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5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代谢生化指标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0) 被引量:188
1
作者 张萌萌 张秀珍 +30 位作者 邓伟民 张智海 徐辉 葛继荣 王永福 黄宏兴 史晓林 张东伟 毛未贤 马倩倩 高远 杨茂伟 郭郡浩 张红红 张晓梅 印平 赵方 郑洪新 晁爱军 张岩 孔西建 李英华 李毅中 赵国阳 胡玲 董红宇 吴岩 吴涤 邹军 周惠琼 范馨月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81-796,共16页
骨代谢生化指标包括钙磷代谢调节指标、骨形成标志物、骨吸收标志物、激素与细胞因子。骨代谢生化指标分别来源于骨、软骨、软组织、皮肤、肝、肾、小肠、血液及内分泌腺体等,是由成骨细胞或破骨细胞分泌的酶和激素,以及骨基质的胶原蛋... 骨代谢生化指标包括钙磷代谢调节指标、骨形成标志物、骨吸收标志物、激素与细胞因子。骨代谢生化指标分别来源于骨、软骨、软组织、皮肤、肝、肾、小肠、血液及内分泌腺体等,是由成骨细胞或破骨细胞分泌的酶和激素,以及骨基质的胶原蛋白或非胶原蛋白代谢产物。骨代谢生化指标可及时反映骨转换状态,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用于骨质疏松诊断分型、预测骨折风险、抗骨质疏松治疗疗效评价,以及代谢性骨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并且在骨质疏松流行病学、发病机制、骨质疏松药物的研究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对《骨代谢生化指标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19)》进行了修订,共有41处修改,保留了经典文献,删减了部分内容,增加了近三年的文献,收集整理了骨代谢指标实验检测参考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代谢生化指标 钙磷代谢调节指标 甲状旁腺素 降钙素 维生素D3 25-羟基维生素D3 1 25-双羟基维生素D3 骨形成标志物 碱性磷酸酶 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 骨钙素 I型前胶原C-端前肽 I型前胶原N-端前肽 骨保护素 骨吸收标志物 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 I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 I型胶原交联N-末端肽 尿吡啶啉 尿脱氧吡啶啉 激素 细胞因子 生长激素 雌激素 睾酮 白细胞介素-1 白细胞介素-6 转化生长因子β 肿瘤坏死因子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下载PDF
骨代谢生化指标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19) 被引量:103
2
作者 张萌萌 张秀珍 +25 位作者 邓伟民 张智海 徐辉 葛继荣 王永福 黄宏兴 史晓林 张东伟 毛未贤 马倩倩 高远 郭郡浩 张红红 张晓梅 印平 赵方 晁爱军 张岩 李英华 李毅中 赵国阳 董红宇 吴岩 吴涤 邹军 周惠琼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357-1372,共16页
骨代谢生化指标包括钙磷代谢调节指标、骨形成标志物、骨吸收标志物、激素与细胞因子。骨代谢生化指标分别来源于骨、软骨、软组织、皮肤、肝、肾、小肠、血液及内分泌腺体等,是由成骨细胞或破骨细胞分泌的酶和激素,以及骨基质的胶原蛋... 骨代谢生化指标包括钙磷代谢调节指标、骨形成标志物、骨吸收标志物、激素与细胞因子。骨代谢生化指标分别来源于骨、软骨、软组织、皮肤、肝、肾、小肠、血液及内分泌腺体等,是由成骨细胞或破骨细胞分泌的酶和激素,以及骨基质的胶原蛋白代谢产物或非胶原蛋白。骨代谢生化指标可及时反映骨转换状态,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用于骨质疏松诊断分型、预测骨折风险、抗骨质疏松治疗疗效评价,以及代谢性骨病的鉴别诊断。并且在骨质疏松流行病学、发病机制、骨质疏松药物的研究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代谢 钙磷代谢调节指标 骨形成标志物 骨吸收标志物 激素 细胞因子
下载PDF
Influence of Atmospheric Particulate Matter on Ozone in Nanjing,China:Observational Study and Mechanistic Analysis 被引量:40
3
作者 Yawei QU Tijian WANG +7 位作者 Yanfeng CAI Shekou WANG Pulong CHEN Shu LI mengmeng LI Cheng yuan Jing WANG Shaocai XU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11期1381-1395,共15页
Particulate matter with diameters of 2.5 μm or smaller(PM_(2.5)) and ozone(O_3) are major pollutants in the urban atmosphere. PM_(2.5) can affect O_3 by altering the photolysis rate and heterogeneous reactions. Howev... Particulate matter with diameters of 2.5 μm or smaller(PM_(2.5)) and ozone(O_3) are major pollutants in the urban atmosphere. PM_(2.5) can affect O_3 by altering the photolysis rate and heterogeneous reactions. However, these two processes and their relative importance remain uncertain. In this paper, with Nanjing in China as the target city, we investigate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mechanism of interactions between particles and O_3 based on ground observations and numerical modeling.In 2008, the average concentrations of PM_(2.5) and O_3 at Caochangmen station are 64.6 ± 47.4 μg m^(-3) and 24.6 ± 22.8 ppb,respectively, while at Pukou station they are 94.1 ± 63.4 μg m^(-3) and 16.9 ± 14.9 ppb.