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4篇文章
< 1 2 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成药临床应用专家共识(第一版) 被引量:36
1
作者 曹俊岭 李学林 +44 位作者 李春晓 薛春苗 陈树和 高山 高艳 关胜江 郭桂明 何婷 华国栋 黄明政 孔祥文 李丹 李国辉 李亚秋 林华 刘芳 刘力 刘效栓 罗君 凌霄 梅全喜 年华 欧阳荣 沈夕坤 孙洪胜 谭喜莹 唐洪梅 唐进法 田杰 涂禾 汪永忠 王丽霞 王世伟 夏杰 晏军 杨敏 杨新建 姚毅 岳宝森 赵生俊 赵旭 赵艳玲 郑敏霞 周训蓉 邹爱英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02-506,共5页
中成药是我国医疗卫生体系中药品的一大特色和优势,其剂型多样,品种繁多,临床应用十分广泛。据相关统计,我国获批国产中药批文共59474个,共涉及中成药品种9629个,剂型42种。综合性医院中,西医所开出的中成药占医疗机构全部售出中成药的8... 中成药是我国医疗卫生体系中药品的一大特色和优势,其剂型多样,品种繁多,临床应用十分广泛。据相关统计,我国获批国产中药批文共59474个,共涉及中成药品种9629个,剂型42种。综合性医院中,西医所开出的中成药占医疗机构全部售出中成药的84%[1-2]。随着中成药临床使用范围的扩大,安全性问题也日趋严峻,除中成药的质量状况外[3],临床合理应用方面更为明显,如用药过量,重复用药、联合用药不当,超用药禁忌、功效及毒副作用考虑不周等[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成药 临床应用 合理使用 专家共识
原文传递
全国13家中医院中药饮片处方剂量现状调研与分析 被引量:37
2
作者 陈玉欢 凌霄 +3 位作者 刘淑钰 王盼盼 马志欢 李学林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3-108,共6页
目的:为规范中药饮片临床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电子问卷的方式对全国10个省(区、市)12家中医院中药饮片处方使用情况(处方剂量、药味数)进行调研;通过医院信息系统收集并分析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我院)2016年5月-2019年4... 目的:为规范中药饮片临床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电子问卷的方式对全国10个省(区、市)12家中医院中药饮片处方使用情况(处方剂量、药味数)进行调研;通过医院信息系统收集并分析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我院)2016年5月-2019年4月共计416100张门诊中药饮片处方的处方剂量、药味数及处方中饮片使用情况,同时分析不同科室中药饮片处方使用情况,探讨中药饮片处方临床应用现状并提出相关建议。结果:12家中医院的中药饮片处方平均剂量为129.60~245.00 g,平均药味数为11.90~18.25味;儿科中药饮片处方平均剂量均低于其他科室。我院中药饮片处方平均剂量为242.21 g,剂量分布在201~300 g的处方数占55.75%,超过300 g的处方数占15.22%;处方平均药味数为15味,药味数分布在11~20味的处方数占87.75%,超过20味的处方数占6.64%。我院中药饮片处方中使用频次排名前20位的中药饮片均有不同程度的超剂量使用情况,超剂量使用频率最高的3味饮片为醋郁金(占85.51%)、麸炒白术(占82.10%)和白术(占79.13%);我院内科中药饮片处方数占40.84%;内科和外科中药饮片处方剂量超过300 g(分别占11.98%、18.69%)、药味数超过18味(分别占14.60%、9.53%)的处方较多;儿科中药饮片处方药味数超过18味的处方占24.09%。结论:中药饮片处方整体剂量偏高、药味数过多,处方中单味中药饮片超剂量使用现象普遍存在。其中,内、外科应着重把控中药饮片处方药味数、单味中药饮片用量以规范处方剂量,妇科需着重控制单味中药饮片用量,儿科应特别关注处方药味数的使用,以保证更加科学、合理地规范中药饮片处方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饮片处方 剂量 药味数 规范
下载PDF
我院1305例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分析 被引量:26
3
