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功率燃料电池阴极催化剂的设计和可控量产制备
1
作者 李荣荣 雷红红 +6 位作者 翟兆岩 吴磊 李小丽 刘保银 张艳娜 王熙 肖建军 《过程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995-1002,共8页
推进能源结构调整,发展绿色低碳技术对于推动我国清洁能源利用、保障用电安全、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金属燃料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低成本、高安全性、清洁无污染等优势,是极具潜力的新一代电能源装置,近年来受到广泛... 推进能源结构调整,发展绿色低碳技术对于推动我国清洁能源利用、保障用电安全、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金属燃料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低成本、高安全性、清洁无污染等优势,是极具潜力的新一代电能源装置,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然而,由于关键性技术未突破、阴极催化剂成本高等问题,导致金属燃料电池未能实现大规模应用。高性能非贵金属催化剂的开发是燃料电池有效推广的重要前提,本研究采用价格低廉的碳纳米管、乙酸钴、乙酸锰和氢氧化钠作为原材料,利用一步共沉淀法在多壁碳纳米管基体上负载过渡金属氧化物,制备了具有稳定结构的尖晶石相的CoMn_(3)O_(x)/CNTs催化剂。X射线衍射及氧还原测试结果表明,煅烧温度为350℃的催化剂的结晶度高,氧还原催化活性最高。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结果显示,CoMn_(3)O_(x)活性成分均匀附着在碳纳米管表面,颗粒大小为纳米级,各组分元素分布均匀,Co和Mn元素的原子数比接近设计值1:3。氧还原性能测试结果显示,CMO/CNTs-350催化剂的极限电流密度和半波电位分别达到5.59 mA/cm^(2)和0.75 V,宏量制备后性能保持良好。将该催化剂应用于3 kW铝空气电源,恒功率连续运行12 h后单体平均电压1.14 V。基于原材料丰富易得、生产工艺可控、电化学性能优异等特点,CMO/CNTs-350催化剂是一种非常有潜力的金属燃料电池阴极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钴锰复合氧化物 共沉淀法 氧还原催化 金属燃料电池
原文传递
解酒中药复方“肝易复”对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4
2
作者 毛中伏 谈硕彦 +6 位作者 闫昌誉 黄晓雯 陈小梅 杨钦河 栗原博 何蓉蓉 李怡芳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60-665,共6页
目的研究解酒中药复方"肝易复"(GYF)对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预先灌胃给药21 d,末次给药后一次性灌胃体积分数50%的乙醇(12 m L·kg-1)造成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8 h后取血、取肝。测定... 目的研究解酒中药复方"肝易复"(GYF)对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预先灌胃给药21 d,末次给药后一次性灌胃体积分数50%的乙醇(12 m L·kg-1)造成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8 h后取血、取肝。测定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与丙二醛(MDA)水平;测定肝组织中SOD活性和MDA水平;HE染色观察小鼠肝脏组织病理学变化;RT-PCR技术检测肝脏中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基因表达水平;氧化自由基吸收能力(Oxygen Radical Absorbance Capacity,ORAC)分析试验测定中药复方"肝易复"的抗氧化能力。结果 ORAC实验结果表明中药复方"肝易复"具有较好的抗氧化能力,并能降低血清中ALT和AST的水平(P<0.05,P<0.01),且能改善肝脏组织病理损伤,上调血清和肝组织中SOD的活性(P<0.05,P<0.01),降低血清和肝组织中MDA的水平(P<0.05,P<0.01),上调SOD和GPx的基因表达(P<0.05,P<0.01)。结论中药复方"肝易复"对急性酒精肝损伤小鼠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增强肝脏抗氧化能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复方 肝易复 急性酒精性肝损伤 抗氧化
原文传递
