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描述循环荷载作用下黏土累积变形的改进模型 被引量:22
1
作者 臧濛 孔令伟 曹勇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35-442,共8页
软土地基在长期循环荷载作用下的变形特性十分重要,经验模型是动荷载引起的土体变形预测的实用方法,虽拟合方法众多,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根据典型结构性黏土的动力变形的曲线形态演化规律,通过引入指数型函数(1)Na?-与指数双曲线函数/(... 软土地基在长期循环荷载作用下的变形特性十分重要,经验模型是动荷载引起的土体变形预测的实用方法,虽拟合方法众多,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根据典型结构性黏土的动力变形的曲线形态演化规律,通过引入指数型函数(1)Na?-与指数双曲线函数/(1)m mb N(10)c N的叠加融合,提出了一种能更好描述在循环荷载作用下黏土累积变形的改进模型,该模型既适用于具有应变极限值的"稳定型"应变曲线,也能拟合不同应力水平下的"破坏型"应变曲线。不仅如此,该改进模型对呈脆性破坏特征的强结构性黏土变形特性表征也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对于不同结构性土体与应力水平下土体的动力变形响应性状均能较好描述,具有很好的普适性。改进模型可近似计算土体的临界动应力,针对动荷载下的结构性黏土破坏突然且破坏前的轴向应变较小,认为宜用应变-振次曲线拐点对应的应变值来确定相应土体应变破坏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土 循环荷载 累积变形 改进模型
下载PDF
黄芪建中汤加味对糖尿病胃轻瘫大鼠的疗效及其对胃窦SCF-Kit信号途径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孔梦梦 黄平 贾彩华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9年第2期87-93,共7页
目的分析黄芪建中汤加味对糖尿病胃轻瘫(diabetic gastroparesis, DGP)大鼠的疗效及其对胃窦干细胞因子(stem cell factor, SCF)-Kit信号途径的影响.方法选取SPF级Wistar雄性大鼠75只,随机数字表法降低大鼠分成5组,模型组、正常组、阳... 目的分析黄芪建中汤加味对糖尿病胃轻瘫(diabetic gastroparesis, DGP)大鼠的疗效及其对胃窦干细胞因子(stem cell factor, SCF)-Kit信号途径的影响.方法选取SPF级Wistar雄性大鼠75只,随机数字表法降低大鼠分成5组,模型组、正常组、阳性对照组、黄芪建中汤加味低剂量组及黄芪建中汤加味高剂量组,各15只,除正常组外,其他各组大鼠制备DGP模型,造模后阳性对照组大鼠灌胃0.78 g/mL的吗丁啉混悬液,黄芪建中汤加味低剂量组、黄芪建中汤加味高剂量组分别灌胃0.78 g/mL、3.12 g/mL的黄芪建中汤加味药液,正常组和模型组灌胃生理盐水,各组大鼠给药体积为10 mL/kg,持续灌胃6 wk;观察各组大鼠一般状况、体重、胃拍空率、血清可溶型SCF(soluble SCF, sSCF)、胃泌素(gastrin, GAS)、胃动素(motilin, MLT)含量及胃窦组织内Cajal间质细胞(interstitial cells of Cajal, ICC)含量、c-kit、膜结合型SCF(membrane-bound SCF, mSCF)蛋白表达量.结果和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糖、GAS及MLT含量上升,可溶型SCF(soluble SCF, sSCF)含量、胃排空率下降;和模型组相比,阳性对照组、黄芪建中汤加味低剂量组及黄芪建中汤加味高剂量组大鼠血糖、GAS及MLT含量下降,sS CF含量、胃排空率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胃窦组织内c-kit、mSCF蛋白表达下降;和模型组相比,阳性对照组、黄芪建中汤加味低剂量组及黄芪建中汤加味高剂量组大鼠c-kit、mSCF蛋白表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阳性对照组相比,黄芪建中汤加味低剂量组及黄芪建中汤加味高剂量组大鼠c-kit、mSCF蛋白表达上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建中汤加味经过提升mSCF蛋白表达,上调SCFKit信号途径,使DGP大鼠胃窦组织内ICC含量增大,改善其胃起搏功能,胃动力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胃轻瘫 SCF-Kit信号路径 CAJAL间质细胞 胃排空率
下载PDF
某部军营一起乙型流感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1
3
