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5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整体调控作用研究 被引量:34
1
作者 施烜 魏娟 +6 位作者 刘美云 金小红 周焕平 朱万莉 冯迪 杨浩 吕欣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20年第4期46-52,共7页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活性成分、靶标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之间存在的联系,为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及后期的药物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和已发表的文献中整合血必净注射液的...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活性成分、靶标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之间存在的联系,为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及后期的药物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和已发表的文献中整合血必净注射液的有效成分和对应靶标,用Cytoscape软件构建网络并进行分析,使用DAVID和STRING数据库对得到的靶点进行通路富集分析。结果①通过数据库和文献检索,得到血必净注射液中的有效化合物成分共22个,共对应了504个潜在作用靶点。②与新型冠状病毒的受体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共表达的靶点进行交集,得到70个交集蛋白,提示血必净注射液可能通过这70个蛋白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起治疗作用。③靶点蛋白调控的通路主要集中在HIF-1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等一系列的通路中。结论血必净注射液对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治疗体现了中药多成分、多靶点的整体调控作用,可能通过对70个能与ACE2互作的蛋白,调控与疾病发生发展相关联的通路,缓解炎症反应,抑制病毒复制,从而起到抗病毒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 血必净注射液 网络药理学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 抗病毒 多靶点 整体调控
下载PDF
海河流域典型河流沉积物粒度特征及分布规律 被引量:15
2
作者 刘静玲 李毅 +3 位作者 史璇 尤晓光 孙斌 陈楠楠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2017年第6期9-19,共11页
为了解海河流域典型河流沉积物粒度参数空间分布规律,对海河典型河流的表层沉积物进行采集并利用Mstersize2000激光粒度仪进行粒度分析。结果表明,海河典型河流沉积物平均粒径差异显著,分选状况总体较差;山区水系与平原水系相比,沉积物... 为了解海河流域典型河流沉积物粒度参数空间分布规律,对海河典型河流的表层沉积物进行采集并利用Mstersize2000激光粒度仪进行粒度分析。结果表明,海河典型河流沉积物平均粒径差异显著,分选状况总体较差;山区水系与平原水系相比,沉积物平均粒径减小,呈集中分布,水动力减弱;山区自北向南变化明显,水系沉积物平均粒径减小,分布集中化,分选状况变差,由极正偏-正偏,向对称方向变化,峰度向平坦方向趋近,水动力减弱,符合粒径自然变化规律;平原区水系沉积物粒径参数表明南北变化不明显,因受较多支流、河流-湖泊-洼淀湿地等复杂系统和人为干扰强烈的影响,南北无显著变化规律。总的来说,海河流域河流受人为干扰强度较大,河流沉积物源较为复杂,栖息地物理完整性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河流域 河流沉积物 粒度特征 分布规律
下载PDF
利益耦合、共同行动与情感共鸣:社会组织建构社区治理共同体的三阶路径 被引量:11
3
作者 许文文 石煊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8-84,共17页
社会组织如何实现社区治理共同体的建构?依托个案挖掘,可以归纳出社会组织“自下而上”建构社区治理共同体的三阶路径:第一阶——利益耦合,零散治理主体再组织,构建“人人有责”的利益共同体;第二阶——共同行动,突破集体行动困境,构建... 社会组织如何实现社区治理共同体的建构?依托个案挖掘,可以归纳出社会组织“自下而上”建构社区治理共同体的三阶路径:第一阶——利益耦合,零散治理主体再组织,构建“人人有责”的利益共同体;第二阶——共同行动,突破集体行动困境,构建“人人尽责”的行动共同体;第三阶——情感共鸣,找回“公共性”,构建“人人享有”的情感共同体。通过比较,该路径与党政力量主导的“自上而下”的社区治理共同体建构路径由于关键行动者所具备的核心资源不同,在组织结构、联结策略、运行机制、治理效果等维度上的表现均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组织 社区治理共同体 利益耦合 共同行动 情感共鸣
原文传递
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再次玻璃体切除术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4
4
作者 杜玮 陈文倩 +5 位作者 于文贞 曲进锋 石璇 尹虹 梁建宏 赵明威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1389-1393,共5页
