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江上游农业水权制度现状与面临困境研究--以四川省为例 被引量:6
1
作者 沈茂英 《农村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9-17,共9页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本,生态之根,安全之基。农业消耗着全部淡水的一半以上,农业用水效率提升是全球共识,也是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农田水利设施、工程技术等手段可显著提升农业用水效率,但农业水权制度建设更为关键。...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本,生态之根,安全之基。农业消耗着全部淡水的一半以上,农业用水效率提升是全球共识,也是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农田水利设施、工程技术等手段可显著提升农业用水效率,但农业水权制度建设更为关键。本文以长江上游农业用水大省一四川为研究区域,在充分界定农业水权及水权特征基础上,分析四川农业水权变动特征,识别农ik水权制度面临的多维度困境,提出从培育农业水权意识、科学界定农业水权转让、构建适应降水时空的用水时序作物、培育水资源有偿使用氛围、提升用水户参与水资源管理等维度完善农业水权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水权特征 水权制度困境 水权制度建议
原文传递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人口老龄化及其应对策略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沈茂英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47-158,164,共13页
我国人口老龄化态势正在加速,民族地区也不例外且呈现为典型的“未富先老”样态。阿坝州是全国唯一的藏族羌族自治州,在2010年“六普”时就已迈入老龄社会,2020年“七普”时老龄化社会特征更加明显。阿坝州人口老龄化呈现出“老年人口... 我国人口老龄化态势正在加速,民族地区也不例外且呈现为典型的“未富先老”样态。阿坝州是全国唯一的藏族羌族自治州,在2010年“六普”时就已迈入老龄社会,2020年“七普”时老龄化社会特征更加明显。阿坝州人口老龄化呈现出“老年人口总量持续增加,老龄化进程城乡不同步、市县有差异、县城偏低、乡镇极化、性别差异明显”等特征。独特的生态屏障地位、复杂多元的地形地貌、超低的人口密度与经济密度、偏低的财政自给水平、老龄人口的高比例文盲与带病生存、家庭主导的居住形态与供养支持,构成了阿坝州人口老龄化的自然—社会—经济—家庭文化支持模式。因此,应对阿坝州人口老龄化的重点包括:前置人口老龄化应对举措、推动分市(县)分乡(镇)的养老设施建设、完善家庭供养支持制度、开发灵性资本养老互助功能、发展乡村为老适老服务经济、储备养老护理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社会经济挑战 养老预警
下载PDF
农业生产经营者构成及其自我发展能力提升探究——以川西北深度贫困藏区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沈茂英 《中国西部》 2018年第4期70-79,共10页
农业生产经营者是农村劳动力资源重要组成部分。是乡村振兴的建设主体,是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拔寨的主导力量。但农业生产经营者数据在川西北地区有喜亦有忧,喜在年龄结构优势,忧在小学以下人口近八成的劣势。对此,本文从农业生产... 农业生产经营者是农村劳动力资源重要组成部分。是乡村振兴的建设主体,是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拔寨的主导力量。但农业生产经营者数据在川西北地区有喜亦有忧,喜在年龄结构优势,忧在小学以下人口近八成的劣势。对此,本文从农业生产经营者视角解读川西北藏区深度贫困,界定农业生产经营者自我发展能力内涵特征,提出农业生产经营者自我发展能力提升的目标瞄准群体、选择路径、项目载体、性别意识以及制度资金保障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北藏区 农业生产经营者 自我发展能力
下载PDF
长江上游生态水权内涵、特征及其生态产品属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沈茂英 《中国西部》 2021年第2期65-76,共12页
水是生命之源,生态之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自然水体原本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大自然馈赠,却日益成为制约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随着人类水资源开发强度的不断增加,资源水短缺、环境水劣质、生态水不足等问题同时呈现并... 水是生命之源,生态之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自然水体原本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大自然馈赠,却日益成为制约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随着人类水资源开发强度的不断增加,资源水短缺、环境水劣质、生态水不足等问题同时呈现并交互影响,而且生态水问题愈发凸显并影响到资源水、环境水以及生态系统功能。文章对生态水、生态补水、生态基流(环境流)等相关概念进行辨析,界定了生态水权概念并揭示其内涵,分析生态水权内嵌于生态产品之中的认知理念,提出生态水权价值的实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生态水权 生态产品属性
下载PDF
自然保护区类社区脱贫响应及其可持续途径研究——以川滇连片特困藏区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沈茂英 徐知之 《西藏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53-160,共8页