作者 俞苏蒙 孔凡殊 +3 位作者 胡钧浩 徐飞 李昀 魏爱民 《职业与健康》 CAS 2016年第21期2995-2997,共3页
目的分析某部军营乙型流感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有效防控措施,为今后部队预防乙型流感疫情暴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结合乙型流感临床特征和病原学实验室检测,对该军营暴发的乙型流感疫情进行调查处理。结果本... 目的分析某部军营乙型流感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有效防控措施,为今后部队预防乙型流感疫情暴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结合乙型流感临床特征和病原学实验室检测,对该军营暴发的乙型流感疫情进行调查处理。结果本次疫情暴发于2016年2月14—18日,一个独立军营内,共发生病例28人,平均罹患率43.1%,均为战士,以发热、咳嗽、乏力为主要临床表现,病程3~6 d。19名发热患者咽拭子采样检测,17份标本呈乙型流感病毒阳性,阳性率为89.5%。统计分析军营人群患病分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该军营此次群体发病为一典型的乙型流感暴发疫情,目前流感已经成为军队平时、战时非战斗减员的主要原因之一,应引起各级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流感 暴发 流行病学
原文传递
液氮冻结对养殖大黄鱼肌原纤维蛋白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胡远辉 廖慧琦 +4 位作者 陆益钡 杨巨鹏 张慧恩 洪梦蓉 杨华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0年第22期8260-8266,共7页
目的探究液氮冻结对大黄鱼肌原纤维蛋白结构的影响。方法通过荧光分光光度法、傅里叶红外法、圆二色光谱法、激光拉曼光谱法等分析,探究液氮冻结对大黄鱼肉肌原纤维蛋白结构的变化。结果冻结后大黄鱼肉肌原纤维蛋白表面疏水性上升,巯基... 目的探究液氮冻结对大黄鱼肌原纤维蛋白结构的影响。方法通过荧光分光光度法、傅里叶红外法、圆二色光谱法、激光拉曼光谱法等分析,探究液氮冻结对大黄鱼肉肌原纤维蛋白结构的变化。结果冻结后大黄鱼肉肌原纤维蛋白表面疏水性上升,巯基含量下降,蛋白质二、三级结构在冻结下发生改变,α-螺旋的含量被下降,转化为β-折叠和无规卷曲,影响肽链结合的紧密性。结论蛋白结构的变化影响大黄鱼肉中肌原纤维蛋白的二、三级结构,进而影响鱼肉的品质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氮冻结 养殖大黄鱼 肌原纤维蛋白 结构特性
下载PDF
苏州城区婴幼儿幽门螺杆菌感染危险因素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孟玉梅 孔锐 +1 位作者 宋媛 武庆斌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2017年第11期1156-1159,共4页
目的了解苏州城区婴幼儿幽门螺杆菌(Hp)感染危险因素,为婴幼儿Hp感染的预防提供积极有效的措施,降低儿童Hp的感染率。方法随机抽取441名在苏州市立医院儿童保健科进行健康体检的婴幼儿进行问卷调查,并采用幽门螺杆菌唾液检测试剂(HPS)... 目的了解苏州城区婴幼儿幽门螺杆菌(Hp)感染危险因素,为婴幼儿Hp感染的预防提供积极有效的措施,降低儿童Hp的感染率。方法随机抽取441名在苏州市立医院儿童保健科进行健康体检的婴幼儿进行问卷调查,并采用幽门螺杆菌唾液检测试剂(HPS)方法检测口腔Hp感染。通过单因素配对资料χ2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危险因素。结果 441名婴幼儿HPS检测阳性者212例(48.1%),其中0月~、6月~、1岁~、2~3岁HPS的阳性率分别为27.6%、56.1%、56.7%、63.5%,感染率呈现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的趋势。而辅食添加、年龄、家庭人口数多、儿童的个人卫生如爱啃手指等、照养人的带养方式如喂食前咀嚼或咬断食物等,照养人的个人习惯如饭前不洗手,父母及家庭成员胃病史等为婴幼儿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高危因素。结论婴幼儿的Hp感染主要通过口-口和粪-口途径传播。实行家庭分餐制或应用公筷,注意手卫生(母乳喂养前和准备食物前应洗手),教育小儿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改善家庭生活水平,对预防感染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旋杆菌 危险因素 婴幼儿 口腔
原文传递
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选育群体与杂交群体遗传多样性差异及其在低温条件下生长性能的比较 被引量:4
