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消瘰丸治疗淋巴瘤基于PD-1/PD-L1信号通路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30
1
作者 刘群英 张博 +5 位作者 李海燕 董雷 孙超逸 杨明珠 孙凇 倪磊 《天津中医药》 CAS 2018年第5期370-375,共6页
[目的]初步探究古方消瘰丸治疗淋巴瘤基于程序性死亡因子(PD-1)/程序性死亡因子配体1(PD-L)信号通路上的免疫调控机制。[方法]从健康人、淋巴瘤患者的外周血中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体外培养刺激后,应用流式细胞仪、CFSE等技术,以PD-1/P... [目的]初步探究古方消瘰丸治疗淋巴瘤基于程序性死亡因子(PD-1)/程序性死亡因子配体1(PD-L)信号通路上的免疫调控机制。[方法]从健康人、淋巴瘤患者的外周血中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体外培养刺激后,应用流式细胞仪、CFSE等技术,以PD-1/PD-L1信号通路为靶通路,通过是否阻断PD-1/PD-L1信号通路与消瘰丸药物干预,观察消瘰丸对T细胞不同亚细胞的活性作用。[结果]淋巴瘤患者T淋巴瘤细胞在消瘰丸干预下,CD4^+T细胞PD-1(+)和CD69表达降低,而CD8^+T细胞PD-1(+)和CD69表达增加;PD-L1阻断剂和消瘰丸联合使用对淋巴瘤T细胞中的CD4^+细胞CD69抑制作用比PD-L1阻断剂组和消瘰丸组都明显;与PD-L1阻断剂组相比,消瘰丸组CD8^+T细胞活性增加更明显,而同时加入两者,与消瘰丸组相比,增加并不明显。[结论]消瘰丸对大量异常增殖的CD4^+T细胞可以抑制PD-1(+)的高表达,消瘰丸与PD-L1阻断剂二者对于CD4^+PD-1(+)和CD69表达有协同降低的作用;消瘰丸对于有细胞毒作用的CD8^+T细胞活性有增强作用,可以促进PD-1(+)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瘰丸 淋巴瘤 PD-1/PD-L1信号通路
下载PDF
夏热冬冷地区某高校典型建筑用能特征与用能行为影响分析 被引量:13
2
作者 谈雪 郭强 +6 位作者 许健 宋伟华 关军 刘明珠 梁欣 宋露露 陈淑琴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1-107,114,共8页
为对高校建筑的节能减排提供必要的科学参考,分析了夏热冬冷地区某典型理工科类高校用能特征以及用能行为的影响。基于该校能耗监管平台2013-2016年用能数据,对该校能耗现状进行研究,进一步分析典型类型建筑耗电量以探究不同类型建筑的... 为对高校建筑的节能减排提供必要的科学参考,分析了夏热冬冷地区某典型理工科类高校用能特征以及用能行为的影响。基于该校能耗监管平台2013-2016年用能数据,对该校能耗现状进行研究,进一步分析典型类型建筑耗电量以探究不同类型建筑的用能特征;计算能耗峰值贡献综合系数以得出典型建筑对总能耗峰值的影响程度;通过用电量与月平均图示温度法定量得出学生行为因素对能耗高低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该校典型建筑单位建筑面积能耗值为44.79 kW·h/m^2,较好建筑单位建筑面积能耗值为32.44 kW·h/m^2;不同功能建筑用能特征存在明显差异,化工实验楼对该校能耗高峰形成具有重要影响;逐月电耗与月平均气温具有较强的相关性;月平均温度法计算结果表明,学生的用能行为对校园用能的影响较大,占比6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建筑 能耗监管平台 用能特征 用能行为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炎症性肠病患者心理韧性、家庭功能与自我管理行为的相关性 被引量:11
3
作者 赵明珠 刘婷 +4 位作者 赵显芝 宋怡君 秦玉霞 张旭 吴艳丽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1年第23期3477-3482,共6页
目的探讨炎症性肠病患者自我管理、心理韧性、心理社会适应、家庭功能现状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为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20年10月—2021年4月山东省某三级甲等医院收治的炎症性肠病患者113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 