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between PM_(2.5) and O_3 is -0.46.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reaction between PM_(2.5) and O_3, we construct a box model, in which an aerosol optical property model, ultraviolet radiation model, gas phase chemistry model, and heterogeneous chemistry model,are coupled. The model is employed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ve contribution of the aforementioned two processes, which vary under different particle concentrations, scattering capability and VOCs/NOxratios(VOCs: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NOx: nitric oxide and nitrogen dioxide). Generally, photolysis rate effect can cause a greater O_3 reduction when the particle concentrations are higher, while heterogeneous reactions dominate O_3 reduction with low-level particle concentrations.Moreover, in typical VOC-sensitive regions, O_3 can even be increased by heterogeneous reactions. In Nanjing, both processes lead to O_3 reduction, and photolysis rate effect is dominant. Our study underscores the importance of photolysis rate effect and heterogeneous reactions for O_3, and such interaction processes should be fully considered in future atmospheric chemistry model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 OZONE PHOTOLYSIS HETEROGENEOUS reaction NANJING URBAN ATMOSPHERE
下载PDF
Strategies of minimally invasive treatment for intrahepatic and extrahepatic bile duct stones 被引量:40
4
作者 Zongming Zhang Zhuo Liu +11 位作者 Limin Liu mengmeng Song Chong Zhang Hongwei Yu Baijiang Wan Mingwen Zhu Zixu Liu Hai Deng Haiming yuan Haiyan Yang Wenping Wei Yue Zhao 《Frontiers of Medicine》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4期576-589,共14页
Cholellthiasis is a kind of common and multiple diseases. In recent years, traolttonal laparommy has been challenged by a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Through literature review, the therapeutic method, effect, and comp... Cholellthiasis is a kind of common and multiple diseases. In recent years, traolttonal laparommy has been challenged by a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Through literature review, the therapeutic method, effect, and complications of minimally invasive treatment of intrahepatic and extrahepatic bile duct stones by combining our practical experience were summarized as follows. (1) For intrahepatic bile duct stones, the operation may be selected by laparoscopie liver resection, 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 (LCBDE), or 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oscopy. (2) For concomitant gallstones and common bile duct stones, the surgical approach can be selected as follows: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LC) combined