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究我国50岁及以上人群社会参与度与抑郁发生的关系。方法利用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全球老龄化与成人健康研究(study on global ageing and adult health,SAGE)”中国项目第一轮横断面数据,采用《疾病和...目的探究我国50岁及以上人群社会参与度与抑郁发生的关系。方法利用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全球老龄化与成人健康研究(study on global ageing and adult health,SAGE)”中国项目第一轮横断面数据,采用《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第十版》(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ICD-10)中的抑郁量表评价调查对象抑郁状况,社会参与度得分来自于研究对象参加社会活动的频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社会参与度和抑郁的关系,按照年龄组、性别和地区进行分层分析。结果本研究一共纳入12196名调查对象,抑郁检出率为1.72%(95%CI:1.54%~2.00%)。调整年龄、性别、地区、文化程度、家庭收入、婚姻状况、体力活动和吸烟饮酒等因素后,多元分析结果显示社会参与度和抑郁发生相关(OR=0.94,95%CI:0.90~0.98,P=0.006)。在分层分析中,该关联只在城市、女性和50~60岁年龄组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结论本研究发现社会参与度和抑郁的发生相关,提示通过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社会参与度有助于预防老年人抑郁。展开更多
目的采用衰弱指数(frailty index,FI)对上海市50岁及以上人群的衰弱状况进行分析。方法数据来源于世界卫生组织"全球老龄化与成人健康研究(study on global AGEing and adult health,SAGE)"上海现场第一轮横断面调查(2009-201...目的采用衰弱指数(frailty index,FI)对上海市50岁及以上人群的衰弱状况进行分析。方法数据来源于世界卫生组织"全球老龄化与成人健康研究(study on global AGEing and adult health,SAGE)"上海现场第一轮横断面调查(2009-2010年),以40个健康相关变量为基础构建FI以评估50岁及以上人群衰弱状况,FI值的范围为0~1,将FI≥0. 2判定为衰弱。结果共纳入8 632名调查对象,平均年龄(63. 3±9. 9)岁。衰弱率为7. 8%(95%CI:5. 8%~10. 4%),FI值为0. 08(95%CI:0. 07~0. 09),两者均在女性、高龄、离异(分居/丧偶)者、文化程度低、家庭经济情况较差者中较高。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增龄、水果蔬菜摄入不足、低水平体力活动与衰弱及FI值较高相关。结论本研究提供了上海市50岁及以上人群衰弱率和衰弱指数的分布情况。面对上海人口深度老龄化的现状,开展对老年人,尤其是衰弱高危人群的评估及针对性干预尤为必要。展开更多
目的探究针康法联合浮针疗法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临床价值及对患者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收治的81例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分为针康组、浮针组与联合组,每组27例。3组均按照神经内科诊疗常规,给予药物对症支持治疗、控制...目的探究针康法联合浮针疗法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临床价值及对患者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收治的81例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分为针康组、浮针组与联合组,每组27例。3组均按照神经内科诊疗常规,给予药物对症支持治疗、控制危险因素,在此基础上,针康组给予头穴丛刺、康复训练治疗,浮针组给予浮针治疗,联合组给予头穴丛刺+康复训练+浮针治疗,3组均治疗1个月。对比3组患者临床疗效、肺部感染发生率、治疗安全性,治疗前后吞咽功能评分(Swallowing function score,SSA)、血清营养学指标[前白蛋白(Prealbumin,PA)、白蛋白(Albumin,ALB)、转铁蛋白(Transferrin,TRF)]、生活质量评分(The Swallowing Quality of Life,SWAL-QOL)改善情况。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针康组和浮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SSA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且联合组较针康组、浮针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血清PA、ALB、TRF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且联合组较针康组、浮针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SWAL-QOL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且联合组较针康组、浮针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3组患者均未发生影响治疗的不良反应,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康法结合浮针疗法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疗效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吞咽功能,促进营养状态改善,提高生活质量,且具有一定安全性。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究我国50岁及以上人群社会参与度与抑郁发生的关系。方法利用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全球老龄化与成人健康研究(study on global ageing and adult health,SAGE)”中国项目第一轮横断面数据,采用《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第十版》(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ICD-10)中的抑郁量表评价调查对象抑郁状况,社会参与度得分来自于研究对象参加社会活动的频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社会参与度和抑郁的关系,按照年龄组、性别和地区进行分层分析。结果本研究一共纳入12196名调查对象,抑郁检出率为1.72%(95%CI:1.54%~2.00%)。调整年龄、性别、地区、文化程度、家庭收入、婚姻状况、体力活动和吸烟饮酒等因素后,多元分析结果显示社会参与度和抑郁发生相关(OR=0.94,95%CI:0.90~0.98,P=0.006)。在分层分析中,该关联只在城市、女性和50~60岁年龄组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结论本研究发现社会参与度和抑郁的发生相关,提示通过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社会参与度有助于预防老年人抑郁。
文摘目的探究针康法联合浮针疗法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临床价值及对患者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收治的81例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分为针康组、浮针组与联合组,每组27例。3组均按照神经内科诊疗常规,给予药物对症支持治疗、控制危险因素,在此基础上,针康组给予头穴丛刺、康复训练治疗,浮针组给予浮针治疗,联合组给予头穴丛刺+康复训练+浮针治疗,3组均治疗1个月。对比3组患者临床疗效、肺部感染发生率、治疗安全性,治疗前后吞咽功能评分(Swallowing function score,SSA)、血清营养学指标[前白蛋白(Prealbumin,PA)、白蛋白(Albumin,ALB)、转铁蛋白(Transferrin,TRF)]、生活质量评分(The Swallowing Quality of Life,SWAL-QOL)改善情况。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针康组和浮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SSA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且联合组较针康组、浮针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血清PA、ALB、TRF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且联合组较针康组、浮针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SWAL-QOL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且联合组较针康组、浮针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3组患者均未发生影响治疗的不良反应,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康法结合浮针疗法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疗效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吞咽功能,促进营养状态改善,提高生活质量,且具有一定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