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reg/Th17平衡与脓毒症的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
作者 张改君 龙细雨 +2 位作者 靳露露 贾建伟 郭丽颖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2411-2415,共5页
调节性T细胞(Treg)和辅助性T细胞17(Th17)都是经初始CD4^(+)T细胞分化而来,在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炎症等疾病中发挥维持免疫耐受和免疫稳态的重要作用。脓毒症是一种对宿主感染引起的免疫反应失调进而威胁生命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调节性T细胞(Treg)和辅助性T细胞17(Th17)都是经初始CD4^(+)T细胞分化而来,在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炎症等疾病中发挥维持免疫耐受和免疫稳态的重要作用。脓毒症是一种对宿主感染引起的免疫反应失调进而威胁生命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近年越来越多研究表明,Treg/Th17平衡与脓毒症发生、发展及预后关系密切。本研究就Treg和Th17细胞分化及平衡、相关通路及其与脓毒症的关系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EG TH17 脓毒症
下载PDF
恩替卡韦联合大黄[庶虫]虫丸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学指标及门静脉压力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龙细雨 雷金艳 贾建伟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22年第11期974-976,共3页
目的:评价恩替卡韦(ETV)联合大黄[庶虫]虫丸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肝纤维化、T淋巴细胞亚群及门静脉压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20年9月天津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ETV联合大黄[庶虫]虫... 目的:评价恩替卡韦(ETV)联合大黄[庶虫]虫丸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肝纤维化、T淋巴细胞亚群及门静脉压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20年9月天津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ETV联合大黄[庶虫]虫丸治疗的观察组和单用ETV治疗的对照组,每组各50例,疗程24周。测定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肝功能(ALT、TBil、Alb)、肝纤维化指标(HA、LN、PC-Ⅲ、Ⅳ-C)、肝纤维化壳酶蛋白(Fibro-CHI)、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以及CD4^(+)/CD8^(+))及肝脏瞬时弹性指标(LSM)、B超影像学指标(门静脉直径、脾厚度)。结果:治疗24周后,两组患者的上述各检测指标结果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结果也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采用ETV联合大黄[庶虫]虫丸能较好地改善肝功能、肝纤维化、T淋巴细胞亚群等指标,减轻门静脉压力,疗效较单用ETV的患者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大黄[庶虫]虫丸 恩替卡韦 肝硬化
下载PDF
水痘合并金黄色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1例 被引量:1
3
作者 龙细雨 孙小雪 +2 位作者 郭丽颖 雷金艳 贾建伟 《传染病信息》 2021年第6期572-574,共3页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致的急性传染病,飞沫和直接接触是其主要传播途径,临床表现以发热及皮肤黏膜分批出现皮疹为特征。该病易继发细菌感染,其中最常见的是皮肤感染,若不及时干预,可进展为脓毒血症。本文报道1例水痘合并金...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致的急性传染病,飞沫和直接接触是其主要传播途径,临床表现以发热及皮肤黏膜分批出现皮疹为特征。该病易继发细菌感染,其中最常见的是皮肤感染,若不及时干预,可进展为脓毒血症。本文报道1例水痘合并金黄色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患儿的诊治过程,并进行文献复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痘 金黄色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
下载PDF
基于血清Fe和CA199预测模型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分期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魏鑫 徐懂 +3 位作者 龙细雨 伍喜良 郭丽颖 贾建伟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21年第10期869-873,共5页
