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龄患者体外循环与非体外循环下CABG围手术期疗效与安全性对比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鞠胜杰 彭晓波 +1 位作者 陈劲进 肖颖彬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937-941,共5页
目的通过倾向性评分匹配对比研究评价高龄患者体外循环与非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治疗的效果。方法纳入2014年6月至2019年6月在我科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且年龄大于70岁的患者301例,其... 目的通过倾向性评分匹配对比研究评价高龄患者体外循环与非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治疗的效果。方法纳入2014年6月至2019年6月在我科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且年龄大于70岁的患者301例,其中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51例[男性44例,女性7例,年龄70~83(73.31±2.73)岁],利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从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NCABG)的250例中选出51例[男性46例,女性5例,年龄70~78(72.82±1.86)岁]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结果与ONCABG组相比,OPCABG组手术死亡率[1例(1.96%)vs 2例(3.92%),P=0.558]、主动脉球囊反搏使用比例[9例(17.64%)vs 13例(25.49%),P=0.336]无统计学差异,气管插管时间[(10.64±5.07)h vs(15.07±5.35)h,P=0.000]、术后当日引流量[(307.15±132.16)mL vs(480.78±130.42)mL,P=0.000]、肾脏替代治疗比例[2例(3.92%)vs 8例(15.69%),P=0.046]显著低于ONCABG。结论对于高龄冠心病患者,两种手术方式均效果满意,与ONCABG相比,OPCABG在加速患者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等方面更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体外循环 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渤中凹陷古近系烃源岩生物标志物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0
2
作者 黄谦 陈容涛 +2 位作者 彭晓波 李新琦 王宁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80-192,共13页
渤中凹陷位于渤海湾盆地中东部,主要发育沙三、沙一和东三段烃源岩层,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前期对渤中凹陷有机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主要基于岩屑样品,对岩心样品生物标志物特征的研究比较薄弱。本次研究综合利用岩心和岩屑样品,通过... 渤中凹陷位于渤海湾盆地中东部,主要发育沙三、沙一和东三段烃源岩层,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前期对渤中凹陷有机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主要基于岩屑样品,对岩心样品生物标志物特征的研究比较薄弱。本次研究综合利用岩心和岩屑样品,通过有机碳、岩石热解、氯仿沥青“A”、族组分饱和烃色谱-质谱等有机地球化学分析测试,重点对渤中凹陷古近系东营组三段和沙河街组一段、三段烃源岩的有机质丰度、类型、成熟度及母质来源与沉积环境进行研究,明确了渤中凹陷三套泥页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发育控制因素,并建立了区分3套烃源岩的典型生物标志化合物组合特征,以期望为进一步厘清该区域优质烃源岩发育模式及时空分布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进而有利于该区油气的勘探。研究结果表明:3套烃源岩的生烃潜力具有显著差异,沙三段>沙一段>东三段。沙三段烃源岩有机质丰度最高,为好-极好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为Ⅰ-Ⅱ_(1)型,处于成熟阶段;沙一段次之,为中等-好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为Ⅱ_(1)-Ⅱ_(2)型,整体处于成熟阶段;东三段稍差,为中等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以Ⅱ_(1)-Ⅱ_(2)型为主,处于低熟-成熟阶段。