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3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晚新生代走滑-逆冲作用的地貌标志 被引量:153
1
作者 李勇 周荣军 +1 位作者 A. L. Densmore M. A. ellis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0-51,共12页
文章以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活动构造的地貌标志为切入点,在汶川-茂汶断裂、北川断裂、彭灌断裂和大邑断裂等主干活动断裂的关键部位,对断错山脊、洪积扇、河流阶地、边坡脊、断层陡坎、河道错断、冲沟侧缘壁位错、拉分盆地、断层偏转... 文章以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活动构造的地貌标志为切入点,在汶川-茂汶断裂、北川断裂、彭灌断裂和大邑断裂等主干活动断裂的关键部位,对断错山脊、洪积扇、河流阶地、边坡脊、断层陡坎、河道错断、冲沟侧缘壁位错、拉分盆地、断层偏转、砾石定向带、坡中槽、弃沟和断塞塘等活动构造地貌和断裂带开展了详细的野外地质填图和地貌测量,利用精确的地貌测量数据和测年数据,定量计算了龙门山主干断裂的逆冲速率和走滑速率,结果表明在晚新生代时期龙门山构造带仅具有微弱的构造缩短作用,其中逆冲速率的速度值小于1.1mm/a,走滑速率的速度值小于1.46mm/a,表明走滑分量与逆冲分量的比率介于6:1—1.3:1之问,以右行走滑作用为主。在此基础上,对各主干活动断裂的逆冲速率和走滑速率进行了定量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自北西向南东4条主干断裂的最大逆冲分量滑动速率具有变小的趋势,而走滑分量的滑动速率则具有逐渐变大的趋势,显示了从龙门山的后山带至前山带主干断裂的走滑作用越来越强。由此推测现今的龙门山及其前缘盆地不完全是由于构造缩短作用形成的。而主要是走滑作用和剥蚀卸载作用的产物。另外,根据沉积、构造、盆地充填体的几何形态、地貌、古地磁等标定和对比了龙门山在中生代和新生代的走滑方向,表明龙门山构造带在中生代与新生代之交走滑方向发生了反转,即由中生代时期的左行变为新生代时期的右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构造 走滑作用 逆冲作用 地貌标志 晚新生代 龙门山 青藏高原东缘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缘活动构造 被引量:143
2
作者 周荣军 李勇 +4 位作者 Alexander L Densmore Michael A ellis 何玉林 王凤林 黎小刚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40-51,共12页
青藏高原东缘由岷山断块和龙门山构造带构成。以活动构造地貌学为主线,在解析该地区主干断裂晚第四纪以来活动的地质地貌表现的基础上,对一批断裂运动学和史前强震活动的定量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岷山断块中,虎牙断裂的平均左... 青藏高原东缘由岷山断块和龙门山构造带构成。以活动构造地貌学为主线,在解析该地区主干断裂晚第四纪以来活动的地质地貌表现的基础上,对一批断裂运动学和史前强震活动的定量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岷山断块中,虎牙断裂的平均左旋滑动速率为1.4 mm/a,垂直滑动速率为0.3 mm/a。岷江断裂的平均垂直滑动速率介于0.37 mm/a^0.53 mm/a之间,左旋位错量与垂直位错量大致相当;在龙门山构造带中,茂汶-汶川断裂、北川-映秀断裂和彭县-灌县断裂的平均垂直滑动速率均在1 mm/a左右,且几条主干断裂的右旋位错量与垂直位错量相当。结合震源机制解结果和GPS测量资料,建立晚新生代以来青藏高原东缘向南东方向逸出的构造变形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地貌 滑动速率 强震复发 青藏高原东缘
下载PDF
龙门山地震带的地质背景与汶川地震的地表破裂 被引量:110
3
作者 李勇 黄润秋 +10 位作者 周荣军 Alexander L.DENSMORE Michael A.ellis 闫亮 董顺利 Nicholas RICHARDSON 张毅 何玉林 陈浩 乔宝成 马博琳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18,共16页
