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ISSR分子标记的红豆草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马彪 魏少萍 +3 位作者 苗佳敏 南丽丽 梁鹏飞 李景峰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19-625,共7页
【目的】分析评价红豆草(Onobrychis viciaefolia)种质资源间亲缘关系的远近,为红豆草的良种选育提供了科学依据。【方法】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国内外22份红豆草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用13条引物扩增共获得101条谱带... 【目的】分析评价红豆草(Onobrychis viciaefolia)种质资源间亲缘关系的远近,为红豆草的良种选育提供了科学依据。【方法】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国内外22份红豆草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用13条引物扩增共获得101条谱带,其中多态性条带98条,多态性比率为97.12%,平均每条引物扩增出7.8个条带,平均多态性条带为7.5条,平均等位基因数(Na)、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和香农多样性指数(I)均值分别为1.97、1.49、0.30和0.46。【结论】遗传相似性系数聚类分析表明,22份红豆草种质资源在遗传系数0.69处可聚为4大类群,其中2668号和1号单独聚为一类,与其他材料遗传差异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豆草 ISSR 遗传多样性 亲缘关系
下载PDF
草地早熟禾无融合生殖胚囊发育的转录组学分析
2
作者 余江弟 李玉珠 +2 位作者 苗佳敏 师尚礼 白小明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4-57,共14页
为探究草地早熟禾无融合生殖胚囊发育过程中基因表达谱的变化,本研究利用高通量Illu-mina Hiseq测序技术对‘清水’草地早熟禾无融合生殖子房发育的无孢子起始细胞发生时期(8DBA)和无孢子生殖胚囊发育时期(6DBA、4DBA和2DBA)共4个阶段... 为探究草地早熟禾无融合生殖胚囊发育过程中基因表达谱的变化,本研究利用高通量Illu-mina Hiseq测序技术对‘清水’草地早熟禾无融合生殖子房发育的无孢子起始细胞发生时期(8DBA)和无孢子生殖胚囊发育时期(6DBA、4DBA和2DBA)共4个阶段的小穗进行转录组测序。结果显示,不同差异分组(2DBA vs 4DBA、2DBA vs6DBA和2DBA vs 8DBA)共有13575个DEGs,包括7191个上调基因和6384个下调基因。GO富集分析发现,3个差异分组的DEGs显著富集在过氧化氢的响应、蛋白质重折叠、营养水库活动、错误折叠蛋白结合和双糖生物合成等过程中。KEGG通路分析表明,3个差异分组的DEGs显著富集在代谢途径、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淀粉和蔗糖代谢及内质网中的蛋白加工等通路上,在2DBA vs 8DBA分组中发现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途径的富集。4个时期占比最多的转录因子家族是NAC、AP2/ERF-ERF和MYB-related等。将在4个发育阶段特异性高表达的基因OPR1、ASN2、SAMS2、HSP81-2、PXG4和FPK2作为与‘清水’草地早熟禾无融合生殖胚囊发育相关的候选基因。qRTPCR分析表明,除WOX2在4DBA上调,与RNA-seq的表达存在差异外,其余16个DEGs的表达量变化趋势与高通量测序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早熟禾 无融合生殖 胚囊发育 转录组测序 差异表达基因
下载PDF
新农科建设背景下“植物生物技术”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苗佳敏 周向睿 +1 位作者 南丽丽 师尚礼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2期116-120,共5页
“植物生物技术”课程是农科类各专业的一门重要核心课程。在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对该课程进行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以甘肃农业大学草业科学专业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切入点,从“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出发,... “植物生物技术”课程是农科类各专业的一门重要核心课程。在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对该课程进行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以甘肃农业大学草业科学专业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切入点,从“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出发,分别从构建课程网络教学平台、丰富和创新教学手段、建立和完善过程性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对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与实践。实践证明,混合教学模式下的教学效果得到了有效提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自主性和综合实践能力。同时,总结教学经验及不足,提出进一步完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生物技术 混合式教学 案例教学 互动式教学 过程性考核
下载PDF
浅谈上海地区超深地下连续墙铣接法施工监理质量控制 被引量:4
4