目的分析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再次玻璃体切除术(PPV)的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为病例-对照研究, 以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接受PPV治疗的PDR患者(290只眼)为研究对象, 收集其临床资料, 根据手术次数分为单... 目的分析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再次玻璃体切除术(PPV)的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为病例-对照研究, 以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接受PPV治疗的PDR患者(290只眼)为研究对象, 收集其临床资料, 根据手术次数分为单次PPV组(227只眼)和再次PPV组(63只眼), 并于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眼-手术前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换算为LogMAR视力), 以及再次PPV组患眼发生并发症情况, 定量资料采用M(Q_(1), Q_(3))表示, 分析患者眼睛再次PPV的影响因素。结果单次PPV组患者的年龄为55.0(47.0, 63.0)岁, 再次PPV组患者的年龄为49.0(38.0, 57.0)岁(P=0.027)。两组患者术前LogMAR视力分别为1.7(1.0, 2.4)和2.1(1.4, 2.4)(P=0.026);术后6个月, 单次PPV组LogMAR视力提高至0.75(0.43, 1.00)(P<0.001), 再次PPV组提高至0.95(0.60, 1.65)(P<0.001), 单次PPV组提高差值高于再次PPV组, 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年龄(OR=0.97, 95%CI:0.95~1.00;P=0.043), 术前BCVA(OR=1.82, 95%CI:1.08~3.05;P=0.024)、术前合并牵拉性视网膜脱离(TRD)(OR=2.16, 95%CI:1.06~4.37;P=0.033)、采用玻璃体硅油填充(OR=0.48, 95%CI:0.25~0.92;P=0.028)是再次PPV的影响因素。结论年龄、术前BCVA、术前合并TRD和玻璃体硅油填充是影响PDR患者再次PPV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再次玻璃体切除术 预后因素
原文传递
协作思维导图策略促进小学生习作的行动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魏雪峰 杨帆 +1 位作者 石轩 乔柯栋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7-54,共8页
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习作难"问题,已有研究将思维导图应用于习作教学,但是学生在独立绘制思维导图过程中,依然存在思维导图绘制质量低、习作构思水平低等问题。基于此,文章将思维导图与协作学习结合,提出了协作思... 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习作难"问题,已有研究将思维导图应用于习作教学,但是学生在独立绘制思维导图过程中,依然存在思维导图绘制质量低、习作构思水平低等问题。基于此,文章将思维导图与协作学习结合,提出了协作思维导图促进小学生习作的学习策略,包括:作前引导策略、作中指导策略和作后评价策略,并在小学四年级习作课上开展了三轮行动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协作思维导图策略显著提升了小学生的思维导图成绩和习作构思水平;在三轮行动研究过程中,思维导图成绩提升的显著性水平逐渐减弱,而习作构思提升的显著性水平逐渐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写作 思维导图 协作 学习策略 行动研究
下载PDF
低共熔溶剂提取马尾松松针抗氧化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傅钰 史璇 +2 位作者 张道明 张锡宇 符群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49-158,共10页
【目的】马尾松松针富含多酚、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多种活性功能。通过对马尾松松针的低共熔溶剂(DES)提取物的制备及其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深度开发林下资源,获得与传统提取方式相比更加绿色环保、活性优良并且高效的制备方法。【方法】... 【目的】马尾松松针富含多酚、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多种活性功能。通过对马尾松松针的低共熔溶剂(DES)提取物的制备及其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深度开发林下资源,获得与传统提取方式相比更加绿色环保、活性优良并且高效的制备方法。【方法】采用超声波技术辅助低共熔溶剂提取马尾松松针中活性成分,首先通过对比提取效果对3种低共熔溶剂进行了筛选,进一步在选定的低共熔溶剂(氯化胆碱/葡萄糖)基础上,进行液料比、超声温度、超声时间、超声功率对提取效果影响的单因素试验。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多酚、黄酮得率为指标,响应面法优化主要工艺参数,对比提取物与传统醇提物对DPPH·、ABTS+·的清除能力以及还原能力的差异。【结果】马尾松松针提取物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液料比为10 mL/g,超声温度为48℃,超声时间为60 min,超声功率为300 W。在此条件下,多酚得率为7.387%,黄酮得率为10.377%,回归模型拟合良好,与醇提物相比,低共熔溶剂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整体优于醇提物。【结论】采用超声波技术辅助低共熔溶剂提取的马尾松松针提取物的得率显著高于普通醇提法,通过显著性分析比较得出DES提取物抗氧化活性显著优于醇提物。该方法绿色环保,可实现高效提取马尾松松针成分,并充分保持其生物活性,在提升马尾松的资源利用方面具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低共熔溶剂 黄酮 多酚 抗氧化