龙门山位于青藏高原与扬子地台之间,系由一系列大致平行的叠瓦状冲断带构成,自西向东发育汶川—茂汶断裂、映秀—北川断裂和彭县—灌县断裂,并将龙门山划分为3个构造地层带,分别为变形变质构造地层带(主要由志留系—泥盆系浅变质岩和前... 龙门山位于青藏高原与扬子地台之间,系由一系列大致平行的叠瓦状冲断带构成,自西向东发育汶川—茂汶断裂、映秀—北川断裂和彭县—灌县断裂,并将龙门山划分为3个构造地层带,分别为变形变质构造地层带(主要由志留系—泥盆系浅变质岩和前寒武系杂岩构成)、变形变位构造地层带(主要由上古生界—三叠系沉积岩构成)、变形构造地层带(主要由侏罗系至第三系红层和第四纪松散堆积构成)。龙门山断裂带属地震危险区,3条主干断裂皆具备发生7级左右地震的能力,其中映秀—北川断裂是引发地震的最主要断层,据对彭县—灌县断裂青石坪探槽场地的研究结果表明,在该断裂带上最晚的一次强震发生在930±40a.B.P.左右,据此,可以初步判定,这3条主干断裂的单条断裂上的强震复发间隔至少应在1000a左右,表明龙门山构造带及其内部断裂属于地震活动频度低但具有发生超强地震的潜在危险的特殊断裂,以逆冲-右行走滑为其主要运动方式。汶川地震属于逆冲—走滑型的地震,地表破裂分布于映秀—北川断裂带和彭县—灌县断裂带上。根据近南北向的断裂(小鱼洞断层、擂鼓断层和邓家坝断层)和地表断距可将映秀—北川断层的地表破裂带划分为两个高值区和两个低值区,两个高值区分别位于南段的映秀-虹口一带和位于中北段的擂鼓—北川县城—邓家坝一带;两个低值区分别位于中南段的白水河—茶坪一带和北段的北川黄家坝至平武石坎子一带,两个高值区分别与小鱼洞断层和擂鼓断层相关。根据保存于破裂面上的擦痕,可将该地震破裂过程划分为两个阶段,早期为逆冲作用,晚期为斜向走滑作用,其与地壳增厚构造模式和侧向挤出摸式在青藏高原东缘的推论具有不吻合性。鉴于龙门山的表层运动速率与深部构造运动速率具有不一致性,初步探讨了龙门山地区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地表破裂 历史地震 活动构造 走滑—逆冲作用 龙门山地震带 青藏高原
下载PDF
活性氮和世界:200年的变化 被引量:91
4
作者 James N.Galloway ellis B.Cowling 王宁 《AMBIO-人类环境杂志》 2002年第2期64-71,共8页
本文通过将19世纪后期和20世纪后期的氮流动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了食物和能源生产对全球氮循环的影响。我们虽然对人类产生的活性氮的数量及其释放到环境所产生的主要影响有了充分的认识,但是,我们对于环境库中氮的累积速度缺乏了解,由于... 本文通过将19世纪后期和20世纪后期的氮流动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了食物和能源生产对全球氮循环的影响。我们虽然对人类产生的活性氮的数量及其释放到环境所产生的主要影响有了充分的认识,但是,我们对于环境库中氮的累积速度缺乏了解,由于积累在环境中的氮具有阶式效应,因此,对其在环境中的积累尚有不明之处。未来活性氮的产生、分布状况及其形成速度增加的可能性(尤其是在亚洲)存在巨大的区域性差异,因而需要制定'总活性氮措施',以优化食物和能源生产,保护环境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 食物 氮循环 阶式效应 环境 活性氮 世界 变化
下载PDF
晚新生代岷江下蚀速率及其对青藏高原东缘山脉隆升机制和形成时限的定量约束 被引量:72
5
作者 李勇 曹叔尤 +2 位作者 周荣军 AL DENSMORE M A ellis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8-37,共10页
青藏高原东缘具有青藏高原地貌、龙门山高山地貌和山前冲积平原三个一级地貌单元 ,本文以岷江作为切入点 ,研究了该地区河流下蚀速率与山脉的隆升作用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建立岷江阶地序列的基础上 ,利用阶地高程和热释光年代学测年资料... 青藏高原东缘具有青藏高原地貌、龙门山高山地貌和山前冲积平原三个一级地貌单元 ,本文以岷江作为切入点 ,研究了该地区河流下蚀速率与山脉的隆升作用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建立岷江阶地序列的基础上 ,利用阶地高程和热释光年代学测年资料分别定量计算了岷江在川西高原、龙门山和成都盆地的下蚀速率 ,结果表明岷江各河段的下蚀速率明显不同 ,分别为 1.0 7~ 1.6 1mm / a、1.81m m/ a和 0 .5 9mm / a;在龙门山地区岷江的下蚀速率最高 ,约为川西高原地区的 1.5倍 ,约为成都平原地区的 3倍 ;而同一河段不同时期岷江的下蚀速率基本是连续的 ,具有很好的线性关系 ,可作为该河段整个河谷的下蚀速率。基于龙门山的表面隆升速率 (0 .3~ 0 .4 mm / a) ,在约束局部侵蚀基准面和气候变化对阶地形成的控制作用的基础上 ,本文建立了青藏高原东缘岷江下蚀速率与龙门山表面隆升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 ,结果表明河流下蚀速率约为山脉表面隆升速率的 5倍。根据龙门山表面在隆升速率和下切速率等方面均大于川西高原 ,并结合龙门山活动构造以走滑作用为主 ,笔者认为青藏高原东缘的边缘山脉以剥蚀隆升为主 ,兼有构造隆升作用。最后 ,根据岷江最大切割深度所需的时间 (3.4 8Ma)和成都盆地最古老的岷江冲积扇大邑砾岩的时间 (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脉隆升 龙门山 青藏高原东缘 阶地 成都盆地 升速 晚新生代 速率 走滑作用 砾岩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晚新生代走滑挤压作用的沉积响应 被引量:65