with 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 (EST) or endoscopic papillary balloon dilatation, LC plus laparoscopic transcyst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 LC plus LCBDE, and T-tube drainage or primary suture. (3) For concomitant intrahepatic and extrahepatic bile duct stones, laparoscopic liver resection, choledochoscopy through the hepatic duct orifice on the hepatectomy cross section, LCBDE, EST, and 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oscopic lithotripsy could be used. According to the abovementioned principle, the minimally invasive treatment approach combined with the surgical technique and equipment condition will be significant in improving the therapeutic effect and avoiding the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or hidden dangers of intrahepatic and extrahepatic bile duct ston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PAROSCOPY CHOLEDOCHOSCOPY DUODENOSCOPY CHOLELITHIASIS minimally invasive treatment
原文传递
温度对聚偏二氟乙烯α晶型、β晶型及γ晶型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32
5
作者 王倩 李萌萌 +4 位作者 戎媛 王晓萱 哈婧 常明 于宏伟 《弹性体》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6-22,共7页
采用中红外(MIR)光谱开展聚偏二氟乙烯(PVDF)分子的晶型结构研究。开展了PVDF分子变温中红外(TD-MIR)光谱研究。采用二维中红外(2D-MIR)光谱,进一步开展了PVDF分子晶型互变机理研究。实验发现:PVDF分子晶型结构主要包括:α晶型、β晶型... 采用中红外(MIR)光谱开展聚偏二氟乙烯(PVDF)分子的晶型结构研究。开展了PVDF分子变温中红外(TD-MIR)光谱研究。采用二维中红外(2D-MIR)光谱,进一步开展了PVDF分子晶型互变机理研究。实验发现:PVDF分子晶型结构主要包括:α晶型、β晶型及γ晶型。随着测定温度的升高,PVDF分子α晶型、β晶型及γ晶型对应的红外吸收频率及强度均有明显的改变。在303~433 K、433~453 K和453~523 K这三个温度区间,PVDF分子晶型结构对热敏感程度及变化顺序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并进一步进行了晶型结构互变机理的研究。本项研究拓展了三级MIR光谱在重要的有机氟高分子材料(PVDF)晶型结构的研究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偏二氟乙烯 晶型结构 PVDF
下载PDF
骨代谢生化指标实验推荐方案 被引量:28
6
作者 张萌萌 张岩 +19 位作者 吴涤 张东伟 张智海 吴岩 赵国阳 葛继荣 黄宏兴 张秀珍 毛未贤 马倩倩 高远 张晓梅 李英华 邹军 史晓林 邓伟民 王永福 郑洪新 鲁艳芹 周萍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405-1412,1549,共9页
骨代谢生化指标包括钙磷代谢调节指标、骨形成标志物、骨吸收标志物、激素与细胞因子。其中骨形成标志物与骨吸收标志物合称为骨转换标志物。目前临床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化学发光免疫测定、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放射免疫分析、免疫... 骨代谢生化指标包括钙磷代谢调节指标、骨形成标志物、骨吸收标志物、激素与细胞因子。其中骨形成标志物与骨吸收标志物合称为骨转换标志物。目前临床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化学发光免疫测定、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放射免疫分析、免疫放射分析、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检测血、尿中骨代谢生化指标水平,了解骨组织新陈代谢的情况,用于评价骨代谢状态、骨质疏松诊断分型、预测骨折风险、监测骨质疏松治疗疗效和代谢性骨病的鉴别诊断。本文复习了近年来中英文文献,总结了骨代谢生化指标的检测方法及原理,提出了骨代谢生化指标推荐方案。期待为骨代谢生化指标的推广和研究发挥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代谢生化指标 钙磷代谢调节指标 骨形成标志物 骨吸收标志物 激素与细胞因子
下载PDF
维生素K联合骨化三醇、钙尔奇D治疗男性骨质疏松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1
7
作者 毛未贤 张萌萌 +3 位作者 马倩倩 高远 宋世凯 尹纪伟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66-169,共4页