岩心样品的生物标志化合物中姥植比(Pr/Ph)、伽马蜡烷指数(Ga/C_(30)H)、C_(27)-C_(28)-C_(29)规则甾烷含量、4-甲基甾烷指数(4-MS/C_(29)甾烷)等参数表明母质输入和沉积环境是控制3套湖相烃源岩差异的主控因素,淡水藻源输入和良好的保存条件是沙三段优质烃源岩发育的关键,低等水生生物输入和强还原的保存条件是沙一段优质烃源岩发育的关键,混源输入和良好的保存条件是东三段优质烃源岩发育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源岩 地球化学特征 生物标志物 渤中凹陷
下载PDF
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邓佩 邱泽武 +3 位作者 彭晓波 白丽丽 董建光 孙亚威 《临床急诊杂志》 CAS 2018年第5期309-312,共4页
目的:探讨影响百草枯中毒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为患者预后评估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2009-04—2013-10期间百草枯中毒住院患者272例,根据存活、死亡分为两组,分析服药剂量、就诊时间、住院天数、APACHE II评分、生化指标(血清钾、钠、... 目的:探讨影响百草枯中毒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为患者预后评估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2009-04—2013-10期间百草枯中毒住院患者272例,根据存活、死亡分为两组,分析服药剂量、就诊时间、住院天数、APACHE II评分、生化指标(血清钾、钠、氯、钙、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肌酐、尿素氮、CK-MB、乳酸脱氢酶、二氧化碳结合力、超敏C反应蛋白)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然后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有效因素,并通过ROC曲线评价其相关因素在百草枯中毒预后的诊断价值。结果:272例百草枯中毒患者中,死亡133例,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服毒量、血清百草枯浓度、尿液百草枯浓度、血清Ca2+、Cl-、肌酐、尿素氮为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相关因素进行ROC曲线分析,得出尿液中百草枯的浓度、血清钙、Cl-、BUN的OR值小于1,是保护因素;服毒量、血液中百草枯浓度、Cr的OR值大于1,是危险因素。对服毒量、血液中百草枯浓度、尿液中百草枯的浓度、血清钙、Cl-、肌酐、尿素氮进行ROC曲线下面积分析,其各自的曲线下面积依次为0.8425、0.7972、0.6959、0.6941、0.6636、0.5089、0.4829。结论:百草枯的服毒量及血浆中百草枯的浓度是影响预后的两个关键因素,尿液中百草枯的浓度、血清钙、Cl-、尿素氮是保护因素;服毒量、血液中百草枯浓度、肌酐是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草枯中毒 预后
原文传递
晚期胰腺癌患者应用GS方案一线化疗引起的中性粒细胞减少与预后的相关性 被引量:10
4
作者 彭小波 吴梅红 +4 位作者 罗莉 冯丹 李洁 郭承涛 湛先保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9年第2期274-277,共4页
目的:探讨晚期胰腺癌患者应用吉西他滨联合替吉奥方案一线化疗引起的中性粒细胞减少(chemotherapy induced neutropenia,CIN)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至2016年6月,接受吉西他滨联合替吉奥方案一线化疗的37例晚期胰腺... 目的:探讨晚期胰腺癌患者应用吉西他滨联合替吉奥方案一线化疗引起的中性粒细胞减少(chemotherapy induced neutropenia,CIN)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至2016年6月,接受吉西他滨联合替吉奥方案一线化疗的37例晚期胰腺癌患者,根据CTCAE(common terminology criteria for adverse events) 4. 0的标准,将中性粒细胞减少分级为G_0级,G_1级,G_2级,G_3级,G_4级。观察患者化疗2周期内出现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程度,利用Kaplan-Meier曲线和COX风险模型分析CIN与总生存时间(OS)的相关性。结果:晚期胰腺癌患者接受吉西他滨联合替吉奥方案一线化疗后,未发生CIN(0级)的患者中位总生存期为158天(95%CI:128~187天),发生CIN(1-4级)患者中位总生存期294天(95%CI,211~368天)。