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CU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护理核查单的设计和应用 被引量:32
1
作者 孔丽丽 陈二辉 +1 位作者 邱寅龙 张晓璇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58-560,共3页
目的设计ICU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护理核查单并应用于临床。方法通过查阅指南和文献,设计ICU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护理核查单,将核查单应用于ICU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患者中,对比该护理核查单使用前后的护理操作情况(包括操作时间、操作质量... 目的设计ICU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护理核查单并应用于临床。方法通过查阅指南和文献,设计ICU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护理核查单,将核查单应用于ICU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患者中,对比该护理核查单使用前后的护理操作情况(包括操作时间、操作质量等)。结果 ICU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护理核查单能规范了护士操作流程、缩短了护士操作时间、提高了护士操作质量。结论将ICU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核查单应用于ICU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护理管理中,有助于规范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上下机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和操作质量,保障患者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护理 核查单
原文传递
解毒化瘀颗粒抑制急性肝衰竭大鼠肝线粒体通透性转换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王秀峰 石清兰 +4 位作者 王明刚 毛德文 邱华 龙富立 张荣臻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186-2189,共4页
目的:明确解毒化瘀颗粒在急性肝衰竭动物实验中的治疗作用及是否可抑制急性肝衰竭大鼠肝线粒体通透性转换。方法:采用D氨基半乳糖联合内毒素脂多糖构建急性肝衰竭大鼠模型,解毒化瘀颗粒干预治疗,成模后24 h收集各组大鼠标本,同时观察各... 目的:明确解毒化瘀颗粒在急性肝衰竭动物实验中的治疗作用及是否可抑制急性肝衰竭大鼠肝线粒体通透性转换。方法:采用D氨基半乳糖联合内毒素脂多糖构建急性肝衰竭大鼠模型,解毒化瘀颗粒干预治疗,成模后24 h收集各组大鼠标本,同时观察各组大鼠48 h存活率,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ALT、AST含量,分光光度仪检测肝线粒体在520 nm处吸光度的变化来测定PT孔开放情况,Western Bolt检测肝线粒体与胞质细胞色素C蛋白含量,测定Caspase-3蛋白活性情况。结果:解毒化瘀颗粒可提高急性肝衰竭大鼠48 h存活率,降低血清ALT、AST含量,抑制肝线粒体PT孔开放,提高线粒体细胞色素C含量,降低细胞质细胞色素C含量,抑制下游Caspase-3蛋白活性。结论:解毒化瘀颗粒可抑制急性肝衰竭大鼠肝线粒体通透性转换,抗急性肝衰竭肝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肝衰竭大鼠 线粒体通透性转换 解毒化瘀颗粒 抑制
下载PDF
哒嗪并吡咯二酮共轭聚合物半导体材料的合成及晶体管性能 被引量:2
3
作者 刘家庆 牛永鹏 +1 位作者 邱龙瑧 张国兵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11-417,共7页
采用Stille交叉偶联反应,合成了基于6-烷基吡咯[3,4-d]哒嗪-5,7-二酮(PPD)与吡咯并吡咯二酮(DPP)结构单元的受体-π-受体(A_1-π-A_2)型共轭聚合物(PPPD-DPP)。采用热重分析仪、紫外分光光度计、电化学工作站等表征了聚合物PPPD-DPP的性... 采用Stille交叉偶联反应,合成了基于6-烷基吡咯[3,4-d]哒嗪-5,7-二酮(PPD)与吡咯并吡咯二酮(DPP)结构单元的受体-π-受体(A_1-π-A_2)型共轭聚合物(PPPD-DPP)。采用热重分析仪、紫外分光光度计、电化学工作站等表征了聚合物PPPD-DPP的性能,系统地研究了聚合物的热性能、光物理性能、电化学性能及晶体管性能。结果表明:聚合物PPPD-DPP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热分解温度达到376℃;薄膜的最大吸收峰位于702nm,光学能带隙为1.27eV;有较低的最高占据分子轨道能级(HOMO,-5.23eV)。基于PPPD-DPP的有机薄膜晶体管(OTFTs)器件在真空中显示出双极性传输特性,最高电子和空穴迁移率分别为0.030 cm^2/(V·s)和0.054cm^2/(V·s),在空气中PPPD-DPP器件则表现出明显的p型传输特性,空穴迁移率提升至0.121cm^2/(V·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哒嗪并吡咯二酮 共轭聚合物 有机薄膜晶体管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