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晚更新世以来塔克拉玛干沙漠中部地区的环境演变 被引量:10
1
作者 杨小平 杜金花 +6 位作者 梁鹏 张德国 陈波 patrick rioual 张峰 李鸿威 王旭龙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3205-3218,共14页
选取塔克拉玛干沙漠中西部南-北大断面为考察路线,综合运用第四纪地质学、地貌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对9个河流-湖泊(及静水)-风沙沉积地层的古环境特征进行了解析和探讨.目前这些剖面都处于风沙环境,但保存的古河流沉积和湖泊(静水)沉积... 选取塔克拉玛干沙漠中西部南-北大断面为考察路线,综合运用第四纪地质学、地貌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对9个河流-湖泊(及静水)-风沙沉积地层的古环境特征进行了解析和探讨.目前这些剖面都处于风沙环境,但保存的古河流沉积和湖泊(静水)沉积暗示这些区域都曾是河流所到之处或较长时间被水体淹没.通过光释光测年方法对河流和湖泊的起始时间进行了界定;选取颜色、粒度和磁化率等代用指标明确古环境意义.古环境代用指标值与野外沉积相的判断结果基本一致,河流和风沙沉积的粒度较湖相沉积为粗,磁化率总体较低,湖相沉积的碳酸钙含量较高.研究区河流和湖相沉积的持续时间说明,塔克拉玛干沙漠自晚更新世以来至少经历过3个相对比较湿润的时段,即约70~50 ka、末次冰期冰消期(约17~11 ka)和全新世晚期(约5~2 ka).对比分析表明,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古环境演变过程和机制与中国北方地区其他沙漠、沙地存在显著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漠 地貌学 第四纪 环境演变 光释光测年
原文传递
喀纳斯湖硅藻的中国新记录种及现生种属调查 被引量:2
2
作者 林雪如 patrick rioual +3 位作者 白志娟 彭卫 孙明杰 黄小忠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41-654,共14页
为了解喀纳斯湖硅藻群落分布生态状况及多样性,对喀纳斯湖表层沉积物及水体中的硅藻进行了调查。共鉴定硅藻46属123种[1]。其中13种为中国新记录种,分别为:模糊双眉藻Amphora indistincta Levkov,忽视双眉藻密纹变型A.neglecta f.denses... 为了解喀纳斯湖硅藻群落分布生态状况及多样性,对喀纳斯湖表层沉积物及水体中的硅藻进行了调查。共鉴定硅藻46属123种[1]。其中13种为中国新记录种,分别为:模糊双眉藻Amphora indistincta Levkov,忽视双眉藻密纹变型A.neglecta f.densestriata Foged,埃德伦星杆藻Asterionella edlundii Stoermer&Pappas,星纹星盘藻Discostella stelligeroides(Hustedt)Houk&Klee,钝脆杆藻贝加尔近披针形变型Fragilaria capucina fo.sublanceolata-baikali Flower&Williams,马卡洛娃异极藻Gomphonema makarovae Lange-Bertalot,吉奥蹄形藻Hippodonta geocollegarum Lange-Bertalot,Metzeltin&Witkowski,拟长喙蹄形藻H.pseudorostrata Metzeltin Kulikovskiy&Lange-Bertalot,麦特廷菱形藻Nitzschia metzeltinii Lange-Bertalot,机遇盘状藻Placoneis opportuna(Hustedt)Chudaev&Gololobova,拟杆状鞍型藻Sellaphora pseudobacillum(Grunow)Lange-Bertalot&Metzeltin,马迪达鞍形藻S.madida(Kociolek)Wetzel,斯维律十字形藻Staurosira aff.sviridae Chudaev&Gololobova.文章对此13种中国新记录种硅藻进行了详细的形态特征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纳斯湖 硅藻 分类学 新记录种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