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法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61
1
作者 牛方曲 封志明 刘慧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55-663,共9页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资源大量消耗和环境污染加剧,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成为热点。本文对国内外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关研究进行了系统的回顾,以人口总量为出口界定了资源环境承载力概念,在此基础上对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法研究进行了展望...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资源大量消耗和环境污染加剧,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成为热点。本文对国内外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关研究进行了系统的回顾,以人口总量为出口界定了资源环境承载力概念,在此基础上对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法研究进行了展望,总结分析了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法存在的不足。研究认为:目前对资源环境承载力认知并未统一,评价方法也存在差异;研究侧重单要素评价,而对资源环境要素与社会经济要素的相互作用机理、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研究较为薄弱;在开放的系统下如何剥离要素流动导致的资源环境压力转移,率定社会经济系统对当地资源环境压力,透析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并提供可操作的政策建议有待进一步深化。为此,将区域社会经济同人口、资源、生态环境予以集成,开展综合评价的理论方法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环境承载力 承载状态 评价方法 约束因素 社会经济 回顾
原文传递
资源环境承载力与中国经济发展可持续性模拟 被引量:50
2
作者 牛方曲 孙东琪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604-2613,共10页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创造了长期高速增长的奇迹,但人和自然关系出现严重不协调,突出表现为资源的过度消耗与环境污染的加剧。与此同时,为实现2050年成为现代化强国的发展目标,中国亟需持续发展。为此,中国学者和政府需着力解决...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创造了长期高速增长的奇迹,但人和自然关系出现严重不协调,突出表现为资源的过度消耗与环境污染的加剧。与此同时,为实现2050年成为现代化强国的发展目标,中国亟需持续发展。为此,中国学者和政府需着力解决问题是,在未来中长期内,中国应当期望多高的经济增长率及其对应的发展模式或调控手段?本文对影响乃至决定国民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支撑系统以及建立在这之上的发展模式进行分析,揭示经济增长及发展模式与支撑系统之间的耦合关系,模拟发展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过程,阐释未来经济增长可能的方案及其对资源环境支撑系统(主要因素)的要求,对中国资源环境状态和发展状态做出预警。模拟结果显示,为实现2050年进入发达国家行列并保持良好生态环境的发展目标,在考虑技术进步会改善资源利用效率和污染排放的前提下,中国采取3.8%~6.3%的经增速较为适宜。在该区间内,3.8%~4.4%是较为安全的发展速度,而4.4%~6.3%的发展速度则要求较高的技术进步。本文所构建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可用于对比分析不同发展情景,选择更优发展方案,为实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本研究也是对"未来地球"框架文件的响应,从人口和产业发展速度方面发展了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理论体系,具有重要理论探索意义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环境承载力 人-地系统 可持续发展 增长速度 系统动力学
原文传递
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方法在西藏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应用 被引量:39
3
作者 牛方曲 封志明 刘慧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563-1575,共13页
