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6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国居民佩戴口罩防护行为研究 被引量:44
1
作者 曹素珍 温东森 +4 位作者 陈星 魏佳宁 王贝贝 秦宁 段小丽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649-1658,共10页
口罩作为阻隔病毒传染的物理方式之一,其能阻断病原体经飞沫传播,同时具有双向隔离保护作用.佩戴口罩对于公众防范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的风险和维持人体基本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简称“新冠肺炎”... 口罩作为阻隔病毒传染的物理方式之一,其能阻断病原体经飞沫传播,同时具有双向隔离保护作用.佩戴口罩对于公众防范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的风险和维持人体基本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简称“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国居民佩戴口罩的行为模式特征,基于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国人群环境暴露行为模式调查,分析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居民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佩戴口罩的行为特征,并探讨不同潜在风险人群佩戴口罩行为模式的差异性.结果表明:①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国人群外出佩戴口罩的比例在99%以上,显著高于非疫情期间的口罩佩戴率(16.05%),其中,医务人员以及与人群广泛接触群体的口罩佩戴率最高(100%).②居民以仅佩戴医用外科口罩、仅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以及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和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3种模式为主,占31种口罩佩戴模式的60%以上.③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不同职业人群、不同所属人群以及不同疫情地区人群佩戴口罩的比例均存在显著差异.④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国居民佩戴口罩的更换频次多为累计使用时长4 h更换一次和累计使用时长24 h更换一次.⑤人群外出佩戴口罩的比例随新冠肺炎疫情严重程度的升高而增加.尽管新冠肺炎疫情分布特征和管控措施存在差异,但居民佩戴口罩行为均表现良好,其中居住地不存在疑似病例的人群比居住地存在疑似病例的人群的口罩佩戴率更高,说明人群佩戴口罩行为与疫情的发展可能存在一定的相互作用.研究显示,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国人群佩戴口罩这一防护行为总体执行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 佩戴口罩 行为模式 环境暴露
下载PDF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国人群交通出行行为分析 被引量:40
2
作者 姜楠 李赛 +4 位作者 曹素珍 魏佳宁 王贝贝 秦宁 段小丽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675-1682,共8页
为了解我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简称“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人群出行频次及交通方式,调查收集了2020年2月25日—3月14日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8330名居民疫情期间的出行频次及交通方式等信息,并分析了其影响因素;对我国31个... 为了解我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简称“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人群出行频次及交通方式,调查收集了2020年2月25日—3月14日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8330名居民疫情期间的出行频次及交通方式等信息,并分析了其影响因素;对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按疫情严重程度进行等级划分,分析不同疫情等级下人群交通出行方式的差异,并与非疫情期间进行对比.结果表明:①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调查人群中有75.1%的人有出行行为,其中,5.5%的人一天多次外出,17.6%的人每周出行频次不到一次.出行过程中乘坐公共交通和出租车这两类感染风险较高的交通工具的人数占比分别为6.3%和4.0%.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国居民的出行频次和交通方式可能受性别、年龄、城乡、片区等人口统计学变量以及当地或附近疑似确诊病例情况的影响,还可能与所在省份疫情严重程度有关.西藏自治区、青海省等地区人群出行频次及交通方式受疫情影响变化相对较小,湖北省居民出行频次及交通方式与非疫情期间相比变化最大.③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国成人居民选择步行和小轿车(出租车和私家车)出行的人数占比远高于非疫情期间,而选择公共交通和自行车或电动车等交通方式的人数占比与非疫情期间相比有所降低.研究发现,新冠肺炎疫情极大地改变了我国人群出行频次及交通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交通方式 出行频次 行为分析
