩气储层岩心在不同离心力条件下离心以及在烘干过程中孔隙流体的赋存状态,以此对页岩孔隙流体类型进行划分;确定并划分出页岩储层的可动水、毛管束缚水和黏土束缚水的核磁共振T_(2)截止值。实验结果表明,可动水与毛管束缚水的核磁共振T_(2)截止值(T_(2c1))分布在0.55~1.00 ms,平均值为0.717 ms;毛管束缚水与黏土束缚水的核磁共振T_(2)截止值(T_(2c2))分布在0.27~0.53 ms,平均值为0.36 ms。根据核磁共振T_(2)谱弛豫时间与孔径的关系,确定了毛管束缚水与黏土束缚水的孔径截止值为4.52~5.65 nm,平均值为4.99 nm。该研究成果有利于划分页岩孔隙流体类型并计算其有效孔径下限,以期为页岩气储层的高效开发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 流体划分 T_(2)截止值 有效孔径下限 页岩气储层 龙潭组 四川盆地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头屯河组低电阻率油层束缚水饱和度确定方法 被引量:7
6
作者 司马立强 殷榕 +2 位作者 王亮 王琼 唐松 《测井技术》 CAS 2019年第2期122-128,共7页
准噶尔盆地低电阻率油层发育,高束缚水饱和度是低电阻率油层的主要成因之一;低电阻率油层束缚水饱和度的准确确定是明确油层低电阻率成因并确定含油饱和度的关键。常用束缚水饱和度确定方法结果差异较大,束缚水饱和度的准确确定存在困... 准噶尔盆地低电阻率油层发育,高束缚水饱和度是低电阻率油层的主要成因之一;低电阻率油层束缚水饱和度的准确确定是明确油层低电阻率成因并确定含油饱和度的关键。常用束缚水饱和度确定方法结果差异较大,束缚水饱和度的准确确定存在困难。以准噶尔盆地阜东斜坡区头屯河组储层为例,实验对比了核磁共振分析法、压汞毛细管压力曲线法、半渗透隔板毛细管压力曲线法所确定的束缚水饱和度。岩心实验结果对比表明,核磁共振分析法、压汞毛细管压力曲线法确定的束缚水饱和度均小于半渗透隔板法确定的束缚水饱和度。核磁共振分析法中实验所用离心力远大于成藏时油运移的驱替力,造成部分束缚水被离心出来;压汞法在实验过程中,岩样中的黏土束缚水被驱替出来。这2种方法测量的束缚水饱和度均偏小。半渗透隔板法由于充分模拟了油气运移过程中非润湿相(油气)驱替润湿相(地层水)的过程,其中的黏土束缚水未被驱替,与油层实际情况相符,可用于验证另外2种方法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解释 低电阻率 油层 束缚水饱和度 核磁共振 压汞 半渗透隔板 毛细管压力
下载PDF
基于微电阻率成像测井的储集层物性及孔隙结构表征——孔隙度谱、渗透率谱及等效毛管压力曲线 被引量:3
7
作者 田杰 王亮 +2 位作者 司马立强 方石 刘红岐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53-561,共9页
基于毛管理论,在构建微电阻率成像测井等效毛管模型的基础上,建立反映储集层非均质性的孔隙度谱(φ_(i))、渗透率谱(K_(i))和等效毛管压力曲线(p_(ci))的理论模型;为扩展理论模型的实际应用,引入阿尔奇公式建立定量表征φ_(i)、K_(i)、p... 基于毛管理论,在构建微电阻率成像测井等效毛管模型的基础上,建立反映储集层非均质性的孔隙度谱(φ_(i))、渗透率谱(K_(i))和等效毛管压力曲线(p_(ci))的理论模型;为扩展理论模型的实际应用,引入阿尔奇公式建立定量表征φ_(i)、K_(i)、p_(ci)的通用模型。对比现有模型表明:(1)现有孔隙度谱模型与φ_(i)的通用模型相同;(2)相较于普塞尔(Purcell)渗透率模型,K_(i)模型能计算得到渗透率谱;(3)相较于现有的毛管压力曲线构建经验模型,p_(ci)模型具有理论基础且克服了现有模型仅基于孔隙度谱分量构建的应用局限。四川盆地川中古隆起TSX井二叠系茅口组实例应用表明,基于孔隙度谱、渗透率谱及等效毛管压力曲线可有效区分储集层类型并计算得到储集层物性及孔隙结构参数,进而有效评价储集层的非均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阻率成像测井 孔隙结构 阿尔奇公式 孔隙度谱 渗透率谱 毛管压力曲线 四川盆地 二叠系茅口组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涩北地区第四系泥岩型生物气储层孔隙有效性评价 被引量:3
8
作者 司马立强 马骏 +3 位作者 刘俊丰 杨会洁 王亮 赵宁 《岩性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0,共10页