自然保护区类社区具有自然资源依存度高、贫困程度深、自然资源产权虚置、遭受野生动物危害等特点。这类既是川滇藏区深度贫困乡村社区贫困的典型代表,也是脱贫攻坚的难点区和关键区。文章采用文献梳理与实证调查相结合方法,明确界定了... 自然保护区类社区具有自然资源依存度高、贫困程度深、自然资源产权虚置、遭受野生动物危害等特点。这类既是川滇藏区深度贫困乡村社区贫困的典型代表,也是脱贫攻坚的难点区和关键区。文章采用文献梳理与实证调查相结合方法,明确界定了自然保护区类社区概念及其基本特征,讨论了自然保护区与保护区类社区的多维关系以及自然保护区类社区脱贫实践,从自然保护区地理标识产品开发、建立市县级自然保护区社区发展基金、完善生态补偿制度以及设立自然保护区类科研特许制度角度实现自然保护区类社区持续脱贫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区类社区 多维关系 脱贫响应 路径拓展
下载PDF
“5·12”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文献回顾与研究重点展望
6
作者 沈茂英 《中国西部》 2018年第6期34-42,共9页
“5·12”汶川特大地震已过去十年,社会已逐渐忘却这场巨灾及其损失,只偶尔会唤起灾难发生那一刻的惨痛记忆。学术研究同样如此,对重大灾害事件的学术研究随时间流逝而衰减直到成为学术记忆。尽管本文曾经主持并参与过多项汶川地震... “5·12”汶川特大地震已过去十年,社会已逐渐忘却这场巨灾及其损失,只偶尔会唤起灾难发生那一刻的惨痛记忆。学术研究同样如此,对重大灾害事件的学术研究随时间流逝而衰减直到成为学术记忆。尽管本文曾经主持并参与过多项汶川地震灾区相关学术研究,也随着时间流逝而逐渐忘却这场灾难及其巨大影响。在“5·12”汶川地震10年之际,本文依据知网(CNKI)数据库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数据库,对2016年、2017年和2018年(5月前)的文献资料作进行梳理与回顾,并对2018年后重建灾区未来研究热点和重点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灾后恢复重建 文献回顾
下载PDF
四川省乡村振兴与“三生”用水保障探究
7
作者 沈茂英 《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 2021年第2期5-14,共10页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和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在乡村振兴中,水同样是乡村振兴之核心、乡村发展之基石和乡村生物多样性之保障。乡村是资源富集地、水源涵养区和生态屏障带,是水资源利用、水生态修复、水环境改善和水文化保护...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和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在乡村振兴中,水同样是乡村振兴之核心、乡村发展之基石和乡村生物多样性之保障。乡村是资源富集地、水源涵养区和生态屏障带,是水资源利用、水生态修复、水环境改善和水文化保护的重点区域,集产水和用水于一体。为此,从我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和四川境内流域分水量出发,讨论乡村振兴与“三生”用水保障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四川乡村振兴面临着水量分配、农业用水被挤占、下乡资本隐形水权转让、用水节律与水序、水治理等相关约束。今后,应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理念,实施水资源综合治理,平衡行业间、地区间以及城乡之间的用水,让水资源保障乡村振兴、水环境美化乡村振兴、水生态承载乡村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三生”用水 水量分配 水资源综合治理
下载PDF
城镇女性从业者的行业优势与就业结构研究——基于四川省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公报数据的观察
8
作者 沈茂英 《中国西部》 2020年第4期77-88,共12页
女性就业既是衡量女性发展的重要指标,也是女性经济独立的基本条件。受社会性别等多种因素影响,行业性别隔离和职业性别隔离广泛存在于城镇经济体之中。文章以四川省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公报数据为基础,对全省城镇经济所涉及的18个大类... 女性就业既是衡量女性发展的重要指标,也是女性经济独立的基本条件。受社会性别等多种因素影响,行业性别隔离和职业性别隔离广泛存在于城镇经济体之中。文章以四川省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公报数据为基础,对全省城镇经济所涉及的18个大类行业中女性从业者的行业优势度和行业分布密度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一是在卫生和社会工作、教育、金融、住宿和餐饮、文化体育和娱乐、批发和零售等行业中女性行业优势度比较明显;二是55%的城镇女性就业岗位分布在上述七大行业;三是城镇女性从业者既拥挤在低收入行业也聚集在高收入行业。城镇产业结构形塑城镇女性从业的行业分布,社会性别分工影响女性从业的行业优势。多样性既是城市从业人口的多维面相,也是城市产业和城市经济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从业者 行业优势 行业分布密度
下载PDF
农村女性可行能力与生态扶贫路径探究——以川西贫困藏区为例 被引量:7
9
作者 沈茂英 《西藏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8-74,共7页
