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钙处理对耐候钢低温韧性和耐腐蚀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7
1
作者 卢军辉 吴战芳 +2 位作者 李忠义 仇圣桃 干勇 《中国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4-50,共7页
对于高品质耐候桥梁钢,不仅需要优良的低温冲击性能,而且对其耐腐蚀性能也提出了更高要求。研究了钙处理工艺对耐候桥梁钢低温冲击性能和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的钙处理工艺相比,采用改进后钙处理工艺提高了钢水中钙的收得... 对于高品质耐候桥梁钢,不仅需要优良的低温冲击性能,而且对其耐腐蚀性能也提出了更高要求。研究了钙处理工艺对耐候桥梁钢低温冲击性能和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的钙处理工艺相比,采用改进后钙处理工艺提高了钢水中钙的收得率,使钙处理过程更充分,得到了低温冲击性能更好的试验钢板,与原钙处理工艺相比,试验钢的冲击功在-20℃时提高了5.3%、-40℃时提高了7.5%。同时,与普通Q420qE钢对比,钙处理工艺Ⅱ将相对腐蚀率从43.50%提高到32.40%,加速腐蚀试样锈层纹理清晰,致密性相对较高,XRD分析显示,锈层中α-FeOOH结晶相质量分数达到91.8%,耐腐蚀性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候桥梁钢 钙处理 低温冲击韧性 锈层
原文传递
偏心M-EMS作用下连铸圆坯流动-传热模拟 被引量:14
2
作者 牛亮 赵俊学 +2 位作者 仇圣桃 唐雯聃 杨凌志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49-56,共8页
为探究偏心结晶器电磁搅拌(M-EMS)对圆坯钢液流动和传热的作用,减轻偏心M-EMS对圆坯的不利影响,通过建立三维耦合模型研究了偏心M-EMS作用下380mm连铸圆坯钢液流动和传热特点及M-EMS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偏心M-EMS(300A/2Hz)作用下... 为探究偏心结晶器电磁搅拌(M-EMS)对圆坯钢液流动和传热的作用,减轻偏心M-EMS对圆坯的不利影响,通过建立三维耦合模型研究了偏心M-EMS作用下380mm连铸圆坯钢液流动和传热特点及M-EMS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偏心M-EMS(300A/2Hz)作用下,由水口进入结晶器钢液流向外弧侧,碰壁后会形成较大回流;外弧侧钢液温度比内弧侧温度高;随着距弯月面距离增加,外弧侧钢液温度先增加后降低,温度最大处在MEMS中心,为1779K;内弧侧钢液温度则一直降低。随着电流强度由100增加到500A,圆坯下方回流区由1个变为2个;内、外弧侧钢液温差先减小后增加,在300A时最小,为8.4K。随着电流频率由1增加5Hz,外弧侧回流区变小直至消失。当电流频率小于3Hz时,内、外弧侧钢液温差小于10K;而当频率大于3Hz时,温差则大于16K。Ф380mm圆坯推荐M-EMS参数为300A/2H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晶器 电磁搅拌 偏心搅拌 圆坯 温度场 流场
原文传递
连铸工艺参数对38CrMoAl大圆坯碳偏析的影响 被引量:12
3
作者 牛亮 仇圣桃 +2 位作者 赵俊学 陈远清 杨树峰 《钢铁研究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59-367,共9页