下载PDF
葛根素对饲喂氧化大豆油肉鸡小肠黏膜屏障功能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4
7
作者 余应梅 施璇 +2 位作者 欧阳经鑫 刘三凤 黎观红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3512-3523,共12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葛根素对饲喂氧化大豆油饲粮黄羽肉鸡小肠黏膜形态结构、紧密连接蛋白基因表达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试验采用2×2因子设计,因子包括油脂质量(新鲜大豆油和氧化大豆油)和葛根素添加水平(0、750 mg·kg^(-1))。选... 本试验旨在研究葛根素对饲喂氧化大豆油饲粮黄羽肉鸡小肠黏膜形态结构、紧密连接蛋白基因表达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试验采用2×2因子设计,因子包括油脂质量(新鲜大豆油和氧化大豆油)和葛根素添加水平(0、750 mg·kg^(-1))。选取健康1日龄雌性黄羽肉鸡360只,随机分成4个处理组,分别为新鲜大豆油饲粮组、新鲜大豆油+葛根素(750 mg·kg^(-1))饲粮组、氧化大豆油饲粮组和氧化大豆油+葛根素(750 mg·kg^(-1))饲粮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5羽。在28和56日龄时,每个重复随机选取1只鸡,取十二指肠、空肠、回肠检测小肠形态结构和测定小肠黏膜紧密连接蛋白基因表达及抗氧化指标。结果表明:1)饲喂氧化大豆油显著降低28日龄肉鸡十二指肠的绒毛高度和绒毛高度/隐窝深度(V/C)、回肠V/C和claudin-1 mRNA表达量以及56日龄肉鸡3个肠段的绒毛高度及V/C(P<0.05),显著升高56日龄3个肠段的隐窝深度(P<0.05)。饲粮中添加葛根素显著提高28日龄肉鸡空肠绒毛高度和V/C、回肠闭合小环蛋白1(ZO-1)mRNA表达量和56日龄肉鸡十二指肠V/C、空肠和回肠的绒毛高度及V/C(P<0.05),显著降低3个肠段的隐窝深度(P<0.05)。2)饲喂氧化大豆油显著升高28日龄十二指肠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和空肠还原型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P<0.05),并显著降低28日龄回肠GSH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P<0.05)。饲粮中添加葛根素显著提高28日龄肉鸡十二指肠GSH-Px活性(P<0.05)。饲喂氧化大豆油显著降低56日龄回肠SOD活性和T-AOC(P<0.05),饲粮中添加葛根素显著提高56日龄肉鸡十二指肠SOD和回肠SOD、GSH-Px活性(P<0.05),显著降低56日龄肉鸡空肠GSH含量、SOD活性、T-AOC和回肠T-AOC(P<0.05)。综上所述,饲喂氧化大豆油破坏肠道黏膜形态结构、降低紧密连接蛋白基因的表达量和抗氧化能力,添加葛根素可提高肉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 氧化大豆油 肉鸡 黏膜形态结构 抗氧化能力 紧密连接蛋白基因
下载PDF
老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100例的认知功能观察和临床特点 被引量:11
8
作者 许旌 杨立 +2 位作者 师璇 王丹 杨帆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5-39,共5页
目的观察老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认知功能、临床指标和海马组织结构的变化。方法纳入2014年12月至2016年6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老年科住院的169例老年体检患者,分成NAFLD组与非NAFLD组。收集两组患者的病史资料,... 目的观察老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认知功能、临床指标和海马组织结构的变化。方法纳入2014年12月至2016年6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老年科住院的169例老年体检患者,分成NAFLD组与非NAFLD组。收集两组患者的病史资料,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进行认知功能障碍评估,检测血清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TfR)水平,进行肝脾比值测量和海马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检查。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169例老年患者中,NAFLD 100例,非NAFLD 69例。NAFLD组患者的BMI和腰臀比分别为(25.9±3.4) kg/m^2和1.03±0.13,分别高于非NAFLD组的(24.2±3.7) kg/m^2和0.95±0.0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714、-3.605,P均<0.01)。NAFLD组患者的MoCA评分为(20.1±5.8)分,低于非NAFLD组的(22.1±4.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54,P=0.033)。NAFLD组血清sTfR水平和肝脾CT比值分别为(8.78±4.31) mg/L和0.97±0.12,分别低于非NAFLD组的(12.66±3.93) mg/L和1.19±0.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765、6.142,P均<0.01)。肝脾CT比值(β=7.597,95%CI 2.938~12.935)、sTfR(β=0.552,95%CI 0.304~0.787)与老年患者认知功能呈正相关(P均<0.01)。NAFLD组右侧海马高度为(0.410±0.074) mm,低于非NAFLD组的(0.453±0.086)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78,P=0.042)。结论老年NAFLD患者认知功能减退,这与铁负荷及肝脏脂肪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 质子磁共振波谱