作者 缪佳敏 《建设监理》 2019年第6期77-79,共3页
随着上海地区对深层地下空间的持续开发,超深基坑不断涌现,基坑安全也面临深层承压水层的严峻考验。围护结构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基坑工程的安全。从监理角度出发,探讨上海地区超深地下连续墙铳接法施工质量控制的若干问题,就... 随着上海地区对深层地下空间的持续开发,超深基坑不断涌现,基坑安全也面临深层承压水层的严峻考验。围护结构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基坑工程的安全。从监理角度出发,探讨上海地区超深地下连续墙铳接法施工质量控制的若干问题,就超深地下连续墙施工各阶段的注意点提出了一些观点,以期对相关工作者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深地下连续墙 铳接法 槽壁稳定 监理 质量控制 软土地区
下载PDF
蒙古国中部草原地区风蚀沙漠化的风沙活动特征——以乔伊尔市为例 被引量:3
5
作者 崔珂军 李生宇 +4 位作者 范敬龙 王海峰 孟晓于 苗佳敏 吕振涛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92-801,共10页
蒙古国是中蒙俄经济走廊的重要区段,但面临严重的荒漠化问题,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受到严重威胁,而蒙古国中部草原地区是主要的荒漠化新扩展区,正经历强烈的草原风蚀沙漠化过程。以戈壁苏木贝尔省首府乔伊尔市为研究区,利用自建自动气象观测... 蒙古国是中蒙俄经济走廊的重要区段,但面临严重的荒漠化问题,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受到严重威胁,而蒙古国中部草原地区是主要的荒漠化新扩展区,正经历强烈的草原风蚀沙漠化过程。以戈壁苏木贝尔省首府乔伊尔市为研究区,利用自建自动气象观测站(2019年5月-2020年7月)、集沙仪观测站(2019年8月-2020年8月)及当地气象站(1990-2018年)数据,对当地风蚀沙漠化的风动力条件、风沙流输沙及其他影响因素等基本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乔伊尔市具有强劲的风动力条件,年输沙势可达735.96 VU,合成输沙势为428.76 VU,合成输沙方向为SSW(195.06°),风向变率指数为0.58,属高风能环境、中等变率双峰风况。(2)临界起沙风速因受土壤水分和植被盖度的共同影响而随季节变化,夏季最高,冬季最低,春季与秋季居中,且相差较小。(3)地表具有强烈的风沙活动,年风沙流输沙通量可达2.135 t·m^(-1)·a^(-1),Owen最大输沙量模型适于该区风沙流模拟。研究结果对于蒙古国中部草原区防沙治沙和生态恢复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蚀沙漠化 风况 起沙风速 输沙势 输沙量
下载PDF
线粒体自噬在幼年大鼠七氟烷麻醉后发育期神经毒性中的作用
6
作者 缪佳敏 陈钢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20年第2期106-108,共3页
目的探索线粒体自噬在幼年大鼠七氟烷麻醉后发育期神经毒性中的作用。方法选取7日龄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A组给予2 L/min的新鲜气体吸入5 h,B组给予2 L/min的新鲜气体+2%七氟烷麻醉5 h,C组给予腹腔注射缬氨霉素后吸入2 L/... 目的探索线粒体自噬在幼年大鼠七氟烷麻醉后发育期神经毒性中的作用。方法选取7日龄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A组给予2 L/min的新鲜气体吸入5 h,B组给予2 L/min的新鲜气体+2%七氟烷麻醉5 h,C组给予腹腔注射缬氨霉素后吸入2 L/min新鲜气体5 h,D组给予腹腔注射缬氨霉素后,吸入2 L/min的新鲜气体+2%七氟烷麻醉5 h。各组大鼠模型构建成功后第7天观察行为学新的物体识别试验表现。结果行为学新的物体识别试验表明A组和D组辨别指数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21.05、11.40,P均<0.05);但C组辨别指数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3,P>0.05)。结论线粒体自噬水平上调可减轻幼年大鼠七氟烷麻醉后发育期神经毒性,这为预防婴幼儿全麻后神经毒性提供了未来可能的干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烷 线粒体自噬 发育期神经毒性 幼鼠
下载PDF
中蒙俄经济走廊蒙古国段的风沙流特征
7
作者 崔珂军 李生宇 +4 位作者 范敬龙 王海峰 孟晓于 苗佳敏 吕振涛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3092-3102,共11页
中蒙俄经济走廊穿越蒙古国主要生态类型区,本文对沿线的达尔汗、乔伊尔、赛因山达、扎门乌德4个观测区的风沙流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风沙流水平输沙量均随高度增加而降低,两者最优拟合函数随下垫面变化而不同,达尔汗和乔伊尔为指... 中蒙俄经济走廊穿越蒙古国主要生态类型区,本文对沿线的达尔汗、乔伊尔、赛因山达、扎门乌德4个观测区的风沙流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风沙流水平输沙量均随高度增加而降低,两者最优拟合函数随下垫面变化而不同,达尔汗和乔伊尔为指数函数,而赛因山达和扎门乌德为幂函数。(2)各观测区年输沙通量空间分异明显,其中乔伊尔最大,达尔汗其次,扎门乌德再次,赛因山达最小,这与传统认知有较大不同。(3)风沙流输沙通量空间差异与多种因素有关。乔伊尔处于海洋气流影响尾闾区,春季干旱发生频率高,正值风季,风速较大,风蚀强烈;其他地区春季干旱发生频率相对较低,其中达尔汗地处自然条件较好的北部河谷区,但由于农田开垦和过度放牧,风蚀较为强烈,而扎门乌德和赛因山达风季风速相对较小,且放牧强度较低,风蚀较轻。本文的研究结论对蒙古国因地制宜开展风沙灾害防治和荒漠化治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沙流 拟合函数 特征值 输沙通量 空间差异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