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宫腔镜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失败7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2
1
作者 栾少红 范俊 +2 位作者 慕庆玲 吕秀清 陈龙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066-1068,共3页
目的总结宫腔镜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失败的经验教训,探讨宫腔镜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的最佳适应证。方法 2014年3月至2016年12月采用宫腔镜下妊娠病灶切除术治疗CSP 43例,其中Ⅰ型25例,Ⅱ型16例,Ⅲ型2例。共... 目的总结宫腔镜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失败的经验教训,探讨宫腔镜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的最佳适应证。方法 2014年3月至2016年12月采用宫腔镜下妊娠病灶切除术治疗CSP 43例,其中Ⅰ型25例,Ⅱ型16例,Ⅲ型2例。共失败7例(Ⅱ型5例,Ⅲ型2例),其中4例术中急症行子宫动脉栓塞术,其后行清宫术;2例转行腹腔镜下妊娠病灶清除术;1例转行经阴道妊娠病灶清除术。结果 7例患者均成功清除病灶,保留子宫。术后1个月血β-h CG均降至正常,26~53 d月经复潮。结论宫腔镜下妊娠病灶清除术适用于Ⅰ型和部分Ⅱ型瘢痕妊娠。术前全面评估,备好相应预案可以避免因宫腔镜手术选择不当造成的大出血,避免手术失败,减少患者损失,提高宫腔镜手术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妊娠 宫腔镜 失败
原文传递
Oculus眼表综合分析仪在角膜屈光手术前泪膜功能检测中的有效性和舒适性 被引量:8
2
作者 张鹏 吕菊玲 +4 位作者 吴菊芬 王兰 张杰 霍淑平 陈金鹏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7年第8期1512-1515,共4页
目的:探讨传统泪膜测量方法和非侵入性泪膜功能检测方法的相关性、一致性及舒适性。方法:临床病例回顾性研究。选取101例101眼欲行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患者,应用Oculus眼表分析仪测量非侵入性泪膜破裂时间(NIBUT)、下泪河高度(LTMH);... 目的:探讨传统泪膜测量方法和非侵入性泪膜功能检测方法的相关性、一致性及舒适性。方法:临床病例回顾性研究。选取101例101眼欲行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患者,应用Oculus眼表分析仪测量非侵入性泪膜破裂时间(NIBUT)、下泪河高度(LTMH);SchimerⅠ试验(SⅠt)测量基础泪液分泌、侵入性泪膜破裂时间(fl-BUT)。分别对首检眼的NIBUT与fl-BUT进行相关性、一致性分析,对LTMH与SⅠt进行相关分析。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ng scale,VAS)对两种检查过程的舒适度进行评价。结果:LTMH与SⅠt呈正相关(rs=0.346,P=0.001)、NIBUT与fl-BUT呈正相关(rs=0.393,P=0.001)。NIBUT与fl-BUT的Bland-Altman图95%一致性界限范围-9.62~14.18。NIBUT检查与fl-BUT检查舒适度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24,P=0.020);LTMH检查与SⅠt检查舒适度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8.845,P=0.001)。结论:Oculus眼表综合分析仪测量的NIBUT、LTMH值客观有效,LTMH与SⅠt呈良好的正相关,NIBUT与flBUT、SⅠt与LTMH存在正相关,且检查过程较传统方法舒适,能够有效评估角膜屈光手术术前泪膜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表综合分析仪 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 泪膜 舒适性
下载PDF
泪道内窥镜下泪小管切开联合新型R-S管置入治疗泪小管炎 被引量:6
3
作者 吕依洋 吕红玲 +5 位作者 唐永哲 晏世刚 段虎成 孔祥斌 宁晓梅 罗嘉婧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20-1124,共5页
目的:观察泪道内窥镜下泪小管切开联合新型R-S管置入治疗泪小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泪道内窥镜下泪小管切开联合泪道置管术治疗泪小管炎患者31例32眼,置入新型R-S管15例15眼为A组,置入环形泪道引流管16例17眼为B组,所有患者均术后2~3mo... 目的:观察泪道内窥镜下泪小管切开联合新型R-S管置入治疗泪小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泪道内窥镜下泪小管切开联合泪道置管术治疗泪小管炎患者31例32眼,置入新型R-S管15例15眼为A组,置入环形泪道引流管16例17眼为B组,所有患者均术后2~3mo拔管并观察至术后1a,比较两组手术疗效、手术置管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鼻腔异物感和鼻腔分泌物增多发生率。结果:A组治疗有效率为93%,B组为94%,两组无差异(P>0.05)。A组置管时间为2.27±1.335min,B组为5.29±1.404min;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B组为47%;A组术后鼻腔异物感发生率为7%,B组为41%;A组术后鼻腔分泌物增多发生率为0,B组为29%。手术置管时间、术后并发症、鼻腔异物感及鼻腔分泌物增多发生率均有差异(P<0.05)。结论:泪道内窥镜下泪小管切开联合新型R-S管置入治疗泪小管炎效果良好,且新型R-S管具有操作简便、术后并发症少和患者舒适度高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泪小管炎 新型R-S管 泪道内窥镜 泪小管切开