日光温室墙体不同保温材料对其保温性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于锡宏 王正洪 +4 位作者 蒋欣梅 李荣荣 李瑞 张福 吴凤芝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3-50,共8页
新型保温材料应用是提高日光温室保温性能重要措施之一,文章选取常见保温材料聚苯乙烯泡沫板(EPS),聚苯乙烯挤塑板(XPS),酚醛酯板(酚醛树脂),聚氨酯(聚氨基甲酸酯)作试验材料,在温室其他参数一致前提下,以日光温室典型夹芯墙体为对照,... 新型保温材料应用是提高日光温室保温性能重要措施之一,文章选取常见保温材料聚苯乙烯泡沫板(EPS),聚苯乙烯挤塑板(XPS),酚醛酯板(酚醛树脂),聚氨酯(聚氨基甲酸酯)作试验材料,在温室其他参数一致前提下,以日光温室典型夹芯墙体为对照,对比墙体相同热阻值下日光温室墙体不同保温材料应用效果。结果表明,聚氨酯外保温复合墙体表现最优,XPS外保温处理效果次之,酚醛酯最差。聚氨酯外挂有效热积累量分别较对照提高1.021 MJ·m^(-2),较其他处理最大提高0.835 MJ·m^(-2),温室晴天、阴天气温比对照分别提高2.3、2.0℃,日平均地温提高1.6℃,晴天、阴天气温较其他处理最高分别提高1.2和1.1℃,日平均地温提高0.8℃。综上,聚氨酯可作为日光温室墙体外保温推荐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光温室 热阻 保温 热积累量
下载PDF
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预防全麻苏醒期导尿管源性躁动的效果 被引量:8
4
作者 杨鑫 沈荣荣 +1 位作者 李琳 楼其锋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1期73-77,共5页
目的评价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预防全麻苏醒期导尿管源性躁动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余姚市人民医院择期普胸手术患者144例,性别不限,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将患者随机分成四组,每组各36例。其中,A组留置导尿... 目的评价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预防全麻苏醒期导尿管源性躁动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余姚市人民医院择期普胸手术患者144例,性别不限,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将患者随机分成四组,每组各36例。其中,A组留置导尿管前半小时静注帕瑞昔布钠35 mg,B组在关闭胸腔时静注帕瑞昔布钠35 mg,C组在关闭胸腔时静注芬太尼0.1 mg,D组在关闭胸腔时静注生理盐水10 m L。记录四组患者苏醒时间、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ACU)滞留时间、视觉模拟评分(VAS)、Ramsay镇静评分(RSS)、躁动分级;观察四组患者气管导管拔除后0、2、4、6 h对留置导尿管引起刺激的反应严重程度;记录患者在麻醉期后嗜睡、呼吸抑制、舌后坠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A、B、C组的PACU滞留时间、VAS评分、RSS评分均显著优于D组(P<0.05),且A组效果更为显著(P<0.05);四组间躁动分级情况比较,A组显著优于其他各组(P<0.05)。A、B、C组的导尿管刺激程度均显著优于D组(P<0.05),且A组效果更为显著(P<0.05)。A、B、C组的嗜睡、呼吸抑制、舌后坠发生率明显低于D组(P<0.05),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可减轻全麻苏醒期导尿管源性躁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化酶2抑制剂 镇痛 精神运动性激动 导尿管插入术 麻醉恢复期
下载PDF
面向家居智能制造的车间定位技术应用
5
作者 周小敏 李荣荣 《世界林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7-93,共7页
受限于车间生产信息更新滞后、信息孤岛等问题,家居企业在向智能制造模式转变过程中对实时管控车间生产要素的信息技术需求越来越强烈。高精度室内定位服务能够对车间人员、物料、设备等关键资源进行实时定位与监管,是实时管控车间生产... 受限于车间生产信息更新滞后、信息孤岛等问题,家居企业在向智能制造模式转变过程中对实时管控车间生产要素的信息技术需求越来越强烈。高精度室内定位服务能够对车间人员、物料、设备等关键资源进行实时定位与监管,是实时管控车间生产流程的一项重要支撑技术。文中概述了国内外主流室内定位技术类型、原理及方法,针对车间作业流程效率优化、人员安全预防管理优化以及车间管理可视化与信息安全管理等领域对室内定位技术在生产车间中的主要应用场景进行归纳与分析,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及技术现状对车间定位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总结与展望,旨在为家居制造行业合理、高效地应用室内定位技术提升信息化制造水平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内定位技术 家居车间 智能制造 信息技术