6
作者 李勇 周荣军 +2 位作者 Densmore A L ellis M A 黎兵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53-164,共12页
成都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东缘,夹于龙门山与龙泉山之间,盆地的长轴方向平行于龙门山,呈现为北东—南西向展布的线性盆地。盆地中充填了3.6Ma以来的半固结—松散堆积物,最大厚度为541m,在垂向上由下部的大邑砾岩、中部的雅安砾石层和上部的... 成都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东缘,夹于龙门山与龙泉山之间,盆地的长轴方向平行于龙门山,呈现为北东—南西向展布的线性盆地。盆地中充填了3.6Ma以来的半固结—松散堆积物,最大厚度为541m,在垂向上由下部的大邑砾岩、中部的雅安砾石层和上部的上更新统至全新统砾石层组成,其与下覆地层均为不整合接触,显示该盆地是一个单独的成盆期,并非是在中生代前陆盆地基础上形成的继承性盆地。在垂直于龙门山造山带方向上,成都盆地具不对称的楔形结构,沉积基底面整体向西呈阶梯状倾斜,盆地中充填的碎屑物质均来源于盆地西侧的龙门山,具横向水系和单向充填的特征;而且盆地的沉降中心具有逐渐向远离造山带方向迁移的特征,显示盆地的挤压方向垂直于龙门山主断裂,造成了成都盆地在垂直于造山带方向上的构造缩短。在平行于龙门山造山带方向上,成都盆地具有一系列的北东向延伸的次级凸起和凹陷,凹陷和凸起相间分布,且在空间上呈斜列形式展布于盆地的底部,其中次级凹陷(沉降中心)和冲积扇具有向平行龙门山造山带方向迁移的特征,表明成都盆地西缘的龙门山断裂具有右旋走滑的特征。鉴于以上特征,认为成都盆地是在龙门山造山带晚新生代走滑与逆冲的联合作用下形成的走滑挤压盆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都盆地 晚新生代 走滑作用 盆山耦合 龙门山 青藏高原东缘
下载PDF
映秀-北川断裂的地表破裂与变形特征 被引量:58
7
作者 李勇 周荣军 +9 位作者 Alexander L.DENSMORE 闫亮 Nicholas RICHARDSON 董顺利 Michael A.ellis 张毅 何玉林 陈浩 乔宝成 马博琳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688-1706,共19页
2008年5月12日在龙门山映秀-北川断裂带发生的8.0级特大地震,属于逆冲—走滑型地震。本文以地表破裂为切入点,在映秀-北川断裂的关键部位开展了详细的野外地貌测量,标定了映秀-北川断裂带的垂向断距和水平断距,结果表明映秀-北川断裂的... 2008年5月12日在龙门山映秀-北川断裂带发生的8.0级特大地震,属于逆冲—走滑型地震。本文以地表破裂为切入点,在映秀-北川断裂的关键部位开展了详细的野外地貌测量,标定了映秀-北川断裂带的垂向断距和水平断距,结果表明映秀-北川断裂的地表破裂带从映秀向北东延伸达180~190km,走向介于NE30°~50°之间,倾向北西,地表平均垂向断距为2.9m,平均水平断距为3.1m;地表最大错动量的地点位于北川县擂鼓镇,垂直断错为6.2±0.1m,水平断错为6.8±0.2m,逆冲分量与右行走滑分量的比值为3∶1~1∶1,表明该断裂以逆冲—右行走滑为特点,逆冲运动分量略大于或等于右行走滑运动分量。根据近南北向的分段断裂可将映秀-北川断层的地表破裂带划分为两个高值区和两个低值区,其中两个高值区分别位于南段的映秀—虹口一带和中北段的擂鼓—北川县城—邓家坝一带。基于保存于破裂面上的擦痕,我们将该地震破裂过程划分为两个阶段,早期为逆冲作用,晚期为斜向走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地表破裂 映秀-北川断裂 走滑-逆冲作用 龙门山
下载PDF
龙门山均衡重力异常及其对青藏高原东缘山脉地壳隆升的约束 被引量:48
8
作者 李勇 徐公达 +2 位作者 周荣军 A.L.Densmore M.A.ellis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162-1168,共7页
青藏高原东缘处于不均衡状态,自西而东可分为青藏高原弱负均衡重力异常区、龙门山正均衡重力异常区和四川盆地负均衡重力异常区,表明该区的不均衡状态并未导致Airy均衡运动的产生,即龙门山没有均衡下降,而处于不断的隆升状态,显示该地... 青藏高原东缘处于不均衡状态,自西而东可分为青藏高原弱负均衡重力异常区、龙门山正均衡重力异常区和四川盆地负均衡重力异常区,表明该区的不均衡状态并未导致Airy均衡运动的产生,即龙门山没有均衡下降,而处于不断的隆升状态,显示该地区反均衡运动的构造抬升是导致龙门山隆升的主因。本次采用似三度体重力异常计算方法对该区的正均衡重力异常进行模拟和反],研究了大尺度地貌分异与均衡重力异常分区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龙门山的下地壳顶面抬升了11.2~12.6km,造成了龙门山的正均衡异常,揭示了构造抬升和剥蚀作用在相似的时间尺度上和空间尺度上控制着龙门山地貌的形成,龙门山的表面隆升是构造隆升和剥蚀作用相叠加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缘 龙门山均衡重力异常 重力均衡 地壳隆升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缘数字高程剖面及其对晚新生代河流下切深度和下切速率的约束 被引量:47