目的探讨炎症性肠病患者自我管理、心理韧性、心理社会适应、家庭功能现状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为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20年10月—2021年4月山东省某三级甲等医院收治的炎症性肠病患者113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炎症性肠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炎症性肠病患者心理韧性量表、炎症性肠病患者心理社会适应量表及家庭一般功能量表对113例炎症性肠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患者的自我管理、心理韧性、心理社会适应、一般家庭功能总分分别为132.63±23.40分、97.42±16.32分、78.20±11.73分、32.60±3.17分,自我管理行为与心理韧性、心理社会适应、家庭功能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心理韧性量表中的疾病管理、困难主动应对、积极认知维度,以及心理社会适应量表中的自我效能是自我管理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炎症性肠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与心理韧性、心理社会适应及家庭功能正相关。医护工作者可聚焦增强患者的疾病管理、困难主动应对、积极认知及自我效能,制定相关干预策略,达到有效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进而改善健康结局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自我管理 心理韧性 心理社会适应 家庭功能
下载PDF
基于电力大数据的配电网同期线损管理 被引量:11
4
作者 徐飞 孙明柱 +1 位作者 凌松 程辰 《安徽电力》 2019年第1期43-46,共4页
线损是电力企业重要的管理内容之一,反映了电网规划、生产运行、营销计量等多部门和专业的综合管理水平。但因传统抄表手段限制,导致供、售电量不同步,月度线损率差异较大,无法反映配电网线路真实线损情况,掩盖了线损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 线损是电力企业重要的管理内容之一,反映了电网规划、生产运行、营销计量等多部门和专业的综合管理水平。但因传统抄表手段限制,导致供、售电量不同步,月度线损率差异较大,无法反映配电网线路真实线损情况,掩盖了线损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降低了其对电网水平的指导作用。基于电力大数据的同期线损集合了调度、生产、营销等各专业系统的实时数据,有效解决了供、售电量不同步问题,对配电网线损的实时、真实计算及问题分析提供了重要平台,提升配电网线损精益化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 大数据 配电网 同期线损 线损管理
下载PDF
“肾脑相济”电针疗法对帕金森病模型小鼠中脑黑质胶质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10
5
作者 万明珠 任路 +1 位作者 于嵩 刘超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8期1597-1601,共5页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帕金森病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48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电针组和美多芭组,每组12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采用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腹腔注射建立帕金森病小鼠模型。空白组灌服生理盐水0.2 ...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帕金森病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48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电针组和美多芭组,每组12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采用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腹腔注射建立帕金森病小鼠模型。空白组灌服生理盐水0.2 ml,美多芭组灌服美多芭混悬液50 mg/kg,每天1次。电针组给予"肾脑相济"电针疗法,针刺"肾俞""百会""太溪"穴,每日1次,每次20 min,每日取左侧或右侧交替针刺治疗。各组均干预4周。观察小鼠的行为状态,小鼠中脑黑质中酪氨酸羟化酶(TH)、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离子钙接头分子(Iba-1)阳性细胞数及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小鼠行为状态较空白组明显变差,美多芭组与电针组小鼠行为状态较模型组改善。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中脑黑质TH阳性细胞数量及蛋白表达明显减少,GFAP和Iba-1阳性细胞数量及蛋白表达明显增多(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和美多芭组小鼠TH阳性细胞数量及蛋白表达明显增多,GFAP和Iba-1阳性细胞数量及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5)。美多芭组与电针组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肾脑相济"电针疗法抑制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的活性,从而增加其对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可能是其治疗帕金森病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帕金森病 多巴胺能神经元 星形胶质细胞 小胶质细胞 肾脑相济