作者 李学林 陈玉欢 +5 位作者 李春晓 赵娅 徐涛 张辉 凌霄 唐进法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1期2970-2976,共7页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事件(ADR/ADE)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1年5月-2018年1月上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1 305例ADR/ADE报告,统计分析发生ADR/ADE的患者性别、年...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事件(ADR/ADE)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1年5月-2018年1月上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1 305例ADR/ADE报告,统计分析发生ADR/ADE的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ADR/ADE类型、发生时间、联合用药情况、药品种类、ADR/ADE累及器官/系统的主要临床表现和主要涉及药品、ADR/ADE转归情况、严重的ADR/ADE情况等。结果:在1 305例ADR/ADE报告中,男性522例(40%)、女性783例(60%),18~65岁年龄段的患者发生ADR/ADE比例最高(712例,占54.56%);静脉滴注给药引起的ADR/ADE最多(967例,占74.10%);一般ADR/ADE 965例(73.26%),新的ADR/ADE 331例(23.83%),严重的ADR/ADE 38例(2.91%);多数患者ADR/ADE发生在用药后5~30 min内(602例,占46.13%);单一用药引起ADR/ADE的有1 102例(84.44%),2药联用的有149例(11.42%);感染疾病用药为引起ADR/ADE最多的药物(567种引起528例),其次为中药注射剂(342种引起271例),其中阿奇霉素(注射剂、片剂)引起的ADR/ADE最多(137例,10.50%);ADR/ADE主要累及的器官/系统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491例次,占28.09%);1 282例(98.24%)ADR/ADE转归结果为好转和痊愈;严重的ADR/ADE有38例(2.91%),主要表现为全身性损害,以中药注射剂发生率最高。结论:临床应加强静脉给药、感染疾病用药及中药注射剂使用的监管,及时发现药品使用安全风险,保障公众用药安全,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品不良反应 药品不良事件 分析 合理用药
下载PDF
中成药上市后安全性综合评价研究探讨 被引量:23
4
作者 李春晓 凌霄 +5 位作者 李学林 唐进法 邢冬梅 陈玉欢 张辉 张俊华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049-1053,共5页
药品上市后的安全性再评价研究通常是通过自发呈报系统被动监测、主动监测或者Meta分析等多种途径发现不良反应(ADR),并在其基础上进行再评价。因此,药品上市后安全性研究是一个系统、动态的工程,难以通过单一的研究范式形成药品临床安... 药品上市后的安全性再评价研究通常是通过自发呈报系统被动监测、主动监测或者Meta分析等多种途径发现不良反应(ADR),并在其基础上进行再评价。因此,药品上市后安全性研究是一个系统、动态的工程,难以通过单一的研究范式形成药品临床安全性结论,需要融合多元的方法客观、全面地进行综合性评价。由于各种定量研究方法获取的结果和定性研究结果的数据类型不同,导致各种单一结果难以整合形成综合性结果。混合方法研究(MMR)是定性研究及定量研究的补充,可以实现两种研究方法的强强联合,该研究模式与药品上市后安全性再评价的特点和需求高度吻合,因此可以借鉴MMR的设计,整合定量数据和定性资料,探索构建中成药上市后安全性综合评价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成药安全性 药品上市后再评价 混合方法研究
原文传递
蚯蚓在我国南方土壤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22
5
作者 张池 周波 +5 位作者 吴家龙 吕美蓉 陈旭飞 袁中友 肖玲 戴军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091-1102,共12页
蚯蚓作为生物量最大的土壤动物,对土壤生态系统和环境质量影响深远。本研究介绍了华南地区主要应用的皮质远盲蚓(Amynthas corticis)、毛利远盲蚓(A. morrisi)、壮伟远盲蚓(A. robustus)、参状远盲蚓(A. aspergillum)、南美岸蚓(Pontosc... 蚯蚓作为生物量最大的土壤动物,对土壤生态系统和环境质量影响深远。本研究介绍了华南地区主要应用的皮质远盲蚓(Amynthas corticis)、毛利远盲蚓(A. morrisi)、壮伟远盲蚓(A. robustus)、参状远盲蚓(A. aspergillum)、南美岸蚓(Pontoscolex corethrurus)和赤子爱胜蚓(Eisenia fetida)的生态特征,阐述了它们与土壤pH值、酶活性、金属富集和有效性改变、孔道和微团聚体形成之间的紧密关系:(1)蚯蚓生存的土壤酸碱性范围较广(p H为3.8–7.9),其存活率与土壤类型、有机质含量和成分、土壤污染程度和蚯蚓种类相关;(2)肠道内、蚓粪和蚓触圈的酶活性分别表征了蚯蚓取食喜好、土壤养分循环及微生物种群特征;(3)蚯蚓能够富集不同种类的金属并改变其有效性,这些变化具有蚓种间、金属种类间和土壤类型之间的差异;(4)蚯蚓活动及其生产的蚓粪能改变土体结构、产生孔道、影响土壤团聚体数量、大小和分布。