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兴安岭南部早侏罗世二长花岗岩形成时代、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4
1
作者 尹志刚 庞学昌 +5 位作者 王春生 郝科 刘松杰 宫兆民 张圣听 王冠群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7-39,共13页
通过对小兴安岭南部二长花岗岩的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定年和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确定了其形成时代及岩石成因。测得二长花岗岩的同位素年龄为188±2Ma,形成于早侏罗世。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其富硅、富碱,CaO、Fe203、TiO2、MnO、MgO... 通过对小兴安岭南部二长花岗岩的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定年和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确定了其形成时代及岩石成因。测得二长花岗岩的同位素年龄为188±2Ma,形成于早侏罗世。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其富硅、富碱,CaO、Fe203、TiO2、MnO、MgO和P2O5的含量较低,A/CNK=0.95~1.12,A/NK=1.17~1.32,属于准铝-弱过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K和高场强元素Hf、Zr、Th,相对亏损大离子亲石元素Ba、Sr和高场强元素Nb、Ta、Ti和P;稀土元素总量(∑REE)较高,配分曲线分布型式为轻稀土元素(LREE)相对富集、重稀土元素(HREE)相对亏损的右倾型,表现出轻微的负Eu异常。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二长花岗岩显示出I型花岗岩特征。结合区域研究资料,小兴安岭南部早侏罗世二长花岗岩的形成应与古大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下的俯冲作用和蒙古-鄂霍茨克洋向额尔古纳地块之下的俯冲作用,即双向俯冲作用的弧后伸展环境相对应,其岩浆起源于下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兴安岭南部 早侏罗世 二长花岗岩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构造背景
下载PDF
大兴安岭加格达奇东北部花岗岩类形成时代、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被引量:2
2
作者 尹志刚 李海娜 +5 位作者 张海 郝科 庞学昌 宫兆民 李敏 张圣听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741-1755,共15页
研究区位于大兴安岭兴安地块的东北部。本文主要讨论了碱长花岗岩和花岗斑岩两种岩石类型,并对其成岩年代、地球化学特征、成因及构造环境进行了深入讨论。研究结果显示:具有高SiO_2、Al_2O_3、TFeO/MgO,贫MgO、TiO_2、P_2O_5等特征;A/N... 研究区位于大兴安岭兴安地块的东北部。本文主要讨论了碱长花岗岩和花岗斑岩两种岩石类型,并对其成岩年代、地球化学特征、成因及构造环境进行了深入讨论。研究结果显示:具有高SiO_2、Al_2O_3、TFeO/MgO,贫MgO、TiO_2、P_2O_5等特征;A/NK-A/CNK和w(K_2O)-w(SiO_2)图解显示,样品主要为过铝质、高钾钙碱性岩石。并且(Na_2O+K_2O)/CaO-w(Zr+Nb+Ce+Y)、TFeO/MgO-w(Zr+Nb+Ce+Y)图解和锆石饱和温度都显示,研究区花岗岩类岩石具有高分异Ⅰ型花岗岩的特征。锆石LA-ICP-MS UPb定年研究获得128~124Ma的岩体侵位年龄,其形成的大地构造背景为蒙古—鄂霍茨克洋消亡之后,陆陆碰撞造山演化晚期地壳伸展背景,岩浆起源于壳内火成岩源岩的部分熔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U-PB年代学 岩石地球化学 大地构造背景 花岗岩类岩石 大兴安岭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