原文传递
除草剂对小麦田雀麦的生物活性测定 被引量:5
6
作者 赵祖英 郭文磊 +3 位作者 李蓉荣 李琦 赵宁 王金信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41-848,共8页
为筛选防除雀麦Bromus japonicus的高效除草剂,采用室内生物测定法研究了13种除草剂对雀麦的除草活性及5种除草剂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田间推荐剂量的低剂量下,氟唑磺隆、啶磺草胺、氟噻草胺、甲基二磺隆、异丙隆、磺酰磺隆、丙... 为筛选防除雀麦Bromus japonicus的高效除草剂,采用室内生物测定法研究了13种除草剂对雀麦的除草活性及5种除草剂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田间推荐剂量的低剂量下,氟唑磺隆、啶磺草胺、氟噻草胺、甲基二磺隆、异丙隆、磺酰磺隆、丙苯磺隆7种除草剂对雀麦具有很高的防除效果,21 d鲜重抑制率分别为88.30%、86.32%、83.97%、78.47%、76.76%、72.83%、71.39%,高剂量下的21 d鲜重抑制率达98.57%、95.36%、91.58%、91.46%、89.47%、82.48%、82.20%;其中氟唑磺隆各剂量下的防效较其它除草剂高。而嘧啶肟草醚、苯唑草酮、炔草酯、吡氟酰草胺、唑啉草酯、精噁唑禾草灵6种除草剂对雀麦防效较差。氟唑磺隆、啶磺草胺、氟噻草胺、甲基二磺隆、异丙隆5种除草剂的田间药效试验表明,氟唑磺隆对雀麦防效最高,高剂量下20 d株防效达85.04%,药后40 d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分别达83.94%和84.17%,未见小麦有明显药害症状,建议田间推荐用量为21.00~42.00 g(a.i.)/hm^2。表明雀麦对不同除草剂的敏感性存在差异,在供试的13种除草剂中氟唑磺隆对雀麦防效最高,较为安全,为防除雀麦的理想除草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雀麦 除草剂 氟唑磺隆 生物活性
原文传递
响应面法优化酶法降低小麦粉致敏性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路雪蕊 欧阳伶俐 +2 位作者 刘壮 刘蓉蓉 李慧静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8-23,30,共7页
采用酶联免疫技术分析6种酶制剂处理对小麦粉致敏性的影响,以过敏原含量为指标,筛选出能够降低小麦粉致敏性的酶制剂为菠萝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确定了同步酶解路线,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优化了酶解工艺参数。结果表明:菠萝蛋白酶和... 采用酶联免疫技术分析6种酶制剂处理对小麦粉致敏性的影响,以过敏原含量为指标,筛选出能够降低小麦粉致敏性的酶制剂为菠萝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确定了同步酶解路线,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优化了酶解工艺参数。结果表明:菠萝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按酶活比为2:5复配,料液比6.64%,酶解pH 6.53,酶解温度47.7℃,酶解时间2.47 h,加酶量0.395 g/100 g蛋白质,过敏原含量为0.593μg/g蛋白质,与理论值相差7.8%,致敏性降低了36.1%。因此,中心组合设计响应面法建立酶法降低小麦粉致敏性的模型设计合理,能够预测制备低致敏性小麦粉的过敏原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粉 菠萝蛋白酶 木瓜蛋白酶 过敏原含量 响应面法
下载PDF
一种顾及区域特征差异的热红外与可见光图像多尺度融合方法 被引量:8
8
作者 向天烛 高熔溶 +1 位作者 闫利 徐振亮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911-917,共7页
