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碳中和约束下绿色减排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13
1
作者 田原宇 乔英云 张永宁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078-1084,共7页
基于对CO_(2)具有“既是亟待减排的温室气体,又是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可再生资源”双重性的认知,本文首次提出了碳中和约束下的“污染温室因子禁排、CO_(2)净零排放、调控CH_(4)产生和排放”的温室因子绿色减排体系。文中从两个方面提出... 基于对CO_(2)具有“既是亟待减排的温室气体,又是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可再生资源”双重性的认知,本文首次提出了碳中和约束下的“污染温室因子禁排、CO_(2)净零排放、调控CH_(4)产生和排放”的温室因子绿色减排体系。文中从两个方面提出绿色减排体系的构建:在国家层面,通过制定相关减排政策体系、进行国家超级工程和行动,为我国实现“30·60双碳目标”提供依据、标准和规范,形成实施绿色碳减排的基石和支撑体系;在微观技术层面,通过全过程控碳排放的CO_(2)绿色减排技术,包括源头上避免高碳排放、过程中控制碳排放、末端强化碳循环与捕集利用(3CU)等。最后指出,依靠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以节能降耗和生物固碳为抓手,疏堵结合,满足自然界的碳循环平衡需求,高效低成本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低碳化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与应对气候变化的三赢,将会促进我国2030年前达到峰值和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中和 温室因子绿色减排体系 降污减碳 CO_(2)绿色减排 全过程控碳排放 碳循环与捕集利用 二氧化碳捕集
下载PDF
碳中和约束下的煤化工产业展望 被引量:11
2
作者 田原宇 谢克昌 +1 位作者 乔英云 张永宁 《中外能源》 CAS 2022年第5期17-23,共7页
“多煤少油贫气”的能源资源禀赋,决定了煤炭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压舱石和兜底保障作用。二氧化碳的双重性、能源低碳化利用特征和未来低碳电气化时代的煤炭定位,又决定了大力发展煤化工产业的必要性,煤化工产业是推动煤炭清洁高效低碳... “多煤少油贫气”的能源资源禀赋,决定了煤炭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压舱石和兜底保障作用。二氧化碳的双重性、能源低碳化利用特征和未来低碳电气化时代的煤炭定位,又决定了大力发展煤化工产业的必要性,煤化工产业是推动煤炭清洁高效低碳能源化、高值原料化利用最有潜力的发展途径。我国现代煤化工产业在相关技术和装备取得长足进步的同时,也存在发展战略定位不清晰、理论基础薄弱、关键核心技术内在不足与缺失、终端产品低值化和同质化、碳排放以及水资源供需矛盾等问题。作为煤炭清洁高效低碳高值化利用的有效途径,碳中和约束下的煤化工产业应对现有存续和未来新建煤化工项目分类施策。现有存续煤基发电和煤化工企业要通过技术改造和升级转型,最大化盘活现有煤化工资产,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实现低碳化高质量发展。新增煤化工项目应依据煤炭特性和碳排放“双控”要求,坚持燃料和原料并重,合理遴选最适宜的技术,优势特色产业要坚持绿色低碳高值化可持续发展。按照煤化工产业二氧化碳排放特性,积极研发和推广应用二氧化碳高效原料化和工质化利用技术,从末端破解煤化工产业碳排放难题。最终达到煤炭资源最大化利用、低成本合理有效实施绿色碳减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化工 低碳能源化 高值原料化 分类施策 工质化利用 碳减排
