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云鄂博铁、铌、稀土矿床:研究进展、存在问题和新认识 被引量:41
1
作者 谢玉玲 曲云伟 +5 位作者 杨占峰 梁培 钟日晨 王其伟 夏加明 李必成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83-1003,共21页
白云鄂博是世界第一大稀土元素矿床,其稀土元素资源量占世界目前已知稀土元素资源总量的三分之二以上,具有重要的经济和战略地位。白云鄂博自1927年发现至今已有92年,对其的开发和研究历史悠久,在赋矿碳酸岩的成因、成矿年代、稀土矿物... 白云鄂博是世界第一大稀土元素矿床,其稀土元素资源量占世界目前已知稀土元素资源总量的三分之二以上,具有重要的经济和战略地位。白云鄂博自1927年发现至今已有92年,对其的开发和研究历史悠久,在赋矿碳酸岩的成因、成矿年代、稀土矿物学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为碳酸岩型稀土元素成矿理论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由于矿床经历了成矿后复杂的构造变形和热液蚀变,致使其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复杂,学界对其成因和成矿过程一直存在不同认识,对成矿碳酸岩的岩浆演化、稀土元素迁移与富集机理等方面的研究也相对薄弱。笔者最新研究表明,矿区过去被认为是下白云鄂博群的H1、H2、H9岩石单元并非沉积变质岩或变质火山岩,而应为岩浆侵入成因,矿区其他岩石单元(H3~H7)的成因也值得商榷。H9岩石单元中的黑云母岩(前人称为黑云母板岩)和富含黑云母的碳酸岩(前人称为暗色板岩)为成矿碳酸岩的一部分,是碳酸岩不同岩相带的表现。黑云母岩和富黑云母碳酸岩相对于含矿碳酸岩具有相对低的稀土元素含量和轻、重稀土元素比值,表明岩浆演化可能对稀土元素的富集和分异具有重要贡献。矿区主要岩石单元成因的新认识不仅为矿床成因、成矿背景研究提供了新的依据,同时也为研究区域构造演化、正确厘定矿区构造式样和指导矿区深部和外围找矿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碳酸岩型稀土元素矿床 研究进展 新认识 白云鄂博
下载PDF
藏南马扎拉金-锑矿床:成矿流体性质和成矿物质来源 被引量:10
2
作者 谢玉玲 杨科君 +3 位作者 李应栩 李光明 曲云伟 董磊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998-2016,共19页
马扎拉金-锑矿床是藏南巨型金-锑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矿床成因目前仍存在不同认识.通过主要矿石和蚀变围岩的岩相学、矿相学、流体包裹体和稳定同位素分析,探讨了马扎拉金-锑矿床的成矿流体性质、矿质迁移和沉淀机制.结果表明,马扎... 马扎拉金-锑矿床是藏南巨型金-锑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矿床成因目前仍存在不同认识.通过主要矿石和蚀变围岩的岩相学、矿相学、流体包裹体和稳定同位素分析,探讨了马扎拉金-锑矿床的成矿流体性质、矿质迁移和沉淀机制.结果表明,马扎拉金-锑矿床成矿流体主要来自岩浆水,主成矿期流体为中温(约255℃)、低盐度(2.8%~3.5%NaCleqv)、富CO2流体,成矿压力约150 MPa,流体演化过程中的CO2与水的不混溶是造成矿质沉淀的主要原因,成矿金属主要来源于地层,特别是区域广泛分布的海相火山岩地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南金-锑成矿带 马扎拉金-锑矿床 流体包裹体 成矿金属来源 矿床
原文传递
中国东部燕山期斑岩钼-热液型铅锌(银)成矿系统的成矿物质来源 被引量:7
3
作者 谢玉玲 崔凯 +4 位作者 夏加明 王莹 曲云伟 于超 单小瑀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82-196,共15页