通过现场实验结合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连铸工艺参数(过热度、拉速、F-EMS)对直径为600mm的38CrMoAl连铸坯碳偏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等轴晶比例和凝固组织质量都对碳偏析的严重程度有影响。过热度较低时,容易产生缩孔,而缩孔往往... 通过现场实验结合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连铸工艺参数(过热度、拉速、F-EMS)对直径为600mm的38CrMoAl连铸坯碳偏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等轴晶比例和凝固组织质量都对碳偏析的严重程度有影响。过热度较低时,容易产生缩孔,而缩孔往往伴随着严重的偏析;过热度较高时,等轴晶比例更低,碳偏析同样严重,所以过热度控制在30℃更佳。拉速较大时利于柱状晶生长且凝固末端易产生中心缩孔,使偏析严重,因此拉速控制在0.19m/min时最佳。末端电磁搅拌有均匀钢液成分及温度,增加凝固末端组织致密度,减少中心缩孔,从而起到降低碳偏析的作用,但电磁搅拌效果受安装位置的影响较大。综合考虑工厂实际生产以及产量与质量之间的关系,合理的工艺参数是:过热度为30℃,拉速为0.28m/min,电搅组合方式为M-EMS+S-EMS+F-MES,电搅参数设置为M-EMS取101A/2Hz、S-EMS取200A/8Hz、F-ME取900A/8Hz。在上述工艺条件下F-EMS安装位置向弯月面方向移动0.4~0.5m会更为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8CrMoAl 连铸参数 碳偏析 数值模拟 大圆坯
原文传递
无取向硅钢中氮化物的析出机理 被引量:8
4
作者 乔家龙 郭飞虎 +2 位作者 胡金文 仇圣桃 张兴中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0-118,共9页
采用透射电镜(TEM)观察和第二相析出相关理论对无取向硅钢中氮化物的析出机理及其对晶粒长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合理论计算和检测分析表明,无取向硅钢中氮化物主要为AlN和TiN。含铝无取向硅钢中AlN和TiN在连铸过程优先在晶界形核,随... 采用透射电镜(TEM)观察和第二相析出相关理论对无取向硅钢中氮化物的析出机理及其对晶粒长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合理论计算和检测分析表明,无取向硅钢中氮化物主要为AlN和TiN。含铝无取向硅钢中AlN和TiN在连铸过程优先在晶界形核,随着温度的降低将以位错形核为主。在均热过程中,高牌号无取向硅钢中AlN和低牌号无取向电工钢中TiN平衡析出量分别达97%和95%以上,但无铝无取向电工钢中AlN和高牌号无取向硅钢中TiN主要在热轧、卷取和退火过程中析出且尺寸较小。薄板坯流程无铝无取向电工钢中[Als]含量达到93×10^(-6)时,钢中AlN的析出将明显抑制晶粒长大。含铝无取向硅钢中的AlN将对退火过程中的晶粒长大起到抑制作用,且对低牌号无取向电工钢影响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取向硅钢 氮化物 析出机制 热力学和动力学 晶粒长大
原文传递
锡或锑在无取向电工钢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5
作者 褚绍阳 干勇 +3 位作者 仇圣桃 项利 田玉石 刘斌 《中国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6,共6页
近年来,在节能减排背景之下,国内外众多研究者对无取向电工钢磁性能的提升做了大量研究。为了探索无取向电工钢磁性能提升的方法,对锡或锑对无取向电工钢磁性能的作用机制(晶粒尺寸和晶体织构的控制)进行分析。基于该作用机制,介绍锡或... 近年来,在节能减排背景之下,国内外众多研究者对无取向电工钢磁性能的提升做了大量研究。为了探索无取向电工钢磁性能提升的方法,对锡或锑对无取向电工钢磁性能的作用机制(晶粒尺寸和晶体织构的控制)进行分析。基于该作用机制,介绍锡或锑的添加对无取向电工钢磁性能的影响。经研究发现,适量的锡或锑在晶界偏聚,不会阻碍晶界的移动并且致使晶粒尺寸降低;与此同时,锡或锑在晶界偏聚不仅抑制{111}织构在原始晶界处形核及生长,还降低(100)晶粒表面能,促进(100)晶粒生长。因此,适量添加锡或锑,可使无取向电工钢铁损下降、磁感提升。最后结合生产工艺,建议无取向电工钢的研究方向应为稀土含量对高牌号无取向硅钢夹杂物尺寸和数量分布的影响,锡或锑的添加量和常化工艺参数(常化时间、常化温度)对常化晶粒尺寸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锡或锑 无取向电工钢 磁性能 晶粒尺寸 晶体织构
