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西南玉米杂种优势群及其杂优模式研究与应用的回顾 被引量:32
1
作者 潘光堂 杨克诚 +13 位作者 李晚忱 黄玉碧 高世斌 兰海 李芦江 曹墨菊 唐祈林 付凤玲 周树峰 吴元奇 卢艳丽 林海建 沈亚欧 荣廷昭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8,共8页
四川农业大学于上世纪80年代,提出直接从热带种质选育自交系与温带种质自交系杂交,将温、热带种质的优点结合到杂交一代的西南玉米育种新思路,从Suwan-1群体中成功选育了自交系S37(苏37),构建了"温带种质自交系×热带种质自交... 四川农业大学于上世纪80年代,提出直接从热带种质选育自交系与温带种质自交系杂交,将温、热带种质的优点结合到杂交一代的西南玉米育种新思路,从Suwan-1群体中成功选育了自交系S37(苏37),构建了"温带种质自交系×热带种质自交系"的杂优模式。在此基础上,不断总结西南玉米育种的成功经验,经过研究和发展,又提出将西南玉米育种用种质划分为Reid(瑞德)、Non-Reid(非瑞德)和Tropical(热带)3个类群,其两两组配,可构成"Reid×Non-Reid(浅丘、河谷组配模式)、Reid×Tropical和Non-Reid×Tropical(深丘、山区组配模式)"三角形杂优组配模式。本文系统回顾了我国西南玉米育种中热带种质利用、杂种优势群划分及杂优模式研究与应用的发展历程,并对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西南玉米区 杂优类群 杂优模式
原文传递
桂花黄酮类化合物体内外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25
2
作者 包骐林 王丹 +3 位作者 陆葵青 申雨燕 周明明 李云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1期14-20,共7页
以清除DPPH·、ABTS^+·的能力以及对铁离子的还原能力为指标研究桂花黄酮类化合物体外抗氧化活性;采用连续颈背部皮下注射D-半乳糖建立亚急性小鼠衰老模型作为体内抗氧化作用研究对象,评价桂花黄酮类化合物总对机体抗氧化能力... 以清除DPPH·、ABTS^+·的能力以及对铁离子的还原能力为指标研究桂花黄酮类化合物体外抗氧化活性;采用连续颈背部皮下注射D-半乳糖建立亚急性小鼠衰老模型作为体内抗氧化作用研究对象,评价桂花黄酮类化合物总对机体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体外试验中,以抗坏血酸作为阳性对照,一定浓度的桂花黄酮类化合物有相当的抗氧化活性;体内实验中,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血清、肝及肾组织匀浆中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增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含量下降,且肝脏及肾脏中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含量降低(P<0.05),说明亚急性衰老小鼠模型造模成功;与模型组相比,桂花黄酮高剂量组小鼠血清以及肝、肾组织匀浆中SOD、GSH、GSH-Px的活性显著增加(P<0.05),桂花黄酮各剂量组小鼠血清中MDA含量均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并且桂花黄酮类化合物可改善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肝脏组织细胞的形态结构。说明桂花黄酮类化合物在体内外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其机制与清除自由基,提高体内抗氧化酶活性和降低脂质过氧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花 黄酮类化合物 小鼠 抗氧化活性 自由基
下载PDF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数控铣削加工参数优化方法 被引量:9
3
作者 邓齐林 鲁娟 +3 位作者 陈勇辉 冯健 廖小平 马俊燕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145-2155,共11页
为了提高数控加工中的机床效能和加工效率,探究深度强化学习在加工参数优化问题中的适用性,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数控铣削加工参数优化方法.选取切削力合力和材料除去率作为效能和效率的优化目标,利用遗传算法优化反向传播神经网... 为了提高数控加工中的机床效能和加工效率,探究深度强化学习在加工参数优化问题中的适用性,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数控铣削加工参数优化方法.选取切削力合力和材料除去率作为效能和效率的优化目标,利用遗传算法优化反向传播神经网络(GA-BPNN)构建切削力合力和铣削参数的优化函数,并采用经验公式建立材料除去率的优化函数.应用竞争网络架构(Dueling DQN)算法获得切削力合力和材料除去率多目标优化的Pareto前沿,并结合优劣解距离法和熵值法从Pareto前沿中选择决策解.基于45钢的铣削试验,验证了Dueling DQN算法用于加工参数优化的有效性,相比经验选取加工参数,通过Dueling DQN优化得到的加工方案使切削力合力降低了8.29%,加工效率提高了4.95%,为加工参数的多目标优化方法和加工参数的选择提供了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铣削加工 加工参数 反向传播神经网络 深度强化学习 多目标优化
下载PDF
手足口病流行与暴发的气象因素预警界值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景钦隆 吴琦琳 +2 位作者 鲁影 张周斌 杨智聪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7期579-583,共5页