9
作者 李勇 A.L.Densmore +3 位作者 周荣军 M.A.ellis 张毅 黎兵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36-243,共8页
文章利用数字高程剖面将青藏高原东缘分为4个大尺度地貌单元,即青藏高原地貌区、龙门山高山地貌区、山前冲积平原区(成都盆地)和四川盆地东部隆起区。根据数字高程剖面中的最高海拔高程点剖面与最低海拔高程点剖面之间的高差,定量计算... 文章利用数字高程剖面将青藏高原东缘分为4个大尺度地貌单元,即青藏高原地貌区、龙门山高山地貌区、山前冲积平原区(成都盆地)和四川盆地东部隆起区。根据数字高程剖面中的最高海拔高程点剖面与最低海拔高程点剖面之间的高差,定量计算了该地区河流下切深度;结合成都盆地岷江最古老冲积扇沉积物提供的青藏高原东缘河流形成的时间(3.6M aB.P.),定量计算了河流下切速率为1.29mm/a;在约束局部侵蚀基准面和气候变化对河流下切速率控制作用的基础上,建立了青藏高原东缘河流下切速率与表面隆升速率之间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河流下切速率约为表面隆升速率的4倍。基于龙门山在表面隆升速率和下切速率等方面均大于青藏高原内部,认为青藏高原东缘的边缘山脉是剥蚀隆升和构造隆升两者叠加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缘 数字高程剖面 河流下切深度 河流下切速率 表面隆升速率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缘中新生代龙门山前陆盆地动力学及其与大陆碰撞作用的耦合关系 被引量:45
10
作者 李勇 P.A.ALLEN +2 位作者 周荣军 A.L.DENSMORE M.A.ellis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101-1109,共9页
位于青藏高原东缘的龙门山前陆盆地是中国典型的前陆盆地之一。自晚三叠世以来,该盆地充填了厚度大于1万余米的海相至陆相沉积物,以不整合面为界可将其划分为6个构造层序,根据几何形态将构造层序区分为两种类型,即楔状构造层序和板状构... 位于青藏高原东缘的龙门山前陆盆地是中国典型的前陆盆地之一。自晚三叠世以来,该盆地充填了厚度大于1万余米的海相至陆相沉积物,以不整合面为界可将其划分为6个构造层序,根据几何形态将构造层序区分为两种类型,即楔状构造层序和板状构造层序,其中晚三叠世、晚侏罗世、晚白垩世—古近纪构造层序为楔状构造层序,其余为板状构造层序。研究结果表明楔状构造层序为逆冲构造负载的产物,板状构造层序为走滑剥蚀卸载的产物。本次以晚三叠世前陆盆地为典型的楔状前陆盆地开展了逆冲构造负载系统的弹性挠曲动力学模拟,以晚新生代龙门山前陆盆地为典型的板状前陆盆地开展了与走滑剥蚀卸载系统的弹性挠曲动力学模拟,并计算了龙门山构造负载系统向扬子克拉通的推进速率,结果表明龙门山造山楔的推进速率在早期较快(如晚三叠世最大推进速率达15mm/a),晚期较慢(如晚侏罗世、晚白垩世—古近纪最大推进速率仅为6.7mm/a)。进而推测龙门山幕式逆冲作用的构造驱动力来自于青藏高原中生代以来的基麦里大陆加积碰撞和印度与亚洲板块碰撞作用,其中晚三叠世楔状构造层序是羌塘板块与亚洲大陆碰撞的产物,晚侏罗世楔状构造层序是拉萨板块与亚洲大陆碰撞的产物,晚白垩世—古近纪楔状构造层序是科希斯坦板块、印度板块与亚洲大陆碰撞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楔状构造层序 板状构造层序 逆冲构造负载系统 走滑剥蚀卸载系统 弹性挠曲模拟 大陆碰撞作用 中新生代 龙门山前陆盆地 青藏高原东缘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缘新生代构造层序与构造事件 被引量:44
11
作者 李勇 侯中健 +5 位作者 司光影 A.L.Densmore 周荣军 M.A.ellis 李永昭 梁兴中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1期30-36,共7页