中国是世界第一大钼生产国和资源国,同时也是铅、锌的重要资源国。中国东部燕山期斑岩型钼矿床及热液脉型、夕卡岩型铅锌(银)矿床是中国钼、铅、锌的主要来源。前人基于斑岩钼和热液型铅锌(银)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研究,提出了中国东部... 中国是世界第一大钼生产国和资源国,同时也是铅、锌的重要资源国。中国东部燕山期斑岩型钼矿床及热液脉型、夕卡岩型铅锌(银)矿床是中国钼、铅、锌的主要来源。前人基于斑岩钼和热液型铅锌(银)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研究,提出了中国东部燕山期斑岩型钼-热液型铅锌(银)成矿系统的新认识,但对该成矿系统的岩浆起源、成矿物质来源等仍存在认识上的分歧。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地质、地球化学证据表明,斑岩钼矿的成矿可能与幔源岩浆活动有关,成矿斑岩的Sr、Nd、Pb同位素组成也显示有幔源物质的贡献。碳酸岩作为典型的幔源岩浆岩,是研究地幔物质组成的探针岩石,源自俯冲交代富集地幔的碳酸岩是已知Mo含量最高的岩浆岩,同时其Pb、Zn、Ag含量也很高,并具有富水、富F、富S、富CO2的特征。中国东部与斑岩钼矿同期的碳酸岩、基性岩的地球化学研究表明,中国东部中生代地幔为经历了俯冲交代的富集地幔,富集地幔的部分熔融可能为斑岩钼-热液型铅锌(银)成矿系统提供了成矿岩浆、成矿金属,同时还可能提供了S、F和成矿流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部 燕山期 钼-铅锌(银)成矿系统 岩浆起源 成矿物质来源
下载PDF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碳酸岩研究现状与趋势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尹淑苹 贾敬伍 +2 位作者 谢玉玲 曲云伟 赵嘉棋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904-1917,共14页
碳酸岩是一类特殊的富含碳酸盐矿物的岩浆岩,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和科学研究价值。对来自WebofScience(WOS)核心数据库和中国知网(CNKI)中文期刊数据库的与碳酸岩研究相关的数千篇中英文文献,利用Python编程、VOSviewer和CiteSpace软件... 碳酸岩是一类特殊的富含碳酸盐矿物的岩浆岩,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和科学研究价值。对来自WebofScience(WOS)核心数据库和中国知网(CNKI)中文期刊数据库的与碳酸岩研究相关的数千篇中英文文献,利用Python编程、VOSviewer和CiteSpace软件进行了大数据和可视化分析,从文献计量学角度对中英文碳酸岩相关研究的文献进行了发文量、来源国家、来源期刊、基金来源、发文机构和作者情况的统计与分析,并重点基于文献关键词对碳酸岩的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挖掘与探讨。通过关键词共现分析和聚类分析将现阶段碳酸岩研究划分为4个重点领域:岩石成因与构造背景、岩浆源区与岩浆演化、成矿作用及相关矿床、相关的高温高压实验。通过关键词的趋势演变分析认为,这4个传统碳酸岩研究领域在未来将会持续受到较高的关注。其中,稀土矿床及其成矿作用始终是碳酸岩研究领域的重点,对稀土元素的富集分异机制的探讨将会更加深入;与碳酸岩相关的其他关键金属(如铌)矿产将会得到更多的关注;实验技术和设备的进步将会推动与碳酸岩相关的高温高压实验实现更多的突破。此外,碳酸岩成因与地球深部碳循环的关系已经成为当下研究的热点;白云鄂博巨型FeNb-REE矿床无论在过去还是在将来都将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焦点;坦桑尼亚OldoinyoLengai的相关研究文献在2015年之后有所减少,但其受关注程度不会显著降低。在国内,以华阳川碳酸岩型铀矿床和黄龙铺碳酸岩型钼矿床为代表的秦岭碳酸岩带,以及以新生代牦牛坪为代表的冕宁-德昌稀土成矿带将继续受到国内学者的青睐。碳酸岩研究正朝着深度和广度的方向发展,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碳酸岩研究将会迎来显著增长,并成为未来碳酸岩研究领域新的趋势和亮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岩 文献计量学 研究现状 未来趋势 可视化分析