下载PDF
碳中和约束下的石油炼制技术与产业发展动向及展望 被引量:9
3
作者 田原宇 乔英云 +3 位作者 刘欣梅 杨朝合 张永宁 张金弘 《中外能源》 CAS 2022年第7期9-16,共8页
全球对石化原料和化工产品的需求增长迅速,同时电驱动汽车销量暴增带来汽柴油消费量的快速下降,炼油业由“燃料为主”向“化工原料为主”转型已成为必然趋势。随着原油日益重质化、劣质化以及低碳烯烃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重油催化裂解... 全球对石化原料和化工产品的需求增长迅速,同时电驱动汽车销量暴增带来汽柴油消费量的快速下降,炼油业由“燃料为主”向“化工原料为主”转型已成为必然趋势。随着原油日益重质化、劣质化以及低碳烯烃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重油催化裂解多产低碳烯烃技术成为石油炼制业研究和关注的重点。为了提高目标化学品收率和选择性,国内外炼化企业普遍采用炼化一体化技术,通过多种工艺过程组合,从“油主化辅”转向“化主油辅”。原油直接制化学品技术被认为是炼油业转型升级的颠覆性技术变革,目前主要有蒸汽裂解和催化裂解两种方式,尚处于研发与示范阶段。我国炼油产能已严重过剩,成品油消费空间受到挤压,而新材料和专用化学品却处于短缺状况,未来化工产品需求将持续增长,润滑油脂、石油沥青等特种油品消费也有较大增长潜力。针对现有炼化企业存续装置和新建炼化项目要分类施策。现有炼化存续装置要实施技术改造和升级转型,通过减油增化、“油转化”和“油转特”,最大化盘活现有炼化资产;超前布局研发和应用原油直接裂解制化学品的炼制技术;新增炼化项目要依据以化工原料为主的市场需求,将石蜡基和中间基原油以及废弃塑料制品最大化生产化工原料或高值化梯级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炼制 化工原料 新材料 特种油品 原油直接裂解
下载PDF
油砂沥青分离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8
4
作者 郝俊辉 田原宇 +2 位作者 张金弘 乔英云 车远军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3337-3345,共9页
油砂作为一种储量丰富的非常规石油资源,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对于油砂的加工利用,其前提就是油砂沥青的分离,因此对其技术的研究十分必要。本文首先介绍了油砂的组成及分类,然后着重对几种主要油砂分离技术(热水洗法、有机... 油砂作为一种储量丰富的非常规石油资源,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对于油砂的加工利用,其前提就是油砂沥青的分离,因此对其技术的研究十分必要。本文首先介绍了油砂的组成及分类,然后着重对几种主要油砂分离技术(热水洗法、有机溶剂萃取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超声波辅助萃取法、离子液体萃取法和热解干馏法)的优缺点进行了汇总,并详细分析了它们各自的分离流程。其中,热水洗法、有机溶剂萃取法和热解干馏法是目前研究相对成熟的3种方法,而其他方法虽然分离效果相对高,但是对工艺条件和设备的要求较高,导致较高的投资和运行成本,因此还需要对这些油砂沥青分离工艺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以满足工业化应用的要求。最后,对油砂沥青分离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砂 热水洗 溶剂萃取 超临界流体萃取 超声辅助萃取 离子液体萃取 热解 油砂沥青
