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贵州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蹄类动物适宜栖息地分布 被引量:3
1
作者 蒙秉顺 黄小龙 +5 位作者 谢波 王维熙 黄继池 张涛 冉景丞 张明明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64-675,共12页
物种的空间分布与栖息地适宜性是开展种间关系、物种与环境关系等研究的重要基础。本研究基于2017—2022年在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的红外相机监测和调查数据,使用MaxEnt模型对毛冠鹿(Elaphodus cepha⁃lophus)、小麂(Muntiacus ree... 物种的空间分布与栖息地适宜性是开展种间关系、物种与环境关系等研究的重要基础。本研究基于2017—2022年在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的红外相机监测和调查数据,使用MaxEnt模型对毛冠鹿(Elaphodus cepha⁃lophus)、小麂(Muntiacus reevesi)、中华鬣羚(Capricornis milneedwardsii)和野猪(Sus scrofa)的适宜栖息地进行评估和预测,以期深入了解梵净山保护区有蹄类动物栖息地适宜性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毛冠鹿的适宜栖息地面积为19993.17 hm^(2),占保护区面积的46.1%,主要分布于梵净山保护区的东部;小麂的适宜栖息地面积为15470.97 hm^(2),占保护区面积的35.6%,主要分布于梵净山保护区的北部和南部;中华鬣羚的适宜栖息地面积为13884.78 hm^(2),占保护区面积的32.0%,主要分布于梵净山保护区的北部和东部;野猪的适宜栖息地面积为20339.98 hm^(2),占保护区面积的46.9%,主要分布于梵净山保护区的北部、东部和南部。(2)4种有蹄类动物的适宜栖息地均主要分布于保护区核心区。(3)毛冠鹿的分布主要受海拔和植被类型的影响;中华鬣羚的分布主要受海拔、平均气温日较差和植被类型的影响;小麂和野猪的分布主要受平均气温日较差、等温性和坡度的影响,两者的适宜栖息地特征也更为相似。总之,梵净山保护区有蹄类动物的适宜栖息地分布是物种自身特性与自然环境、人类活动以及种间关系相互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宜栖息地 MaxEnt模型 有蹄类动物 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绿头鸭野外杂交研究综述
2
作者 徐曦 王卫国 +1 位作者 冉景丞 朱小梅 《浙江林业科技》 2024年第3期107-113,共7页
本文根据整理野外观察记录和发表文献,对绿头鸭Anasplatyrhynchos和其他野生鸭类的杂交现象进行综述。绿头鸭由于人工引入到世界各地,与当地的土著种的杂交而造成的生态和遗传多样性保护问题值得关注。国内仅有少量公开发表的野外观察记... 本文根据整理野外观察记录和发表文献,对绿头鸭Anasplatyrhynchos和其他野生鸭类的杂交现象进行综述。绿头鸭由于人工引入到世界各地,与当地的土著种的杂交而造成的生态和遗传多样性保护问题值得关注。国内仅有少量公开发表的野外观察记录,并缺乏对绿头鸭野外杂交现象的系统研究。我国的基因测序研究大多用于不同野鸭对家鸭基因来源的贡献的探讨,而对野外鸭群的杂交趋势缺少监测。国外研究人员以野外鸭群为研究对象,对绿头鸭与斑嘴鸭Anaszonorhyncha在俄罗斯、东亚和北美的杂交现象、趋势和原因进行了讨论;还对北美、东亚、俄罗斯以及新西兰等地的绿头鸭和当地鸭群发生的杂交趋势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研究。这些研究表明:(1)种间杂交带来基因遗传变异的同时,更多造成了全球范围内遗传多样性减少和物种生殖努力的损失;(2)人为因素对生态环境的改变造成鸭群适宜栖息地减少而引起不同种群同域性增加,是野外杂交增加趋势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本文认为利用基因测序技术对野生鸭种遗传多样性展开鉴定,确认栖息地丧失对鸟类遗传多样性的影响,将是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管理的重要内容与趋势之一;并提出绿头鸭野外杂交率可作为栖息地变化的一个重要指标,需引起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者和管理者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外杂交 绿头鸭 遗传多样性 栖息地减少
下载PDF
贵阳市不同城市景观类型鸟类物种多样性分析
3
作者 程绍传 晏玉莹 +3 位作者 冉景丞 吴江明 杨杰 黄小龙 《贵州林业科技》 2024年第2期63-67,共5页