新生代龙门山前陆盆地和盐源盆地是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锦屏山冲断带内及前缘地区发育和保存最好的新生代沉积盆地,本次以地层不整合面和ESR测年资料为主要依据,将该区新生代构造地层序列划分为5个构造层序,即TS1(65~55Ma)、TS2(40~5... 新生代龙门山前陆盆地和盐源盆地是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锦屏山冲断带内及前缘地区发育和保存最好的新生代沉积盆地,本次以地层不整合面和ESR测年资料为主要依据,将该区新生代构造地层序列划分为5个构造层序,即TS1(65~55Ma)、TS2(40~50Ma)、TS3(23~16Ma)、TS4(4.7~1.6Ma)和TS5(0.74~0Ma),据此将青藏高原东缘新生代构造变形和隆升事件划分为5期,其中TS1与喜马拉雅地体和拉萨地体拼合事件相关,TS2与印亚碰撞事件相关,TS3与青藏高原第一次隆升事件相关,TS4与青藏高原第二次隆升事件相关,TS5与青藏高原第三次隆升事件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构 构造层序 构造事件 龙门山-锦屏山 青藏高原 前陆盆地 盐源盆地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缘晚新生代成都盆地物源分析与水系演化 被引量:39
12
作者 李勇 黎兵 +5 位作者 Steffen D DensmoreAL RichardsonNJ 周荣军 ellis M A 张毅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09-320,共12页
成都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东缘,夹于龙门山与龙泉山之间,盆地中充填了3.6M a以来的大邑砾岩、雅安砾石层和晚更新世—全新世砾石层,其物源均来源于盆地西侧的龙门山,具横向水系和单向充填的特征。本次以物源区分析作为切入点,以岷江和青衣... 成都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东缘,夹于龙门山与龙泉山之间,盆地中充填了3.6M a以来的大邑砾岩、雅安砾石层和晚更新世—全新世砾石层,其物源均来源于盆地西侧的龙门山,具横向水系和单向充填的特征。本次以物源区分析作为切入点,以岷江和青衣江水系为重点,采用砾岩成分分析、砂岩岩屑成分分析、重矿物分析和砾石的地球化学分析等基本方法,开展青藏高原东缘晚新生代以来的古水系重建工作,研究结果表明,成都盆地主要有两个物源区,其中成都盆地北部的都江堰街子场、崇州白塔山、大邑白岩沟、大邑氮肥厂、彭州丁家湾、彭州葛仙山等剖面中的砾石层在碎屑成分、重矿物和花岗岩砾石的地球化学成分等方面相似,应为古岷江的产物,而其与现代岷江在砾岩成分和重矿物特征等方面的差异性则表明古岷江可能存在改道的现象;成都盆地南部的庙坡剖面和熊坡东剖面中的砾石层在碎屑成分、重矿物和花岗岩砾石的地球化学成分等方面相似,应为古青衣江的产物,但其流向却与现代青衣江的流向不同,表明熊坡背斜是在大邑砾岩沉积之后隆起的,它的隆起迫使古青衣江改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源分析 水系演化 晚新生代 成都盆地 龙门山 青藏高原东缘
下载PDF
Active Tectonics of the Longmen Shan Region on the Eastern Margin of the Tibetan Plateau 被引量:38
13
作者 ZHOU Rongjun LI Yong +4 位作者 Alexander L.DENSMORE Michael A. ellis HE Yulin LI Yongzhao LI Xiaogang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4期593-604,共12页
There is a massive amount of geomorphic evidence for active tectonics in the Longmen Shan at the eastern margin of the Tibetan plateau. We have surveyed some typical geomorphic markers including the Wenchuan-Maowen, B... There is a massive amount of geomorphic evidence for active tectonics in the Longmen Shan at the eastern margin of the Tibetan plateau. We have surveyed some typical geomorphic markers including the Wenchuan-Maowen, Beichuan-Yingxiu and Pengxian-Guanxian faults, terrace offsets, scarps, fault-controlled saddles, dextral shutter ridges, dextral channel offsets, graben, shatter belts, and pull-apart basins. Electron spin resonance (ESR) and thermoluminescence(TL) ages were obtained using silty sand taken from below the surface of the sediments. According to these data, we calculated the rates of thrusting and strike-slip, an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Cenozoic