下载PDF
DnCNN和U-Net对地震随机噪声压制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5
3
作者 高好天 孙宁娜 +3 位作者 孙可奕 李钟晓 秦宁 李振春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441-2453,共13页
卷积神经网络(CNN)是近几年来最常用的用于有监督学习的深度学习算法之一.DnCNN是一种针对图像去噪问题提出的卷积神经网络.U-Net是一种U型结构的卷积神经网络,特点是融合了不同层次的特征,并在不同问题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近几年来多种CN... 卷积神经网络(CNN)是近几年来最常用的用于有监督学习的深度学习算法之一.DnCNN是一种针对图像去噪问题提出的卷积神经网络.U-Net是一种U型结构的卷积神经网络,特点是融合了不同层次的特征,并在不同问题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近几年来多种CNN结构被广泛运用于地震数据的随机噪声压制中,但在地震去噪问题上选择CNN结构时有一定的盲目性.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对DnCNN和U-Net这两种常用于地震随机噪声压制的网络结构进行了多方面的对比.网络训练时添加不同方差的高斯噪声构成训练集,并分别对地震数据进行了噪声学习和信号学习两种学习方式.同时将CNN的去噪方法与传统的曲波变换(Curvelet)方法在合成数据和实际数据上进行随机噪声的压制效果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在选择的数据上,CNN相对于曲波变换方法能够更好的去除地震数据中的随机噪声,并保护有效信号,同时U-Net比DnCNN能够在地震随机噪声压制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积神经网络 深度学习 地震随机噪声压制
原文传递
微波超声波联用萃取白藜芦醇及其苷的HPLC测定 被引量:15
4
作者 马密霞 秦宁 +1 位作者 闵清 胡文祥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A01期124-129,共6页
建立了花生芽和葡萄籽微波超声波联用提取白黎芦醇及其苷的HPLC测定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进行测定,色谱柱为迪马C18,流动相为乙腈-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306nm,进样量为20μl。白黎芦醇在0.343~15.15&#... 建立了花生芽和葡萄籽微波超声波联用提取白黎芦醇及其苷的HPLC测定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进行测定,色谱柱为迪马C18,流动相为乙腈-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306nm,进样量为20μl。白黎芦醇在0.343~15.15×103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0.9967;白藜芦醇苷在110.712~1774.23×103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0.9993。该方法检测快速、简便、重现性好,适用于花生芽和葡萄籽中白藜芦醇及其苷的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超声波 萃取 白藜芦醇 药物 色谱 浸取
下载PDF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现状及对策分析 被引量:14
5
作者 秦宁 王立宁 《中国大学生就业》 2021年第9期61-64,共4页
随着高校毕业生规模逐年增长,大学生的就业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高校毕业生如何就业和怎样就业成为大学生思考的问题之一。本文通过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内涵的阐述,分析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现状,提出大学生生涯规划和课程的创... 随着高校毕业生规模逐年增长,大学生的就业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高校毕业生如何就业和怎样就业成为大学生思考的问题之一。本文通过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内涵的阐述,分析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现状,提出大学生生涯规划和课程的创新改革思路和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大学生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 课程现状