目的探讨气象因素与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流行和暴发的相关性,并提出预警界值。方法选取广州市为研究现场,分别以2010-2017年HFMD流行和暴发情况为结局变量,以平均气温、总和降雨量和相对湿度为解释变量,经交叉... 目的探讨气象因素与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流行和暴发的相关性,并提出预警界值。方法选取广州市为研究现场,分别以2010-2017年HFMD流行和暴发情况为结局变量,以平均气温、总和降雨量和相对湿度为解释变量,经交叉相关分析后应用分类和回归树(classification and regression trees,CART)模型进行预警界值分析。结果 2010-2017年广州市共报告494 359例HFMD病例,平均每年报告(61 795±15 232)例,其中24个月疫情呈现暴发状态。月平均气温滞后0期(0.64,P<0.05)和月平均相对湿度滞后1期(0.59,P<0.05)与月发病数的相关系数最高。月发病例数的气象预警界值回归树分析中,月平均气温滞后0期≥22.3℃且月平均相对湿度滞后1期≥82.37%时RR值最大,为2.06(95%CI:1.99~2.13)。月度暴发的气象预警界值分类树分析中,月平均气温滞后0期≥24.6℃且月平均相对湿度滞后1期≥83.92%时RR值最大,为3.54(95%CI:3.03~4.03)。结论基于CART模型分析HFMD流行与暴发的气象因素预警界值,可有效提升监测和预警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气象因素 流行 暴发 分类和回归树 预警界值
原文传递
醋酸去氨加压素在椎间孔镜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6
5
作者 唐谨 吴从俊 +5 位作者 李俊杰 张同会 鲁齐林 李莹 刘鏐 李涛 《中国内镜杂志》 2020年第1期45-50,共6页
目的观察在椎间孔镜手术前应用醋酸去氨加压素对术中出血量、血液相关指标的影响,评价其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7月在该院行椎间孔镜手术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35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 目的观察在椎间孔镜手术前应用醋酸去氨加压素对术中出血量、血液相关指标的影响,评价其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7月在该院行椎间孔镜手术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35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67例,试验组68例,对照组患者常规术前准备,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术前准备基础上,术前30 min静脉应用醋酸去氨加压素3 ml。比较两组患者镜下效果、术中出血情况、手术时间及血液相关指标[血红蛋白浓度(HGB)、红细胞压积(HCT)、血小板数目(PL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结果试验组镜下效果满意37例,一般31例,差0例,对照组镜下效果满意23例,一般39例,差5例。试验组术中出血量(9.93±1.10)ml,手术时间(62.78±7.63)min,对照组术中出血量(10.68±1.34)ml,手术时间(67.43±8.28)min,术前两组患者各项血液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HCT和P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HGB和PLT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APTT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患者各项血液相关指标术前与术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HGB、HCT、PLT和PT术前与术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APTT术前与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醋酸去氨加压素应用于腰椎椎间孔镜手术中,可启动内源性凝血途径,缩短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促进凝血,达到止血的目的,对控制患者术中出血量有积极的意义,从而提高镜下效果,缩短手术时间,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醋酸去氨加压素 椎间孔镜 出血量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下载PDF
The Longmen Cloud Physics Field Experiment Base, 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 被引量:3
6
作者 刘显通 阮征 +18 位作者 胡胜 万齐林 刘黎平 罗亚丽 胡志群 黎慧琦 肖辉 雷卫延 夏丰 饶晓娜 冯璐 赖睿泽 吴翀 叶朗明 郭泽勇 张羽 王瑶 颜朝潮 袁锦涵 《Journal of Tropical Meteorology》 SCIE 2023年第1期1-15,共15页
Aiming at the needs of mechanism analysis of rainstorms and development of numerical prediction models in south China, the Guangzhou Institute of Tropical and Marine Meteorology of 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 ... Aiming at the needs of mechanism analysis of rainstorms and development of numerical prediction models in south China, the Guangzhou Institute of Tropical and Marine Meteorology of 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 and the Chinese Academy of Meteorological Sciences jointly set up the Longmen Cloud Physics Field Experiment Base,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instruments and field experiments of this base, provides an overview of the recent advances in retrieval algorithms of microphysical parameters, improved understanding of micro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as well as the formation mechanisms and numerical prediction of heavy rainfalls in south China based on the field experiments datase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oud physics heavy rainfall field experiment south China
