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苏省多基因聚合对水稻稻瘟病抗性的效应分析及Pb1基因功能标记开发 被引量:10
1
作者 孙立亭 林添资 +9 位作者 景德道 余波 钱华飞 曾生元 李闯 姚维成 杜灿灿 胡庆峰 周义文 龚红兵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13-923,共11页
[目的]研究多基因聚合对水稻稻瘟病抗性的效应,并开发Pb1基因功能标记,为江苏省培育持久抗稻瘟病品种及提高其育种效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开发Pb1基因的功能标记,并结合Pita、Pib、Pi54、Pikm和Pizt功能标记检测2015─2017年参加江苏... [目的]研究多基因聚合对水稻稻瘟病抗性的效应,并开发Pb1基因功能标记,为江苏省培育持久抗稻瘟病品种及提高其育种效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开发Pb1基因的功能标记,并结合Pita、Pib、Pi54、Pikm和Pizt功能标记检测2015─2017年参加江苏省预试的703份常规粳稻材料的抗病基因,分析其聚合方式与稻瘟病抗性的相关性。[结果]在Pb1基因编码区上游926~1085 bp设计1个存在/缺失标记M1,其引物可扩增获得160 bp的片段。703份供试材料中,Pita、Pib和Pi54基因频率高于Pikm、Pb1和Pizt,虽然抗病频率(稻瘟病综合指数≤5.0的材料所占比例)在2015─2017年呈逐年快速升高趋势,但3年间达中抗及以上等级的材料所占比例均较低。不含抗病基因的材料11份,综合指数≤5.0的材料4份,抗病频率为36.36%;当所含抗病基因数≤3个时,随着含抗病基因数的增加,对应的材料数量、出现频率和综合指数≤5.0的材料数量均明显增加,当所含抗病基因数≥4个时,随着含抗病基因数的增加,对应的材料数量、出现频率和综合指数≤5.0的材料数量均明显降低。抗病基因数越多,抗病频率越高,当抗病基因数达6个时,抗病频率达100.00%,说明聚合的抗病基因数与抗病频率呈正相关。3个抗病基因聚合的最佳方式为:Pi54+Pib+Pb1或Pita+Pib+Pikm。4个抗病基因聚合的最佳方式为Pita+Pib+Pikm+Pizt或Pita+Pi54+Pib+Pb1。[结论]开发的Pb1基因功能标记可应用于水稻稻瘟病抗性育种,以提高选择效率。多基因聚合能提高水稻稻瘟病抗性,但抗性强弱取决于抗性基因间的互作效应,并不是简单的累加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瘟病 多基因聚合 分子标记 抗性育种
下载PDF
优异常规粳稻亲本组合选配方法及其育种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杜灿灿 景德道 +7 位作者 胡庆峰 曾生元 李闯 钱华飞 余波 孙立亭 林添资 龚红兵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6-65,共10页
【目的】在了解表型与基因型差异的基础上同时对候选常规粳稻亲本进行分类,随后结合育种亲本选配四大原则进行优异亲本选配,为常规粳稻育种提供一种亲本组合选配方法。【方法】以江苏省自主选育水稻品种为材料,考察34个品种的42个表型性... 【目的】在了解表型与基因型差异的基础上同时对候选常规粳稻亲本进行分类,随后结合育种亲本选配四大原则进行优异亲本选配,为常规粳稻育种提供一种亲本组合选配方法。【方法】以江苏省自主选育水稻品种为材料,考察34个品种的42个表型性状,并利用41对SSR标记对以上34个品种进行基因型鉴定。通过表型值与基因型值分别计算欧几里得距离、遗传相似系数,采用Ward.D法、UPGMA法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农艺性状、品质性状的遗传相似性分析表明,大部分试验品种的遗传基础背景比较相近,但SSR标记的遗传相似性分析显示34个品种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39~0.95,表明江苏不同单位育成的品种遗传背景仍存在不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类群间农艺性状、品质、等位基因差异与不同生态型不存在明显关系。AMOVA分析显示试验品种96.19%的遗传变异来源于群体内。【结论】不同聚类结果得到的类群不完全一致,将农艺性状、品质性状、SSR标记的聚类结果结合起来对亲本进行分类更有利于增加亲本选配的精确度、减少育种工作量、提高育种效率。本研究应用多种指标聚类方法进行常规粳稻亲本选配,在镇稻18号与盐稻11号组合中,选育出大量优异中间材料,并育成了不同生态型新品种镇稻23号、镇稻32号和镇稻33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规粳稻 亲本组合选配 遗传相似性分析 聚类分析 AMOVA分析
下载PDF
优质籼型水稻三系不育系镇籼3A的选育与应用
3