快速城镇化迫使鸟类栖息地被隔离成不同类型的景观斑块,开展不同景观鸟类栖息地研究对鸟类的保护和管理至关重要。本研究以贵阳城区及周边为研究区域,基于样带法研究不同景观类型的鸟类群落特征,将贵阳市城市景观分成6个景观类型,对不... 快速城镇化迫使鸟类栖息地被隔离成不同类型的景观斑块,开展不同景观鸟类栖息地研究对鸟类的保护和管理至关重要。本研究以贵阳城区及周边为研究区域,基于样带法研究不同景观类型的鸟类群落特征,将贵阳市城市景观分成6个景观类型,对不同景观类型鸟类多样性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景观类型鸟类Shannon-Wiener多样性:城市森林>湿地—水域>乡村—耕地—果园>城市绿地>荒山—灌丛>城市建筑;(2)不同景观类型间相对丰度较高的物种存在一定的差异;(3)珍稀濒危物种栖息地主要以城市森林、湿地—水域为主。鸟类对城市景观具备一定的适应性,但不同景观类型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持续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有力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类多样性 样带法 城市景观 贵阳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自然保护区社区经济发展机制与对策
4
作者 杨杰 覃池萍 +3 位作者 任晓冬 冉景丞 卢凤琼 黄小龙 《贵州林业科技》 2024年第1期67-72,共6页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维持和恢复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种群数量及其栖息环境的有效措施,但传统的保护策略在一定程度上会对保护区内及周边社区发展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寻求契合当下的发展策略能保障社区经济与保护区良性发展,探索生物多...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维持和恢复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种群数量及其栖息环境的有效措施,但传统的保护策略在一定程度上会对保护区内及周边社区发展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寻求契合当下的发展策略能保障社区经济与保护区良性发展,探索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社区经济协同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一步。本文选取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雀鸟村为研究对象,对村民的基本情况、收入来源、生态产品等方面进行统计,并作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核算。结果表明:(1)社区生产劳动为环境友好型;(2)生态产品种类多,但生态农业产量小,多为小众传统品种;(3)流入市场的产品主要为林业经济类;(4)山地旅游为生态产品销售提供了路径。正确的策略能够促进保护区及周边社区的发展,生态产品与山地旅游的有力结合能增进社区居民福祉。开展生态产品认证和溯源、建立健全生态产品销售链、农业山地旅游融合发展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山 乡村振兴 自然保护区 社区经济 协同发展
下载PDF
贵州省石阡鸳鸯湖国家湿地公园越冬鸳鸯数量、分布及日行为初探 被引量:5
5
作者 方忠艳 胡灿实 +2 位作者 冉景丞 徐光华 王超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27-234,共8页
为了解贵州省石阡鸳鸯湖国家湿地公园越冬鸳鸯Aix galericulata的种群密度、日行为特征及人为干扰对其的影响,于2017年10月—2018年3月,采用直接计数法对鸳鸯数量、性比及人为干扰下的种群密度进行了22次调查。越冬中期,种群数量稳定在... 为了解贵州省石阡鸳鸯湖国家湿地公园越冬鸳鸯Aix galericulata的种群密度、日行为特征及人为干扰对其的影响,于2017年10月—2018年3月,采用直接计数法对鸳鸯数量、性比及人为干扰下的种群密度进行了22次调查。越冬中期,种群数量稳定在755只±17只,性比为1.14∶1,各条河沟的数量之间的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X^2=84.041,df=5,P<0.01),即大河、小河与坝坎为鸳鸯分布及活动的主要区域;种群密度与人为干扰次数呈极显著负相关(R=-0.799,n=90,P<0.01),在人为干扰次数为1次±1次的区域,种群密度为42只/hm^2±3只/hm^2~53只/hm^2±14只/hm^2,当人为干扰次数达到7次±3次时,几乎没有鸳鸯活动。