下载PDF
不同改良剂对东营盐碱地改良效果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张志美 袁梦 +3 位作者 李燊 纪瑶瑶 乔英云 田原宇 《腐植酸》 2021年第6期15-21,共7页
为改善东营市滨海重度盐碱地土壤团粒结构、减弱毛细现象,通过土壤培养试验,比较了液体腐植酸、粉状腐植酸、红石膏和粉煤灰4种改良剂单施对盐碱土壤pH、有机质和全盐量的改良效果。结果发现,试验所用改良剂均能改善土壤结构,且液体腐... 为改善东营市滨海重度盐碱地土壤团粒结构、减弱毛细现象,通过土壤培养试验,比较了液体腐植酸、粉状腐植酸、红石膏和粉煤灰4种改良剂单施对盐碱土壤pH、有机质和全盐量的改良效果。结果发现,试验所用改良剂均能改善土壤结构,且液体腐植酸的改良效果最佳,使盐碱土壤pH降低2.19%~5.92%,粒径大于0.25 mm的水稳性大团聚体比例增至20.24%~63.98%,毛细现象降低79.62%~88.95%,有机质含量增加21.02%~68.34%,全盐量下降29.86%~70.96%。试验结果为东营盐碱地改良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碱地 腐植酸 红石膏 粉煤灰 团粒结构 毛细现象
原文传递
基于化学族组成的煤化学研究体系构建及其应用 被引量:5
6
作者 田原宇 谢克昌 +1 位作者 乔英云 田斌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37-1145,共9页
针对170多年来按照物理相似性、以显微组分为基础的传统煤化学研究方法普适性差和近70 a来借助现代分析仪器和量子化学计算得到的煤大分子结构模型无法解析煤结构和反应性的关联性的核心科学问题,提出表征可溶化程度的相对抽提率概念,... 针对170多年来按照物理相似性、以显微组分为基础的传统煤化学研究方法普适性差和近70 a来借助现代分析仪器和量子化学计算得到的煤大分子结构模型无法解析煤结构和反应性的关联性的核心科学问题,提出表征可溶化程度的相对抽提率概念,构建了基于环己酮和CS_(2)-NMP复合溶剂分步抽提煤的普适性可溶化体系,按照化学相似性将煤中有机物分为饱和分、芳香分,胶质、沥青质、碳青质和焦质6个化学族组分,开展不同变质程度煤化学族组分的物理化学结构、组成及其不同热解条件下的热解行为、热解特性、反应机理与动力学研究;提出煤热解反应主体由热离解的自由基主导的新观点,构建了普适性的煤热解自由基调控机理及其强化机制,并按照煤化学族组分的基元反应产生初始自由基、自由基调控和自由基复合3个阶段的反应机理合理有效地解析了煤等离子热解制乙炔过程反应历程与机理以及产物中乙炔选择性高达80%以上的现象、低阶煤快速热解提质实现焦油收率最大化的适宜条件等工业现象,从而形成了基于化学族组成的现代煤化学研究方法,实现了从分子水平识别、表征和描述煤的组成和物理与化学结构参数、煤中各种化学键和有害组分的存在形态,进而利用煤的化学族组成从分子水平研究煤转化过程的反应历程、反应机理和反应动力学,揭示各种煤在反应性方面的相似之处,提高煤转化过程效率、降低污染排放,为煤炭资源的高效清洁转化与利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可溶化 化学族组分 6组分分离法 自由基调控机理 分子水平结构 反应性
下载PDF
天然气输送用乙二醇的再生工艺及模拟优化
7
作者 王海萍 张燕鹏 +6 位作者 赵嘉琳 葛新灿 罗佳琪 刘峰 佘志鸿 乔英云 田原宇 《中外能源》 CAS 2023年第11期95-100,共6页