原文传递
含硫易切削模具钢高温热塑性行为探讨 被引量:6
6
作者 陈登国 廖桑桑 +2 位作者 徐李军 仇圣桃 冯小明 《中国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8-64,共7页
为研究易切削模具钢高温热塑性,利用热膨胀仪分析了该材料在不同冷速下的微观组织转变规律及相变点,并绘制了CCT曲线;利用Gleeble-3800试验机模拟研究材料高温拉伸断裂行为,结合断口形貌分析材料热塑性规律。试验结果表明,该材料高温热... 为研究易切削模具钢高温热塑性,利用热膨胀仪分析了该材料在不同冷速下的微观组织转变规律及相变点,并绘制了CCT曲线;利用Gleeble-3800试验机模拟研究材料高温拉伸断裂行为,结合断口形貌分析材料热塑性规律。试验结果表明,该材料高温热塑性存在明显的3个区域,分别为第3脆性区、韧性区和第1脆性区。试验钢在950~1 150℃范围内变形性能最优,为高温塑性区;950℃以下为第3脆性区,断口形貌为韧窝和解理,且随着变形温度的升高,韧窝数量增多,伸长率增加,直至950℃拉伸后断口形貌基本上全为韧窝;1 300℃及以上为第1脆性区,伸长率随变形温度升高而下降。提高冷却速率,会增加冷却过程中奥氏体内部的热应力,导致在相同温度下变形时伸长率较低冷却速率时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切削模具钢 高温热塑性 CCT曲线 冷速
原文传递
600 MPa级汽车大梁钢疲劳极限确定和疲劳断裂原因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卢军辉 刘家琪 +1 位作者 仇圣桃 干勇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35-140,共6页
为确定薄板坯连铸连轧(flexible thin slab rolling,FTSR)短流程生产线生产的600 MPa级汽车大梁钢是否满足装车要求,利用升降法研究了汽车大梁钢的抗疲劳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对数试验应力-对数疲劳寿命拟合的方法要优于直接采用试... 为确定薄板坯连铸连轧(flexible thin slab rolling,FTSR)短流程生产线生产的600 MPa级汽车大梁钢是否满足装车要求,利用升降法研究了汽车大梁钢的抗疲劳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对数试验应力-对数疲劳寿命拟合的方法要优于直接采用试验应力-疲劳寿命,计算得到了不同存活率下的P-S-N曲线,由图得到疲劳极限强度为294 MPa,经过数值计算得到的疲劳极限强度为287.1 MPa。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疲劳试样进行了断口分析,发现疲劳断裂为韧性断裂,夹杂物为裂纹的起源,结合试验钢的性能指标和装车试用考核结果,确认FTSR生产线开发的600 MPa级汽车大梁钢满足装车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大梁钢 升降法 疲劳极限强度 疲劳辉纹
下载PDF
轧制条件对消除特厚钢板中心偏析和中心疏松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卢军辉 吴战芳 +1 位作者 仇圣桃 干勇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9期11901-11908,共8页