原文传递
基于体素不相干运动的多b值MR扩散加权成像评估椎体骨髓生理变化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邹明珠 宋焱 +1 位作者 朱捷 周诚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8年第3期468-472,共5页
目的利用多b值IVIM双指数模型,初探不同生理条件下腰椎骨髓IVIM各参数值的变化规律以及双指数模型的slow ADC值与单指数模型的standard ADC值之间的差异。方法 116例(男性54例,女性62例)磁共振检查未发现腰椎骨质异常受试者,在3.0T MR... 目的利用多b值IVIM双指数模型,初探不同生理条件下腰椎骨髓IVIM各参数值的变化规律以及双指数模型的slow ADC值与单指数模型的standard ADC值之间的差异。方法 116例(男性54例,女性62例)磁共振检查未发现腰椎骨质异常受试者,在3.0T MR扫描仪上接受L3椎体轴位IVIM DWI成像,b值取0,25,50,80,100,150,200,300,500,1000s/mm2。测量椎体骨髓IVIM各参数值。采用SPSS V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1)57例受试者slow ADC值和standard ADC值进行比较,并对两者进行相关性分析;2)应用多变量方差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或非参数检验探讨性别、年龄对椎体骨髓IVIM各参数值的影响,并对有差异的参数值与年龄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1)slow ADC值与standard ADC值呈正相关(r=0.674,P<0.001),且前者较低(t=-8.34,P<0.01);2)椎体骨髓的slow ADC值与年龄呈负相关,特别是女性呈显著负相关(r=-0.623,P<0.001)。男性椎体的slow ADC值显著低于女性。以50岁为界,女性椎体骨髓的slow ADC有显著差异(P<0.001)。男性各年龄组之间slow ADC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low ADC值与standard ADC值呈正相关,且前者较低。运用IVIM IDW序列测定椎体各参数值可以无创性的了解椎体骨髓的生理状态及变化规律,进而为研究椎体病变的病理生理变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体素不相干运动
下载PDF
基于自由曲面的离轴两反头戴显示光学系统设计 被引量:9
7
作者 叶井飞 徐凯迪 +7 位作者 杨明珠 宋真真 裴世鑫 卜令兵 陈露 高志山 余俊 沈正祥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73-280,共8页
头戴显示系统在现代教育、医疗和娱乐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离轴反射式头戴显示光学系统是头戴显示系统的一种设计形式,既能满足小型化和结构紧凑的需求,又能实现宽光谱成像,无需校正色差;然而,现有离轴反射式头戴显示光学系统的设计难... 头戴显示系统在现代教育、医疗和娱乐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离轴反射式头戴显示光学系统是头戴显示系统的一种设计形式,既能满足小型化和结构紧凑的需求,又能实现宽光谱成像,无需校正色差;然而,现有离轴反射式头戴显示光学系统的设计难以满足大出瞳直径和小F数相兼容的要求。针对该问题,提出基于光学自由曲面的离轴两反头戴显示光学系统,实现了大出瞳直径和小F数。该自由曲面头戴显示光学系统分别采用双曲率基面自由曲面和XY多项式自由曲面,出瞳直径为10mm,F数为3.0,视场角为28°,出瞳距大于15mm。该系统的成像性能满足要求且优于现有设计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设计 头戴显示光学系统 光学自由曲面 大出瞳直径 小F数
原文传递
高时空分辨率FFCO_(2)排放清单的构建方法及研究展望 被引量:8
8
作者 马立 王璟煦 +3 位作者 张迪迪 王明珠 宋玉彪 曾辉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50-664,共15页
