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苏省13家医院新生儿严重高胆红素血症现状调查 被引量:32
1
作者 李倩倩 董小玥 +20 位作者 乔瑜 殷玉洁 高艳 周金君 杨丽 朱荣平 王伏东 万俊 徐艳 潘兆军 王威远 闫俊梅 韩树萍 卢红艳 胡毓华 李双双 王金秀 吴明赴 王军 邓晓毅 余章斌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690-695,共6页
目的了解江苏省新生儿严重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情况及诊治、随访等管理情况,为新生儿严重高胆红素血症的预防及规范化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以2018年1~12月江苏省13家医院收治的严重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儿的临床资料... 目的了解江苏省新生儿严重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情况及诊治、随访等管理情况,为新生儿严重高胆红素血症的预防及规范化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以2018年1~12月江苏省13家医院收治的严重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儿的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结果江苏省13家医院2018年严重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病例共上报740例,占新生儿科收治病例总数的2.70%(740/27?386),其中重度高胆红素血症620例(83.8%),极重度高胆红素血症106例(14.3%),危险性高胆红血症14例(1.9%);诊断为急性胆红素脑病共4例(0.5%)。484例(65.4%)新生儿于分娩机构出院后因严重高胆红素血症返回医院住院治疗,中位入院日龄为7 d,其中214例(44.2%)再入院前进行过门诊黄疸随访,第1次门诊中位随访日龄为6 d。住院期间行头颅MRI检查211例(28.5%),其中85例(40.3%)提示双侧基底节、苍白球T1WI信号偏高;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查238例(32.2%),其中14例(5.9%)仅一侧通过,7例(2.9%)双侧均未通过。急性胆红素脑病或危险性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共17例)进行了随访,除1例失访外,均无异常神经系统症状。结论新生儿严重高胆红素血症在新生儿科住院病人中的占比较高;新生儿从分娩机构出院后黄疸监测及管理需要加强;对并发了严重高胆红素血症的患儿,住院期间相关检查需更完善,出院后均需全面系统地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胆红素血症 急性胆红素脑病 多中心调查 新生儿
下载PDF
经典名方中大枣的本草考证 被引量:21
2
作者 钱锦秀 孟武威 +11 位作者 刘晖晖 陈世彬 赵佳琛 王艺涵 金艳 张卫 彭华胜 蔡秋杰 李兵 杨洪军 张华敏 詹志来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96-305,共10页
笔者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医籍、方书、经史等文献,对古代经典名方中所用大枣药材的名称、基原、产地、采收加工、炮制历史沿革及变迁情况进行了系统的本草考证,为经典名方开发中涉及该药材的取样及研究提供依据。经考证可知,大枣名称众多... 笔者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医籍、方书、经史等文献,对古代经典名方中所用大枣药材的名称、基原、产地、采收加工、炮制历史沿革及变迁情况进行了系统的本草考证,为经典名方开发中涉及该药材的取样及研究提供依据。经考证可知,大枣名称众多,多以性状特征或产地命名,入药统称为大枣。历代本草中大枣的主流品种一直为枣Ziziphus jujuba,无刺枣(变种)Z.jujuba var.inemmis也有使用,考虑到两者差异不明显,现代可将大枣的基原定为枣Z.jujuba及无刺枣(变种)Z.jujuba var.inemmis。我国大枣的种质资源丰富,全国各地多有分布,历代本草中记载青州(今山东)、晋州(今山西)、绛州(今山西)、蒲州(今山西)的大枣质优,尤其以山东大枣为优。21世纪初,新疆种植大枣逐渐发展起来,目前市场认可度较高,成为优质大枣的新兴产区。大枣采收期多为8月,与现今基本一致。古今炮制方法均以简单净制后干燥为主。通过考证,建议经典名方使用的大枣药材以山东、山西等传统优质大枣产区为主,加工炮制方法遵循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进行简单净制干燥即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名方 大枣 基原 产地 采收加工 炮制 本草考证
原文传递
斑马鱼在药物毒理学评估中应用及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3