天然气开采过程中极易形成水合物,在工业中常采用乙二醇作为水合物抑制剂,为降低天然气开采以及处理成本,乙二醇和水的混合物从天然气中被分离出来后常需精馏再生后循环利用,乙二醇富液再生过程能耗主要来自精馏塔。针对某海上油气开采... 天然气开采过程中极易形成水合物,在工业中常采用乙二醇作为水合物抑制剂,为降低天然气开采以及处理成本,乙二醇和水的混合物从天然气中被分离出来后常需精馏再生后循环利用,乙二醇富液再生过程能耗主要来自精馏塔。针对某海上油气开采项目中乙二醇再生装置能耗较大的问题,通过模拟软件Aspen HYSYS对乙二醇再生工艺系统进行分析,考察再生后乙二醇贫液浓度、再生塔进料温度、回流比对乙二醇再生工艺能耗的影响,并结合现场运行的实际情况对原有工艺进行节能优化。结果表明,当再生后乙二醇贫液浓度为89.00%(质量分数)、进料温度为100℃、回流比为0.23时,乙二醇再生工艺能耗相比原设计显著降低,优化后的工艺节能约729.6kW,根据优化工艺对现有设备进行更新后,固定成本增加约10万元,运行成本每年可节省约69.38万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开采 乙二醇 再生工艺 能耗 模拟优化 经济性
下载PDF
NS穿流复合塔板对于乙二醇再生塔在海上平台防晃动可行性分析
8
作者 王海萍 张燕鹏 +4 位作者 刘峰 佘志鸿 葛新灿 乔英云 田原宇 《石油石化节能与计量》 CAS 2023年第12期60-63,68,共5页
海上油气开采浮式装置因风浪而产生较大晃动,对乙二醇再生装置的气液接触产生负面影响,常规的措施是通过回流比来减少塔内液体分布不均的影响,效果有限且带来再生能耗增加。结合现有对液体分布器、液体再分布器、塔内流体分布性能在海... 海上油气开采浮式装置因风浪而产生较大晃动,对乙二醇再生装置的气液接触产生负面影响,常规的措施是通过回流比来减少塔内液体分布不均的影响,效果有限且带来再生能耗增加。结合现有对液体分布器、液体再分布器、塔内流体分布性能在海上晃动平台上的性能研究,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对现有塔器进行优化探讨,提出采用NS穿流复合塔板的优化方案,该塔板具有气液自分配功能,可省去气液再分布器,降低塔高,这对海上操作平台尤其重要,可减少塔径,实现塔器小型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二醇 晃动 再生塔 气液分布器 穿流复合塔板
下载PDF
油水两相流弯管内流动特性模拟研究
9
作者 宋扬 罗佳琪 +3 位作者 张洪政 葛新灿 乔英云 王海萍 《山东化工》 2023年第24期152-156,共5页
弯管在输油管道中较为常见,多相流在突遇弯管时,易使流体的速度与压力发生突变,严重影响管道的安全输送。采用标准k-ε模型,运用fluent软件进行仿真计算,模拟分析水平弯管内油水两相流动特性,研究不同油黏度、不同油水比例及不同流速度... 弯管在输油管道中较为常见,多相流在突遇弯管时,易使流体的速度与压力发生突变,严重影响管道的安全输送。采用标准k-ε模型,运用fluent软件进行仿真计算,模拟分析水平弯管内油水两相流动特性,研究不同油黏度、不同油水比例及不同流速度下的油水流动规律。结果表明:弯管内最大压力分布在外侧,最小压力分布在内侧;最大流速分布在弯管内侧以及弯管后直管段外侧。另外,弯管压降随原油黏度、原油含水率及流体入口速度的增大而增大,管内的最大流速与原油黏度以及流体入口速度成正相关,与原油含水率成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水两相流 弯管 流动特性 压降 最大流速
下载PDF
含有典型C—C煤炭模型化合物热解过程的自由基调控机理研究
10
作者 崔若彤 陈曦 +1 位作者 乔英云 田原宇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20,共9页
煤本身是一种复杂的非均质混合物,含有大量的致密环状芳香烃。针对煤结构中各种C—C化学键,采用联苄、二苯甲烷、联苯作为煤C—C结构的模型化合物,分别在600℃,650℃,700℃,750℃下通过Py-GC/MS探究其热解产物分布情况;通过添加供氢溶剂... 煤本身是一种复杂的非均质混合物,含有大量的致密环状芳香烃。针对煤结构中各种C—C化学键,采用联苄、二苯甲烷、联苯作为煤C—C结构的模型化合物,分别在600℃,650℃,700℃,750℃下通过Py-GC/MS探究其热解产物分布情况;通过添加供氢溶剂(hydrogen donor solvent,HDS)捕获中间自由基验证其反应路径的存在;利用Gaussian09,Shermo,选取M06-2X泛函、def2-TZVP基组,加上D03(0)色散校正计算化学键解离焓(BDE)。