化石能源(FF)CO_(2)排放是全球人为温室气体排放的主体,作为衔接国家排放清单和大气反演验证途径的关键环节,2019年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对《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进行修订,势必将推动高分辨率FFCO_(2)排放清单的进... 化石能源(FF)CO_(2)排放是全球人为温室气体排放的主体,作为衔接国家排放清单和大气反演验证途径的关键环节,2019年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对《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进行修订,势必将推动高分辨率FFCO_(2)排放清单的进一步规范发展。本文结合修订版指南中对于高分辨率排放清单的具体要求,从全球尺度、国家及以下尺度两个层面对高时空分辨率FFCO_(2)排放清单的构建方法进行梳理和归纳,并对其研究趋势进行展望。(1)IPCC方法学的进一步修订与完善,将有助于进一步提高FFCO_(2)排放清单的时空分辨率和精度;而构建包含间接排放的高分辨率FFCO_(2)排放清单正在兴起。(2)作为大气反演模型的先验数据,采用自下而上的部门方法,直接获取排放统计数据,是编制高分辨率FFCO_(2)排放清单的首要途径;而通过替代变量及建模途径进行排放总量的时空分配,也是编制高分辨率FFCO_(2)排放清单的必要手段。(3)清单的不确定性分析中,需要考虑时空分配所带来的不确定性信息;基于大气观测的反演验证途径将作为独立于排放清单的一种客观核算手段,将在清单的质量保证/质量控制与验证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放清单 高分辨率 碳排放 反演 时空格局
原文传递
低钠氧化铝生产工艺优化及工业化应用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刘明珠 宋为聪 +1 位作者 王建立 李奉隆 《轻金属》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9-22,共4页
以工业氧化铝为原料,采用水热处理脱钠工艺制备低钠氧化铝。重点研究了料浆固含、料浆p H值、水热温度对脱钠效果的影响,表面活性剂种类及添加量对滤饼含水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氧化铝固含为300g/L,料浆p H值为6.5,料浆温度为75℃... 以工业氧化铝为原料,采用水热处理脱钠工艺制备低钠氧化铝。重点研究了料浆固含、料浆p H值、水热温度对脱钠效果的影响,表面活性剂种类及添加量对滤饼含水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氧化铝固含为300g/L,料浆p H值为6.5,料浆温度为75℃时,加入0.4%的表面活性剂可得到氧化钠含量低于0.1%的低钠氧化铝产品。以该低钠氧化铝为原料,采用回转窑煅烧工艺可生产出氧化钠含量在100~1000ppm,原晶粒度1~5μm的低钠煅烧氧化铝系列产品,满足高档填料、精细陶瓷等产品的生产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处理 表面活性剂 低钠氧化铝 工业应用
下载PDF
Decad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loating Ulva and Sargassum in the Subei Shoal,Yellow Sea 被引量:7
10
作者 Jie Xiao Shiliang Fan +7 位作者 Zongling Wang mingzhu Fu Hongjun song Xiao Wang Chao Yuan Min Pang Xiaoxiang Miao Xuelei Zhang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2020年第10期1-10,共10页
The data of field surveys during 2009 to 2018 was analyzed to understand the seasonality and inter-annual variability of the floating Ulva and Sargassum in the Subei Shoal,the southwestern Yellow Sea of China on decad... The data of field surveys during 2009 to 2018 was analyzed to understand the seasonality and inter-annual variability of the floating Ulva and Sargassum in the Subei Shoal,the southwestern Yellow Sea of China on decadal scale.The floating Ulva biomass was consistently originated from the central region of the Subei Shoal in middle to late April,increased rapidly,drifted and extended into the offshore water in May and June.The average floating Ulva biomass in the shoal