通过低场核磁共振实验分析了柴达木盆地涩北地区第四系泥岩型生物气储层在饱和水状态及渐变烘干温度状态下的T_(2)谱,明确了孔隙流体的核磁响应特征,以评价孔隙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1)核磁共振实验是以饱和水状态T_(2)谱为基础,采... 通过低场核磁共振实验分析了柴达木盆地涩北地区第四系泥岩型生物气储层在饱和水状态及渐变烘干温度状态下的T_(2)谱,明确了孔隙流体的核磁响应特征,以评价孔隙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1)核磁共振实验是以饱和水状态T_(2)谱为基础,采用正态分布函数拟合构建了离心束缚水T_(2)谱,确定了可动流体和毛管束缚流体T_(2)截止值,用于划分出流体类型并开展了孔隙有效性评价。(2)研究区岩样饱和水状态T_(2)谱谱峰呈左小右大的形态,右峰幅度值远大于左峰,占T_(2)谱幅度值90%以上;随着烘干温度的升高,T_(2)谱幅度减小且左移趋势明显;束缚水T_(2)谱形态近似于正态分布,起始位置与饱和水状态的T_(2)谱基本重合。(3)研究区可动流体T_(2)截止值T_(2C1)平均为3.3 ms,毛管束缚流体T_(2)截止值T_(2C2)平均为1.8 ms;孔隙流体包括可动水、毛管束缚水和黏土束缚水,黏土束缚水T_(2)小于T_(2C2),毛管束缚水T_(2)大于T_(2C2)且小于T_(2C1),可动流体T_(2)大于T_(2C1);毛管束缚水含量最高,黏土束缚水其次,两者占总孔隙流体的84.43%~95.06%,可动水含量低。(4)研究区储层有效孔隙占总孔隙的54.99%,主要为毛管束缚孔,黏土束缚孔为无效孔隙;黏土含量越高,有效孔隙度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气 泥岩型储层 低场核磁共振 T_(2)谱 孔隙有效性 第四系 涩北地区 柴达木盆地
下载PDF
基于图像区域分割和卷积神经网络的电成像缝洞表征 被引量:6
9
作者 张浩 王亮 +3 位作者 司马立强 范玲 郭宇豪 郭一凡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98-706,735,I0007,I0008,共12页
电成像的处理、解释大量依赖人工操作,存在缝洞表征困难等问题。人工操作不但效率低,而且还存在难以消除的人为误差。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图像区域分割和卷积神经网络的电成像图像自动识别裂缝、溶蚀孔洞的方法。该方法基于电成像数据,结... 电成像的处理、解释大量依赖人工操作,存在缝洞表征困难等问题。人工操作不但效率低,而且还存在难以消除的人为误差。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图像区域分割和卷积神经网络的电成像图像自动识别裂缝、溶蚀孔洞的方法。该方法基于电成像数据,结合Otsu算法与平均法分割阈值,从地层背景中分离裂缝、溶蚀孔洞信息,并应用连通域像素标记法提取独立的连通域缝洞个体;然后,搭建并训练改进的LeNet-5网络模型,以多种地质构造的图像特征为标准制备训练样本集,实现缝洞特征的自动识别;最后,结合常规测井曲线,利用训练后模型的识别结果对图像分类,利用识别和提取的裂缝、溶蚀孔洞结果准确计算有效面孔率等定量评价参数。通过测试模型和实际数据的应用,验证了方法的适用性和合理性。相较于电成像的人工处理手段,该方法能够提高精度(避免人为误差)和处理速度(15s/m),训练模型针对测试集的预测准确率达97.8%,可为缝洞型储层的测井精细解释提供算法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区域分割 卷积神经网络 电成像图像 裂缝 溶蚀孔洞
下载PDF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电成像图像空白条带填充方法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浩 司马立强 +3 位作者 王亮 车国琼 郭宇豪 杨琴琴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136-2142,共7页