作者 李红燕 谢倩 +7 位作者 王成 李金秀 马荣 任敉宏 李勇 王佳俊 陈海 王建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78-288,共11页
与其他哺乳动物相比,斑马鱼具有繁殖能力强、繁殖量大、生命周期短、养殖费用低、身体透明等特点。主要从心血管毒性、肝脏毒性、肾脏毒性、神经毒性、脾脏毒性和急性毒性6个方面进行归纳总结,结果发现斑马鱼的多个器官在形态、基因表... 与其他哺乳动物相比,斑马鱼具有繁殖能力强、繁殖量大、生命周期短、养殖费用低、身体透明等特点。主要从心血管毒性、肝脏毒性、肾脏毒性、神经毒性、脾脏毒性和急性毒性6个方面进行归纳总结,结果发现斑马鱼的多个器官在形态、基因表达及生理特性方面均与哺乳动物高度相似,已被广泛应用于药物的毒性物质筛选研究。药物对斑马鱼毒性研究主要集中在死亡率和畸形率增加,心、肝、肾、脾等脏器形态、表型改变并伴有水肿及神经毒性等方面;其毒性机制主要涉及影响器官中细胞凋亡(p53通路)、炎症(NF-κB通路、白介素)或影响该器官功能蛋白、酶或mRNA,如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乙酰胆碱酯酶(AChE)、微球蛋白前体(mbp)和α微管蛋白(αtubulin)等。斑马鱼模型可作为一种评估药物安全性与毒性最为高效、快速、便捷的方法,阐明药物的毒性作用及其多组分多靶点的毒性作用机制,可为药物毒理学中的毒性评估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马鱼 药物毒理学 毒性评估 安全性评价 心血管毒性 肝脏毒性 肾脏毒性 神经毒性 脾脏毒性 急性毒性
原文传递
经典名方中紫苏类药材的本草考证 被引量:15
4
作者 钱锦秀 孟武威 +11 位作者 刘晖晖 陈世彬 赵佳琛 王艺涵 金艳 张卫 彭华胜 蔡秋杰 李兵 杨洪军 张华敏 詹志来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55-67,共13页
以历代本草、医籍、方书为基础,笔者对经典名方中所用紫苏类药材的名称、基原、产地、品质、采收、加工及炮制等方面进行了本草考证,厘清古今关系,为相关经典名方的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依据。历代本草所载紫苏的主流基原为紫苏(原变种)Pe... 以历代本草、医籍、方书为基础,笔者对经典名方中所用紫苏类药材的名称、基原、产地、品质、采收、加工及炮制等方面进行了本草考证,厘清古今关系,为相关经典名方的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依据。历代本草所载紫苏的主流基原为紫苏(原变种)Perilla frutescens var.frutescens(紫色叶型),其次是野生紫苏P.frutescens var.acuta(紫色叶型),均不选用“白苏”这一类型。现代化学成分研究也多表明紫苏和白苏具有明显差异,为历代区分使用色紫气香的“紫苏”和绿色无香的“白苏”提供了科学依据。虽然植物分类上常将二者作一种处理,但经典名方开发过程中建议选用紫苏(原变种)P.frutescens var.frutescens(紫色叶型),避免选用“白苏”。紫苏分布广泛,但历代本草中多不记载紫苏产区,或以“今处处有之”描述其产地。紫苏的入药部位在南北朝时期就已包括茎、叶、子,明代医家开始重视其叶、梗、子的区分用药。历代采收加工炮制方法与今接近,紫苏子多“炒研入药”,紫苏梗、紫苏叶主要是简单的净制,在实际生产中参考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即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名方 紫苏 基原 产地 药用部位 炮制 本草考证
原文传递
经典名方中厚朴的本草考证 被引量:12
5
作者 钱锦秀 孟武威 +11 位作者 刘晖晖 陈世彬 赵佳琛 王艺涵 金艳 张卫 彭华胜 蔡秋杰 李兵 杨洪军 张华敏 詹志来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306-317,共12页
以历代本草、医籍、方书为基础,笔者拟对经典名方中所用厚朴药材的名称、基原、产地、品质、采收、加工及炮制等进行系统考证,厘清该药材不同历史时期的基原、炮制等各环节信息,为经典名方的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与依据。考证结果表明,厚... 以历代本草、医籍、方书为基础,笔者拟对经典名方中所用厚朴药材的名称、基原、产地、品质、采收、加工及炮制等进行系统考证,厘清该药材不同历史时期的基原、炮制等各环节信息,为经典名方的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与依据。考证结果表明,厚朴历代主流品种为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或凹叶厚朴M.officinalis var.biloba;主产区为湖北、四川、重庆等地,形成“川厚朴”知名道地药材;历代炮制方法主要为净制和姜制,经典名方中有注明姜制的建议选用姜厚朴;没有明确标注的可根据需要采用生品或姜制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名方 厚朴 基原 产地 采收加工 炮制方法 本草考证
原文传递
经颅直流电刺激联合言语训练对脑梗死后失语症的治疗效果 被引量:8
6
作者 张茜 代欣 +5 位作者 贺媛 魏冰 贾海艳 张瑾秀 郭瑞琪 王海英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5期601-605,共5页