generally increased over the years with evident inter-annual fluctuations.In contrast,pelagic Sargassum was accumulated in the Subei Shoal and formed the spring bloom only in 2013,2017 and 2018,and the biomass was higher than the co-occurring Ulva during the survey in these three years.Compared to the raft-origin floating Ulva,genesis and development of the pelagic Sargassum was distinct.Based on the current research,the Sargassum biomass was exotic and often initiated in the offshore water in March,and intruded into the shoal in April and May.The analysis on the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was inconclusive since multiple anthropogenic and non-indigenous factors could influence the green tides in this region.Further research covering both the East China Sea and the Yellow Sea is needed to trace the origin of the floating Sargassum and to understand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se two co-occurring seawee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aweed bloom green tide golden tide ULVA SARGASSUM Yellow Sea
下载PDF
用能谱CT的方法评估成年人腹部脂肪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于冬妮 邹明珠 +3 位作者 李淼 宋焱 潘琦 郭立新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09-913,共5页
目的:用能谱CT的方法评估成年人腹部脂肪分布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对105例成年人进行身高、体重、腰围、臀围的测量,并用能谱CT扫描评估腹部脂肪分布特点。结果:与非肥胖者相比,肥胖症患者的腹部皮下脂肪、腹腔和肝脏异位脂... 目的:用能谱CT的方法评估成年人腹部脂肪分布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对105例成年人进行身高、体重、腰围、臀围的测量,并用能谱CT扫描评估腹部脂肪分布特点。结果:与非肥胖者相比,肥胖症患者的腹部皮下脂肪、腹腔和肝脏异位脂肪含量均较高(P<0.05),而肌肉内脂肪(IMAT)含量并不随BMI而增加;中年组的腰围、腰臀比、腹腔面积和IMAT均较青年组高,且中年组的肌肉含量较青年组低,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的腹腔面积和肌肉含量高于女性,而女性的皮下脂肪面积、腹部皮下脂肪厚度和竖脊肌内脂肪含量高于男性,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BMI、年龄和性别的受试者的腹部脂肪分布的特点不同,因此,应重视对肥胖症患者的异位脂肪分布的个体性评估。能谱CT可作为异位脂肪评估的重要手段,为制定个体化的减重方案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谱CT 肥胖症 腹部脂肪分布 肌肉内脂肪
原文传递
黄土高原种植不同人工牧草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韩国君 何明珠 +2 位作者 黄海霞 宋捷 马乐元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9-24,共6页