全井眼微电阻率成像(Fullbore Formation Micro Imager,FMI)技术广泛应用于强非均质性的碳酸盐岩储层测井精细解释.然而,由于各极板间间隙的影响,FMI无法测量360°全井壁地层电阻率信息,这使得FMI图像出现空白条带,严重影响了图像... 全井眼微电阻率成像(Fullbore Formation Micro Imager,FMI)技术广泛应用于强非均质性的碳酸盐岩储层测井精细解释.然而,由于各极板间间隙的影响,FMI无法测量360°全井壁地层电阻率信息,这使得FMI图像出现空白条带,严重影响了图像视觉和测井解释进程.为获取全井壁的电阻率信息,必须有效的填充空白条带.本文在探讨现有的电成像图像空白条带填充方法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电成像图像空白条带填充方法.与常用的Criminisi插值法对比填充效果显示:该方法完全适用于各种特征的电成像图像空白条带填充,延续了所有待填充边缘的暗色条带和亮色背景,填充结果与原始图像的像素值频率占比相关性高达0.9581.Criminisi插值法在复杂区域电成像图像的填充结果连通性较差且存在干扰区域,填充结果与原始图像的像素值频率占比相关性仅为0.5924.本文提出的方法具有处理速度快、干扰区域少、连通性强、相关性高的特点,能够满足电成像空白条带成规模填充的实际应用需求,还可为测量极板间的测量缺失带信息处理提供参考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井眼微电阻率成像 测井精细解释 图像视觉 卷积神经网络 空白条带填充 测量缺失带信息处理
原文传递
四川盆地龙女寺地区龙王庙组碳酸盐岩岩溶地层测井响应特征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琴琴 司马立强 +3 位作者 王亮 郭宇豪 张浩 温登峰 《海相油气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21,共11页
以龙女寺构造龙王庙组碳酸盐岩岩溶地层为例,通过岩心标定成像测井,结合常规测井曲线识别岩溶地层,将龙女寺地区龙王庙组岩溶储层划分为裂缝-孔洞型、裂缝-孔隙型、孔隙型,并进一步研究了龙女寺地区龙王庙组碳酸盐岩岩溶地层的测井响应... 以龙女寺构造龙王庙组碳酸盐岩岩溶地层为例,通过岩心标定成像测井,结合常规测井曲线识别岩溶地层,将龙女寺地区龙王庙组岩溶储层划分为裂缝-孔洞型、裂缝-孔隙型、孔隙型,并进一步研究了龙女寺地区龙王庙组碳酸盐岩岩溶地层的测井响应特征。结果表明:龙王庙组从风化壳顶部向下可划分为表层岩溶带、垂向渗流带和水平潜流带。表层岩溶带分布零星,厚度薄,溶洞全部被充填,测井显示为高伽马、低电阻率,电成像上见角砾状混杂堆积;垂向渗流带发育树枝状溶洞和溶缝,溶洞大部分被充填,测井显示为低伽马、较高电阻率,电成像见不规则分布的暗色斑点和正弦式的黑色条带;水平潜流带发育中—大型溶洞,溶蚀孔洞常见顺层状分布,测井显示为低伽马、低电阻率,电成像上见不规则的斑块或斑点和正弦式的黑色条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 碳酸盐岩 测井响应 龙王庙组 龙女寺地区 四川盆地
下载PDF
基于粒径分类的致密砂岩力学特性及破坏特征研究——以鄂尔多斯盆地二叠系下石盒子组为例 被引量:3
12
作者 赵宁 王亮 +3 位作者 张磊 司马立强 刘志远 温登峰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20-729,738,共11页
鄂尔多斯盆地二叠系下石盒子组致密砂岩具有物性差、地层压力异常、隔夹层发育等工程地质特征,储层压裂改造力学参数的选取及其破坏特征对油气田实现效益开采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下石盒子组致密砂岩,以平行试验为设计思路,开展抗张强度... 鄂尔多斯盆地二叠系下石盒子组致密砂岩具有物性差、地层压力异常、隔夹层发育等工程地质特征,储层压裂改造力学参数的选取及其破坏特征对油气田实现效益开采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下石盒子组致密砂岩,以平行试验为设计思路,开展抗张强度测试及模拟原地状态下的高温高压三轴力学试验,在粒径分类基础上,探索致密砂岩力学特性和变形破坏特征。该区下石盒子组致密砂岩可分为中—细粒岩屑砂岩、粗粒岩屑砂岩以及巨—粗粒岩屑砂岩,粒径越粗则物性越好,其石英含量越高则黏土含量越低;随着粒径由细至粗,力学强度和弹性参数逐渐减小,岩石抵抗变形以及保持结构完整性的能力降低,力学试验变形破坏呈脆性向基质混合型过渡的特征。在相同的地应力及施工作业条件下,岩石类型不同则储层压裂难易及改造效果均有差别,需根据地层实际情况选用不同的工程力学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径分类 力学特征 破坏特征 致密砂岩 下石盒子组 二叠系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基于地层条件下力学试验的致密砂岩可压裂性评价 被引量:2