下载PDF
强迫睁眼对健康人群非侵入性泪膜破裂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吕菊玲 吴菊芬 +1 位作者 王兰 张鹏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57-959,共3页
目的:观察健康人群强迫睁眼前后Oculus眼表综合分析仪所测非侵入性泪膜破裂时间和干眼分级有无差异。方法:前瞻性病例自身对照研究。40例志愿者接受此项检查,分别于强迫睁眼前后行Oculus眼表综合分析仪非侵入性首次泪膜破裂时间(non-inv... 目的:观察健康人群强迫睁眼前后Oculus眼表综合分析仪所测非侵入性泪膜破裂时间和干眼分级有无差异。方法:前瞻性病例自身对照研究。40例志愿者接受此项检查,分别于强迫睁眼前后行Oculus眼表综合分析仪非侵入性首次泪膜破裂时间(non-invasive first tear film break-up time,NIBUTf)和非侵入性平均泪膜破裂时间(non-invasive average tear film break-up time,NIBUTav)检查,仪器自动进行干眼分级。首次检查先右眼后左眼,第二次检查先左眼后右眼。结果:首次检查眼(即强迫睁眼前)NIBUTf均值为9.18±5.52s、NIBUTav均值为11.74±5.59s,干眼各级所占百分比分别为43%、37%、20%;第二检查眼(强迫睁眼后)NIBUTf均值为8.91±5.54s,NIBUTav均值为11.76±5.58s,干眼各级所占百分比分别为35%、48%、16%。健康人群强迫睁眼前后双眼NIBUTf、NIBUTav和干眼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7,P=0.72;t=-0.038,P=0.97;Z=-0.42,P=0.68)。结论:健康人群强迫睁眼前后眼表综合分析仪所测非侵入性泪膜破裂时间和干眼分级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泪膜 泪膜破裂时间 非侵入性 眼表综合分析仪
下载PDF
帕米膦酸二钠与唑来膦酸对体外培养人γδT细胞的杀伤功能影响比较 被引量:3
5
作者 陈玲 吕小婷 +5 位作者 陈复兴 刘军权 郑璐 徐晶 孙蕾清 周忠海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039-1042,共4页
目的比较帕米膦酸二钠与唑来膦酸体外培养人γδT细胞的杀伤功能。方法用帕米膦酸二钠与唑来膦酸分别扩增人外周血γδT细胞。用CCK-8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第10天流式细胞术检测帕米膦酸二钠与唑来膦酸培养的γδT细胞的穿孔素、颗粒酶B、C... 目的比较帕米膦酸二钠与唑来膦酸体外培养人γδT细胞的杀伤功能。方法用帕米膦酸二钠与唑来膦酸分别扩增人外周血γδT细胞。用CCK-8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第10天流式细胞术检测帕米膦酸二钠与唑来膦酸培养的γδT细胞的穿孔素、颗粒酶B、CD107a和CD178的表达情况。CCK8法检测诱导后γδT细胞对肺癌细胞株A549、胃癌细胞株SGC-7901、胰腺癌细胞株SW-1990的杀伤活性。结果帕米膦酸二钠较唑来膦酸组(P<0.05)能明显提高γδT细胞的表达。唑来膦酸组在γδT细胞颗粒酶、CD107a和CD178表达明显高于帕米膦酸二钠组,但是穿孔素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别(P>0.05)。结论唑来膦酸培养的γδT细胞一些功能表达明显表面高于帕米膦酸二钠组。但在效靶比低于20∶1时,二者培养的γδT细胞对A549、SGC-7901、Sw-1990的杀伤活性上无明显差异(P>0.05)。当效靶比高于20∶1时,唑来膦酸组的杀伤活性高于帕米膦酸二钠组(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米膦酸二钠 唑来膦酸 ΓΔT细胞 杀伤功能
下载PDF
抽水蓄能机组优化调度的启发式规则探究
6
作者 王凌峰 王凌云 吕文静 《电力学报》 2016年第5期413-418,共6页
在风蓄联合系统并网的情况下,着重研究如何使抽蓄机组发挥其最大调峰填谷功能及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在次日系统负荷预测值、风电功率预测值已知的前提下,以风-蓄联合系统的经济效益最大和风电利用率最大为目标,建立数学模型。应用启发... 在风蓄联合系统并网的情况下,着重研究如何使抽蓄机组发挥其最大调峰填谷功能及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在次日系统负荷预测值、风电功率预测值已知的前提下,以风-蓄联合系统的经济效益最大和风电利用率最大为目标,建立数学模型。应用启发式规则制定抽蓄机组的运行,以减少模型的计算规模。然后根据系统负荷的高低将全天划分为若干个时段,并分别计算出不同时段的最优值。最后,计算风-蓄联合系统的经济效益、风能利用率以验证所建模型以及所用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水蓄能机组 经济效益 风电利用率 启发式规则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