原文传递
北京市居民膳食大米无机砷的暴露评估 被引量:12
6
作者 曹琦 曹素珍 +2 位作者 康艺瑾 秦宁 段小丽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258-1266,共9页
砷(As)被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列入Ⅰ类致癌物质.大米由于其组织特异性,更易于富集As,了解人群大米消费习惯,对评估大米As对人体健康危害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对北京市人群大米暴露行为模式进行调查,并在北京市采集粳米、籼米、... 砷(As)被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列入Ⅰ类致癌物质.大米由于其组织特异性,更易于富集As,了解人群大米消费习惯,对评估大米As对人体健康危害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对北京市人群大米暴露行为模式进行调查,并在北京市采集粳米、籼米、糯米和糙米4个种类的大米样品共160份.根据北京市人群的实际大米摄入量及不同种类大米的无机砷(iAs)含量,对人群不同种类大米As暴露浓度水平进行加权后开展大米iAs的精细化暴露评估.结果表明:(1)北京市居民消费的大米中iAs平均含量为0.060 mg/kg,低于GB 2762-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中规定的大米As污染限值(0.2 mg/kg),其中,粳米As含量(0.063 mg/kg)最高,籼米As含量(0.053 mg/kg)最低.(2)北京市居民每日大米摄入量为91.19 g, 82.8%的居民以食用粳米为主.(3)北京市居民基于实际消费大米种类和大米摄入量评估的大米As暴露量为0.12μg/(kg·d),是未经加权评估的大米As暴露量的1.23~1.32倍,约占As允许摄入量[0.3μg/(kg·d)]的40%.研究显示,北京市居民大米As暴露的健康风险处于可接受水平,精细化的暴露评估方法可减少暴露评估的不确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米 消费行为 无机砷(iAs) 暴露评估 北京市
下载PDF
数字健康技术在高血压患者药物管理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1
7
作者 姚自强 秦宁 +1 位作者 石双姣 钟竹青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403-1408,F0003,共7页
高血压是导致居民心血管疾病发病和死亡风险增加的首要且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全面有效的药物管理是帮助患者控制血压的重要策略。目前研究多集中于数字化健康管理与血压监测,对于数字健康技术在高血压患者药物管理的相关报告较少。该文... 高血压是导致居民心血管疾病发病和死亡风险增加的首要且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全面有效的药物管理是帮助患者控制血压的重要策略。目前研究多集中于数字化健康管理与血压监测,对于数字健康技术在高血压患者药物管理的相关报告较少。该文综述了数字健康技术在高血压患者用药评估、用药干预、血压监测、用药咨询与转诊、随访中的应用,为护理人员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数字化药物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药物疗法管理 远程医学 数字健康 护理 综述
原文传递
南疆陆地棉种质资源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2
8
作者 王天友 王有武 +3 位作者 曹新川 刘春艳 秦宁 何良荣 《种子》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11,共7页
通过田间调查、室内考种及纤维品质检测,对南疆90份陆地棉种质资源16个表型性状进行鉴定及评价分析,为南疆陆地棉亲本选配和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6个表型性状中叶枝数(36.24%)、中部果枝长度(22.63%)、单株铃数(17.64%)变异... 通过田间调查、室内考种及纤维品质检测,对南疆90份陆地棉种质资源16个表型性状进行鉴定及评价分析,为南疆陆地棉亲本选配和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6个表型性状中叶枝数(36.24%)、中部果枝长度(22.63%)、单株铃数(17.64%)变异系数较大,节位数(6.07%)、上半部均长(4.63%)、伸长率(2.59%)变异系数较小;各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平均值为2.01;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陆地棉品质性状与产量性状表现为负相关;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5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到71.69%,培育陆地棉优良品种应选择纤维品质优良、结铃数多、株型紧凑、单铃重适中、衣分较高的品种;聚类分析将90份种质分为4个类群,各类群性状差异较大,可为棉花新品种培育提供不同特性的种质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棉种质资源 遗传多样性 相关分析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下载PDF