13
作者 赵宁 司马立强 +3 位作者 刘志远 耿辉 郭宇豪 马骏 《测井技术》 CAS 2022年第2期127-134,共8页
致密砂岩储层具有物性差、地层压力异常、隔夹层发育等工程地质特征,通常需通过压裂改造实现效益开采。以鄂尔多斯盆地杭锦旗地区下石盒子组致密砂岩可压裂性评价为目标,通过理论分析并结合现场实际,研究了岩石的力学强度特性、力学参... 致密砂岩储层具有物性差、地层压力异常、隔夹层发育等工程地质特征,通常需通过压裂改造实现效益开采。以鄂尔多斯盆地杭锦旗地区下石盒子组致密砂岩可压裂性评价为目标,通过理论分析并结合现场实际,研究了岩石的力学强度特性、力学参数及地应力纵向分布规律,认为脆性指数、断裂韧性以及水平地应力差指数为储层可压裂性的关键控制因素,在此基础上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可压裂性综合评价方法。研究结果表明:下石盒子组致密砂岩地层的岩石力学参数以及地应力分布差异明显,储层间存在高应力和高强度隔挡夹层,这种差异化的储层分布特征使其具备压裂改造形成复杂沟通缝网的地质力学潜力,在压裂作业中应重点考虑地层的可压裂性及可压层段的优选,避免受隔挡夹层的影响造成压裂缝网纵向沟通能力不足。基于脆性指数、断裂韧性和水平地应力差指数构建的可压裂性指数能够有效确定储层最佳压裂层段,当其大于0.25时,储层可压裂级别为Ⅰ级,在实际的施工作业中,需根据地层实际情况选用不同的工程力学参数。该研究成果能为下石盒子组致密砂岩压裂改造提供借鉴与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评价 致密砂岩 可压裂性 下石盒子组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基于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的毛管压力曲线预测超致密砂岩储层渗透率 被引量:2
14
作者 郭一凡 司马立强 +1 位作者 王亮 郭宇豪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7-76,共10页
由于川西坳陷南部大邑构造须家河组三段超致密砂岩储层渗透率影响因素复杂,经分析、计算发现基于毛管压力曲线的多种经典渗透率预测模型预测精度不理想且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为提高超致密砂岩储层渗透率预测精度,在详细分析6种经典渗透... 由于川西坳陷南部大邑构造须家河组三段超致密砂岩储层渗透率影响因素复杂,经分析、计算发现基于毛管压力曲线的多种经典渗透率预测模型预测精度不理想且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为提高超致密砂岩储层渗透率预测精度,在详细分析6种经典渗透率预测模型存在预测误差原因的基础上,优选特征参数,综合考虑孔喉半径、孔喉分布等多项渗透率影响因子,采用留一交叉验证法确定的模型最佳潜变量个数,应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PLSR)建立Winland-r_(5)(PLSR)模型、Pittman(PLSR)模型、Swanson(PLSR)模型3类超致密砂岩储层渗透率预测模型,有效地解决了基于普通最小二乘回归方法(OLS)的渗透率预测模型面临众特征参数多重共线性、小样本不具备模型泛化能力的问题。结果表明,基于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的3类渗透率预测模型,预测超致密砂岩储层渗透率的误差明显降低,具备泛化能力强、预测精度高、适用性良好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物理勘探 超致密砂岩 毛管压力曲线 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 渗透率预测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莫索湾凸起八道湾组低饱和度油藏成因分析
15
作者 杨朝洪 司马立强 +1 位作者 王亮 王刚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2-48,56,共8页