下载PDF
基于WRF-EnKF系统的雷达反射率直接同化对台风“天鸽”(1713)预报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肖辉 万齐林 +5 位作者 刘显通 陈绍东 王洪 郑腾飞 冯璐 夏丰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33-445,共13页
利用基于中尺度数值模式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的集合卡尔曼滤波(EnKF,Ensemble Kalman Filter)同化系统直接同化广东地区雷达反射率资料,对2017年台风“天鸽”(1713,Hato)近海发展以及降水预报效果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研究... 利用基于中尺度数值模式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的集合卡尔曼滤波(EnKF,Ensemble Kalman Filter)同化系统直接同化广东地区雷达反射率资料,对2017年台风“天鸽”(1713,Hato)近海发展以及降水预报效果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直接同化雷达反射率资料后,台风的回波强度和范围有了明显改善,可更好地调整水汽场、水凝物和温度场。当台风风场和水汽场调整后,进入台风主体部分的水汽量显著增加,使得台风强度增强,台风中心最低海平面气压降低,与实况更接近。同化雷达反射率资料后,6 h和24 h降水强度和落区预报效果有显著改善,尤其是能提高大暴雨和特大暴雨量级的TS评分,此外地面2 m温度和2 m相对湿度的预报效果也有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天鸽" 雷达反射率 ENKF 同化 降水
下载PDF
Raindrop Size Distribution Parameters Retrieved from Xinfeng C-Band Polarimetric Radar Observations 被引量:4
8
作者 DING Yan WAN qi-lin +3 位作者 YANG ling LIU Xian-tong XIA Feng FENG lu 《Journal of Tropical Meteorology》 SCIE 2020年第3期275-285,共11页
The objective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acquire a raindrop size distribution(DSDs)retrieved from C-band polarimetric radar observations scheme for the first time in south China.An observation period of the precipitation... The objective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acquire a raindrop size distribution(DSDs)retrieved from C-band polarimetric radar observations scheme for the first time in south China.An observation period of the precipitation process was selected,and the shape-slope(μ-Λ)relationship of this region was statistically analyzed using the raindrop sample observations from the two-dimensional video disdrometer(2DVD)at Xinfeng Station,Guangdong Province.Simulated data of the C-band polarimetric radar reflectivity ZHHand differential reflectivity ZDRwere obtained through scattering simulation.The simulation data were combined with DSD fitting to determine the ZDR-Λand log10(ZHH/N0)-Λrelationships.Using Xinfeng C-band polarimetric radar observations ZDRand ZHH,the raindrop Gamma size distribution parametersμ,Λ,and N0were retrieved.A scheme for using C-band polarimetric radar to retrieve the DSDs was developed.This research revealed that during precipitation process,the DSDs obtained using the C-band polarimetric radar retrieval scheme are similar to the 2DVD observations,the precipit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rainfall intensity(R),mass-weighted mean diameter(Dm)and intercept parameter(Nw)with time obtained by radar retrieval are basically consistent with the observational results of the 2DVD.This scheme