多因素分析显示,发生CIN(HR:0. 379,95%CI:0. 177~0. 811,P=0. 012)和接受二线化疗(HR:0. 426,95%CI:0. 186~0. 976,P=0. 044)是晚期胰腺癌患者接受吉西他滨联合替吉奥方案一线化疗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CIN是晚期胰腺癌一线GS方案化疗判断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监测CIN将有助于早期判断预后并及时调整化疗药物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疗诱导的中性粒细胞减少(CIN) 晚期胰腺癌 预后 替吉奥 吉西他滨
下载PDF
医疗支出集中性与持续性研究:来自中国的微观经验证据 被引量:9
5
作者 彭晓博 杜创 《世界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51-76,共26页
本文使用2009-2015年超过150万观测值的中国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和住院报销面板数据,基于统计分析和两部模型研究医疗支出的集中性和持续性。研究发现,居民医疗支出具有很强的集中性,近50%的年度医疗支出由前10%住院群体(参保人口... 本文使用2009-2015年超过150万观测值的中国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和住院报销面板数据,基于统计分析和两部模型研究医疗支出的集中性和持续性。研究发现,居民医疗支出具有很强的集中性,近50%的年度医疗支出由前10%住院群体(参保人口的1%)产生;60岁左右、男性、患肿瘤、心脏病、脑血管病、外伤及中毒等是高额医疗支出者的典型特征。当考虑较长时间跨度时,医疗支出的集中性有所下降,但仍显著,健康冲击可能长期持续存在。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就医概率和医疗支出水平的持续性特征不同;65岁以上群体在高支出群体的占比逐年增加,医疗支出跨年相关性呈增强趋势,中国在集中性和持续性上有向发达国家趋同的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支出 医疗改革 集中性 持续性 两部模型
原文传递
实施“五重改革”培养卓越工程师——东莞理工学院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3
6
作者 宋雪晶 程发良 +5 位作者 罗鸿斌 孙浩松 马宏伟 徐勇军 彭晓波 廖文波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21-126,共6页
为响应国家“培养卓越工程师”的教育理念,东莞理工学院聚焦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体系,通过重树培养目标、重构专业实践、重组培养流程、重塑培养要求、重建培养平台“五重改革”,探索专业学位研究生卓越工程师培养新模式,全面提升专... 为响应国家“培养卓越工程师”的教育理念,东莞理工学院聚焦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体系,通过重树培养目标、重构专业实践、重组培养流程、重塑培养要求、重建培养平台“五重改革”,探索专业学位研究生卓越工程师培养新模式,全面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和解决行(产)业实际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 专业学位 卓越工程师 培养改革
下载PDF
抗凝血杀鼠剂溴敌隆二次中毒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张程程 彭晓波 +2 位作者 林国东 龙剑海 邱泽武 《临床急诊杂志》 CAS 2018年第6期394-399,共6页
目的:通过大鼠实验明确二代抗凝血杀鼠剂溴敌隆能否导致二次中毒,为临床正确诊治疑似二次中毒的案例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定基础染毒剂量;并对大鼠给予溴敌隆基础染毒剂量染毒后,分别于第1、3、7、10、14天进行血溴敌隆浓度及出凝血功... 目的:通过大鼠实验明确二代抗凝血杀鼠剂溴敌隆能否导致二次中毒,为临床正确诊治疑似二次中毒的案例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定基础染毒剂量;并对大鼠给予溴敌隆基础染毒剂量染毒后,分别于第1、3、7、10、14天进行血溴敌隆浓度及出凝血功能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根据检测结果选定二次染毒采血时间;然后取不同染毒剂量中毒大鼠腹部肌肉,分别对加热前后肌肉进行溴敌隆浓度检测,根据检测结果选定所用肌肉;随后进行二次染毒实验,将所选染毒大鼠加热和未加热肌肉研磨、匀浆后,分别给大鼠灌胃,于二次染毒后第1、3天进行血溴敌隆浓度及出凝血功能检测。