当前甘蔗机械化的主要矛盾及解决对策 被引量:11
9
作者 覃宁 宋前明 +4 位作者 卢羿安 韦丽梅 黄明昌 黄应设 梁耀宁 《甘蔗糖业》 2020年第5期1-6,共6页
随着甘蔗机械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制糖企业加入到推动机械化发展的队伍当中。甘蔗机械化收获量及收割机设备的数量有明显的增加,随着甘蔗机械化的发展,一些矛盾也越来越凸显。这是由于机械收割数量达到一定的数量级后,各参与方采取自我... 随着甘蔗机械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制糖企业加入到推动机械化发展的队伍当中。甘蔗机械化收获量及收割机设备的数量有明显的增加,随着甘蔗机械化的发展,一些矛盾也越来越凸显。这是由于机械收割数量达到一定的数量级后,各参与方采取自我保护的措施,而这些措施必定会影响到另一方或其他多方的利益。我们通过分析矛盾的根源,从制糖企业服务队、蔗农等多方视角分析原因及应对措施,根据当前问题不断优化配套设施,完善提升管理水平,为甘蔗机械化有更好更快地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机械化 管理 制糖企业 矛盾的根源
下载PDF
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药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0
作者 马密霞 秦宁 +1 位作者 闵清 胡文祥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3期237-245,252,共10页
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药物是阻止病毒传播、遏制疫情的有效手段,收集整理了各国科研机构关于治疗COVID-19的药物及相关研究信息,主要包括可能用于治疗COVID-19的化学药、中药和生物药物等的研究情况;综述了瑞德西韦、法维拉韦、氯喹和羟... 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药物是阻止病毒传播、遏制疫情的有效手段,收集整理了各国科研机构关于治疗COVID-19的药物及相关研究信息,主要包括可能用于治疗COVID-19的化学药、中药和生物药物等的研究情况;综述了瑞德西韦、法维拉韦、氯喹和羟氯喹等化学药及其联合用药的临床试验初步研究,介绍了“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胶囊/颗粒”、“血必净注射液”、“清肺排毒汤”、“化湿败毒方”、“宣肺败毒方”等中药及其功效,以及生物大分子药物如治愈患者血浆抗体、托珠单抗、干扰素和疫苗研发等情况。今后,仍需不断完善各种药物治疗COVID-19的临床试验,加快疫苗研发等,进一步探讨防治COVID-19的策略,旨在为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药物筛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COVID-19 抗病毒药物 中药 疫苗 老药新用 组合疗法 药效团
下载PDF
应用逆散射级数波场预测和2D卷积盲分离压制层间多次波 被引量:11
11
作者 毕丽飞 秦宁 +3 位作者 李钟晓 梁鸿贤 李振春 窦婧瑛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21-529,468,共10页
多次波压制是地震数据处理的重要环节。基于波动方程的预测相减法是压制层间多次波的常用方法,它包括层间多次波预测以及自适应相减两个步骤。文中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层间多次波压制方法,通过引入阶跃函数、有限积分区间等假设条件简化逆... 多次波压制是地震数据处理的重要环节。基于波动方程的预测相减法是压制层间多次波的常用方法,它包括层间多次波预测以及自适应相减两个步骤。文中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层间多次波压制方法,通过引入阶跃函数、有限积分区间等假设条件简化逆散射级数公式,实现层间多次波的预测;然后引入2D卷积盲分离方法实现层间多次波的自适应匹配相减。理论模型试算及实际资料应用效果表明,该方法能在不依赖速度模型前提下高效实现层间多次波预测;采用的多道卷积盲分离自适应相减方法,比传统L2范数最小化自适应相减方法和单道卷积盲分离自适应相减方法,能在有效压制层间多次波的同时,更好地保护一次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间多次波 逆散射级数 2D卷积盲分离 自适应相减 数据驱动
下载PDF
基于概率方法的中国居民饮水途径砷暴露健康风险评估 被引量:11
12
作者 秦宁 刘运炜 +3 位作者 侯荣 王彩云 王贝贝 段小丽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3338-3347,共10页