通过实验与模拟相结合的方式印证自由基路径的存在。同时,用Py-GC/MS进行不同温度的模型化合物的热解实验。结果表明:模型化合物的热解均为自由基路径;由于C—C键类型不同,模型化合物的热解程度不同。各个键按能垒由大到小排序依次为C_(ar)—C_(ar),C_(ar)—C_(al),C_(al)—C_(al),因此,热解程度由大到小的化合物依次为联苄、二苯甲烷、联苯。供氢溶剂可能会降低断键能垒;模型化合物热解中间自由基如苯基自由基和苯甲基自由基等可以被供氢溶剂提供的氢自由基稳定;温度不同,断键比率发生变化,说明产生自由基比率发生改变。在700℃和750℃下,联苄两条反应路径的断链速率比分别为4.783×10^(8)和1.503×10^(8),证明温度会改变化学键的断键速率,但不改变主要热解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化合物 热解机理 自由基 C—C键
下载PDF
某海上项目天然气低温脱水工艺路线对比
11
作者 王海萍 赵嘉琳 +5 位作者 刘峰 佘志鸿 葛新灿 罗佳琪 乔英云 田原宇 《山东化工》 2023年第24期166-168,共3页
天然气开采中需对天然气进行净化后外输,主要包括:脱除固体杂质、脱水、脱烃、脱硫和脱二氧化碳,其中脱水脱烃是天然气开采过程中普遍存在的要求。分别对工业上广泛采用的脱水以及脱烃方法进行介绍,结合某海上天然气开采项目条件,针对... 天然气开采中需对天然气进行净化后外输,主要包括:脱除固体杂质、脱水、脱烃、脱硫和脱二氧化碳,其中脱水脱烃是天然气开采过程中普遍存在的要求。分别对工业上广泛采用的脱水以及脱烃方法进行介绍,结合某海上天然气开采项目条件,针对该项目对天然气外输水露点和烃露点的要求,决定采用低温方法进行脱水脱烃,但考虑到不同工况的初始压力与外输压力之间的差值,采用Aspen HYSYS软件分别采用增压透平膨胀技术与膨胀+丙烷冷却技术对主要工况进行计算分析,最终得出采用增压透平膨胀技术路线能耗较低,且设备投资成本较低,且更适用于该海上天然气开采项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脱水 脱烃 Aspen HYSYS 增压透平膨胀 丙烷冷却
下载PDF
高酸高压油气FPSO处理工艺及关键设备设计
12
作者 张洪政 罗佳琪 +3 位作者 宋扬 葛新灿 乔英云 王海萍 《山东化工》 2023年第24期181-186,共6页
以巴西某油田大型超深水石油开发FPSO为研究对象,以该油田实际产能,日生产原油18万桶、伴生气1200万m 3为设计目标。针对采出液高酸高压且含盐等特点,并结合外输油气标准等,设计研究该油田开采方式、FPSO处理工艺、设备计算,以满足该油... 以巴西某油田大型超深水石油开发FPSO为研究对象,以该油田实际产能,日生产原油18万桶、伴生气1200万m 3为设计目标。针对采出液高酸高压且含盐等特点,并结合外输油气标准等,设计研究该油田开采方式、FPSO处理工艺、设备计算,以满足该油田工艺设计理念。基于减碳思想,提出水气交替注入开采方式,设计海底高压分离模块及上层膜分离模块,将CO_(2)分离、回注、封存地层,并减轻上部模块处理负荷。采出液经上部模块分离、稳定、蒸气回收、压缩、脱液、脱酸、净化处理,达到相应含水量、含油率、压力等标准后,稳定原油被计量、外输;水排海或回注地层;伴生气则用作燃料气、回注气及气举气。经研究,该工艺设计结合安全性、模块化、碳封存、余热利用等于一体,可为未来国内高酸油气田的开采、处理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PSO 高酸高压 处理工艺 CO_(2) 碳封存
下载PDF
反应型焦生产技术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1
13
作者 殷蒙蒙 张燕鹏 +2 位作者 田斌 乔英云 田原宇 《洁净煤技术》 CAS 2018年第4期13-18,共6页