结果:大鼠溴敌隆基础染毒剂量为0.5mg/kg;基础染毒剂量染毒后第1、3天引起出凝血功能异常程度最大,其中第1天的PT为(147.220±21.406)s,第3天的PT为(90.610±63.950)s,第1天的PTA为(5.330±1.033)%,第3天的PTA为(8.570±2.507)%,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浓度溴敌隆染毒后,对同时间所得大鼠腹部肌肉进行检测,发现大鼠染毒浓度越高其肌肉内检测到的溴敌隆浓度越高;对于相等浓度染毒,同时间所得大鼠腹部肌肉进行检测后,发现加热后肌肉内溴敌隆的浓度较加热前高;大鼠溴敌隆二次染毒后出凝血功能无明显异常且血中未检测到溴敌隆。结论:摄入经二代抗凝血杀鼠剂溴敌隆染毒大鼠的肌肉(无论加热与否)引起大鼠二次中毒可能性极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溴敌隆 抗凝血杀鼠剂 二次中毒 出凝血功能
原文传递
成人髓母细胞瘤12例误诊的MRI表现及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郑红伟 彭晓博 +3 位作者 郑凌云 王秀艳 杨瑞 夏黎明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37-1041,共5页
目的探讨成人髓母细胞瘤(MB)MRI表现并分析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病理证实的成人MB的MRI影像特点,并结合病理对照,同时分析讨论误诊原因。结果均为单发病灶,其中右侧小脑半球3例、左侧小脑半球5例(波及小脑蚓部2例)、小脑蚓部... 目的探讨成人髓母细胞瘤(MB)MRI表现并分析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病理证实的成人MB的MRI影像特点,并结合病理对照,同时分析讨论误诊原因。结果均为单发病灶,其中右侧小脑半球3例、左侧小脑半球5例(波及小脑蚓部2例)、小脑蚓部2例、第四脑室1例、左侧桥小脑角区1例。病灶呈椭圆形及类圆形7例,分叶状5例;边界清晰10例,边界不清2例。实性部分T1WI多呈稍长或等T1信号,T2WI多呈等或稍长T2信号,9例信号不均匀伴囊变信号,扩散加权成像(DWI)均呈高信号,表观扩散系数(ADC)图呈稍低信号。7例呈广基底贴于局部脑表面或小脑幕。增强后均明显强化,其中9例呈不均匀强化、3例全瘤明显均匀强化,4例见"脑膜尾征"。9例重度占位效应、3例轻度占位效应,瘤周水肿重度4例、轻度4例、无4例。术前多误诊为胶质瘤、脑膜瘤、室管膜瘤。结论成人MB多位于小脑半球或小脑半球累及蚓部,且多紧贴脑表面或小脑幕,多呈稍长T1、等T2信号,多囊变,DWI呈高信号,强化方式及强化程度多种多样,多呈较明显不均匀强化,可伴"脑膜尾征",多无或轻度瘤周水肿,其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误诊多由于年龄因素及定位脑外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母细胞瘤 成人 磁共振成像 误诊
原文传递
microRNA-122抑制胰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 被引量:5
9
作者 彭小波 苏晓菊 +3 位作者 王一然 王斌 张颖一 湛先保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21年第1期23-27,共5页
目的明确microRNA-122(miR-122)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miR-122对胰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作用。方法采用RT-qPCR方法检测20例胰腺癌组织、胰腺癌细胞株(ASPC1、PANC1、MP和SW1990)和人源正常胰腺导管上皮细胞株(HPDE)中miR-122的表达... 目的明确microRNA-122(miR-122)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miR-122对胰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作用。方法采用RT-qPCR方法检测20例胰腺癌组织、胰腺癌细胞株(ASPC1、PANC1、MP和SW1990)和人源正常胰腺导管上皮细胞株(HPDE)中miR-122的表达量。将miR-122模拟类似物和阴性对照瞬转PANC-1细胞48 h后,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伤口愈合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结果与癌旁组织比较,胰腺癌组织中miR-122表达量降低(P<0.01)。与人胰腺导管上皮细胞HPDE比较,4种胰腺癌细胞中miR-122表达量均下降(均P<0.01)。在胰腺癌细胞PANC1中过表达miR-12248 h后可抑制PANC-1细胞增殖(P<0.01);转染24 h后可抑制PANC-1细胞迁移能力(P<0.01)和侵袭能力(P<0.01)。结论miR-122在胰腺癌细胞中呈现低水平表达,miR-122抑制胰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其在胰腺癌中可能发挥抑癌基因的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microRNA-122 增殖 迁移 侵袭