[目的]研究黄土高原人工种植牧草土壤酶活性的变化,为提高黄土高原人工植被的稳定性和土壤肥力提升等相关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种植3a的冷地早熟禾、垂穗披碱草、猫尾草、陆地中间偃麦草、紫花苜蓿、沙打旺、红豆草等牧草地为研... [目的]研究黄土高原人工种植牧草土壤酶活性的变化,为提高黄土高原人工植被的稳定性和土壤肥力提升等相关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种植3a的冷地早熟禾、垂穗披碱草、猫尾草、陆地中间偃麦草、紫花苜蓿、沙打旺、红豆草等牧草地为研究对象。分别在3,6,9,12月的0—5cm和5—10cm土层取土壤样品,测定的脲酶、蔗糖酶、碱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变化。[结果]脲酶、蔗糖酶、碱性磷酸酶的活性在0—5cm土层显著高于5—10cm土层,但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在这两个土层之间差异不显著。在6月土壤脲酶、蔗糖酶和碱性磷酸酶的活性高于3月、9月和12月,但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差异不显著。7种人工种植的牧草中紫花苜蓿的土壤酶活性表现较高,而种植沙打旺的土壤酶活性较低。土层深度和季节的交互作用对4种土壤酶活性产生极显著影响(p<0.01),牧草品种和季节对脲酶、蔗糖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具有显著的交互作用。[结论]黄土高原人工牧草地土壤酶活性呈现季节性变化,且种植人工牧草能够有效提高土壤酶活性而改善土壤肥力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牧草品种 土壤酶活性 季节性特征
下载PDF
温湿度调节过程中样品放置方式对卷烟主要物理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董浩 周明珠 +11 位作者 余蓓欣 尹献忠 王锦平 李金学 曹昌清 王红霞 周德成 王宁 宋金勇 李晓辉 邢军 杨进 《烟草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76-82,共7页
为了考察样品放置方式对卷烟温湿度调节效果和主要物理指标的影响,研究了散装和盒装剪底两种常用样品放置方式对卷烟质量平衡状态和卷烟单支质量、吸阻、总通风率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①不同样品放置方式下,卷烟含水率和达到质量平... 为了考察样品放置方式对卷烟温湿度调节效果和主要物理指标的影响,研究了散装和盒装剪底两种常用样品放置方式对卷烟质量平衡状态和卷烟单支质量、吸阻、总通风率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①不同样品放置方式下,卷烟含水率和达到质量平衡的时间有较大差异,散装卷烟经48 h调节后达到平衡状态,盒装剪底调节的卷烟质量随调节时间增加持续增加。②样品放置方式对卷烟不同物理指标的影响有一定差异,对卷烟硬度的影响最大,会造成产品硬度判定结果的变化;对卷烟单支质量有较大的影响;对卷烟吸阻、总通风率、圆周、长度的影响较小。相同调节时间内散装调节的卷烟的质量、吸阻、总通风率、圆周、长度均大于盒装剪底调节的卷烟,硬度小于盒装剪底调节的卷烟。③烟草及烟草制品调节和测试的大气环境标准中应进一步明确卷烟样品温湿度调节时的放置方式,以避免其差异对测试结果的影响,建议调节卷烟样品时应尽量采用散装方式放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烟 温湿度 样品放置方式 调节时间 物理指标
下载PDF
不同相对分子质量果胶多糖益生特性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衍衡 赵明珠 +3 位作者 徐艺璇 宋丰林 毛钰蘅 杨燕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16-223,共8页
为比较研究不同相对分子质量果胶多糖的益生特性,采用三氟乙酸降解橘皮果胶(Pectin),得到2种果胶多糖Pec1、Pec2,通过测定相对分子质量、黏度、酯化度、甲氧基含量和红外光谱,对不同果胶多糖进行理化性质的评价。以Pectin、Pec1和Pec2... 为比较研究不同相对分子质量果胶多糖的益生特性,采用三氟乙酸降解橘皮果胶(Pectin),得到2种果胶多糖Pec1、Pec2,通过测定相对分子质量、黏度、酯化度、甲氧基含量和红外光谱,对不同果胶多糖进行理化性质的评价。以Pectin、Pec1和Pec2作为双歧杆菌和乳酸菌发酵的主要碳源进行体外发酵培养,比较不同果胶多糖的益生特性。结果表明,随着酸降解时间延长,果胶多糖相对分子质量、黏度、酯化度和甲氧基含量逐渐下降,而红外光谱分析显示3种果胶多糖结构无明显差异。在体外发酵培养后,Pec1和Pec2均能促进细菌生长、增加细菌活力和产生短链脂肪酸的含量。益生指数(PI)显示降解后的2种果胶多糖具有较好的益生特性,相比阳性对照组菊粉(Inulin),Pec2对短双歧杆菌(B.breve)有更好的益生效果。因此,具有一定相对分子质量的果胶多糖有着更好的益生特性,且可能与特定菌株组成为最佳合生元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胶多糖 相对分子质量 双歧杆菌 乳酸菌 益生特性
原文传递
重组动物疱疹病毒活载体疫苗的构建与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5
作者 杨明珠 陈晓春 +2 位作者 宋佳诚 侯亚欣 李俊平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38-351,共14页