为了确定特厚板心部质量改善的轧制工艺,制定了传统方法和新型方法生产100 mm厚钢板的轧制工艺规程,通过分析低倍、显微组织和夹杂物成分,研究了粗轧、精轧、轧制速度对中心偏析和中心疏松的影响。结果表明:探伤不合的特厚钢板中心存在P... 为了确定特厚板心部质量改善的轧制工艺,制定了传统方法和新型方法生产100 mm厚钢板的轧制工艺规程,通过分析低倍、显微组织和夹杂物成分,研究了粗轧、精轧、轧制速度对中心偏析和中心疏松的影响。结果表明:探伤不合的特厚钢板中心存在P和S的偏析,间有氧化铝、硅酸盐和MnS夹杂物;粗轧阶段新型轧制方法对应变积累奥氏体有叠加效应,该叠加效应对消除中心偏析和中心疏松更加有利;精轧阶段的多道次、长时间轧制有利于中心偏析和中心疏松的消除;形状比在0.5~1.0时,采用低速率轧制有利于消除中心偏析和中心疏松;消除中心偏析和中心疏松的临界条件为形状比大于0.518,采用形状比制定轧制规程,比采用道次压下率对消除中心偏析和中心疏松更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轧 精轧 低速率轧制 中心偏析 中心疏松 形状比
下载PDF
12Mn钢连铸圆坯的原位统计分布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王旭 魏军 +2 位作者 仇圣桃 李召岭 李维 《冶金分析》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6,共6页
为获得连铸圆坯横截面内各元素的偏析、疏松和夹杂物分布,采用金属原位分析仪对12Mn无缝钢管连铸圆坯进行了原位成分统计分布分析。通过C、Si、Mn、P的二维成分分布图及线分布图看出,在中心部位处C元素呈明显富集状态,而Si、Mn和P则相反... 为获得连铸圆坯横截面内各元素的偏析、疏松和夹杂物分布,采用金属原位分析仪对12Mn无缝钢管连铸圆坯进行了原位成分统计分布分析。通过C、Si、Mn、P的二维成分分布图及线分布图看出,在中心部位处C元素呈明显富集状态,而Si、Mn和P则相反,即含量极低。在整个横截面内,C、Si、P等元素尤其是C元素含量表现为明显偏析状态,Al元素则由于夹杂物的形成而表现为分散的岛状富集分布状态,S则无明显变化,Si、Mn的分布极为相似。此外,通过定量分析和夹杂物粒度分析获得了各元素的含量频次图及Al粒度分布图。通过表观致密度分布图可以获得,圆坯横截面整体表观致密度低至95.60%,这是铸坯中心缩孔导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统计分布分析 12Mn钢 圆坯 偏析 夹杂物 表观致密度
下载PDF
T形中间包新型控流装置的模拟及试验 被引量:27
10
作者 陈远清 仇圣桃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45-49,共5页
针对连铸生产过程中钢包长水口与中间包湍流控制器对中存在偏差的实际情况,基于八流T形连铸中间包,采用三维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对中偏差对流场的影响;同时为减弱对中偏差的影响,设计了新型控流装置,并通过数值模拟和工业试验对其冶金效... 针对连铸生产过程中钢包长水口与中间包湍流控制器对中存在偏差的实际情况,基于八流T形连铸中间包,采用三维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对中偏差对流场的影响;同时为减弱对中偏差的影响,设计了新型控流装置,并通过数值模拟和工业试验对其冶金效果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长水口与稳流器对中偏差为50 mm时,中间包流场明显恶化,冲击区液面流速和湍流强度大幅增加,大大增加了卷渣风险,且死区体积增加了4个百分点;而新型控制装置使冲击区最大湍动能降低50%,冲击区液面更加平稳,死区体积基本不变,B类、C类夹杂物的合格率提高约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铸中间包 控流装置 对中 冲击区 卷渣
原文传递
铈对2.9%Si-0.8%Al无取向硅钢再结晶组织和织构的影响 被引量:12
11
作者 李娜 代威 +3 位作者 王永强 李凯轮 项利 仇圣桃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67-73,共7页