目的研究维生素K联合骨化三醇、钙尔奇D对男性骨质疏松的治疗效果及对骨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美国Hologic公司生产的Discovery WA型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患者腰椎L1~4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与股骨颈骨密度。对男性骨质疏松患... 目的研究维生素K联合骨化三醇、钙尔奇D对男性骨质疏松的治疗效果及对骨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美国Hologic公司生产的Discovery WA型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患者腰椎L1~4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与股骨颈骨密度。对男性骨质疏松患者采用固力康联合骨化三醇、碳酸钙D3进行治疗,连续治疗1年,治疗期间监测患者骨代谢变化。采用美国Thermo公司全自动酶标免疫分析仪检测患者血清骨代谢指标BGP、CTX-1、细胞因子IL-6、IL-10水平。结果治疗6个月后患者腰椎(L1-4) BMD、股骨颈BMD开始增加,治疗12个月后患者腰椎(L1-4) BMD、股骨颈BMD较治疗前增加明显。治疗后,血清骨形成指标BGP水平升高、细胞因子IL-10水平升高;血清骨吸收指标CTX-1水平、细胞因子IL-6水平降低。结论维生素K可提高患者腰椎与股骨颈骨密度,升高血清骨形成指标BGP、细胞因子IL-10水平,降低血清骨吸收指标CTX-1、细胞因子IL-6水平,维生素K治疗男性骨质疏松效果显著,是临床上治疗骨质疏松的重要策略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K 骨质疏松 骨密度 骨代谢 细胞因子
下载PDF
绝经后骨质疏松B细胞、T细胞亚群、免疫调控因子与骨密度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毛未贤 张萌萌 +3 位作者 马倩倩 高远 宋世凯 尹纪伟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732-1736,1741,共6页
目的研究绝经后骨质疏松(Ⅰ型骨质疏松)T细胞亚群(调节性T细胞CD3+/CD4+/CD25+)、B细胞(CD3-/CD19+)、免疫调控因子(TNF-α、TGF-β、IL-17)与骨密度相关性。阐明B细胞、T细胞亚群、免疫调控因子与骨质疏松发生、发展的关系,为骨质疏松... 目的研究绝经后骨质疏松(Ⅰ型骨质疏松)T细胞亚群(调节性T细胞CD3+/CD4+/CD25+)、B细胞(CD3-/CD19+)、免疫调控因子(TNF-α、TGF-β、IL-17)与骨密度相关性。阐明B细胞、T细胞亚群、免疫调控因子与骨质疏松发生、发展的关系,为骨质疏松诊断、治疗提供分子生物学依据。方法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受试者腰椎正位(L1~4)骨密度,采用流式细胞检测技术对B细胞、T细胞亚群进行分析,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检测免疫调控因子。结果绝经后骨质疏松组调节性T淋巴细胞亚群占CD4+T淋巴细胞的比例低于非骨质疏松组(P<0.05),绝经后骨质疏松组外周血B淋巴细胞(CD3-/CD19+)的百分比低于非骨质疏松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清免疫调控因子(TNF-α、TGF-β、IL-17)水平与非骨质疏松女性差异明显(P<0.05)。结论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与免疫调控因子协同作用,通过影响破骨细胞、成骨细胞分化、增殖,调节骨重建。骨质疏松与机体免疫系统密切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调节性T细胞 B细胞 肿瘤坏死因子-α 转化生长因子-Β 白细胞介素17
下载PDF
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血管内治疗路径指标与血管再通及功能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刘远路 谷蒙蒙 +6 位作者 肖露露 袁康 查明明 刘玉景 黄显军 孙文 刘新峰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73-83,共11页
目的探究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行机械取栓术颅内外血管路径因素与术后血管再通情况及术后90 d功能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5年1月至2020年3月东部战区总医院因急性颈内动脉或大脑中动脉闭塞行机械取栓患者,通过DSA评... 目的探究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行机械取栓术颅内外血管路径因素与术后血管再通情况及术后90 d功能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5年1月至2020年3月东部战区总医院因急性颈内动脉或大脑中动脉闭塞行机械取栓患者,通过DSA评估患者颅外段血管路径因素中的牛角弓、主动脉弓型和颈总动脉及颈内动脉颅外段迂曲分型,以及由上述3个血管解剖学因素构成的BAD评分、颅内海绵窦段血管迂曲分型等。收集患者基线资料、时间变量、病情资料、手术变量及预后指标,参照既往文献将海绵窦段血管迂曲分型进一步分为3组(Ⅰ型组、Ⅱ+Ⅲ型组和Ⅳ型组),比较上述变量在3组中分布的差异。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颅内外血管解剖学因素与取栓术后血管再通情况及术后90 d功能预后之间的关联。结果最终纳入201例颈内动脉末端或大脑中动脉急性闭塞机械取栓患者,海绵窦段血管迂曲Ⅰ型92例(45.8%),Ⅱ+Ⅲ型共87例(43.3%),Ⅳ型22例(10.9%)。年龄(P=0.042)、性别(P=0.046)、高血压病(P=0.013)、穿刺至取栓支架到位时间(P<0.01)、主动脉弓型(P=0.041)、牛角弓伴左侧血管病变(P<0.01)、颅外段血管BAD评分(P<0.01)、后膝角度(P<0.01)、前膝角度(P<0.01)、前后膝角度之和(P<0.01)、后膝顶点至水平段底之间的高度(P<0.01)、静脉溶栓(P=0.011)、改良脑梗死溶栓分级2b~3级(P<0.01)、改良Rankin量表评分0~2分(P=0.039)在3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AD评分≥2分较BAD评分<2分血管再通失败率更高(OR=4.056,95%CI:2.025~8.126,P<0.01),术后90 d功能预后更差(OR=2.052,95%CI:1.110~3.794,P=0.022),海绵窦段血管迂曲分型Ⅳ型相比Ⅰ型血管再通失败率更高(OR=6.686,95%CI:2.426~18.427,P<0.01),术后90 d功能预后更差(OR=3.618,95%CI:1.135~11.526,P=0.030)。校正闭塞部位、穿刺至血管再通或手术结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 迂曲 海绵窦段血管 机械取栓 再通 预后