establish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observations of the C-band polarimetric radar and the physical quantities of the numerical model.This method not only can test the prediction of the model data assimilation system on the convective scale and determine error sources,but also can improve the microphysical precipitation processes analysis and radar quantitative precipitation estimation.The present research will facilitate radar data assimilation in the fu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band polarimetric radar 2DVD raindrop size distribution DSDs retrieval precipitation characteristics
下载PDF
Comparison of Efficacy between 3D Navigation-Assisted Percutaneous Iliosacral Screw and Minimally Invasive Reconstruction Plate in Treating Sacroiliac Complex Injury 被引量:3
9
作者 qi-lin lu Yi-liang ZHU +5 位作者 Xu-gui LI Wei XIE Xiao-zhen WANG Xue-zhen SHAO Xian-hua CAI Xi-ming LIU 《Current Medical Science》 SCIE CAS 2019年第1期81-87,共7页
The clinical efficacy was compared between 3D navigation-assisted percutaneous iliosacral screw(3DPS)and minimally invasive reconstruction plate(MIRP)in treating sacroiliac complex injury and the surgical procedures o... The clinical efficacy was compared between 3D navigation-assisted percutaneous iliosacral screw(3DPS)and minimally invasive reconstruction plate(MIRP)in treating sacroiliac complex injury and the surgical procedures of 3DPS were introduced.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performed on 49 patients with sacroiliac complex injury from March 2013 to May 2017.Twenty-one cases were treated by 3DPS,and 28 cases by MIRP.Intraoperative indexes as operative time,blood loss,incision length,length of hospital stay and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were respectively documented.Quality of reduction was postoperatively evaluated by Matta radiological criteria,and clinical effect was assessed by Majeed scoring criteria at the last followup.Operative time and hospital stay were significantly shortened,and blood loss,and incision length were significantly reduced in 3DPS group as compared with those in MIRP group(P<0.05).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found between 3DPS group and MIRP group in the assessment of reduction and function(P>0.05).It was concluded that both 3DPS and MIRP can effectively treat the sacroiliac complex injury,and 3DPS can provide an accurate,safe and minimally invasive fixation with shorter operative time and hospital sta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CROILIAC complex injury 3D navigation-assisted system PERCUTANEOUS iliosacral SCREW MINIMALLY INVASIVE reconstruction plate
下载PDF
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 may contribute to hypertrophy of lumbar ligamentum flavum in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被引量:3
10
作者 qi-lin lu Xiao-Zhen Wang +3 位作者 Wei Xie Xiong-Wei Chen Yi-Liang Zhu Xu-Gui Li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20年第5期623-625,共3页