利用OM、SEM/EBSD、OIM等手段研究了铈对2.9%Si-0.8%Al无取向硅钢再结晶过程中组织和织构的影响,重点探讨了铈对再结晶率和再结晶晶粒平均尺寸、初始再结晶织构以及再结晶过程中织构演变规律的影响,并分析了其机理。结果表明,含铈试验... 利用OM、SEM/EBSD、OIM等手段研究了铈对2.9%Si-0.8%Al无取向硅钢再结晶过程中组织和织构的影响,重点探讨了铈对再结晶率和再结晶晶粒平均尺寸、初始再结晶织构以及再结晶过程中织构演变规律的影响,并分析了其机理。结果表明,含铈试验钢的再结晶率和平均晶粒尺寸均高于不含铈试验钢,且含铈试验钢的再结晶形核织构中有利织构所占的比例更高,对磁性能不利的{111}面织构所占的比例更低。主要原因是无取向硅钢中适量的铈能够有效抑制MnS等微细夹杂的析出并使AlN和Al2O3等夹杂球化、粗化,阻碍了{111}位向的晶粒在夹杂物周围的优先形核和长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取向硅钢 再结晶组织 织构
原文传递
120t钢包底吹氩气物理模拟 被引量:9
12
作者 时朋召 田玉石 +2 位作者 徐李军 郭文波 仇圣桃 《中国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0-36,共7页
为了优化国内某钢厂钢包的底吹位置和气体流量等工艺参数,更好地提高钢水洁净度,对120t钢包建立1∶3水模型,模拟研究了底吹位置和气体流量对钢液混匀时间和钢渣覆盖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底吹位置不同时,混匀时间存在明显差异;随着气体... 为了优化国内某钢厂钢包的底吹位置和气体流量等工艺参数,更好地提高钢水洁净度,对120t钢包建立1∶3水模型,模拟研究了底吹位置和气体流量对钢液混匀时间和钢渣覆盖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底吹位置不同时,混匀时间存在明显差异;随着气体流量增大,钢包混匀时间整体呈下降趋势,但减小幅度越来越小,吹气流量有最佳值;底吹位置为0.4R-0.6R,气体流量为500~700L/min时,混匀时间由大到小的双孔角度为双孔135°>双孔90°≥双孔120°;相同吹气量条件下单孔透气砖布置比双孔透气砖引起的钢渣卷入深度更大,深度差距基本为20~70mm,而引起的渣眼面积大小则为双孔大于单孔。综合考虑混匀时间和钢渣覆盖情况,最优的透气砖布置和工况参数为双孔120°-0.4R-0.6R、气体流量500~600L/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模拟 底吹位置 气体流量 混匀时间 钢渣覆盖情况
原文传递
无取向硅钢夹杂物控制与变质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海军 牛宇豪 +3 位作者 凌海涛 乔家龙 付兵 仇圣桃 《中国冶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7-28,67,共13页
无取向硅钢中,微细夹杂物会钉扎晶界、畴壁,限制晶粒发展与畴壁移动,进而恶化产品磁性能及磁性能的稳定性,而大尺寸夹杂物会对硅钢制造过程中产品的表面质量及使用性能产生较大影响,这与国家能效升级以及新能源汽车电机高效化要求相悖... 无取向硅钢中,微细夹杂物会钉扎晶界、畴壁,限制晶粒发展与畴壁移动,进而恶化产品磁性能及磁性能的稳定性,而大尺寸夹杂物会对硅钢制造过程中产品的表面质量及使用性能产生较大影响,这与国家能效升级以及新能源汽车电机高效化要求相悖。因此,如何控制无取向硅钢中的夹杂物成为了众多企业、科研院所的研究热点。归纳总结了国内典型无取向硅钢生产企业夹杂物控制工艺措施,通过提升铁水预处理、转炉冶炼、RH精炼、连铸工艺控制水平,能够有效控制夹杂物的生成与夹杂物的去除效率,促进无取向硅钢产品质量的提升,但存在部分工序能力过度使用,如RH脱硫负荷较大、脱硫剂单耗高、浸渍管使用寿命低等问题;同时,综述了国内外研究者在夹杂物变质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并结合笔者所在团队科研成果,指出当前无取向硅钢夹杂物控制方面存在的不足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当前采用钙处理或稀土处理后,钢中夹杂物类型、尺寸及分布发生较大变化,棱角夹杂物减少,微细夹杂物数量明显减少,产品磁性能得到改善。但不同牌号硅钢进行钙处理或稀土处理时合适的加入量、加入方式依旧存在争议,进行稀土处理时对现有覆盖剂与保护渣物性带来了新的考验,现有覆盖剂、保护渣是否匹配仍待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取向硅钢 夹杂物 微细夹杂物 夹杂物变质 磁性能