通过文献调研收集我国3类主要饮用水类型的总砷浓度.通过回归模型获得不同年龄段人群饮水暴露参数分布模式.基于概率方法评价不同水体和不同人群由于砷暴露造成的致癌风险和非致癌风险.结果发现,全国各类水体的总砷浓度几何均值为(13.0&... 通过文献调研收集我国3类主要饮用水类型的总砷浓度.通过回归模型获得不同年龄段人群饮水暴露参数分布模式.基于概率方法评价不同水体和不同人群由于砷暴露造成的致癌风险和非致癌风险.结果发现,全国各类水体的总砷浓度几何均值为(13.0±38.1)μg·L^(-1).其中饮用水中的最高砷浓度出现在内蒙古,广西和山西饮用水中也有较高总砷检出.与相关标准中的砷浓度标准相比,未经处理的井水和未经处理的地表水源水超标的概率分别为23.2%和18.4%.非致癌风险评估发现,井水和地表水源水饮用人群超过单日暴露剂量阈值的概率分别为24.0%和19.5%.致癌风险评估发现,我国全人群终生饮水砷摄入导致的致癌风险(LCR)中位数为3.22×10^(-5),处于可接受水平.其中18~45岁人群有最大的风险贡献,LCR中位数为1.37×10^(-5).井水和地表水源水饮用人群LCR仍有一定概率超过美国环保署(US EPA)规定的严重风险水平.综上所述,我国居民存在潜在的饮用水砷暴露健康风险,需要进一步加强饮用水砷污染控制以降低砷引发的健康风险和保障饮水安全.同时建议加强风险阈值研究以期真实反映砷暴露风险,为保护居民健康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用水 暴露参数 健康风险评价 风险阈值
原文传递
临床护士输注血管活性药物的现状调查 被引量:11
13
作者 钟竹青 秦宁 +4 位作者 高学琴 康晓凤 丁四清 刘亚平 李庆印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208-1215,共8页
目的调查护士输注血管活性药物的现状,比较不同等级、性质医院之间的差异。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0年7月—8月对来自31个省份的护士进行在线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护士的一般资料、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现状、血管通路的使用现状和输注血管... 目的调查护士输注血管活性药物的现状,比较不同等级、性质医院之间的差异。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0年7月—8月对来自31个省份的护士进行在线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护士的一般资料、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现状、血管通路的使用现状和输注血管活性药物的护理实践。结果共回收7873份有效试卷。留置针(93.92%)是护士常用的血管通路,其次是中心静脉导管(61.27%),钢针(15.11%)使用最少。与非三级医院、综合医院相比,三级医院和心血管专科医院的护士使用中心静脉导管的比例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血压、心率和呼吸频率是护士常评估与观察的3项指标。与三级医院相比,非三级医院的护士在输注血管活性药物时不更换输注部位、采用可调速输液器/手动调节速度、认为变动注射泵的高低位置不影响输注血管活性药物的稳定性、封管前未回抽剩余药液、按快速输液键或使用生理盐水加速推进的方式处理回血、未对所有患者进行心电监护方面的比例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心血管专科医院相比,综合医院的护士在输注血管活性药物时在三通接头处快速推注其他药物、封管前未回抽剩余药液、按快速输液键或使用生理盐水加速推进的方式处理回血、未对所有患者进行心电监护方面的比例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临床护士输注血管活性药物的护理实践存在安全隐患,有必要制订血管活性药物静脉输注护理标准,并对其进行规范化管理与监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药物 血管通路 护士 护理管理研究
原文传递
铁皮石斛人工繁育技术 被引量:10
14
作者 黄艳艳 仉劲 +3 位作者 付均惠 张攀 秦宁 李国清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5-123,共9页
以铁皮石斛商品瓶苗和盆栽苗茎段为试材,添加不同浓度6-BA、NAA,诱导茎段腋芽、原球茎和不定根,建立再生体系,快速繁殖铁皮石斛组培苗,以期为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人工繁殖铁皮石斛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外植体宜采用70%酒精浸泡20 s,... 以铁皮石斛商品瓶苗和盆栽苗茎段为试材,添加不同浓度6-BA、NAA,诱导茎段腋芽、原球茎和不定根,建立再生体系,快速繁殖铁皮石斛组培苗,以期为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人工繁殖铁皮石斛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外植体宜采用70%酒精浸泡20 s,0.1%升汞浸泡8 min消毒;MS+6-BA 3.0~5.0 mg·L^-1+NAA 0.1~1.0 mg·L^-1适合腋芽分化和增殖,分化率92%~100%;1/2MS+6-BA 2.0 mg·L^-1+NAA 0.5 mg·L^-1+土豆泥15%适合原球茎诱导增殖,增殖倍数7.7;1/2MS+NAA 0.3 mg·L^-1生根率为100%;以松针土移栽,成活率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皮石斛 再生体系 人工繁殖
原文传递
某工业城市大气颗粒物中PAHs的粒径分布及人体呼吸系统暴露评估 被引量:9
15