6
作者 李东宇 孟宪红 +3 位作者 孔杰 栾生 曹宝祥 罗坤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9-77,共9页
选取连续3年选育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群体作为选育群体(SP),选育群体与引进的凡纳滨对虾群体的杂交F_1代群体(HP),探究了这2个群体在低温条件下的生长性能及遗传多样性的差异。结果显示,在生长性能方面,HP群体与SP群体... 选取连续3年选育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群体作为选育群体(SP),选育群体与引进的凡纳滨对虾群体的杂交F_1代群体(HP),探究了这2个群体在低温条件下的生长性能及遗传多样性的差异。结果显示,在生长性能方面,HP群体与SP群体的平均体重分别为(13.18±3.65)g和(12.20±3.14)g,变异系数(CV)分别为27.69%和25.74%。HP群体的体重和其他可测量性状的平均值均大于SP群体。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表明,2个群体体重(BW)和第3腹节宽(TASW)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HP群体的特定增长率(SGR)和绝对增重率(AGR)分别为(5.09±0.61)%/d和(0.26±0.60)g/d,SP群体的SGR和AGR分别为(4.94±0.57)%/d和(0.24±0.63)g/d,HP群体的SGR和AGR均极显著高于SP群体(P<0.01),表明HP群体相对于SP群体有着明显的生长优势。在遗传多样性方面,HP群体的平均等位基因数(Na=7.9)略高于SP群体(Na=7.6)。HP群体和SP群体的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分别为0.63和0.62,均为高度多态。2个群体的平均观测杂合度(H_o)分别为0.492(HP群体)和0.483(SP群体),平均期望杂合度(H_e)分别为0.675(HP群体)和0.663(SP群体),HP群体的H_e和H_o均略高于SP群体,表明HP群体相比SP群体有着更加丰富的遗传多样性。遗传分化分析表明,2个群体间遗传分化指数(F_(st))为0.1556,表明群体间遗传分化水平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杂交育种 耐低温 生长性能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基于问题学习的教学模式在急诊见习中的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李红 孟帅 孔祥赟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34期151-153,共3页
临床见习是医学学习过程中由理论到临床实践的转折点,是通过临床实践促进理论知识融会贯通、提高学习兴趣、培养逻辑思维的重要阶段。理论与临床实践脱节时,面对实际临床问题就会手足无措,不利于急危重症的快速鉴别诊断与针对性治疗。... 临床见习是医学学习过程中由理论到临床实践的转折点,是通过临床实践促进理论知识融会贯通、提高学习兴趣、培养逻辑思维的重要阶段。理论与临床实践脱节时,面对实际临床问题就会手足无措,不利于急危重症的快速鉴别诊断与针对性治疗。胸痛、腹痛、呼吸困难是急诊科常见症状,北京安贞医院急诊科尤以心血管疾病见长。近年来,基于问题学习的教学模式(PBL)在临床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急诊见习中PBL教学具有特殊意义,有助于医学生系统性认识、分析疾病,提高逻辑思维能力。笔者总结了PBL教学在典型急诊病例中应用的经验和体会,以期为急诊医学教学提供经验与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问题学习的教学模式 临床见习 急诊科
下载PDF
盐酸头孢噻呋注射液治疗奶牛产后子宫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3
8
作者 冯言言 刘义明 +5 位作者 郑莉 林红 孟芳 孔梅 吴连勇 李秀波 《中国奶牛》 2016年第11期39-42,共4页
试验旨在研究盐酸头孢噻呋注射液治疗奶牛产后子宫炎的临床疗效。试验选择60头产后患子宫炎的奶牛,随机分配到盐酸头孢噻呋注射液高、中、低剂量组和注射用青霉素钠对照组。结果显示,按照临床推荐剂量2.2mg/kg.bw剂量颈部肌内注射盐酸... 试验旨在研究盐酸头孢噻呋注射液治疗奶牛产后子宫炎的临床疗效。试验选择60头产后患子宫炎的奶牛,随机分配到盐酸头孢噻呋注射液高、中、低剂量组和注射用青霉素钠对照组。结果显示,按照临床推荐剂量2.2mg/kg.bw剂量颈部肌内注射盐酸头孢噻呋注射液,对奶牛产后子宫炎的有效率达80%,表明盐酸头孢噻呋注射液能够有效治疗奶牛产后子宫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头孢噻呋注射液 奶牛 产后子宫炎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原发性头痛相关影响因素横断面调查 被引量:3