目的:通过建立新的无创血清学模型,以评估其对慢性乙型肝炎(CHB)相关肝纤维化分期的预测价值,并与其他预测方法进行评估对比。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CHB导致肝纤维化患者的临床数据资料,根据肝活组织检查结果,将符合条件的病例分为无显著... 目的:通过建立新的无创血清学模型,以评估其对慢性乙型肝炎(CHB)相关肝纤维化分期的预测价值,并与其他预测方法进行评估对比。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CHB导致肝纤维化患者的临床数据资料,根据肝活组织检查结果,将符合条件的病例分为无显著肝纤维化组(S 0/1)和显著肝纤维化组(S≥2),收集其血清学指标、影像学检查、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小板比值指数(APRI)、4因子模型(FIB-4)、Forns指数等数据,运用t检验、二元Logisti c回归分析等方法建立了无创肝纤维化新模型(CF模型),并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新模型与各个检验指标的预测准确性。结果:S 0/1组(34例)和S≥2组(20例)患者γ-谷氨酰转肽酶(GGT)、血小板计数(PLT)、Gamma蛋白、Beta1蛋白、Beta2蛋白、层粘蛋白(LN)、甲胎蛋白(AFP)、糖类抗原(CA199)、血清铁(Fe)、转铁蛋白(TFR)、未饱和铁结合力(UIBC)的差异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根据回归分析结果建立[logit(CF)=-4.918+0.051×CA199+0.133×Fe]新模型,其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43,优于APRI、FIB-4评分及Forns指数评分的预测价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AUC分别为APRI(0.635)、FIB-4(0.608)、Forns(0.650);优于声辐射脉冲成像(ARFI)、Fibroscan瞬时弹性成像的影像诊断价值,AUC分别为0.840、0.78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F模型对于诊断显著肝纤维化(S≥2)的预测价值不仅高于APRI、FIB-4和Forns的模型评分,且与ARFI和Fibroscan影像学单独检查的效用相近,其评估价值可能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肝纤维化 无创肝纤维化模型 血清铁 CA199
下载PDF
鹿胎粉对雌性小鼠免疫功能肝脏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5
作者 王丽梅 何绍港 +4 位作者 龙析宇 路通 周海盟 何玉华 孙学钊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69-72,共4页
为了研究鹿胎粉对雌性小鼠免疫功能、抗氧化功能及生殖器官发育的影响。采用随机分组的试验设计,将100只4周龄雌性小鼠随机分成A、B、C、D、E共5组,每组20只,A组作为对照组,B、C、D、E为试验组,鹿胎粉剂的灌服剂量分别为0 mg/(kg·... 为了研究鹿胎粉对雌性小鼠免疫功能、抗氧化功能及生殖器官发育的影响。采用随机分组的试验设计,将100只4周龄雌性小鼠随机分成A、B、C、D、E共5组,每组20只,A组作为对照组,B、C、D、E为试验组,鹿胎粉剂的灌服剂量分别为0 mg/(kg·bw)、20 mg/(kg·bw)、40 mg/(kg·bw)、80 mg/(kg·bw)、160 mg/(kg·bw),灌服21 d。试验结果显示,灌服鹿胎粉后,胸腺指数升高,D组、E组与其他各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脾脏指数先升高后降低,C组最高且与其余各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小鼠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逐渐升高,E组最高且与其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丙二醛(MDA)的含量逐渐降低,D组、E组最低,与其余各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表明鹿胎粉能增强小鼠的免疫器官指数,并且具有抗氧化的功能,对预防衰老、脂质过氧化发生有很大的保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鹿胎粉 小鼠 免疫功能 抗氧化功能
下载PDF
梅花鹿花盘粉对小鼠股骨性能、雌性生殖器官及激素的影响
6
作者 胡金轩 龙析宇 +2 位作者 路通 何玉华 孙学钊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87-91,共5页
为了研究梅花鹿花盘粉在小鼠上应用的效果,采用随机分组的试验设计,将150只4周龄雌性小鼠随机分成A、B、C、D、E共5组,每组30只,A组作为对照组,B、C、D、E为试验组,梅花鹿花盘粉在日粮中添加的比例依次为0%、2%、3%、4%、5%,饲养56 d。... 为了研究梅花鹿花盘粉在小鼠上应用的效果,采用随机分组的试验设计,将150只4周龄雌性小鼠随机分成A、B、C、D、E共5组,每组30只,A组作为对照组,B、C、D、E为试验组,梅花鹿花盘粉在日粮中添加的比例依次为0%、2%、3%、4%、5%,饲养56 d。试验结果显示,在小鼠的日粮中添加梅花鹿花盘粉后,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增加、料重比降低,D组与A组差异达统计显著水平(P<0.05);添加梅花鹿花盘粉使子宫指数增加、雌二醇含量降低、孕酮含量升高,E组与其余各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D组、E组IL-8、TNF-α的浓度显著降低(P<0.05)。表明梅花鹿花盘粉在小鼠日粮中的最宜添加比例为4%~5%,梅花鹿花盘粉具有促进生长、增加骨密度、预防乳腺增生、预防炎症发生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花鹿 花盘粉 生长性能 股骨性能 生殖器官指数 雌激素 抗炎因子