针对准噶尔盆地莫索湾凸起八道湾组油藏前期成因研究缺乏储层物性、隔夹层对含油饱和度低的影响,从孔隙结构、储层物性及非均质隔夹层等方面开展了油藏低饱和度成因分析,剖析了构造幅度对油水分异、储层物性对油水同产区厚度、隔夹层对... 针对准噶尔盆地莫索湾凸起八道湾组油藏前期成因研究缺乏储层物性、隔夹层对含油饱和度低的影响,从孔隙结构、储层物性及非均质隔夹层等方面开展了油藏低饱和度成因分析,剖析了构造幅度对油水分异、储层物性对油水同产区厚度、隔夹层对含油饱和度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孔隙结构差造成储层油水分异不明显、油水置换不完全是八道湾组油藏含油饱和度低的主要原因;②储层低孔隙度与渗透率的物性特征导致油水同产厚度较大是八道湾组油藏含油饱和度低的次要原因;③由于八道湾组并没有形成区域性的、连续的隔夹层,因此,隔夹层对八道湾组油藏含油饱和度低的影响较小。研究结果将为八道湾组的高效开发提供依据,加快探勘开发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隙结构差 低饱和度油藏 八道湾组 准噶尔盆地
下载PDF
致密砂岩储层孔隙结构对渗流特征的影响——以四川盆地川西地区上侏罗统蓬莱镇组储层为例 被引量:25
16
作者 司马立强 王超 +3 位作者 王亮 吴丰 马力 王紫娟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8-25,共8页
致密砂岩储层孔隙结构复杂、非均质性强,其渗流特征较之于常规砂岩储层存在着较大差异。为此,以四川盆地西部地区上侏罗统蓬莱镇镇组致密砂岩储层为研究对象,基于物性、压汞、核磁等实验数据,在分析储层孔隙结构的基础上,结合相渗实验... 致密砂岩储层孔隙结构复杂、非均质性强,其渗流特征较之于常规砂岩储层存在着较大差异。为此,以四川盆地西部地区上侏罗统蓬莱镇镇组致密砂岩储层为研究对象,基于物性、压汞、核磁等实验数据,在分析储层孔隙结构的基础上,结合相渗实验和可视化微观驱替模型,模拟油气成藏与开发过程中不同类型孔隙结构致密砂岩储层的渗流特征及气、水两相运移机理和分布状态。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孔隙结构储层的气体前缘推进特征均出现类似于树杈状的黏性指进现象,储层孔隙结构越好,束缚水饱和度越低,束缚水状态下的气相相对渗透率越大,气藏更易被开发;2开发后期残余气主要以绕流、卡断以及孔隙盲端等方式形成的封闭气存在于储层中;3不同类型储层的气、水两相相对干扰均较强,生产过程中容易产生气、水同出的现象;4封闭气的存在会严重降低气井产量,而水相的存在则会极大地降低气相相对渗透率,导致低渗透致密砂岩含水气藏后期产水严重,开发难度大,采出程度低,进而严重影响到气井的有效开发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晚侏罗世 蓬莱镇组 致密砂岩 孔隙结构 相渗实验 可视化微观模型 气、水两相 渗流特征
下载PDF
四川盆地磨溪地区寒武系龙王庙组缝洞型储集层分级评价及预测 被引量:20
17
作者 王蓓 刘向君 司马立强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90-301,共12页
利用四川盆地磨溪地区岩心、薄片、测井、地震、试井等资料,优选储集层分级评价参数,建立该区碳酸盐岩储集层多指标联合分级评价标准,明确优质储集层发育主控因素,结合FMI成像测井缝洞识别技术和储集层地震波形分类技术,有效预测了各级... 利用四川盆地磨溪地区岩心、薄片、测井、地震、试井等资料,优选储集层分级评价参数,建立该区碳酸盐岩储集层多指标联合分级评价标准,明确优质储集层发育主控因素,结合FMI成像测井缝洞识别技术和储集层地震波形分类技术,有效预测了各级储集层空间展布。压汞实验明确研究区发育4类储集空间,利用优选的中值孔喉半径、缝洞发育带的有效孔隙度和有效渗透率、裂缝-溶蚀孔洞发育组合关系4个评价参数建立储集层分级评价标准,将研究区储集层分为Ⅰ级缝洞型优质储集层、Ⅱ级缝孔型中等储集层、Ⅲ级晶间孔型差储集层;结合构造位置、沉积相、后生成岩作用3个优质储集层发育主控因素,利用各级储集层地球物理响应特征和渗流特征,预测了各井区、各层段、各级别储集层展布。经钻井证实本次研究建立的分级评价标准和预测方法正确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磨溪地区 寒武系龙王庙组 碳酸盐岩 缝洞型储集层 分级评价 储集层预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