目的:研究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联合言语训练对脑梗死后失语症病人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脑梗死后失语症病人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常规组和联合组,各50例。常规组予以言语训练,联合组予以tDCS联合言语训练。比较2组病人干预前后的... 目的:研究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联合言语训练对脑梗死后失语症病人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脑梗死后失语症病人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常规组和联合组,各50例。常规组予以言语训练,联合组予以tDCS联合言语训练。比较2组病人干预前后的西部失语症测试(WAB)评分、日常生活交流能力量表(CADL)评分、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和图片命名测试结果,并通过波士顿诊断性失语症检查法分级评价病人治疗效果。结果:联合组病人治疗总有效率为94.00%(47/50),明显高于常规组的74.00%(37/50)(P<0.01)。干预前,2组病人WAB评分、CADL评分、MMSE评分和图片命名测试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联合组病人WAB各子测试评分、CADL评分、MMSE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P<0.01),图片命名测试中训练和未训练图片的正确命名数均明显多于常规组(P<0.01)。结论:tDCS联合言语训练可改善脑梗死后失语症病人病情严重程度,改善病人言语功能、日常生活交流能力和认知功能,激活、协调大脑神经网络系统,改善病人命名泛化效应和固化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后失语症 经颅直流电刺激 言语训练
下载PDF
The effect of the carbon components on the performance of carbonbased transition metal electrocatalysts for the hydrogen evolution reaction
7
作者 LI Guo-hua WANG jing +6 位作者 REN jin-tian LIU Hong-chen qian jin-xiu CHENG Jia-ting ZHAO Mei-tong YANG Fan LI Yong-feng 《新型炭材料(中英文)》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46-972,共27页
The hydrogen evolution reaction(HER)is a promising way to produce hydrogen,and the use of non-precious metals with an excellent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is vital for this.Carbon-based transition metal catalysts hav... The hydrogen evolution reaction(HER)is a promising way to produce hydrogen,and the use of non-precious metals with an excellent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is vital for this.Carbon-based transition metal catalysts have high activity and stability,which are important in reducing the cost of hydrogen production and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hydrogen production industry.However,there is a lack of discussion regarding the effect of carbon components on the performance of these electrocatalysts.This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discusses the choice of the carbon components in these catalysts and their impact on catalytic performance,including electronic structure control by heteroatom doping,morphology adjustment,and the influence of self-supporting materials.It not only analyzes the progress in HER,but also provides guidance for synthesizing high-performance carbon-based transition metal catalys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bon-based transition metal catalysts Heteroatom doping Morphology adjustment Self-supporting materials Hydrogen evolution reaction