下载PDF
基于UPLC-Q-TOF/MS法对鲜、干百合地黄汤化学成分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朱建平 陈俣祯 +2 位作者 高萌萌 袁志鹰 谢梦洲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11期1698-1704,共7页
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法(UPLC-Q-TOF/MS)对鲜、干百合地黄汤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并对差异成分的抗抑郁机制进行探讨。方法采用Waters UPLC BEH C_(18)色谱柱(2.1 mm×100 mm,1.7μm),流动相(0.1%甲酸水溶... 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法(UPLC-Q-TOF/MS)对鲜、干百合地黄汤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并对差异成分的抗抑郁机制进行探讨。方法采用Waters UPLC BEH C_(18)色谱柱(2.1 mm×100 mm,1.7μm),流动相(0.1%甲酸水溶液-乙腈)梯度洗脱,使用QExactiveFocus质谱仪和Xcalibur软件,基于IDA采集模式获得MS和MS/MS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并根据成分保留时间、结合数据库Inhouse MS/MS database及相关文献报道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鲜、干百合地黄汤差异成分中共筛选出35个化合物,其中17个萜类化合物、3个酚类化合物、4个氨基酸类化合物、3个黄酮类化合物、2个生物碱类化合物、6个苯丙素类化合物。鲜品中环烯醚萜类与氨基酸类物质含量明显高于干品,鲜品中生物碱与苯丙素类化合物含量低于干品。结论UPLC-Q-TOF/MS可快速检测鲜、干百合地黄汤的化学成分,成分多为萜类、氨基酸类和苯丙素类化合物,可为鲜药与干药配方质量控制、解郁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及其复方制剂开发奠定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百合 干品百合 百合地黄汤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法 差异成分
下载PDF
新疆北疆地区猪源粪肠球菌的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0
11
作者 王蒙蒙 张子荣 +3 位作者 欧都.吾吐那生 蒲敬伟 袁立岗 齐亚银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374-1381,共8页
为了解新疆北疆地区猪源粪肠球菌的耐药性及相关耐药基因型的分布情况,本试验采用K-B(Kirby-Baller)琼脂扩散法检测了49株猪源粪肠球菌对8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并采用PCR法对9种相关耐药基因进行检测并测序,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的相应基... 为了解新疆北疆地区猪源粪肠球菌的耐药性及相关耐药基因型的分布情况,本试验采用K-B(Kirby-Baller)琼脂扩散法检测了49株猪源粪肠球菌对8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并采用PCR法对9种相关耐药基因进行检测并测序,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的相应基因序列比对。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对链霉素耐药率最高,其次为青霉素和红霉素,对呋喃妥因、氨苄西林高度敏感。PCR检测结果显示,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tem的检出率最高,为93.88%,其次是四环素类耐药基因tetM,为85.71%,喹诺酮类基因gyrA和parC检出率均为42.86%,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aph(3′)-Ⅲ、aac(6′)/aph2″和ant(6′)-Ⅰ的检出率分别为36.73%、16.33%和16.33%,未检出mefA和ermB基因。本试验从表型与基因型分析发现,北疆地区猪源粪肠球菌的多重耐药现象非常严重,且其耐药表型与基因型并不完全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粪肠球菌 抗菌药物 耐药基因
下载PDF
出生胎龄<34周住院早产儿出院预后分析 被引量:9
12
作者 骆凝馨 蒋思远 +28 位作者 曹云 李淑涓 韩俊彦 周琦 李萌萌 郭金珍 刘红艳 杨祖铭 冀湧 张宝泉 黄智峰 袁静 潘丹丹 石静云 胡雪峰 林素 赵倩 晏长红 王乐 韦秋芬 阚清 高金枝 刘翠青 姜善雨 刘向红 孙慧清 杜娟 何利 中国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协作性质量改进研究协作组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774-780,共7页