作者 王娟 郭观林 +4 位作者 秦宁 侯荣 杨敏 康艺瑾 段小丽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4345-4354,共10页
为研究大气颗粒物中多环芳烃(PAHs)的粒径分布与富集特征,确定不同粒径颗粒物中PAHs在人体呼吸系统各器官内的沉积浓度,以准确评估其人体呼吸暴露风险,选择东北某钢铁工业城市,在采暖期和非采暖期按粒径对大气颗粒物进行分级采样,用高... 为研究大气颗粒物中多环芳烃(PAHs)的粒径分布与富集特征,确定不同粒径颗粒物中PAHs在人体呼吸系统各器官内的沉积浓度,以准确评估其人体呼吸暴露风险,选择东北某钢铁工业城市,在采暖期和非采暖期按粒径对大气颗粒物进行分级采样,用高效液相色谱对样品中14种优控PAHs进行分析,并将大气颗粒物粒径分级采样技术与人体呼吸系统内部沉积模型结合进行呼吸暴露评估.结果表明,大气颗粒物中总PAHs浓度变化显著,采暖期(743. 9 ng·m-3)高于非采暖期(169. 0ng·m-3),多数PAHs(86. 3%~89. 9%)与大气中粒径≤2. 06μm的细颗粒有关;中低分子量PAHs单体呈双峰型,峰值位于1. 07~2. 06μm和7. 04~9. 99μm.高分子量PAHs呈单峰分布,峰值位于1. 07~2. 06μm;4环PAHs的含量占主导优势,为总PAHs浓度的40%;在采暖期和非采暖期分别有53. 3%和55. 3%的颗粒态PAHs沉积在人体呼吸系统的不同器官,分别采用人体呼吸系统沉积浓度和在颗粒物上的总浓度计算该地区人群颗粒态PAHs的终身致癌超额风险值(incremental lifetime cancer risk,R值),成人的R值在采暖期为1. 3×10-5和2. 9×10-5,非采暖期为3. 1×10-6和6. 0×10-6,儿童的R值在采暖期为1. 0×10-5和2. 3×10-5,非采暖期为2. 4×10-6和4. 8×10-6.结果表明,颗粒物粒径分布直接影响呼吸系统沉积浓度和致癌风险,将分级采样技术与呼吸系统沉降模型结合方法可有效避免对人体呼吸暴露量的过度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铁工业城市 多环芳烃(PAHs) 粒径分布 组成特征 呼吸系统 沉积浓度 暴露评估
原文传递
心脏康复推荐量表的汉化及信效度检验 被引量:8
16
作者 秦宁 石双姣 +3 位作者 张树华 段应龙 李晓 钟竹青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62-768,共7页
目的对心脏康复推荐量表(the Recommending Cardiac Rehabilitation Scale,ReCaRe)进行翻译及文化调试,并分析其信效度。方法依据Brislin经典回译模型对ReCaRe进行正译、回译,经文化调试及预调查后形成中文版ReCaRe。2021年7月—8月选取... 目的对心脏康复推荐量表(the Recommending Cardiac Rehabilitation Scale,ReCaRe)进行翻译及文化调试,并分析其信效度。方法依据Brislin经典回译模型对ReCaRe进行正译、回译,经文化调试及预调查后形成中文版ReCaRe。2021年7月—8月选取324名湖南省心血管内外科医护人员进行线上调查,评价量表的信效度。结果中文版ReCaRe共16个条目,条目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833~1.000,全体一致量表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875,平均量表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979,探索性因子分析共提取3个公因子,即感知到益处和障碍、感知到严重性和易感性、感知到服务可用性,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7.858%。总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67,各维度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81~0.908;总量表的分半信度为0.759,各维度的分半信度为0.837~0.864。结论中文版ReCaRe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为评价医护人员心脏康复推荐信念提供可靠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康复 推荐 医务人员 信度 效度 护理
原文传递
一次波和层间多次波联合成像方法 被引量:7
17
作者 秦宁 王常波 +3 位作者 梁鸿贤 李志娜 李振春 丁艺璇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375-1383,I0005,共10页
地下强反射界面产生的层间多次波传播路径复杂,压制难度大而且成本高,一直以来都是困扰油气勘探的棘手难题。考虑到层间多次波也是来自地下界面的真实反射,同时逆时偏移可以实现多次波的正确归位,因此,从节省计算成本和提高成像精度的... 地下强反射界面产生的层间多次波传播路径复杂,压制难度大而且成本高,一直以来都是困扰油气勘探的棘手难题。考虑到层间多次波也是来自地下界面的真实反射,同时逆时偏移可以实现多次波的正确归位,因此,从节省计算成本和提高成像精度的角度出发,开展了一次波和层间多次波联合成像方法研究。首先,通过分析联合成像过程,引入了基于上、下行波场分离的成像条件以提高成像精度;然后,重点针对联合成像过程中引入的串扰假象,分析了其产生机制,提出了基于缺失边界匹配补偿的解决策略,通过将震源正向延拓上边界与实际地震资料进行匹配求取匹配因子,并将其作用于缺失边界的正演数据,从而实现保真逆时延拓,有效避免串扰假象的产生;最后,应用数值试算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有效性和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次波 层间多次波 联合成像 成像条件 边界补偿 偏移假象