To the Editor:Lumbar spinal canal stenosis(LSCS)is a common disease among older individuals.Hypertrophic lumbar ligamentum flavum(LLF)plays a vital role in the pathogenesis of LSCS.The physiological LLF is a kind of d... To the Editor:Lumbar spinal canal stenosis(LSCS)is a common disease among older individuals.Hypertrophic lumbar ligamentum flavum(LLF)plays a vital role in the pathogenesis of LSCS.The physiological LLF is a kind of dense connective tissue with thickness of 2 to 4mm,which is mainly composed of fibroblasts and extracellular matrix(ECM).ECM contains elastic,collagen fibers and ground substances.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fibers show that a large number of elastic fibers are mixed with a small amount of the collagen fibers;mainly type I and type III collagen fibers.These fibers are arranged tightly and regularly along the direction of column’s axis.The LLF is located in the dorsal part of the dura mater of the spinal canal,and it attaches to the upper border and lower parts of anterior surfaces of the laminas.The hypotrophy of LLF is the consequence of several factors such as aging,inflammatory process,stress loading and genetic predisposi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UMBAR LIGAMENT fibers
原文传递
基于ZigBee的智慧农田管理系统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叶琪琳 卢爱红 冯蓉珍 《现代计算机》 2019年第30期93-96,共4页
为了适应现代农业智能化和精细化的管理要求,提出基于ZigBee的智慧农田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法,该系统能够自动完成农场数据的现场采集,并实时地做出执行操作的判断。智慧农田管理系统由ZigBee传感器网络和ARM开发板组合而成,利用ZigBee网... 为了适应现代农业智能化和精细化的管理要求,提出基于ZigBee的智慧农田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法,该系统能够自动完成农场数据的现场采集,并实时地做出执行操作的判断。智慧农田管理系统由ZigBee传感器网络和ARM开发板组合而成,利用ZigBee网络近距离自组织组网通信的特点建立大型农场的多个采集器的传输网络。ARM开发板接收到传感网络的数据之后,在LCD显示屏上实时显示出来,并分析实时数据,做出执行处理,系统整体设计功能稳定。该系统有效利用ZigBee无线传感网络的自动采集功能,以及ARM开发板强大的处理能力和丰富的接口,形成一种低成本高功效的智能农业系统设计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IGBEE ZigBee通信协议 ARM 智慧农业
下载PDF
室内时变流场中多机器人源定位方法实验与数值验证 被引量:1
12
作者 奉祁林 杨艺斌 +5 位作者 邓烨 蔡浩 姜明瑞 鲁静雨 张灿鑫 张博远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73-81,共9页
为了快速和准确定位室内时变流场中的污染源,提出了一种综合的多机器人源定位方法(URPSO),并综合利用机器人实验和数值实验来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首先,在风扇左右周期性摆动的实验环境中,利用3台机器人开展了15组独立性实验,其中14组... 为了快速和准确定位室内时变流场中的污染源,提出了一种综合的多机器人源定位方法(URPSO),并综合利用机器人实验和数值实验来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首先,在风扇左右周期性摆动的实验环境中,利用3台机器人开展了15组独立性实验,其中14组实验成功定位源,成功率达到93.3%,说明URPSO方法在室内时变流场中具有强鲁棒性。其次,针对真实实验环境,利用仿真方法开展了机器人源定位实验,结果表明:仿真方法和实验方法获得的成功率一致,且2种方法的平均定位步数和方差接近,说明利用仿真方法开展源定位研究是可行的。最后,利用仿真方法在3种典型室内时变流场环境(混合通风案例MV、置换通风案例DV和自然通风案例NV)中,分别开展了100组独立性实验,对应的成功率分别为100%、92%和81%,说明URPSO方法在不同时变流场环境中均具有较高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内环境 时变流场 源定位 多机器人主动嗅觉 实验与数值验证
原文传递
基于乳腺X线摄影的诺莫图预测可疑钙化的恶性风险
13
作者 牛奇林 陈路 +6 位作者 段惠予 汤晓敏 杨丽 马诚诚 谢宗玉 高之振 陈建方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8期1085-1089,共5页