经济的快速发展造成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环境恶化,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逐渐得以关注。本文构建了产业、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综合分析框架,该框架首先评价各产业对区域社会经济的重要性,确定产业结构调整方向;进而分析产业、人口与资源环... 经济的快速发展造成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环境恶化,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逐渐得以关注。本文构建了产业、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综合分析框架,该框架首先评价各产业对区域社会经济的重要性,确定产业结构调整方向;进而分析产业、人口与资源环境间相互作用机制,明晰产业经济、人口规模与资源利用、环境污染的关系;然后开展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为实现环境友好、资源有效利用前提下的最大社会经济发展规模提供依据。西藏自治区案例研究结果显示,有色金属矿采选业、旅游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对当地社会经济系统有着重要作用,成为支柱产业;不同发展情景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确定了资源环境限制下各种产业结构调整所能支撑的最大人口和经济规模,为区域产业发展提供决策依据。本文所构建的分析框架可为实现"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系统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撑。该框架的建立增强了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法在辅助决策方面的可操作性,有助于推进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环境承载力 产业结构 评价方法 可持续发展 西藏
原文传递
基于新闻大数据的北极地区地缘关系研究 被引量:18
4
作者 李萌 袁文 +3 位作者 袁武 牛方曲 李汉青 胡段牧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90-1104,共15页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极地区海冰大面积消融,引发了严重环境问题,同时使得北极航道成为可能,北极地区的战略地位显著提升。作为近北极国家,北极地区国际关系变化对中国的北极政策有直接影响。全面实时地分析北极地区地缘关系及其变化特征...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极地区海冰大面积消融,引发了严重环境问题,同时使得北极航道成为可能,北极地区的战略地位显著提升。作为近北极国家,北极地区国际关系变化对中国的北极政策有直接影响。全面实时地分析北极地区地缘关系及其变化特征,对中国制定北极地区的政治、经济、外交政策具有重要指导作用。海量全球实时开放数据库的出现以及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如GDELT新闻事件数据库提供了覆盖全世界的源于各国主要媒体服务平台的新闻数据,为地缘关系实时监控及分析提供了可能性。本文利用GDELT数据库,引入labeledLDA主题分析的理论与方法,挖掘了2013—2019年北极圈内8个国家和地区社会发展关键要素,构建了国家(地区)交互网络,发现了北极地区国家(地区)之间关系的演变格局。主要结论为:(1)北极地区热点新闻主题聚焦于气候变化/冰盖融化,冰盖融化是北极地缘关系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2)冰盖融化新闻热度与海冰监测数据变化存在极强的相关性;(3)随着冰盖融化,北极地区的社会经济军事活动激增,其主导权的争夺日趋激烈,总体呈现出俄罗斯、加拿大主导的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极地区 地缘关系 时空数据挖掘 主题模型 交互网络 大数据
原文传递
中国高铁站的溢出效应及其空间分异——基于夜间灯光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4
5
作者 牛方曲 辛钟龄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796-2807,共12页