原文传递
开浇过程二次氧化对铝脱氧不锈钢中夹杂物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凌海涛 吴锦圆 +2 位作者 常立忠 杨树峰 仇圣桃 《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37-746,共10页
为了研究铝脱氧不锈钢开浇过程中二次氧化对钢水洁净度和夹杂物演变的影响,实现钢中夹杂物的有效控制,分别在LF精炼出站、开浇过程中不同时刻取样,采用扫描电镜、ASPEX自动分析仪、热力学计算等不同方法研究了铝脱氧不锈钢中夹杂物的形... 为了研究铝脱氧不锈钢开浇过程中二次氧化对钢水洁净度和夹杂物演变的影响,实现钢中夹杂物的有效控制,分别在LF精炼出站、开浇过程中不同时刻取样,采用扫描电镜、ASPEX自动分析仪、热力学计算等不同方法研究了铝脱氧不锈钢中夹杂物的形貌、成分、数量和尺寸分布,确定了铝脱氧不锈钢开浇过程中夹杂物的演变行为和对应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开浇过程钢中氧氮质量分数、夹杂物数密度变化规律类似,20 min时分别增加至7.4×10^(−5)、0.0674%、17.1 mm^(−2),此后随着浇铸过程进行逐渐降低;LF精炼出站时钙处理改性夹杂物效果较好,其类型主要为CaO−Al_(2)O_(3)−SiO_(2)−MgO,开浇过程中二次氧化降低了钙处理操作的作用效果,20 min时夹杂物类型转变为MnO−Al_(2)O_(3)−SiO_(2)−CaO复合夹杂物,浇铸约60 min时,连铸过程中钢水的洁净度基本达到稳定,此时夹杂物类型重新转变为CaO−Al_(2)O_(3)−SiO_(2)−MgO;二次氧化使得钢液中氧质量分数较高,促进了MnO−Al_(2)O_(3)−SiO_(2)−CaO夹杂物的生成,而钢中大尺寸的CaO−Al_(2)O_(3)−SiO_(2)−MnO−(MgO)夹杂物主要通过夹杂物间的碰撞聚合形成;凝固过程中随着温度的降低,促进了MgO·Al_(2)O_(3)尖晶石相和CaO·2MgO·8Al_(2)O_(3)相的析出,提高了夹杂物中Al_(2)O_(3)组分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脱氧不锈钢 二次氧化 洁净度 夹杂物 凝固过程
下载PDF
微合金钢第Ⅲ脆性区的形成机理 被引量:4
15
作者 邱春根 徐李军 +2 位作者 时朋召 仇圣桃 赵鸿金 《钢铁研究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61-166,共6页
为研究微合金钢第Ⅲ脆性区形成机理及其影响因素,控制连铸坯的表面裂纹,采用Gleeble热力模拟机测定了S355微合金钢在不同温度下的抗拉强度及断面收缩率。使用扫描电镜对拉伸断口进行观察分析,同时采用透射电镜对析出物进行观察分析。在... 为研究微合金钢第Ⅲ脆性区形成机理及其影响因素,控制连铸坯的表面裂纹,采用Gleeble热力模拟机测定了S355微合金钢在不同温度下的抗拉强度及断面收缩率。使用扫描电镜对拉伸断口进行观察分析,同时采用透射电镜对析出物进行观察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拉伸试样进行金相实验,对第二相析出进行热力学计算,分析了组织状态及第二相析出规律对脆性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第Ⅲ脆性区(660~850℃)内,拉伸断口呈冰糖状,韧窝较浅,形貌表现为沿晶脆性断裂。铁素体网膜沿奥氏体晶界优先析出、第二相沿晶界析出是第Ⅲ脆性区形成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合金钢 连铸坯 第Ⅲ脆性区 机理 裂纹
原文传递
柱状晶组织高硅电工钢二次再结晶的形成机理 被引量:4
16
作者 潘洪江 仇圣桃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7-53,共7页
