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速,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人类逐渐认识到不断出现的环境问题带来的严重后果,生态修复作为改善生态环境、保障人类福祉的重要手段,其科学研究和实践探索迅速发展。针对当前我国国土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速,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人类逐渐认识到不断出现的环境问题带来的严重后果,生态修复作为改善生态环境、保障人类福祉的重要手段,其科学研究和实践探索迅速发展。针对当前我国国土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的理念和方法侧重于非生物环境和小范围特定环境的局限,在明确国际生态修复基本概念和内涵的基础上,基于CiteSpace对1988—2020年Web of Science期刊引文数据库中的4220篇生态修复文献,分析发文数量、关键词、前沿热点等,梳理和总结国际生态修复理念演变、不同目标和尺度下的修复方法与措施,提出我国新时期国土综合整治理念应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生态耦合系统,整治方法应加强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保护、关注景观修复,整治管理应建立社会参与、绩效监督、多元化投入机制,以及整治实施应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不同病因的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方法选取2009年4月至2014年5月巫山县人民医院收治的458例冠心病和风湿性心脏病导致的心力衰竭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因冠心病导致的心力衰竭患者284例作为冠心病组,174例因风湿性心脏病导...目的探讨不同病因的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方法选取2009年4月至2014年5月巫山县人民医院收治的458例冠心病和风湿性心脏病导致的心力衰竭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因冠心病导致的心力衰竭患者284例作为冠心病组,174例因风湿性心脏病导致的心力衰竭住院患者作为风湿性心脏病组。比较两组患者基本资料、累积再住院率、出院后累积病死率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冠心病组患者的年龄、收缩压、舒张压、肌酐和QT间期高于风湿性心脏病组[(71±10)岁比(53±12)岁,(134±21)mm Hg(1 mm Hg=0.133 k Pa)比(116±18)mm Hg,(79±12)mm Hg比(73±11)mm Hg,(112±25)μmol/L比(73±11)μmol/L,(392±54)ms比(367±52)ms],左心室射血分数和心率低于风湿性心脏病组[(34±7)%比(38±5)%,(80±21)次/min比(89±26)次/min](P<0.01)。冠心病组和风湿性心脏病组患者出院后的累积未住院率和生存率呈逐步下降趋势,且冠心病组患者的累积未住院率和生存率低于风湿性心脏病组(P<0.05)。两组患者出院后3、6、12个月的生活质量评分呈上升趋势,风湿性心脏病组患者各时点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冠心病组(P<0.05)。结论与风湿性心脏病相比,冠心病引起的心力衰竭患者经治疗后预后较差。展开更多
文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速,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人类逐渐认识到不断出现的环境问题带来的严重后果,生态修复作为改善生态环境、保障人类福祉的重要手段,其科学研究和实践探索迅速发展。针对当前我国国土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的理念和方法侧重于非生物环境和小范围特定环境的局限,在明确国际生态修复基本概念和内涵的基础上,基于CiteSpace对1988—2020年Web of Science期刊引文数据库中的4220篇生态修复文献,分析发文数量、关键词、前沿热点等,梳理和总结国际生态修复理念演变、不同目标和尺度下的修复方法与措施,提出我国新时期国土综合整治理念应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生态耦合系统,整治方法应加强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保护、关注景观修复,整治管理应建立社会参与、绩效监督、多元化投入机制,以及整治实施应因地制宜,循序渐进。
文摘目的探讨不同病因的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方法选取2009年4月至2014年5月巫山县人民医院收治的458例冠心病和风湿性心脏病导致的心力衰竭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因冠心病导致的心力衰竭患者284例作为冠心病组,174例因风湿性心脏病导致的心力衰竭住院患者作为风湿性心脏病组。比较两组患者基本资料、累积再住院率、出院后累积病死率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冠心病组患者的年龄、收缩压、舒张压、肌酐和QT间期高于风湿性心脏病组[(71±10)岁比(53±12)岁,(134±21)mm Hg(1 mm Hg=0.133 k Pa)比(116±18)mm Hg,(79±12)mm Hg比(73±11)mm Hg,(112±25)μmol/L比(73±11)μmol/L,(392±54)ms比(367±52)ms],左心室射血分数和心率低于风湿性心脏病组[(34±7)%比(38±5)%,(80±21)次/min比(89±26)次/min](P<0.01)。冠心病组和风湿性心脏病组患者出院后的累积未住院率和生存率呈逐步下降趋势,且冠心病组患者的累积未住院率和生存率低于风湿性心脏病组(P<0.05)。两组患者出院后3、6、12个月的生活质量评分呈上升趋势,风湿性心脏病组患者各时点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冠心病组(P<0.05)。结论与风湿性心脏病相比,冠心病引起的心力衰竭患者经治疗后预后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