针对传统的热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方法对比度低,容易出现边缘细节、目标等信息丢失或减弱的现象,提出一种顾及区域特征差异的热红外与可见光图像多尺度融合方法。首先采用自适应PCNN(脉冲耦合神经网络)模型和二维Renyi熵相结合的图像... 针对传统的热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方法对比度低,容易出现边缘细节、目标等信息丢失或减弱的现象,提出一种顾及区域特征差异的热红外与可见光图像多尺度融合方法。首先采用自适应PCNN(脉冲耦合神经网络)模型和二维Renyi熵相结合的图像分割方法,分别对红外和可见光图像进行区域分割;然后利用非下采样Contourlet变换对原图像进行多尺度多方向分解,根据区域的特征差异设计不同的融合规则,融合热红外与可见光图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能有效地融合热红外图像的目标特征,还能更多地保留可见光图像丰富的背景信息,融合图像对比度高,在视觉效果和客观评价上优于传统融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融合 区域分割 脉冲耦合神经网络 RENYI熵
原文传递
基于GNSS OEM板的数据采集及解码实现 被引量:3
9
作者 魏绒绒 代桃高 李建文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079-1082,共4页
概述测量型接收机的架构,分析BD970OEM板卡与ARM7架构卡片式电脑及其外部的通信机制,设计出基于ARM7架构卡片式电脑,实时获取BD970OEM板卡数据并具备实时解码功能的原理样机。针对其数据的正确性和可靠性,将BD970OEM板卡同Trimble NetR... 概述测量型接收机的架构,分析BD970OEM板卡与ARM7架构卡片式电脑及其外部的通信机制,设计出基于ARM7架构卡片式电脑,实时获取BD970OEM板卡数据并具备实时解码功能的原理样机。针对其数据的正确性和可靠性,将BD970OEM板卡同Trimble NetR9采用零基线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设计的测量型接收机原理样机可以连续稳定地运行,并实时解出正确可靠的观测值与星历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量型接收机 实时数据流 数据采集与解码 零基线
下载PDF
TNF-α影响鼠根尖乳头干细胞成骨/成牙本质能力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曹蓉蓉 徐江 +2 位作者 李淑慧 马俊玥 吴佩玲 《口腔医学》 CAS 2017年第3期208-213,共6页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对鼠根尖乳头干细胞(stem cells from apical papilla,SCAP)增殖及成骨/成牙本质能力的影响。方法分离大鼠根尖乳头组织,采用酶消化法结合组织块法获得SCAP并通过免疫荧光法...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对鼠根尖乳头干细胞(stem cells from apical papilla,SCAP)增殖及成骨/成牙本质能力的影响。方法分离大鼠根尖乳头组织,采用酶消化法结合组织块法获得SCAP并通过免疫荧光法进行细胞鉴定;将细胞分为实验组(TNF-α浓度5、10、15、20、30、40、50μg/L)和对照组(TNF-α浓度0μg/L),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采用碱性磷酸酶活性、茜素红染色及实时定量PCR检测TNF-α对SCAP成骨/成牙本质能力的影响。结果体外培养SCAP符合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特征且具有多向分化能力;细胞增殖能力结果显示:各浓度组均能促进SCAP增殖(P<0.05);ALP活性结果显示:各浓度TNF-α均能明显降低ALP活性(P<0.05);茜素红染色结果显示:随着TNF-α的浓度的增加,染色逐渐变浅,红色结节逐渐变小,形成数量逐渐减少;qRT-PCR结果显示:3 d时,实验组OC、DMP-1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牙本质涎磷蛋白(DSPP)表达量降低(P>0.05),骨涎蛋白(BSP)表达量稍有增加(P<0.05)。7 d时,OC、DSPP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DMP-1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BSP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仍稍有增加(P>0.05);14 d时,BSP、OC、DMP-1表达量均明显降低(P<0.05),DSPP表达量稍有增加(P>0.05)。结论炎性因子TNF-α对SCAP的增殖有促进作用同时不同程度抑制SCAP成骨/成牙本质向分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尖乳头干细胞 肿瘤坏死因子-Α 成骨/成牙本质
下载PDF