下载PDF
白花丹参和紫花丹参叶绿素荧光日变化比较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孙文帅 秦宁 +3 位作者 王菲 张秀婷 衣凌飞 祝丽香 《特产研究》 2019年第1期8-11,共4页
为从叶绿素荧光的角度阐明紫花丹参产量高于白花丹参的原因,探讨紫花丹参和白花丹参产量和叶绿素荧光差异内在关系,在山东农业大学农学实验站,利用便携脉冲调制式荧光仪在丹参快速生长期测定叶片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并对其荧光特性进行综... 为从叶绿素荧光的角度阐明紫花丹参产量高于白花丹参的原因,探讨紫花丹参和白花丹参产量和叶绿素荧光差异内在关系,在山东农业大学农学实验站,利用便携脉冲调制式荧光仪在丹参快速生长期测定叶片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并对其荧光特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紫花丹参的最大荧光、PSII最大光化学效率、潜在光化学效率、实际光化学效率、PSII光化学猝灭显著高于白花丹参,表明紫花丹参光合电子传递效率、光合能力高于白花丹参。由此推测,紫花丹参产量高于白花丹参的重要原因是紫花丹参对光能的利用率高于白花丹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叶绿素荧光 光合性能
下载PDF
小麦热激转录因子基因TaHsfA2e特性及耐热性功能初探 被引量:6
19
作者 张玉杰 张园园 +3 位作者 张华宁 秦宁 李国良 郭秀林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818-1828,共11页
植物热激转录因子(heatshocktranscriptionfactor,Hsf)能够通过激活热激蛋白基因的表达而启动热激反应,在传递热信号以及提高植物耐热性方面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植物Hsf属多基因家族,数量因作物不同差异较大。小麦Hsf家族成员多,特性... 植物热激转录因子(heatshocktranscriptionfactor,Hsf)能够通过激活热激蛋白基因的表达而启动热激反应,在传递热信号以及提高植物耐热性方面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植物Hsf属多基因家族,数量因作物不同差异较大。小麦Hsf家族成员多,特性和功能复杂多样。本文在通过生物信息学推测分析小麦Hsf家族基因数目及其分类的基础上,从小麦幼叶中同源克隆获得A2亚族成员TaHsfA2e(GenBank登录号为MG700614)的完整编码序列,序列长1026 bp,编码341个氨基酸残基,含完整的DNA结合结构域DBD、核定位信号序列NLS、核输出信号序列NES和激活域AHA。正常条件下TaHsfA2e蛋白质被定位在细胞核。同源分析表明, TaHsfA2e与小麦HsfA6f蛋白相似性最高,达96%。定量分析表明, TaHsfA2e在小麦多个组织器官中表达量均低,但在成熟种子中高表达。叶片中TaHsfA2e的表达受37℃热胁迫显著上调,处理60min时达峰值,被SA和H2O2下调。50℃热胁迫下转TaHsfA2e酵母细胞的耐热性显著强于转空载体对照,TaHsfA2e可不同程度提高转基因拟南芥植株的基础耐热性和获得耐热性,上调热胁迫条件下热相关蛋白基因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HsfA2e 表达特性 亚细胞定位 遗传转化 耐热性
下载PDF
中国居民饮用水镉暴露非致癌风险的年龄分层权重 被引量:6
20
作者 秦宁 阿依博塔·吐尔逊别克 +4 位作者 刘运炜 侯荣 徐翔宇 官家丞 段小丽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863-1872,共10页
饮水是人体镉(Cd)暴露的重要途径,为了定量表征中国居民饮用水镉暴露风险,通过文献调研收集我国3类主要饮用水类型的镉浓度数据.利用回归模型获得不同年龄段人群饮水暴露参数分布模式.基于概率方法评价不同水体和不同人群由于饮用水镉... 饮水是人体镉(Cd)暴露的重要途径,为了定量表征中国居民饮用水镉暴露风险,通过文献调研收集我国3类主要饮用水类型的镉浓度数据.利用回归模型获得不同年龄段人群饮水暴露参数分布模式.基于概率方法评价不同水体和不同人群由于饮用水镉暴露造成的非致癌风险.结果发现,3种类型水体镉浓度存在显著差异.自来水、未处理的地下水和地表水源水的ρ(Cd)几何均值分别为(0.48±0.78)、(1.07±1.82)和(1.04±1.38)μg·L^(-1).风险评估结果表明,各个年龄段和3类水体的风险商中位数都远小于1.与美国环保署推荐的暴露剂量阈值比较,未处理的地表水源水、地下水和自来水的超过阈值的概率分别为2.4%、1.3%和1.0%.其中,6~8岁的儿童具有最高的镉日均摄入剂量,15~17岁年龄组人群摄入量最低.通过年龄分层权重后的蒙特卡洛模拟发现,在超过暴露阈值的人群中,18~44岁的成年人占所有超限人数的50.8%.综上所述,我国居民的饮用水镉暴露引发的非致癌风险较低.但特殊群体仍存在超过暴露剂量阈值的概率,需要进一步加强饮用水镉污染控制以降低镉暴露引发的健康风险和保障饮水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镉(CD) 饮用水 暴露参数 健康风险评价 蒙特卡洛模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