为解决半焦粉难以高效高值化利用的难题,将半焦粉成型处理得到反应型焦,分析反应型焦生产技术,论述了成型所需黏结剂、成型工艺以及成型设备等多技术集成和匹配,提出了该工艺存在问题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反应型焦的制备原料是难以大规... 为解决半焦粉难以高效高值化利用的难题,将半焦粉成型处理得到反应型焦,分析反应型焦生产技术,论述了成型所需黏结剂、成型工艺以及成型设备等多技术集成和匹配,提出了该工艺存在问题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反应型焦的制备原料是难以大规模利用的半焦粉,因此能有效解决粉煤热解提质产生大量粉末的问题,实现小于5 mm半焦粉的高效高附加值利用。反应型焦可直接用来生产电石、参与炼铁和硅铁的化学反应,使反应物原位接触,热质传递面积大,有效提高了反应速率,实现原料的循环利用,并结合接触黏合和粒度级配技术,在使用较少黏结剂的情况下能得到强度较高的反应型焦,减少成本。反应型焦生产技术将成型工艺和电石、硅铁、炼铁等工艺相结合,能有效改善电石、炼铁、硅铁等工艺,提高反应速率,节省能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型焦 半焦粉 钙碳球 黏结剂 炼铁 硅铁
下载PDF
不同聚合度的聚甲氧基二甲醚对柴油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燊 袁梦 +2 位作者 张志美 乔英云 田原宇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947-955,共9页
聚甲氧基二甲醚(DMMn)具有氧含量和十六烷值高的优点,将其与柴油混配可有效提高柴油的燃烧性能,降低尾气中污染物的排放。因聚合度为5~8的DMMn常温下为固态,不易与柴油互溶,影响柴油低温流动性,所以选择聚合度为1~4的DMMn与0#柴油进行... 聚甲氧基二甲醚(DMMn)具有氧含量和十六烷值高的优点,将其与柴油混配可有效提高柴油的燃烧性能,降低尾气中污染物的排放。因聚合度为5~8的DMMn常温下为固态,不易与柴油互溶,影响柴油低温流动性,所以选择聚合度为1~4的DMMn与0#柴油进行调和。通过将单组分DMM1~DMM4和DMM1~4混合组分分别按照7个不同的质量比与0#柴油调和,并考察对柴油凝点、密度、运动黏度及动力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组分DMM1~DMM4和DMM1~4混合组分调和柴油后均可以显著降低柴油的凝点,21%的DMM1调和0#柴油时降凝效果最好为降低6℃。根据调和柴油性质对比0#柴油国Ⅵ标准,使密度和黏度保持在标准范围内,得到最优降凝的调和比例为9%DMM1、12%DMM2和18%DMM1~4,最后通过对最优降凝调和柴油进行十六烷值和闪点以及红外光谱和质谱检测,确定18%的混合DMM1~4为最优配比,为实际柴油调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物 聚合物 优化 聚甲氧基二甲醚 柴油调和组分 凝点 密度 黏度
下载PDF
生物质能合理高效规模化利用和转化技术的选择 被引量:1
15
作者 乔英云 史伟伟 +1 位作者 国金义 田原宇 《中外能源》 CAS 2019年第12期14-19,共6页
生物质能的规模化利用和转化技术有不同的适用对象和范围,合理选择才能确保生物质能项目的可持续发展。从生物质能特性、工艺特点、环保性能、经济效益、市场需求和规模化生产六个方面综合考虑、统筹优化,提出生物质能合理高效利用和转... 生物质能的规模化利用和转化技术有不同的适用对象和范围,合理选择才能确保生物质能项目的可持续发展。从生物质能特性、工艺特点、环保性能、经济效益、市场需求和规模化生产六个方面综合考虑、统筹优化,提出生物质能合理高效利用和转化技术选择的基本选型原则。即生物质能利用和转化前后,最佳选择为全过程净热值为正,且越高越好;生物质能货币价值必须增值,并能承受一定的原料价格合理上涨风险;生物质能转化和利用过程无二次污染,产品低污染或无污染;产品畅销、市场容量大,副产物可就近资源化利用;在20~50km内可收集到的生物质原料可以满足最佳利用和转化规模的需求。