同时采用瞬时扫描法对鸳鸯的8种越冬行为进行了34 d(442 h)的观察,共记录各行为136 933次。取食、休息和修整为鸳鸯的主要行为;除了修整,鸳鸯在保育区与非保育区的各行为时间分配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越冬日行为节律极具规律性,取食高峰在07∶00—08∶00、14∶00—15∶00和17∶00—18∶00;休息高峰在13∶00—14∶00和15∶00—16∶00;飞行高峰在06∶00—07∶00(飞回湖区)和18∶00—19∶00(飞往夜栖地);修整在各时间段发生均较为频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阡鸳鸯湖国家湿地公园 鸳鸯 越冬 种群密度 日行为特征
下载PDF
以社区为主体的黔金丝猴生态廊道建设机制与路径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杨杰 冉景丞 +3 位作者 黄小龙 任晓冬 李晟之 卢凤琼 《贵州林业科技》 2023年第4期67-72,共6页
近年来自然保护区及周边的基础设施日趋完善,促进了周边社区产业发展,但也导致自然保护区生境破碎化。未来将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体系。社区共建共管在建设黔金丝猴生态廊道减缓生境破碎化中起着关键性作用,社区可参与到黔... 近年来自然保护区及周边的基础设施日趋完善,促进了周边社区产业发展,但也导致自然保护区生境破碎化。未来将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体系。社区共建共管在建设黔金丝猴生态廊道减缓生境破碎化中起着关键性作用,社区可参与到黔金丝猴生态廊道位置识别、廊道规划、能力建设、生境改造、日常巡护和机制制定等一系列保护活动中,可有效提升保护力度与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金丝猴 生境破碎化 生态廊道 社区共建共管 国家公园
下载PDF
梵净山花面狸日活动节律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王亚强 姚志诚 +3 位作者 蒙秉顺 冉景丞 黄小龙 张明明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23年第5期24-28,共5页
为了解梵净山花面狸(Paguma larvata)的日活动节律,探讨其在自然环境下的时间分配模式,本研究于2017年4月至2021年12月期间,使用145台红外相机在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监测,获得大量的花面狸野外数据,使用核密度分析方法(Kernel de... 为了解梵净山花面狸(Paguma larvata)的日活动节律,探讨其在自然环境下的时间分配模式,本研究于2017年4月至2021年12月期间,使用145台红外相机在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监测,获得大量的花面狸野外数据,使用核密度分析方法(Kernel density estimation)研究了花面狸的日活动节律特征。结果表明:花面狸的日活动呈夜行性,一天中的日活动开始时间为18∶00,结束时间为次日7∶00,一天的活动时间约为13 h;花面狸在不同海拔段的日活动差异不显著(P>0.05);在繁殖期和非繁殖期的日活动差异不显著(P>0.05);在旱季和雨季的日活动差异不显著(P>0.05)。本研究揭示了梵净山花面狸的日活动不受海拔变化、繁殖周期和降雨周期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野生花面狸的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活动节律 花面狸 红外相机 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贵州苗岭地区野猪肠道菌群结构与功能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杨雄威 彭彩淳 +6 位作者 郭群毅 冉景丞 王野影 张明明 胡灿实 李仕泽 粟海军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65-376,共12页