原文传递
广州地区三级甲等妇儿医院儿科急诊科患者疾病谱分析 被引量:11
9
作者 马文成 时璇 +4 位作者 李佩青 杨好妹 王敬艳 何庆 朱翠平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CAS 2021年第6期505-510,共6页
目的:收集广州地区某三级甲等妇儿医院儿科急诊接诊108 591例次患儿情况,分析其疾病谱及流行病学特征,总结患儿流行病学变化的特点,为儿科急诊人力分配、物品统筹、工作流程设计等科学决策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将2016年10月至2018年9月... 目的:收集广州地区某三级甲等妇儿医院儿科急诊接诊108 591例次患儿情况,分析其疾病谱及流行病学特征,总结患儿流行病学变化的特点,为儿科急诊人力分配、物品统筹、工作流程设计等科学决策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将2016年10月至2018年9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珠江新城院区儿科急诊接诊的患儿,包括夜急诊、留观患儿,按照入院日期、入院时间、性别、年龄、初步诊断等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急诊就诊患儿男多于女,比例为1.46∶1(64 480∶44 111例次),患儿年龄范围0~17岁,中位年龄11(23,48)个月,年龄分布以5岁以内为主,占84.14%(91 336/108 591)。全年以7月患儿最多,占10.53%(11 433/108 591),2月患儿最少,占6.04%(6 555/108 591)。全天最高就诊时间段为22~23时,占18.83%(20 443/108 591)。就诊患儿中呼吸系统疾病最多,占53.83%(66 522/123 576诊断例次)。共接诊重症患儿1 057例次,占0.97%(1 057/108 591),共接诊意外伤害911例次,占0.84%(911/108 591)。所有诊断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最多,占34.47%(42 541/123 576诊断例次)。结论: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儿科急诊就诊患儿以5岁以内为主,全年7月份患儿最多,主要疾病为呼吸系统疾病,可根据实际情况对医护人员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及时更新疾病谱,为急诊抢救提供便利,提高服务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科 急诊 疾病谱
原文传递
血管性认知障碍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0
作者 侯外方 张茂森 +4 位作者 张琳 韩敏 石璇 陈美蓉 栾晶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42-552,共11页
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是近年来医学研究的热点之一,该疾病病因较复杂,临床表现为多认知领域障碍、记忆力受损、以及痴呆等,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成功建立慢性脑缺血性血管性认知障碍的动物模型,是医学... 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是近年来医学研究的热点之一,该疾病病因较复杂,临床表现为多认知领域障碍、记忆力受损、以及痴呆等,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成功建立慢性脑缺血性血管性认知障碍的动物模型,是医学研究其发病机制、提供治疗并攻克此疾病的第一步。经过发展,现存在多种VCI动物建模方法,其中以啮齿类动物居多,针对大鼠有四血管闭塞法(4-vessel occlusion,4-VO)法、改良4-VO法、3期4-VO法、两血管闭塞法(2-vessel occlusion,2-VO)法、改良2-VO法、以及一侧颈总动脉闭塞一侧颈总动脉狭窄改良法(modified common carotid artery occlusion,mCCAO)等;针对小鼠有颈总动脉狭窄(bilateral CCA stenosis,BCAS)和不对称颈动脉手术(asymmetric CCA surgery,ACAS)等。根据所采用的手术建模方法不同,动物在术后的病理损伤部位、损伤程度、生存率、动物行为学表现、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本文将对上述8种啮齿鼠类动物血管性痴呆模型的手术构建方法、表型、评价指标、优缺点等进行系统的回顾,以期望能够为研究者在相关动物模型的选择上提供一些指导和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认知障碍 慢性脑缺血 动物模型 血管闭塞
下载PDF
碳源强化下的硫自养/异养反硝化协同作用 被引量:10
11
作者 王巧茹 史旋 +2 位作者 宋伟 张小磊 李继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593-2600,共8页