下载PDF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彭晓波 鞠胜杰 +1 位作者 肖颖彬 陈劲进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91-95,共5页
目的评价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对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20年1月我院心血管外科同一治疗组收治并接受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3例(治疗组),其中女性5例,男性38例,年... 目的评价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对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20年1月我院心血管外科同一治疗组收治并接受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3例(治疗组),其中女性5例,男性38例,年龄(62.40±9.14)岁,左主干病变20例(46.5%),多支病变23例(53.5%),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8例(18.6%),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35例(81.4%)。在同期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非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随机选择46例作为对照组,其中女性8例,男性38例,年龄(62.40±9.14)岁,左主干病变25例(54.3%),多支病变21例(45.7%)。分析两组患者术中、术后第1天及住院期间临床指标。结果治疗组中2例术中发生室颤转为体外循环下手术,术后1例死于心律失常,1例发生脑梗死。对照组中无死亡病例,1例发生脑梗死。两组患者术中、术后第1天、住院期间临床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肌钙蛋白Ⅰ
下载PDF
高校足球教学中学生心理训练的必要性及训练方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彭晓波 董军君 《冰雪体育创新研究》 2024年第5期175-177,共3页
足球作为一项受欢迎的体育运动,一直以来都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热爱。在各级学校,足球教育被视为一种重要的体育课程,其不仅培养了学生的体魄和协作能力,还为他们提供了一个锻炼自己的机会。然而足球教学的成功不仅仅依赖于技术和战术的... 足球作为一项受欢迎的体育运动,一直以来都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热爱。在各级学校,足球教育被视为一种重要的体育课程,其不仅培养了学生的体魄和协作能力,还为他们提供了一个锻炼自己的机会。然而足球教学的成功不仅仅依赖于技术和战术的传授,还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该文的研究目标是探讨高校足球教学中学生心理训练的必要性,并提出一些心理技能训练方法,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足球竞技所面临的各种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足球教学 心理训练 必要性 训练方法
原文传递
再次Bentall手术应用于主动脉根部病变的病例系列报道
12
作者 彭晓波 李帆 +5 位作者 李畑波 刘宸铖 徐博 夏晗 肖颖彬 王咏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58-1163,共6页
目的观察再次升主动脉带瓣管道置换(Redo-Bentall)手术在主动脉根部病变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总结2010年6月至2022年4月我科接受再次Bentall手术的主动脉根部病变患者46例,其中男性35例,女性11例,年龄(43.37±12.79)岁,距上一次手... 目的观察再次升主动脉带瓣管道置换(Redo-Bentall)手术在主动脉根部病变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总结2010年6月至2022年4月我科接受再次Bentall手术的主动脉根部病变患者46例,其中男性35例,女性11例,年龄(43.37±12.79)岁,距上一次手术(4.96±6.76)年,收集、分析患者围手术期、随访期间临床资料,Kaplan-meier生存分析比较各病因组生存率。