目的:绘制预测乳腺可疑钙化恶性风险的诺莫图用于指导临床决策。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乳腺X线摄影发现的乳腺微钙化且行影像引导下定位病人178例资料。所有钙化都由乳腺放射学家根据第5版BI-RADS进行分类。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 目的:绘制预测乳腺可疑钙化恶性风险的诺莫图用于指导临床决策。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乳腺X线摄影发现的乳腺微钙化且行影像引导下定位病人178例资料。所有钙化都由乳腺放射学家根据第5版BI-RADS进行分类。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钙化影像特征及病人临床特征的关系。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的基础上,绘制诺莫图预测恶性肿瘤风险,并采用ROC曲线分析模型的诊断效果。结果:178例表现为微钙化的病人中可疑钙化有114例,可疑钙化组中,<50岁组与≥50岁组、无定形/粗糙不均质钙化与细小多形性/细线样或细分枝状钙化、钙化分布中区域性/团簇状与呈线样/段样分布的钙化,恶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年龄≥50岁、钙化类型为细小多形性/细线样或细分枝状、钙化分布为线段样是恶性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这3个因素建立了预测诺莫图,曲线下面积为0.747(95%CI:0.658~0.836)。结论:在乳腺癌的早期诊断中,乳腺微钙化病变的影像引导定位活检具有一定价值。可疑微钙化的形态学描述子分类是必需的,结合可疑微钙化的形态学和分布描述符的诺莫图可准确的预测恶性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微钙化 导丝定位 诊断价值 诺莫图
下载PDF
纳米纤维素自愈合材料的研制 被引量:3
14
作者 卢麒麟 谢帆钰 +2 位作者 康明明 陈勤 卢琳娜 《纺织科技进展》 CAS 2021年第3期18-25,共8页
选用机械力化学法制备纳米纤维素,使其内部氢键断裂,减少团聚效应。通过双醛纳米纤维素中的醛基与明胶中的氨基、羧基反应形成氢键及酰胺键,以此构筑出拥有超分子结构的自愈合材料。自愈合材料的成型速度快,在40s内便能完成制备;纳米纤... 选用机械力化学法制备纳米纤维素,使其内部氢键断裂,减少团聚效应。通过双醛纳米纤维素中的醛基与明胶中的氨基、羧基反应形成氢键及酰胺键,以此构筑出拥有超分子结构的自愈合材料。自愈合材料的成型速度快,在40s内便能完成制备;纳米纤维素与明胶均无毒无害,生物相容性好,拓宽了自愈合材料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纤维素 明胶 自愈合 超分子结构
下载PDF
团体标准化组织内知识协同的因素与路径分析——三种不同组织模式的多案例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叶琦琳 余晓 卢宏宇 《标准科学》 2020年第10期20-25,共6页
团体标准化组织内的知识协同对标准的实施效益具有重要影响。本文根据政府的介入程度将团体标准化组织分为“完全市场型”“偏市场型”和“偏政府型”,采用多案例研究的方法,探索影响不同类型团体标准化组织内部知识协同的因素及其路径... 团体标准化组织内的知识协同对标准的实施效益具有重要影响。本文根据政府的介入程度将团体标准化组织分为“完全市场型”“偏市场型”和“偏政府型”,采用多案例研究的方法,探索影响不同类型团体标准化组织内部知识协同的因素及其路径的异同。研究发现,完全市场型从内部机制、外部需求和竞合关系3个途径实现知识协同,主要受媒介因素影响;偏市场型以市场为主导,但政府也会介入管控,实现知识协同的因素和路径更多元,环境适应性更强;偏政府型的知识协同在因素和路径上依赖于政府的外部保障,稳定但市场活力稍显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体标准化组织 知识协同 多案例研究
下载PDF
基于LD双端面泵浦的Nd∶YAG高效率倍频激光器 被引量:2
16
作者 范嗣强 李麒麟 路永乐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30-837,共8页
报道了一种利用激光二极管(LD)双端面泵浦的Nd∶YAG激光晶体,Cr^(4+)∶YAG晶体被动调Q,LBO临界相位匹配腔内倍频的高转换效率的绿光激光器。分析了双端面泵浦YAG激光器的热效应,实验中LD双端面泵浦,采用U型平行平面腔结构对Nd∶YAG进行... 报道了一种利用激光二极管(LD)双端面泵浦的Nd∶YAG激光晶体,Cr^(4+)∶YAG晶体被动调Q,LBO临界相位匹配腔内倍频的高转换效率的绿光激光器。分析了双端面泵浦YAG激光器的热效应,实验中LD双端面泵浦,采用U型平行平面腔结构对Nd∶YAG进行传导冷却。当总泵浦光为33.8 W时,得到被动调Q频率10 KHz、功率8.21 W的线偏振基频光输出。6.72 W的绿光输出的倍频效率为86%,输出光束为基模,M^2为1.4。实验表明双端面泵浦YAG倍频激光器具有很高的转换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端面泵浦 被动调Q 腔内倍频 部分偏振光 高效率
下载PDF
车用音圈式比例减压阀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辉 吴维 +1 位作者 张琪林 卢国成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01-105,共5页
建立了音圈电机的数学模型,结合实验测试,对车用音圈式比例减压阀的阶跃响应和频率响应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音圈式比例减压阀阶跃响应速度明显快于传统比例减压阀,阶跃上升阶段时间缩短53.3%,下降阶段时间缩短85%;音圈式比例减压... 建立了音圈电机的数学模型,结合实验测试,对车用音圈式比例减压阀的阶跃响应和频率响应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音圈式比例减压阀阶跃响应速度明显快于传统比例减压阀,阶跃上升阶段时间缩短53.3%,下降阶段时间缩短85%;音圈式比例减压阀的频率特性也优于传统比例减压阀,其压力能够很好的跟随电流且在5Hz以下的低频区相位滞后较不明显,而传统比例减压阀存在30°的滞后。音圈式比例减压阀可以提高车辆电液系统压力控制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圈电机 比例减压阀 推力特性 动态特性 阶跃响应 频率响应
下载PDF
全息影像术中导航在泌尿外科腹腔镜和机器人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7
18
作者 朱刚 邢金春 +32 位作者 翁国斌 胡志全 李宁忱 朱鹤 高平生 王志华 朱伟智 张凯 李鸿波 吴准 朱瑞 魏希锋 王亚楠 谢群 傅斌 王行环 齐琳 姚欣 潘铁军 王德林 刘南 邱剑光 杨江根 张保 刘卓炜 韩辉 李刚 张滨 那曼丽 陆菁菁 汪磊 赵子臣 那彦群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31-137,共7页