蚯蚓的上述作用使其在解决中国南方红壤酸化、土壤金属污染、茶园土壤养分不平衡、高速公路建设临时用地土壤损毁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由于华南远盲蚓的生理特征差异研究较少,远盲蚓繁育技术的缺乏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这些蚯蚓在中型和大型尺度下应用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有必要进一步挖掘蚯蚓在土壤修复中的潜力,进行蚯蚓主导的相关技术研发,深入探讨其影响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蚯蚓 华南 土壤 应用研究 生态环境
原文传递
基于改进PSO-BPNN的输油管道内腐蚀速率研究 被引量:19
6
作者 凌晓 徐鲁帅 +3 位作者 梁瑞 郭凯 崔本廷 岳守体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63-68,共6页
为解决输油管道易腐蚀,且腐蚀程度难以测量的问题,提出使用改进的粒子群算法(PSO)优化误差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NN)对输油管道内腐蚀速率进行预测。改进的PSO算法提升了自身搜索到全局最优的能力,可为BPNN提供最优初始权值和阈值,从而有... 为解决输油管道易腐蚀,且腐蚀程度难以测量的问题,提出使用改进的粒子群算法(PSO)优化误差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NN)对输油管道内腐蚀速率进行预测。改进的PSO算法提升了自身搜索到全局最优的能力,可为BPNN提供最优初始权值和阈值,从而有效避免BPNN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发生。以某条输油管线为例,分别运用标准的BPNN模型、PSO-BPNN以及改进的PSO-BPNN对该管线内腐蚀速率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基于改进的PSO-BPNN的预测结果平均相对误差为5.57%,预测精度较BPNN和PSO-BPNN有明显提升。使用改进的PSO-BPNN预测输油管道的腐蚀速率可为管道的检测维修提供可靠的理论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油管道 粒子群算法 BP神经网络 腐蚀速率
下载PDF
中成药上市后临床安全性再评价研究的思考 被引量:18
7
作者 凌霄 李春晓 +4 位作者 李学林 唐进法 徐涛 朱明军 张俊华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5363-5367,共5页
我国《药品管理法》明确提出"开展药品上市后再评价"的要求,近年来,学界以中药注射剂为突破口,在上市后安全性再评价研究中取得一定进展。然而中成药上市后安全性再评价研究仍存在研究和评价主体、目的不清晰,研究方法、评价... 我国《药品管理法》明确提出"开展药品上市后再评价"的要求,近年来,学界以中药注射剂为突破口,在上市后安全性再评价研究中取得一定进展。然而中成药上市后安全性再评价研究仍存在研究和评价主体、目的不清晰,研究方法、评价方法不系统、不规范,研究内容间缺乏关联、呈碎片化等问题,导致评价结果难以转化,为临床应用提供完整、权威依据。文章梳理了中成药上市后临床安全性再评价研究存在问题,凝练再评价研究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为建立能够满足不同机构需求的中成药临床安全性上市后再评价研究体系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市后再评价 临床安全性 中成药 医院集中监测 综合评价
原文传递
基于改进的BP神经网络的输油管道内腐蚀速率预测 被引量:17
8
作者 凌晓 徐鲁帅 +1 位作者 余建平 梁瑞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24-127,共4页
针对输油管道易发生腐蚀问题,建立了遗传算法(GA)优化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NN)的输油管道内腐蚀速率预测模型,给出了具体的优化流程。运用GA优化BPNN模型的起始权值和阈值,有效避免了单一BPNN模型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发生,从而提升了预测... 针对输油管道易发生腐蚀问题,建立了遗传算法(GA)优化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NN)的输油管道内腐蚀速率预测模型,给出了具体的优化流程。运用GA优化BPNN模型的起始权值和阈值,有效避免了单一BPNN模型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发生,从而提升了预测的准确率。以某条输油管线为例,对改进的GA-BPNN模型进行验证和分析,结果表明:BPNN模型预测的最高相对误差高达24.49%,平均相对误差为11.13%。相较于BPNN模型,GA-BPNN模型的预测精度有了较大幅度地提高,最大相对误差仅为8.16%,平均相对误差为3.10%。因此使用GA-BPNN模型预测管道腐蚀情况可为管道的检维修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向传播神经网络 遗传算法 管道腐蚀 腐蚀速率 输油管道