高铁作为中国交通运输史上一次划时代的变革,对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区域空间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准确度量高铁站溢出效应及其空间分异规律,对于布设高铁站点、规划高铁新城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解译了2017年前开通的527个高铁站点(对... 高铁作为中国交通运输史上一次划时代的变革,对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区域空间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准确度量高铁站溢出效应及其空间分异规律,对于布设高铁站点、规划高铁新城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解译了2017年前开通的527个高铁站点(对应180个城市)周围地区2004—2017连续14年的夜间灯光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测度了高铁站溢出效应,并解析其空间分异规律。研究发现:第一,在全国层面,中国高铁的投运使站点周围区域经济活动强度提升约4.7%,其中东部地区高铁站溢出效应更为显著。第二,同城高铁站及机场的存在会削弱高铁站的溢出效应,其中机场和高铁站的竞争关系在发达城市更为显著。第三,城市规模与高铁站溢出效应呈非线性关系,特大城市的高铁站溢出效应最为显著;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能够提升高铁站溢出效应。此外,与北京、上海、广州(北上广)三大都市的距离是影响高铁站溢出效应的重要因素,随着距离的增加高铁站溢出效应变得不显著甚至为负。上述结论可为高铁站选址、高铁新城规划建设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高铁) 溢出效应 双重差分法 夜间灯光 异质性 中国
原文传递
城市土地利用—交通集成模型的构建与应用 被引量:12
6
作者 牛方曲 王芳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80-392,共13页
中国目前正经历着城市化转型,科学合理的空间政策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开展政策情景实验、辅助空间决策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构建了土地利用—交通集成模型,模拟城市活动空间分布,称作SDA(Spatial Distribution of Activit... 中国目前正经历着城市化转型,科学合理的空间政策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开展政策情景实验、辅助空间决策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构建了土地利用—交通集成模型,模拟城市活动空间分布,称作SDA(Spatial Distribution of Activities)模型。该模型主要包含4个子模型:交通模型、家庭区位模型、经济活动区位模型、房租模型;并以北京市为例模拟土地利用政策对城市空间发展的影响。研究表明,延续过去5年(2009-2013年)房地产开发模式至2030年,则由于周边房地产开发数量较高、房租较低,越来越多的人口和企业将向郊区聚集(增长速度更大)。该趋势与目前疏解北京社会经济活动、缓解交通拥堵的规划目标相一致,模型可以很好地检验土地利用政策情景影响。而"基于活动"的模型被认为是模型发展趋势,因此,本文构建的SDA模型不仅可以检验不同政策对城市空间影响、辅助城市空间决策,也有助于推动LUTI模型的发展及其在国内的应用,丰富和发展国内城市空间模拟分析的研究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模拟 土地利用—交通相互作用模型 可达性 城市活动 政策情景
原文传递
基于交通管控效应的中国COVID-19疫情扩散的时空特征及其危险性 被引量:5
7
作者 牛方曲 辛钟龄 王芳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1,共11页
基于中国各级卫健委公布的疫情数据和全国列车数据,结合交通管控措施解析了中国COVID-19疫情扩散的时空特征和危害性,以及湖北“封省”对全国铁路系统的影响,结果发现:1)中国的疫情增长过程高度符合Logistic分布;空间上由湖北往东、南... 基于中国各级卫健委公布的疫情数据和全国列车数据,结合交通管控措施解析了中国COVID-19疫情扩散的时空特征和危害性,以及湖北“封省”对全国铁路系统的影响,结果发现:1)中国的疫情增长过程高度符合Logistic分布;空间上由湖北往东、南方向蔓延强度较大,各省内部疫情较为严重的地区通常为省会或经济发达城市。基于交通管控对疫情扩散的扰动,揭示了COVID-19的平均潜伏期约为4 d;并基于此测算了疫情的基本再生指数(R0),结果显示:R0整体上呈波动下降趋势,截至2020-04-08全国各地区的R0均趋于1;湖北以外的愈亡比远高于湖北,表明在医疗资源充足的情况下,疫情的危险性可以大幅降低。2)通过湖北“封省”管控前后的铁路网络对比得出,湖北“封省”措施对中心性较高的城市影响较大,尤其是长三角地区,对中心性较低的城市影响微弱;此外,“封省”措施对全国铁路网络整体连通性不会产生根本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肺炎 铁路交通 疫情扩散 基本再生数 潜伏期
下载PDF
中文文本蕴含气象灾害事件信息多模型融合抽取方法 被引量:4
8
作者 胡段牧 袁武 +2 位作者 牛方曲 袁文 韩嫒嫒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342-2355,共14页
