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受体-供体-受体结构光疗试剂用于近红外二区荧光成像和光声成像引导的光动力和光热联合治疗
1
作者 李宝伶 甘亚兵 +9 位作者 杨柯 庞娥 任晓杰 赵少静 何旦 赵富稳 王本花 尹鹏 宋相志 蓝敏焕 《Science China Materials》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1期385-394,共10页
多模态成像引导的光动力和光热治疗在癌症治疗上具有明显的优势.同时具有近红外光(NIR)吸收、高活性氧(ROS)产率和高光热转换效率的物质是非常理想的光疗试剂.本文设计合成了一种具有“受体-供体-受体”(A-D-A)结构的分子IDCIC.随后通过... 多模态成像引导的光动力和光热治疗在癌症治疗上具有明显的优势.同时具有近红外光(NIR)吸收、高活性氧(ROS)产率和高光热转换效率的物质是非常理想的光疗试剂.本文设计合成了一种具有“受体-供体-受体”(A-D-A)结构的分子IDCIC.随后通过在IDCIC表面包裹DSPE-PEG2000-NH2得到了水溶性纳米颗粒IDCIC NPs.IDCIC NPs具有近红外吸收,峰值位于760 nm;同时还具有近红外二区荧光发射,峰值在1000 nm左右,荧光量子产率为1.2%,使得IDCIC NPs具有良好的光声成像和NIR-Ⅱ荧光成像能力.此外,IDCIC NPs在808 nm激光器照射下可以同时产生单线态氧(量子产率为9.1%)、羟基自由基(·OH)和热量(光热转换效率为78.9%).基于以上这些特性,IDCIC NPs可以用于多模态成像引导的光动力/光热联合癌症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动力 癌症治疗 光热治疗 光声成像 荧光成像 光疗 近红外吸收 受体结构
原文传递
自组装槲皮素-Fe^(3+)纳米颗粒用于协同近红外光触发的低温光热/谷胱甘肽激活化学动力学治疗
2
作者 潘唐纳 杨柯 +7 位作者 李基炜 庞娥 赵少静 邢雪建 谭秋霞 王琴 易嘉宁 蓝敏焕 《Science China Materials》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9期3735-3743,共9页
光热疗法(PTT)与化学动力疗法(CDT)相结合是一种有效的癌症治疗策略.然而,高温诱导的热休克反应和低Fenton反应效率限制了其临床应用.在这里,我们提出了自组装槲皮素-Fe^(3+)纳米颗粒(Qu-Fe NPs)用于协同近红外(NIR)光触发低温PTT (LTP... 光热疗法(PTT)与化学动力疗法(CDT)相结合是一种有效的癌症治疗策略.然而,高温诱导的热休克反应和低Fenton反应效率限制了其临床应用.在这里,我们提出了自组装槲皮素-Fe^(3+)纳米颗粒(Qu-Fe NPs)用于协同近红外(NIR)光触发低温PTT (LTPTT)和谷胱甘肽(GSH)激活CDT.Qu-Fe NPs具有较宽的吸收范围,可延伸至近红外区域,光热转换能力良好.这些NPs在进入癌细胞后,释放出来的Qu可下调HSP70的表达,以实现LTPTT.此外,Qu-Fe NPs可以消耗癌细胞中的GSH,增加癌细胞对活性氧的敏感性.同时,Fe^(3+)可以被还原为Fe^(2+),与内源性H_(2)O_(2)反应生成羟基自由基,实现CDT.PTT产生的热量可以进一步加速CDT中的Fenton反应,从而导致LTPTT与CDT之间的协同效应.实验结果表明,Qu-Fe NPs能有效抑制肿瘤生长.这项工作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来实现LTPTT/CDT的联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NTON反应 癌症治疗 热休克反应 化学动力学 光热转换 近红外光 癌细胞 槲皮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