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恶性肿瘤放疗患者营养治疗专家共识 被引量:67
1
作者 李涛 吕家华 +22 位作者 郎锦义 石汉平 许红霞 李宝生 章真 祝淑钗 陈明 康静波 石安辉 李建成 赵充 刘士新 杨道科 李光 周福祥 李杭 董丽华 丛明华 申良方 邹丽娟 赵仁 李荣清 《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 2018年第4期358-365,共8页
营养不良在恶性肿瘤放疗患者中发生率高,降低治疗疗效,增加治疗副反应,因此应该对放疗患者常规进行营养风险筛查(推荐采用NRS 2002量表)和营养评估(推荐采用PG-SGA量表)。恶性肿瘤放疗患者在"围放疗期"需要进行全程营养管理... 营养不良在恶性肿瘤放疗患者中发生率高,降低治疗疗效,增加治疗副反应,因此应该对放疗患者常规进行营养风险筛查(推荐采用NRS 2002量表)和营养评估(推荐采用PG-SGA量表)。恶性肿瘤放疗患者在"围放疗期"需要进行全程营养管理。放疗前需根据PG-SGA评分,放疗中需根据PG-SGA评分和RTOG急性放射损伤分级,放疗后需根据PG-SGA评分和RTOG晚期放射损伤分级,规范化、个体化选择营养治疗方式。营养治疗方式遵循"五阶梯模式"。肠内营养途径选择遵循"四阶梯模式"。当患者无法通过肠内营养获得足够的营养需要或出现严重放射性黏膜炎、放射性肠炎或肠功能衰竭时,推荐及时联合部分或全肠外营养。恶性肿瘤放疗患者能量目标量推荐为25~30kcal/(kg·d)。在放疗过程中,患者能量需求受到肿瘤负荷、应激状态和急性放射损伤的影响而变化,因此需要个体化给予并进行动态调整。恶性肿瘤放疗患者推荐提高蛋白质摄入量,对于一般患者推荐1.2~1.5g/(kg·d),对于严重营养不良患者,推荐1.5~2.0g/(kg·d),对于并发恶液质的患者可提高到2.0g/(kg·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放射治疗 营养治疗 共识
下载PDF
肠内营养对食管癌同步放化疗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吕家华 李涛 +9 位作者 朱广迎 李杰 祝淑钗 王建华 刑力刚 杨道科 谢丛华 申良方 郎锦义 石汉平 《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 2016年第4期239-242,共4页
目的探讨食管癌放化疗患者联合或不联合肠内营养治疗对患者体重、营养状况、疗效和毒副反应的影响。方法符合入组条件的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至少2个周期的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方案化疗及同步放疗。试验组... 目的探讨食管癌放化疗患者联合或不联合肠内营养治疗对患者体重、营养状况、疗效和毒副反应的影响。方法符合入组条件的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至少2个周期的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方案化疗及同步放疗。试验组在同步放化疗及自然饮食的基础之上,根据患者吞咽梗阻程度、饮食结构和进食量不同给予(10~25)kcal/(kg·d)的肠内营养制剂补充。主要研究终点为患者体重变化,次要研究终点包括营养相关指标、治疗毒副反应和疗效。结果2014年9月至2016年2月,共入组88例患者,其中试验组58例,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差异,试验组体重平均丢失(2.26±0.64)kg,低于对照组(5.45±2.94)kg(P>0.05)。试验组体质指数降低0.88±0.25,低于对照组2.08±1.12(P>0.05)。试验组在营养相关指标如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淋巴细胞总数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但除血清白蛋白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客观缓解率试验组为90.4%,对照组为86.7%(P>0.05)。不良反应方面,试验组≥3级血液不良反应显著低于对照组(31.1%vs.45.7%,P<0.05)。急性放射性肺炎、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两组患者无差异(P>0.05)。结论肠内营养治疗可以减少食管癌患者放化疗期间的体重下降,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和提高治疗耐受性,降低毒副反应,但还需要进一步扩大样本量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放化疗 肠内营养 营养状况
下载PDF
依布硒啉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磷酸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汪世军 翟昌林 +2 位作者 唐关敏 沈亮 马芳 《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 CAS 2016年第6期365-370,共6页
目的探讨依布硒啉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后磷酸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13K/Akt)信号及其内质网应激的影响。方法将30只大鼠分成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及依布硒啉组,每组10只。对照组大鼠冠状动脉左室支左心耳下缘约0.5 cm处只穿线,... 目的探讨依布硒啉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后磷酸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13K/Akt)信号及其内质网应激的影响。方法将30只大鼠分成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及依布硒啉组,每组10只。对照组大鼠冠状动脉左室支左心耳下缘约0.5 cm处只穿线,不结扎,常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2 ml;缺血再灌注组大鼠缺血再灌注前30 min腹腔注射生理盐水2 ml;依布硒啉组大鼠缺血再灌注前30 min腹腔注射依布硒啉溶液5 mg/kg。每组各取8只大鼠,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各组血清炎症因子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及乳酸脱氢酶(LDH)的表达,Tunel法检测缺血心肌细胞凋亡指数,Western-blotting检测各组心肌心肌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蛋白表达及P13K/Akt通路磷酸化水平。结果三组大鼠间HMGB1、丙二醛、SOD、AST及LDH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63.755、73.023、99.220、110.439、120.557,P均<0.05),进一步比较发现,缺血再灌注组及依布硒啉组的HMGB1[(9.2±2.7)、(5.5±1.1)、(2.2±0.3)U/L]、丙二醛[(7.2±0.4)、(5.6±0.7)、(4.1±0.9)μmol/L]、AST[(1 011±226)、(813±82)、(671±60)U/L]及LDH[(2 783±674)、(2 043±489)、(1 528±524)U/L]水平较对照组均明显升高,SOD水平[(249±28)、(149±10)、(172±17)k U/L]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均<0.05)。三组大鼠间的凋亡指数(F=139.942,P<0.001)、GRP78蛋白表达(F=177.846,P<0.001)及P13K/Akt磷酸化水平(F=86.286,P<0.001)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进一步比较发现,缺血再灌注组和依布硒啉组凋亡指数[(38.1±4.6)、(25.4±3.9)、(8.2±1.5)%]明显高于对照组,且I/R组更高(P均<0.05)。结论依布硒啉预处理可以抑制大鼠内质网应激,可能与调节P13K/Akt信号通路磷酸化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布硒啉 再灌注损伤 磷酸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