下载PDF
中药饮片合理用药软件知识库构建思路探讨 被引量:15
9
作者 周鹏 凌霄 +3 位作者 刘瑞新 李学林 张博 桂新景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272-1276,共5页
目的:为中药饮片合理用药软件知识库的构建和软件开发提供参考。方法:查阅近年来合理用药软件和中药饮片合理用药方面的文献,分析中药饮片合理用药的临床特点与现有合理用药软件在中药饮片合理用药检测方面的特点、不足,梳理、归纳总结... 目的:为中药饮片合理用药软件知识库的构建和软件开发提供参考。方法:查阅近年来合理用药软件和中药饮片合理用药方面的文献,分析中药饮片合理用药的临床特点与现有合理用药软件在中药饮片合理用药检测方面的特点、不足,梳理、归纳总结中药饮片合理用药软件知识库构建的整体思路、核心内容及难点。结果与结论:中药饮片的临床应用以“辨证施治”为主要依据,体现辨证、治法、选方与用药的统一,故对于中药饮片临床应用合理性的考量不能一味地模仿化学药的评价方式。目前的合理用药软件整体设计未能基于中医药理论体系,在中药饮片合理用药审查方面尚不够全面、成熟,且缺少能满足中药饮片合理用药要求的知识库。因此,应以中医药理论体系为指导,构建一套能满足中药饮片“理法方药”使用一致性评价要求的知识库,其内容应该包括患者信息收集、疾病及证型等相关知识库建设、中药饮片炮制品的选择、临证加减、中药饮片品种遴选禁忌、配伍禁忌、联合应用中成药或化学药、中药饮片用药剂量、处方每剂的总剂量及药味数量、特殊煎煮药物、用药方法及给药频次等。中药饮片合理用药软件的开发仍存在疾病及证型等相关知识库建设和临证加减的合理性判定困难等难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饮片 合理用药 辨证施治 合理用药软件 知识库
下载PDF
芍药汤对湿热泄泻大鼠的炎性细胞因子与肠道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11
10
作者 凌霄 李伟霞 +4 位作者 李春晓 王晓艳 赵娅 唐进法 李学林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6-24,共9页
目的:明确芍药汤对湿热泄泻大鼠的止泻抗炎作用和肠道菌群调节作用,探讨芍药汤中"通因通用"法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高温+高湿+高糖高脂饮食+致病因子方式造模,分别设置正常组(不造模)、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芍药汤全方组(生... 目的:明确芍药汤对湿热泄泻大鼠的止泻抗炎作用和肠道菌群调节作用,探讨芍药汤中"通因通用"法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高温+高湿+高糖高脂饮食+致病因子方式造模,分别设置正常组(不造模)、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芍药汤全方组(生药5.62 g·kg^(-1)),芍药汤全方去大黄组(生药5.15 g·kg^(-1)),单味大黄组(生药0.01 g·kg^(-1)),给药5日,每天早晚2次。每天晚上给药3 h后用腹泻指数评估各给药组止泻效果,最后1次给药3 h后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大鼠血清中大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大鼠白细胞介素-6(IL-6),大鼠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大鼠白细胞介素-2(IL-2)含量,用16sDNA对大鼠粪便中菌群结构进行表征。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芍药汤全方、芍药汤去大黄和单味大黄水煎液均可显著降低大鼠腹泻指数(P<0.01),其起效速度为芍药汤全方>芍药汤去大黄>单味大黄。与模型组比较,3种给药方案均可显著降低大鼠体内炎症因子水平(P<0.01),其中芍药汤全方组效果最佳,而单味大黄组和芍药汤去大黄组次之,二者之间并无显著性差异。与模型组比较,各组给药方案均可以显著减少致病菌和条件致病菌(如Escherichia-Shigella,Prevotella,Enterorhabdus和Bacteroides)的丰度,增加益生菌(如Ruminococcus,Turicibacter和Lachnospiraceae)的增殖(P<0.01)。其中单味大黄组、芍药汤全方组和正常组的肠道菌群结构更加接近,芍药汤去大黄组较正常组和其余两个给药组差异较大(P<0.01)。结论:芍药汤可通过抗炎和调节肠道菌群紊乱两个环节促进湿热泄泻大鼠的转归,方中大黄对于降低有害菌丰度、促进益生菌增殖方面起到关键作用,是芍药汤促进肠道菌群再平衡的关键,也初步证实了芍药汤方用大黄"通因通用"治疗湿热泄泻的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药汤 湿热泄泻 肠道菌群 16sDNA 大黄