随着气候变暖加剧,全球极端天气事件频发,重大气象灾害的发生频率与日俱增。研究气候变化与气象灾害发生频率的关系,对于气候变化背景下的防灾减灾具有重要意义。文献资料及泛在网络数据中蕴含了海量的气象灾害时空事件,为此,本文基于... 随着气候变暖加剧,全球极端天气事件频发,重大气象灾害的发生频率与日俱增。研究气候变化与气象灾害发生频率的关系,对于气候变化背景下的防灾减灾具有重要意义。文献资料及泛在网络数据中蕴含了海量的气象灾害时空事件,为此,本文基于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研发了文本气象灾害时空事件自动抽取方法。(1)提出了基于专业文献的由粗到精的气象灾害标注语料训练库构建方法。首先针对不同文献资料存在的歧义和不兼容等问题,构建了面向文本事件统一的气象灾害知识体系。然后构建了基于章节结构的粗标注方法,分别针对长文本(现代文)和短文本(文言文)研发了基于Labeled LDA模型及基于TF-IDF和N-gram模型的精细标注语料筛选方法,解决了语料库的快速构建问题;(2)基于BERT-CNN模型研发了融合上下文语义特征和多粒度的局部语义特征的、面向长短文本一体化处理的气象灾害时空事件自动分类方法;(3)利用该方法分别从文言文和泛在网络数据中自动抽取了灾害时空事件,其宏F1值分别达到89.09%和80.06%,主要气象灾害时空事件分布与专业统计数据相关性较高;(4)基于以上结果,重建了我国各历史时期灾害时空演变过程,发现各时期灾害数据量整体呈现出逐步上升趋势,暴雨灾害、洪涝灾害与干旱灾害是影响我国的主要灾种。本方法既可实现网络长文本事件的自动发现,也可实现文言文短文本事件的自动检测,为文本数据便捷应用于气象灾害研究和监测提供了新的技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灾害 时空事件 知识体系 语料库 文本分类 BERT-CNN模型 事件抽取
原文传递
资源型城市脆弱性评价和预警机制研究:以山西省为例 被引量:3
9
作者 毕云龙 牛方曲 +2 位作者 李伟 齐瑞 杨壮壮 《中国矿业》 2021年第6期65-73,共9页
资源型城市面临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等多方面发展问题,制约了其转型升级。加强资源型城市脆弱性评价研究有利于全面评估其发展面临的现实困难,合理有效的预警机制为其发展方向调整提供依据。本文构建了资源型城市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运... 资源型城市面临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等多方面发展问题,制约了其转型升级。加强资源型城市脆弱性评价研究有利于全面评估其发展面临的现实困难,合理有效的预警机制为其发展方向调整提供依据。本文构建了资源型城市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TOPSIS模型对其进行综合评价,以山西省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并基于山西省资源型城市脆弱性评价结果和现实情况,对其预警机制从前期到中远期具体措施进行了初探,为建立预警机制提供理论支撑,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 城市脆弱性 预警机制 山西省
下载PDF
不同发展模式下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以海南省为例 被引量:3
10
作者 牛方曲 杨欣雨 孙东琪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09-1116,共8页
文章关注于产业、人口与资源环境要素的作用关系,建构了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框架,并以海南省为案例区开展应用研究。该框架首先对区域产业重要性进行评价并分级,为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依据;其次解析了区域产业、人口资源消耗与污染排放... 文章关注于产业、人口与资源环境要素的作用关系,建构了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框架,并以海南省为案例区开展应用研究。该框架首先对区域产业重要性进行评价并分级,为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依据;其次解析了区域产业、人口资源消耗与污染排放强度,最后,基于产业评价结果设定不同的产业结构调整情景,结合产业和人口的资源消耗与污染排放强度评价不同产业结构下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即产业和人口的规模上限。结果表明:2016年海南省的经济规模并未超载,产业有进一步发展空间。其中土地资源成为海南省发展的首要限制因素,其次是水环境;海南经济效益较高的支柱产业和基础性产业多为高耗水、高污染的产业,亟需加强水资源的集约利用,并降低污染排放强度。为提升经济发展规模上限,需要培育低能耗、低排放的产业。文章建构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法将产业、人口与资源环境相联系,其评价结果政策意义更为明确,可为优化产业结构调整、控制产业及人口发展规模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环境承载力 可持续发展 产业结构 资源消耗 污染排放 海南
下载PDF
城市住宅空间分布模拟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牛方曲 王芳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97-102,共6页