下载PDF
四川冕宁包子山稀土矿床富Sr碳酸岩的发现及意义 被引量:3
5
作者 曲云伟 谢玉玲 +3 位作者 尹淑苹 于超 夏加明 崔凯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861-2874,共14页
全球范围内出露的碳酸岩大多为钙质、镁质、铁质碳酸岩,少量为钠质和硅质碳酸岩,极少有富Sr碳酸岩的报道,其岩石成因、资源意义及对碳酸岩岩浆演化的指示意义尚不清楚。本次在四川省牦牛坪稀土矿区南部包子山稀土矿床的露天采坑中发现... 全球范围内出露的碳酸岩大多为钙质、镁质、铁质碳酸岩,少量为钠质和硅质碳酸岩,极少有富Sr碳酸岩的报道,其岩石成因、资源意义及对碳酸岩岩浆演化的指示意义尚不清楚。本次在四川省牦牛坪稀土矿区南部包子山稀土矿床的露天采坑中发现了超级富Sr的碳酸岩,其呈不规则的脉状侵入到构造角砾岩中。岩石呈紫色-淡紫色,微晶-斑状结构,斑晶主要为萤石,基质主要为菱锶矿、方解石、氟碳铈矿、氟碳钙铈矿、金云母、重晶石并含少量的金属硫化物和氧化物。全岩的微量元素分析表明,其稀土元素总量(∑REE)达3.5%~6.1%,Sr含量达19.0%~27.7%,已超过稀土矿床和锶矿床的工业品位要求。岩石中的中、重稀土元素含量占稀土元素总量的1.14%~1.77%,一些高价值稀土元素含量较高,如Pr(939×10^(-6)~1399×10^(-6))、Nd(2783×10^(-6)~3937×10^(-6))、Gd(237×10^(-6)~320×10^(-6)),因此除轻稀土元素外,中、重稀土和锶元素也具有重要的资源意义。岩石强烈富集REE、Sr、Ba,而明显亏损P、Nb、Ta、Zr、Hf元素,可能与岩浆演化过程中锆石和其它基性矿物的结晶分离有关。全岩的Sr-Nd同位素组成与牦牛坪、里庄稀土矿床的碳酸岩相似,表明它们为同源岩浆产物。笔者认为,富Sr的碳酸岩代表了碳酸岩岩浆演化晚期的产物,REE、Sr、Ba、F和S元素均在岩浆演化晚期的碳酸岩中高度富集。碳酸岩岩浆超浅成侵位至构造角砾岩中,并与下渗的大气水相遇导致岩浆的淬冷和微晶-斑状结构的形成。早期基性矿物(如霓辉石、黑云母)及碳酸盐矿物(如方解石、白云石等)的结晶分离是造成晚期碳酸岩中稀土元素富集的重要原因。富Sr碳酸岩中石英斑晶的发现和其较低的SiO 2含量表明碳酸岩岩浆演化晚期可能是硅饱和的,且这种岩浆具有很低的SiO 2溶解能力。以菱锶矿(体积分数>50%)为主要碳酸盐矿物的稀土碳酸岩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Sr碳酸岩 碳酸岩岩浆演化 资源意义 包子山稀土矿床 四川冕宁
下载PDF
浙江郎村钨钼矿床花岗斑岩岩石地球化学、年代学及岩石成因
6
作者 崔凯 谢玉玲 +3 位作者 曲云伟 唐燕文 李腊梅 陈琦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725-3742,共18页
郎村钨钼矿床位于浙西北安吉县境内,是钦杭成矿带东段新发现的中型斑岩型矿床.矿体主要产于花岗斑岩岩体中以及岩体与围岩的内外接触带中.为探讨成矿岩浆来源及动力学背景,在野外地质工作基础上对矿区与成矿相关的花岗斑岩进行了详细的... 郎村钨钼矿床位于浙西北安吉县境内,是钦杭成矿带东段新发现的中型斑岩型矿床.矿体主要产于花岗斑岩岩体中以及岩体与围岩的内外接触带中.为探讨成矿岩浆来源及动力学背景,在野外地质工作基础上对矿区与成矿相关的花岗斑岩进行了详细的岩相学、锆石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花岗斑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129.7±1.1 Ma.岩石地球化学结果显示高硅、富碱和弱过铝质特征,属于钾玄岩系列花岗岩类,其稀土配分曲线显示轻稀土富集型特征,并具有明显的Eu负异常(δEu=0.36~0.40).高硅、富碱、高的10000 Ga/Al比值(2.57~2.90)和高Zr+Nb+Ce+Y值(379.5×10^(-6)~462.0×10^(-6)),显示了A型花岗岩的特征.花岗斑岩全岩的(87Sr/86Sr)i为0.70717~0.70908,ε_(Nd)(t)为-6.1~-4.0,二阶段模式年龄(T_(DM2))为1.25~1.42 Ga;锆石的ε_(Hf)(t)为-5.94~-0.87,二阶段模式年龄(TMD2)介于1.23~1.56 Ga,表明花岗斑岩来源于中元古代地壳部分熔融,并有少量地幔物质的参与.花岗斑岩可能形成于中国东部岩石圈伸展—减薄的构造背景下,是华南大规模岩浆-构造事件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郎村钨钼矿床 花岗斑岩 地球化学 年代学 岩石学 矿床学