根据选型原则统筹考虑,对农村生物质能资源、企业废弃生物质能资源、高含水生物质能资源、不可食用油脂和城市生活垃圾资源的合理高效规模化利用和转化技术进行选择:农村养殖业粪便采用沼气综合利用技术进行转化;农林废弃物采用快速热解技术规模化转化;城市和社区生活垃圾以及农林产品加工的相关企业生物质废弃物采用气化技术转化用作燃气;水生植物、藻类、城郊养殖业粪便和二次有机污泥液化等高含水的生物质能采用加压液化技术制取生物油,以消除污染;不可食用油脂采用酯化技术生产生物柴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能 净热值 货币价值 气化技术 酯化技术 技术选型原则
下载PDF
腐植酸改良红石膏堆场理化性质的研究
16
作者 张志美 袁梦 +3 位作者 李燊 纪瑶瑶 乔英云 田原宇 《腐植酸》 2021年第2期24-33,43,共11页
为缓解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不足的问题,研究了将液体腐植酸和粉状腐植酸分别按1%、2%、3%、4%和5%的比例分3次喷洒到红石膏堆场上,老化7天后测其表层pH、堆积密度和团粒结构,选出最佳腐植酸喷洒比例,该比例下测定改良后红石膏毛细现象和浸... 为缓解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不足的问题,研究了将液体腐植酸和粉状腐植酸分别按1%、2%、3%、4%和5%的比例分3次喷洒到红石膏堆场上,老化7天后测其表层pH、堆积密度和团粒结构,选出最佳腐植酸喷洒比例,该比例下测定改良后红石膏毛细现象和浸出重金属离子浓度均符合土壤修复标准,中试种植植物的出苗率达95%,达到用腐植酸改良红石膏堆场形成土壤结构,实现"以废治废"的目的。同时,揭示了腐植酸促进红石膏形成粒径大于0.25 mm的大团聚体、减小毛细现象、酸性中和红石膏废弃物的长期可持续修复机理,为解决红石膏堆放占地污染问题和红石膏造地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石膏 腐植酸 团粒结构 毛细现象
原文传递
木质素功能化在新材料生产中的应用
17
作者 Stefania Bertella Jeremy S.Luterbacher +6 位作者 钱孙逸豪(译) 覃羽彤(译) 亢淑含(译) 孟爽(译) 王靖瀚(译) 赵嘉琳(译) 乔英云(译) 《腐植酸》 CAS 2023年第4期27-35,共9页
木质素是木质纤维生物质的主要组分,是生成腐植酸的主要物质,也是芳香族分子最大的天然来源,因此是一种有吸引力的可再生化工生产原料。将分离的木质素直接掺入材料中,因其想法的简单性和方案潜在的高原子经济性,长期以来一直被研究。然... 木质素是木质纤维生物质的主要组分,是生成腐植酸的主要物质,也是芳香族分子最大的天然来源,因此是一种有吸引力的可再生化工生产原料。将分离的木质素直接掺入材料中,因其想法的简单性和方案潜在的高原子经济性,长期以来一直被研究。然而,由于其高化学反应性,木质素在不经过控制的缩合和再聚合的情况下很难分离出来,这极大地阻碍了它与聚合物和其他材料的结合。因此,可控化学改性已经或正在开发中,以提高木质素与现有材料的相容性。本文综述了木质素提取和功能化的最新进展及其在提高木质素基材料生产方面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 化学改性 功能化材料 聚合物 绿色化学
原文传递
FPSO油-水旋流分离器模拟分析及应用研究
18
作者 罗佳琪 宋扬 +1 位作者 张洪政 乔英云 《石油石化节能与计量》 CAS 2023年第12期1-6,共6页