结果本组病例中心内膜炎9例、白塞氏病12例,其余病因25例。术后出现心跳骤停4例(8.70%)、肾功能衰竭4例(8.70%)、消化道出血2例(4.35%)、新发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并安置永久起搏器2例(4.35%),围手术期死亡3例(6.52%)。出院后随访(5.03±3.27)年,失访5例(11.63%),死亡1例(2.33%),发生腔隙性脑梗死1例(2.33%),其余无严重出血或栓塞并发症。心内膜炎组(62.3%)、白塞氏病组(70.0%)远期生存率明显低于其余病因组(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再次Bentall手术在主动脉根部病变中的应用是安全有效的,其中感染性心内膜炎、白塞氏病的患者生存率相对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疾病 再次手术 感染性心内膜炎 白塞氏病
下载PDF
高校足球运动训练中组合训练的应用
13
作者 彭晓波 董军君 《冰雪体育创新研究》 2024年第4期161-163,共3页
该文深入探讨了组合训练在高校足球运动训练中的应用和其潜在价值。随着竞技水平的提高,高校足球面临着提高训练效果的挑战。组合训练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训练方法,旨在提高球员的技术、体能和心理素质,详细分析其定义、组成、优势及实际... 该文深入探讨了组合训练在高校足球运动训练中的应用和其潜在价值。随着竞技水平的提高,高校足球面临着提高训练效果的挑战。组合训练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训练方法,旨在提高球员的技术、体能和心理素质,详细分析其定义、组成、优势及实际操作中的策略和技巧。该文为高校足球教练和学生球员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帮助他们更科学、更有效地进行训练,从而提高比赛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足球运动 组合训练 训练措施
原文传递
重庆市开州区50岁及以上中老年男性HIV/AIDS患者性需求及性行为调查 被引量:4
14
作者 谭天宇 彭小波 +3 位作者 卢戎戎 白重阳 周超 吴国辉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952-955,共4页
目的了解重庆市开州区50岁及以上男性HIV/AIDS患者性需求及性行为现状,为制定中老年艾滋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21年6-12月,抽取重庆市开州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VCT门诊和开州区人民医院感染科就诊的50岁及以上男性HIV/AID... 目的了解重庆市开州区50岁及以上男性HIV/AIDS患者性需求及性行为现状,为制定中老年艾滋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21年6-12月,抽取重庆市开州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VCT门诊和开州区人民医院感染科就诊的50岁及以上男性HIV/AIDS患者200例,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单因素分析使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使用Logistic回归模型,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199份,有效率99.5%。调查对象平均年龄(64.2±7.9)岁。67.3%(134人)的调查对象自述最近一年有性需求。多因素Logistics回归结果显示,年龄为50~59岁(OR=14.688,95%CI:4.887~44.143)和职业为无业或退休者(OR=3.666,95%CI:1.256~10.706)有性需求的比例更高。70例发生过性行为的调查对象中,90.0%(63人)自述有配偶或固定性伴,最近一次性行为安全套使用比例为98.4%(62/63),其中1例从不使用过安全套。最近1年,发生临时性行为和商业性性行为比例是4.3%(3/70)和8.6%(6/70)。其中商业性性行为性伴数量多为2人及以上。结论重庆市开州区50岁及以上男性HIV/AIDS患者性需求依然普遍存在,且部分患者存在无保护性行为,二次传播风险较高。建议针对中老年HIV/AIDS患者,重点是50~60岁年龄组人群,开展性健康知识教育,树立正确的性观念,持续强化安全套使用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 性需求 性行为
原文传递
“自我督导”教学法在肿瘤内科住培教学中的应用
15
作者 王一然 王斌 +3 位作者 彭小波 吴梅红 冯丹 湛先保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第19期56-59,共4页