为强化硫自养反硝化过程,通过向连续稳定运行的硫自养反硝化反应器内投加少量碳源以进行强化,乙酸钠投加量分别为5.99、11.98、23.96 mg·L^-1。分析投加前后反应器内硝氮、COD、硫酸根和耗碱量的变化;研究了碳源强化下硫自养反硝... 为强化硫自养反硝化过程,通过向连续稳定运行的硫自养反硝化反应器内投加少量碳源以进行强化,乙酸钠投加量分别为5.99、11.98、23.96 mg·L^-1。分析投加前后反应器内硝氮、COD、硫酸根和耗碱量的变化;研究了碳源强化下硫自养反硝化运行效能及反应机理。结果表明,投加少量碳源可增强自养反硝化过程硝氮的去除效果;在3种碳源投加量条件下,COD的利用率均大于85%,但硫酸盐生成量并未减少;在5.99 mg·L^-1碳源投加量下,系统实际耗碱量大于以硫酸根和COD计的理论耗碱量,而在11.98 mg·L^-1和23.96 mg·L^-1投加量下,实际耗碱量均介于2种理论值之间。在投加少量碳源后,自养反硝化脱氮效果明显提高,异养反硝化趋势随着碳源投加量的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自养反硝化 协同反硝化 碳源强化
原文传递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铁代谢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0
12
作者 许旌 张洪 +3 位作者 杨帆 师璇 王丹 杨立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02-306,共5页
目的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铁负荷与海马组织代谢及结构的改变,探讨铁代谢异常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97例住院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简易精神状态量表评分,将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轻度认知功能损害(mild cognitive ... 目的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铁负荷与海马组织代谢及结构的改变,探讨铁代谢异常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97例住院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简易精神状态量表评分,将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轻度认知功能损害(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组和认知功能正常(Non-MCI)组。比较2组患者生化指标、血清铁蛋白、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评分(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踝肱指数。ELISA法检测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oluble transferring receptor,sTfR)水平。对其中26例患者行海马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检查。结果与Non-MCI组相比,MCI组患者年龄偏大(P<0.01),颈动脉斑块发生率高(P<0.01),sTfR水平下降(P=0.049),左侧海马高度下降(P=0.034)。年龄、sTfR和颈动脉斑块是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MC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铁代谢的异常可能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MCI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轻度认知功能损害 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 氢质子磁共振波谱
原文传递
结直肠腺癌组织中CYR6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史璇 张鑫 +2 位作者 朱金朋 邸巍 田蕾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4期421-423,共3页
目的:检测结直肠腺癌中高半胱氨酸蛋白61(CYR6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分析两者在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中的表达差别及相关性。方法:选择77例结直肠腺癌患者及术后的新鲜组织作为观察组,选择正常结肠黏膜新鲜组织12例作为对照组,... 目的:检测结直肠腺癌中高半胱氨酸蛋白61(CYR6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分析两者在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中的表达差别及相关性。方法:选择77例结直肠腺癌患者及术后的新鲜组织作为观察组,选择正常结肠黏膜新鲜组织12例作为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中CYR61和VEGF的表达。结果:两组中CYR61和VEGF的表达量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中CYR61和VEGF的表达与肿瘤的最大径、肿瘤的浸润深度密切相关,CYR61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和增殖指数密切相关,VEGF的表达与肿瘤的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相关性分析显示观察组中CYR61和VEGF的表达具有正相关性。结论:结直肠腺癌组织中CYR61和VEGF高表达对促进肿瘤性病变的形成和进展有重要作用。CYR61和VEGF之间具有正向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 腺癌 高半胱氨酸蛋白6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临床病理 相关性
下载PDF