旋流分离器因其紧凑高效在海上平台污水处理单元中被广泛应用。基于巴西某海上油田的污水实况,根据该油田FPSO的污水处理工艺及设计特点,通过对比分析常见的几种含油污水处理方法,并运用FLUENT软件,建立油-水旋流器几何模型,研究旋流分... 旋流分离器因其紧凑高效在海上平台污水处理单元中被广泛应用。基于巴西某海上油田的污水实况,根据该油田FPSO的污水处理工艺及设计特点,通过对比分析常见的几种含油污水处理方法,并运用FLUENT软件,建立油-水旋流器几何模型,研究旋流分离器内部流场分布特性,综合分析分离性能随来液流速的变化规律。根据运行工况,当旋流器入口流速为3 m/s时,分离效率低于70%,分离效果不理想;当入口流速为7 m/s时,分离效率高于90%,分离后污水含油质量浓度低于100 mg/L。流速过高时,分离效率下降,这是由于流速过大,导致油滴破裂,甚至加剧乳化。这一规律可为今后海上平台污水处理工艺设计提供参考。在实际运用时,应根据油田污水性质、实际环境要求、油滴变形破裂及能耗,选择合适的处理工艺及最优的入口流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PSO 污水处理工艺 旋流分离器 油水分离 入口流速
下载PDF
石油热解过程中自由基调控反应机理的构建与应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田原宇 乔英云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928-2932,共5页
石油热解是生产高品质气液燃料和化学品的重要步骤,不仅涉及非催化过程,也涉及催化过程。石油热解过程反应机理不仅为解析不同类型的热解反应过程、构建反应动力学模型以及定向调控和强化,而且对于工艺条件优化、反应调控和强化、催化... 石油热解是生产高品质气液燃料和化学品的重要步骤,不仅涉及非催化过程,也涉及催化过程。石油热解过程反应机理不仅为解析不同类型的热解反应过程、构建反应动力学模型以及定向调控和强化,而且对于工艺条件优化、反应调控和强化、催化剂开发和优化以及反应装备技术开发和强化等均能指明方向和提供依据,但现有热裂解自由基链式反应机理和催化裂化正碳离子反应机理均存在实验现象尚未能合理解释。本文提出了石油热解过程的化学反应主体均由受热离解的自由基主导的观点,创建了石油热解过程自由基调控反应机理,不同热解工艺区别主要在于二次自由基调控,自由基复合产物以及稳定产物形成了特定热解过程的产物分布。按照初始自由基产生、二次自由基调控和自由基复合3个阶段的反应机理,合理解析石油催化裂化过程各种应用现象,有效指导了劣质重油快速催化热解-气化耦合技术和原油直接分级气相毫秒催化裂解制化学品技术的开发,证实了石油热解过程自由基调控反应机理的普适性,为工艺条件优化、反应调控和强化、催化剂优化提升和反应装备技术强化等均能指明方向和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 热解 自由基调控 反应机理 普适性
下载PDF
NS穿流复合塔板的流体力学和传质性能及其在工业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乔英云 田原宇 +2 位作者 刘艳升 田斌 宗培杰 《广东化工》 CAS 2017年第20期212-214,共3页
将H型高开孔率双层错排复合穿流筛板与规整填料耦合,开发了一种新型穿流复合塔板,正常操作压降仅为100Pa左右(普通塔板>600Pa),通量提高2倍以上;传质效率都在80%以上,高气速下接近100%,操作弹性达到5倍,解决了塔器大型化的结构和安... 将H型高开孔率双层错排复合穿流筛板与规整填料耦合,开发了一种新型穿流复合塔板,正常操作压降仅为100Pa左右(普通塔板>600Pa),通量提高2倍以上;传质效率都在80%以上,高气速下接近100%,操作弹性达到5倍,解决了塔器大型化的结构和安装难题,可以适用于减压、常压和加压等不同工况。工业应用表明,对传统板式塔或填料塔的改造升级,可以实现处理能力提高2倍以上的同时,节能50%以上,为蒸馏过程新建塔器缩小塔径降投资、旧塔扩能提质改造以及灵活调整产能和节能降耗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S穿流复合塔板 流体力学 传质性能 工业应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