构建城市住宅开发模拟模型(FDM),并以北京市为案例,模拟城市住宅规模时空演化。FDM综合考虑了政策限制和市场规律模拟开发商决策行为,分4个步骤预测城市住宅面积的空间分布格局演变过程:①假设无政府限制条件、开发商追求最大利润的前提... 构建城市住宅开发模拟模型(FDM),并以北京市为案例,模拟城市住宅规模时空演化。FDM综合考虑了政策限制和市场规律模拟开发商决策行为,分4个步骤预测城市住宅面积的空间分布格局演变过程:①假设无政府限制条件、开发商追求最大利润的前提下,预测城市住宅开发总面积;②在政府限制条件下,对上述预测结果予以修正,预测实际住宅开发总面积;③根据各区块的利润以及政策许可对住宅开发面积进行空间配置;④确定各个区块的建筑规模总量。北京案例表明,延续近几年住宅开发模式,未来住宅规模的增长主要发生在五环外,尤其是五环到六环的区域,而中心城区的开发程度较弱。一方面是由于城市中心地带已经被高度开发,土地利用空间较小;另一方面与政府疏解中心人口、缓解交通阻塞的政策有关。FDM模型的开发为城市土地利用政策的制定提供了良好的模拟分析工具,为城市空间模拟分析研究提供方法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空间 住宅分布 住宅规模空间演化模型 房租分布
下载PDF
城市群形成理论建构与实证分析--产业演进视角 被引量:1
12
作者 牛方曲 王芳 《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 2021年第1期99-112,共14页
城市群在国家发展战略中日益得到重视,也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但目前关于城市群形成扩展机制的研究仍然薄弱,理论体系尚未形成。文章构建了城市群研究理论框架,基于此解析了城市群扩张过程,认为:在城市群空间形成过程中,核心城市制造业... 城市群在国家发展战略中日益得到重视,也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但目前关于城市群形成扩展机制的研究仍然薄弱,理论体系尚未形成。文章构建了城市群研究理论框架,基于此解析了城市群扩张过程,认为:在城市群空间形成过程中,核心城市制造业首先得以发展,在经济发展至一定水平后,用地开始紧张、地价逐步攀升、经营成本上升;为寻求更低成本,部分制造业逐步外推至周边城市,带动周边城市发展,同时核心城市的生产性服务业得以集聚并服务于整个城市群;城市群空间扩张、产业结构演变将导致劳动力市场和就业结构发生变化,形成高收入群体,引发收入分配、空间公平性等社会秩序问题,同时经济的发展会引起资源环境等问题;此外,随着周边城市的不断发展,彼此联系不断加强,形成复杂的城市网络。基于该框架,文章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例解析了城市群扩张过程,并对比分析了京津冀城市群发育滞后的原因。文章对城市群这一“黑盒”做了进一步破解,在探索城市群扩张机理、建构城市群研究理论体系上迈出了一步,理论框架给出了亟须进一步探索的研究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群 扩张机制 制造业 京津冀 长三角
下载PDF
“一带一路”建设研究进展 被引量:85
13
作者 刘卫东 宋周莺 +4 位作者 刘志高 叶尔肯.吾扎提 宋涛 牛方曲 韩梦瑶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20-636,共17页
"一带一路"经历了从中国倡议到国际共识的巨大转变,正在成为世界上越来越多国家和政治领袖们探索全球经济治理新模式的平台。伴随这种转变以及"一带一路"建设所取得的成就,"一带一路"研究已经深入到除了... "一带一路"经历了从中国倡议到国际共识的巨大转变,正在成为世界上越来越多国家和政治领袖们探索全球经济治理新模式的平台。伴随这种转变以及"一带一路"建设所取得的成就,"一带一路"研究已经深入到除了基础科学领域外的几乎所有学科。本文根据中国知网(CNKI)数据分析了4年多来"一带一路"研究文献的特征,而后总结了与地理学密切相关的"一带一路"核心议题的研究进展。研究发现:(1)自2014年以来"一带一路"研究发文量迅速上升,由2014年的1000多篇飙升到2017年的20000多篇;(2)文献比较庞杂,以宏观性、战略性和一般性文献为主,舆论性很高,基于深入研究的高水平学术文献少,还不能很好地支撑"一带一路"建设;(3)对外直接投资、互联互通、"走出去"、全球化、全球治理、命运共同体、人民币国际化等得到的关注较多;(4)地理学在"一带一路"的战略内涵和理论构建、地缘政治经济分析、"中欧班列"、海上航运战略支点、海外投资模式、经贸格局及其经济影响、资源环境问题等方面研究较为深入。最后,本文呼吁加强"一带一路"的理论建构以及建设机制和国别研究,并积极开展中外学者之间"一带一路"研究对话以及合作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容性全球化 地缘政治 中欧班列 对外直接投资 贸易格局 “一带一路”倡议
原文传递
珠三角城市区域治理的尺度重构机制研究——基于产业合作项目与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的比较 被引量:43
14
作者 张衔春 杨宇 +2 位作者 单卓然 林雄斌 牛方曲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095-2108,共14页
