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宽角地震数据得出的特提斯喜马拉雅南部的速度结构 被引量:6
1
作者 Y.马可夫斯基 S.克莱姆佩雷 +1 位作者 黄立言 卢德源 《地球学报(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 CSCD 1996年第2期153-164,共12页
作为INDEPTH计划的第一阶段,完成了一条跨过特提斯喜马拉雅南缘的深地震共中点(CMP)剖面,它绘制出俯冲到喜马拉雅之下的印度大陆地壳的顶部(主喜马拉雅道冲或MHT)和底部(莫霍层)轮廓。我们用移动式地震仪记录了C... 作为INDEPTH计划的第一阶段,完成了一条跨过特提斯喜马拉雅南缘的深地震共中点(CMP)剖面,它绘制出俯冲到喜马拉雅之下的印度大陆地壳的顶部(主喜马拉雅道冲或MHT)和底部(莫霍层)轮廓。我们用移动式地震仪记录了CMP剖面的爆炸,偏移距最大达155km。短偏移距数据证实了CMP剖面的数据,而我们的大偏移距数据则以强反射带为主。我们将这一反射带的强的初始相位解释为藏南滑脱系(STD),而其最后一个相位则为MHT的反映。我们用CMP剖面的初动数据去详细地模拟最上部2km的结构。亚东裂谷系中年青的伸展盆地的深度约束在2km,给出了裂谷东侧的断距为4.6km,在特提斯喜马拉雅内的正断层,E-W向伸展1.5%。宽角数据用于建立地表到MHT的地震波速度模型。STD反射体北倾13°,从约6km深(在CMP剖面南端之下)到22km深,然后变平,倾角减至5°。这样,我们的观测提出STD是一个深的基底断裂,对MHT,我们观测到倾角为75°,NNE倾,从高喜马拉雅山脊下的-20km海拔到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南约70km处的-36km海拔(地表下40km)。我们提出印度地壳可能俯冲到缝合带地表之下,却不可能是整体俯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数据 喜马拉雅逆冲 速度结构 地震波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