二次再结晶的发生会显著改变电工钢带材的组织和织构,进而影响其磁性能。以柱状晶组织高硅电工钢冷轧带材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退火方法对试样组织和织构的影响,明确了二次再结晶的发生条件、形成机理和控制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柱状晶... 二次再结晶的发生会显著改变电工钢带材的组织和织构,进而影响其磁性能。以柱状晶组织高硅电工钢冷轧带材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退火方法对试样组织和织构的影响,明确了二次再结晶的发生条件、形成机理和控制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柱状晶组织高硅电工钢冷轧试样发生二次再结晶的温度区间为850~1 000℃,在900℃退火可获得最大的晶粒尺寸。二次再结晶的形成是由于初次再结晶后试样的组织形成了织构抑制作用,小角度晶界抑制晶粒正常长大,大角度高能晶界迁移率高,具有大角度晶界的晶粒以取向长大方式发生二次再结晶。当退火温度高于1 000℃时,升温和冷却速率大于5℃/min可以有效抑制二次再结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硅电工钢 二次再结晶 退火
原文传递
基于降低轧机负荷的高性能特厚钢板轧制工艺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坚锋 熊雄 +2 位作者 徐李军 葛启录 仇圣桃 《中国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3-89,共7页
为了得到综合性能合格的特厚钢板产品,对特厚钢板轧制工艺进行优化,通过轧机扭矩测试、钢板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分析,研究轧制道次压下率、轧制速度和开轧温度对轧机轧制过程扭矩及钢板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开轧温度、降低粗轧... 为了得到综合性能合格的特厚钢板产品,对特厚钢板轧制工艺进行优化,通过轧机扭矩测试、钢板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分析,研究轧制道次压下率、轧制速度和开轧温度对轧机轧制过程扭矩及钢板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开轧温度、降低粗轧道次的轧制速度,可有效控制钢板的变形抗力、降低轧机负荷、增加钢板芯部的变形量,使得试验钢板的各项力学性能显著提高、厚度方向的抗拉与冲击性能均得到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厚钢板 低速率轧制 大压下 轧制扭矩 冲击韧性
原文传递
Al—Ca复合合金钢水脱氧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晓英 仇圣桃 +1 位作者 邹宗树 干勇 《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02-709,共8页
通过Al-Ca复合合金钢水脱氧的平衡热力学计算,确定了钢液的氧的质量分数在3×10^(-6)~1×10^(-4)条件下,1600℃时的Al-Ca复合合金脱氧产物的稳定区域图.以此为基础,假定钙的收得率为100%,预测了钢液在Al-Ca复合合金Ca/Al质量比... 通过Al-Ca复合合金钢水脱氧的平衡热力学计算,确定了钢液的氧的质量分数在3×10^(-6)~1×10^(-4)条件下,1600℃时的Al-Ca复合合金脱氧产物的稳定区域图.以此为基础,假定钙的收得率为100%,预测了钢液在Al-Ca复合合金Ca/Al质量比为5,加入量为Mkg;Al-Ca复合合金Ca/Al质量比为0.2,加入量为Mkg;Al-Ca复合合金Ca/Al质量比为0.2,加入量为0.2M kg三种不同脱氧制度下夹杂物的演变历程.结果表明,在Ca/Al=5,复合合金加入量使初始钢液中的[Ca]为0.01%,[Al]为0.002%时,夹杂物在钢液精炼过程中的演变历程为:12CaO·7Al_2O_3(l)/CaO·Al_2O_3(l)→CaO(s)→12CaO·7Al_2O_3(l)/CaO·Al_2O_3(l)→CaO(s)→12CaO·7Al_2O_3(l)/CaO·Al_2O_3(l),并确定了固态和液态脱氧产物在脱氧过程中交替形成为最理想的Al-Ca复合合金脱氧制度,可为钢铁企业脱氧剂的选择和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钙钢水脱氧合金 夹杂物 演变机理 热力学计算 铝酸钙