野猪是当前南方山地森林生态系统中数量激增的主要有蹄类。为揭示贵州苗岭地区野猪肠道细菌的群落结构、多样性及菌群功能,本研究采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了4头野猪胃肠道(胃、回肠、结肠和直肠)的细菌群落,共获得1268577条有效... 野猪是当前南方山地森林生态系统中数量激增的主要有蹄类。为揭示贵州苗岭地区野猪肠道细菌的群落结构、多样性及菌群功能,本研究采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了4头野猪胃肠道(胃、回肠、结肠和直肠)的细菌群落,共获得1268577条有效序列。经质控过滤,所有序列归类于1019个OTU,包含19门292属。在门分类水平上,野猪肠道内核心菌群主要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优势菌属包括普雷沃氏菌属(Prevotella)、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大肠—志贺氏菌属(Escherichia-Shigella)和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等15个菌属。稀疏曲线表明测序深度已基本覆盖样品中所有细菌,测序充分。alpha多样性指数中,结肠和直肠的Chao1和Shannon指数显著高于胃和回肠(P<0.05),证明结肠和直肠比胃和回肠具有更高的菌群丰富度和多样性。主坐标分析(PCoA)和相似性分析(Anosim)结果也同样表明野猪不同肠道菌群结构具有显著差异。LEfSe分析表明在野猪不同肠段共有22个显著差异的细菌菌属,其中大部分都归属于厚壁菌门,并且PICRUSt分析显示不同的肠段也表现出独特的代谢功能和代谢途径。本研究初步揭示了野猪的肠道菌群特征,发现野生种群野猪肠道中具有相对复杂的菌群结构,且不同肠段间存在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猪 高通量测序 肠道菌群 细菌多样性 菌群功能 贵州
下载PDF
茂兰喀斯特森林湿地药用水生草本植物调查 被引量:4
9
作者 兰洪波 王万海 +1 位作者 冉景丞 姚雾清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CSCD 2019年第4期81-83,共3页
通过调查和鉴定发现,茂兰喀斯特森林湿地有药用草本水生植物43科60属72种,对其药用部位、功效进行了初步介绍;并分析了水生药用草本植物资源特点,从植物资源可持续发展角度提出了开发利用建议。
关键词 水生药用植物 喀斯特森林 湿地 茂兰
下载PDF
贵州省黔西南州水鹿新纪录
10
作者 王云 冉景丞 +4 位作者 姚开元 石功源 田丰 刘小贵 吴建普 《贵州林业科技》 2023年第4期54-56,共3页
本文报道了在贵州省黔西南州晴隆县2处直线距离约18 km的地点分别记录到水鹿(Rusa unicolor),其中,2022年2月,在晴隆县光照镇凉水井村发现1只亚成体雄性水鹿,同年11月1—3日,在晴隆县茶马镇大田村观察到另外1只成年雄性水鹿,其中成年水... 本文报道了在贵州省黔西南州晴隆县2处直线距离约18 km的地点分别记录到水鹿(Rusa unicolor),其中,2022年2月,在晴隆县光照镇凉水井村发现1只亚成体雄性水鹿,同年11月1—3日,在晴隆县茶马镇大田村观察到另外1只成年雄性水鹿,其中成年水鹿动物个体较大,肩高约150 cm,全身毛色深褐色,角3叉明显,鬣毛粗长蓬松,颈部沿背中线直达尾部的深棕色纵纹明显,尾及臀部毛稍长,身体两侧有明显浅色斑。亚成年雄性水鹿个体较成年雄性水鹿瘦小,角短小、角叉不明显。本次发现是黔西南州首次记录水鹿。在晴隆县1年内发现2只水鹿,晴隆县是否有其他水鹿种群分布有待后期调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 晴隆县 发现 水鹿 分布
下载PDF
生态廊道的概念与建设理念探讨
11
作者 冉景丞 蒙文萍 +3 位作者 黄小龙 张旭 覃志奇 施后海 《贵州林业科技》 2023年第4期1-4,共4页
论文从生态系统完整性角度,对生态廊道的产生与建设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从实际案例出发对生态廊道的概念进行了进一步解析。提出生态廊道建设必须按照本底调查、问题分析、目标判定、规划设计、建设管理、监测评估、适时修正的路径展开工作。
关键词 生态廊道 概念 建设理念
下载PDF
贵州黑颈长尾雉对夜栖地的选择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周毅 冉景丞 +1 位作者 杨卫诚 张旭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51-959,共9页
黑颈长尾雉(Syrmaticus humiae)是中国特有的世界濒危物种,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对其夜栖地选择进行研究,为其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合理化建议。2019年1—9月,通过直接观察法、守候寻找法、红外相机法、访问法和样方调查法,对... 黑颈长尾雉(Syrmaticus humiae)是中国特有的世界濒危物种,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对其夜栖地选择进行研究,为其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合理化建议。2019年1—9月,通过直接观察法、守候寻找法、红外相机法、访问法和样方调查法,对贵州黑颈长尾雉自然保护区黑颈长尾雉夜栖地进行研究,共记录10个夜栖地。