原文传递
中药上市后临床再评价研究思路探讨 被引量:12
11
作者 陈玉欢 凌霄 +4 位作者 李春晓 王盼盼 刘淑钰 马志欢 李学林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2262-2267,共6页
国内外西药再评价体系已初步形成,明确了药品上市后再评价需针对药物最新研究资料,根据不同主体的需求确定再评价目的,选取合适的方法开展再评价研究。中药上市后再评价研究虽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中西药理论体系的差异和上市前研究的不足... 国内外西药再评价体系已初步形成,明确了药品上市后再评价需针对药物最新研究资料,根据不同主体的需求确定再评价目的,选取合适的方法开展再评价研究。中药上市后再评价研究虽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中西药理论体系的差异和上市前研究的不足,中药上市后临床再评价研究仍存在较多问题。本文通过梳理汇总中药上市后临床研究现状,剖析中药上市后临床再评价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分别针对中成药上市后临床再评价研究和中药饮片临床再评价研究提出关键技术完善方法,基于多层次、多来源、多方法的研究数据与结果,形成基于真实世界研究的高水平中药上市后临床再评价综合体系,为中药合理应用和药品政策制订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上市后临床再评价 临床研究 中药饮片 中成药 真实世界研究 综合评价体系
原文传递
葛根芩连汤中14种主要成分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特征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王新雨 晋臻 +2 位作者 凌霄 刘昌顺 谭晓梅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3期4724-4734,共11页
该研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方法,研究大鼠单次灌胃葛根芩连汤(15 mL·kg^-1)后血浆中葛根素、3′-羟基葛根素、大豆苷、大豆苷元、染料木苷、染料木素、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苷、汉黄芩素、小檗碱、药根碱、... 该研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方法,研究大鼠单次灌胃葛根芩连汤(15 mL·kg^-1)后血浆中葛根素、3′-羟基葛根素、大豆苷、大豆苷元、染料木苷、染料木素、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苷、汉黄芩素、小檗碱、药根碱、巴马汀、甘草苷14种主要成分的药动学特征。采用Zorbax SB-18色谱柱以乙腈(A)-0.1%甲酸水溶液(B)为流动相对分析物和内标(柚皮苷和泼尼松龙)进行梯度洗脱:0~2.5 min,15%~30%A;2.5~3.5 min,30%~35%A;3.5~5.0 min,35%~40%A;5.0~9.0 min,40%~60%A;9.0~11.0 min,60%~15%A。流速为0.4 mL·min^-1。采用电喷雾电离(ESI)源以多反应监测(MRM)模式进行正负离子检测。结果14种成分的线性相关系数大于0.99,血浆样品反复冻融3次、-20℃放置7 d、室温放置12 h以及血浆样品处理后放置24 h的日内、日间变异系数(RSD)小于10%,精密度和准确度等均符合生物样品分析的要求。表明该方法灵敏、准确,适用于葛根芩连汤中14种成分的药动学研究。采用DAS 3.2.2软件的非房室模型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异黄酮类成分和黄酮类成分的MRT0-t在7.5~11.8,T1/2z主要在11.0~29.7 h,黄酮类AUC0-t大于异黄酮类。而生物碱类成分的MRT0-t在4.3~7.2 h,T1/2z在1.0~5.0 h,AUC0-t小于黄酮类和异黄酮类成分。结果提示黄酮及异黄酮类成分体内血药浓度高、作用时间长,有利于抗炎解热作用的发挥;生物碱类成分体内血药浓度低,作用时间短,可能在肠道内发挥其抑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芩连汤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药代动力学