目的分析“自我督导”教学法在肿瘤内科住培中的教学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3年4月进入上海长海医院肿瘤内科住培的130名内科医师分为2组,奇数月份轮转住培生为对照组,共67人;偶数月份轮转住培生为试验组,共63人。对照组住培生使... 目的分析“自我督导”教学法在肿瘤内科住培中的教学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3年4月进入上海长海医院肿瘤内科住培的130名内科医师分为2组,奇数月份轮转住培生为对照组,共67人;偶数月份轮转住培生为试验组,共63人。对照组住培生使用常规教学法进行教学,试验组住培生使用“自我督导”教学法进行教学。分析2组住培生肿瘤内科轮转后的出科考核成绩以及教学满意度。结果试验组的出科考核总成绩为(81.3±7.4)分,对照组的成绩(78.7±9.8)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试验组的理论考核成绩(82.3±12.2)分,优于对照组的(77.2±14.2)分(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住培生的教学总满意度为(86.0±6.7)分,高于对照组的(81.5±8.6)分(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自我督导”教学法,有助于促进住培生对肿瘤内科知识的学习,锻炼其临床工作能力,提高教学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医师 自我督导 规范化培训 肿瘤内科 教学改革 满意度
下载PDF
化学强化工艺对3~6 mm厚锂铝硅玻璃的抗冲击性能影响
16
作者 高强 刘振英 +4 位作者 彭小波 石丽芬 周刚 周俊 陈仕威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578-4587,共10页
新一代锂铝硅玻璃逐渐成为航空透明件的主流结构材料,由于具有较高的弹性模量和优异的离子交换能力,锂铝硅玻璃经过化学强化处理后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能够很好地满足航空透明件轻质、高强的需求。本文旨在探讨化学强化工艺对3~6 mm厚... 新一代锂铝硅玻璃逐渐成为航空透明件的主流结构材料,由于具有较高的弹性模量和优异的离子交换能力,锂铝硅玻璃经过化学强化处理后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能够很好地满足航空透明件轻质、高强的需求。本文旨在探讨化学强化工艺对3~6 mm厚锂铝硅玻璃抗冲击性能的影响。采用不同强化条件制备样品,通过落球冲击测试及理论计算,分析应力分布对抗冲击性能的作用。研究发现,对于厚锂铝硅玻璃,随着应力层深度的增加,中心应力增长较慢,且厚度越大的锂铝硅玻璃,中心应力增长速度越慢,抗冲击性能随应力层深度增加而提升,这与在薄锂铝硅玻璃中的规律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铝硅玻璃 化学强化 抗冲击性能 应力层深度 离子交换 中心应力
下载PDF
国内商业航天对航班化重复使用运载火箭的探索实践
17
作者 彭小波 何光辉 +2 位作者 季海波 姜沂 于新宇 《宇航总体技术》 2024年第4期23-30,共8页
为实现航天运输系统航班化的终极发展目标,从复用频次与飞行后维护检修角度调研了行业现状,提炼了面向航班化重复使用运载火箭技术的重点发展方向。首次对外公开介绍了星际荣耀垂直起降验证飞行器在复飞准备阶段的探索实践,国内商业航... 为实现航天运输系统航班化的终极发展目标,从复用频次与飞行后维护检修角度调研了行业现状,提炼了面向航班化重复使用运载火箭技术的重点发展方向。首次对外公开介绍了星际荣耀垂直起降验证飞行器在复飞准备阶段的探索实践,国内商业航天所采用的重复使用液体火箭方案及快速复用能力得到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班化 飞行后维护 重复使用 商业航天
下载PDF
两种一维土层地震反应分析方法对比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恒 潘阳阳 +1 位作者 彭小波 张鹏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14-222,共9页
依托涵盖4类场地的72个真实土层钻孔剖面数据,对一维土层地震反应分析计算方法SHAKE91和DEEPSOIL进行系统对比,分析两种方法计算出的峰值加速度(PGA)和加速度反应谱(PSA)的异同,探讨其适用性。结果表明:两种方法计算得到的峰值加速度差... 依托涵盖4类场地的72个真实土层钻孔剖面数据,对一维土层地震反应分析计算方法SHAKE91和DEEPSOIL进行系统对比,分析两种方法计算出的峰值加速度(PGA)和加速度反应谱(PSA)的异同,探讨其适用性。结果表明:两种方法计算得到的峰值加速度差异不仅随着场地变深软而增大,而且随着地震动输入强度(PRA)增大而增大;对于加速度反应谱的谱形,两种方法得到的结果具有相似性,均反映了场地的地震反应特点,但SHAKE91对加速度反应谱卓越周期的变化影响较大,而DEEPSOIL对输入地震动的高频成分保留更多;在场地条件较硬(I类)、输入地震动强度较弱(<0.1g)和输入地震动高频成分丰富(Nahanni波)时,SHAKE91和DEEPSOIL计算结果之间的差异可忽略不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层地震反应分析 等效线性化 时域非线性 峰值加速度 加速度反应谱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的地震烈度衰减参数反演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何奕成 彭小波 +3 位作者 夏文君 霍祝青 陈楠 徐年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35-446,I0001,共13页