下载PDF
疾病适应性反应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龙细雨 雷金艳 +1 位作者 贾建伟 郭丽颖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21年第6期89-91,96,共4页
适应性反应是指机体在各种刺激的作用下,通过多种适应性表现来提升组织抗损伤的能力,维持其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稳态。适应性反应在人类各种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同疾病的适应性反应表现也不同。研究适应性反应能更... 适应性反应是指机体在各种刺激的作用下,通过多种适应性表现来提升组织抗损伤的能力,维持其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稳态。适应性反应在人类各种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同疾病的适应性反应表现也不同。研究适应性反应能更好地为预防和治疗疾病提供有效依据,是当代世界医学领域面临的新机遇与新挑战。文章参考近几年文献,对疾病的适应性反应及其机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应性反应 感染 缺血缺氧 肥胖
下载PDF
江南区域性极端降水长期变化及其可能原因 被引量:3
8
作者 陈晓红 张新主 +1 位作者 章新平 龙浠玉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757-1767,共11页
基于1961~2018年中国地面降水日值0.5°×0.5°格点数据集(V2.0)、NCEP/NCAR再分析数据及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CMA-STI)提供的热带气旋(TC)最佳路径资料,通过百分位阈值法确定江南区域性极端降水事件并根据天气系统对... 基于1961~2018年中国地面降水日值0.5°×0.5°格点数据集(V2.0)、NCEP/NCAR再分析数据及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CMA-STI)提供的热带气旋(TC)最佳路径资料,通过百分位阈值法确定江南区域性极端降水事件并根据天气系统对其进行综合分析而归类,结合线性趋势分析、M-K突变检验等方法,分析江南地区不同类型极端降水的长期变化及其可能原因。结果表明:(1)江南地区在1961~2018年间共有790次区域性极端降水事件,包含436次锋面型极端降水事件、135次气旋型极端降水事件和219次其他类型极端降水事件。(2)除其他类型极端降水事件的降水天数、降水量呈下降趋势之外,锋面型和气旋型极端降水事件都呈上升趋势,并且其降水天数、降水量显著上升。所有类型的极端降水强度都呈上升趋势。区域性极端降水天数、极端降水量的增长趋势开始时间晚于锋面型,但其极端降水天数与锋面型同在90年代左右发生突变,极端降水量与气旋型同在80年代左右发生突变。(3)区域性极端降水事件的变化可能是由锋面型、气旋型极端降水事件的变化而导致,而局地经向环流、出现在江南地区的热带气旋数量分别是锋面型与气旋型极端降水事件长期变化的可能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性极端降水 锋面型极端降水 气旋型极端降水 长期变化 原因
原文传递
江南地区两类区域性极端降水的特征对比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陈晓红 张新主 +1 位作者 章新平 龙浠玉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530-2540,共11页
基于中国气象局1961~2018年地面降水日值格点(0.5°×0.5°)数据集(V2.0)及位势高度、风速、比湿等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采用百分位阈值法确认江南区域性极端降水事件,并对其天气图进行综合分析提取锋面型和气旋型极端... 基于中国气象局1961~2018年地面降水日值格点(0.5°×0.5°)数据集(V2.0)及位势高度、风速、比湿等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采用百分位阈值法确认江南区域性极端降水事件,并对其天气图进行综合分析提取锋面型和气旋型极端降水,并对两类极端降水的时空分布及环流演变特征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1)锋面型极端降水事件主要分布在春季,而气旋型主要分布在夏季,并且锋面型极端降水事件发生频率约为气旋型的3倍;(2)锋面型极端降水主要分布于武夷山脉、南岭等地势较高地区,而气旋型则位于东南沿岸地区,福建等地受两类极端降水影响都较大;(3)锋面型和气旋型极端降水发生前两天至当天,气流垂直上升速度均增大,副高西移,锋面型极端降水的最大水汽辐合中心由江南地区850 hPa等压面降至地表,而气旋型的水汽辐合中心位于地表由南向北移至江南地区;(4)锋面型极端降水形成所需的水汽主要来源于西太平洋、印度洋和孟加拉湾,汇合于江南地区,而气旋型水汽主要来源于印度洋,并呈涡旋型随时间西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性极端降水 锋面型 气旋型 江南地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