TNF-α对鼠根尖乳头干细胞增殖及多向分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曹蓉蓉 马俊玥 +2 位作者 李淑慧 马玉 吴佩玲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1874-1877,共4页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鼠根尖乳头干细胞(SCAP)增殖及多向分化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酶消化法结合组织块法获得SCAP,将细胞分为实验组(TNF-α浓度为5、10、20、50ng/mL)和对照组(TNF-α浓度为0ng/mL),使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鼠根尖乳头干细胞(SCAP)增殖及多向分化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酶消化法结合组织块法获得SCAP,将细胞分为实验组(TNF-α浓度为5、10、20、50ng/mL)和对照组(TNF-α浓度为0ng/mL),使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SCAP的增殖能力;采用茜素红染色及实时定量PCR(qRT-PCR)检测TNF-α对SCAP成骨/成牙本质能力的影响;油红O染色检测TNF-α对SCAP成脂能力的影响;qRT-PCR检测TNF-α对SCAP血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体外培养SCAP符合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特征且具有多向分化能力。MT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各浓度组均能促进SCAP增殖(P<0.05),其中10ng/mL TNF-α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茜素红染色结果显示:实验组随着TNF-α浓度的增加,矿化结节逐渐变小,形成数量也逐渐变少。qRT-PCR结果显示:3、7d时,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骨钙蛋白(OC)、牙本质涎磷蛋白(DSPP)、牙本质基质蛋白-1(DMP-1)表达量降低,3d时两组OC、DMP-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d时DMP-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4d时,实验组OC、DMP-1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油红O染色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随着TNF-α浓度的增加,脂滴形成数量逐渐减少。qRT-PCR结果显示:3、7天时,与对照组相比,血管生成素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炎性因子TNF-α对SCAP的增殖有明显促进作用但同时不同程度抑制SCAP多向分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分生组织 肿瘤坏死因子Α 根尖乳头干细胞 多向分化 大鼠 Wistar
下载PDF
遗传性乳光牙本质固定-可摘联合修复方法与效果评价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宁 钱冬冬 +2 位作者 聂蓉蓉 张缨 李芷 《口腔医学》 CAS 2016年第10期913-916,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固定-可摘联合修复技术对遗传性乳光牙本质患者进行咬合重建的制作方法及效果评价。方法对南京发现的1例遗传性乳光牙本质患者调查家族史,比对该病的遗传特征。对患者通过3个月暂时性修复体的试戴与咬合调整建立最适下颌位... 目的探讨应用固定-可摘联合修复技术对遗传性乳光牙本质患者进行咬合重建的制作方法及效果评价。方法对南京发现的1例遗传性乳光牙本质患者调查家族史,比对该病的遗传特征。对患者通过3个月暂时性修复体的试戴与咬合调整建立最适下颌位,在此位置进行固定-可摘联合修复体的设计和制作。修复后定期随访5年,可摘局部义齿主要从安全性、强度、适合性三方面进行评价。固定义齿参照改良的美国公共卫生署评价标准对修复体的临床修复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该患者家族中遗传性乳光牙本质连续三代出现,子代患病率50%,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特征。该患者进行固定-可摘联合修复后主观感觉咀嚼功能提高、舒适性良好、面型改善、恢复美观、无颞下颌关节不适。修复体检查结果显示固定部分边缘密合,牙龈颜色形态自然,无牙龈炎,修复体色泽自然逼真,未出现破裂、崩瓷、脱落、基牙冠折等并发症。结论采用固定-可摘联合修复技术治疗遗传性乳光牙本质患者,进行咬合重建的效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乳光牙本质 固定-可摘联合修复 咬合重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