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体波有限频层析成像的青藏高原南部和中部下方印度大陆岩石层俯冲和撕裂的三维图像 被引量:10
1
作者 Xiaofeng liang Yun Chen +11 位作者 Xiaobo Tian Yongshun John Chen James Ni Andrea Gallegos Simon l.klemperer Minling Wang Tao Xu Changqing Sun Shaokun Si Haiqiang lan Jiwen Teng 左思成 《世界地震译丛》 2016年第6期521-542,共22页
使用TIBET-31N无源地震台阵以及以前临时地震台阵记录到的远震体波数据进行了有限频层析成像反演,对青藏高原南部及中部的三维速度结构成像。在喜马拉雅和拉萨地块下方存在向北倾角40°的高速体。我们把这些高速异常区域解释为俯冲... 使用TIBET-31N无源地震台阵以及以前临时地震台阵记录到的远震体波数据进行了有限频层析成像反演,对青藏高原南部及中部的三维速度结构成像。在喜马拉雅和拉萨地块下方存在向北倾角40°的高速体。我们把这些高速异常区域解释为俯冲的印度大陆岩石层(ICL)。印度大陆岩石层似乎在青藏高原中部比东部向北延伸更多——沿85°E在31°N到达350km深处,而沿91°E则是在30°N到达350km深度。P波和S波低速异常区在当惹雍错裂谷、亚东—谷露裂谷和错那裂谷下方从下地壳延伸至≥180km深度,这表明青藏高原南部的裂谷可能包含了整个岩石层的变形。当惹雍错裂谷下方的异常区向下延伸到约180km,而亚东—谷露裂谷西部和错那裂谷东部的异常延伸到了超过300km的深度。亚东—谷露裂谷西部的低速区上地幔延伸至最北,并且似乎与青藏高原中部下方广阔的上地幔低速区相连。于是,北向俯冲的印度板块沿着南北走向的裂缝撕裂。这些裂缝允许或者导致的软流层上涌同青藏高原北部上地幔相类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大陆岩石层 青藏高原 体波走时层析成像 俯冲 撕裂 上地幔
下载PDF
主喜马拉雅逆冲断裂的横向变化控制2015年尼泊尔廓尔喀地震的破裂长度
2
作者 l.Bai S.l.klemperer +9 位作者 J.Mori M.S.Karplus l.Ding H.B.liu G.H.li B.W.Song S.Dhakal 江勇(译) 李国辉(译) 白玲(校) 《世界地震译丛》 2020年第1期22-32,共11页
喜马拉雅造山带大地震活动频繁,影响着长达2500km的人口密集地带。2015年尼泊尔廓尔喀地震(MW7.8)发生在主喜马拉雅逆冲断裂(MHT)上,为陆陆碰撞带断裂活动特征的研究提供了最直接的观测资料。我们使用覆盖整个余震区的近震台站地震波形... 喜马拉雅造山带大地震活动频繁,影响着长达2500km的人口密集地带。2015年尼泊尔廓尔喀地震(MW7.8)发生在主喜马拉雅逆冲断裂(MHT)上,为陆陆碰撞带断裂活动特征的研究提供了最直接的观测资料。我们使用覆盖整个余震区的近震台站地震波形数据对MHT进行研究。结果表明,MHT沿构造走向呈现清晰的横向变化,在主震区存在低喜马拉雅断坡,而在余震区东部变得更深且倾角更加平缓。余震区以东MHT界面上的地震波速表现为高速异常,可能与印度板块基底隆起的俯冲结构有关,余震区以西同样存在地震波速异常。MHT的总体形态结构变化控制了廓尔喀地震的破裂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马拉雅造山带 逆冲断裂 破裂长度 横向变化 大地震 尼泊尔 控制 地震波形数据
下载PDF
根据北海北部地区重力资料和深地震反射资料求得的莫霍面的比较
3
作者 Klaus Holliger Simon l.klemperer 林云松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1990年第1期63-76,共14页
我们给出了北海北部地区NSDP-84深地震反射削面的重力模拟的结果.根据海上布格重力异常的正演所推断出的莫霍面深度与根据卫星测高所得到的自由空气重力异常的独立反演及由深地震反射剖面所得结果很一致.这表明由深地震反射资料所得到... 我们给出了北海北部地区NSDP-84深地震反射削面的重力模拟的结果.根据海上布格重力异常的正演所推断出的莫霍面深度与根据卫星测高所得到的自由空气重力异常的独立反演及由深地震反射剖面所得结果很一致.这表明由深地震反射资料所得到的莫霍不连续面与密度的较大跃变相对应,因而,很可能不仅代表了大陆地壳和上地幔间的地球物理边界,而且也代表了其岩性边界.尽管北海北部地区下面的深地震反射剖面资料表明结晶岩底层有明显的横向不均匀性,但是所得出的地壳底层和上地幔之间的平均密度之差却变化得相当小.维金(Viking)地堑的最深部分却并非这样,在那里地壳的下部和上地幔的性质可能因伴随着地堑形成的岩浆过程而发生变化.地壳扩张的程度与岩浆侵入到地壳下部的体积之间的相互关系,由我们的结果提供了初步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部地区 地震反射 莫霍面 重力资料 地堑 莫霍不连续面 结晶岩 剖面资料 上地幔 卫星测高
下载PDF
深部地震反射剖面与大陆地壳的生长
4
作者 Simon l.klemperer 李江海 《世界地质》 CAS CSCD 1992年第4期81-85,共5页
深部地震反射剖面提供了以横向和垂向增生方式生长的显生宙地壳类型与大小的证据。对横穿会聚带剖面的解释,证明大陆壳受到大洋岩石圈碎片的构造板底垫托作用。横穿伸展带的剖面提供了地壳的岩浆板底垫托作用的证据。除了对活动区的研... 深部地震反射剖面提供了以横向和垂向增生方式生长的显生宙地壳类型与大小的证据。对横穿会聚带剖面的解释,证明大陆壳受到大洋岩石圈碎片的构造板底垫托作用。横穿伸展带的剖面提供了地壳的岩浆板底垫托作用的证据。除了对活动区的研究以外,西欧、北美、澳大利亚大部分地区的深部反射剖面,显示下地壳具有强反射性,并且其地震特征不同于上地壳和上地幔。在许多地区的下部都发现层状构造,而这些地区属于不同的地壳类型,基底年龄从太古代到新生代;层状构造的年龄常常明显小于出露上地壳的构造或变质年龄。仅通过对上地壳的测量而估计出的地壳生长曲线,可能低估了显生宙地壳的增长,同样可能高估了平均地壳年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反射 大陆 地壳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