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内8款常用植物识别软件的识别能力评价 被引量:27
1
作者 许展慧 刘诗尧 +23 位作者 赵莹 涂文琴 常诏峰 张恩涛 郭靖 郑迪 耿鋆 顾高营 郭淳鹏 郭璐璐 王静 徐春阳 彭钏 杨腾 崔梦琪 孙伟成 张剑坛 刘皓天 巴超群 王鹤琪 贾竞超 武金洲 肖翠 马克平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24-533,共10页
随着智能手机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以手机app为载体的植物识别软件慢慢走进公众生活、科普活动和科研活动的各个方面。植物识别app的识别正确率是决定其使用价值和用户体验的关键因素。目前,国内应用市场上有许多植物识别app,它们的开... 随着智能手机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以手机app为载体的植物识别软件慢慢走进公众生活、科普活动和科研活动的各个方面。植物识别app的识别正确率是决定其使用价值和用户体验的关键因素。目前,国内应用市场上有许多植物识别app,它们的开发目的和应用范围各异,软件本身的关注点、数据库来源、算法、硬件要求也存在很大差异。对于不同人群,植物识别app有不同的意义,如对于科研人员来说,识别能力强的app是提高效率的一大工具;对植物爱好者来说,具一定准确率的识别app可以作为入门的工具。因此,对各app的识别能力进行分析与评价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选取了8款常用的app,分别对400张已准确鉴定的植物图片进行识别,其中干旱半干旱区、温带、热带和亚热带4个区各选取100张。这些图片共计122科164属340种,涵盖了乔木、灌木、草本、草质藤本和木质藤本5种生长型,包含23种国家级保护植物。种、属、科准确识别正确分别计4分、2分、1分,以此标准对软件识别能力按总得分进行排序,正确率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花帮主、百度识图、花伴侣、形色、花卉识别、植物识别、发现识花、微软识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识别软件 花帮主 百度识图 花伴侣 形色 花卉识别 植物识别 发现识花 微软识花
原文传递
共价固定CdTe/CdS/ZnS量子点构建1-羟基芘电化学发光传感器 被引量:1
2
作者 郭露露 李皖豫 +2 位作者 沈晓芳 杨成 庞月红 《中国科学: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299-1307,共9页
本文以乙二胺为连接分子,将水溶性CdTe/CdS/ZnS量子点通过共价作用键合在对氨基苯甲酸修饰的玻碳电极上,构建一种1-羟基芘的新型量子点电化学发光传感方法.通过循环伏安、电化学阻抗和电致化学发光等方法考察了该传感器对1-羟基芘的检... 本文以乙二胺为连接分子,将水溶性CdTe/CdS/ZnS量子点通过共价作用键合在对氨基苯甲酸修饰的玻碳电极上,构建一种1-羟基芘的新型量子点电化学发光传感方法.通过循环伏安、电化学阻抗和电致化学发光等方法考察了该传感器对1-羟基芘的检测性能.结果表明,在200~800 nmol/L范围内,发光相对强度I/I0与1-羟基芘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33.5 nmol/L(S/N=3),在尿液实际样品检测中,回收率为83.9%~104.7%,检测结果与高效液相色谱(HPLC)结果相符合,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Te/CdS/ZnS量子点 1-羟基芘 电化学发光传感
原文传递
自主合作学习课堂模式的有效性分析——以“力、弹力”录像课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孙璐璐 郭芳侠 《物理通报》 2017年第2期53-57,共5页
采用课堂志研究方法和改进的弗兰德斯互动分析方法对某中学一节初中物理录像课进行定性与定量地分析,探讨自主合作学习模式在当前物理课堂中开展的有效性.结果显示,课堂教学效率较高,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都得到了较好的体现和发挥.
关键词 自主合作学习 课堂志 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 课堂研究
下载PDF
床旁颅脑超声检查在新生儿颅内出血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34
4
作者 陈瑜 邓凤莲 +5 位作者 刘晓丽 冯玉洁 唐旗 江璐璐 申斌 郭燕丽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7年第3期199-201,共3页
目的探讨床旁颅脑超声检查在新生儿颅内出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出生并于出生后3 d内接受床旁颅脑超声检查的新生儿805例,回顾性分析其中经超声诊断为颅内出血新生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805例新生儿中经颅脑超声检查共发现颅... 目的探讨床旁颅脑超声检查在新生儿颅内出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出生并于出生后3 d内接受床旁颅脑超声检查的新生儿805例,回顾性分析其中经超声诊断为颅内出血新生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805例新生儿中经颅脑超声检查共发现颅内出血105例,其中467例早产儿中发生颅内出血76例,发病率为16.3%;338例足月儿中发生颅内出血29例,发病率为8.6%;组间比较,足月儿颅内出血的发生率显著低于早产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76例发生颅内出血的早产儿中,<32周者47例(61.8%),≥32周者29例(3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9例发生颅内出血的足月儿中,<40周者21例(72.4%),≥40周者8例(2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颅内出血最常见的发生部位为脑室,脑实质次之,硬膜下较少见。早产儿和足月儿的出血部位、脑室出血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2.521,P=0.534;χ2=0.081,P=0.775)。结论颅脑超声在新生儿颅内出血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可作为筛查新生儿早期颅内病变以及随访病变转归的首选检查手段。床旁颅脑超声方便快捷,为临床早期诊断及合理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经颅脑 颅内出血 新生儿 诊断 价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