目的:分析出生胎龄<34周住院早产儿出院预后及其3年变化趋势。方法:应用“基于证据的质量改进方法降低我国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发生率的整群随机对照试验”所建立的早产儿前瞻性队列数据库的研究数据进行二次分析。纳入25家三... 目的:分析出生胎龄<34周住院早产儿出院预后及其3年变化趋势。方法:应用“基于证据的质量改进方法降低我国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发生率的整群随机对照试验”所建立的早产儿前瞻性队列数据库的研究数据进行二次分析。纳入25家三级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2015年5月至2018年4月在出生7 d内入院的27 192例出生胎龄<34周早产儿,并排除严重先天畸形者。根据出生胎龄和入院时间分组,计算不同出生胎龄住院早产儿出院时病死率和主要并发症发生率。采用Cochran-Armitage检验和Jonckheere-Terpstra检验分析3年间早产儿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变化趋势;构建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3年间早产儿出院预后的差异。结果:27 192例早产儿出生胎龄(31.3±2.0)周,出生体重(1 617±415)g。自动出院率9.5%(2 594/27 192),总病死率10.7%(2 907/27 192),完整治疗患儿病死率为4.7%(1 147/24 598),完整治疗患儿死亡或主要并发症发生率为26.2%(6 452/24 598)。主要并发症发生率由高至低分别为中重度支气管肺发育不良16.0%(4 342/27 192)、败血症11.9%(3 225/27 192)、重度脑室内出血或脑室周围白质软化6.8%(1 641/24 206)、确诊坏死性小肠结肠炎3.6%(939/25 762)、严重早产儿视网膜病1.5%(214/13 868)。研究期间3年总病死率下降( P<0.001),败血症、严重早产儿视网膜病发生率也均呈下降趋势(均 P<0.001)。完整治疗存活早产儿主要并发症发生率3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230)。校正混淆因素后,研究第3年总死亡风险显著低于第1年(调整 OR=0.62,95% CI 0.55~0.69, P<0.001),完整治疗患儿死亡或主要并发症、中重度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败血症和严重早产儿视网膜病发生风险也均低(均 P<0.05)。 结论:2015—2018年NICU住院早产儿病死率及主要并发症发生率呈现降低趋势,但死亡或主要并发症发生率仍有较大的下降空间,需持续开展针对性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新生儿 婴儿 早产 死亡率
原文传递
土壤环境中新污染物治理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大定 厉萌萌 +3 位作者 朱汉青 叶渊 李彦希 张珂 《广东化工》 CAS 2023年第3期126-129,134,共5页
近年来,新污染物已通过多种途径进入土壤并在土壤环境中积累,对土壤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了潜在的危害,而目前国内对土壤中新污染物的赋存、生态风险等方面的认识严重不足。文章梳理了我国新污染物的种类及危害、新污染物赋存的土壤... 近年来,新污染物已通过多种途径进入土壤并在土壤环境中积累,对土壤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了潜在的危害,而目前国内对土壤中新污染物的赋存、生态风险等方面的认识严重不足。文章梳理了我国新污染物的种类及危害、新污染物赋存的土壤类型以及土壤中新污染物的降解技术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今后土壤环境中新污染物的重点研究方向:(1)针对土壤环境中新污染物的特点,研发更精准的检测技术;(2)建立土壤环境中新污染物的风险评估标准;(3)针对土壤环境中新污染物的特点,对传统修复技术进行优化和升级,开发更有针对性更高效绿色的修复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污染物 土壤污染 治理方法 现状分析 建议
下载PDF
基于香气指纹图谱和多元化学计量法对黄金茶2号等级的判别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巢瑾 周令欣 +6 位作者 银飞燕 罗茜 赵萌萌 袁勇 吴浩人 李跑 蒋立文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21-328,共8页
以黄金茶2号为研究对象,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建立不同等级黄金茶香气成分气相色谱-质谱指纹图谱,并通过化学计量法对两个等级的黄金茶进行判别分析。研究表明,2个等级的黄金茶中鉴定出81种香气组分,其中41种为共... 以黄金茶2号为研究对象,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建立不同等级黄金茶香气成分气相色谱-质谱指纹图谱,并通过化学计量法对两个等级的黄金茶进行判别分析。研究表明,2个等级的黄金茶中鉴定出81种香气组分,其中41种为共有香气组分。基于共有香气组分的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可以区分2个等级黄金茶,并筛选出9种差异香气组分,分别是庚醛、柠檬烯、反式-β-罗勒烯、1-辛醇、反式-4,8-二甲基-1,3,7-壬三烯、反-橙花叔醇、1,10-diepicubenol、epicubenol、十六酸甲酯。以9种差异香气组分为变量建立的线性判别方程对2个等级的黄金茶进行等级判别,自身验证和交叉验证正确率为100%。本实验结果可为黄金茶的分级提供客观量化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金茶 顶空固相微萃取 香气指纹图谱 等级判别 化学计量学
下载PDF
超声衰减参数在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候萌萌 苑喜微 +4 位作者 王一奇 张莹 张思雨 于松浩 南月敏 《中华肝脏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90-296,共7页