原文传递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的中成药说明书项目若干问题探讨 被引量:11
13
作者 李春晓 孙静雅 +3 位作者 凌霄 李学林 赵娅 张博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1616-1622,共7页
目的:调查研究《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的中成药说明书项目标注存在的问题,为中成药的合理应用、说明书修订提供依据。方法:搜集2018年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所载的268个中成药品种的不同剂型的465份说明书,统计分析药品说明书项目标注... 目的:调查研究《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的中成药说明书项目标注存在的问题,为中成药的合理应用、说明书修订提供依据。方法:搜集2018年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所载的268个中成药品种的不同剂型的465份说明书,统计分析药品说明书项目标注率及内容中存在的问题。结果:465份说明书中,注意事项标注率为86.88%,不良反应、药动学、禁忌、药物相互作用、临床试验、药理毒理、药理作用标注率低,分别为20.64%、0.21%、30.1%、1.07%、2.36%、8.81%、1.93%;其他项目全部标注。说明书成分项表述不完善,未完全列出所含中药饮片、辅料信息的分别占2.15%、48.81%;功能主治项表述不统一、不规范,共有12种表述方法,其中16.5%的主治项中缺乏中医适应证;规格项表述不统一、不规范,有5种表述方法;用法用量项标注不明确,且465份说明书都未提及老人、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的用法用量;药物相互作用、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禁忌项表述不全面,无实质性内容,只有0.64%标注了与化学药的相互作用、12.68%标注了禁忌内容。结论:2018年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中成药说明书项目存在表述不规范、不完整等问题。应加大力度建立健全中成药信息收集与反馈机制,出台政策支持企业开展上市后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并通过积极开展符合中医特色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结合最新的研究成果,进一步完善中成药说明书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 中成药说明书 合理用药 特殊人群用药
下载PDF
基于DE-BPNN模型的含腐蚀缺陷管道失效压力预测 被引量:11
14
作者 徐鲁帅 凌晓 +2 位作者 马娟娟 马贺清 付小华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91-96,共6页
为提升含腐蚀缺陷管道失效压力预测精度,准确把控管道状态,建立基于DE-BPNN的含腐蚀缺陷管道失效压力预测模型,有效避免BPNN模型陷入局部最优问题,提升预测精度。基于61组管道爆破实验数据,分别用DE-BPNN与BPNN模型进行仿真计算。结果表... 为提升含腐蚀缺陷管道失效压力预测精度,准确把控管道状态,建立基于DE-BPNN的含腐蚀缺陷管道失效压力预测模型,有效避免BPNN模型陷入局部最优问题,提升预测精度。基于61组管道爆破实验数据,分别用DE-BPNN与BPNN模型进行仿真计算。结果表明:DE-BPNN预测结果平均相对误差为3.26%,R^(2)为0.98585,预测精度较BPNN模型有明显提升。应用DE-BPNN模型预测含腐蚀缺陷的管道失效压力可为长输管道运输调配和检维修提供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蚀缺陷 管道 失效压力预测 机器学习 BP神经网络 差分进化算法
下载PDF
基于文献挖掘的乳腺增生、子宫肌瘤、甲状腺结节三病中医辨证论治规律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江程 凌霄 +4 位作者 李春晓 张莹莹 金艳涛 陈玉欢 陈萍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12-323,共12页