重组病毒活载体疫苗是通过基因工程方法构建的活载体疫苗,规避了传统疫苗的一些缺点,具有极大的优势和应用前景。目前被广泛用作重组病毒载体的动物疱疹病毒有火鸡疱疹病毒(Herpesvirus of turkey,HVT)、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 重组病毒活载体疫苗是通过基因工程方法构建的活载体疫苗,规避了传统疫苗的一些缺点,具有极大的优势和应用前景。目前被广泛用作重组病毒载体的动物疱疹病毒有火鸡疱疹病毒(Herpesvirus of turkey,HVT)、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鸭瘟病毒(Duck enteritis virus,DEV)、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laryngotracheitis virus,ILTV)等。对疱疹病毒基因组序列进行分析显示,其基因组大,复制非必需区域多,容纳外源基因的能力强。同时疱疹病毒具有宿主范围广泛、免疫持续期长、安全性较好及相关基因操作技术成熟等优点。笔者总结了当前构建重组动物疱疹病毒的主要方法,包括传统同源重组技术、细菌人工染色体(BAC)技术、Fosmid文库及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简述了各个方法的基本原理及技术特点,比较了各个方法的优缺点,并分析了各个方法的最适运用条件,从而更准确地为研究工作提供理论及技术参考;对外源基因的表达方式进行分析,论证了不同启动子对外源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不同,同时对不同疱疹病毒的常用插入位点进行了研究成果的列举总结,并对当前重组病毒HVT、PRV、DEV及ILTV活载体疫苗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对相关生物制品的注册应用信息进行了归纳,介绍了高选择率外源基因及高成功率插入位点,从而为相关生物制品的研制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动物疱疹病毒 活载体疫苗 火鸡疱疹病毒(HVT) 伪狂犬病病毒(PRV) 鸭瘟病毒(DEV) 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V)
下载PDF
向日葵谷子间作绿色高效栽培技术
16
作者 依兵 赵明珠 +3 位作者 宋殿秀 刘晓宏 王德兴 刘金刚 《农业科技与装备》 2024年第4期11-12,共2页
向日葵谷子间作可以增加作物种植多样性和互作效应,减轻病虫草害发生,优化耕作制度,提高土地生产力和产品品质。总结向日葵谷子间作模式、品种选择、播种、田间管理、收获等栽培技术要点,通过技术试验表明,向日葵谷子间作可以显著增产... 向日葵谷子间作可以增加作物种植多样性和互作效应,减轻病虫草害发生,优化耕作制度,提高土地生产力和产品品质。总结向日葵谷子间作模式、品种选择、播种、田间管理、收获等栽培技术要点,通过技术试验表明,向日葵谷子间作可以显著增产并提高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日葵 谷子 间作 栽培技术
下载PDF
QFD/TRIZ理论在太白IP形象设计中的应用
17
作者 魏伦 于洺珠 +5 位作者 宋依凡 曾赫男 苏琴 贾学松 毕钰阳 夏倩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45-49,共5页
为更好地展示与传播太白文化辉煌的历史和重要的文化社会价值,提出一种基于QFD/TRIZ理论的太白IP形象设计方法。首先通过用户访谈法,确定用户需求指标;之后根据QFD理论得到用户需求满意度,然后将用户需求转化为设计需求,并得出矛盾冲突... 为更好地展示与传播太白文化辉煌的历史和重要的文化社会价值,提出一种基于QFD/TRIZ理论的太白IP形象设计方法。首先通过用户访谈法,确定用户需求指标;之后根据QFD理论得到用户需求满意度,然后将用户需求转化为设计需求,并得出矛盾冲突,同时计算各设计需求的重要度。最后运用TRIZ理论解决设计需求之间的矛盾冲突,并结合高重要度设计需求,提出太白IP形象设计方案。将QFD理论与TRIZ理论,应用到太白IP形象设计,有助于聚焦设计因素,提高设计效率和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FD理论 TRIZ理论 太白文化 IP形象
下载PDF
用于颈部超声图像的SED-UNet分割方法研究
18
作者 刘明珠 付聪 +1 位作者 宋诗杰 赵首博 《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15,共9页
超声图像作为目前常用的医疗诊断手段之一,人工判读超声图像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医生主观经验知识,耗时耗力,难以满足快速、批量的临床诊断需求,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和可变形卷积U-Net的图像分割模型SED-UNet。用可变形卷积结合BN和... 超声图像作为目前常用的医疗诊断手段之一,人工判读超声图像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医生主观经验知识,耗时耗力,难以满足快速、批量的临床诊断需求,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和可变形卷积U-Net的图像分割模型SED-UNet。用可变形卷积结合BN和Dropout层对原网络的卷积运算进行优化改进,提升网络收敛性、增加网络模型的鲁棒性、提升模型的训练效率,用SENet模块在解码阶段的跳跃连接处进行优化改进,提升分割准确率,进而构建适用于颈部超声图像分割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测试结果表明,提出的SED-UNet模型在颈部超声图像的自动分割方面性能良好,F1系数、精确率、MIoU参数相比传统U-Net结构分别提升了3.94%、7.61%、7.15%,从客观评价指标上达到了较好的分割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Net模块 U-Net 可变形卷积 图像分割