目的:评估超声衰减参数(UAP)诊断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肝脂肪变的效能,以此为基础建立诊断模型,探讨其评估MAFLD及相关代谢紊乱的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0月至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健康体检中心的体检者3770例,MAFLD诊断依据亚... 目的:评估超声衰减参数(UAP)诊断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肝脂肪变的效能,以此为基础建立诊断模型,探讨其评估MAFLD及相关代谢紊乱的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0月至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健康体检中心的体检者3770例,MAFLD诊断依据亚太MAFLD临床诊疗指南。肝脂肪变程度依据超声影像学分为轻、中、重度,对比分析MAFLD患者及健康对照人群UAP、临床特征指标、血清生物化学指标、肝脂肪变特征及相关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MAFLD肝脂肪变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诊断模型,通过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评估UAP及新建模型诊断MAFLD的临床效能。多组间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非正态分布计量资料2组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3770例健康体检者中MAFLD 650例,患病率17.24%,以60~69岁最高,达37.23%;男性患病率显著高于女性(30.34%与9.17%),年龄性别分析显示男性30~69岁患病率达38.26%,女性6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达31.94%。MAFLD患者UAP显著高于健康对照(278.55 dB/m与220.90 dB/m,Z=-12.592,P<0.001,),且随肝脂肪变程度加重呈递增趋势,轻、中、重度肝脂肪变依次为257.20 dB/m、286.20 dB/m及315.00 dB/m。UAP诊断MAFLD轻、中、重度肝脂肪变的界值依次为243≤UAP<258 dB/m、258≤UAP<293 dB/m、≥293 dB/m,灵敏度依次为67.20%、93.60%、95.90%,特异度依次为82.10%、72.00%、84.80%。UAP、丙氨酸转氨酶、空腹血糖为MAFLD肝脂肪变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建立MAFLD分级模型(UAG模型),诊断MAFLD轻、中、重度肝脂肪变的ROC曲线下面积依次为0.906、0.907、0.946,灵敏度依次为76.50%、82.10%、98.00%,特异度依次为90.80%、83.30%、76.10%。结论:MAFLD为普通人群常见疾病,30岁以上男性及老年女性为高发人群;UAP可作为评估MAFLD肝脂肪变的新型无创诊断技术,UAG模型对MAF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肝 瞬时弹性成像技术 超声衰减参数 诊断模型
原文传递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相关生物标记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6
作者 韩鏐 董盟盟 +2 位作者 孙清纯 韩园 曹君利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CAS 2019年第6期602-608,I0009,共8页
老年患者易发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 POCD),其临床特征为认知能力下降、注意力障碍及意识障碍,可导致患者术后并发症增多、住院时间延长、生活质量降低及增加医疗费用,甚至增加患者的病死率。近年来... 老年患者易发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 POCD),其临床特征为认知能力下降、注意力障碍及意识障碍,可导致患者术后并发症增多、住院时间延长、生活质量降低及增加医疗费用,甚至增加患者的病死率。近年来人们试图寻找POCD的理想生物学标记物,以减少POCD的发生。综述已知POCD生物标记物,并整合未来研究中可能相关的因素,为预防、诊断和治疗POCD提供依据。文章以术前预测性生物标记物和术后诊断性生物标记物为特点分类,探讨POCD相关的生物学标记物。POCD的发病机制是复杂多样的,尚需开展更深入的研究来鉴别预测性和诊断性的生物标记物,为临床提供有效的预防及诊断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生物学标记物 预测性生物标记物 诊断性生物标记物
原文传递
果酒香气形成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7
作者 谢欣雨 胡新 +3 位作者 石潇瀑 李萌萌 张源 兰伟 《阜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第2期39-47,共9页
果酒香气是衡量果酒品质的重要指标。本文根据近些年来国内外关于果酒香气特征的研究报道,对果酒酿制过程中影响香气形成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综述,介绍了水果原料、酵母菌种、发酵工艺及陈酿等因素对香气组分的影响作用,并对未来果酒香气... 果酒香气是衡量果酒品质的重要指标。本文根据近些年来国内外关于果酒香气特征的研究报道,对果酒酿制过程中影响香气形成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综述,介绍了水果原料、酵母菌种、发酵工艺及陈酿等因素对香气组分的影响作用,并对未来果酒香气的主要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为后续果酒风味发展方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酒 香气 酵母菌种 发酵工艺 陈酿 研究进展
下载PDF
空间整形飞秒激光加工金属微细槽实验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梁密生 李欣 +4 位作者 王猛猛 原永玖 陈孝喆 许晨阳 左佩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1-31,共11页
金属微细槽在电子、通信、航空航天、生物医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超快激光加工在100μm及以下尺寸的微细槽加工中具有较大的潜力。为了提高金属微细槽的加工精度和加工质量,减小槽壁斜度,采用空间整形飞秒激光加工的方法,应用空间... 金属微细槽在电子、通信、航空航天、生物医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超快激光加工在100μm及以下尺寸的微细槽加工中具有较大的潜力。为了提高金属微细槽的加工精度和加工质量,减小槽壁斜度,采用空间整形飞秒激光加工的方法,应用空间光调制器将高斯光整形为矩形平顶光,在高温合金上进行微细槽加工实验。结果表明,空间整形飞秒激光加工微细槽的槽壁斜度相较于高斯光束的加工结果明显减小,加工质量明显提高。此外,采用该方法分别加工了宽度为10,20,150μm的深槽,结果显示,深槽槽壁截面未出现明显的热影响区域,说明该方法具有卓越的加工能力和极大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飞秒激光 空间整形 金属 微细槽