贫困人口的"女性脸谱"是全球普遍现象。女性功能性活动集和可行能力低下是贫困人口女性化脸谱的重要成因。女性可行能力是女性对功能性活动的选择能力和管理能力。功能性活动影响可行能力,可行能力决定功能性活动。针对川西... 贫困人口的"女性脸谱"是全球普遍现象。女性功能性活动集和可行能力低下是贫困人口女性化脸谱的重要成因。女性可行能力是女性对功能性活动的选择能力和管理能力。功能性活动影响可行能力,可行能力决定功能性活动。针对川西藏区农村女性功能性活动集不断拓宽而可行能力脆弱性增强的贫困特征,应采取链接农户生态资源结构变化与女性可行能力提升的生态扶贫路径锁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功能性活动 女性可行能力 生态扶贫
下载PDF
国有林场森林经营方案编制关键环节及问题的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峰 陈家德 沈茂英 《林业勘查设计》 2021年第3期19-24,共6页
对当前国有林场森林经营方案编制的关键环节的总结,深入分析方案编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引进先进的森林经营理念与编案技术手段、客观评价森林经营现状、科学制定年采伐量、合理规划产业项目和基础设施、紧密结合相关政... 对当前国有林场森林经营方案编制的关键环节的总结,深入分析方案编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引进先进的森林经营理念与编案技术手段、客观评价森林经营现状、科学制定年采伐量、合理规划产业项目和基础设施、紧密结合相关政策及规划、提升方案成果质量等对策及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经营方案 国有林场 森林经营理念 对策建议
下载PDF
四川省涉藏州县人口特征与乡村振兴战略研究——基于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 被引量:1
11
作者 沈茂英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9-110,共12页
四川省涉藏州县由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和木里藏族自治县三个地区组成,是四川乃至中国典型的人口稀疏区之一,城镇化水平、老龄化、人口密度、受教育年限等人口特征指标大幅低于四川省平均水平,总体上是乡村甚至是传统乡... 四川省涉藏州县由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和木里藏族自治县三个地区组成,是四川乃至中国典型的人口稀疏区之一,城镇化水平、老龄化、人口密度、受教育年限等人口特征指标大幅低于四川省平均水平,总体上是乡村甚至是传统乡村社会,农业是乡村人口就业的主导产业,生态产品供给是区域主体功能。基于此,其乡村振兴战略应重点围绕以下内容展开:提高生态产品供给能力,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联动;抓住人口老龄化相对偏低优势,开发乡村人口红利;实施受教育年限提升行动,扩展乡村人口发展能力;抓住少儿人口占比偏高契机,储备一批新型农民;完善建制镇、村公共服务水平,提高乡村人口聚集度;强化性别意识,助推乡村女性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藏州县 “七普”公报 人口特征 乡村振兴
下载PDF
论我国农村女性的生计能力减贫
12
作者 沈茂英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2期8-17,共10页
女性在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独特作用,女性发展是现代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贫困人口性别差异广泛存在,多种因素相互作用促成了贫困人口的女性现象。女性贫困治理是全球减贫战略的重要内容,基于女性生计能力的减贫治理工作具有重... 女性在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独特作用,女性发展是现代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贫困人口性别差异广泛存在,多种因素相互作用促成了贫困人口的女性现象。女性贫困治理是全球减贫战略的重要内容,基于女性生计能力的减贫治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农村女性生计能力提升是我国脱贫攻坚成果巩固与乡村振兴战略关注的重点,可行能力理论、性别红利理论、赋权增能理论可以构成我国农村女性生计能力减贫的理论基础。当前,农村女性生计能力减贫面临着家庭内部性别不平等、文化水平性别差异、公共空间社会排斥等社会环境的约束。提升农村女性生计能力,不仅是女性发展的核心,也是农村相对贫困治理的关键,更决定着乡村振兴的可持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生计 减贫 性别红利 赋权增能 精准扶贫
下载PDF
四川省甘孜州、阿坝州城镇女性从业者的就业结构与驱动因素探究——基于全国第四次经济普查四川省数据的分析
13
作者 沈茂英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5-94,共10页
就业是民生之基,是社会稳定之本,也是女性劳动者的基本权利、提高女性自身经济地位的重要手段,更是性别平等的测试器。在四川省甘孜州、阿坝州,城镇女性从业者在教育、卫生等行业有较高从业优势,就业集中分布于公共管理、教育、卫生、... 就业是民生之基,是社会稳定之本,也是女性劳动者的基本权利、提高女性自身经济地位的重要手段,更是性别平等的测试器。在四川省甘孜州、阿坝州,城镇女性从业者在教育、卫生等行业有较高从业优势,就业集中分布于公共管理、教育、卫生、文化等领域,在零售、餐饮、住宿等市场化行业的集中度不明显;产业结构、城镇化与乡城劳动力转移、民营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女性人力资本以及择业观念等影响城镇女性的行业就业行为;传统服务业与线上业态、旅游相关产业、生态红利产业、农业产业链延伸产业等是未来城镇女性劳动力的就业拓展领域;提升女性人力资本有助于女性从业者的就业结构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女性从业 就业结构 驱动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