空腹血糖对新发上消化道出血发病风险的影响:前瞻性队列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李兴雨 马一涵 +6 位作者 史旋 李欣然 刘玥 闫松 张艳敏 吴寿岭 张超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051-1056,1065,共7页
背景上消化道出血(UGIB)是一种临床常见重大疾病,会对患者生命安全构成威胁,且诊疗负担较重;近年来糖尿病对UGIB发病风险的影响备受关注,但目前尚未见关于空腹血糖(FBG)对新发UGIB发病风险影响的研究报道。开滦研究队列相对固定、样本... 背景上消化道出血(UGIB)是一种临床常见重大疾病,会对患者生命安全构成威胁,且诊疗负担较重;近年来糖尿病对UGIB发病风险的影响备受关注,但目前尚未见关于空腹血糖(FBG)对新发UGIB发病风险影响的研究报道。开滦研究队列相对固定、样本量大、随访性好、可信度高,本研究通过利用开滦研究资料开展。目的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探讨FBG对新发UGIB发病风险的影响。方法基于开滦研究队列,共纳入参加2006年度第一次健康体检的开滦集团在职及离退休职工100003例,根据FBG分为正常血糖组79966例(FBG<6.1 mmol/L)、糖尿病前期组7645例(6.1 mmol/L≤FBG<7.0 mmol/L)、糖尿病组12392例(FBG≥7.0 mmol/L)。逐年随访并记录三组体检者新发UGIB发病情况,随访截止日期为2018-12-31;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三组体检者新发UGIB累积发病率,并进行Log-rank检验;计算三组体检者UGIB人年发病率(发病密度);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及敏感性分析探究FBG对新发UGIB的影响。结果100003例体检者随访2 d~15年,平均随访时间为(10.6±1.7)年,失访率为9.96%(9960/100003),共新发UGIB 942例,发病密度为8.91/万人年,其中正常血糖组、糖尿病前期组、糖尿病组新发UGIB例数分别为711、84、147例,发病密度分别为8.35/万人年、10.45/万人年、11.67/万人年。Kaplan-Meier曲线显示新发UGIB累积发病率随FBG升高而升高,Log-rank检验结果显示三组体检者UGIB累积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84,P<0.01)。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校正混杂因素后糖尿病前期组、糖尿病组体检者新发UGIB发病风险分别是正常血糖组的1.30倍〔HR=1.30,95%CI(1.02,1.66),P=0.03〕、1.35倍〔HR=1.35,95%CI(1.09,1.67),P<0.01〕,且敏感性分析结果基本保持一致。结论新发UGIB累积发病率随FBG升高而升高,FBG≥6.1 mmol/L即可增加新发UGIB发病风险,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均是新发UGIB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糖 出血 胃肠道 空腹血糖 上消化道出血 队列研究
下载PDF
贝利尤单抗在一例活动性狼疮肾炎年轻女性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5
作者 徐甜 施璇 +4 位作者 谢筱彤 汤日宁 潘友文 张晓良 刘必成 《中华肾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66-368,共3页
狼疮肾炎(lupus nephritis,LN)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最严重的临床表现之一,虽然传统的糖皮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TX)疗法和近年来推出的霉酚酸酯(mycophenolate mofetil,MMF)、他克莫司(... 狼疮肾炎(lupus nephritis,LN)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最严重的临床表现之一,虽然传统的糖皮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TX)疗法和近年来推出的霉酚酸酯(mycophenolate mofetil,MMF)、他克莫司(FK506)、多靶点疗法等可使LN患者生存率明显提高,但是仍然有一部分患者对这些治疗不敏感或者不能耐受以及治疗缓解后出现复发。新型药物及治疗方案不断被探索,特别是生物制剂的应用给SLE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本文首次报道了国内1例难治性活动性LN患者在标准治疗基础上加用贝利尤单抗(belimumab),贝利尤单抗使用4周内抗dsDNA抗体滴度明显下降,补体C3、补体C4明显上升,蛋白尿在3个月内达到部分缓解,疗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利尤单抗 狼疮肾炎 蛋白尿
原文传递
思维导图在中医院校病理生理学中的应用——以应激为例 被引量:9
16
作者 陈丽 刘慧 +4 位作者 李中美 史瑄 顾晨 王巍 周忠志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0年第21期19-21,共3页
在本科基础课程的学习中,病理生理学是一门重要的桥梁学科,掌握该课的重点、难点可为未来专业课的学习夯实基础。但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对其中抽象的概念关系、机制假说理解十分困难。笔者通过在实践中应用思维导图的方法,尝试对病理生... 在本科基础课程的学习中,病理生理学是一门重要的桥梁学科,掌握该课的重点、难点可为未来专业课的学习夯实基础。但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对其中抽象的概念关系、机制假说理解十分困难。笔者通过在实践中应用思维导图的方法,尝试对病理生理学课程学习进行总结,并且以书中“应激”章节为例讨论思维导图的应用在病理生理学中的优势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维导图 中医院校 病理生理学