tectonic shortening at the plateau margin is minor with the rate of thrusting less than 1.10 mm/a and the rate of strike-slipping less than 1.46 mm/a. The Longmen Shan is a zone of NNE-trending dextral shear with slip-dip ratio of 6:1-1.3:1. From NW to SE, the thrust component becomes smaller, whereas the strike-slip component becomes larg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CTONICS strike-slip thrusting Late Cenozoic Longmen Shan Tibetan plateau
下载PDF
龙门山断裂带走滑方向的反转及其沉积与地貌标志 被引量:32
14
作者 李勇 周荣军 +1 位作者 A L Densmore M A ellis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6-34,共9页
根据龙门山前陆盆地西缘沉降中心、冲积扇侧向迁移、活动构造地貌和古地磁等标志及龙门山在中生代以来的走滑作用和走滑方向的标定研究,结果表明:龙门山断裂带具有走滑性质,走滑方向曾发生过反转,在反转之前以左行走滑作用为特征,在反... 根据龙门山前陆盆地西缘沉降中心、冲积扇侧向迁移、活动构造地貌和古地磁等标志及龙门山在中生代以来的走滑作用和走滑方向的标定研究,结果表明:龙门山断裂带具有走滑性质,走滑方向曾发生过反转,在反转之前以左行走滑作用为特征,在反转之后以右行走滑作用为特征。根据地层记录和古地磁证据,认为龙门山走滑方向反转的时间应介于43 M a^3.6 M a之间,即由中生代至早新生代时期的左行走滑作用反转为晚新生代时期的右行走滑作用。然对龙门山断裂带走滑方向反转的成因初步分析认为晚新生代龙门山右行走滑作用是印-亚碰撞后构造作用的产物,晚三叠世至早新生代左行走滑作用是青藏高原自晚三叠世以来大陆碰撞作用导致松潘-甘孜褶皱带北东-南西向缩短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走滑作用 沉积标志 地貌标志 走滑方向反转 中新生代 大陆碰撞作用 龙门山 青藏高原东缘
下载PDF
Active Tectonics and Erosional Unloading at the Eastern Margin of the Tibetan Plateau 被引量:34
15
作者 Alexander L. Densmore LI Yong +1 位作者 Michael A. ellis ZHOU Rongjun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SCIE CSCD 2005年第2期146-154,共9页
The eastern margin of the Tibetan Plateau is marked by an extremely steep mountain front with relief of over 5 km. This topography,coupled with abundant Mesozoic thrusts within the margin,explains why tectonic maps of... The eastern margin of the Tibetan Plateau is marked by an extremely steep mountain front with relief of over 5 km. This topography,coupled with abundant Mesozoic thrusts within the margin,explains why tectonic maps of the India-Asia collision typically show the eastern margin as a major thrust zone. Actually,it does not like that. Field observations suggest that the margin is better characterized as a zone of NNE-directed dextral shear with extensive strike-slip faulting and secondary thrusting. The high relief and steep gradients are partially explained by erosional unloading of an elastic lithosphere;the pre-erosion inherited topography may be the inherited Mesozoic thrust belt landscape modified by a component of Cenozoic tectonic shorten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betan Plateau TECTONIC erosional unloading FAULTING