目的探讨全息影像术中导航在泌尿外科腹腔镜和机器人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2月北京和睦家医院等19家医疗中心收治的86例患者的病例资料,临床诊断包括肾肿瘤78例,膀胱癌2例,肾上腺肿瘤2例,肾囊肿1例,前列腺癌1例,... 目的探讨全息影像术中导航在泌尿外科腹腔镜和机器人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2月北京和睦家医院等19家医疗中心收治的86例患者的病例资料,临床诊断包括肾肿瘤78例,膀胱癌2例,肾上腺肿瘤2例,肾囊肿1例,前列腺癌1例,汗腺癌淋巴结转移1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盆腔转移瘤1例。其中,32例接受标准腹腔镜手术,分别为肾部分切除术(LPN)27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1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2例,肾上腺肿瘤切除术2例;54例接受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分别为肾部分切除术(RAPN)51例,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1例,双侧肾囊肿去顶减压术1例,盆腔转移肿瘤切除术1例。两种术式的肾部分切除术患者中41例有可统计的临床数据,其中RAPN 23例,LPN 18例。男26例,女15例;中位年龄53.5(24~76)岁;中位R.E.N.A.L评分7.8(4~11)分。专业工程师根据86例术前增强CT检查图像和诊断报告重建全息影像。术前,全息影像可帮助术者对供应肿瘤或手术切除部位的动静脉血管、淋巴结和神经的立体空间结构及相互关系有更直观的认识,协助术前手术规划。在术中将全息影像与腹腔镜监视器中的术野图像进行实时追踪和融合,实现术中导航。结果本组86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通过人工调整全息影像,可提示重要血管如肾动脉和肾静脉在体内的投影位置,帮助术者定位血管、淋巴结和其他重要解剖结构的位置,便于精准分离。本研究采用标准腹腔镜手术和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的肾部分切除术患者中共41例有可统计的临床数据。41例中位手术时间140(50~225)min,其中RAPN为140(50~215)min,LPN为160(80~225)min;中位热缺血时间23(14~60)min,其中RAPN为21(17~40)min,LPN为25(14~60)min;中位出血量80(5~1200)ml,其中RAPN为150(30~1200)ml,LPN为50(5~1200)ml。术中无周围重要脏器损伤。2例LPN患者出现ClavienⅡ级并发症,1例出血1200 ml给予输血,另一例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三维影像重建 全息影像 腹腔镜手术 机器人手术
原文传递
两段式烘丝控制模式对中支卷烟烟丝理化特性及感官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4
19
作者 祁林 范兴 +5 位作者 唐习书 刘泽 杨露 乔俊峰 王永 资文华 《烟草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8-97,共10页
为研究两段式滚筒烘丝机不同控制模式对中支卷烟品质的影响,探索了筒壁温度前高后低、前低后高变温干燥和一段式恒温干燥对烟丝理化特性及产品感官质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1)滚筒变温干燥模式均能够提高叶丝长丝率、整丝率和填充性能... 为研究两段式滚筒烘丝机不同控制模式对中支卷烟品质的影响,探索了筒壁温度前高后低、前低后高变温干燥和一段式恒温干燥对烟丝理化特性及产品感官质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1)滚筒变温干燥模式均能够提高叶丝长丝率、整丝率和填充性能,而恒温干燥模式则有利于提升叶丝结构的分布均匀性;(2)不同干燥模式对叶丝挥发性香味成分的形成与积累影响较小,采用125℃/145℃变温干燥和135℃一段式恒温干燥低强度处理模式更有利于提升叶丝化学成分的协调性和香味成分的积累量;(3)125℃/145℃变温和135℃一段式恒温干燥低强度处理模式均有利于彰显“清甜香”品类卷烟产品的感官质量,兼顾干燥叶丝的理化特性和卷烟感官质量,135℃一段式恒温干燥模式更适宜“云烟”品牌中支卷烟的加工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丝干燥 变温干燥 中支卷烟 理化特性 感官质量
下载PDF
针刺治疗30例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7
20
作者 齐琳婧 苏同生 +1 位作者 杨贇璐 姜晓翠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9年第29期128-129,共2页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7月至2018年9月于我院治疗的60例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口服坤泰胶囊,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7月至2018年9月于我院治疗的60例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口服坤泰胶囊,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用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LH、FSH、E2水平、窦卵泡数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的LH、FSH、E2水平及窦卵泡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LH、FSH、E2水平及窦卵泡数量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治疗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能促进患者卵巢功能的恢复,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坤泰胶囊 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 窦卵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