下载PDF
玛纳斯河流域不同灌区棉田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9
17
作者 石轩 李艳红 李发东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0-90,共11页
为研究玛纳斯河流域不同灌区棉田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NH_(4)^(+)-N、NO_(3)^(-)-N)的季节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2019年5月、8月、10月以玛纳斯河流域6大灌区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月份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及理化性质,土壤环境以及施氮量,开... 为研究玛纳斯河流域不同灌区棉田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NH_(4)^(+)-N、NO_(3)^(-)-N)的季节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2019年5月、8月、10月以玛纳斯河流域6大灌区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月份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及理化性质,土壤环境以及施氮量,开发年限等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各灌区土壤因子的差异使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有明显的变化,呈现出下野地灌区>莫索湾灌区>安集海灌区>新湖总场灌区>金沟河灌区>石河子灌区。不同灌区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都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铵态氮变化为8月>5月>10月,硝态氮变化为8月>10月>5月。不同灌区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在不同月份均聚集在土壤表层,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逐渐减少。(2)各灌区土壤铵态氮和pH值呈显著负相关,和全盐呈正相关,且在5月和8月份时与含水量正相关;硝态氮含量在各月与土壤含水量和全盐呈正相关,和土壤温度呈负相关。(3)各灌区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受多因素的共同影响,土壤pH、温度、全盐和土壤含水量是影响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的主导因素,而农田开发年限,施氮量对铵态氮和硝态氮产生间接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纳斯河流域 棉田土壤 铵态氮 硝态氮
下载PDF
溶解氧对低碳源城市污水处理系统脱氮性能与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9
18
作者 池玉蕾 石烜 +2 位作者 任童 王晓昌 金鹏康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4374-4382,共9页
为了阐明溶解氧对低碳源城市污水处理系统脱氮除磷性能的影响,研究了供氧区溶解氧浓度分别为2~3、1~2和低于1 mg·L^(-1)的运行条件下微生物应对低碳源环境生长与代谢特性的差异.随着供氧区溶解氧浓度的降低利用外碳源和内碳源脱氮... 为了阐明溶解氧对低碳源城市污水处理系统脱氮除磷性能的影响,研究了供氧区溶解氧浓度分别为2~3、1~2和低于1 mg·L^(-1)的运行条件下微生物应对低碳源环境生长与代谢特性的差异.随着供氧区溶解氧浓度的降低利用外碳源和内碳源脱氮量分别升高了20.23%和80.54%,内碳源的除磷利用效率升高了13.89%,进而使低碳源城市污水的脱氮除磷效果得到强化.高通量测序和RDA分析结果表明,降低供氧区溶解氧浓度驱动微生物群落结构的调整,促使脱氮除磷功能微生物(如:Dechloromonas菌属)的丰度显著增加.基于PICRUSt预测分析可知,在低溶解氧浓度的运行环境中微生物与基质利用、能量合成和代谢调控功能相关的基因活性更高,保证了功能微生物在低碳源条件下稳定生长并维持较高的脱氮除磷效率.本研究为提升低碳源城市污水处理系统中脱氮除磷功能微生物的生长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源 城市污水 溶解氧(DO) 微生物群落 代谢机制
原文传递
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对老年与中青年颈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特征的分析 被引量:9
19
作者 韩云飞 施璇 +4 位作者 叶瑞东 刘锐 朱武生 刘新峰 殷勤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14,共6页