黑颈长尾雉夜栖地主要位于针阔混交林中,夜间一般在乔木或灌木上休息,一树栖息1只,也有一树栖息2—3只的。利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Mann-Whitney U检验黑颈长尾雉夜栖地参数的差异性,除坡度、灌木层盖度、草本层盖度存在差异性外(P<0.05),其余参数差异不显著(P>0.05)。对夜栖地坡位进行卡方检验,结果表明:坡位对于夜栖地选择呈显著关系(χ^2=6.40,P=0.011)。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比较黑颈长尾雉夜栖地选择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影响黑颈长尾雉夜栖地选择的主要因素为栖树因素、水源因素、栖枝因素和上方隐蔽因素。黑颈长尾雉警惕性高,选择“适合植被环境-地形辅助型”的保温方式和采用“栖境隐蔽-易逃逸型”的安全需求策略。开展夜栖地研究,对保护其栖息地、维护种群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颈长尾雉 夜栖地 主成分分析 贵州
下载PDF
贵州石阡鸳鸯湖鸳鸯(Aix galericulata)种群时空动态特征 被引量:2
13
作者 方忠艳 胡灿实 +4 位作者 王野影 冉景丞 邓伯龙 李宏 徐光华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28-133,154,共7页
为了全面掌握贵州石阡鸳鸯湖国家湿地公园的鸳鸯种群分布情况和揭示其种群动态变化规律,笔者结合2011—2016年的调查数据,于2017—2019年运用固定样线法与直接计数法对鸳鸯种群数量的时空变化情况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鸳鸯种群动态变... 为了全面掌握贵州石阡鸳鸯湖国家湿地公园的鸳鸯种群分布情况和揭示其种群动态变化规律,笔者结合2011—2016年的调查数据,于2017—2019年运用固定样线法与直接计数法对鸳鸯种群数量的时空变化情况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鸳鸯种群动态变化极具时空规律;冬候鸟迁离和部分留鸟分散时段集中在2月下旬至3月中旬;3月下旬至10月份为鸳鸯的繁殖季;11月份到12月上旬为冬候鸟迁来和部分留鸟集群的时段;12月中旬至翌年2月中旬为鸳鸯越冬期,特别是在寒冷的低温天气,种群数量出现较稳定的高峰。冬候鸟迁离和部分留鸟分散时段集中在02月下旬至03月中旬;无论在繁殖期还是在越冬期,水库为鸳鸯分布及活动的核心区域;同时,不同水域和水库各小区域环境的鸳鸯种群密度均有显著差异(P<0.05),特别是繁殖期水库上游河流水域的种群密度明显增加,甚至高于水库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鸳鸯 种群 生境特征 时空动态 贵州石阡鸳鸯湖国家湿地公园
原文传递
浙江省野外发现绿头鸭与斑嘴鸭杂交个体 被引量:1
14
作者 徐曦 冉景丞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144-1146,共3页
2021年12月22日7时50分,在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青山湖西侧锦溪入湖喇叭口地带(30°13′56.10″N,119°44′12.99″E),发现2只特别的野鸭。一只头部及身体似绿头鸭(Anas platyrhynchos)、喙似斑嘴鸭(A.zonorhyncha),以下简称“斑... 2021年12月22日7时50分,在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青山湖西侧锦溪入湖喇叭口地带(30°13′56.10″N,119°44′12.99″E),发现2只特别的野鸭。一只头部及身体似绿头鸭(Anas platyrhynchos)、喙似斑嘴鸭(A.zonorhyncha),以下简称“斑嘴绿头鸭”;另一只与它类似,但喙部黄色多、黑色少;它们与53只斑嘴鸭和77只绿翅鸭(A.crecca)混群生活。下午3时,鸭群由于人为干扰等原因,隐藏到旱柳滩林和离岸较远的大水面处,由于斑嘴绿头鸭的特征明显,仍易从鸭群中观察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嘴鸭 绿头鸭 喙部 青山湖 绿翅鸭 旱柳 喇叭口 浙江省杭州市
下载PDF
茂兰喀斯特森林湿地水生植物区系特征 被引量:2
15
作者 兰洪波 王万海 +1 位作者 姚雾清 冉景丞 《种子》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6-78,86,共4页