下载PDF
龙门山小鱼洞断裂在汶川地震中的地表破裂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32
16
作者 李勇 黄润秋 +10 位作者 A.L.Densmore 周荣军 闫亮 张毅 N.Richardson 董顺利 乔宝成 M.A.ellis 何玉林 陈浩 马博琳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02-512,共11页
在龙门山中段小鱼洞地区映秀-北川断裂和彭县-灌县断裂发生了同震位移,同时在该地区新出现了一条北西向的同震破裂带——小鱼洞断裂的破裂带,并分割了两条近于平行的北东向逆冲-走滑型的主断裂。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重点对小鱼洞断裂的... 在龙门山中段小鱼洞地区映秀-北川断裂和彭县-灌县断裂发生了同震位移,同时在该地区新出现了一条北西向的同震破裂带——小鱼洞断裂的破裂带,并分割了两条近于平行的北东向逆冲-走滑型的主断裂。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重点对小鱼洞断裂的地表破裂开展了详细的野外地质填图,利用全站仪和GPS对地表破裂进行了精确的测量。初步调查的结果表明,小鱼洞断裂位于映秀-北川断裂与彭县-灌县断裂之间,走向近于北西向,延伸约15km,以脆性破裂为特征,穿过小鱼洞大桥,并切割了多种类型的地貌单元,使道路发生拱曲、破坏和桥梁垮塌或移位。单个破裂长度在几米到300m不等,其南西盘为上升盘,北东盘为下降盘,平均垂直位错为1.0m,平均水平位错为2.3m,垂直与水平位错量之比1:1~1:2,显示为逆冲分量小于或等于左旋走滑分量,并以左旋走滑作用为主。同时,研究表明小鱼洞断裂属于映秀-北川断裂与彭县-灌县断裂之间的捩断层,其主要特征包括:1)是在汶川地震中由于龙门山逆冲体之间的差异逆冲运动过程中而形成的断裂;2)其走向近于北西向,垂直于龙门山北东向的主干断裂,而平行于逆冲体的逆冲运动方向;3)具有高角度断面的断层,以左旋走滑作用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地表破裂 小鱼洞捩断裂 组合样式 小鱼洞地区 龙门山
下载PDF
洪湖特色水产品对湖水及沉积物中有机氯农药的积累模式 被引量:26
17
作者 苏秋克 祁士华 +6 位作者 吴辰熙 胡立嵩 王伟 ellis Burnet Julia 龚香宜 吕春玲 刘华峰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85-90,共6页
对洪湖水体、表层沉积物和特色水产品(鲫鱼、莲藕等)进行了调查采样,采用美国EPA方法进行了有机氯农药的提取,用带有电子捕获器的气相色谱(GC-ECD)进行了有机氯农药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六六六和滴滴涕各异构体在湖水、表层沉积物、特... 对洪湖水体、表层沉积物和特色水产品(鲫鱼、莲藕等)进行了调查采样,采用美国EPA方法进行了有机氯农药的提取,用带有电子捕获器的气相色谱(GC-ECD)进行了有机氯农药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六六六和滴滴涕各异构体在湖水、表层沉积物、特色水产品中绝大部分都有检出,湖水中六六六和滴滴涕的质量浓度远低于其在表层沉积物和特色水产品中的质量分数,这与有机氯农药疏水亲颗粒和溶脂性的特性有关。以分配系数、生物积累因子和生物区系-底泥生物积累因子为基础,建立了洪湖特色水产品对水体及表层沉积物中有机氯农药的积累模式,所得结果能够为洪湖湿地保护与生态恢复措施的决策与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湖 有机氯农药 生物积累 特色水产品
下载PDF
龙门山彭县-灌县断裂的活动构造与地表破裂 被引量:25
18
作者 李勇 黄润秋 +10 位作者 A.L.Densmore 周荣军 闫亮 N.Richardson 董顺利 M.A.ellis 张毅 何玉林 陈浩 乔宝成 马博琳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03-415,共13页