珠三角作为中国东南沿海的巨型城市区域,旨在构建跨越经济社会系统的多元协同的综合一体化地区。本文以深汕特别合作区与穗莞深城际铁路两个区域合作项目为例,借鉴“新国家空间”理论,基于区域治理所面临的经济发展困境与行政治理困境,... 珠三角作为中国东南沿海的巨型城市区域,旨在构建跨越经济社会系统的多元协同的综合一体化地区。本文以深汕特别合作区与穗莞深城际铁路两个区域合作项目为例,借鉴“新国家空间”理论,基于区域治理所面临的经济发展困境与行政治理困境,分析区域治理过程中的权力上移和下移,即省市关系调整的弹性应对策略。研究发现:区域产业合作项目中,为克服城市间合作的制度化不足的行政治理困境,省政府进行了包括资源注入、事权下放、去管制和扩大地方自主权的区域治理权力的尺度下移;区域基础设施项目中,为了解决省政府财权不足的行政治理困境,省政府进行了水平权力重组以构建综合博弈体、强制性地方事权上收和以收权导向的行政奖励的区域治理权力的尺度上移。由此,本文认为珠三角区域治理并非单向、机械的尺度建构过程,而是区域项目建设导向下,以修复行政治理困境为目标,灵活多向的尺度重配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三角城市区域 城市区域治理 尺度重构 省市关系
原文传递
基于家庭区位需求的城市住房价格模拟分析 被引量:10
15
作者 牛方曲 刘卫东 冯建喜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731-1740,共10页
目前关于城市住房价格异质性和影响因素研究多侧重于空间位置分析,从城市系统角度刻画住房价格分异现象有待进一步探索。根据"土地利用—交通相互作用理论",城市空间的发展过程是各类活动通过交通相互作用的过程,本文构建了... 目前关于城市住房价格异质性和影响因素研究多侧重于空间位置分析,从城市系统角度刻画住房价格分异现象有待进一步探索。根据"土地利用—交通相互作用理论",城市空间的发展过程是各类活动通过交通相互作用的过程,本文构建了交通可达性模型,综合全市经济活动空间分布和交通网络评价城市区位条件,并以北京为例,从就业、教育、消费、医疗服务等各方面评价了城市区位条件,在此基础上依据家庭成员结构,模拟分析了家庭区位需求对住房价格的影响。案例研究表明,本模型对房价的模拟可以在全市范围内达到很好的效果;家庭的区位选择决定着住房价格的空间格局;各类活动中就业对北京市房价分布影响最为显著,其次是消费、教育,而医疗服务对住房价格影响相对较弱。此外,本文所提出的模型系统阐述了城市经济活动分布格局对住房价格的影响,经济活动分布发生变化时模拟结果随之变化,因此,本模型可以进一步拓展用于"以业带人"政策实验,模拟分析疏散各类经济活动后住房价格的变化,也为城市房价及土地市场分析研究提供模型方法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模拟 交通可达性 住房价格 家庭 经济活动 出行
原文传递
借用规模与集聚阴影视角下中国小城镇服务功能评估——以苏南地区为例 被引量:9
16
作者 孙东琪 鲁嘉颐 +1 位作者 张明斗 牛方曲 《地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99-213,共15页
当前地理学领域对镇域尺度的小城镇服务功能的研究存在不足。为弥补这一缺失,论文基于借用规模与集聚阴影的视角,对小城镇的服务功能开展定量评估,从高德地图开放API平台采集POI数据,选取与服务功能相关的14类行业,利用核密度法、层次... 当前地理学领域对镇域尺度的小城镇服务功能的研究存在不足。为弥补这一缺失,论文基于借用规模与集聚阴影的视角,对小城镇的服务功能开展定量评估,从高德地图开放API平台采集POI数据,选取与服务功能相关的14类行业,利用核密度法、层次分析法、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邻近上海的苏南地区小城镇的服务功能进行评价。研究发现:(1)靠近上海的小城镇服务设施核密度值总体较高。高密度区及次一级的密集区主要集中在各市的主城区、各区(县级市)及周边地区,并沿高速、国道和铁路等交通干线分布,呈现出明显的"点—轴"式空间结构,远离中心城区(镇)的小城镇除少部分人口较少的小城镇外,发展相对均衡。不同类型的服务行业空间分布特征存在差异,但差异不大。(2)靠近上海的小城镇服务功能指数总体较高,主要集中在100 km缓冲区内,从150 km至200 km缓冲区服务功能指数依次递减。(3)上海对苏南地区小城镇服务功能指数有显著影响,100 km缓冲区内影响最为显著,苏南地区小城镇服务功能对上海的借用规模与集聚阴影过程并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借用规模 集聚阴影 服务功能评估 小城镇 苏南地区
原文传递
互联网使用对中国居民家庭消费结构的影响及其空间异质性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芳 侯静怡 牛方曲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44-1354,共11页
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对互联网普及与居民家庭消费水平时空演变进行分析,并检验互联网使用是否会对居民家庭消费水平和结构产生影响,是否促进居民家庭消费升级。发现:①互联网使用人数、使用互联网进行商业活动的频率以及居... 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对互联网普及与居民家庭消费水平时空演变进行分析,并检验互联网使用是否会对居民家庭消费水平和结构产生影响,是否促进居民家庭消费升级。发现:①互联网使用人数、使用互联网进行商业活动的频率以及居民家庭总消费在时序上均显著增长;东部地区享受型消费占比最高,中部地区发展型消费占比最高,东北地区生存型消费占比最高;互联网使用人数和家庭总消费呈现空间集聚特征,且表现出空间扩张和向西南方向移动的趋势。②互联网使用在促进家庭总消费的同时,也推动家庭消费结构由生存型向发展型和享受型转变。此外,互联网使用对于不同区域、城乡家庭的影响也存在显著差异,在城镇、西部、东北地区家庭消费升级中有更突出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使用 消费升级 居民家庭消费水平和结构 空间异质性