作者 龚红兵 胡庆峰 +7 位作者 杜灿灿 曾生元 李闯 孙立亭 钱华飞 余波 景德道 林添资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3-45,共3页
镇籼3A是以珍汕97A作母本,(中9B/内香2B)F8优良株系作父本杂交后连续回交转育而成的野败型优质籼型水稻三系不育系。该不育系综合农艺性状优良,异交特性好,育性稳定,于2018年9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用该不育系配组育... 镇籼3A是以珍汕97A作母本,(中9B/内香2B)F8优良株系作父本杂交后连续回交转育而成的野败型优质籼型水稻三系不育系。该不育系综合农艺性状优良,异交特性好,育性稳定,于2018年9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用该不育系配组育成镇籼优382和镇籼3优134分别于2019年和2020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三系不育系 镇籼3A 选育
原文传递
籼型水稻恢复系镇恢134的选育及应用
4
作者 龚红兵 杜灿灿 +8 位作者 胡庆峰 曾生元 李闯 周义文 孙立亭 钱华飞 余波 景德道 林添资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9-41,共3页
镇恢134是以镇恢832作母本,以镇恢82作父本杂交,经10代系谱法选择育成的籼型水稻恢复系。该恢复系具有恢复力强、配合力高、灌浆速度快、籽粒饱满、综合抗性强等特点,所配组合镇籼3优134、荃优134分别于2020年、2021年通过江苏省审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恢复系 镇恢134 选育
原文传递
掺粳籼型水稻恢复系镇恢82的选育及应用
5
作者 杜灿灿 曾生元 +8 位作者 胡庆峰 李闯 周义文 孙立亭 钱华飞 余波 景德道 林添资 龚红兵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1-23,共3页
镇恢82是以(镇恢084/351)F;作母本、(镇恢084/扬稻6号)F;作父本杂交,经系谱选择育成的掺粳籼型水稻恢复系。该恢复系具有恢复力强、配合力高、灌浆速度快、籽粒饱满、综合抗性好等特点,所配组合9两优82、镇籼优382和荃优982已于2017—2... 镇恢82是以(镇恢084/351)F;作母本、(镇恢084/扬稻6号)F;作父本杂交,经系谱选择育成的掺粳籼型水稻恢复系。该恢复系具有恢复力强、配合力高、灌浆速度快、籽粒饱满、综合抗性好等特点,所配组合9两优82、镇籼优382和荃优982已于2017—2020年通过江苏省或国家品种审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掺粳籼型恢复系 镇恢82 选育
原文传递
高校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有效路径的探索与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杨昌昕 钱坤 +2 位作者 徐华 涂延 乐非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6年第12期2194-2197,共4页
中医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中医药事业发展,根在文化,需要中医药文化的引领和推动。以文化传承与创新为主要职能之一的高等院校,在中医药学科、人才、临床、科研以及国际化办学方面富集了丰富的资源,使其在依托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 中医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中医药事业发展,根在文化,需要中医药文化的引领和推动。以文化传承与创新为主要职能之一的高等院校,在中医药学科、人才、临床、科研以及国际化办学方面富集了丰富的资源,使其在依托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中医药文化被世界广泛认同方面具有特殊的优势。本文以江西中医药大学为例,通过文献调研、实证研究等方法,在分析现状、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就如何推进中医药文化的国际传播,促进国际社会对中医药的认识与应用,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研究,提出了开办中医体验中心、强化孔子学院建设、积极建设中医药博物馆、推进中医药翻译标准化建设、优化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手段、加快中医文化国际传播人才队伍建设等有效的路径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中医药文化 国际传播 有效路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