下载PDF
夫西地酸乳膏治疗外耳道疖肿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3
8
作者 杨艳霞 师巧莉 +5 位作者 白倩 樊笑 张维 霍锦秀 刘睿 吴智钢 《医学信息》 2019年第8期141-142,共2页
目的探讨夫西地酸乳膏治疗外耳道疖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门诊确诊的外耳道疖肿患者1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观察组采用夫西地酸乳膏涂药治疗,对照组采用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对比观察两种药物... 目的探讨夫西地酸乳膏治疗外耳道疖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门诊确诊的外耳道疖肿患者1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观察组采用夫西地酸乳膏涂药治疗,对照组采用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对比观察两种药物治疗外耳道疖肿的临床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总治疗有效率(91.43%)高于对照组(6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夫西地酸乳膏治疗外耳道疖肿临床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夫西地酸 氧氟沙星 外耳道疖肿
下载PDF
基于多组学技术的枯芩“中枯而飘”性状特征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钱锦秀 王亚鹏 +6 位作者 李怀珠 刘燕萌 王艺涵 康利平 南铁贵 唐金富 詹志来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4634-4646,共13页
“中枯而飘”是枯芩药材重要的性状鉴定特征,该文旨在利用多组学技术阐明枯芩“中枯而飘”性状特征的科学内涵。该研究运用代谢组学、转录组学技术并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及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等多元统计方法,系统比较了枯芩... “中枯而飘”是枯芩药材重要的性状鉴定特征,该文旨在利用多组学技术阐明枯芩“中枯而飘”性状特征的科学内涵。该研究运用代谢组学、转录组学技术并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及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等多元统计方法,系统比较了枯芩韧皮部、外层木质部、近枯心木质部在化学成分和基因表达方面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三者的黄酮苷及苷元含量存在显著差异,相较于韧皮部和外层木质部,近枯心木质部中黄芩苷、去甲汉黄芩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千层纸素A-7-O-β-D-葡萄糖醛酸苷、汉黄芩苷等黄酮苷类成分含量显著较低,而3,5,7,2′,6′-五羟基二氢黄酮、黄芩素、汉黄芩素、千层纸素A等黄酮苷元类成分含量显著较高。三者的差异表达基因主要集中在苯丙烷代谢、类黄酮生物合成、ABC转运蛋白、植物MAPK信号转导通路等KEGG途径。该文系统地阐明了高年限黄芩“中枯而飘”性状特征的物质基础,即近枯心木质部的黄酮苷元含量明显升高,黄酮苷水解、木间木栓合成、程序性凋亡等代谢通路基因表达显著上调,为引导枯芩药材的高品质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 枯心 代谢组 转录组 程序性凋亡
原文传递
基于化学成分分析的桑叶-蚕沙性效转化机制初探
10
作者 邓爱平 张悦 +5 位作者 王艺涵 赵佳琛 钱锦秀 康利平 南铁贵 詹志来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160-2175,共16页