目的分析总结文献中对乳腺增生、子宫肌瘤、甲状腺结节三病的中医证型和治则治法情况,挖掘三病中医辨证论治的关联性规律。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自1990年1月-2020年6月收载的临床研究文献,将三病... 目的分析总结文献中对乳腺增生、子宫肌瘤、甲状腺结节三病的中医证型和治则治法情况,挖掘三病中医辨证论治的关联性规律。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自1990年1月-2020年6月收载的临床研究文献,将三病辨证论治的相关信息录入Excel 2010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Statistics 22与SPSS Modeler 14.1进行频次、频率统计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共计纳入文献346篇,其中乳腺增生151篇,子宫肌瘤100篇,甲状腺结节95篇。三病共有的中医证型为11种,其在乳腺增生、子宫肌瘤、甲状腺结节的占比分别为72.9%、35.07%、51.42%;三病共有的中医治法为18种,其在乳腺增生、子宫肌瘤、甲状腺结节的占比分别为73.91%、53.67%、56.21%。三病病位多在肝、脾、肾三脏及冲任二脉,主要证候要素为气滞、痰凝、血瘀;主要治疗八法为消法,其在乳腺增生、子宫肌瘤、甲状腺结节的占比分别为50.74%、56.25%、48.63%。关联规则显示三病证型均有肝郁气滞、血瘀、痰瘀互结证的强关联组合;治法均有疏肝理气、化痰散结、活血化瘀的强关联组合。结论三病在中医辨证论治上存在共性规律,符合中医“异病同治”的治疗原则,为进一步研究临床预防、诊断、治疗三病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增生 子宫肌瘤 甲状腺结节 证型 治则治法 关联规则 异病同治
下载PDF
中药饮片药性信息现状与标准化研究思考 被引量:9
16
作者 王盼盼 凌霄 +2 位作者 马志欢 刘淑钰 李学林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79-284,共6页
中药药性是中药的核心与根本,药性理论源于临床并在漫长的临床实践检验中得到继承、补充和修改。炮制可改变药性,炮制品药性特征是中药饮片合理用药的基本依据之一。当前炮制品药性信息描述存在四气与五味变化程度、归经趋势、功效偏重... 中药药性是中药的核心与根本,药性理论源于临床并在漫长的临床实践检验中得到继承、补充和修改。炮制可改变药性,炮制品药性特征是中药饮片合理用药的基本依据之一。当前炮制品药性信息描述存在四气与五味变化程度、归经趋势、功效偏重及毒性分级信息不精准问题,究其原因主要为炮制理论对中药饮片药性内容转化欠缺、药性术语规范化和基础研究薄弱、临床中药学未能较好转化为二级学科成果。基于此,提出药性量化分级研究思路,提高传统药性理论的标准化、客观化研究水平,以期促进中药炮制品合理用药及炮制理论与药性理论体系的传承与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药性 中药炮制理论 中药饮片 合理用药 标准化 量化分级
原文传递
基于真实世界大数据的中药注射剂比较效益研究方法的思考 被引量:9
17
作者 李春晓 陈玉欢 +4 位作者 凌霄 邢冬梅 张辉 李学林 张俊华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1234-1237,1241,共5页
基于真实世界的比较效益研究(CER)方法在国外已普遍应用于医药卫生领域,我国医疗行业信息化的普及和临床医疗大数据库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为获取真实世界中医临床数据提供了有效途径,并为大规模开展真实世界中药注射剂CER提供了有力条件... 基于真实世界的比较效益研究(CER)方法在国外已普遍应用于医药卫生领域,我国医疗行业信息化的普及和临床医疗大数据库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为获取真实世界中医临床数据提供了有效途径,并为大规模开展真实世界中药注射剂CER提供了有力条件。利用临床医疗大数据开展真实世界的中药注射剂CER,有利于从个体到整体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开展临床评价,与中医药的整体观和辨证论治思想相契合。基于此,提出整合多家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数据构建符合研究需要的真实世界数据库,进行深度挖掘,选取符合中医药特点的临床疗效评价指标,开展真实世界的中药注射剂CER,可为开展高效、符合中医药特色的中药有效性评价研究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实世界研究 比较效益研究 中药注射剂 临床医疗大数据 有效性评价
原文传递
2016年上海市生活饮用水中磺胺类抗生素浓度及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陈哲 李竹 +4 位作者 金玉娥 苏怡 汪国权 凌霄 崔文广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25-529,共5页