收集郯庐断裂带中南段59次地震的等震线数据,运用遗传算法,将郯庐断裂带中南段按照断裂带东侧和西侧分区,分别反演其地震烈度衰减参数,反演时使目标函数的一范数最小,同时对烈度衰减曲线的远场施加约束,通过自助抽样(Bootstrap)技术多... 收集郯庐断裂带中南段59次地震的等震线数据,运用遗传算法,将郯庐断裂带中南段按照断裂带东侧和西侧分区,分别反演其地震烈度衰减参数,反演时使目标函数的一范数最小,同时对烈度衰减曲线的远场施加约束,通过自助抽样(Bootstrap)技术多次重复反演以对反演结果的稳定性进行评价,并将断裂带东侧和西侧的烈度衰减曲线分别与第五代地震动参数区划图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使用本文提出的方法进行反演可使烈度衰减曲线即使不进行近、远场补点,也能收敛;断裂带东侧和西侧的结果均与第五代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的结果存在差异,且断裂带东侧与西侧的结果也不同。这种差异可能与断裂带两侧的介质速度结构及衰减效应等因素的差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郯庐断裂带 烈度衰减 遗传算法 模型约束
下载PDF
普鲁士蓝或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急性铊中毒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赵骏秀 彭晓波 +7 位作者 王春燕 白丽丽 董建光 鲁晓霞 刘燕青 冯书芳 龙剑海 邱泽武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695-698,共4页
目的探讨普鲁士蓝(PB)或联合血液灌流(HP)治疗急性铊中毒的疗效。方法选择2002年9月至2017年12月解放军第三〇七医院收治的资料完整的47例急性铊中毒患者,按中毒程度分为轻度中毒组(血铊〈150 μg/L、尿铊〈1000 μg/L)和中重度... 目的探讨普鲁士蓝(PB)或联合血液灌流(HP)治疗急性铊中毒的疗效。方法选择2002年9月至2017年12月解放军第三〇七医院收治的资料完整的47例急性铊中毒患者,按中毒程度分为轻度中毒组(血铊〈150 μg/L、尿铊〈1000 μg/L)和中重度中毒组(血铊≥150 μg/L、尿铊≥1000 μg/L)。两组患者入院时均给予补钾、导泻、保护器官、营养神经、改善循环等对症支持治疗;同时,轻度中毒组口服PB 250 mg·kg-1·d-1,中重度中毒组在口服PB的同时给予HP治疗(每次持续2~4 h),根据患者血、尿铊监测结果调整PB剂量或HP应用频数。收集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疼痛分级(数字分级法,NRS)、临床表现、治疗前后血铊和尿铊水平以及住院时间和预后。结果47例患者中,排除血、尿毒物检测数据不全及采用血浆置换、血液透析等治疗者,最终共29例患者纳入分析。① 29例患者中,男性20例,女性9例;中位年龄40.0(34.0,49.0)岁;临床表现均以神经系统、脱发为主,部分患者出现消化系统症状。轻度中毒组13例(占44.8%),疼痛分级为无痛(0级)或轻度疼痛(1~3级),临床症状较轻,住院时间为17.0(14.2,21.5)d;中重度中毒组16例(占55.2%),疼痛分级为中度疼痛(4~6级)或重度疼痛(7~10级),临床症状较重,住院时间为24.0(18.0,29.0)d。②治疗后轻度中毒组患者血铊和尿铊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μg/L:血铊为0.80(0,8.83)比60.00(40.00,120.00),尿铊为11.30(0,70.10)比370.00(168.30,610.00),均P〈0.01〕;中重度中毒组血铊和尿铊水平也较治疗前明显降低〔μg/L:血铊为6.95(0,50.50)比614.50(245.00,922.00),尿铊为20.70(1.95,283.00)比5434.00(4077.20,10273.00),均P〈0.01〕。29例患者无一例死亡,且临床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随访半年后,27例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铊中毒 血液灌流 普鲁士蓝 疗效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