9
作者 万志荣 商梦晴 +1 位作者 孔勇 王凌霄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6年第6期497-499,共3页
目的:分析不同类型原发性头痛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及与焦虑、抑郁精神障碍共病的现况。方法:连续选取自2013年8月至2015年12月我院门诊原发性头痛患者,记录性别、年龄、职业、教育程度、家族史、头痛类型等,结合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头... 目的:分析不同类型原发性头痛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及与焦虑、抑郁精神障碍共病的现况。方法:连续选取自2013年8月至2015年12月我院门诊原发性头痛患者,记录性别、年龄、职业、教育程度、家族史、头痛类型等,结合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头痛影响测评量表-6(HIT-6)对头痛程度、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并采用汉密顿焦虑、抑郁量表进行测定。结果:共收集有效病例210例,女性占79%,其中紧张型头痛110例、无先兆偏头痛80例、先兆偏头痛20例,原发性头痛发病的高危因素包括:职业、文化程度、家族史及是否共患焦虑、抑郁(P<0.05)。紧张型头痛合并焦虑、抑郁最高,分别为46.4%、42.7%,其次是先兆型偏头痛,分别为45%、35%,无先兆偏头痛合并焦虑、抑郁分别为28.8%、25%。结论:门诊原发性头痛中,以紧张型头痛最常见,患者的职业、文化程度、家族史,是否共患焦虑、抑郁是其发病的高危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头痛 偏头痛 紧张型头痛 焦虑 抑郁 共病
下载PDF
聚β-羟基丁酸酯对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亲虾的繁殖性能和幼体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恒恒 孟宪红 +5 位作者 孔杰 罗坤 栾生 曹宝祥 曹家旺 张莹雪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1-68,共8页
采用单因子浓度梯度法,在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的生长和产卵阶段,对健康的中国对虾亲虾投喂添加不同含量聚β-羟基丁酸酯(PHB)(0、0.5%、1.0%、2.0%、3.0%、5.0%)的饵料,以期探究不同含量PHB对中国对虾亲虾的繁殖性能和... 采用单因子浓度梯度法,在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的生长和产卵阶段,对健康的中国对虾亲虾投喂添加不同含量聚β-羟基丁酸酯(PHB)(0、0.5%、1.0%、2.0%、3.0%、5.0%)的饵料,以期探究不同含量PHB对中国对虾亲虾的繁殖性能和幼体发育的影响。实验周期为192 d,统计亲虾的死亡率、相对免疫保护率、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性腺发育周期、产卵量、无节幼体的数量、孵化率及变态发育周期。结果显示,PHB对中国对虾亲虾的繁殖性能和幼体发育均有一定影响。随着PHB浓度的升高,死亡率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而相对免疫保护率则呈现相反的变化趋势,其中,2.0%浓度组的死亡率最低,2.0%与1.0%浓度组差异不显著(P>0.05),但与其他浓度组相比均差异显著(P<0.05)。亲虾实验组平均体重高于对照组,2.0%浓度组、5.0%浓度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在性腺发育周期方面,对照组与实验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产卵量和无节幼体数量的平均值高于对照组,其中,2.0%浓度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但与其他实验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与各实验组在幼体的变态发育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表明,PHB添加剂对中国对虾亲虾的繁殖性能和幼体发育具有促进作用,2.0%为最适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对虾 聚Β-羟基丁酸酯 死亡率 增重率 产卵量 变态发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