2014—2017年,对荗兰喀斯特森林湿地水生植物进行调查、标本采集及鉴定分析,结果表明:茂兰喀斯特森林湿地水生植物较丰富,共有水生植物49科78属104种;其中,湿生植物38种,挺水植物41种,浮生植物11种,沉水植物14种。水生植物区系组成较复... 2014—2017年,对荗兰喀斯特森林湿地水生植物进行调查、标本采集及鉴定分析,结果表明:茂兰喀斯特森林湿地水生植物较丰富,共有水生植物49科78属104种;其中,湿生植物38种,挺水植物41种,浮生植物11种,沉水植物14种。水生植物区系组成较复杂,科、属、种分布类型呈现多样化,属在科中、种在属中、种在科中的分布均呈现不均衡,单属科、单种属、单种科在数量上占优。水生植物地理区系分析,科的分布区类型主要世界广布类型;属的区系具有亚热带的特征性质;种的分布以温带分布种居多,其次是热带分布种,世界广布种相对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茂兰 水生植物 区系 喀斯特森林湿地
下载PDF
暖地泥炭藓(Sphagnum junhuhnianum)孢子体发育过程观察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蒙文萍 冉景丞 +4 位作者 莫秀模 文洁斌 白万堂 李婧 陈彩霞 《贵州科学》 2019年第1期1-4,53,共5页
描述了暖地泥炭藓Sphagnum junhuhnianum孢子体的形态特征及发育过程。实验中统计共474个配子体,其中246个长出孢子体,占配子体总数的51.2%,且配子体多生长1个或3个孢子体。孢子体起初在雌孢叶间呈翠绿色透明状球体,历经黄绿色、淡褐色... 描述了暖地泥炭藓Sphagnum junhuhnianum孢子体的形态特征及发育过程。实验中统计共474个配子体,其中246个长出孢子体,占配子体总数的51.2%,且配子体多生长1个或3个孢子体。孢子体起初在雌孢叶间呈翠绿色透明状球体,历经黄绿色、淡褐色、褐色、具光泽的深咖啡色球体并开裂,共历时50天。成熟孢蒴的平均直径1.89±0.08 mm,高度2.90±0.08 mm,孢子数量71631±12751个。孢子数量与孢蒴直径和高度相关性显著;蒴柄长度与孢子数量、孢蒴直径和高度相关性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暖地泥炭藓 孢子体发育 人工培育
下载PDF
基于景观生态评估决策支持系统的荒野生物多样性保护案例研究
17
作者 徐曦 罗祖奎 +2 位作者 冉景丞 金敏丽 陈楚文 《园林》 2022年第12期38-45,共8页
基于10多年来在城市规划和景观设计中荒野生物多样性保护案例的回顾与整理,指出荒野保护包括对荒野地的保护和对不同用地荒野性的保护两个层面。依据荒野的起源可以分为:(1)城市扩张中直接面临对未开发荒野的转化;(2)城市转型中面对棕地... 基于10多年来在城市规划和景观设计中荒野生物多样性保护案例的回顾与整理,指出荒野保护包括对荒野地的保护和对不同用地荒野性的保护两个层面。依据荒野的起源可以分为:(1)城市扩张中直接面临对未开发荒野的转化;(2)城市转型中面对棕地(工业用地的退出与转型);(3)废弃地(农田与乡村土地的弃置)的野化;(4)城市收缩中面临人工管理的退出、自然过程的进入等。提出应用野外调研、监测生物多样性和生态评估的方法,构建景观生态评估决策支持系统,在不同规划目标体系下,对荒野生物多样性进行保护规划。虽然中国城乡发展中对生物多样性、荒野保护的认识与制度建设还远远不够,但在城市治理与生产实践中已展开各类实践探索,各个层面决策者保护荒野与生物多样性的主观意愿不断增强,使得基于现场调查与生态评估的景观决策支持系统在荒野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中具有了极大的理论与应用价值。从允许开展对城市规划与建设的生物多样性效益后研究,到开展对规划建设前的预研究,到主动进行保护为主的城市发展规划,到生态农业中对生物多样性进行主动保护的探索,10年间,荒野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因全社会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渐渐深入而越发科学。随着《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后引起更多关注与重视,更多人力投入这一领域,或将迎来荒野保护的蓬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野性 生物多样性调查 生态评估 景观决策支持系统
下载PDF
传统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关系探讨——以贵州为例
18
作者 冉景丞 蒙文萍 《生态文明新时代》 2019年第3期76-85,共10页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拥有佛教文化、道教文化、儒家文化等多种优秀文化特征。每种传统文化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中都有着明显的生态思想,与今天的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一脉相承。贵州在历史上受各种文化的影响,与环境之间形成了独特的生态文...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拥有佛教文化、道教文化、儒家文化等多种优秀文化特征。每种传统文化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中都有着明显的生态思想,与今天的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一脉相承。贵州在历史上受各种文化的影响,与环境之间形成了独特的生态文化特征,正是在这些传统文化的影响下,让贵州在承载力明显不足的环境下养活了更多的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 生态文明 生态思想