原文传递
CaO基含TiO2和Al2O3半钢渣系脱磷能力的热力学 被引量:3
19
作者 邓建军 张明博 +3 位作者 李建新 仇圣桃 王世钊 宁树博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7-37,共11页
以共存理论和冶金脱磷原理为基础,建立了脱磷热力学模型,并对CaO基含TiO2、Al2O3半钢渣系的脱磷能力进行热力学研究,得到CaO基含TiO2、Al2O3半钢脱磷渣系的磷分配比和磷容量热力学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渣中TiO2和Al2O3均会使炉渣的脱磷... 以共存理论和冶金脱磷原理为基础,建立了脱磷热力学模型,并对CaO基含TiO2、Al2O3半钢渣系的脱磷能力进行热力学研究,得到CaO基含TiO2、Al2O3半钢脱磷渣系的磷分配比和磷容量热力学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渣中TiO2和Al2O3均会使炉渣的脱磷能力降低,尤其是在低温低碱度条件下影响较为明显,两种氧化物在质量分数相同的情况下,TiO2比Al2O3的影响更大;随着炉渣碱度的增加,炉渣的磷分配比和磷容量均先升高而后持平;随着渣中w((Fe O))的增加,炉渣的磷分配比和磷容量均先升高而后降低;随着w((Mg O))的降低,炉渣的磷分配比和磷容量逐渐降低。采用半钢化渣球冶炼半钢,渣中w((TiO2)+(Al2O3))和w((Fe O))升高,w((Mg O))稍有降低,在Fe O和Mg O的共同作用下,半钢渣系的磷分配比和磷容量有所升高。控制炉渣碱度为4.0左右,w((Fe O))≤20.0%时,炉渣不仅具有较高的磷分配比和磷容量,并且可以弱化TiO2和Al2O3对磷分配比和磷容量的影响,确定半钢化渣球的加入比例为总渣量的15.0%-2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炼钢 CaO基含TiO2、Al2O3渣系 共存理论 磷分配比 磷容量
原文传递
Q345B连铸坯表面夹渣缺陷的形成原因及控制 被引量:3
20
作者 詹中华 仇圣桃 +4 位作者 施哲 徐李军 阴树标 赖朝彬 马立军 《矿冶》 CAS 2018年第2期57-62,共6页
描述了Q345B铸坯表面夹渣缺陷的宏观形貌,并通过扫描电镜及能谱仪对缺陷形貌进行观察和能谱分析。结果表明,缺陷内主要为氧化铁皮并含有保护渣成分。分析了铸坯表面夹渣缺陷的形成原因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浸入式水口设计不合理引起的结... 描述了Q345B铸坯表面夹渣缺陷的宏观形貌,并通过扫描电镜及能谱仪对缺陷形貌进行观察和能谱分析。结果表明,缺陷内主要为氧化铁皮并含有保护渣成分。分析了铸坯表面夹渣缺陷的形成原因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浸入式水口设计不合理引起的结晶器液面波动卷渣、结晶器内弯月面受冲击夹渣、保护渣成分不均匀引起的分熔现象及结晶器振动负滑脱时间长导致的下渣不均匀。并提出优化措施:1)优化浸入式水口的结构,将侧孔角度为25°减小至18°;2)改善结晶器流场,板间的氩气流量由原来的5 L/min减少至3 L/min以下,SEN的插入深度控制在90~130 mm;3)优化保护渣成分和性能,将保护渣熔点由原来的1 050℃提高至1 150℃,碱度大于1,黏度0.12~0.2 Pa·s,降低了保护渣的消耗;4)调整结晶器振动参数,使负滑脱时间由原来的0.207 s减至0.165 s。22炉的现场试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工艺由于铸坯缺陷引起的中厚板表面裂纹发生率控制在1%以下,并实现了铸坯、中厚板表面质量的稳定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坯表面夹渣缺陷 Q345B 负滑脱时间 分熔现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