下载PDF
云南省德宏州2017-2022年HIV新近感染者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19
作者 杨锦 牛明珠 +10 位作者 朱祈钰 王译葵 王继宝 段星 杨世江 叶润华 杨跃诚 关鹏 黄德生 段松 金聪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36-1140,共5页
目的对云南省德宏州2017-2022年HIV新近感染者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以了解该地区HIV新近感染风险的时空变化趋势。方法使用贝叶斯层次模型进行时空分析,使用ArcGIS软件进行数据可视化。结果在德宏州2017-2022年发现的所有新报告HIV... 目的对云南省德宏州2017-2022年HIV新近感染者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以了解该地区HIV新近感染风险的时空变化趋势。方法使用贝叶斯层次模型进行时空分析,使用ArcGIS软件进行数据可视化。结果在德宏州2017-2022年发现的所有新报告HIV感染者中,通过限制性抗原亲和力检测判定HIV新近感染者人数依次为47例、59例、56例、52例、37例、33例。对HIV新近感染者的地理分布进行时空分析的结果显示,德宏州HIV新近感染风险的时间总体趋势由2017年的1.18降至2022年的0.74。德宏州的HIV新近感染风险空间分布存在异质性,HIV新近感染热点地区主要分布在德宏州西南部,靠近中缅边境,其中盈江县和陇川县与缅甸接壤的部分乡镇具有较高的HIV新近感染风险。结论德宏州的HIV新近感染风险在2017-2022年整体呈下降趋势,但仍应重点关注德宏州中缅边境地区的艾滋病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新近感染 时空分析
原文传递
低剂量阿扎胞苷联合减量HAG方案治疗老年低增生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观察
20
作者 李姜惠子 吴雯 +4 位作者 杜明珠 李光 戴进前 宋艳萍 刘锋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18期3532-3536,共5页
目的:评价低剂量阿扎胞苷联合减量HAG方案(HHT、Ara-C、G-CSF)诱导治疗新诊断老年低增生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2019年01月至2023年01月收治的56例初诊的老年低增生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采... 目的:评价低剂量阿扎胞苷联合减量HAG方案(HHT、Ara-C、G-CSF)诱导治疗新诊断老年低增生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2019年01月至2023年01月收治的56例初诊的老年低增生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低剂量阿扎胞苷联合减量HAG方案诱导化疗,观察治疗效果并评价其安全性。结果:56例患者均完成2个疗程化疗,外周血象恢复后复查骨髓形态评估其疗效。其中达到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的患者25例(44.6%),部分缓解(partial remission,PR)的患者11例(19.6%),未缓解(no remission,NR)的患者20例(35.7%),总有效率(overall remission rate,ORR)为64.3%(36/56)。56例患者均出现Ⅲ-Ⅳ级血液学毒性,中性粒细胞减少导致的感染及血小板减少引起的出血为主要并发症。恶心、呕吐、食纳减退、肝肾功能损害、心脏毒性等非血液学毒性均可耐受,未发生治疗相关死亡病例。性别、年龄、KPS评分对完全缓解率无明显影响(P>0.05)。不良细胞遗传学患者较正常细胞遗传学患者缓解率低,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低剂量阿扎胞苷联合减剂量HAG方案治疗新诊断老年低增生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疗效确切,缓解率较高,毒副作用可安全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扎胞苷 高三尖杉酯碱 阿糖胞苷 老年患者 低增生急性髓系白血病 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