该研究以桑叶与蚕沙为食物与代谢物之间的关系为切入点,采用UPLC-Q-TOF-MS、UPLC-Q-TRAP-MS等技术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等方法对两者化学成分做系统比较,对其差异成分进行筛选,并对主要差异成分进行... 该研究以桑叶与蚕沙为食物与代谢物之间的关系为切入点,采用UPLC-Q-TOF-MS、UPLC-Q-TRAP-MS等技术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等方法对两者化学成分做系统比较,对其差异成分进行筛选,并对主要差异成分进行定量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代表性差异成分开展了体外酶促转化研究。研究结果(1)解析了桑叶和蚕沙中95种成分,其中桑叶特有成分27种,蚕沙特有成分有8种,两者差异化合物主要为黄酮及绿原酸类;(2)对差异明显的19种成分进行了定量分析,其中差异最明显且含量较高的化合物分别为新绿原酸、绿原酸和芦丁;(3)家蚕中肠粗蛋白酶对新绿原酸和绿原酸具有明显的代谢作用,可能是桑叶、蚕沙发生功效转变的重要原因。该研究为桑叶、蚕沙的资源开发利用和质量控制奠定了科学基础,为阐明桑叶辛凉宣散向蚕沙辛温化湿性效转化的可能物质基础及其机制提供参考,也为中药性效关系转化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叶 蚕沙 化学转化 性效关系 定性 定量
原文传递
山东蒙阴金伯利岩中铬铁矿电子探针波谱分析
11
作者 迟惠中 王大千 +5 位作者 李经国 伍月 栗春玲 张媛媛 刘锦岫 肇美晶 《地质与资源》 CAS 2021年第2期214-218,共5页
铬铁矿是金伯利岩型金刚石矿床中主要的指示性矿物之一.准确分析出铬铁矿化学组分中FeO、MgO、Cr_(2)O_(3)、Al_(2)O_(3)、TiO_(2)含量,不但对铬铁矿定名起决定性作用,对金伯利岩型金刚石矿床找矿也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利用电子探针波... 铬铁矿是金伯利岩型金刚石矿床中主要的指示性矿物之一.准确分析出铬铁矿化学组分中FeO、MgO、Cr_(2)O_(3)、Al_(2)O_(3)、TiO_(2)含量,不但对铬铁矿定名起决定性作用,对金伯利岩型金刚石矿床找矿也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利用电子探针波谱技术对铬铁矿主量化学元素分析,通过所测样品微区化学成分含量推测矿物名称.25件单矿物样品微区化学成分分析结果统计显示:单矿物中主要化学成分FeO为15.666%~29.971%,MgO为7.286%~11.477%,Cr_(2)O_(3)为56.421%~71.111%;次要化学成分MnO为0.012%~0.382%,Al_(2)O_(3)为0.871%~8.993%,TiO_(2)为0.074%~3.375%.矿物化学成分总量为99.117%~100.877%,单矿物化学成分与铬铁矿化学组分相当.根据矿物人工重砂鉴定特征及A、B离子占位情况,可以确定所测样品为镁铬铁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伯利岩 铬铁矿 化学成分 电子探针波谱 微区分析 山东省
下载PDF
毛头鬼伞子实体化学成分及抗糖尿病活性初探 被引量:7
12
作者 胡亚平 张丙乾 +2 位作者 张金秀 赵立强 王立安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71-378,共8页
从毛头鬼伞子实体中萃取得到乙醇、乙酸乙酯、石油醚3种有机提取物,采用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实验对3种有机提取物的抗糖尿病活性进行评价,结果显示,乙酸乙酯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有较强的抑制活性。采用柱层析技术从乙酸乙酯提取物... 从毛头鬼伞子实体中萃取得到乙醇、乙酸乙酯、石油醚3种有机提取物,采用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实验对3种有机提取物的抗糖尿病活性进行评价,结果显示,乙酸乙酯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有较强的抑制活性。采用柱层析技术从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纯化出10种化合物,经核磁等方法鉴定为:(1)顺,顺-9,12-十八(碳)二烯酸;(2)顺式-9-十八烯酸;(3)(22E,24R)-麦角甾烷-5,7,22-三烯-3β醇;(4)3β-5α-6α-22E-麦角甾-7,22-双烯-3,5,6-三醇-6-亚油酸酯;(5)3β-5α-6α-22E-麦角甾-7,22-双烯-3,5,6-三醇-6-油酸酯;(6)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7)对羟基苯乙醇;(8)4-羟基苯乙基乙酸酯;(9)3-(4-羟基-3-甲氧苯基)败脂酸;(10)N-反式-3,4亚甲二氧基肉桂酰基-3-甲氧基酪胺。对分离化合物的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实验结果显示,N-反式-3,4亚甲二氧基肉桂酰基-3-甲氧基酪胺对α-葡萄糖苷酶具有较强的抑制活性,其IC50值为4.17m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头鬼伞 有机提取物 柱层析 核磁共振波谱 Α-葡萄糖苷酶
原文传递
苏北泗洪晚更新世淮河古菱齿象化石年代学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蒋仁 钱迈平 +6 位作者 曾剑威 于俊杰 李长波 刘凯 彭博 赵玲 劳金秀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6-100,共5页