目的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评价老年与中青年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特征的区别。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7年6月至2021年2月在东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内科完成颈动脉OCT检查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86例,分别将年龄<60岁、年龄... 目的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评价老年与中青年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特征的区别。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7年6月至2021年2月在东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内科完成颈动脉OCT检查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86例,分别将年龄<60岁、年龄≥60岁患者分为中青年组(17例,占19.8%)和老年组(69例,占80.2%)。记录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同侧颈动脉症状性斑块、基础疾病(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卒中、冠心病)、吸烟史、药物使用史(他汀类药物、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抗凝药物)、基线实验室指标(空腹血糖、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颈动脉斑块特征[斑块破裂、富脂斑块、美国心脏协会(AHA)Ⅵ型斑块、最小管腔面积、纤维帽厚度、血栓占比、纤维斑块、薄纤维帽粥样硬化斑块、巨噬细胞浸润、钙化斑块、新生滋养血管等],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1)老年组年龄高于中青年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8(64,71)岁比53(50,57)岁,Z=6.369,P<0.01];组间性别、同侧颈动脉症状性斑块、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卒中、吸烟史、药物使用史、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空腹血糖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老年组患者斑块破裂、富脂斑块、AHAⅥ型斑块占比高于中青年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41/69比5/17,χ^(2)=4.937;52/69比8/17,χ^(2)=5.180;37/69比4/17;均P<0.05);老年组与中青年组患者最小管腔面积、纤维帽厚度、血栓占比、纤维斑块占比、薄纤维帽粥样硬化斑块占比、巨噬细胞浸润占比、钙化斑块占比、新生滋养血管占比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相对于中青年患者,老年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更倾向于富脂斑块、AHAⅥ型斑块和斑块破裂,但是中青年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伴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斑块 动脉粥样硬化 体层摄影术 光学相干 颈动脉狭窄 年龄
下载PDF
基于TCGA和LASSO回归的胃癌预后lncRNA预测模型构建 被引量:8
20
作者 常紫薇 刘辉 +4 位作者 张秋萌 李兴雨 史旋 景丽伟 张超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823-829,共7页
目的利用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筛选胃癌预后相关关键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并构建预测模型,为判断胃癌患者预后情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下载TCGA数据库中407例胃癌组织样本的RNA-Seq数据和443例胃腺癌患者临床及预后资料,对胃癌组... 目的利用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筛选胃癌预后相关关键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并构建预测模型,为判断胃癌患者预后情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下载TCGA数据库中407例胃癌组织样本的RNA-Seq数据和443例胃腺癌患者临床及预后资料,对胃癌组织与癌旁组织差异表达lncRNA进行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及最小化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回归算法构建预测模型并对模型预测的有效性进行验证。采用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该预测模型是否为胃癌独立的预后因素。结果纳入的368例胃癌样本中筛选出382个差异表达lncRNA。基于Cox&LASSO回归算法,构建和验证了25-lncRNA标志物模型;在训练集与验证集中,该模型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19和0.672,且高风险组患者的总生存期(OS)明显低于低风险组患者(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25-lncRNA标志物模型在322例具有完整临床及预后资料的病例中是影响OS的独立因素(HR=2.614,P=5.64E-07)。结论本研究确定了一个25-lncRNA标志物的风险评分模型,可作为独立预后因素对胃癌患者预后进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长非编码RNA 癌症基因组图谱 最小化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 预后 预测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