下载PDF
草海湿地环境问题对黑颈鹤越冬影响及管理对策讨论 被引量:19
19
作者 冉景丞 蒙文萍 +1 位作者 粟海军 张明明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5-39,共5页
贵州草海湿地是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湿地,是黑颈鹤(Grus nigricollis)等珍稀水鸟的重要越冬地。近年来,黑颈鹤在草海湿地越冬种群数量呈逐年增长趋势,到2014~2015年超过1 700只,因而草海湿地对物种保存和保护物种多样性存在极其重要的作... 贵州草海湿地是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湿地,是黑颈鹤(Grus nigricollis)等珍稀水鸟的重要越冬地。近年来,黑颈鹤在草海湿地越冬种群数量呈逐年增长趋势,到2014~2015年超过1 700只,因而草海湿地对物种保存和保护物种多样性存在极其重要的作用。但草海保护区被城镇和农业区包围,当地居民长期过度依赖于草海的自然资源和生态资源,加之草海土地权属限制、资源无序开发、环境污染严重、外来物种入侵、水土流失以及社区发展与生态保护矛盾突出等问题,对草海湿地生态造成严重的破坏,影响着黑颈鹤等珍稀鸟类的生存,也为草海的保护和管理带来重重困难。本文对拟开展的底泥清淤、环湖截污、外来物种去除、污水防治、生态移民等治理措施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关保护和管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颈鹤 环境问题 综合治理 草海湿地
下载PDF
梵净山同域分布黔金丝猴与藏酋猴的肠道微生物结构差异
20
作者 黄小龙 李海波 +7 位作者 张旭 程绍传 晏玉莹 杨伟 蒙秉顺 王丞 杨杰 冉景丞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3-194,共12页
肠道微生物与动物的健康密切相关,动物肠道微生物伴随宿主进化并与胃肠道构成复杂的微生态系统。为探究梵净山同域分布的黔金丝猴(Rhinopithecus brelichi)和藏酋猴(Macaca thibetana)的肠道微生物组成和功能差异,本研究采集两个物种冬... 肠道微生物与动物的健康密切相关,动物肠道微生物伴随宿主进化并与胃肠道构成复杂的微生态系统。为探究梵净山同域分布的黔金丝猴(Rhinopithecus brelichi)和藏酋猴(Macaca thibetana)的肠道微生物组成和功能差异,本研究采集两个物种冬季粪便样本进行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藏酋猴肠道微生物Chao1和Shannon指数都显著高于黔金丝猴(P<0.05),基于bray-curtis距离矩阵的β多样性分析发现两者的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存在一定相似性和差异性。门水平,厚壁菌门(Firmicutes)占两者肠道微生物的绝对优势,且藏酋猴相对丰度高于黔金丝猴;属水平,除相对丰度较高的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和颤螺旋菌属(Oscillospira)外,其他优势菌属类群均不相同。LEfSe分析发现粪球菌属(Coprococcus)、布劳特氏菌属(Blautia)、阿克曼菌属(Akkermansia)等与代谢通路功能相关的微生物在两者之间差异显著。PICRUSt功能预测分析表明,两者肠道微生物与新陈代谢、基因信息处理、环境信息处理和细胞过程等功能相关,Level 2水平,有3类代谢通路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黔金丝猴与藏酋猴肠道微生物组成和群落特征差异较大,可能是由于同域觅食灵长类的种类、数量及食物来源不同。同时,PICRUSt功能预测揭示了两者肠道微生物功能基因丰度的显著差异,表明两者可以通过调整自身肠道微生物组成来适应外界食物资源变化带来的挑战。该结果可为生态位高度重叠的两种灵长类肠道微生物的深入研究提供一定科学依据,也对两者开展野外人工保护干预措施的建立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金丝猴 藏酋猴 梵净山 肠道微生物 16S rRNA基因测序 PICRUSt功能预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