对苏北泗洪县石集的淮河古菱齿象(Palaeoloxodon huaihoensis)进行了光释光(OSL)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化石埋藏地层年代介于56.2±4.3 Ka B.P.~50.7±4.6 Ka B.P.之间,属晚更新世中期,即MIS 3阶段间冰期。地层归属上更新统戚咀... 对苏北泗洪县石集的淮河古菱齿象(Palaeoloxodon huaihoensis)进行了光释光(OSL)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化石埋藏地层年代介于56.2±4.3 Ka B.P.~50.7±4.6 Ka B.P.之间,属晚更新世中期,即MIS 3阶段间冰期。地层归属上更新统戚咀组,为旱季与雨季交替环境下的河漫滩或沼泽湿地沉积。地层特征反映了距今约5.6万年以来该地区在全球"间冰期-冰期"交替变化下的古气候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地层 光释光 淮河古菱齿象 晚更新世 泗洪县 江苏省
原文传递
基于MATLAB仿真的谐波滤波设计
14
作者 钱欢 金玫秀 +2 位作者 徐海博 钱伟 於劲飞 《科技视界》 2019年第11期65-66,共2页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需求的不断增长,在实际生活中的工业现场、电网传输、快速运输系统等众多领域,电力电子装置被广泛使用,其中谐波问题被研究人员视为巨大的阻碍而得到了更多的关注。谐波产生的危害十分严重,谐波会造成电压畸变...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需求的不断增长,在实际生活中的工业现场、电网传输、快速运输系统等众多领域,电力电子装置被广泛使用,其中谐波问题被研究人员视为巨大的阻碍而得到了更多的关注。谐波产生的危害十分严重,谐波会造成电压畸变,降低电力系统的功率因数,增加损耗,大幅减少使用寿命,甚至发生不对称故障及不可逆的毁坏。本文介绍了对谐波和电力滤波器的研究和仿真的过程,主要包括研究谐波的检测方法、研究SVPWM控制方式,设计有源电力滤波器并进行仿真,滤波后的波形与正弦波相近,满足电力滤波装置的谐波抑制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波 电力滤波器 SVPWM控制 MATALB仿真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联合瑞芬太尼对ICU颅脑外伤患者镇痛镇静的效果 被引量:1
15
作者 吴倩希 曾艳华 +2 位作者 金秀 王刚 袁明启 《中国社区医师》 2022年第20期9-11,共3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瑞芬太尼对ICU颅脑外伤患者的镇痛镇静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20年5月安宁市人民医院ICU收治的100例颅脑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咪达唑仑联合瑞芬太尼,试验组给予右美托咪...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瑞芬太尼对ICU颅脑外伤患者的镇痛镇静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20年5月安宁市人民医院ICU收治的100例颅脑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咪达唑仑联合瑞芬太尼,试验组给予右美托咪定联合瑞芬太尼。比较两组患者镇痛镇静效果。结果:试验组自醒时间、发作时间均短于对照组,Richmond躁动镇静量表(RA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前,两组心率、收缩压、呼吸频率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6 h,两组心率均有所下降,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收缩压水平、呼吸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ICU颅脑外伤患者治疗中联合应用右美托咪定与瑞芬太尼的镇痛镇静效果更佳,可使患者更快清醒与恢复,且对患者呼吸系统的抑制作用较小,从而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瑞芬太尼 颅脑外伤 镇痛 镇静
下载PDF
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培德 侯凤香 +3 位作者 钱锦铭 李秀红 胡霖 刘素贞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7年第6期86-88,共3页
随着我国经济的转型、快速发展,各行各业都需要大量的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高技能型人才。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介绍了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在学生的创新创业培养工作方面的实践经验,以期为高职院校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创新创业 能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