下载PDF
“动—静”结合视角下都市圈多层次空间格局研究——以黄河“几”字弯都市圈为例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芳 郭梦瑶 牛方曲 《地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243-1255,共13页
开展黄河“几”字弯都市圈的区域社会经济联系与空间格局的系统研究,可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与黄河“几”字弯都市圈协同发展提供科学支撑。论文将人流、物流和信息流的流空间动态数据与城市自身综合发展实力的静态数据相结合,构建了都... 开展黄河“几”字弯都市圈的区域社会经济联系与空间格局的系统研究,可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与黄河“几”字弯都市圈协同发展提供科学支撑。论文将人流、物流和信息流的流空间动态数据与城市自身综合发展实力的静态数据相结合,构建了都市圈多层次空间结构算法,对“动—静”结合视角下的黄河“几”字弯都市圈多层次空间格局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发现:①黄河“几”字弯都市圈内人流、物流和信息流联系强度存在一定差异,其中信息流联系最强,且信息流与其他要素流都存在较强的相关性;②黄河“几”字弯都市圈形成了以鄂尔多斯为主导城市,以银川、呼和浩特、太原等为次主导城市的多层次空间格局,并形成了以这些核心城市为中心的区域内小型城市团。未来,黄河“几”字弯都市圈应着重发展鄂尔多斯、太原、呼和浩特、银川等核心城市,加强核心城市辐射能力,并强化各城市间联系强度,推动“几”字弯都市圈由“点”到“轴”再到“面”的城市网络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数据 静态数据 黄河“几”字弯 空间格局
原文传递
中国居民网络购物对实体购物行为的影响
19
作者 王芳 侯静怡 牛方曲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083-2096,共14页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应用,网络购物(网购)在带来巨大经济潜力的同时,极大地改变了居民的购物习惯与购物行为。网购与实体购物之间的关系仍是学术界争议的热点,而中国的相关研究依然薄弱,且多基于个别社区或城市的调研数据进行研究...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应用,网络购物(网购)在带来巨大经济潜力的同时,极大地改变了居民的购物习惯与购物行为。网购与实体购物之间的关系仍是学术界争议的热点,而中国的相关研究依然薄弱,且多基于个别社区或城市的调研数据进行研究,缺乏全国视角下大规模、长时间的系统研究,更缺乏不同区域之间异质性研究。本文基于中国各省份2017年和2021年大规模的时间利用调查数据,对居民网购行为和实体购物行为的时空演变进行分析,并实证检验了居民网购对实体购物行为的影响及其空间异质性。研究发现:①中国居民网购、实体购物行为特征空间差异显著,网购和实体购物行为标准差椭圆呈明显的“东北—西南”向分布,重心在研究期内存在向北移动的趋势。②2017年中国居民网购对实体购物起到明显的互补效应,2021年则互补效应和中立效应同时存在,证实在研究期内互补效应和中立效应共存。③网购对城乡、不同区域居民实体购物的影响有显著差异,亦存在着互补效应和中立效应共存的状况。本文厘清了中国居民网购与实体购物间的关系,同时也为促进实体商业的空间转型以及深入理解信息化时代城市空间的变迁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利用 网购 实体购物 时空特征 中国
原文传递
新消费时代西部城市居民消费行为特征——以呼和浩特市为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芳 郭梦瑶 牛方曲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63-69,共7页
以呼和浩特市为例,采用开源大数据与实地问卷调查,借助空间聚类、卡方检验和多重对应分析等方法,基于居住空间类型的视角,探索新消费时代下居民消费行为的特征。结果表明:(1)根据区位与属性,呼和浩特市可划分为市区主体小区、市内历史... 以呼和浩特市为例,采用开源大数据与实地问卷调查,借助空间聚类、卡方检验和多重对应分析等方法,基于居住空间类型的视角,探索新消费时代下居民消费行为的特征。结果表明:(1)根据区位与属性,呼和浩特市可划分为市区主体小区、市内历史小区、周边高档小区、外围中档小区和城中村5类居住空间类型。(2)相同居住空间类型的居民在消费行为特征上表现出较高的一致性;不同性别、年龄、职业等属性也同样影响着居民的消费行为。(3)不同类型的居住空间消费出行特征不同,市区主体小区居民多选择规模更大、更为综合的中端商业中心,外围中档小区优先选择周边较为综合的商业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消费 居住空间类型 消费者行为 空间特征 呼和浩特市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