原文传递
The Brassinosteroid-Activated BRI1 Receptor Kinase Is Switched off by Dephosphorylation Mediated by Cytoplasm-Localized PP2A B' Subunits 被引量:8
19
作者 Ruiju Wang mengmeng Liu +6 位作者 Min yuan Juan A. Oses-Prieto Xingbo Cai Ying Sun Alma L. Burlingame Zhi-Yong Wang Wenqiang Tang 《Molecular Plant》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1期148-157,共10页
Brassinosteroid (BR) binding activates the receptor kinase BRI1 by inducing heterodimerization with its co- receptor kinase BAK1; however, the mechanisms that reversibly inactivate BRI1 remain unclear. Here we show ... Brassinosteroid (BR) binding activates the receptor kinase BRI1 by inducing heterodimerization with its co- receptor kinase BAK1; however, the mechanisms that reversibly inactivate BRI1 remain unclear. Here we show that cytoplasm-localized protein phosphatase 2A (PP2A) B' regulatory subunits interact with BRI1 to mediate its dephosphorylation and inactivation. Loss-of-function and overexpression experiments showed that a group of PP2A B' regulatory subunits, represented by B'η, negatively regulate BR signaling by decreasing BRI1 phosphorylation. BR increases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these B' subunits, and B/TI interacts preferentially with phosphorylated BRI1, suggesting that the dynamics of BR signaling are modu- lated by the PP2A-mediated feedback inactivation of BRI1. Compared with PP2A B'α and B'β, which promote BR responses by dephosphorylating the downstream transcription factor BZR1, the BRI1- inactivating B' subunits showed similar binding to BRI1 and BZR1 but distinct subcellular localization. Alteration of the nuclear/cytoplasmic localization of the B' subunits revealed that cytoplasmic PP2A de- phosphorylates BRI1 and inhibits the BR response, whereas nuclear PP2A dephosphorylates BZR1 and ac- tivates the BR response. Our findings not only identify the PP2A regulatory B subunits that mediate the binding and dephosphorylation of BRI1, but also demonstrate that the subcellular localization of PP2A specifies its substrate selection and distinct effects on BR signal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ASSINOSTEROID signal transduction receptor inactivation BRI1 dephophorylation PP2A
原文传递
钴镍成矿规律与勘查技术研究进展:前言 被引量:4
20
作者 苏本勋 蒋少涌 +2 位作者 崔梦萌 袁庆晗 闫立志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63-967,共5页
钴和镍为我国紧缺战略矿产资源,消耗量位居世界第一,对外依存度分别达95%和85%。我国现有钴矿规模小,类型多,赋存状态不清,成矿过程复杂,富集机理不明,针对性勘查技术缺失,亟待开展成矿规律研究,查明有效示矿信息与找矿标志,建立高效勘... 钴和镍为我国紧缺战略矿产资源,消耗量位居世界第一,对外依存度分别达95%和85%。我国现有钴矿规模小,类型多,赋存状态不清,成矿过程复杂,富集机理不明,针对性勘查技术缺失,亟待开展成矿规律研究,查明有效示矿信息与找矿标志,建立高效勘查技术体系,提升钴镍资源保障能力。本专辑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钴镍成矿规律与高效勘查技术示范研究”为依托,收录的17篇学术论文对我国主要的钴镍矿床类型进行了梳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规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