2008年5月12日在龙门山发生了8.0级特大地震,彭县-灌县断裂亦发生了同震地表破裂。在前期对龙门山活动构造研究的基础上,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在灾区进行了多次的野外调查和国际合作考察,重点对汶川地震的地表破裂和地质灾害开展了详细... 2008年5月12日在龙门山发生了8.0级特大地震,彭县-灌县断裂亦发生了同震地表破裂。在前期对龙门山活动构造研究的基础上,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在灾区进行了多次的野外调查和国际合作考察,重点对汶川地震的地表破裂和地质灾害开展了详细的详细野外地质填图,利用全站仪和GPS对地表破裂进行了精确的测最,研究了的地表破裂地貌错位、构造组合和运动学,已实地测得地表破裂数据70余组(其中彭县-灌县断裂地表破裂数据20余组)。文章以彭县-灌县断裂地表破裂为切入点,在彭县-灌县断裂的关键部位开展了详细的野外地貌测量,主要测量了彭州磁峰、白鹿、绵竹金花和汉旺等地的地表破裂,标定了彭县-灌县断裂破裂带的垂向断距和水平断距,结果表明该地表破裂南西起于彭州磁峰,向北东延伸经白鹿、绵竹金花至绵竹汉旺,全长约40~50km。地表破裂带沿彭县-灌县断裂带的走向断续分布,单个破裂长度在几米到500余米不等,破裂带切割了多种类型的地貌单元,包括山脉基岩、河流阶地、冲洪积扇、公路、桥梁等,同时也使道路发生拱曲、破坏和桥梁垮塌或移位。其以脆性破裂为特征,以逆冲-右旋走滑为特点,断面倾角较陡,北西盘为上升盘,南东盘为下降盘,垂直位错介于0.39~2.70m之间,水平位错介于0.20~0.70m,平均垂直位错为1.6m,平均水平位错为0.6m;地表最大错动量的地点位于彭州白鹿镇,其中最大垂直断错为2.7±0.2m,最大水平断错为0.7±0.2m。垂直位错与水平位错量之间的比值为2:1,表明该地震地表破裂带不仅存在逆冲运动分量和右旋走滑运动分量,而且逆冲运动分量大于右旋走滑运动分量,显示了彭县-灌县断裂破裂带具有以逆冲和缩短作用为主、右旋走滑作用为辅的破裂性质。其与映秀-北川断裂带的地表破裂相比较,该断裂的地表破裂程度远小于映秀-北川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地表破裂 彭县-灌县断裂 逆冲-走滑作用 龙门山
下载PDF
剥蚀-沉积体系中剥蚀量与沉积通量的定量对比研究——以岷江流域为例 被引量:22
19
作者 李勇 黎兵 +3 位作者 周荣军 张毅 A.L.Densmore M.A.ellis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32-343,共12页
岷江流域与成都盆地之间是以岷江为联结的剥蚀一沉积体系。根据成都盆地已有的钻孔资料和原始数据,用Surer软件制作成都盆地晚新生代等厚图,利用等厚线计算了成都盆地残留的沉积通量,并通过成都盆地的地质演化再造恢复了成都盆地潜... 岷江流域与成都盆地之间是以岷江为联结的剥蚀一沉积体系。根据成都盆地已有的钻孔资料和原始数据,用Surer软件制作成都盆地晚新生代等厚图,利用等厚线计算了成都盆地残留的沉积通量,并通过成都盆地的地质演化再造恢复了成都盆地潜在的沉积通量,结果表明,成都盆地潜在的沉积通量为1665km^3。同时,采用了输沙量、宇宙核素、数字高程模型、河流下切速率和裂变径迹等方法分别计算了岷江上游流域的剥蚀速率、剥蚀厚度和剥蚀量,结果表明,岷江流域的剥蚀速率应介于0.26~0.5mm/a之间,剥蚀厚度介于0.94~1.44km之间,剥蚀量介于21213.50~32636.16km^3之间。在此基础上,我们对成都盆地沉积通量与岷江流域的剥蚀量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岷江上游流域与成都盆地之间的剥蚀一沉积体系中,成都盆地沉积通量与岷江流域的剥蚀量之间的比率介于5.11%~7.85%之间,成都盆地沉积通量与岷江流域剥蚀量不相匹配,成都盆地属于半封闭盆地,因此,不能利用成都盆地晚新生代以来沉积物充填体积恢复岷江上游流域的剥蚀速率、剥蚀厚度和剥蚀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剥蚀-沉积体系 岷江流域 成都盆地 沉积通量 剥蚀量 晚新生代 青藏高原东缘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晚新生代剥蚀厚度与弹性挠曲模拟 被引量:21
20
作者 李勇 A L DENSMORE +1 位作者 周荣军 M A ellis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08-615,共8页
龙门山是青藏高原东缘边界山脉,具有青藏高原地貌、龙门山高山地貌和山前冲积平原三个一级地貌单元。利用数字高程模式图像和裂变径迹年代测定方法研究和计算龙门山晚新生代剥蚀厚度与剥蚀速率,结果表明:3.6 Ma以来龙门山的剥蚀厚度介于... 龙门山是青藏高原东缘边界山脉,具有青藏高原地貌、龙门山高山地貌和山前冲积平原三个一级地貌单元。利用数字高程模式图像和裂变径迹年代测定方法研究和计算龙门山晚新生代剥蚀厚度与剥蚀速率,结果表明:3.6 Ma以来龙门山的剥蚀厚度介于1.91-2.16 km之间,剥蚀速率介于0.53-0.60 mm/a之间。在此基础上,开展了该地区岩石圈的弹性挠曲模拟,结果表明龙门山的隆升机制具有以构造缩短隆升和剥蚀卸载隆升相叠合的特点。3.6 Ma之前,龙门山的隆升与逆冲推覆构造负载有关,以构造缩短驱动的构造隆升为特色;3.6 Ma之后,龙门山的隆升与剥蚀卸载驱动的抬升有关,并以剥蚀卸载隆升为特色,进而提出了龙门山晚新生代以来的隆升机制以剥蚀成山作用为主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高程模式 裂变径迹 剥蚀厚度 剥蚀速率 剥蚀卸载隆升 构造缩短隆升 弹性挠曲模拟 晚新生代 龙门山 青藏高原东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