目的了解上海市生活饮用水中磺胺类抗生素浓度水平。方法于2016年4-5月,选取上海市27家市政自来水厂进行原水与出厂水水样采集,检测20种主要磺胺类抗生素浓度。结果在27件原水样品中,有21件检出11种磺胺类抗生素,磺胺类总浓度水平在未检... 目的了解上海市生活饮用水中磺胺类抗生素浓度水平。方法于2016年4-5月,选取上海市27家市政自来水厂进行原水与出厂水水样采集,检测20种主要磺胺类抗生素浓度。结果在27件原水样品中,有21件检出11种磺胺类抗生素,磺胺类总浓度水平在未检出~214.98 ng/L之间。在27件出厂水样品中,有7件检出6种磺胺类抗生素,磺胺类总量浓度水平在未检出~70.9 ng/L之间。水厂原水中磺胺类抗生素总量浓度水平高于出厂水(P<0.05)。水源地中磺胺类抗生素平均检出浓度水平较高、检出种类较多的是陈行水库、黄浦江及其支流。出厂水中检出浓度最高的是磺胺间甲氧嘧啶。采用深度处理工艺的水厂原水检出全部11种磺胺类抗生素,且总体检出率高于常规处理工艺水厂原水。深度处理工艺对磺胺类抗生素总量的去除量高于常规处理工艺(P<0.05)。结论磺胺类抗生素在上海市生活饮用水原水中广泛存在,现有的水厂处理工艺对其有一定处理能力。应加强推进水源地改造和深度处理工艺改造来对其进行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饮用水 磺胺类抗生素 处理工艺
原文传递
基于IFA-BPNN的长输管道外腐蚀速率预测 被引量:8
19
作者 凌晓 徐鲁帅 +3 位作者 高甲程 马娟娟 马贺清 付小华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85-293,共9页
目的构建陆地长输管道外腐蚀速率的预测模型,提升管道外腐蚀速率预测的精度,对长输管道外腐蚀状态进行准确把控。方法深入解析了萤火虫算法(FA)的工作原理,针对FA易出现陷入局部最优或因控制参数设置不合适而导致函数无法收敛等问题,提... 目的构建陆地长输管道外腐蚀速率的预测模型,提升管道外腐蚀速率预测的精度,对长输管道外腐蚀状态进行准确把控。方法深入解析了萤火虫算法(FA)的工作原理,针对FA易出现陷入局部最优或因控制参数设置不合适而导致函数无法收敛等问题,提出了FA的改进方案:采用Logistics混沌映射的方法初始化萤火虫的位置,提升萤火虫种群的所养性;引入一种新的惯性权重计算方法来改进萤火虫位置移动公式,提升FA全局寻优能力。利用改进的萤火虫算法(IFA)对误差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NN)初始权值和阈值进行优化,建立基于IFA-BPNN的长输管道外腐蚀速率预测模型。以111组长输管道外腐蚀检测数据为例,在MATLAB中进行模拟仿真计算,使用粒子群算法优化的BPNN(PSO-BPNN)、遗传算法优化的BPNN(GA-BPNN)以及未进行优化的BPNN作为对比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使用IFA优化BPNN,大幅提升了BPNN模型的预测精度。使用IFA-BPNN模型预测12组管道腐蚀速率,平均相对误差仅为5.94%,预测结果的R2为0.99595,均优于BPNN、PSO-BPNN以及GA-BPNN模型的预测结果。结论IFA-BPNN作为预测管道腐蚀速率工具具有较好的预测精度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萤火虫算法 BP神经网络 混沌初始化 惯性权重 管道 腐蚀速率预测
下载PDF
感冒类中成药说明书中妊娠及哺乳期妇女用药信息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杨亚蕾 苗明三 +2 位作者 凌霄 屈红丽 李春晓 《中医学报》 CAS 2021年第9期2005-2009,共5页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对感冒药类中成药说明书中妊娠及哺乳期使用信息标注的情况进行系统分析和探讨,为妊娠及哺乳期妇女合理有效应用中成药提供相关数据支持。方法:对常用普通感冒药类中成药说明书中妊娠和哺乳期使用信息标注情况进行调...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对感冒药类中成药说明书中妊娠及哺乳期使用信息标注的情况进行系统分析和探讨,为妊娠及哺乳期妇女合理有效应用中成药提供相关数据支持。方法:对常用普通感冒药类中成药说明书中妊娠和哺乳期使用信息标注情况进行调查和收集,并根据202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含有妊娠禁用、慎用成分的感冒类中成药中用药信息进行收集,采用频数统计和百分比统计法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共统计感冒药类中成药80个品种、113个药品说明书;其中处方药说明书41份,非处方药说明书72份。处方药说明书中有效信息标注率:妊娠期妇女占41.46%,哺乳期妇女占14.63%;非处方药说明书中有效信息标注率:妊娠期妇女占26.39%,哺乳期妇女占8.34%。80种感冒类中成药中含有妊娠慎用和禁用的中成药共计21种,说明书中标注妊娠期有效信息的有13种,标注哺乳期有效信息的只有3种。结论:中成药说明书中妊娠及哺乳期用药信息有效标注率较低,建议加强管理,需要进一步完善说明书中相关内容,为中成药的临床合理使用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冒 中成药 妊娠期 哺乳期 用药信息 中成药说明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