原文传递
碳酸岩研究进展 被引量:4
7
作者 尹淑苹 谢玉玲 +1 位作者 侯增谦 曲云伟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03-1022,共20页
碳酸岩(carbonatite)一词自首次被提出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它是一种神秘而颇具争议的岩石类型。碳酸岩富含碳酸盐矿物,通常与基性、超基性或碱性硅酸盐岩伴生形成碳酸岩-硅酸盐岩杂岩体,具有独特的化学成分和矿物学特征并具有承载... 碳酸岩(carbonatite)一词自首次被提出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它是一种神秘而颇具争议的岩石类型。碳酸岩富含碳酸盐矿物,通常与基性、超基性或碱性硅酸盐岩伴生形成碳酸岩-硅酸盐岩杂岩体,具有独特的化学成分和矿物学特征并具有承载重要经济矿床的能力。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碳酸岩的研究在岩石成因及岩浆起源、地球化学与地质年代学、高温高压实验、与碳酸岩相关的经济矿产、碳酸岩型稀土矿床中稀土元素的富集分异及成矿机理等领域取得了巨大进步。本文从碳酸岩的定义与分类、成岩背景与时空分布、岩石学特征及矿物组成、岩浆起源及演化过程以及与碳酸岩相关的矿产资源等方面对碳酸岩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与评论,提出从成因角度探索碳酸岩分类方案的必要性,总结和梳理了我国目前发现的碳酸岩的产地和分布特征,并认为碳酸岩岩浆与硅酸盐岩浆演化具有差异性,应重视对碳酸岩岩浆演化过程中熔体-流体过渡阶段的研究。最后从文献计量学角度利用大数据和可视化手段对来自Scopus数据库的近十年以“carbonatite”为检索词的近千篇文献进行了可视化分析,总结归纳了碳酸岩现阶段的研究热点,并对未来碳酸岩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岩 定义与分类 时空分布 岩石矿物学特征 岩浆 经济矿产
下载PDF
超分辨荧光显微成像染料结构与生物应用(特邀)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林 张铎腾 渠允薇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68-181,共14页
荧光显微成像技术的生物医学应用离不开荧光染料的设计与开发。有机小分子荧光染料因其易于修饰、生物相容性好、光物理性质优异等特点,在细胞生物成像领域受到了广泛关注。随着超分辨荧光显微镜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使得荧光显微成像突... 荧光显微成像技术的生物医学应用离不开荧光染料的设计与开发。有机小分子荧光染料因其易于修饰、生物相容性好、光物理性质优异等特点,在细胞生物成像领域受到了广泛关注。随着超分辨荧光显微镜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使得荧光显微成像突破了光学衍射极限,可以获得更为精准的生物分子学信息,观察纳米尺度下亚细胞器之间的相互作用。根据不同的成像原理,科学家开发出了单分子定位成像技术、受激辐射损耗成像技术、结构光照明技术等超分辨荧光显微技术。这些技术在细胞荧光显微成像领域的应用与发展,同时对有机小分子荧光染料的设计与开发提出了新要求。本文介绍了主流超分辨荧光显微技术的原理,总结已发表的超分辨荧光显微成像荧光染料的结构和光物理性质特点,归纳了其设计要求,旨在为新型荧光染料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分辨荧光显微成像 有机小分子染料 光物理性质 构效关系 生物医学应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